建国后工会工作与理论的第一次辩论

建国后工会工作与理论的第一次辩论

一、建国后关于工会工作和理论的第一次争论(论文文献综述)

陶志勇[1](2021)在《百年来党的工运理论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工会紧跟党的步伐,紧扣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实践的创新发展。文章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大历史分期,对不同时期党的主要工运理论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一百年来党的工运理论创新的全貌。这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中国工会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霜[2](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高庆波[3](2019)在《中国社会保障税费之争三十年》文中研究表明三十年来,支持采用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险费与中立三方探讨的主要问题与论证方式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化存在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顺序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一是在新制度建立前,各方主要探讨国际社会保障税征缴情况与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可行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优化现有制度的方案;二是从制度确立后到《社会保险法》出台期间,各界主要探讨社会保障税与费的性质差异、国际社会保障变革及当前制度优化路径与方案,期间制度效应等探讨开始起步;三是在《社会保险法》颁布之后,各方聚焦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以及税费之间的关键差异,探讨外部效应的文献开始增多。总的来看,三十年税费之争,各方在国际比较、制度问题与税费性质辨析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但未尽之处依旧很多,争论仍在持续。

张海明[4](2019)在《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史就是一部土地产权制度不断调整的历史。这种调整的脉络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土地私有向土地公有的嬗变,体现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城市私有土地所有制向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一条暗线是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转向,体现在土地产权结构由作为阶段斗争的目标和手段向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和对象转移。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被动关系,迄今为止,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大体可分为自为性变迁时期、自发性变迁时期和自觉性变迁时期等3个不同的阶段。土地产权制度自为性变迁的历程涵盖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7)、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3个不同时期,这一阶段的主体特征是公有土地产权的建立。通过国家强制性改造,土地产权制度实现由建国初期公私并存向公有土地产权的转变。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调整时期(1979—1985)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1986—2006)这两个阶段,其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推进了公有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时期自2007年起,主要体现在国家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开始主动强化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在内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土地产权制度从此进入物权制度体系时代。土地产权形态的持续变迁深刻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演进轨迹。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土地私有和土地国有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反映出中央政府既承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又试图探索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意图;城市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复合结构,反映了新政权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和城市居民的不同政治态度和政治策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合作化运动,农民土地所有制完成向集体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城镇集体所有土地、小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等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城市以私有土地房地产为主体的格局。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消灭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归集体所有;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土地呈现国有、集体所有和土地私人所有并存的状态,国家对改造私人土地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并未完全消灭城市土地的私有产权,尽管城市私人土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非法强制收为国有,但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事实上回避了城市土地的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调整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实现两权分离,在土地产权服务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现实考虑下,城市私有土地被国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为事实上的国家所有背书;国家上地所有权的范围得以界定,法律明确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物权体系时期,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纳入了物权的范畴,并限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现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保护。土地产权权能在不同时期持续调整变化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土地和城市私人土地所有者均享有占有、使用、买卖、租赁等各种权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事实上丧失了土地的经营权,买卖土地的行为也受到限制;此时工商业者已经实际丧失对土地的支配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农民只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城市私有土地所有者已无法自主支配和使用土地。社会主义探索调整时期,农民被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和城镇居民亦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城镇居民同时还拥有城市宅基地的使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用地单位和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除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受到严格限制。物权体系时期,《物权法》改变了以往土地使用权的分类方式,由依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两类,变为根据土地的用途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同时也严格限制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主体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前行而不断变迁,经历了一个私有土地产权逐渐消亡和公有土地产权逐步扩张直至完全取代私有土地产权的此消彼涨过程。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简单化、虚置化和碎片化的鲜明特征。所谓简单化,是指在将多种形式的私有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的过程中,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界限不清,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对原有土地产权人造成损害。虚置化,一方面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实现,公民作为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无法享有所有权收益;另一方面是指“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无法行使土地的经营管理权,无法行使实质上的权能。碎片化,是指国家层面的土地产权制度一直处于应对、修补的状态,土地产权制度的探索实践在国家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良性违法甚至是良性违宪的情况下,逆向推动国家层面的制度立法。土地产权立法一直处于立法和修法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层面缺乏对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胡杰[5](2020)在《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得到世界普遍承认的经典作家,其作品总是能在不同的文学潮流下引发评论家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积极的文学争论。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蔡司等人提出的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中,霍桑被置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研究由于过于注重霍桑作品普世意义的抽象考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霍桑作品与时代现实语境的深度互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是对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提倡回到历史,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以“文化诗学”的广阔视野,探索文学文本与其他各种社会政治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相互映照、对话以及交流、协商的关系。正是在新历史主义研究的启发下,本论文决定跳出以前罗曼司研究要么遵循人性善恶、宗教道德、心理冲突的主题模式;要么关注作品象征、讽喻、原型等形式特征的研究窠臼,以时代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进行历史语境的文化诗学综合研究,表明霍桑的罗曼司作品不仅在对话主流修辞话语,互文重要的历史事件过程中试图构建时代的历史真实、社会真实以及改革真实,而且参与了时代意识的塑造,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包括一百五十多年年间霍桑国内外研究综述,新历史主义基本观点、本论文研究方法的特定界定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观点。第一章主要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美国文学罗曼司传统进行谱系研究。通过对19世纪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综合考察,本章认为霍桑罗曼司观念提出的真实并不是如蔡司等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了表现抽象的精神或超验的真理,它其实隐含了19世纪罗曼司作家企图颠覆理性文化的桎梏,建立想象权威的真实诉求。霍桑发出罗曼司题材匮乏的喟叹也不是说罗曼司作家们真的想继承中世纪浪漫传奇的传统,而是借中世纪浪漫传奇的美学庇护,尝试新的文学实践,开始独立而自觉的文学虚构和文学创作。而在这种新的文学实践中,他们虽然摆脱对现实亦步亦趋的模仿,和事实保持了一定的美学距离,但仍然指向历史和社会的真实。第二章主要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公民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历史真实。面对同时代有关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霍桑塑造了清教主义时代不屈服的公民个体以及建构了一个讲秩序、有温情、重伦理的公民社会,从而从公民精神的角度连接起从17世纪清教社会到19世纪民主社会超越两百年的历史真实。第三章主要分析霍桑在《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对历史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社会真实。霍桑通过分别批判受制于过去形式规范,习俗观念的历史意识和完全抛弃历史,激进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了缓慢变革、把握当下的历史意识,从而回应了人们在动荡、喧嚣的历史变迁中不知所措的社会真实。第四章主要分析霍桑对《福谷传奇》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追朔以及试图构建出的改革的真实。通过对《福谷传奇》中女权主义乌托邦意识,超验主义乌托邦意识,以及爱欲主义乌托邦意识和田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分析,霍桑一方面对话了时代主要的社会改革思想,揭示了不同乌托邦理想的矛盾和缺陷,另一方再现了一个激情改革的时代从浪漫主义到社会实践的幻灭过程,构建了19世纪改革的真实。结语总结全文。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本论文认为霍桑一方面以意识、观念为出发点,探索了历史的真实,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回应了社会各项改革运动;另一方面他又以历史和现实为参照,在作品中塑造了时代的公民意识、历史意识和追溯了乌托邦意识的幻灭,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因此,本论文认为霍桑的罗曼司从来没有离开社会历史的真实语境,而是以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式重构了美国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国家、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张学鹏[6](2017)在《马克思国家观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国家观的革命以他的哲学革命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的国家观在根本上是与马克思的历史观一致的,是历史观在政治国家问题上的理论表达,是运用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对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国家的不同类型及其历史演进、国家功能的两重性及其根据、国家走向消亡的科学解释。离开马克思的历史观来理解国家观不仅必然会产生困惑与不解,而且会陷入唯心主义甚至是旧唯物主义的泥淖之中不能自拔。马克思国家观经历了从黑格尔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时期,马克思首先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主谓颠倒的方法批判了黑格尔国家观的露骨的神秘主义倾向,同时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相反,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真正根基。马克思在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深入解剖与社会实践遇到的难事的双重影响下,开始从政治批判转向市民社会批判,从而找到了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裂的真正道路。马克思揭示了国家是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引起的氏族社会的分裂与解体,从而使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马克思指出,国家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决定着国家的性质;社会性是国家从氏族社会中继承下来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马克思根据国家的两重属性指明了国家的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功能。国家的政治统治功能是国家的本质的延伸,是以国家功能的形式表现的国家本质,因而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以公共权力维持社会秩序的表现,是以国家的功能的形式表现的国家公共权力的属性。马克思认为国家的公共权力是为其本质服务的,但并不构成国家的本质。马克思坚持了国家的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功能的统一。马克思国家观革命突出的表现在它论证了国家消亡的必然性。马克思在探索到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国家消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达,国家消亡的方式是自行消亡。马克思不仅把无产阶级专政当作国家消亡必经的过渡阶段,还具体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它的政治形式是社会共和国,它的未来发展是扬弃自身,回归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国家观的革命性见解以及它所要求采取的革命性行动并不总是为人们所理解,遭到了各种各样的误解与歪曲,但这并没有遮蔽它深刻的思想光芒与实践价值。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价值表现在它对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的深刻分析以及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还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政治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严卿[7](2015)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和农民相互信任关系确立并不断巩固强化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能否继续赢得中国最大社会群体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的重要基础。总体而言,建国六十多年以来,由于生存状态和政治地位较之解放前得到了根本改善,我国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任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然而,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以及后发赶超型现代化的国情限制对于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同时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农民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政治模式、社会结构的变迁,在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得到解决,又不断重新凸现。土改让农民获得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满足了农民的经济需求,查田定产建构了农民的国家意识;同时,党组织深入农村基层,乡制的民主组建,组建并赋权于农民协会,使得国家政权深入乡村社会,密切了党和农民的关系;政治动员、阶级划分,进一步唤醒了农民的阶级意识,强化了农民对执政党的信任。面对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及小农经济存在的弱点,中国共产党疑虑并试图改造农民的小生产者属性,通过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途径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并为国家工业化作出贡献:一方面,加速推进土地逐步公有化的合作社形式的升级,实施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一方面调整阶级路线,加大对农民的国家利益教育和政策宣传。农民的政治心理因此出现了徘徊,出现了退社行为,但随着党的思想工作、阶级策略和政治压力,农民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信任并服从党的政策。大跃进和大饥荒使农民的生存状态骤然恶化,虽然人民公社的体制出现调整和反复,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全能主义政权的基本制度,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加剧的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教育并未能提升农民的政治信任,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以及乡村干部的信任度日益降低,出现了怠工、瞒产、化公为私等隐性对抗行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稳定,迅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随后的人民公社解体和乡政村治的确立一定程度满足了农民民主管理村务的要求,农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迅速恢复。20世纪90年代,各种体制性、结构性、政策性矛盾日益增加,组织化程度降低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日渐式微,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势头有所减弱,农民负担日益沉重,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农村干群关系恶化,农民对党的政治信任呈现下滑趋势。农村税费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战略的出台以及农村教育、医疗、低保等方面的新近举措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民生存状况、提升农民政治信任的决心,但重塑农民对执政党的政治信任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阻扰。审视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农民的政治信任关系及其阶段性状况、特征、变迁、趋向,本文认为,产权制度与农业生产的耦合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与农民信任关系的经济维度,基层政权与农村社会的对接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政治因素,意识形态与农民心理的碰撞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价值变量,目标诉求与利益诉求的博弈是决定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根本逻辑,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发展同农民信任关系的历史语境和乡土实践中完成中国化。

张利强[8](2015)在《1951年-1956年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经济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是在我国土地改革运动之后,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之前的一次重要运动,这次运动在短短数年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农村个体所有制经济到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转变,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中的重要一环。在这场运动中,历史功绩是显着的,但也出现了未曾预料的失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之初,中国共产党当时预想的目的主要是:第一,改造农民,将农村纳入社会主义轨道;第二,促发展,增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但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来看,第一项任务以暴风骤雨般的速度得以完成;第二项任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实现更好的突破,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很多农业发展的方案层出不穷,不同声音的争论也一直在延续。这其中,很多学者重新审视并思考起了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想从这一段历史中挖掘出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益的东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推动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的区域研究对象为河北省邯郸县,该县历史悠久,是河北重要的产粮县之一,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中心,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效对周边地区有很大的带动效应。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基本体现了革命老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面貌特征,文章大量参考和引用了邯郸县档案馆的原始资料,尤其是邯郸县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采取的一些整顿措施、管理方法等,力求还原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客观真实情况,为当今农村合作经济提供借鉴。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前农村的社会经济背景,首先叙述了邯郸县解放后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了邯郸县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分配状况、邯郸县土改后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动以及邯郸县传统的一些农村互助方式。文章认为土改后邯郸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中农数量上升,农村两级分化情况得到缓解。土改后邯郸县农民在生产中确实有互助合作的需要,这是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的一个重要动因。在1951年底互助合作决议试行后,邯郸县作为一个老解放区,正式步入农业合作化的轨道。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具体发展脉络。从邯郸县的第一个临时性互助组的兴办、常年性互助组的产生,到初级社的试办、高级社的兴起,分阶段的对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进行了详细描述,再现了这段曲折的历程。文章中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为应对这些问题邯郸县委及干部采取的一些措施和管理办法,初级社、高级社的经营管理方式等内容,做了大量的叙述。文章认为,1954年是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分水岭,之前的运动是比较健康合理的,但1954年之后,运动的发展有些出乎了邯郸县委的控制,尤其是高级社的兴建热潮,导致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提前完成,工作过粗,但文章的重点在于对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阶段的基本状况尤其是经营管理办法如“四包”、整顿措施等具体内容的描述上,试图从中找出对当代农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一些东西。。第三部分是对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总体评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运动中的一些不足,总结运动的经验教训。在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不足的原因中,文章认为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从中央来说,以政治手段也就是国家政策的制定实行,来推动经济建设也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是导致运动后期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从邯郸县来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农业和其他部门过多地牵扯、关联在一起,使农业的负担过多过重,拖累了农业的发展。分析和研究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更好的认识邯郸县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从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提供重要现实启示。

王珍宝[9](2014)在《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市场转型以来,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复杂化、多元化,劳资矛盾逐步显现并日益突出,但在有关职工群体性事件中工会往往缺位,引发了社会公众对工会定位及其作用的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会的信任危机。本研究以社会转型与组织变迁为背景,分析工会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究竟采取了哪些适应性的行动?其背后的行动逻辑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上海六个区的九个街镇(社区)工会组织运作的实证分析,探讨社会变迁过程中工会的组织转型及其困境问题。本研究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面对国家管理体制的变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我国工会开始了艰难的被动转型过程。这主要表现为面对信任危机,为了回应社会的呼声,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近些年来工会开始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在现有的体制内努力作为,试图夯实其合法性基础。在街镇层面,社区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创新的产物,在具体运作中,社区工会作为“行动者”主要采取了自转与公转两种行动策略,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借势、借力,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增强组织力量,扩大社会反响。这表明工会在社会变革中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者,同时也是积极的行动者;其行动策略也不仅仅是单纯地服务于会员和广大职工群众,更重要的是迎合国家的需求,反映国家的旨意,并努力在两者间寻求平衡。研究发现,从个案单位的组织运作来看,上海街镇工会呈现出两种基本的行动路径或工作模式,即区级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上级要求式)和以街镇工会主导的工作推进模式(主动求变式),这表明在不同的社区工会组织场域,行动者的自由空间及行动意识与能力是不一样的。另外,上海社区工会目前的组织运作特性并未出现由国家法团主义转向社会法团主义的路径迹象,其国家法团主义组织特征依然较为明显。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工会整体转型进程的缓慢有一定的关联。总体而言,尽管工会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四项职能,但其在行动中可归类为维护服务与维稳建设两种基本逻辑,即对下(会员和职工)负责与对上(党和国家)负责。由于中国工会特殊的政治身份,履行的是双重代理人的角色:一方面,工会作为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代理人,积极采取措施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合理利益;另一方面,工会也参与社会管理,尤其是通过对社会领域的力量渗透,从而实行有效的管控,因而履行的是国家代理人的职责。在服务与管控之间,无疑在工会及其领导人的意识中,管控是占首位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随着国家力量在社会领域的退出,工会作为国家代理人,在社会边际领域积极渗透,开展相应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其组织行动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管控的一种特殊方式,反映的是国家力量逐步渗入社会,以达到有效管控社会的目的。研究发现,工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政治属性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在局部区域还有所强化。正是由于其特殊的组织特性(官民二重性)以及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政治替代的重要角色。本研究认为,在我国转型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国家对向社会放权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在社会倒逼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被动地让渡社会空间,通过向社会放权,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自组织的发展,从而使社会日益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但另一方面,又担忧社会领域的自主发展,会影响到政治稳定与社会安全,因而试图使国家力量再度渗入社会,尤其是在传统国家力量无法控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些边际领域,通过政治性社团以国家代理人的角色来主导和管控部分空间,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从而实现国家政治权力的再生产。所以,当前我国在整体去政治化的背景下又存在着另一种形态的社会空间再政治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政治性社团在社会边际领域的运作,使国家的意图延伸至整个社会肌体的最末端,消除社会管理的“盲区”。对于这种边际渗透的空间政治行为,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特殊的空间再政治化过程,即政治管控替代现象。这是本研究的重大发现之一。究其原因,国家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惯性与路径依赖,即通过依靠人民团体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对社会进行有效地管控,以避免社会领域的失控和社会自治的效能不足。本研究认为,由于当前还面临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制度性困境,导致中国工会的组织转型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社会法团主义或许是其较为可行的归宿之一,即强化工会作为利益代表性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去行政化的运作方式。文章最后讨论了工会回归社会组织的可行性以及对如何建设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提出了路径建议。

耿百峰[10](20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伟大独创性、巨大优越性。但是,当前学界和社会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还有种种疑问:有知识性的疑问,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不是多党制,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等等。更重要的是政治性的疑问,比如世界上有151个国家在搞多党制,中国为什么不搞多党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相比较,哪种好?还有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中国迟早要实行多党制,等等。苏东剧变后,西方多党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展,且西方敌对势力不断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性地批判地借鉴其他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和功能。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目的,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除导论外,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本章主要是从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和政党制度演变的角度,分析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形成的过程和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于民主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正式确立,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完善。在近现代史上,中国效仿过西方,搞多党制,也实行过一党制。但是,历史证明,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孙中山盲目照搬西方多党制,不可能成功;蒋介石实行一党独裁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遭到了失败。历史的发展呼唤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人民选择的崭新的政党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第一,中国共产党以其先进性赢得领导地位,国民党因反动和腐败而失败,是关键因素。第二,民主党派坚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主张建设民主政治,是重要因素。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适应中国国情而诞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世界政党制度的重大创新,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她是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在内涵上包括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三大要素: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多党合作”;三是“政治协商”。第二,她是崭新的政党关系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领导——合作型政党关系模式,既不同于竞争型政党关系模式,也有别于垄断型政党关系模式。“党际和谐”是这种政党关系模式的显着特点。第三,她是崭新的执政和参政方式。与西方国家政党的执政方式不同,无论中央还是地方,中国共产党都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既不是与中共联合执政,在党派之间分配国家政权份额,也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参政方式。第三,她是崭新的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执政党和参政党,包括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协商对话,在本质上是一种协商民主制度。具体有三种实现途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合作共事。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政治优势。200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衡量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五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为正确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政治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章正是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政治优势。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政治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世界已成为一个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国的变化将远远超出一国的范围。同样,一国政党制度的发展,也将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国际上看,苏东剧变后,多党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特别是苏共的垮台对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巨大挑战。就国内来看,一方面,转型时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变化的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不仅影响到全体社会成员在政治参与、利益追求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范式变动,而且必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构成挑战。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应对挑战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只有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才能使我国的政党制度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第一,正确认识和对待世界政党制度。既要借鉴西方政党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是当代中国又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第二,应对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功能。第三,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二是加强参政党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能力;三是加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运行机制建设。

二、建国后关于工会工作和理论的第一次争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国后关于工会工作和理论的第一次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来党的工运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1921-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运理论创新
    (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关系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关系理论
    (三)中国工人要联合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的理论
    (四)工会的职能作用理论
    (五)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理论
    (六)党关于工会工作方针的理论
二、1949-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工运理论创新
    (一)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与争论
    (二)国营工厂内部矛盾和工会工作基本任务的理论
    (三)工会组织原则的理论
    (四)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工资理论
三、1978-20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工运理论创新
    (一)开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新道路的理论思想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的理论探索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体系
四、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工运理论创新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社会保障税费之争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制度建立之前的探讨
    (一) 以社会保险费为主题的探讨
    (二) 以社会保障税为主题的探讨
    (三) 第一次论争的理论意义、问题与发展
二、统账结合时期的探讨
    (一) 支持社会保障税的探讨
    (二) 支持社会保险费的探讨
    (三) 主张择机选择或中立的探讨
    (四) 统账结合时期论争的成就、问题与发展
三、新的论争
    (一) 支持税务征收 (社会保障税) 的探讨
    (二) 支持社保征收的探讨
    (三) 主张择机征收或者中立的探讨
    (四) 三十年税费之争评述

(4)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难点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编 自为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49-1978)
    第一章 建国前中共地权政策的回顾
        第一节 土地国有化政策的确立与演变
        第二节 土地国有到耕地农有的政策变迁
        第三节 土地政策的调和与减租减息
        第四节 解放区土地改革与“耕者有其田”
        小结
    第二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为性变迁
        第一节 自为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为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为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土地改革与地权剧变
        第一节 土地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历程
        第三节 城乡地权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地权转移与确认
        小结
    第四章 三大改造与地权变动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地权变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城市地权变革
        第四节 土地产权登记及转让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公有的曲折探索
        第一节 认识分歧与土地公有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地权的急剧变革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土地产权制度
        第四节 徘徊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地权变动
        小结
第二编 自发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79—2006)
    第六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
        第一节 自发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发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发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第一节 “两权分离”动因和背景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松动
        第三节 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第四节 产权转移与登记发证
        小结
    第八章 地权革新与立法规制
        第一节 地权变化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与修改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定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程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产权转换
        小结
第三编 自觉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2007—2015)
    第九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
        第一节 自觉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觉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觉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十章 土地物权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物权法》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物权法》起草的曲折历程
        第三节 土地物权的有关规定
        小结
    第十一章 土地物权权能的完善
        第一节 土地物权的现状
        第二节 土地用益物权的完善
        第三节 土地担保物权的扩能
        第四节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谱系研究
    第一节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神话原型研究
    第二节 美国罗曼司理论的新历史主义修正
    第三节 美国罗曼司的历史性
        一、美国罗曼司与美国清教意识
        二、美国罗曼司与19世纪理性文化
        三、历史与现实—罗曼司主题的真实性
第二章 《红字》—公民意识的塑造与历史的真实
    第一节 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与历史的文本性
    第二节 《海关》里两种公民“典范”
    第三节 从臣民到公民——专制与反抗
        一、清教权威的专制统治
        二、海斯特的反抗
    第四节 从公民到公民社会的形成——海丝特的回归
        一、何为公民社会
        二、公民秩序的回归——解构海丝特的另一面
        三、公民社会人类情感交流的恢复
        四、公民社会的伦理张力——隐私与真实
第三章 《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历史意识的塑造与社会的真实
    第一节 社会真实的罗曼司表现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历史身份的困境
        一、沉溺于过去的品钦家族
        二、弃绝历史的霍尔格雷夫
    第三节 在社会变迁中重塑历史意识
        一、摆脱历史的成规定式——质疑自然修辞
        二、警惕超越历史的改革幻景——对话超验主义运动
    第四节 大团圆结尾?——塑造读者历史意识的关键时刻
第四章 《福谷传奇》——乌托邦意识的幻灭和改革的真实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与乌托邦意识
    第二节 奇诺比娅女权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第三节 霍林华斯超验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第四节 卡佛台儿爱欲乌托邦的幻灭
    第五节 福谷社会田园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结语
Bibliography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马克思国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一) 国外马克思国家观研究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与评析
    三、论文的框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观的历史嬗变与马克思国家观革命
    第一节 古希腊关于城邦国家的哲学思考
        一、柏拉图的城邦理念和哲学王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与反思
        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政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神权国家观
        一、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支配地上之城
        二、圣托马斯·阿奎那:国家起源于人性的需要
    第三节 契约主义的国家观
        一、契约主义对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的不同理解
        二、契约主义对国家政治形式的不同思考
        三、契约主义国家观的问题与评价
    第四节 黑格尔的国家观
        一、黑格尔对契约主义的批判
        二、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自由的定在
        三、黑格尔对内部国家制度的分析
        四、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和家庭
    第五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及其国家观革命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二、从政治批判走向市民社会批判
        三、马克思国家观的革命
第三章 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第一节 国家在氏族制度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
        一、雅典国家是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二、罗马国家建立在平民炸毁的血族制度的废墟上
        三、德意志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国领土中产生的
        四、关于国家起源的争论
    第二节 影响国家起源的要素分析
        一、分工、交换和私有制的发展引发了氏族社会的分裂和解体是推动国家诞生的根本动力
        二、氏族社会的管理组织沦落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是国家起源的政治要素
        三、影响国家起源的宗教与文化要素
    第三节 国家的阶级本质
        一、国家是进行阶级统治的机器
        二、国家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三、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
        四、关于国家本质的争论:工具论与公共权力论
第四章 国家的类型与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家分类的依据和不同结果与马克思的革命
    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演进
        一、国家历史演进的内容是从奴隶制国家到农奴制国家到资本主义国家
        二、国家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三、国家历史演进的本质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形式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更替
        四、国家的历史演进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方法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内容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国家批判的目的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第五章 国家的功能
    第一节 国家的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功能
        一、斯大林关于国家功能的划分及其后果
        二、国家的政治统治功能
        三、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
    第二节 国家功能的两重性
        一、国家的功能的两重性及其辩证关系
        二、国家功能两重性的历史表现
        三、国家功能的历史变化及其本质
第六章 国家的消亡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国家消亡理论的不同理解
        一、对马克思国家消亡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误解与误释
        二、库诺对国家消亡理论的误读和误释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是国家消亡的过渡阶段
        一、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国家形式是社会共和国
    第三节 国家消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国家消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家完全消亡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达
        三、国家伴随着阶级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四、国家是自行消亡的
第七章 马克思国家观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意义
        一、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
        二、从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到自足的自主性
        三、马克思国家观并未过时
    第二节 马克思国家观的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维护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利益
        二、转变国家职能:从管理到服务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要配套进行
        四、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不断创造国家消亡的条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构建的依据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农民的现实遭遇和历史命运为无产阶级与其构建政治信任提供了基础
        二、农民的革命性要求肩负人类解放使命的无产阶级与其结成政治联盟
        三、无产阶级必须正确辨别农民,确保工农联盟的可靠性质
        四、无产阶级必须制定科学的政纲,巩固工农联盟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构建的历史依据
        一、逐步发展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建构必要性的认识
        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三、开展基层政权建设,重构乡村权力格局
        四、灵活施行阶级斗争策略,高效动员和教育农民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与农民新型政治信任关系的确立
    第一节“耕者有其田”:农民经济诉求的满足
        一、地权转移和农民经济兴奋点的激活
        二、查田定产:国家考量与农民反应
    第二节 农村政治权力格局的重构
        一、农村基层政权的组建和运行
        二、“一切权力归农会”:农民权利的行使
    第三节 农民阶级意识的唤醒与强化
        一、划分阶级成分:农民身份的分界
        二、“诉苦”与“翻身”:思想动员下的农民
第三章 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调整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农民的态度
        一、组织起来:农村步入“社会主义高潮”
        二、统购统销的缘起和运作
    第二节 改造农民:政权力量的推动及其乡土际遇
        一、“趁热打铁”:小农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入社与退社:党政干预与农民抉择
    第三节 社会主义话语的宣传与农民的思想位移
        一、占领农村“社会主义阵地”
        二、国家利益教育和政策宣传双管齐下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扭曲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约束
        一、经济体制调整中的国家和农民
        二、大集体与小自由
    第二节 全能政权对农村社会的强力统摄
        一、政社合一:农民与国家的紧密联结
        二、强制性集权体系下的农民隐性对抗
    第三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与农村“两条道路”
        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号及其破产
        二、“四清”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三、“灵魂深处闹革命”:“文革”中的农村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的重塑
    第一节 市场改革取向中党和农民关系的发展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崛起
        三、惠农政策背景下的农民增收与减负
    第二节 农村民主政治推进中的绩效与挑战
        一、草根民主的拓展及其限度
        二、基层党群关系的新路向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价值再构
        一、共富的矛盾及其处理
        二、转型中的乡土文化
        三、农村教育的难题及其破解
结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调整土地制度安排,提升农民经济效能
    二、优化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农民政治权益
    三、更新意识形态教育,塑造农民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1951年-1956年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前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 邯郸县土改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
        1. 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农民生活的改善
        2. 土改后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
    (二) 邯郸县农村传统互助习惯
        1. 传统的农村互助方式
        2. 传统农村互助方式的优点和弊端
二、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一) 邯郸县农业互助组的产生和发展
        1. 邯郸县互助组的建立
        2. 互助组的经营管理及措施
        (1) 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农村互助合作的主流方向
        (2) 农副业挂钩,增加互助组收益
        (3) 推行劳作记工制,提高劳作积极性
        (4) 勤于总结,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 互助组的优越性
        4. 互助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 邯郸县初级社的建立
        1. 初级社的建立和发展
        2. 邯郸县初级社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以南堡滏阳农业社为例
        3. 邯郸县初级社的经营管理——以南堡滏阳农业社为例
        4. 邯郸县初级社的总结
    (三) 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
        1. 高级社的形成
        2. 高级社的经营管理方式——继续贯彻“四包”办法——以滏阳农业社为例
        3. 邯郸县高级社经营管理方式的好处及体验——以滏阳农业社为例
        4. 高级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四) 对高级社的整顿及完成
        1. 大力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勤俭办社的联合指示
        2. 合理运用社内资金,以满足生产需要
        3. 关于社干报酬和非生产用工问题
        4. 学习勤俭办社,进行普遍检查
三、对邯郸县农业合作化的总体认识
    (一) 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功绩
        1. 对邯郸县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2. 为邯郸县农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 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教训
        1.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农业合作化后期步骤过快,违反自愿互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的缘起、问题及意义
        1、 研究的缘起
        2、 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
    二、 文献回顾
        1、 社团研究
        2、 工会研究
    三、 研究设计
        1、 理论构架
        2、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3、 主要概念解释
    四、 个案介绍
    五、 主要贡献与篇章安排
        1、 主要贡献及研究局限
        2、 篇章安排
第二章 革命与建设:中国工会及其行动的历史分析
    一、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 工会的兴起
        2、 革命工会与黄色工会的争斗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1、 组织新使命的确立
        2、 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探索与争论
    三、 改革开放及市场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
        1、 工会的重新定位
        2、 工会理论探索与组织转型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应与创新:社区工会行动的制度环境分析
    一、 国家体制及其结构的变动
        1、 总体性社会及单位制的松动
        2、 经济转轨与劳动关系的变革
        3、 法制体系与劳动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
        4、 职工队伍变化与个体权利意识的增强
    二、 工会体制及其改革创新
        1、 一元化的工会组织体制
        2、 工会与党的关系
        3、 工会的改革创新
        (1) 组织职能的调整
        (2) 组织理念与目标的新确立
        (3) 组织体制与工作机制的创新
    三、 社区体制及社区工会的强化
        1、 社区管理新体制的出现
        2、 社区工会为何设立
        3、 社区工会的组织架构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转与公转:社区工会行动的策略分析
    一、 自转策略:扩大组织覆盖面与社会影响力
        1、 组织资源的调动与组织网络的扩张
        (1) 行动者的扩增
        (2) 工作网络的延伸
        (3) 规范基层工会组织行为
        2、 工作策略:运动式、作战式集中行动
        (1) 组织空间的拓展
        (2) 维权机制的建设
        (3) 劳动争议调解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强化
        (4) 突出实事项目服务
    二、 公转策略: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
        1、 “党工共建”策略助推区域大党建工作
        2、 三方协商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3、 源头参与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维权与维稳:工会组织行动的逻辑分析
    一、 “讲服务”的维护服务逻辑:社会合法性的获取
        1、 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
        2、 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维护
        3、 职工精神文化权利的维护
        4、 职工社会权益的维护
    二、 “讲政治”的维稳建设逻辑:政治合法性的夯实
        1、 工会组织建设的政治意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社区安定
        3、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
    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工会转型的困境:失衡的天平
    三、 讨论与建议
        1、 社会组织功能的回归
        2、 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
    一、效仿西方多党制尝试的失败
    二、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的垮台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初步形成
    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确立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
        (一) 世界政党制度的主要形式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崭新的政党关系模式
        (一) 世界政党关系的主要类型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显着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崭新的执政和参政方式
        (一) 政党执政的主要方式
        (二)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三) 民主党派的参政方式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崭新的民主形式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二) 中国政党制度是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政治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一) 促进生产力发展是政党制度的根本使命
        (二) 政党制度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一)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势
        (二) 政党制度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发展人民民主
        (一) 发展人民民主是政党制度的奋斗目标
        (二) 政党制度的政治参与功能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
        (一) 维护政治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是政党制度的不懈追求
        (二) 政党制度的政治稳定功能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 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二) 政党制度的利益表达功能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挑战
        (一) 世界多党制的挑战
        (二) 苏共垮台的挑战
    二、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影响
        (一)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对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影响
        (二) 社会阶级、阶层利益诉求的变化对政党制度的影响
        (三) 社会阶级、阶层价值观的变化对政党制度的影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 参政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 政党制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应对挑战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世界政党制度
        (一)借鉴西方政党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二)当代中国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应对社会阶级、阶层变化的措施
        (一)增强和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整合功能
        (二)挖掘和发挥政党制度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功能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加强执政党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
        (二)加强参政党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能力
        (三)加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运行机制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建国后关于工会工作和理论的第一次争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来党的工运理论创新[J]. 陶志勇.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1(03)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
  • [3]中国社会保障税费之争三十年[J]. 高庆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4]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D]. 张海明. 山东大学, 2019(09)
  • [5]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 胡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马克思国家观研究[D]. 张学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7]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政治信任关系演进研究[D]. 严卿.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8]1951年-1956年邯郸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D]. 张利强.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2)
  • [9]工会转型及其困境 ——以沪上社区工会组织运作为例[D]. 王珍宝. 上海大学, 2014(02)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 耿百峰.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建国后工会工作与理论的第一次辩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