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合理利用与实现途径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合理利用与实现途径

一、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合理利用及实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吕鸿达[1](2021)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保护成效评估》文中提出建立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对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中国保护区面临着保护效率低下、管理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科学合理的评估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功能分区的保护成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景观指数分析法与多样性指数分析法,从景观尺度与物种尺度对扎龙保护区各功能分区保护成效进行评估。以2008年landsat 5 TM数据、2018年landsat 8 OLI数据作为景观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对扎龙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对其完整性与异质性进行景观分析;通过样线法与定点观察法在扎龙保护区野外实地监测获取的2019年4月、5月、6月、9月、10月和2020年10月鸟类分布数据,对保护区各功能区物种构成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2018年扎龙保护区主要景观类型为沼泽地,景观类型按面积排序依次为沼泽地 133558.7 ha、草地 23678.01 ha、盐碱地 21037.95 ha、旱地 20975.04 ha、湖泊10181.61 ha、水田 5141.07 ha、农村居民点 1981.8 ha、林地 1160.46 ha、水库坑塘737.55 ha、河渠 97.74 ha。(2)2008年至2018年,景观尺度上保护区完整性呈上升、异质性呈下降,连通性呈上升,景观数量减少542块,斑块密度下降0.25、蔓延度上升1.78,景观丰度均为10,香农多样性指数下降0.06,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下降0.07,皮埃罗均匀度指数下降0.03。(3)2019-2020年扎龙保护区指示类群构成为鸻形目4科35种、鹳形目为3科11种、雁形目1科24种、鸊鷉目1科4种、鹈形目1科1种。涉禽占指示类群的65%,游禽占指示类群的35%,共计6目13科82种,涉禽类占指示类群主要构成部分。(4)2018年扎龙保护区功能区由核心区至实验区景观破碎化呈上升趋势,核心区斑块数量为163、斑块密度为0.23,其完整性最高,破碎化程度最低。缓冲区斑块数量为297、斑块密度为0.43。实验区位于保护区最外围,景观数量最高为595、斑块密度最高为0.76,破碎化程度最严重。(6)2019-2020年扎龙保护区实验区物种多样性最高,核心区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均低于缓冲区与实验区,由核心区至缓冲区、实验区,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7.03、10.29、10.99;Simpson 多样性指数为 0.84、0.9、0.89;Shannon 多样性指数为 2.48、2.83、2.93;Pielou 均匀度指数为 0.59、0.61、0.62。

唐毛玲[2](2021)在《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景区被开发,这类景区通常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在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确保自然资源不受破坏是进行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和资源整合的关键。鉴于此,本研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借助ArcGIS、Fragstats、ENVI、ERDAS、Matlab等相关软件,对怀化大峡谷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在总结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和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从自然、景观、人类活动影响等多角度选取生态敏感性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同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然后利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合空间视域分析综合开展生态功能区划,最终提出怀化大峡谷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景区的永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和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总结以下空间特征和问题: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聚集性降低以及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配差异增大,优势景观类型明显,空间异质性降低,抗干扰性降低,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较大,景区开发建设热度较高,人为景观分布散乱无序,用地随意,容易造成生态问题,不利于景区用地的可持续利用。(2)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模型,获得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结果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其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为1.7623~4.5423。根据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分区,各敏感分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2.15%、34.08%、31.05%、16.97%和5.75%,并分析区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总体生态敏感性较高,以中高度敏感为主,自然保护区即东北部生态敏感性较高,村镇区域即西南部生态敏感性较低,总体生态环境较脆弱,受人为活动影响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3)从景区开发角度出发,进行空间视域分析。从景观点角度分析,根据观测点位置的视野通视性和开阔度来分析评估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从景观面角度出发,开展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景观视觉敏感区、视觉感知区、视觉盲区3个分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10%、16.78%、61.12%。研究区总体视觉效果一般,中部区域为关注度较高、对景区开发影响较大的区域,为自然资源旅游规划提供参考依据。(4)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和空间视域分析结果进行叠加,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景观格局现状,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生态管制区、开发建设区4个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74%、46.50%、12.16%、13.60%,总结每一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程度要求,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为各分区项目策划提供科学依据。

仲召亮[3](2021)在《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文中提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使超过19.44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被誉为林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但是保护如何综合影响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碳汇、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基质尚缺乏全面报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其设置时间长、保护梯度明显,为研究天然林保护影响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调查了东北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双河、南瓮河、绰纳河、凉水和呼中)的312个样地,包括核心区69块、缓冲区66块、实验区85块和保护区外92块,对每块样地详细记录的12项野外森林指标;室内土壤实验及数据收集计算获得的34项,总共4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保护强度之间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确定保护强度间的差异大小,来探讨保护强度(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指标产生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采用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排序分析来探究地理气候因素(纬度,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和降水量),保护措施(成立时间,国家级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三组解释变量对上述保护效果绝对值、相对值和总体变化的解释贡献程度和相关关系,明确保护区之间差异形成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多布库尔保护区:高强度保护易于乔木层碳汇和森林总碳的积累,核心区分别为92.9 t/hm2和189.2t/hm2,均是实验区2倍左右(p<0.05)。但是抑制了凋落物碳储量(P<0.05),保护区外最高为9.3 t/hm2。保护使乔木更细小,保护区外树高为14.9 m,胸径为16.5 cm。缓冲区乔木更密(2151.1棵/hm2),但是保护对灌、草层的结构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缓冲区乔木辛普森指数为0.5,树种丰富度5,分别为实验区的3.0和1.9倍(p<0.05)。草本层辛普森指数和丰富度在实验区最高,分别为0.88和16.1(p<0.05)。核心区的C:N最高为26.9,土壤氮则在实验区最高为0.52 kg/m2。GRSP(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与土壤碳氮比值在不同保护强度间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2)双河保护区:保护同样促进乔木层碳的积累,核心区最高为82.3 t/hm2,是保护区外的1.8倍(p<0.05),其他森林碳组分差异不明显(p>0.05)。乔木结构随着保护强度的上升而显着变大(p<0.05),表现为核心区数值较大,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分别达到13.9 m,17.9 cm和8.2 m。灌木地径也是核心区(1.41 cm)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是实验区的1.7倍(p<0.05)。实验区的乔木、草本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4和10.6,均是保护区外的1.6倍。同时缓冲区的灌木层均匀度最高为0.74,实验区最低为0.42(p<0.05)。缓冲区的EEG含量最高为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135%(p<0.05),其他土壤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3)南瓮河保护区:有别于上述2个保护区,其缓冲区更有利于乔木(113.3 t/hm2)和凋落物(9.3t/hm2)碳汇的积累,分别高于保护区外的45%和33%(p<0.05);土壤碳和灌木碳在分别在实验区和核心区最高(p<0.05),分别为144 t/hm2和0.69 t/hm2。但是各层的森林结构在不同保护强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核心区的乔木、灌木丰富度,乔木辛普森指数均显着最高(p<0.05)。土壤容重同样表现为核心区最高,为1.0 g/cm3,实验区最低(0.46 g/cm3)(p<0.05),但是含水量和土壤氮在实验区最高(161.9%、0.85 kg/m2),而核心区最低(28.1%、0.52 kg/m2)(p<0.05),C/N表现出与含水量相同变化趋势(p>0.05)。实验区的EEG(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新鲜代谢产物),EEG/N(真菌对土壤氮贡献)和TG/N(TG: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总量)显着低于其他保护强度(p<0.05),分别为1.8 t/hm2,0.2 t/hm2和2.5 t/hm2。4)绰纳河保护区:与南瓮河类似,缓冲区的土壤碳、乔木碳、草本碳及总碳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 100 t/hm2、108.5 t/hm2、0.4 t/hm2和 184.7 t/hm2,保护强度间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5、1.4、4.7及1.3倍。保护区外灌木密度更大,高度变矮、森林郁闭度更低,分别为14.9万株/hm2、0.5 m和0.6(p<0.05)。而实验区灌盖度最大(21.5%)(p<0.05),草高和草盖度均在缓冲区有最大值分别为43.3cm和18.1%(p<0.05)。保护对草本丰富度影响显着,核心区最高为12.3,缓冲区最低8.6(p<0.05)。土壤含水量也在缓冲区最高(55.3%),是实验区的3.7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缓冲区最低为0.64 g/cm3,保护区外最高。保护降低了 EEG及其与碳、氮的比值,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2.48 t/hm2、0.05和0.65)(p<0.05),而TG/N则核心区(7.9)显着高于其他区域。5)凉水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和双河类似,最高的乔木碳(172.8 t/hm2)和森林总碳(246.4 t/hm2)也被发现在核心区,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下降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核心区的森林郁闭度更高(0.79),树木胸径最大(21.9 cm),但是密度最小(679.7棵/hm2)(p<0.05),而草本盖度则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6.4%),缓冲区最低(4.9)(p<0.05)。核心区的乔木均匀度也是最高的(0.77),但是丰富度最小(8),缓冲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达到0.77(p<0.05)。保护区外土壤氮储量最高为0.67kg/m2,是最小值核心区的1.3倍,C:N实验区最高(18.7),是保护区外的2倍(p<0.05)。6)呼中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双河和凉水类似,核心区的乔木碳(95.8 t/hm2)和森林总碳(190.2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30%和12%,而实验区草本碳(0.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77%(p<0.05)。保护区外的树高、灌木高度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13.9 m和0.75 m,而核心区的胸径(16.9 cm)和枝下高(8.1 m)(p<0.05)。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0.35)和丰富度(5.6)在实验区最高(p<0.05),相反乔木丰富度指数在实验区最低(1.7)(p<0.05)。同时缓冲区提高了灌木的均匀度(0.61)和草本辛普森指数(0.62),而以上两者在核心区最低(p<0.05)。保护对土壤性质影响有限,只对TG/C(真菌对土壤碳贡献)产生显着影响(p<0.05),表现在实验区最高为0.3,是缓冲区的1.5 倍。6)6个保护区整体分析:通过整体均值来看,核心区乔木(117.9 t/hm2)、总碳(202.2 t/hm2)碳汇仍然最高,并随保护强度减弱而显着降低(p<0.05),但是土壤碳汇(77 t/hm2)在核心区最低(p<0.05)。同样,核心区的树高(14.4 m)、胸径(16.9 cm)、郁闭度(0.73)最大,但是乔木密度最低,仅为1063棵/hm2,实验区草本盖度最大(12.6%),显着高于其他强度。灌木均匀度在缓冲区最高(0.73),显着高于核心区和保护区外(p<0.05)。土壤含水量、氮储量实验区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0.55 kg/m2,分别是核心区的2.8倍、1.6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核心区最高0.99 g/cm3,而实验区最低0.85 g/cm3(p<0.05)。保护对EEG/N和TG/N产生显着影响,缓冲区EEG/N(0.58)显着高于实验区,而核心区的TG/N(6.3)最高,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p<0.05)7)形成机制分析: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保护区位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上述整体变化的解释量达为15.8-16.5%,保护措施解释力为4.6-20.7%;而社会发展因素单独解释力较低,其主要通过与上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影响。当整体变化以相对值表示时,保护措施对整体变化的解释力更大,是绝对值时的4.5倍。综合来看,不同保护区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但保护整体促进了乔木的生长以及以乔木碳为主的总体森林碳汇。地理气候是保护区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保护措施。目前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评价,多是基于遥感手段对工程实施前后进行评价,很难对生物多样性、林下灌草及土壤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梯度,通过样地调查可以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的实施效果,其中碳汇与遥感结果类似,而对多样性、土壤和灌草的评价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相关结果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北林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田晔[4](2021)在《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期灰鹤觅食生境适宜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灰鹤是我国的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是目前全球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鹤类。本文通过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期灰鹤所利用的觅食生境进行研究,从而为灰鹤越冬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在2018年和2019年的越冬期运用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最大熵模型等方法,对在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灰鹤在种群分布、越冬期觅食生境特征以及觅食生境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灰鹤是集群活动,2018年越冬期观测到的灰鹤有1700余只;2019年越冬期观测到的灰鹤有1600余只。(2)越冬期的灰鹤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缓冲区,核心区、南缓冲区及南一实验区次之,南二实验区有较少分布,保护区的其余区域无分布。灰鹤在越冬时主要以谷物为食,越冬时的觅食生境选择更偏向于农田。(3)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特征的13个生境因子概括为:食物与水因子(农田距离、明水面距离、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盖度、植被直径、海拔以及水深)、干扰因子(道路距离、距人为干扰距离以及居民区距离)以及隐蔽因子(芦苇沼泽距离以及剩余苇丛高度)。(4)最大熵模型分析得出:灰鹤越冬期觅食最适宜生境面积为17814.63 ha,占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55%;较适宜区面积为19463.8 ha,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34%;次适宜区面积为17549.58 ha,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42%;非适宜区的面积为153478.89 ha,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3.68%。(5)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的适宜区主要在:核心区靠近新洋港的区域;北缓冲区的芦苇公司、一支渠、五条港以及沙港村;南缓冲区的开明村、下坝村以及方强农场;南一实验区的上海农场以及南二实验区的“T字形(麋鹿园保护区)”缺口处等区域。

张维莉[5](2020)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矛盾与日俱增。为了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自然保护地,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由此产生了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多种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现象,因各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保护目标和保护分区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冲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场查看、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重叠情况的定性分析,以及建立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通过Arc GIS软件进行分析等方法,分析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冲突的根本原因、冲突表征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规划的期限、范围、目标和保护分区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统一规划期限、范围、统筹规划目标、协调保护分区的技术路线,并从管理、法律法规等层面构建协调实施机制。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法规体系的差异和行政体系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导致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管理事权不明晰,表现为各自规划划定的保护区范围、保护措施交叉,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向不清晰等。(2)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冲突主要体现在:1)规划期限:主要为规划起始年和规划目标年的不同。2)规划目标:主要由保护对象和功能定位的差异而导致的。3)规划范围:由设立的级别、时间和目标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4)保护分区:由规划依据的条例、规范的管制要求不同而造成的。(3)基于规划的期限、范围、目标和保护分区的冲突分析,提出规划协调技术路线,并利用Arc GIS软件平台,提出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保护分区协调规划方法。并从实现管理对接、健全法规体系和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协调实施机制。

梁世杰[6](2020)在《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与无人机近地摄影分析1995-2016年两个时段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村域—大会庄村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从自然与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定量与定性研究引起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为保护区功能区的景观资源科学管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1995-2016年间,在保护区尺度上,通过对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研究区林地、耕地、建筑用地景观类型分别增加472.98 hm2、251.12 hm2、130.15 hm2;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景观类型分别减少306.7 hm2、2.97 hm2、544.58 hm2。在保护区村级尺度上,利用无人机及实地踏勘,大会庄村林地、建筑用地、水域景观类型分别增加8.00 hm2、1.79 hm2、1.95 hm2;耕地、草地、未利用地景观类型分别减少9.81 hm2、0.37 hm2、1.56 hm2。(2)在景观水平上,保护区景观多样性得到增长和维持,在长期的自然演替与人类活动过程中整体景观结构单一性降低,呈现复杂化,形状不规则化,破碎化程度增加,空间异质性使连接度降低。1995-2006年间,保护区林地主要向草地退化,土地开荒及退耕还林政策影响耕地变化,草地流向耕地最多,水域主要向草地转入,未利用地开发和占用耕地是建筑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未利用地主要流向林地与耕地;2006-2016年间,植被演替与退耕还林导致林地增加,耕地减少仍以政策为导向,草地向林地演替是减少的主要原因,水域增加因为草地的转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引起农民向城市流动,建筑用地荒置,资源开发是未利用地减少的重要原因。(3)从景观分析来看,大会庄村景观连接度下降,但内部结构紧密,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保护区成立后,人为干扰因素较少,单一性降低,景观多样性得到恢复。1995-2006年间,该村林地增加主要是耕地的转入,政策仍主导耕地减少,降水量影响草地向水域转化,建筑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毁林开荒、占用耕地和未利用地开发;水域周边景观转入使面积增加,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是未利用地减少的重要原因;2006-2016年间,在林地流入量中耕地最多,占比82.56%,耕地减少主要为闲置撂荒,自然演替为林地,草地增加主要为耕地撂荒、水域的转化,水域与未利用地变化原因同上时期。(4)通过对6种景观类型的动态分析,说明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土壤、地形并不是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唯一条件,社会经济水平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农民年收入和政策导向,如退耕还林政策、生态工程政策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从当地居民的利益出发制定符合研究区景观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才是根本所在。(5)基于研究结论,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为功能区景观资源提供管护建议,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作用。为了便于管护,将该区划分为保护区域和经营区域,保护区域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同时实验区作为经营区域,适宜发展生产和经营服务。

梦梦[7](2020)在《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示范区。多年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因为保护的约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强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逐步实现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切实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本文选择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描述统计分析、关联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农业人口数占比高,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很强,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农业,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族类多样。旅游业是该地区支柱性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该地区发展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2.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和认知都很强,这对于白马雪山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超过一半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动物巡护活动、宣传教育活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等具体保护措施活动。(2)超过95%的社区居民了解本地保护物种,熟悉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这反映了白马雪山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3)超过七成的居民认可白马雪山保护区采取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和当前的保护方式,而且愿意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约束自己的生产生活活动及行为。3.关于白马雪山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周边社区居民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中获取的收益很少。这种相互影响是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推进保护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主要影响社区居民农林业生产的投入,投入增加比例超过20%的占到44.13%,这表明基于保护的要求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投入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因保护限制给予的补贴很少,仅有7.58%的社区居民反映收到少量补贴。另外,社区居民在野生动物利用及生态旅游方面参与度很低,不到10%,而且这些参与的社区居民的年均收益仅为 3912.5 元。4.基层管理者的调查显示,所在村庄对自然保护的依赖程度较高,依赖度超过30%的占比达到50%。与此同时,超过五成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庄为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投入了较大量的人力,但资金投入很少。为了保护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超过4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所在村农林业生产的成本投入增加在20%以上才能够满足保护区的需要,但所在村居民并未收到任何补贴。基层管理者目前的认知对于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未来持续有效发展具有较大影响。5.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当地的行业发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和扶贫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因子主要有:(1)在积极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周边居民政策认知、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收入、周边居民性别等7个方面。(2)在负面影响方面,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公因子主要是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规划、野生动物保护约束、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周边居民职业性质等7个方面。6.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保护普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影响;周边居民宗教信仰、野生动物保护资源利用有一些积极影响。(2)周边居民满意度、野生动物保护约束、野生动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法律法规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周边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今后改进相关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建议,建议白马雪山全面参与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融合发展。

骆蒙蒙[8](2020)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状况遥感监测研究 ——以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建立的保护性区域,对于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缺陷,致使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为例,近几年人类干扰活动不断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对四周边缘性地区制定环境保护性措施都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采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取出了 2017年、2018年2期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信息,并取得了较高的精度,满足研究需求。本文的另一数据源来自谷歌地球的历史影像,通过面向对象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2010年-2016年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7期人类干扰活动信息。2010年-2018年共9期数据通过精度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对提取的9期人类活动信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首先,运用ArcGIS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每一年人类活动的分布状况,得到人类活动的分布位置、分布面积,进行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的空间数据分析,得到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活动监测规律。分析出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2017年、2018年这两年每年都在减少;人类活动类型中农业用地、旅游设施用地、居民点、其他人工设施用地、养殖场5种地类变化比较大,另外4种地类变化缓慢;对3个功能分区分析得出2010年到2011年人类活动有向实验区在转移的趋势,2017年和2018这两年人类活动有向核心区转移的趋势。然后,为进一步探索出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分布监测规律情况,采用转移矩阵分析法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活动类型转移变化面积及空间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2010年-2018年9期数据分成2010年-2014年、2014年-2018年两个阶段进行研究,2010年-2014年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活动变化比较活跃,转入和转出的面积多于2014年-2018年间人类干扰活动面积的两倍,活动比较频繁的地类是其他人工设施用地、农业用地、旅游设施用地、居民点、养殖场、工矿用地。最后,通过建立模型实现对该保护区的干扰程度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准确得出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影响因素,并得出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等级。从人类活动类型分析得出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干扰因子是农业用地、旅游设施用地、居民点,交通设施影响程度最小。从功能分区来分析,2010年到2018年核心区的人类干扰活动影响指数都远远大于其他两个区。根据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划分的等级,确定出9期人类干扰活动等级,2010年、2011年为Ⅲ级中度干扰,2013年到2018年人就上升到了 Ⅱ级强度干扰,所以人类活动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在增强。为了能够将本文得出研究性结论应用于实践,本文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日益增加的压力,紧密围绕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需求,将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监测相结合,对自然保护区实施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预测人类活动的发展趋势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该研究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对自然保护区内人类干扰活动状况监测,还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相关的决策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依据。

杨朝辉[9](2020)在《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利用科学规划方法,对核心保护价值区域制定科学保护体系,以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各国需完成的关键任务。贵州省地处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是以典型喀斯特地貌为主的省份。研究表明,省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生态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将极难恢复。为缓解生物多样性受胁程度,现已建立105个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但受限于最初对科学保护的认识,缺乏科学规划手段,使现有保护区体系规划不尽合理,保护效率有待提高。鉴于此,本研究以全省尺度,通过系统保护规划方法,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重新调整规划。以C-Plan保护规划软件与GIS技术计算研究区域各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指数(Irreplaceability),以高不可替代性指数规划单元识别保护优先区,结合现有保护区体系识别保护空缺(GAP);通过保护效率值C及互补性(Cjk)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评估;使用不可替代性指数及人类活动指数进行保护区间划分,最后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范围及功能区重新规划,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贵州省生物多样性较丰富,11.06%的区域面积具有高保护价值(0.6<Irreplaceability≤1),并形成6大保护优先区,即H1-黔西高原山地针阔混交林区、草山农牧业保护优先区;H2-黔北山原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黔北西部丹霞山地常绿阔叶林、竹林保护优先区;H3-黔中丘原盆地常绿阔叶林喀斯特脆弱生态保护优先区;H4-黔东北中低山常绿阔叶林、黔东南山地丘陵常绿阔叶林及针叶林保护优先区;H5-黔东南山地丘陵与黔南山地盆谷常绿阔叶林保护优先区;H6-黔西南河谷季雨林保护优先区。(2)现有保护区体系内,61.23%的区域面积保护价值较低(Irreplaceability≤0.6);全省保护区保护效率值C为62.12,仅有26.39%的保护对象实现保护目标(Ti≥100);不同级别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最高(C=37.66);各保护区之间互补性较高,41.86%的保护区百分比互补性值在80%以上,大部分保护区保护对象选取较为合理。(3)贵州省现有保护区仅覆盖了全省16.94%的优先区面积,其余优先区面积形成5个保护空缺,即GAP1-黔西南河谷季雨林保护空缺;GAP2-黔东南山地丘陵保护空缺;GAP3-黔西高原山地保护空缺区域;GAP4-黔中山原盆地保护空缺区域;GAP5-黔北山原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保护空缺区域。(4)对现有保护区体系进行范围及功能分区调整,并在空缺区域拟建新保护体系后,保护网络体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率C达86.37,较规划前提高24.25,规划后66.67%的保护对象均实现了保护目标,贡献值Ti达60以上的保护对象比例达88.89%。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后,保护效率C提高了2.12,各核心区保护效率均得到了相应提升。

杨柳[10](2020)在《“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缺少成熟的强度控制体系,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设施建设通则》等条例,仅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强度做了原则性的限定,不足以指导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发展建设。同时,我国湖城关系的研究集中在城市风景湖泊或风景名胜区,对自然保护区涉及较少,自然保护区因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敏感性及重要性而具有严格的保护要求,因此,湖泊型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既要满足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要求,又要合理建设实现“湖城共荣”。严格的保护要求、模糊的建设强度、迫切的发展需求等因素导致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本文提出“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湖泊型自然保护区实现“湖城共荣”为目标,探索保护区实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案例实践4个部分。第一,对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进行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第二,对问题的进行剖析,指出研究难点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性、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度的模糊性及“湖城共荣”景观规划设计的复杂性三点。第三,针对问题难点,提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实现“湖城共荣”,并且从强度控制和湖城互借两方面提出具体的景观规划策略。强度控制是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建设强度上限,在参考国内外相关保护区建设强度的基础上,从游人容量、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人类活动及社区管控5个方面进行保护区实验区建设强度控制;湖城互借是湖泊与城市融合发展、相互因借的景观体现,在吸收国内外相关保护区湖城互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文化嵌入、空间互借、自然教育及设施共享4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第四,结合以上研究进行案例实践,分析衡水湖与衡水市的关系及场地现状,构建强度控制体系,结合湖城互借理论,综合指导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景观规划设计。

二、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合理利用及实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合理利用及实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保护成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保护区有效性评估体系建立与发展
        1.2.2 保护区有效性评估研究现状
        1.2.3 目的意义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文特征
        2.2.4 生物资源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物种调查数据采集
        2.3.2 景观数据
    2.4 数据分析
        2.4.1 物种数据分析
        2.4.2 景观指数分析
        2.4.3 土地利用转换矩阵
3 基于景观多样性与指示类群多样性格局扎龙保护区成效评估
    3.1 基于景观格局的扎龙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3.1.1 扎龙保护区景观完整性
        3.1.2 景观异质性分析
        3.1.3 景观尺度扎龙保护区功能分区成效分析
        3.1.4 讨论
    3.2 基于湿地鸟类指示类群多样性的扎龙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3.2.1 湿地鸟类指示类群组成
        3.2.2 指示类群基本情况
        3.2.3 保护区功能区指示类群分析
        3.2.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指示类群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1.2.3 景观视觉相关研究进展
        1.2.4 生态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数据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怀化大峡谷景区建设项目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动植物资源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湖南康龙保护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2.2.3 生物多样性概况
        2.2.4 社会经济概况
    2.3 研究区用地情况与位置关系
        2.3.1 研究区用地情况
        2.3.2 研究区与建设项目区、保护区的位置关系
3 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3.1.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1.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3.2 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
        3.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3.2.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2.3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3.3 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4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生态敏感性因子等级划分
        4.2.1 生态敏感性分级标准
        4.2.2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4.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4.3.1 构造优先关系矩阵
        4.3.2 转换成模糊一致矩阵
        4.3.3 计算排序向量
        4.3.4 生态敏感性因子权重结果
    4.4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4.4.1 单因子评价结果及分析
        4.4.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 研究区空间视域分析
    5.1 景观点视域分析
        5.1.1 视程范围和景观点的确定
        5.1.2 景观点视域分析结果
        5.1.3 研究结果分析与建议
    5.2 景观面视域分析
        5.2.1 视景距离和观测点的确定
        5.2.2 近景视域分析结果
        5.2.3 中景视域分析结果
        5.2.4 远景视域分析结果
    5.3 景观视觉敏感区的划分
        5.3.1 视域分析综合赋值权重
        5.3.2 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分结果
6 研究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发展对策
    6.1 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
        6.1.1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
        6.1.2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与原则
        6.1.3 区划方法
    6.2 生态功能区划结果与分析
        6.2.1 生态保育区
        6.2.2 生态缓冲区
        6.2.3 生态管制区
        6.2.4 开发建设区
    6.3 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6.3.1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进行生态环境恢复
        6.3.2 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合理开发景区用地
        6.3.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6.3.4 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致谢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保工程概述及生态效益评价
        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1.2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梯度设置
        1.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梯度设置
    1.3 全面评价需要考虑森林碳汇、森林结构特征、多样性和土壤性质
        1.3.1 天然林森林碳汇重要性
        1.3.2 天然林群落结构重要性
        1.3.3 乔、灌、草多层物种多样性评价
        1.3.4 土壤性质的重要性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1.4.2 论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2.2.1 野外实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土壤养分、性质的测定
        2.3.2 森林碳汇计算
        2.3.3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多布库尔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况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3.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3.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3.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3.2.5 综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双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4.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4.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4.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4.2.5 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南瓮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研究区概况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5.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5.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5.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5.2.5 综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绰纳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6.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6.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6.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6.2.5 综合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凉水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7.1 研究区概况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7.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7.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7.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7.2.5 综合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呼中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8.1 研究区概况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8.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8.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8.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8.2.5 综合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整体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9.1 必要性与意义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9.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9.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9.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9.2.5 综合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不同地区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10.1 必要性与意义
    10.2 数据统计分析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不同保护区森林碳汇差异
        10.3.2 不同保护区森林结构差异
        10.3.3 不同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差异
        10.3.4 不同保护区土壤指标差异
        10.3.5 不同保护区地理气候信息、保护措施及社会发展因素差异
        10.3.6 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7 森林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8 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9 森林土壤性质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0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1 基于4方面指标相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2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整体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4 综合分析
        10.4.1 地理气候因素是保护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10.4.2 相对变化值更能体现保护的作用
        10.4.3 对天保工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与启示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期灰鹤觅食生境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灰鹤研究
        1.3.2 鹤类对觅食生境利用研究
        1.3.3 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基本概况
    2.2 自然条件概况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水文特征
        2.2.4 土壤条件
        2.2.5 生物资源
        2.2.6 植物资源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灰鹤越冬期分布
    3.2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特征
        3.2.1 生境因子的确定
        3.2.2 主成分分析
    3.3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适宜性分析
        3.3.1 数据的来源以及处理
        3.3.2 最大熵模型的应用
4 结果与分析
    4.1 灰鹤越冬期分布
    4.2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利用
        4.2.1 觅食生境利用类型
        4.2.2 觅食生境特征
    4.3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环境因子影响
        4.3.1 最大熵模型结果检验
        4.3.2 环境因子重要性
        4.3.3 环境因子对适宜度的影响
    4.4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适宜性
        4.4.1 觅食生境适宜区域
        4.4.2 觅食生境适宜面积
5 讨论
    5.1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利用偏好
    5.2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特征
    5.3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环境因子分析
    5.4 灰鹤越冬期觅食生境适宜性分析
6 保护管理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与保护分区界定
        1.4.1 自然保护地
        1.4.2 风景名胜区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概况
    3.1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现状
    3.2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差异对比
        3.2.1 法律法规体系差异
        3.2.2 行政管理体系差异
    3.3 本章小结
4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4.1 地理位置
    4.2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
    4.3 风景名胜区游览资源概况
    4.4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4.4.1 道路交通设施
        4.4.2 游览设施
    4.5 本章小结
5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分析
    5.1 交叉重叠概况
    5.2 空间规划冲突分析
        5.2.1 规划期限冲突
        5.2.2 规划目标冲突
        5.2.3 保护范围冲突
        5.2.4 保护分区冲突
    5.3 管理体制冲突
    5.4 法律法规冲突
    5.5 本章小结
6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空间重叠协调策略研究
    6.1 统筹规划
        6.1.1 统筹规划期限
        6.1.2 统筹规划范围
        6.1.3 统筹规划目标
    6.2 协调保护分区
        6.2.1 生态适宜性评价
        6.2.2 确定保护分区等级划分及控制要求
        6.2.3 冲突图斑保护分区协调结果
    6.3 构建完善的实施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1.3.2 景观格局驱动因素研究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评价
    2.1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2.1.1 数据来源
        2.1.2 地理位置
        2.1.3 历史沿革
        2.1.4 管理现状
    2.2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自然经济条件
        2.2.1 自然条件
        2.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概况及评价
        2.3.1 景观资源概况
        2.3.2 功能区概况
        2.3.3 景观资源评价
第3章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1 基于Landsat影像的处理与解译
        3.1.1 景观系统分类体系
        3.1.2 数据获取
        3.1.3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3.1.4 景观要素样本选择及界定标准
    3.2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3.2.1 景观类型面积变化
        3.2.2 景观类型分布变化
    3.3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与分析
        3.3.1 景观指数的选择与特征分析
        3.3.2 景观格局转移矩阵
    3.4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
    4.1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分类
        4.1.1 自然驱动因素
        4.1.2 人文驱动因素
    4.2 驱动因素模型选择与驱动因子构建
        4.2.1 GIS-Logistic回归模型及建立
        4.2.2 驱动因子指标层构建
        4.2.3 驱动因子的空间化
    4.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3.1 林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2 耕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3 草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4 水域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5 建筑用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3.6 未利用地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保护区村级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基于三维沙盘的大会庄村参与式访谈..
    5.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参与式农村访谈方法
    5.2 电子沙盘的构建
        5.2.1 电子沙盘的概念
        5.2.2 电子沙盘的数据收集
        5.2.3 电子沙盘的数据分析
    5.3 大会庄村景观格局的变化
        5.3.1 景观类型的面积分布变化
        5.3.2 景观指数特征的变化
        5.3.3 转移矩阵的变化
    5.4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管护建议
    6.1 功能区景观资源管护
        6.1.1 核心区管护
        6.1.2 缓冲区管护
        6.1.3 实验区管护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区参与式生态保护几个基本概念
        1.2.2 自然保护对当地社区影响研究现状
        1.2.3 社区参与保护的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构成
        1.3.2 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1.3.3 研究的意义
    1.4 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1.4.1 技术路线
        1.4.2 实施步骤
    1.5 主要创新点
2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2.3 保护区社区概况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2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主要民族文化和宗教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2.4.1 组织机构及人员
        2.4.2 主要管理措施
    2.5 本章小结
3 保护区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1 保护区区域整体概况
    3.2 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3.2.1 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3.2.2 经济发展变化分析
    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活动可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4.1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4.1.1 数据收集
        4.1.2 研究方法
    4.2 样本的基本描述分析
        4.2.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
        4.2.2 受访者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程度
    4.3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与方式方法分析
        4.3.1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意愿
        4.3.2 野生动物保护的参与方式
        4.3.3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意愿征求
        4.3.4 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开展的参与
        4.3.5 野生动物保护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状况
        4.3.6 野生动物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体现程度
    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与认知情况分析
        4.4.1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了解
        4.4.2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4.4.3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认可程度
        4.4.4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满意程度
        4.4.5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方式的认知
        4.4.6 社区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约束认知
    4.5 本章小结
5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举措对社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5.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析
        5.1.1 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5.1.2 野生动物保护的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分析
    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5.2.1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内容和数据获取
        5.2.2 研究方法
    5.3 利益相关者的调查与基本数据描述分析
        5.3.1 农户基本现状分析
        5.3.2 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分析
    5.4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农户的影响调查分析
        5.4.1 对农户农林业生产活动投入的影响调查
        5.4.2 对农户的收益影响调查分析
    5.5 野生动物保护约束下对村集体的影响调查分析
        5.5.1 周边村对自然保护区依赖程度的调查分析
        5.5.2 为达到自然保护区要求村集体成本投入情况调查分析
        5.5.3 从自然保护区获取的收益分析
    5.6 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5.6.1 获取相关产业收入的比较分析
        5.6.2 获取自然保护区补贴的比较分析
        5.6.3 自然保护区不同保护方式方法的比较分析
    5.7 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收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5.7.1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2 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7.3 农户与村集体参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收益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调查分析
        6.2.1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调查分析
        6.2.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调查分析
    6.3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3.1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的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6.3.2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关联性
        6.3.3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积极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 野生动物保护对行业负面影响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关联性分析
        6.4.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4.2 扶贫产业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关联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7.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 野生动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7.3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7.3.1 积极影响因子提取
        7.3.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影响的回归分析
    7.4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
        7.4.1 负面影响因子提取
        7.4.2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5 野生动物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子及程度结果分析
        7.5.1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分析
        7.5.2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政策建议
    8.1 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励社区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8.1.1 自然保护区提供相关政策手段,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
        8.1.2 建立居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激励机制
        8.1.3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8.1.4 以资源开发模式带动脱贫致富,创造“双赢”局面
        8.1.5 发展多样化体验旅游带动形成当地支柱产业
    8.2 利用现行法规与制度解决周边居民的发展机制问题
    8.3 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强化保障机制
    8.4 开展多样化多媒介的环境教育活动,打造保护区宣传教育平台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8)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状况遥感监测研究 ——以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人类活动干扰监测手段
        1.3.2 人类活动干扰提取及分析方法
        1.3.3 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监测方法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路线
2 研究区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
        2.1.2 功能分区
        2.1.3 气候条件
        2.1.4 地质条件
        2.1.5 土壤条件
        2.1.6 水文条件
        2.1.7 植被条件
    2.2 研究区数据及预处理
        2.2.1 高分影像
        2.2.2 谷歌地球历史影像
    2.3 研究方法
        2.3.1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类体系
        2.3.2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信息提取的方法
        2.3.3 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活动实地核查
        2.3.4 精度检查
    2.4 小结
3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空间分析
    3.1 人类干扰活动现状分析
    3.2 人类活动干扰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3.2.1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情况
        3.2.2 不同类型人类活动变化情况
        3.2.3 不同功能区人类活动变化情况
    3.3 人类干扰活动转移矩阵分析
        3.3.1 人类干扰活动转移矩阵计算方法
        3.3.2 转移矩阵结果分析
    3.4 小结
4 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分析
    4.1 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模型的建立
    4.2 权重的确定
    4.3 人类活动信息极差正规化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活动监测结果
        4.4.2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级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对策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
        1.3.3 系统保护规划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贵州省地理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动植物资源
    2.2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保护目标对象选择标准
        3.2.3 保护优先性研究方法
        3.2.4 保护现状评估分析方法
        3.2.5 保护区体系优化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保护目标对象选择结果
        4.1.1 优先保护植物选择结果
        4.1.2 优先保护动物选择结果
    4.2 保护优先结果
        4.2.1 保护目标结果
        4.2.2 不可替代性结果及保护优先序
        4.2.3 高保护价值区域
    4.3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
        4.3.1 现有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率
        4.3.2 互补性结果
        4.3.3 保护空缺结果
    4.4 贵州省保护区体系优化结果
        4.4.1 人类活动指数结果
        4.4.2 新增保护网络体系优化结果
        4.4.3 现有保护区体系优化结果
        4.4.4 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的功能区划结果
5 讨论与结论
    5.1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性
    5.2 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5.3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
    5.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10)“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解析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难点
        1.1.3 研究思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小结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自然保护区的概述
        2.1.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2.1.2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强度
    2.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3 “湖城共荣”的概述
        2.3.1 “湖城共荣”的含义
        2.3.2 “湖城共荣”的意义
        2.3.3 “湖城共荣”案例分析
        2.3.4 “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2.4 小结
3 “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3.1 强度控制
        3.1.1 游人容量
        3.1.2 生态环境保护
        3.1.3 设施建设
        3.1.4 人类活动
        3.1.5 社区管控
    3.2 湖城互借
        3.2.1 文化嵌入
        3.2.2 空间互借
        3.2.3 自然教育
        3.2.4 设施共享
    3.3 小结
4 “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
    4.1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历史沿革
        4.1.3 自然环境
        4.1.4 资源条件
        4.1.5 生态旅游潜力
    4.2 上位规划解读
        4.2.1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4.2.2 城市总体规划
        4.2.3 湖城关系解读
    4.3 现状分析
        4.3.1 场地现状
        4.3.2 现状问题总结
    4.4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纲要
        4.4.1 规划范围
        4.4.2 规划目标
        4.4.3 规划性质
        4.4.4 规划策略
        4.4.5 强度控制
        4.4.6 规划结构与布局
        4.4.7 总体规划
    4.5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专项规划
        4.5.1 保护规划
        4.5.2 竖向规划
        4.5.3 道路系统规划
        4.5.4 游赏规划
        4.5.5 种植规划
        4.5.6 设施规划
        4.5.7 土地利用规划
    4.6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节点设计
        4.6.1 梅花岛景观设计
        4.6.2 荻芦荡景观设计
        4.6.3 桃花港景观设计
    4.7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游人容量的经验参考
附录 B 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附录 C 风景名胜区分区设施控制
附录 D 风景名胜区分区活动控制
附录 E 种植规划参考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图表目录
设计图纸

四、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合理利用及实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保护成效评估[D]. 吕鸿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唐毛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D]. 仲召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4]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期灰鹤觅食生境适宜性分析[D]. 田晔.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D]. 张维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6]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驱动因素研究[D]. 梁世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7]社区居民视角下白马雪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对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梦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8]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状况遥感监测研究 ——以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为例[D]. 骆蒙蒙.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C-Plan技术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规划研究[D]. 杨朝辉. 贵州大学, 2020(01)
  • [10]“湖城共荣”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为例[D]. 杨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合理利用与实现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