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一、利用白刺果实提取红色素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19)在《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提取分离及其改善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肝肾损伤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霉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药物,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然而阿霉素的临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靶器官严重副作用的限制,造成心、肝和肾等多种脏器毒性。因此,开发降低阿霉素脏器毒性的天然产物具有重要意义。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为蒺藜科(Zygophyllaceae)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其果实为浆果,药食同源,富含花色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花色苷具有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旨在优化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的提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方法,并研究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心、肝和肾脏毒性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其作用机制,为能够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心、肝和肾脏毒性的药物研究奠定一定的科学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取是得到有效成分非常重要的一步,超声提取是提高生物活性成分得率的一种经济、有效和重复性好的技术。本实验在采用HPLC-MS/MS鉴定出唐古特白刺果实中六种酰化花色苷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唐古特白刺果实中酰化花色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是:用70%甲醇提取32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矢车菊素-3-O-(反式-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Cyanidin-3-O-(trans-p-coumaroyl)-diglucoside,MA)和总酰化花色苷(total acylated-anthocyanins,TA)的提取率分别为 80.37±2.66 mg/100 g 和 97.88±4.06 mg/100 g。2.筛选了 9种大孔树脂分离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静态和动态吸附结果表明,XDA-6大孔树脂可用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的制备,分离的酰化花色苷中矢车菊素-3-O-(反式-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的含量(43.30 mg/g)是提取物(0.21 mg/g)的201.89倍,总酰化花色苷的含量从0.36 mg/g增加到了 56.44 mg/g。此外,与提取物和总花色苷的稳定性相比,分离的酰化花色苷中MA和TA的稳定性均有显着提高。3.建立了阿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血清中心脏病理指标CK-MB和LDH的表达以及心脏组织病理切片研究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了阐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脏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检测心脏组织匀浆中MDA、SOD、GSH、TNF-α和IL-1β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酸化花色苷可以显着降低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血清中CK-MB和LDH的升高,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心脏组织病理学损伤,并通过降低心脏中MDA、TNF-β和IL-lβ含量,升高GSH和SOD含量来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内凋亡通路蛋白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和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因此,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内凋亡通路对阿霉素诱导的急性心脏损伤产生保护作用。4.建立了阿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肾损伤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血清中肝肾病理指标AST、ALT、BUN和Cr的表达以及肝肾组织病理切片研究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了阐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肾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检测肝肾组织匀浆中MDA、SOD、GSH、TNF-β和IL-1β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肾组织中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可以显着降低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血清中AST、ALT、BUN和Cr的升高,缓解阿霉素诱导的肝肾组织病理学损伤,并通过降低肝肾中MDA、TNF-β和IL-1β含量,升高GSH和SOD含量来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内凋亡通路蛋白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和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因此,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内凋亡通路对阿霉素诱导的急性肝肾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阿不都克里木·热依木,加苏尔·阿不都克里木,玉苏甫·买买提[2](2017)在《新疆西伯利亚白刺果实色素稳定性和合理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表明以2016年10月上旬在新疆精河县艾比湖周边采集的西伯利亚白刺新鲜果实为试材,采用浸提萃取法提取西伯利亚白刺果实天然红色素,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西伯利亚白刺新鲜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0.37%的盐酸水溶液;新疆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抗还原性、耐日光、耐热性较强,水溶性很强,红色素的颜色鲜艳,但是抗氧化性质较差;酸碱度对西伯利亚白刺红色素的影响较大,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食品添加剂对西伯利亚白刺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是金属离子Fe3+对红色素稳定性影响很大,其它金属离子对西伯利白刺果实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梅新娣[3](2017)在《西伯利亚白刺对瞬时盐碱胁迫的原初响应研究》文中认为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rica Pall.)为蒺藜科白刺属落叶小灌木,有极强的耐盐碱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和高附加的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论文以吉林省白城地区荒漠盐生植物N.sibirica为研究材料,探索了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低萌发率的可能原因,筛选出破除种子休眠和获得种子高萌发率的处理方法;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了西伯利亚白刺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和原生质体制备技术,为西伯利亚白刺的开发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植株材料和细胞材料;利用微电极离子流测定技术MIFE和膜片钳技术,通过与盐敏感植物绿豆的比较,揭示了西伯利亚白刺在盐、碱和渗透胁迫下细胞质膜上Na、K、H离子流和膜电位的原初响应特征及其与抗逆机制的相关性,从离子平衡角度和膜电位水平上解释了西伯利亚白刺的耐盐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研究 采用温水催芽、低温沙藏、浓硫酸、赤霉素GA等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后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N.sibirica种子休眠属种壳休眠。98%浓硫酸处理2 h后接种于MS+0.5 g/mL BA+0.5 g/mLGA培养基上暗培养,能打破硬实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和发芽势均为98.1%。2.西伯利亚白刺细胞悬浮系的生长特性及其原生质体的游离 对处理过的N.sibirica种子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的游离。结果表明,Nsibirica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BA+0.5 mg/L 2,4-D和MS+0.5 mg/L BA+ 1.0 mg/L 2,4-D;1.5g的颗粒状愈伤组织接种入40ml培养液(MS+0.5 mg/L BA+1.0 mg/L 2,4-D)进行细胞悬浮培养时,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细胞继代周期14d,第12d细胞增长量达到高峰,第6d细胞活力最高;取第6d的悬浮细胞用CPW-13M液预处理1h后进行原生质体的游离,筛选出CPW-8M+2%纤维素酶+0.2%半纤维素酶+0.1%离析酶+0.5%果胶酶+5.0 mmol/L MES+0.1%BSA中酶解12 h时,其原生质体产量高达9.79×106个/g,活力79.97%。3.西伯利亚白刺在盐碱和渗透胁迫下离子流响应特征的研究 分别以100 mM NaCl、50 mM Na2C03和175mM甘露醇瞬时胁迫N.sibirica和绿豆幼苗根1h,利用MIFE检测技术测定幼苗根12个微区的Na+、K+和H+离子流,探讨耐盐碱植物N.sibirica响应盐、碱和渗透胁迫时离子流的原初响应特征及其与植物抗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sibirica响应盐胁迫和碱胁迫的早期阶段均通过限制Na+内流、降低K+外排、增加H+外排以及降低Na+/K+值来增强自身的抗盐碱能力,Na+内流主要在200~800μm根冠区,K+外排主要在1400μm伸长区,H+外排主要在1400~2000μm伸长区。与盐胁迫相比较,N.sibirica遭受碱胁迫时Na+内流更多、K+外排更多、H+外排较少。与绿豆植物相比较,N.sibirica盐和碱胁迫时的Na+/K+比值显着低于绿豆,维持细胞内低Na+/K+比值是植物耐盐碱的重要机制。MIFE技术结合药理学实验发现N.sibirica遭受瞬时盐胁迫时PM H+-ATPase活性和H+外排关系密切,PM H+-ATPase活性增强时H+外排增强,PM H+-ATPase活性减弱时H+外排降低,说明盐碱胁迫早期PM H+-ATPase活性大小能正调控H+外排。N.sibirica响应瞬时渗透胁迫时的离子流特征不同于盐碱胁迫,主要表现为Na+外排、K+内流和H+外排,Na+外排主要在1700μm伸长区,K+内流主要在800μm根冠区,H+外排主要在1700μm伸长区。与盐碱胁迫相比较,N.sibirica渗透胁迫时主要通过Na+外排和K+内流措施来维持细胞内较低的Na+/K+比值,从而调节体内离子平衡。绿豆响应渗透胁迫时的离子流特征主要表现为Na+外排、K+外排和H+外排。与绿豆植物相比较,N.sibirica渗透胁迫时通过K+内流维持了细胞内较低的Na+/K+比值和离子平衡,避免高渗透胁迫对植物根系的损害。4.西伯利亚白刺在盐碱胁迫下膜电位响应特征及其与质膜H+-ATPase相关性的研究 N.sibirica幼苗根经质膜H+-ATPase的专性抑制剂原钒酸钠和专性激活剂壳梭胞菌素预处理后分别用100 mM NaCl和50 mM Na2C03瞬时胁迫,利用膜片钳技术和MIFE技术结合药理学实验检测并分析根冠细胞的膜电位Em和H+离子流特征,发现Nsibirica幼苗根经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瞬时胁迫时Em均发生变化,根据快速反应阶段变化幅度和时间确定了 100 mM NaCl和50 mM Na2CO3为瞬时盐碱胁迫的刺激阈值,且Em变化均包括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两个阶段,快速反应阶段是膜电位响应的关键时期,说明膜电位变化是耐盐碱植物西伯利亚白刺响应盐碱胁迫刺激的早期信号事件。膜片钳技术结合药理学实验,发现PM H+-ATPase活性减弱时能缓解膜电位Em的变化变化,PM H+-ATPase活性增强时膜电位Em出现超极化;同时发现盐碱胁迫早期N.sibirica的PM H+-ATPase参与了膜电位Em的快速原初响应过程,并分别在30s和5s内发挥作用,说明瞬时盐碱胁迫处理N.sibirica时膜电位原初响应与H+-ATPase活性存在密切相关。总之,通过探讨耐盐碱植物西伯利亚白刺响应盐和碱胁迫时Em的原初响应特征及其与质膜PM H+-ATPase和H+离子流的相关性。说明西伯利亚白刺在早期盐胁迫和碱胁迫时质膜H+-ATP酶活性确实存在显着差异并发挥着作用。证实了N.sibirica在盐胁迫和碱胁迫时质膜H+-ATP酶活性有所差异,瞬时盐胁迫时幼苗根的质膜H+-ATP酶活性提高,导致H+大量外排,质膜质子梯度重建,使盐胁迫造成的膜电位变化现象尽可能得到极化恢复,缓解了盐胁迫的危害。

高喆[4](2014)在《内蒙古白刺属植物黄酮和花青素成分分析及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文中提出白刺属植物在内蒙古分布有4个种: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lica Pall.)、齿叶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 Kom.)和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其中唐古特白刺为中国特有种。上述4种白刺均具有极强的抗逆能力,作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先锋植物,亦可用于盐碱化土壤的改良。白刺属植物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唐古特白刺果实的研究表明,其果实中富含多种花青素成分,是少有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作为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的开发正在展开。除泡泡刺为膜质干果外,其余3种白刺果实均为荒漠半荒漠地区少见的核果状浆果。目前对分布面积广阔的西伯利亚白刺果实成分的研究尚不充分,而对于唐古特白刺除果实以外其他部位的黄酮成分鉴定也并不系统,且分布区重叠的多个白刺属植物间缺乏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这都限制了内蒙古地区野生白刺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本研究对西伯利亚白刺果实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成分鉴定和含量测定,分析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花青素成分的动态变化;对唐古特白刺果实、叶片、种子、茎组织黄酮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唐古特白刺叶黄酮成分的指纹图谱并与西伯利亚白刺、齿叶白刺、泡泡刺和一种过渡类型白刺叶提取物进行了综合比较。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明确西伯利亚白刺果实花青素成分、深入了解唐古特白刺不同部位黄酮成分以及开发利用白刺属下各种质资源,用于品种选育和产业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Sn)方法,从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甲醇提取物中鉴定了12种花青素组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槐糖苷、矢车菊素3-戊糖苷、矮牵牛素3-芸香糖-葡萄糖苷、芍药素3-槐糖苷、矮牵牛素3-鼠李糖苷、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己糖苷、矢车菊素3-顺式-香豆酰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反式-香豆酰二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香豆酰二葡萄糖苷、芍药素3-丙二酰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利用所建立的半定量方法方法,分析并比较了3个不同发育阶段和2个采集点样品中花青素组成和含量的差异,其中矢车菊素3-反式-香豆酰二葡萄糖苷含量为最高,达到27.88mg/100g。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Sn)方法对产自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唐古特白刺果实、种子、叶片、茎组织中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识别出14种黄酮成分,包括槲皮素衍生物3种、山奈素衍生物3种、异鼠李素衍生物8种,均为二糖苷以上糖苷衍生物。建立了对上述黄酮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体系,通过标准品进行半定量分析,得到并比较各组织中各黄酮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唐古特白刺叶中黄酮含量达到42.43mg/g,是已报道沙棘果实中的4倍。3.建立了分析唐古特白刺叶黄酮成分的RP-HPLC方法,以黄酮成分为评价指标,分析采自4个地点、不同生长期的唐古特白刺叶片样品,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所得数据,建立了分离度和重现性较好的唐古特白刺指纹图谱。使用上述分析体系同时对其他3种白刺和1种过渡类型白刺叶样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白刺种内和种间相似度,其中对泡泡刺的叶成分分析尚属首次。结果显示相同的遗传背景使得种内黄酮组分较种间更为一致,不同白刺种间黄酮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揭示了白刺属下各种在化学成分层面上的丰富性,对于白刺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佐证。

杨秀艳,张华新,唐欣,刘正祥,杨升,倪建伟,朱建锋[5](2013)在《我国白刺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文中认为白刺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重要建群种,具有明显的生态与药用价值。文中总结分析白刺植物分类、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作用等研究现状,探讨白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科学利用白刺植物资源的主要对策是构建白刺植物种质资源库、开展良种选育、逐步建立高质量原料标准化生产与高效利用技术平台等,以期为今后有效开发利用该科植物提供参考。

梅新娣,沈应柏[6](2012)在《西伯利亚白刺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西伯利亚白刺全身是宝,在民族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其果实和叶片具有调节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砷毒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效。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生物碱、多种矿质元素、氨基酸、色素、不饱和脂肪酸、挥发油等。其果实能用于加工饮料、酿造果酒果醋、提取食用油、生产营养保健品和无毒天然色素等。该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药用价值、营养保健价值和高附加的经济价值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做一综述。

王彦雕,陈年来,李彩霞,高海宁,张勇[7](2012)在《唐古特白刺果实生产干红酒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以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果实为原料,系统的对唐古特白刺干红酒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50 mg/L SO2和白砂糖(18 g/L~ 1°),按照0.8 g/L的量添加BM45酵母菌在20℃下进行发酵,同时添加150 mg/100 mL精制果胶酶时,唐古特白刺果实的出汁率最高;采用明胶-皂土法进行下胶澄清处理,当明胶的质量浓度为900 mg/L,皂土的质量浓度为800 mg/L的明胶-皂土下胶澄清处理的吸光值最小,表明了唐古特白刺干红酒样的澄清度最高;对酒样进行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全波长扫描,唐古特白刺干红酒主要成分为花色苷,且花色苷发生酰基化,增强了酒样的稳定性,尤其是对光的稳定性;通过陈酿酿制的唐古特白刺干红酒紫红色,澄清透明,口味纯正柔和,口感清爽,具有唐古特白刺特有的果香和典型发酵酒香的特点。与市售干红酒进行营养成分对比分析,结果唐古特白刺干红酒营养价值更高。

张桂霞,齐敬浩,任旭,陈贵林[8](2012)在《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探讨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白刺果实的综合利用及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依据。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对白刺果实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纸片法测定各萃取部分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根霉和黑曲霉7种常见的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乙酸乙酯部分对其中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白刺果实乙酸乙酯部分、乙醇部分和氯仿部分对3种供试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分抑菌效果最好,且乙酸乙酯部分对3种细菌的抑制强弱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25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是50mg/mL。各萃取部分对供试真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高海宁,李彩霞,张勇,张洪涛,卢永凯[9](2010)在《唐古特白刺果浆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乙醇作为溶剂,对唐古特白刺果浆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Smirnoff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卵黄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体系,对唐古特白刺果实中原花青素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抑制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LPO)作用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浆液比为1g∶20mL,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60℃,此条件下提取液中原花青素含量为0.0158mg/mL;在原花青素含量为0.632μg时,对自由基清除的顺序为O2-.>.OH,同时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抑制LPO的作用。

冯云子,冯淑环,殷丽君,李刚,程永强[10](2010)在《白刺主要功能性成分及其功效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固沙植物,白刺及其果实的功能性研究近年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全面总结了白刺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种类与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白刺属植物中主要功能物质的营养作用、保健功能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其开发利用的前景。

二、利用白刺果实提取红色素及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白刺果实提取红色素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提取分离及其改善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肝肾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阿霉素研究进展
        1.1.1 阿霉素简介
        1.1.2 Dox脏器毒性研究现状
    1.2 花色苷研究进展
        1.2.1 花色苷简介
        1.2.2 酰化花色苷
        1.2.3 花色苷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 唐古特白刺花色苷研究进展
        1.3.1 唐古特白刺花色苷
        1.3.2 唐古特白刺花色苷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3 唐古特白刺花色苷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4 课题研究思路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创新点
    1.6 整体思路图
第2章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提取和分离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
        2.1.2 试剂与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的提取
        2.2.2 HPLC-MS鉴定唐古特白刺果酰化实花色苷
        2.2.3 HPLC-DAD分析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
        2.2.4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的分离
        2.2.5 总花色苷的制备
        2.2.6 酰化花色苷的含量测定
        2.2.7 花色苷稳定性的评价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模型拟合
        2.3.2 响应面优化酰化花色苷的提取
        2.3.3 酰化花色苷的鉴定
        2.3.4 HPLC-DAD方法学考察
        2.3.5 酰化花色苷的分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缓解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实验动物
        3.1.2 试剂与药品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分组与设计
        3.2.2 血清中心脏损伤病理指标的分析
        3.2.3 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3.2.4 心脏组织匀浆中的生化指标分析
        3.2.5 免疫印迹分析
        3.2.6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粉末样品分析
        3.3.2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心脏损伤血清中LDH和CK-MB含量的影响
        3.3.3 心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3.3.4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3.3.5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抑制心脏炎症因子的释放
        3.3.6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凋亡通路的调节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肝脏毒性的缓解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材料与实验动物
        4.1.2 试剂与药品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分组与设计
        4.2.2 血清中肝损伤病理指标的分析
        4.2.3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4.2.4 肝脏组织匀浆中的生化指标分析
        4.2.5 免疫印迹分析
        4.2.6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肝损伤血清中ALT和AST含量的影响
        4.3.2 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4.3.3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4.3.4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抑制肝脏炎症因子的释放
        4.3.5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凋亡通路的调节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肾脏毒性的缓解作用
    5.1 实验材料
        5.1.1 材料与实验动物
        5.1.2 试剂与药品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动物分组与设计
        5.2.2 血清中肾损伤病理指标的分析
        5.2.3 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5.2.4 肾脏组织匀浆中的生化指标分析
        5.2.5 免疫印迹分析
        5.2.6 统计学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肾损伤血清中Cr和BUN含量的影响
        5.3.2 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5.3.3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5.3.4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抑制肾脏炎症因子的释放
        5.3.5 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抑制肾脏炎症因子的释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新疆西伯利亚白刺果实色素稳定性和合理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最大吸收峰的选择
        1.2.2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最佳萃取剂的选择
        1.2.3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的稳定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最大吸收峰
    2.2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最佳萃取剂的选择
    2.3 温度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4 pH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5 光照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6 氧化剂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7 还原剂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8 金属离子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9 食品添加剂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3 结论

(3)西伯利亚白刺对瞬时盐碱胁迫的原初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西伯利亚白刺概述
    1.2 盐碱胁迫与耐盐碱机理
        1.2.1 土壤盐碱胁迫现状及其对植物的危害
        1.2.2 盐胁迫种类
        1.2.3 耐盐机理
    1.3 膜片钳技术
        1.3.1 膜片钳实验系统
        1.3.1.1 系统防震动装置
        1.3.1.2 系统抗干扰装置
        1.3.1.3 光学显微装置
        1.3.1.4 三维操纵器
        1.3.1.5 数据采集和记录装置
        1.3.2 膜片钳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1.3.2.1 固定材料
        1.3.2.2 微电极的拉制及充灌
        1.3.2.3 安装测试电极和参比电极
        1.3.2.4 测定并记录膜电位E_m值
        1.3.3 静息电位
        1.3.4 动作电位
    1.4 微电极离子流测定技术
    1.5 植物离子通道或载体与Na~+吸收
        1.5.1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与Na~+吸收
        1.5.2 阳离子-氯离子同向共转运体CCCs与Na~+吸收
        1.5.3 低亲和性阳离子转运蛋白与Na~+吸收
        1.5.4 钾离子转运蛋白与Na~+吸收
        1.5.5 钾离子通道-A KT家族(K~+ Transporters)与Na~+吸收
        1.5.6 高亲和性钾转运蛋白HKT与Na~+吸收
        1.5.7 质膜H~+-ATPase质子泵与Na~+吸收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3 测定指标
        2.2.4 培养条件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温水催芽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 沙藏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1 37 d沙藏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2 95 d沙藏处理对西伯利亚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2.3.3 98%浓硫酸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4 不同消毒处理方法的筛选
        2.3.5 GA对获得无菌芽苗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2.4.1 种子休眠
        2.4.2 破除种子硬实
    2.5 小结
第三章 西伯利亚白刺细胞悬浮系的生长特性及其原生质体的游离
    3.1 前言
    3.2 材料和试剂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酶试剂
    3.3 试验方法
        3.3.1 种子处理
        3.3.2 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
        3.3.3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3.3.4 悬浮细胞生长特性的研究
        3.3.5 细胞(或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的测定
        3.3.6 游离原生质体溶液的配制
        3.3.7 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纯化
        3.3.8 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
        3.3.9 计算公式
        3.3.10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
        3.4.2 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
        3.4.2.1 细胞初始接种量的筛选
        3.4.2.2 外源激素组合的筛选
        3.4.3 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
        3.4.3.1 细胞生长曲线
        3.4.3.2 细胞活力曲线和培养液pH值曲线
        3.4.4 原生质体的游离
        3.4.4.1 预质壁分离对原生质体解离的影响
        3.4.4.2 酶液组合对原生质体解离的影响
        3.4.4.3 甘露醇浓度对游离原生质体的影响
        3.4.4.4 解离时间对游离原生质体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对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Na+、K+、H+离子流的差异性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植物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主要试验仪器和耗材
        4.2.4 试验处理
        4.2.5 植物种子苗萌发
        4.2.6 离子流电极制作及校正
        4.2.7 离子流测定的过程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Na~+离子流的差异性分析
        4.3.1.1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不同微区的Na~+离子流特性
        4.3.1.2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的Na~+离子流特性
        4.3.1.3 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在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Na~+离子流特性的差异性分析
        4.3.2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K+~离子流的差异性分析
        4.3.2.1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不同微区的K~+离子流特性
        4.3.2.2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的K~+离子流特性
        4.3.2.3 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在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K~+离子流特性的差异性分析
        4.3.3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H~+离子流的差异性分析
        4.3.3.1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不同微区的H~+离子流特性
        4.3.3.2 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的H~+离子流特性
        4.3.3.3 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幼苗根不同微区在瞬时盐、碱和渗透胁迫下H~+离子流特性的差异性分析
        4.3.4 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响应盐胁迫、碱胁迫和渗透胁迫时Na~+、K~+、H~+离子特征的差异性比较
        4.3.4.1 西伯利亚白刺响应瞬时盐胁迫和碱胁迫时Na~+、K~+和H~+离子转运的共性
        4.3.4.2 西伯利亚白刺响应瞬时盐胁迫和碱胁迫时Na~+、K~+和H~+离子转运的差异
        4.3.4.3 西伯利亚白刺响应瞬时渗透胁迫与盐胁迫和碱胁迫时Na~+、K~+和H~+离子转运的差异
        4.3.4.4 瞬时渗透胁迫时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的Na~+、K~+和H~+离子转运的差异
        4.3.4.5 瞬时盐胁迫时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的Na~+、K~+和H~+离子转运的差异
        4.3.4.6 瞬时碱胁迫时西伯利亚白刺和绿豆的Na~+、K~+和K~+离子转运的差异
    4.4 讨论
        4.4.1 瞬时盐碱胁迫时间的确定
        4.4.2 瞬时盐碱胁迫时的植物敏感部位的筛选
        4.4.3 植物选材
    4.5 小结
第五章 西伯利亚白刺在盐碱胁迫下膜电位响应特征及其与质膜H~+-ATPase相关性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植物种子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仪器和耗材
        5.2.4 植物种子苗萌发
        5.2.5 膜片钳微电极的制作
        5.2.6 静息膜电位ER的测定
        5.2.7 不同浓度盐和碱胁迫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时膜电位E_m的测定
        5.2.8 质膜H~+-ATPase激活剂和抑制剂预处理后,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在盐胁迫和碱胁迫时膜电位E_m的测定
        5.2.9 质膜H~+-ATPase激活剂和抑制剂预处理后,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在盐胁迫时的H~+离子流测定
        5.2.10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浓度KCl对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膜电位E_m的影响
        5.3.2 不同浓度NaCl对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膜电位E_m的影响
        5.3.3 不同浓度Na_2CO_3对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膜电位E_m的影响
        5.3.4 质膜H~+-ATPase抑制剂和激活剂对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静息电位E_r的影响
        5.3.5 100 mM NaCl处理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时质膜H~+-ATPase对膜电位E_m的影响
        5.3.6 50 mM Na_2CO_3处理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时质膜H~+-ATPase对膜电位E_m的影响
        5.3.7 100 mM NaCl和50 mM Na_2CO_3处理30S时质膜H~+-ATPase对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膜电位E_m的影响
        5.3.8 100mM NaCl处理西伯利亚白刺幼苗根冠细胞时质膜H~+-ATPase对H~+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加液速度对膜电位的影响
        5.4.2 材料位置对膜电位的影响
        5.4.3 渗透压对膜电位的影响
        5.4.4 盐碱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
        5.4.5 盐碱刺激阈值对膜电位的影响
        5.4.6 质膜H~+-ATPase对膜电位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研究
        6.1.2 西伯利亚白刺细胞悬浮系的生长特性及其原生质体的游离
        6.1.3 西伯利亚白刺在盐胁迫、碱胁迫和渗透胁迫下离子流响应特征的研究
        6.1.4 西伯利亚白刺在盐碱胁迫下膜电位响应特征及其与质膜H~+-ATPase相关性的研究
    6.2 讨论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4)内蒙古白刺属植物黄酮和花青素成分分析及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引言
    1.1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1.1 黄酮简介
        1.1.2 黄酮的理化性质和活性
    1.2 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结构鉴定方法
        1.2.1 黄酮的提取
        1.2.2 黄酮的分离纯化
        1.2.3 黄酮的结构鉴定
    1.3 花青素研究进展
        1.3.1 花青素简介
        1.3.2 花青素结构和理化性质
        1.3.3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1.3.4 花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1.3.5 花青素的结构鉴定方法
    1.4 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1.4.1 色谱指纹图谱简介
        1.4.2 色谱指纹图谱的的技术要求
        1.4.3 高效液相色谱在色谱指纹图谱建立中的应用
        1.4.4 联用技术
    1.5 白刺概述
        1.5.1 白刺属植物的系统地位
        1.5.2 白刺属下种类的分布及亲缘关系
        1.5.3 白刺属植物的生理特性
        1.5.4 白刺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1.5.5 白刺的生态和资源价值
        1.5.6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西伯利亚白刺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花青素成分的分析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2.2.1 花青素的提取
        2.2.2 花青素的质谱分析
        2.2.3 花青素的色谱分析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5 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花青素的鉴定
        2.3.2 花青素的含量
    2.4 讨论
第三章 唐古特白刺各组织中黄酮成分的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仪器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唐古特白刺各组织样品黄酮的提取
        3.2.3 白刺甲醇提取物的定性分析
        3.2.4 唐古特白刺黄酮的半定量分析
        3.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6 方法学考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黄酮标准品的LC-MS分析
        3.3.2 唐古特白刺种子甲醇提取物的定性分析
        3.3.3 唐古特白刺果实提取物中黄酮成分的鉴定
        3.3.4 唐古特白刺叶甲醇提取物的定性分析
        3.3.5 唐古特白刺茎甲醇提取物的定性分析
        3.3.6 唐古特白刺各组织样品黄酮成分的含量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四种白刺属植物叶的指纹图谱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试剂与药品
        4.1.3 仪器设备
        4.1.4 样品制备
        4.1.5 色谱条件
        4.1.6 数据分析
        4.1.7 方法学考察
        4.1.8 芦丁标准曲线的建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样品制备条件的选择
        4.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4.2.3 唐古特白刺叶指纹图谱的生成
        4.2.4 唐古特白刺HPLC指纹图谱的数据分析
        4.2.5 白刺属植物色谱指纹图谱的种间比较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白刺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白刺植物分类与分布
    1.1 白刺植物分类
    1.2 白刺科植物在我国的分布
    1.3 白刺科植物在全球的分布
2 白刺植物化学成分与利用价值
    2.1 白刺植物化学成分
        2.1.1 黄酮类化合物
        2.1.2 原花青素及红色素
        2.1.3 氨基酸
        2.1.4 脂肪酸
        2.1.5 多糖、生物碱、维生素及矿质元素
    2.2 白刺植物主要药理学作用
        2.2.1 降血糖、降血脂
        2.2.2 抗菌、抗氧化、延缓衰老
        2.2.3 调节免疫、抗疲劳
        2.2.4 保肝、抗肿瘤
3 我国白刺资源与利用现状
4 白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1 遗传多样性保护与白刺植物种质资源库构建
    4.2 遗传变异规律研究与良种选育
    4.3 抗逆基因的挖掘与植物抗逆机理研究
    4.4 构建白刺高质量原料标准化生产与高效利用技

(7)唐古特白刺果实生产干红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3 检测方法
        1.3.1 总酸度[以柠檬酸计 (系数为0.064) ]测定
        1.3.2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1.3.3 还原糖测定
    1.3.4 单宁测定
    1.3.5 游离SO2测定
        1.3.6 花色苷测定[12]
        1.3.7 酒精度测定
        1.3.8 感官、理化、微生物和卫生指标测定
        1.3.9 唐古特白刺果汁营养成分测定
        1.3.1 0 唐古特白刺果浆出汁率测定
2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唐古特白刺果汁营养成分分析
    3.2 果胶酶对唐古特白刺果实出汁率的影响
    3.3 下胶澄清处理对唐古特白刺果实干红酒品质的影响
    3.4 陈酿、冷冻对唐古特白刺干红酒样品质的影响
    3.5 稳定性试验
    3.6 唐古特白刺果实干红酒与市场销售其他干红酒类营养成分比较
4 产品质量指标
    4.1 感官指标
    4.2 理化指标
    4.3 微生物指标
    4.4 卫生指标
5 结论

(8)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白刺果实活性成分的提取
        1.2.2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9]
        1.2.3 培养基的制备
        1.2.4 抑菌实验——滤纸片扩散法
        1.2.5 最低抑菌浓度 (MIC) ——倍比稀释法[11]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刺果实提取物各萃取部分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2.2 白刺果实提取物对真菌的抑菌效果
    2.3 白刺果实萃取物对供试菌最低抑菌浓度 (MIC) 的确定
3 讨论

四、利用白刺果实提取红色素及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提取分离及其改善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肝肾损伤的研究[D]. 李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新疆西伯利亚白刺果实色素稳定性和合理开发利用[J]. 阿不都克里木·热依木,加苏尔·阿不都克里木,玉苏甫·买买提. 北方园艺, 2017(17)
  • [3]西伯利亚白刺对瞬时盐碱胁迫的原初响应研究[D]. 梅新娣.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内蒙古白刺属植物黄酮和花青素成分分析及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D]. 高喆.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5]我国白刺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杨秀艳,张华新,唐欣,刘正祥,杨升,倪建伟,朱建锋. 世界林业研究, 2013(05)
  • [6]西伯利亚白刺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梅新娣,沈应柏. 中药材, 2012(12)
  • [7]唐古特白刺果实生产干红酒工艺研究[J]. 王彦雕,陈年来,李彩霞,高海宁,张勇. 食品科技, 2012(02)
  • [8]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 张桂霞,齐敬浩,任旭,陈贵林. 食品工业科技, 2012(13)
  • [9]唐古特白刺果浆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J]. 高海宁,李彩霞,张勇,张洪涛,卢永凯. 食品工业科技, 2010(10)
  • [10]白刺主要功能性成分及其功效研究进展[J]. 冯云子,冯淑环,殷丽君,李刚,程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2010(07)

标签:;  ;  ;  ;  ;  

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