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活动应注意哪些心理健康要求

幼儿教育活动应注意哪些心理健康要求

一、幼儿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哪些心理卫生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王兵[1](2021)在《幼儿生命教育研究:理论之基与实践之途》文中研究指明生命既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原点,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价值指向。然而长期以来,生命与教育之间这种深层的关联并未得到正确的认知,甚而大多数时候,教育与生命之间竟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对抗与压制。直至近代,随着启蒙运动对人的认识与解放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生命与教育之间的这种血肉关系才逐渐获得合理的阐述。但是,这种思想理论上的确认并没能顺利转化为有效的教育实践。相反,在机器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的近现代教育因受工具理性主义的钳制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某些方面背离生命。而且,科技的爆炸与渗透以及社会快速发展与转型等各种社会因素催生了人的多种生命问题,诸如自杀、杀人、心理疾病、吸毒、暴力等,而且这些问题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为了回应这些时代的挑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生命教育应运而生,迅速波及至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二、三十年来,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方兴未艾、此起彼伏,浪潮一浪接一浪。2010年,生命教育写进国家教育文件,生命教育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得以进一步推进,生命教育实践在大中小学不断扎根、生长。然而,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多集中在中小学层面,关于学前阶段的生命教育研究很少,生命教育也未能在幼儿园得到积极响应与贯彻。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推动幼儿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程,本研究直接以“幼儿生命教育研究”为题,对幼儿生命教育展开综合性的研究,以明确其概念与定义,论证其必要性,确立其思想基础,论述其价值追求,构建其目标与内容体系,阐明实施途径。全文共5章,前三章是有关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旨在为幼儿生命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后两章是有关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意在为幼儿生命教育提供一种实践范式。首先,本文对幼儿生命教育进行了明确的概念界定,赋予了幼儿生命教育特定的内涵,同时阐明了幼儿生命教育的6大基本特征:以生命为中心;以生活为阵地;以自由为形态;以体验为方式;以整体为视角;以伦理为规约。继而通过对幼儿现实生命的异化现象及当下幼儿教育中的生命缺场问题的考察与分析,证实了幼儿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接着,本文从哲学、心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等多重理论视角阐明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其中,生命哲学为幼儿生命教育提供了本体论和方法论依据,存在主义为幼儿生命教育指明了重点和基本方向,心理学为幼儿生命教育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生命伦理学为幼儿生命教育提供了一种“大生命”视野和伦理参考意义。然后,本文从4个方面详细阐明了幼儿生命教育的价值原则,主要包括教育价值与幼儿主体价值的合一、生命安顿价值与生命发展价值的融合、生命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融合以及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的统一。之后,我们重点构建了幼儿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其中目标由“认识与了解生命”、“热爱与尊重生命”以及“保护与照顾生命”3大维度构成,内容由“生命&自我”、“生命&他人及社会”以及“生命&自然”3大框架组成。最后,本文阐明了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5大实施原则和5大基本途径,并通过具体的案例一一进行了说明。

王敏[2](2021)在《我国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标准的构建与测评技术应用探论》文中提出基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参照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评价标准编制框架,综合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和学术理论,建构包括心理障碍疾病的诊断评估标准、心理健康发展的测量评价标准、心理素质拓展的测量评价标准三个层次,症状标准、统计标准;适应标准、发展标准;众数标准、精英标准三个维度的三维三层标准理论和实践框架,为编制幼儿教育机构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工作方案的理论依据。同时,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育专业心理测评训练缺陷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偏离为问题驱动,提出幼儿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工作改进策略意见。

邵娟[3](2021)在《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一年级为例》文中指出小学一年级是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能否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是儿童获得良好入学体验的重要前提。一年级小学生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阶段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需要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快速融入集体生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便于一年级小学生在较短时期内完成入学适应,更好地应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校中积极健康地成长。本研究正是从一年级小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问题出发,积极探索促进小学生入学适应的途径,寻求适宜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的绘本作为媒介,实施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实验研究以促进一年级小学生入学适应水平的提升。本研究首先对380名S小学一年级小学生采用《学校社会行为量表》对其入学适应水平进行调查;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小学生入学适应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绘本的特点以及角色扮演的外化表演形式,设计出一套提高小学生入学适应水平的心理辅导方案;再次,根据前测选择两个同质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实验班进行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心理辅导,对照班开展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后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出本研究设计的心理辅导实验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水平,验证了实验假设并通过自编的单元活动反馈单、心理辅导评价总反馈单以及对家长、教师的访谈结果对实验研究效果进行评估;最后结合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S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入学适应水平测评结果为一般水平。(2)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水平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核心家庭等人口学变量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3)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心理辅导实验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水平。(4)本研究的单元活动反馈结果、心理辅导方案总体评价反馈结果较好,验证了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心理辅导实验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一年级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水平。

李贞慧[4](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家长选择教养方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选取幼儿家长作为问卷填写对象,幼儿家长及大班幼儿作为访谈对象,共收集问卷1040份、访谈资料13份。使用SPSS20.0及Amos21.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及科学分析,应用Nvivo11.0执行访谈资料编码处理。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现状良好,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2)儿童学龄段在民主性与放任性教养中存在显着差异,父亲职业在民主性与专制性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性,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职业在专制性教养方式中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学历与家庭结构在溺爱性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家长职业、学历在儿童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儿童学龄段、家庭结构、家长职业与学历在幼儿学习品质上存在显着差异。(3)除溺爱性教养外,其他三种教养方式均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幼儿学习品质与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性。(4)除溺爱性、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其各维度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外,其余两种教养方式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关系。民主性、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负向预测作用。幼儿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品质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正向线性影响关系。(5)自我效能感在民主性教养方式、放任性教养方式、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6)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技能水平3大范畴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大范畴各自具有不同的构成维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理清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提出父母优化教养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幼儿教师协助家长,科学地促进幼儿发展;社区统筹多方力量,推动幼儿教育的进步三个针对性可操作策略。

李静静[5](2021)在《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研究 ——以Y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改变生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交织共存,一种新型虚拟社会关系逐渐呈现出来,当代幼儿与信息媒体虚拟动画接触日益增多,对幼儿的影响不容小觑。首先,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判定幼儿的气质类型,主要分为“活跃型、均衡型、抑制型、敏感型、专注型”五种气质类型幼儿。其次,在与幼儿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依据每个指标的操作性定义科学积分,通过质性研究过程和量化数据统计,科学分析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了解幼儿对动画人物的喜爱偏好,喜欢的背后原因以及其主要的模仿表现。第二部分由表及里,主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分析五种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然后通过个体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性。整体而言,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比较复杂,有明显的气质类型差异。五种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表现各有侧重点,同时性别差异也比较明显。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幼儿自身的气质类型、教育方式、家庭和社会环境都有着密切联系。最后,在了解五种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的基础上,可以得知动画人物对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影响也是各有不同,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反面影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动态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帮助不同气质类型幼儿都能够从动画人物身上习得优良品质,在发挥最大优势的同时也能将不利方面转化为积极优势。

寇文亮[6](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赵雨杭[7](2021)在《相关群体在幼儿园停摆期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12月,武汉卫健委通报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的确诊病例。由于该传染病具有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和危害严重的特点,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1月20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进行管理。随着疫情的不断暴发与蔓延,社会各行各业纷纷停工停产,学校停学,幼儿园也陷入了停摆状态。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所有人开始居家隔离。在这一期间,人们的生活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本研究运用自由联想词法和访谈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市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这三个群体为调查对象。共计1395名被试,最终收集到的联想词的数量为10635。研究者通过对联想词出现的频率进行逐一统计、依次排序并加以概括,得出了三个群体主要面临的困境现状。幼儿家长主要面临幼儿教育问题、幼儿健康问题和亲子关系紧张三大困境;幼儿教师主要面临网络教学效果不佳、家园共育收效甚微、师幼关系维系困难、工作压力超出负荷和工资薪金待遇较低五大困境;幼儿园管理者主要面临资金周转困难、防疫准备仓促和开学准备工作繁重三大困境。随后,研究者对相关群体在幼儿园停摆期间面临的困境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可以借鉴或参考的建议,以帮助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顺利的渡过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导致的幼儿园停摆的困难时期。

刘可可[8](2020)在《幼儿园亲子班教育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的健康领域中,主要对提升幼儿习惯周围生活环境的能力进行了说明。对2-3岁的幼儿来说,入园适应是他们进入幼儿园阶段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教育契机。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过渡,幼儿面临着与亲人的暂时性分离,生活环境的变化,除此之外,幼儿低水平的认知及基本生活技能的缺乏等都会使其出现一些难以适应的行为表现。针对这一情况,幼儿的监护人以及幼儿园将采取哪些举措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帮助,这对幼儿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2-3幼儿在正式入园前参与的亲子教育活动,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及原因,望通过幼儿园亲子教育能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成为帮助幼儿入园适应的有效途径。本文涉及的亲子教育是指C园以亲子班为平台开展的教育活动。幼儿在进入小班前的大概六个月,幼儿和其监护人在幼儿园中共同完成园内安排的各种亲子活动。通过亲子班中教师的引导,幼儿在其监护人的陪伴下逐步习惯园内的环境、老师、生活模式以及园内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等。在进行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监护人一定要陪伴在幼儿的身边,同时配合老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通过亲子教育,使得幼儿逐渐习惯教师以及园内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从而使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因此这类亲子教育活动也多被称为入园适应课程。本研究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深入观察C园开展的亲子教育活动,了解其开展状况及对幼儿入园适应的促进作用。研究者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将长沙市C园亲子班中幼儿、家长及教师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教育活动进行了观察,以录音与录像为辅助,方便笔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就C园的亲子教育如何促进幼儿入园适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了解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相关的要素,其中涵括了幼儿自身、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等要素,同时以此为根本提出以下建议:家长重视婴幼衔接,幼儿园与家庭发挥合力,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共同促进幼儿入园适应。

张晓旭[9](2020)在《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包头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选择是在整个教育阶段都要面对的,然而不同教育阶段会有各自的特点。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选择很大一部分与选择幼儿园有关,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选择幼儿园的任务就落在了家长的肩膀上。因此,本研究针对家长择园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家长在择园的过程中减少困惑并掌握合适的方法,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好的教育基础。同时也对幼儿园和政府有相应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在相关文献和理论以及对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自编了《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预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包头市210位家长进行预问卷调查,回收数据并重新进行梳理,形成了正式问卷。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包头市220位家长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同时分层随机选取20位家长进行深度访谈,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家长有选择行为的占85%左右。大部分的幼儿家长会考虑多所幼儿园。家长倾向选择离家近且价格便宜的公立幼儿园,倾向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选择,最想给予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面临首次或再次择园、主动或被动择园时,倾向存在个体差异。幼儿教师家长与其他职业的家长在择园时存在个体差异。2.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有所差异。母亲比父亲更重视择园。31-35岁年龄段家长面对择园冷静客观。高学历家长更加注重幼儿的感受。高收入家庭择园限制条件较少。3.影响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的主要因素有:活动空间的宽敞程度、教师的师德、明确的教育理念、优良的卫生条件、安全制度的完善、沟通渠道的通畅、离家近、收费价格合理等。4.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有所差异。母亲注重园所软件,父亲注重园所硬件。随着年龄的增加,家长更注重课程内容与教学理念。随着学历的提高,家长更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民办幼儿园家长择园时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在幼儿园的参与度更高。最后对幼儿家长、幼儿园、教育主管部分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曾晓滢[10](2020)在《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内容效度研究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文中研究表明质量提升作为21世纪学前教育领域的关键词,是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课程质量成为保障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然而,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还面临着“质量话语”缺失的困境,突出表现在科学、可靠的课程质量评估标准的缺位,从而使得我国课程建设中多种多样的课程模式和实践的质量无法得到监测和保障,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无法得到有效指导。因此,科学研制一套针对中国幼儿园课程特点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课程质量评估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引领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本研究以开放的质量观作为指导思想,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进行内容效度研究。邀请63名各领域专家组成六个专家小组分别检验《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幼儿园课程发展维度”、“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六个部分评估内容的适切性,并提出修订意见或建议。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征询,专家基本认可该评估标准评估框架以及95%的评估指标具有适切性,该评估标准的内容效度较好。同时,通过两轮意见征询,研究者对评估内容进行了如下修订:修订6个子项目的名称;修订131条评估指标的内容;删除11条评估指标;调整12条评估指标的等级;增加24条评估指标;增加和完善对部分评估指标和概念的备注。通过本研究,一方面,全面提升了《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评估内容的适切性;另一方面,由于德尔菲法本身的缺点以及研究者时间、精力的限制等,还遗留了一些特殊的问题无法仅依靠专家意见就能得到解决,后续可再结合其他研究方法解决遗留的问题。同时,研究者还集中讨论了研究过程中专家普遍关注的两大问题:即《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与幼儿能力发展指标的关系和《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对幼儿园课程实践的作用。基于此,研究者对《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后续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并表达了对《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问世后发挥引领质量发展作用的期许。

二、幼儿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哪些心理卫生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幼儿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哪些心理卫生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生命教育研究:理论之基与实践之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幼儿生命教育概述:基本理念与现实原由
    第一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概念厘清
        一、幼儿生命教育的概念
        二、幼儿生命教育与幼儿园它类教育之辨析
    第二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特征揭示
        一、幼儿生命的基本特征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现实中的幼儿生命“异化”
        二、当代幼儿教育中的生命缺场
        三、生命教育体系一贯化的时代需要
        四、幼儿生命教育具有实践可行性
第二章 幼儿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哲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的多元视角
    第一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生命哲学
        二、存在主义哲学
    第二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一、与认知有关的心理学理论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理论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四、其他的相关心理学成果
    第三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伦理学基础
        一、与人类生命相关的部分伦理问题
        二、关涉世间所有生命的伦理学说
第三章 幼儿生命教育的价值追寻:价值融合与生命整全
    第一节 教育价值与幼儿的主体价值共在共荣
        一、教育价值
        二、幼儿的主体价值
        三、教育价值与幼儿主体价值的合一
    第二节 生命安顿与生命发展两翼齐飞
        一、生命安顿价值
        二、生命发展价值
        三、生命安顿价值与生命发展价值的融合
    第三节 生命价值与生态价值凝而为一
        一、生命价值
        二、生态价值
        三、生命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融合
    第四节 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共扬共舞
        一、一般价值:培育整全的生命
        二、特殊价值:培育生命智慧
        三、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的融合
第四章 幼儿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目标建构
        一、幼儿生命教育目标的制订依据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目标体系
    第二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建构
        一、确定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框架
        二、幼儿生命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
        三、幼儿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幼儿生命教育的路径:实施原则与基本途径
    第一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原则
        二、与现实生活同一的原则
        三、以生命体验为本的原则
        四、尊重生命自由的原则
        五、向生活世界开放的原则
    第二节 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构建“亲生命”环境
        二、开展幼儿生命教育教学活动
        三、开发生活环节的生命教育意蕴
        四、提供契合生命本性的游戏活动
        五、打造独具特色的生命区角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幼儿生命教育”访谈提纲
附录三 观察日志节选
致谢

(2)我国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标准的构建与测评技术应用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的有关概念问题解析
二、青年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素质标准研究的启示
三、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标准的理论构建
四、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的测评技术路径
五、当前幼儿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途径综述与反思

(3)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一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入学适应的研究综述
        2.1.1 入学适应的概念界定
        2.1.2 入学适应的理论基础
        2.1.3 入学适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绘本的研究综述
        2.2.1 绘本的概念界定
        2.2.2 绘本的理论基础
        2.2.3 绘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3 角色扮演的研究综述
        2.3.1 角色扮演的概念界定
        2.3.2 角色扮演的理论基础
        2.3.3 角色扮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4 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对入学适应促进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过程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问卷法
        3.2.3 实验法
        3.2.4 访谈法
        3.2.5 统计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学校社会行为量表
        3.3.2 单元活动反馈单
        3.3.3 心理辅导方案评价总反馈单
    3.4 研究假设
        3.4.1 本研究中不同人口学变量方面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现状假设
        3.4.2 本研究中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心理辅导方案实施效果假设
        3.4.3 本研究中单元活动反馈结果假设
        3.4.4 本研究中心理辅导方案活动总反馈结果假设
    3.5 实验方案实施流程的设计
        3.5.1 实验对象
        3.5.2 控制变量设计
        3.5.3 辅导方案实施流程
    3.6 课程设计方案举例
        3.6.1 第一课时-认识新学校
        3.6.2 第四课时-学会交朋友
        3.6.3 第五课时-学会倾听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小学生入学适应现状
        4.1.1 小学生入学适应总体现状
        4.1.2 人口学变量方面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现状差异检验结果
    4.2 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心理辅导方案实施效果的分析
        4.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检验结果
        4.2.2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检验结果
        4.2.3 实验班前后测检验结果
        4.2.4 对照班前后测检验结果
    4.3 单元活动反馈结果
    4.4 心理辅导方案评价总反馈结果
        4.4.1 对扮演角色的喜爱程度
        4.4.2 心理辅导方案总体评价
    4.5 教师及家长访谈结果
        4.5.1 班主任访谈
        4.5.2 家长访谈
        4.5.3 副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师访谈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5.1 入学适应现状调查结果讨论
        5.1.1 入学适应的总体现状结果讨论及原因分析
        5.1.2 入学适应在性别方面差异性结果讨论及原因分析
        5.1.3 入学适应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性结果讨论及原因分析
        5.1.4 入学适应在是否为核心家庭方面差异性结果讨论及原因分析
    5.2 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心理辅导方案实施效果的讨论
        5.2.1 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的辅导方案对入学适应水平提高的研究结果讨论
        5.2.2 单元活动反馈结果讨论
        5.2.3 心理辅导总体评价反馈结果讨论
        5.2.4 访谈结果讨论
    5.3 小学一年级学生产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准备不充分
        5.3.2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5.3.3 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前知识储备的不同
        5.3.4 小学一年级学生受不同家庭教育的影响
    5.4 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水平的建议
        5.4.1 基于教师的角度
        5.4.2 基于家长的角度
        5.4.3 基于学校的角度
    5.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校社会行为量表
附录 B 单元活动反馈表
附录 C 心理辅导方案评价总反馈单
附录 D 访谈提纲
附录 E 课程样例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重难点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理论基础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的现状分析
    3.1 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3.2 幼儿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3.3 幼儿学习品质现状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间的实证分析
    4.1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回归分析
    4.3 幼儿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品质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原因的分析
    5.1 访谈资料质性分析
    5.2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与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的分析
第6章 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对策建议
    6.1 以民主性教养方式为主,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6.2 以专制性教养方式为辅,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6.3 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问卷》
附录 2
致谢
作者简介

(5)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研究 ——以Y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信息时代幼儿与动画人物的虚拟现实交互进一步增强
        二、当代幼儿愈发沉迷于虚拟社会关系中却难以正确面对
        三、面对社会发展新要求动画产业和幼儿教育需携手同行
        四、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有关幼儿气质类型方面的相关研究
        二、有关动画人物方面的相关研究
        三、有关拟社会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确定与划分
    第一节 数据统计与处理
        一、幼儿气质基本纬度的确定与划分
        二、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在各个基本纬度上的得分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整体情况
        二、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性格特点
第三章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之间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第一节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对动画人物的喜爱偏好分析
        一、幼儿所喜欢的动画人物分类及人格特质
        二、不同气质类型幼儿所喜欢动画人物的整体情况
        三、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对动画人物喜爱偏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对动画人物的喜爱偏好原因分析
        一、幼儿喜欢某类动画人物的原因分类
        二、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喜欢某类动画人物原因的整体情况
        三、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对动画人物喜爱偏好原因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对动画人物的模仿表现分析
        一、幼儿对动画人物模仿表现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对动画人物模仿表现的整体情况
        三、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对动画人物模仿表现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活跃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表现
        一、数据调查结果
        二、研究结果分析
    第二节 均衡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表现
        一、数据调查结果
        二、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节 抑制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表现
        一、数据调查结果
        二、研究结果分析
    第四节 敏感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表现
        一、数据调查结果
        二、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节 专注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表现
        一、数据调查结果
        二、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的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的个体比较分析
        一、对活跃型幼儿的个体分析
        二、对均衡型幼儿的个体分析
        三、对抑制型幼儿的个体分析
        四、对敏感型幼儿的个体分析
        五、对专注型幼儿的个体分析
        六、五种气质类型幼儿个体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的横向比较分析
        一、在认知方面对比分析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
        二、在情感方面对比分析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
        三、在行为方面对比分析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
    第三节 五种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的总概括
        一、从基本信息角度概括
        二、从具体拟社会关系特征角度概括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的总结与反思
        一、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具有性别异同性
        二、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具有相似性
        三、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具有差异性
    第二节 在拟社会关系中动画人物对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影响
        一、在拟社会关系中动画人物对活跃型幼儿的影响
        二、在拟社会关系中动画人物对均衡型幼儿的影响
        三、在拟社会关系中动画人物对抑制型幼儿的影响
        四、在拟社会关系中动画人物对敏感型幼儿的影响
        五、在拟社会关系中动画人物对专注型幼儿的影响
    第三节 正确处理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的指导策略
        一、区分对待男女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
        二、区分对待动画人物对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知情意行的影响
        三、重视接触频率的影响,发挥成人的引导作用
        四、合理控制时间,帮助幼儿调节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五、动画人物设计应该倡导内外兼修的品质,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六、在拟社会关系中对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针对性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三)幼儿教育实验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设计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一)创新点
        (二)局限性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相关群体在幼儿园停摆期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基于幼儿园无法正常运转的现实情况
        (二)相关群体面临的困境被疫情放大化
        (三)已有研究不适用于新情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相关群体
        (二)幼儿园停摆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四、文献综述
        (一)亲子关系研究
        (二)亲子活动研究
        (三)师幼关系研究
        (四)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五)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研究
        (六)幼儿园管理研究
        (七)疫情背景下的最新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分析
    六、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文献法
        (二)自由联想词法
        (三)访谈法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设计与步骤
        (一)联想词的收集
        (二)联想词的频率统计
    三、幼儿相关群体在幼儿园停摆期间“面临困境”词汇频率统计
        (一)相关群体回收联想词数
        (二)回收联想词高频排序
第二章 幼儿相关群体在幼儿园停摆时期的困境现状
    一、幼儿家长群体的困境现状
        (一)幼儿教育问题
        (二)幼儿健康问题
        (三)亲子关系紧张
    二、幼儿教师群体的困境现状
        (一)网络教学效果不佳
        (二)家园共育收效甚微
        (三)师幼关系维系困难
        (四)工作压力超出负荷
        (五)工资薪金待遇较低
    三、幼儿园管理者群体的困境现状
        (一)资金周转困难
        (二)防疫准备仓促
        (三)开学准备工作繁重
第三章 幼儿相关群体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家长群体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父母责任意识薄弱
        (二)忽视幼儿主体地位
        (三)缺乏基本健康素养
        (四)亲子关系处理不当
    二、教师群体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非编制教师群体数量较多
        (二)教师工作场域发生变化
        (三)幼儿学习环境发生变化
        (四)教师信息素养较低
    三、管理者群体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民办教育的先天不足
        (二)卫生管理存在欠缺疏漏
        (三)园长不具备强大的领导力
第四章 幼儿相关群体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幼儿家长群体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实施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二)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三)运用多种方式做好疫情防范
        (四)调节情绪以改善亲子关系
    二、幼儿教师群体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提升专业能力
        (二)调整教育教学
        (三)保持家园沟通
        (四)维系师幼关系
        (五)调节工作状态
    三、幼儿园管理者群体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开发网络课程实施线上教育
        (二)完善防控措施应对疫情反弹
        (三)时刻做好准备应对幼儿园复学
        (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园所管理
    四、国家政策的帮扶
        (一)保护幼儿健康
        (二)缓解家长情绪
        (三)提升教师薪酬满意度
        (四)扶持民办幼儿园
    五、社会各界的援助
        (一)提供公益心理援助
        (二)开放网络资源
        (三)发行专业读物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教育启示
    二、研究评价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相关群体在幼儿园停摆期间所面临困境的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幼儿园亲子班教育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幼儿入园适应对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亲子教育对幼儿入园适应有积极影响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亲子教育
        二、亲子班
        三、入园适应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亲子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幼儿入园适应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过程
第二章 C园亲子班教育开展的状况
    第一节 C园亲子班教育的概况
        一、C园以亲子班为平台开展亲子教育的状况
        二、C园亲子班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C园亲子班家长参与亲子教育的状况
        一、亲子班多数家长对亲子教育有正确认识
        二、亲子班多数家长积极参与亲子教育活动
第三章 C园亲子班教育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影响
    第一节 C园亲子班教育有效促进幼儿的入园适应
        一、C园亲子班教育有助于初入园幼儿情绪的稳定
        二、C园亲子班教育利于发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C园亲子班教育有助于幼儿交往意识的形成
        四、C园亲子班教育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五、C园亲子班教育有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影响C园亲子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对其适应过程的影响
        二、影响幼儿入园适应的家长因素
        三、影响幼儿入园适应的教师因素
第四章 亲子班教育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家长重视婴幼衔接,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
        一、家长重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家长创造机会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第二节 幼儿园与家庭发挥合力,促进幼儿入园适应
        一、构建家园沟通桥梁,帮助幼儿适应转变
        二、提升课程设计质量,顺利完成婴幼衔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包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一)多元的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家长的选择造成困扰
        (二)“全面二孩”政策下更加促使了家长择园的需求
        (三)家长择园倾向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家长正确观念的树立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家长
        (二)择园倾向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家长教育选择的相关研究
        (二)家长选择幼儿园的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析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一)问卷调查对象
        (二)访谈对象
        (三)个案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与工具
        (一)问卷法
        (二)访谈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三、研究步骤
        (一)查阅文献资料
        (二)问卷编制和访谈提纲编制
        (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现状
        (一)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的总体状况分析
        (二)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二、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
        (一)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总体状况分析
        (二)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第四章 讨论
    一、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现状的探讨
        (一)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的总体状况探讨
        (二)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差异的探讨
    二、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的探讨
        (一)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总体状况探讨
        (二)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差异的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现状结论
        (二)幼儿家长择园倾向影响因素结论
    二、建议
        (一)对幼儿家长的建议
        (二)对幼儿园的建议
        (三)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内容效度研究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质量提升是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课程质量成为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要义
        三、课程质量评估标准的科学研制有助于引领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
        二、关于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三、关于研制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四、关于内容效度的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课程
        二、幼儿园课程质量
        三、评估指标
        四、内容效度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研制过程及指导思想
    第一节 《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研制过程简介
        一、《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简介
        二、《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的前期研制过程
    第二节 《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研制的指导思想
        一、开放的质量观
        二、开放的质量观下对质量标准研制的思考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专家组的确立
        二、专家咨询的轮数
        三、资料收集过程
        四、研究质量的控制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课程质量评估标准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结果与修订
        一、项目和子项目划分框架的意见征询结果与修订
        二、具体评估指标的意见征询结果与修订
    第二节 课程质量评估标准第二轮专家意见征询结果与修订
        一、项目和子项目划分框架的意见征询结果与修订
        二、具体评估指标的意见征询结果与修订
    第三节 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的研究结果
        一、《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的内容效度
        二、修订后的《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框架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讨论
        一、使用德尔菲法进行内容效度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二、《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与幼儿能力发展指标的关系讨论
        三、《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对幼儿园课程实践的作用:标准规范与自主发展的关系讨论
    第二节 建议
        一、对《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后续研制工作的建议
        二、对《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问世后发挥引领质量发展作用的期许
第六章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创新
        二、研究对象创新
    第二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类
    二、期刊及网络文献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英文文献类
附录
    附录1 :《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部分示例)
    附录2 :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问卷(部分示例)
    附录3 :针对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的反馈(部分示例)
    附录4 :第二轮专家意见征询问卷(部分示例)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四、幼儿教育活动中应注意哪些心理卫生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生命教育研究:理论之基与实践之途[D]. 王兵.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评价标准的构建与测评技术应用探论[J]. 王敏.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3]以绘本为载体的角色扮演对小学生入学适应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一年级为例[D]. 邵娟. 沈阳大学, 2021(09)
  • [4]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李贞慧.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5]不同气质类型幼儿与动画人物的拟社会关系特征研究 ——以Y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D]. 李静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7]相关群体在幼儿园停摆期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例[D]. 赵雨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幼儿园亲子班教育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案例研究[D]. 刘可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幼儿家长择园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包头市为例[D]. 张晓旭.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测评量表》内容效度研究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 曾晓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幼儿教育活动应注意哪些心理健康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