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下乡”到“常下乡”“不下乡”

从“三下乡”到“常下乡”“不下乡”

一、从“三下乡”到“常下乡”、“不离乡”(论文文献综述)

周银坤[1](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刘晓佳[2](2016)在《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纵观我国的历史发展与变迁,知识分子一直都扮演着一个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角色。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城乡二元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被明显地区分为城市知识分子和乡村知识分子。由于乡村知识分子处于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他们面临着其他知识分子群体所不曾具有的特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和新的任务。同时由于时代背景的变迁,乡村知识分子先后经历了他们发展的活跃时期、力量弱化时期和力量多元时期。新时期的乡村知识分子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既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乡村政治民主的先导者,又是乡村文化的践行者、社会和谐的维护者。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乡村知识分子面临着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较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低、引入不足和外流现象严重、启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弱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扭转乡村知识分子面临的问题,促进乡村知识分子健康发展,就要在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方面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就要通过回归乡村知识分子的传统性和乡土性、注重乡村知识分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培养乡村知识分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这几方面,来完善乡村知识分子发展的内部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乡村知识分子同基层政府力量、在职大学生村官、乡村文化能人的合作与交流。进行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思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怎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农业和农民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乡村建设服务。

黄承国[3](201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新兴而又宏大的叙事话语,它不仅在近些年来党和政府的文献中被反复强调,而且还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成为新时期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然而无法回避的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直接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科学发展进程。应该看到,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引导和调控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多重功能,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日益彰显出重要性。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当前,如何搞好这项新兴的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新形势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向导,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多元建设力量,用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风尚,不断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农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理论上看,新农村文化建设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丰厚的民族特色和和宽广的时代源泉,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展现伟大的创造力。从实践上看,全国各地在扎实推进这项人文工程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进典范,各地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正呈现出整体推进、持续优化、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是在包括农民在内的多元建设者的积极努力下,各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农民精神面貌进一步更新,农村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的和谐景象进一步呈现。但是,在看到成就和收获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政策方案和可行策略。

王苹[4](2010)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基于山东省东阿镇的调查》文中认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福利、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培育,而且关系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值得全社会给予大力关注和支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一课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大背景下,建设和谐、生态、文明、健康、科学、现代的农村文化和农村文化形态。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而导致困难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重点培育新乡村精神、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文化氛围、新型农民等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树立新理念,培育新文化,并积极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储诚炜[5](2010)在《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三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古人云“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三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着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第三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第五章涉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三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郭长玉[6](2009)在《农民道德素质提升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9亿农民的命运和未来无不牵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个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农民经济上相对贫困,文化素质相对落后,精神上得不到安慰,在社会上仍属于弱势群体,很多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所遭遇的来自内在与外在的矛盾冲突亟需要得到道德调适。开展农民道德教育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道德建设的滞后性,社会矛盾冲突在各个领域全面凸现,思想道德规范约束在社会转型中出现了一定真空。农民在矛盾中面临困惑,在冲突中寻找希望。农民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道德建设和农民素质全面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立足时代变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要求,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农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农民道德教育现状、原因和道德教育的方法、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阐述,希望为中国农民教育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思维理念和思维方法及路径。在结构上,首先以当前农民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为突破口,结合新农村建设,紧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介绍农民道德现状,并分析道德现状背后的原因,通过分析,进一步明确农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和基本点,以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农民道德观念,为推进农民道德教育奠定科学基础。二是在深入分析农民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时,对一些存在的不足及困惑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讨,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和精神文明建设部门的关注,为更好的开展农民道德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在认真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探讨了农民道德教育的路径和具体措施,并对如何做好这些工作进行了宏观思考,希望能为推进农民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薄文军[7](2009)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生动实践》文中提出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生动实践,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尝试。近年来,我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城乡人民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和追求真正落?

杨红[8](2008)在《关于我国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农业人口的科学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该文通过总结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目前所进行的农民科学素质建设进行了思考。

虞重干,郭修金[9](2007)在《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文中研究表明村落是农村的主体,村落体育是农村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以小城镇为重点面临诸多困惑:小城镇体育内容远离村落农民实际,带动、辐射作用并不明显。村落是农民生活的现实场景,村落农民最需要体育的意境,村落应是农村体育的根基。发展农村体育,工作重心应下沉,因地、因时、更应因人,积极发挥村落带头人的作用,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

王心友[10](2007)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培育问题研究 ——以河南叶县为例》文中指出当今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6年4月,叶县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县、乡分别确定了一批试点村,认真开展“联村帮建”,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大量事实说明,面对新的形势,抓住新的机遇,真正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制约的因素不在于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的竞争,而是农民的素质。本论文是在叶县农民素质现状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和对策,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进展及评述,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主要阐述有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并提出农民素质培育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为叶县农民素质现状分析,主要分析叶县农民素质的现状,农民素质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农民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为叶县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提高成功实例,主要以屈庄村、张申庄村、毛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相当成功为实例,分析农民素质提高的途径;第五部分为叶县农民素质培育对策和建议,提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做出结论,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二、从“三下乡”到“常下乡”、“不离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三下乡”到“常下乡”、“不离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2)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乡村知识分子的基本内涵
    2.乡村知识分子的研究意义
    3.乡村知识分子的研究现状
1 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的社会环境
    1.1 改革开放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带来新挑战
        1.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
        1.1.2 市场经济和大中城市的发展
        1.1.3 城乡二元和贫富差距的存在
    1.2 政策转变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带来新机遇
        1.2.1 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拨乱反正
        1.2.2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1.2.3 对人才流动机制的逐步完善
    1.3 文化多元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带来新任务
        1.3.1 革命文化向和谐文化的转变
        1.3.2 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1.3.3 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变
2 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的演变历程
    2.1 20 世纪80年代——乡村知识分子的文化活跃时期
        2.1.1 下乡知青和右派知识分子对乡村知识分子的多重影响
        2.1.2 文化政策调整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2.1.3 乡镇企业涌现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2.2 20 世纪90年代——乡村知识分子的力量弱化时期
        2.2.1 “农民工进城”乡村知识分子“上输”现象严重
        2.2.2 “城乡二元制”城市知识分子“下达”力度不足
        2.2.3 “三下乡”活动对乡村文化的“扶持”难以均衡
    2.3 新世纪——乡村知识分子的力量多元化时期
        2.3.1 乡土文化人奉献乡村并成为重要力量
        2.3.2 大众传媒进步与发展并成为积极因素
        2.3.3 大学生村官服务乡村并成为可靠支撑
3 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
    3.1 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
        3.1.1 乡村知识分子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3.1.2 乡村知识分子是推动乡村政治民主的先导者
        3.1.3 乡村知识分子是引领乡村文化进步的践行者
        3.1.4 乡村知识分子是加速乡村社会和谐的维护者
    3.2 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的问题所在
        3.2.1 乡村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较少
        3.2.2 乡村知识分子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较低
        3.2.3 乡村知识分子的引入不足和外流现象严重
        3.2.4 乡村知识分子启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弱
4 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的发展途径
    4.1 改进乡村知识分子发展的外部条件
        4.1.1 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4.1.2 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4.1.3 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提供文化条件
        4.1.4 为乡村知识分子发展提供社会环境
    4.2 完善乡村知识分子发展的内部条件
        4.2.1“回归”乡村知识分子的传统性和乡土性
        4.2.2 注重乡村知识分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2.3 培养乡村知识分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4.3 促进乡村知识分子同其他力量协同发展
        4.3.1 加强乡村知识分子与基层政府力量的协调
        4.3.2 增加乡村知识分子与在职大学生村官交流
        4.3.3 促进乡村知识分子与乡土文化能人的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提出
        1.1.1 概念界定
        1.1.2 理论依据
        1.1.3 现实依据
        1.1.4 选题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2.3 综合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整理
        1.3.2 问卷调查
        1.3.3 实地研究
        1.3.4 案例分析
        1.3.5 比较研究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思想
        2.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建设思想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建设思想
    2.2 新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特征
        2.2.1 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突出位置
        2.2.2 以追求乡风文明为基本价值取向
        2.2.3 要求在与时俱进中发扬时代精神
        2.2.4 强调大力弘扬农村优良传统
        2.2.5 主张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2.3 新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的要求
        2.3.1 在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建构目标模式
        2.3.2 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摆正关系格局
        2.3.3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激发建设热情
        2.3.4 在开拓创新的基础上发掘动力源泉
        2.3.5 在构建和谐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发展
第3章 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3.1 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3.1.1 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效日益显现
        3.1.2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地位得到强化
        3.1.3 农村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有序推进
        3.1.4 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
        3.1.5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面貌日趋改善
    3.2 新农村文化建设积累的经验
        3.2.1 坚持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基础
        3.2.2 把维护农民文化权益放在突出位置
        3.2.3 注重农村五个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3.2.4 坚持培育新型和谐科学的文明风尚
        3.2.5 着力激发农村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
    3.3 新农村文化建设涌现的案例
        3.3.1 东部较为发达的上海与浙江
        3.3.2 中部欠发达的湖南与湖北
        3.3.3 西部较落后的陕西与云南
        3.3.4 海西欠发达的宁德与龙岩
        3.3.5 海西较发达的厦门与福州
第4章 当前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判
        4.1.1 文化设施状况令人堪忧
        4.1.2 精神文化建设成效差
        4.1.3 民主参与缺乏理性
        4.1.4 民生保障明显不足
        4.1.5 生态文化建设亟需加强
    4.2 归因分析
        4.2.1 主观原因
        4.2.2 客观原因
        4.2.3 制度原因
    4.3 负面影响
        4.3.1 影响农村文化积极功能的有效发挥
        4.3.2 影响农村五个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
        4.3.3 影响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的实际成效
        4.3.4 影响农民精神家园的建构
        4.3.5 影响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5章 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5.1 搞好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5.1.1 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5.1.2 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5.1.3 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5.1.4 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伦理建设
        5.1.5 抓好人力资源的预测开发
    5.2 完善新农村文化工作的基础设施
        5.2.1 加大各级政府的投资力度
        5.2.2 加强建设资金的审计管理
        5.2.3 积极吸纳民间的资金支持
        5.2.4 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物质设施
        5.2.5 拓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
    5.3 建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5.3.1 培养农村文化工作的创新思维
        5.3.2 搞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5.3.3 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
        5.3.4 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
        5.3.5 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创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基于山东省东阿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农村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第一节 新农村文化的涵义
    第二节 新农村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新农村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节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
    第三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十六大以来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
    第二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性质和目标任务
    第三节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树立新理念
    第二节 弘扬新文化
    第三节 探索新方法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2 国内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1.3.3 现有研究的特点和薄弱环节
        1.3.4 研究难点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农民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1.5.1 教育与农民教育
        1.5.2 农民、农村与农业
        1.5.3 农民教育、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1.5.4 农民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
        1.5.5 农民工教育
第二章 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和思想积累
    2.1 近代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2.1.1 历史绵延:传统社会农民教育历史的传承
        2.1.2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2.1.3 时代诉求:“教育救国”理念的现实映照
    2.2 多样性实践模式与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2.1 多样性施行模式
        2.2.2 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2.3 近代民主化视野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的农民教育
        2.3.1 雏形初现:综合性、“大农教”思想的初步形成
        2.3.2 身体力行:农民教育旗帜下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与践行
        2.3.3 历史期待:农民教育基础的奠定与未尽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文化扫盲教育与农民思想改造运动
    3.1 50 年代扫盲识字运动全面展开
        3.1.1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扫盲识字运动的发轫和开端
        3.1.2 知识普及基础上的民智开启与文化启蒙
        3.1.3 “扫盲大跃进”的泛政治化色彩与激进主义
        3.1.4 “文化翻身”视角下和革命语境中的农民扫盲识字运动
    3.2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改造
        3.2.1 思想滥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3.2.2 调整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
        3.2.3 政策约束:社会改造中的人的改造
        3.2.4 土地制度变迁视阈中的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
    4.1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政治教育的探索
        4.1.1 体制依存: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悖论
        4.1.2 精神操练: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和“四清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1.3 政治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4.2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民政治教育
        4.2.1 大寨精神的政治语境和理想寄托
        4.2.2 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
    4.3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农民教育的理性反思
        4.3.1 制度惯性
        4.3.2 教育困境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蓬勃兴起
    5.1 系统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5.1.1 绿色证书工程
        5.1.2 农科教和“三教合一”模式
        5.1.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5.1.4 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5.2 工具载体:依托机构和媒介工具的独特作用
        5.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5.2.2 电视普及状态下的农民职业教育
    5.3 体制诱因: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1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5.3.2 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驱动
        5.3.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
    5.4 体系建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5.4.1 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借镜
        5.4.2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构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
    6.1 破解“三农困境”中的农民教育
        6.1.1 深层次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发展要求冲突下的“三农”困局
        6.1.2 基于非农合作和教育合力基础上的破解途径
    6.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6.2.1 “新旧”之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6.2.2 层级递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
        6.2.3 价值趋向: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与农民素质结构要素
    6.3 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6.3.1 农村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
        6.3.2 人的和谐与农民教育
    6.4 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
        6.4.1 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博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农村视角观察
        6.4.2 教化与治理:民生之计、“维稳”和农民教育
第七章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迁逻辑
    7.1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特点
        7.1.1 教育内容不断变化
        7.1.2 教育理念循序衍进
        7.1.3 教育手段趋向多样
        7.1.4 教育对象范围扩大
    7.2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
        7.2.1 国民特性视角:厘清国民性特点基础上的针对性教育
        7.2.2 发展路径视角:教育改革的特殊性和农民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7.2.3 教育本质视角:政府的农民教育政策与农民的自我教育
    7.3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7.3.1 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
        7.3.2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
        7.3.3 内在诉求、外部推动与历史契机的利益逻辑
        7.3.4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 农民教育发展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
    8.1 农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8.1.1 体制性障碍
        8.1.2 结构性问题
        8.1.3 现实性挑战
    8.2 多维视角下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
        8.2.1 层次创新
        8.2.2 模式创新
        8.2.3 内容创新
        8.2.4 方法创新
    8.3 现代化路径和改革模式创新中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6)农民道德素质提升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1.提升农民道德素质能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是在农村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
    4.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本诉求
    5.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是在农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6.提升农民道德素质是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7.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对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农民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1.当前农民道德教育取得的重要进展
    2.当前农民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农民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原因分析
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内容
    1.农民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
    2.农民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农民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
    1.道德认同
    2.政策感召
    3.知识塑造
    4.环境烘托
    5.实践引领
    6.营造氛围
    7.社会支持
    8.特殊关爱
    9.干群配合
五、关于农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是关键
    2.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让农民享受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成果
    3.注重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办实事,增强农民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4.坚持创新,调动农民积极性
    5.立足农村实际,坚持三贴近原则
    6.农民道德教育方式要多样化
参考文献
致谢

(9)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论文提纲范文)

1 村落是农村的主体
    1.1 农村和村落概述
    1.2 村落是农村最基本的社区
2 村落是农村体育根基之所在
    2.1 村落是农民生活的现实场景
    2.2 村落农民最需要体育的意境
    2.3 体育进入村落——农民实在的享受
    2.4 没有村落体育, 就没有农村体育
3 “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发展之困惑
    3.1 村落与小城镇有明显区别
    3.2 小城镇体育是城市体育的延伸, 活动内容远离村落实际
    3.3 小城镇体育的辐射效应并不明显
    3.4 村落体育远非小城镇所能带动
4 农村体育之发展——切实发展村落体育
    4.1 工作重心下沉
    4.2 村落体育的开展, 应“因地”、“因时”, 更应“因人”
    4.3 积极发挥村落带头人的作用
    4.4 发展村落体育, 是建设新农村的题中之义
    4.5 发展农村体育的途径——乡镇为重点、村落为主体

(10)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培育问题研究 ——以河南叶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1.2.1 理论研究
        1.2.2 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概念诠释
        2.1.1 农民素质的内涵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2.1.3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2.2 相关理论
    2.3 农民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叶县农民素质分析
    3.1 叶县农民素质现状
        3.1.1 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3.1.2 科学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3.1.3 心理素质弱
        3.1.4 经营管理素质差
        3.1.5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占主导地位
        3.1.6 身体素质在一些地区仍然不高
    3.2 农民素质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3.2.1 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
        3.2.2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3.2.3 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度及科技兴农战略实施的影响
        3.2.4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 农民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
        3.3.1 农民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的不适应
        3.3.2 农民在教育投资不足
        3.3.3 政府教育经费不足
        3.3.4 农村教育比较落后
        3.3.5 有益文化活动少
        3.3.6 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不完善
        3.3.7 农村成人技术再教育力量薄弱
        3.3.8 制度、环境和经济实力的约束
第四章 叶县农民素质提高案例
    4.1 产业带动型
        4.1.1 屈庄村概况
        4.1.2 屈庄村发展简况
        4.1.3 屈庄村农民技术培训取得显着成效
    4.2 企业带动型
        4.2.1 张申庄村概况
        4.2.2 张申庄村发展简况
    4.3 产业化经营带动型
        4.3.1 毛庄村概况
        4.3.2 毛庄村发展简况
第五章 叶县农民素质培育对策和建议
    5.1 农村基础教育
        5.1.1 坚决实现教育公平
        5.1.2 改进农村中小学办学模式
        5.1.3 完善部分制度
    5.2 农村职业教育
        5.2.1 完善农民绿色证书教育
        5.2.2 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5.2.3 开展留守农民的再教育
    5.3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5.3.1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5.3.2 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5.3.3 抓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从“三下乡”到“常下乡”、“不离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问题研究[D]. 刘晓佳.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 黄承国. 集美大学, 2011(01)
  • [4]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基于山东省东阿镇的调查[D]. 王苹.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
  • [5]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 储诚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6]农民道德素质提升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D]. 郭长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09(S1)
  • [7]统筹城乡发展的生动实践[N]. 薄文军. 东营日报, 2009
  • [8]关于我国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J]. 杨红. 成人教育, 2008(02)
  • [9]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 虞重干,郭修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07)
  • [10]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培育问题研究 ——以河南叶县为例[D]. 王心友. 河南农业大学, 2007(10)

标签:;  ;  ;  ;  ;  

从“三下乡”到“常下乡”“不下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