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融合的虚拟现实理论研究

基于信息融合的虚拟现实理论研究

一、基于信息融合的虚拟现实理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伏佩宣[2](2021)在《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文中提出现代警务模式下,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警务效能,开展智慧警务建设已成为警务治理领域发展的普遍共识。起初,公安机关沉浸于新技术所带来的“美好想象”,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行却发现: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陷入“中等信息化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和迅速变化的新兴领域,客观冷静的思考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究其本质而言警务体系能力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较为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有学者以警务体系能力的研究视角对这一现实警务运行困境展开深入分析。警务体系能力是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创新型表述,它是各警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能,而不是各警种单项效能的简单相加,其核心聚焦于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警务体系能力早在警务组织成立之初就已初具雏形,并随着警务模式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按照警务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规律,警务体系能力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基于科层制背景下的警务体系能力(也可称之为“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和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两个阶段。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警务体系能力是在尝试消除科层制“反攻能”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并随着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时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单位,N市公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警务大脑”建设的先行试点,在这长达三年的“先行先试”过程,信息技术扎根警务组织的阶段性特征展现得非常充分,为分析者更好地洞察警务体系能力提供了绝佳的分析“窗口”。有基于此,笔者以“技术—制度”为理论视角,基于技术执行的分析框架对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建设过程进行经验分析,旨在探讨“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命题。既有警务体系能力是基于科层制背景下产生的,其容易受到科层制背景下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及共识机制的缺失、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封闭和内敛趋向等“反功能”因素影响,而无法实现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最大化释放。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作为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被技术执行者们赋予“美好想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其陷入了警务治理“困境”。技术执行者们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警务大脑”中的简单嫁接只是单纯地构建了一种基于技术理念的警务体系能力,其仍处于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从N市“警务大脑”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信息技术只是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优化和再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本。有基于此,N市公安局在“警务大脑”建设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合成警务机制,通过相应的制度匹配实现信息资源、组织结构和警务要素的整合及警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最终,在信息技术与合成警务机制的有机结合下实现了警务体系能力的现代化。总之,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是技术与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暗含着一种网络化逻辑,其在被运用于特定的组织时,提供了一种解决组织联结问题的空前弹性,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通过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通过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生产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合成警务机制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体化的警务模式;从中观层面上推动警务组织结构变革;从微观层面上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其为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形塑空间。最终,在“技术—制度”的互构作用下,各警种作战能力达到了有机融合,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释放。

许伟[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估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姿态估计和步态分析对骨科患者的康复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卡伦(Computer Assisted Rehabilitation Environment,CAREN)系统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捕捉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的三维姿态并完成步态分析,从而对步态进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对骨科患者的步行能力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基于标记点的系统也存在着很多限制,例如需要人工标记关节点的位置,非常耗费时间,并且标记点会一定程度上干扰患者的运动姿态。而基于视觉的姿态估计方法有着成本低、速度快和不会干扰患者运动的优点,非常适合用于该任务。尽管目前各种基于视觉的二维和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性能,但是它们在卡伦系统特定的环境下性能还是很有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网络框架,使用多视角视频输入为卡伦系统的康复患者进行精确的二维和三维姿态估计。首先,为了估计视频每帧中人体的二维姿态,本文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细的热力图内核收缩训练策略,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减小关节点热力图的内核尺寸以逐渐精确定位关节点位置。其次,为了进一步获得三维姿态估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视角和多时刻信息融合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感知网络,其中多视角早期融合策略可以使用来自不同视角的信息弥补单视角下身体遮挡导致的信息缺失,多时刻后期融合利用来自输入视频序列上关节点间的时间相关性信息以获得更高的空间定位精度。基于本文收集的225名卡伦系统骨科患者步行运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由粗到细的热力图内核收缩训练策略进行二维人体姿态估计精度PCKh@0.5达到99.85%,而2DPE仅有5.30像素,相比于使用固定热力图内核尺寸的方法减少了14.5%。时间和空间信息感知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网络预测的MPJPE为25.22 mm,而3DPCK达到98.71%的高精度,优于现有的基于单视点和多视点视频的三维姿态估计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能够以较高的精度估计人体姿态,并能根据预测的人体姿态精确计算出各种步态特征,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步态分析,本文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临床应用中的步态分析。该研究为基于视觉的姿态估计系统的康复患者定量步态分析奠定了基础。

卢山雨[4](2021)在《基于AR的航天结构件加工虚实模型融合与交互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航天结构件需满足极端服役环境,对产品质量与性能要求极高。其加工过程涉及信息复杂,对加工结果影响巨大。传统的加工过程信息传递模式,存在信息来源离散、表达方式落后等问题,难以保证加工效率和产品性能。数字孪生可以实现工件虚实映射,达到加工过程信息集成的目的。而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高效的人机交互技术,能够将虚拟信息融合到物理世界中。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航天结构件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信息虚实融合与交互技术,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面向增强现实的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信息建模与表示体系:针对目前加工过程信息集成度低、缺少高效表示手段的问题,首先,基于本体建模思想分析工件加工工艺及机床加工过程;然后将加工过程信息按照静态信息、动态信息和推理信息进行分类,并建立了加工过程信息集成表示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面向增强现实的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信息表示体系。(2)数字孪生加工系统的增强现实多视图生成与交互:针对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中信息冗余、信息获取困难的问题。首先,根据当前加工时刻和观察角度生成不同的增强现实视图对象;基于加工过程上下文信息自动选取与当前加工状态最相关的视图组成增强现实多视图;然后分析多视图交互过程中,人机交互方法和体系,最后提出了基于加工过程上下文的多视图动态生成和基于视觉、手势和语音的多视图交互方法。(3)虚实融合注册追踪方法:针对工件表面缺少纹理、加工过程环境复杂,导致注册跟踪困难的问题。首先,从工件数字孪生模型中获得不同工序工件模型并生成匹配模板。然后在观察阶段,利用LINEMOD模板匹配方法获取当前相机姿态近似值,并通过插值的办法计算精确姿态,叠加虚拟视图对象到对应的位置。最后,通过基于多状态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视觉和惯性传感器数据实现无需对象视角的实时追踪。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注册效率高,视图显示稳定,性能好。(4)基于增强现实的数字孪生加工信息表示原型系统开发与案例验证: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增强现实的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信息表示原型系统,原型系统开发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采集实现和增强现实系统发布。架构设计包括实时数据读取功能、加工设备控制功能和实时视图生成功能以及虚实融合注册追踪功能。在真实加工环境中对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各类数据进行集成并虚实注册可视化,实现了孪生数据的高效可视化,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石露[5](2020)在《基于Unity3D跨平台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底层图形接口Open-GL或Direct3D的可视化仿真系统效率低下,且各种作战仿真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其环境的真实性。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坦克模拟训练系统在高逼真度、高效率、跨平台和强交互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跨平台开发引擎Unity3D坦克虚拟驾驶模拟系统的设计思想。采用插件集成开发的模式对视景系统进行设计并做仿真研究,完成了由视景仿真模块、实时天气特效管理模块、行为驱动仿真模块、仪表仿真模块和坦克作战仿真模块、控制界面等子模块所组成的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并讨论了各个子模块的设计功能和技术原理。首先,结合坦克驾驶信息融合的实际需求和国内外最新的信息融合动态,提出了改进的信息融合功能模型,同时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评价体系,旨在将虚拟现实与态势感知结合起来,为未来坦克虚拟驾驶提供理论的方案设计。其次,以现代坦克主战场为背景及视景仿真系统的高逼真度要求,开展虚拟场景混合建模方法的研究,并在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下建立了坦克模型及三维场景相关模型。采用地形绘制技术构建了真实感较强且多样的坦克虚拟驾驶场景,通过获得高精度低面数的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构建真实地形。以往的模拟驾驶系统仅简单地对雨、雪、雾等自然景观进行仿真,并未结合实地环境。本系统设置了天气系统管理模块来动态控制雨、雪、雾的仿真特效,具有实时和交互的特性。通过调整系统粒子数量,实现不同强度的雨、雪、雾的特效渲染,同时从地理位置上对应现实城市,将预置的地理位置的真实气象数据实时返回,并将现实天气同步到虚拟场景中,用户可根据实时天气状况对虚拟场景中的天气特效做出动态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坦克操纵时提前做出合适的预判。此外,在仿真软件Unity3D中,根据坦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碰撞器的使用,设计了满足本系统要求的控制程序脚本,坦克可以实现多种场景下的驱动仿真,在虚拟环境中能够紧贴高低起伏的地面实时完成前进、倒车、制动、左右转弯、瞄准敌方目标开炮等行为。本文提出了基于X Dreamer状态机坦克虚拟驾驶控制方案,极大地减少了系统资源消耗。最后,通过采用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自动寻路算法进行智能感知,NPC坦克能够动态规划路径,进而锁定敌方目标,然后与用户操纵的坦克一起完成编队协同作战仿真。经测试验证,视景仿真系统运行后保持在101-372FPS(Frame Per Second,帧率),本系统的各模块设计仿真效果均已较好实现,基本达到了视景仿真系统实时交互性和真实沉浸感的要求。

罗祥均[6](2020)在《基于信息融合ICE平台的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5G技术掀开信息时代新篇章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普及,这让企业具有领先的优势因素:信息化能极大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加速发展。但是国内高速公路信息化过程中,缺乏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指导下的规划,企业内部信息不能融合,形成“信息孤岛”。企业无法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有效组织协调环境,人员组织结构松散,信息获取、传递效率较低,缺乏移动办公能力,阻碍了业务的发展,影响战略目标实现,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对四川高速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现状及问题分析,表明四川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理论和实践储备不足,已经落后当前发展时代。在四川汶马高速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结合汶马高速建设管理需求,提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改进思路,验证管理信息理论的指导优势,总结取得的初步成果情况,提炼建设特点及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助力。本文对四川汶马高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四川汶马高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改进的成果和经验。以管理信息系统理论指导实践,信息融合、统一平台、物联网数据收集、移动终端手机APP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提供高速公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时的相应经验,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本文将贯穿汶马高速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环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定义集成电子协调环境,将整个参建人员组合成虚拟团队,通过构建汶马高速建设ICE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融合统一平台,加快虚拟团队内部信息的传递、沟通、协作,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本文的研究一是在实践中证明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对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对其他需要构建ICE信息系统的企业提供集成协调环境分析方法的借鉴;三是对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的信息收集、信息整合、信息处理实现方式提供参考。

李泽中[7](2020)在《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环境下,知识数量不断增加,为用户提供参考依据和知识来源的同时,也带来“知识过载”等问题。用户开始逐渐依赖虚拟知识社区以解决知识获取、知识交流的问题。虚拟知识社区具有高密度、高价值的知识来帮助用户满足知识需求,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知识社区平台交流知识、共享知识、接受知识,并参加到知识推荐、知识反馈等知识服务中。虚拟知识社区的服务保障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互动氛围,增强用户归属感。虚拟知识社区也存在大量低质、重复的碎片知识,还具有知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知识信息服务功能较为单一、服务层次较浅、平台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原有的知识服务理论方法和方式手段已无法完全适应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用户在社区中生成知识内容、利用知识的同时,也留下了各种形式的行为记录数据,这些多维数据中包含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和个性化需求信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适配的用户服务内容也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虚拟知识社区为研究对象,从面向用户需求的视角出发,分析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对虚拟知识社区数据进行了维度划分及融合,研究基于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探索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用户需求的特征,包括需求表达的直接性、间接性、需求接收的实时性、需求服务的高效性以及形成原因,即任务驱动、知识偶遇以及交流互动,以此将用户知识需求划分为知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社交需求三个类型。基于多理论假设,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知识需求维度划分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网络社会资本、认知社会资本以及结构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假设,运用逻辑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维度对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的知识需求具有显着影响。(2)虚拟知识社区的数据实质是一系列交互元素的集合体。虚拟知识社区开发与设计的核心来源于用户需求。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结合已有研究,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对多维数据融合的过程和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多维数据进行维度划分,包括社交网络维度、情感感知维度以及用户画像维度。进一步分析了多维数据融合与知识推荐之间的关系:多维数据融合是知识推荐的基础,多维数据融合的质量是决定知识推荐效果的关键;知识推荐是多维数据融合的目的。(3)分析了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的目标定位,包括知识推荐服务的可用性、知识推荐内容的有用性以及知识推荐结果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对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的动力进行探讨,包括知识主体的牵引、知识技术创新发展需求的拉动、知识势能差的推动以及知识创新环境发展的必然。分析了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的组成要素以及具体的推荐过程,包括知识需求的获取、多维度数据融合、知识生成以及知识推荐和吸收阶段。综合以上分析,从数据采集层、多维数据融合层、知识聚合层以及应用层4个层面构建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推荐模型并进行探讨研究,以期通过服务组织模式探索,有效地促进用户服务,真正满足用户需求。(4)鉴于当前关于个性化知识推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虚拟知识社区及其用户的多样化特征,通过引入用户画像、情感感知和社交网络三个维度信息,在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的基础上,完成用户知识需求的可视化;同时利用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了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并且通过选取某虚拟知识社区用户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实现了精准的个性化知识推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中,通过引入这三个维度信息并进行深度融合构建用户知识需求模型,可以使得其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得到显着的提升。(5)基于多维数据融合的视角构建了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本文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效果”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并选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作为标度系统对国内外6个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知识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能更好的指导虚拟知识社区进行推荐服务建设。本文在理论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服务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应用层面,通过对推荐服务的评价来提升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目标。(6)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用户画像视角、社交网络视角、情感感知视角三个维度入手,提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推荐优化策略和建议。在用户画像视角下,满足用户的多层次知识需求,提高用户自身的知识素养,深度运用多维数据融合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与价值的知识信息;在社交网络视角下,推动知识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使平台内知识信息更具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特征,加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间交流和活动,开发基于虚拟知识社区平台的社交应用,并增加社区意见领袖识别与用户激励机制的设计,促进社区内用户进行知识交流;情感感知视角下,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的精确性,加强知识的权威性和整合性,加强用户的信任和关系密切程度,并利用可视化丰富知识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在虚拟知识社区中,用户通过虚拟知识社区获得知识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也通过虚拟知识社区拓展社交关系、传递情感,并且在使用服务过程中提升愉悦感和归属感。本文基于用户的需求出发,对虚拟知识社区的多维数据进行维度划分,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推荐,提升用户的虚拟知识社区参与度,促进知识的共享、利用及创新,进而提高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提高虚拟知识社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帮助虚拟知识社区健康持续地发展。

肖梦婷[8](2020)在《增强现实环境下多模态融合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增强现实技术作为当前人机交互领域的热点研究,为教育、医疗、家居生活等各种领域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特别地,在教育领域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模拟实验课堂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感,还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但大多数研究者仅通过卡片标记物去模拟实验,这极大降低了用户的真实操作感,此外,用户大多只是在视觉模态下模拟实验,仅单一模态的交互导致用户的操作负荷过重从而降低了交互效率。因此,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设备与工具”和“多模态自然交互的虚实融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项目的支持下,依托于虚拟实验课堂的应用背景,以多模态融合自然交互为研究目的,提出了在增强现实环境下基于触觉、视觉和听觉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并设计和实现了智能化学实验系统界面,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模态的交互,体验和学习化学实验中爆炸、腐蚀等危险现象以及产生气体、发热等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了具有新型结构功能的智能设备;为解决化学实验试剂无法重复使用、实验器材的昂贵以及现存的智能设备无法检测用户特定的行为等问题,本文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3D打印智能设备。在智能设备的不同位置设置检测用户行为的多种传感器,使之具有感知用户拿起、倾倒、移动、旋转等特定行为的功能以及对用户抓取虚拟模型的震动反馈功能。智能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用户在虚拟实验中的沉浸感和真实感。(2)提出了基于增强现实的手势识别与交互算法;现有AR系统普遍采用卡片标记物实现虚实融合,但这种方法影响实验交互过程的流畅性和自然性。为此,本文利用自然手势代替卡片,进而提出了基于增强现实的手势识别和交互算法。首先,获得预处理的6类手势深度图,通过搭建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手势识别模型实现手势识别;然后,为解决虚实融合的一致性问题,在增强现实场景中确定手部关节点坐标与虚拟场景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自然手和虚拟模型的坐标一致性模型;最终,实现手势和虚拟模型的实时交互,其手势平均正确率达到99.04%,提高了手势识别的鲁棒性和实时交互性。(3)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模态融合的智能导航交互模式;针对单模态交互存在用户操作负荷过重从而交互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在决策层构建手势、语音和传感器信息的融合和智能交互方法,进而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模态融合的智能导航交互模式。首先建立三种模态的信息数据集及意图分析,构建多模态信息相交相并和信息独立函数;然后基于有向图提出了多模态信息融合交互策略,实现对用户的意图理解;最后提出基于多模态意图理解的导航式交互模式,正确指导用户的操作行为,解决了难操作的问题。结果表明,在正常的操作速度下平均成功率为92%,且多模态交互的平均操作负荷降低了36%,提高了用户的交互效率。在此基础上,以多模态交互的虚拟实验课堂为目的,本文基于多模态融合交互方法设计并搭建了基于增强现实下的智能化学实验系统。用户在系统中借助手势、语音、智能设备和场景中的虚拟模型轻松完成实验操作,有效降低用户操作认知负荷提高交互效率。本研究与应用旨在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对我国边远山区教学和实验条件严重匮乏的地区的教育产生重要的意义。

赵昊[9](2020)在《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及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发展丰富了采煤理论、方法和技术,并能够有效解决煤矿开采废料、控制地表沉陷、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等问题。但是,目前井下充填作业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依赖性较强,容易造成充填效果不一致的情况,不仅影响充填采煤的稳定性,而且降低了充填速度与充填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充填效率、保证充填质量,对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方法及监测体系展开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充填开采技术以及充填效果评价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根据现场充填工艺产生的实际作业夯实离顶距机理,优化了充填液压支架推力与密实充填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基于充填体压实机理与能量流动,探讨了压实功与充填效果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一种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模型,将极限压实功作为充填效果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提高充填开采效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然后,根据充填采煤的实际作业情况,从安全稳定、直观准确的角度构建了矸石固体充填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推压密实过程、充填体密实过程、充填效果评价过程以及充填液压支架安全评价过程等4部分内容对指标体系进行建立;采用多元信息融合技术对充填液压支架安全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函数的建立,评价其危险状态,评价结果较为可靠;最后设置层级指标权重,提高指标体系精度,为充填开采的智能化奠定基础。最后,为了对充填效果进行实时监测,设计搭建了一种充填工作面三维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充填工作面三维虚拟监测软件、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数据通信模块组成。系统采用三维建模工具对充填开采工作面的三维实体模型和虚拟场景的建立,通过Unity3d对三维充填开采工作面的虚拟场景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充填采煤工作面系统三维界面,实现对充填开采效果及设备工作状况的监测;数据采集系统以STM32F107为控制核心,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检测、处理和传输;通过对监测系统进行整体效果仿真、场景切换、监测界面显示等功能的展示,验证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熊伟杰[10](2020)在《基于OPC UA的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孪生车间是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车间全息监控、制造系统精准分析、制造过程实时决策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数字孪生车间的研究依然方兴未艾,如何构建生产要素的互联互通,确保虚实车间的真实映射,进而完成数据集成仍然是实现数字孪生车间的主要瓶颈。因此本文将OPC UA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引入数字孪生数据集成过程,通过OPC UA信息建模规约多源异构数据,实现物理信息融合和数字孪生数据的统一传输。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从数字孪生和数字孪生车间的内涵及运行模式入手,提出了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的概念,总结了数据集成的需求,构建了基于OPC UA的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体系架构和物理拓扑结构。(2)针对物理信息融合的需求,依据分层融合的策略,构建了物理信息融合结构,首先去除原始物联采集数据中的信息冗余,采用RETE算法匹配产生中间事件实现生产要素单元级融合;其次提取空间尺度信息,融合生产要素单元,形成生产服务节点;最后基于车间结构和车间中的任务、计划,进行车间级融合,实现对车间生产活动的完整描述。(3)从OPC UA传输方法、虚实数据和虚拟模型三个角度对数字孪生车间数据交互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物理信息融合的思想,面向生产要素对象,采用节点合并与自适应压缩的方法,设计了旨在提高数据传输实时性的OPC UA信息建模策略,最后对此建模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4)基于上述研究,设计了数字孪生车间平台,并面向某航天结构件生产车间,完成了数字孪生环境的部署和数字孪生车间平台的开发。

二、基于信息融合的虚拟现实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信息融合的虚拟现实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技术与组织的关系研究
        1.2.2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研究
        1.2.3 警务效能研究
        1.2.4 已有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个案选取
        1.3.1 个案研究
        1.3.2 N市公安局图景
        1.3.3 个案进入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难点
2 理解警务体系能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警务体系能力的概念解读
        2.1.1 体系
        2.1.2 警务体系
        2.1.3 体系能力
        2.1.4 “警务体系能力”的释义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2.1 理论基础:“技术—制度”的互构论
        2.2.2 分析框架:技术执行
3 既有警务体系能力的“反功能”
    3.1 在分割中协同:动力不足与共识机制的缺失
        3.1.1 警种协同的动力不足
        3.1.2 警种分工过细导致共识机制的缺失
    3.2 警务在综合治理中的两面性:在开放与封闭间徘徊
        3.2.1 社会安全形势变化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取向
        3.2.2 警务在综合治理的显性取向:开放与整合
        3.2.3 一种“暗存”的反向运动:封闭和内敛趋向
    3.3 小结:“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4 “警务大脑”:消除既有警务体系能力“反功能”的新尝试
    4.1 “警务大脑”初期架构及新技术之期望
        4.1.1 “警务大脑”的初期架构
        4.1.2 新技术之“美好想象”
    4.2 治理“乌托邦”:基于技术实体警务体系能力的现实困境
        4.2.1 工作增负:技术的有效性困境
        4.2.2 孤岛现象:警务治理的内卷化困境
        4.2.3 虚拟的美丽:警务治理的“唯技术主义”困境
    4.3 小结:组织表面秩序下隐藏着巨大的无序
5 制度匹配与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1 制度匹配:合成警务机制的确立
        5.1.1 信息资源整合:从分散走向共享
        5.1.2 组织结构整合:综治警务一体化
        5.1.3 警务要素整合:“情指行”一体化
    5.2 新技术的“自我强化”
        5.2.1 技术制度调适:警务流程再造
        5.2.2 新技术的“刚性外显”与组织运行
    5.3 小结:技术扎根的深层基础
6 技术与制度的互构: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何以可能?
    6.1 信息技术: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6.1.1 技术赋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6.1.2 技术赋权: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6.2 合成警务机制:警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形塑
        6.2.1 宏观层面:构建一体化警务模式
        6.2.2 中观层面: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6.2.3 微观层面:重构行动者理念和行为
    6.3 小结:技术与制度的互构
7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步态分析
        1.2.2 姿态估计
    1.3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姿态估计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姿态估计基础
        2.2.1 人体表示模型
    2.3 姿态估计的深度学习基础
        2.3.1 热力图监督
        2.3.2 软化最大值索引
    2.4 姿态估计数据集
        2.4.1 二维姿态估计数据集
        2.4.2 三维姿态估计数据集
    2.5 卡伦数据集
        2.5.1 卡伦系统
        2.5.2 数据采集
    2.6 姿态估计评价标准
        2.6.1 二维姿态估计评价标准
        2.6.2 三维姿态估计评价标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维人体姿态估计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
        3.2.1 视频数据处理
        3.2.2 坐标信息处理
    3.3 网络结构
        3.3.1 沙漏网络
        3.3.2 二维姿态估计网络
    3.4 热力图内核收缩
        3.4.1 固定尺寸
        3.4.2 阶梯下降
        3.4.3 线性下降
        3.4.4 曲线下降
    3.5 实验结果
        3.5.1 实验实施细节
        3.5.2 热力图内核收缩
        3.5.3 与其他网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人体姿态估计
    4.1 前言
    4.2 网络结构
        4.2.1 三维姿态估计网络
        4.2.2 多视角信息融合
        4.2.3 多时刻信息融合
    4.3 实验结果
        4.3.1 实验实施细节
        4.3.2 多视角信息融合
        4.3.3 多时刻信息融合
        4.3.4 与其他网络对比
    4.4 步态分析
        4.4.1 时空参数
        4.4.2 关节角度参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基于AR的航天结构件加工虚实模型融合与交互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数字孪生加工研究现状
        1.2.2 增强现实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2.3 增强现实加工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面向AR的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信息建模与表示
    2.1 引言
    2.2 面向AR的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信息分析
    2.3 面向AR的数字孪生加工过程信息集成模型描述与定义
    2.4 面向AR的数字孪生加工信息表示体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AR的加工过程信息多视图构建与交互
    3.1 引言
    3.2 面向AR的加工过程信息多视图构建方法
    3.3 面向AR的加工过程信息多视图交互方法
        3.3.1 基于视觉的交互方式
        3.3.2 基于手势的交互方式
        3.3.3 基于语音的交互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模型虚实融合方法
    4.1 引言
    4.2 虚实融合基本思想与流程
    4.3 梯度描述符离线学习
        4.3.1 多工序多视角零件图像采集
        4.3.2 梯度向量描述符提取
        4.3.3 梯度方向扩散
    4.4 多元信息融合的在线识别与追踪
        4.4.1 基于视觉信息的在线识别
        4.4.2 基于惯性传感器数据的姿态估计
        4.4.3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姿态融合追踪
    4.5 方法验证与讨论
        4.5.1 算法执行精度分析
        4.5.2 算法执行效率分析
        4.5.3 LINEMOD算法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型系统开发与案例分析
    5.1 引言
    5.2 原型系统开发与实现
        5.2.1 系统架构
        5.2.2 数据采集
        5.2.3 AR系统发布
    5.3 系统功能验证与应用实例
        5.3.1 动态视图构建与多视图生成功能验证
        5.3.2 人机交互功能验证
        5.3.3 系统应用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Unity3D跨平台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视景仿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视景仿真系统开发引擎Unity3D
        2.2.1 Unity3D作为视景仿真研发工具的优势
        2.2.2 Unity3D的生命周期
    2.3 视景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2.3.1 三维模型框架
        2.3.2 视景仿真系统总体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战坦克驾驶网络化综合态势感知
    3.1 引言
    3.2 态势感知与信息融合的关系
    3.3 信息融合与资源管理
    3.4 综合态势感知信息融合修正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视景仿真系统的环境开发
    4.1 引言
    4.2 场景实体模型生成
        4.2.1 3dsMax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4.2.2 坦克模型建立与导出
    4.3 地形建模
        4.3.1 基于Unity3D的地形建模
        4.3.2 Unity3D真实地形实现
    4.4 虚拟场景构建
        4.4.1 虚拟场景模型搭建
        4.4.2 天空盒
        4.4.3 虚拟驾驶光照处理
    4.5 实时气象设置管理模块
        4.5.1 实时获取天气信息
        4.5.2 不同天气特效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景仿真系统坦克驾驶动态驱动开发
    5.1 引言
    5.2 Unity3D环境下坦克行为控制
        5.2.1 坦克控制基础
        5.2.2 旋转炮塔
        5.2.3 坦克虚拟驾驶动力学建模
        5.2.4 虚拟驾驶中的车辆碰撞检测
        5.2.5 Unity3D中坦克运动控制
    5.3 基于X Dreamer坦克虚拟驾驶控制方案
        5.3.1 X Dreamer中文脚本工具介绍
        5.3.2 场景漫游
        5.3.3 炮塔与炮管的控制
        5.3.4 坦克驾驶行为控制
        5.3.5 坦克车轮与履带动态仿真
        5.3.6 坦克制动和左右转弯
    5.4 坦克作战仿真模块
        5.4.1 发射炮弹
        5.4.2 Game Manager数据管理
        5.4.3 摧毁敌人
        5.4.4 NPC自动寻路算法
    5.5 音效
        5.5.1 马达音效
        5.5.2 发射音效
        5.5.3 爆炸音效
    5.6 仪表仿真模块
    5.7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实现
    6.1 视景仿真系统模块设计实现
    6.2 视景仿真系统测试及分析
        6.2.1 测试目的
        6.2.2 测试环境
        6.2.3 试验过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信息融合ICE平台的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1.2.1 项目管理
        1.2.2 虚拟团队
        1.2.3 关键成功因素法
        1.2.4 电子协调
        1.2.5 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2.6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2章 四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四川高速公路简介
    2.2 四川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2.3 四川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总体设计
    3.1 汶马高速项目介绍
    3.2 汶马高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特殊性
        3.2.1 需要构建虚拟团队
        3.2.2 需要基于电子协调(ICE)环境分析
    3.3 系统设计的目标
    3.4 系统设计的原则
    3.5 系统设计的思路
    3.6 系统设计的方法
        3.6.1 关键成功因素
        3.6.2 项目的成功因素筛选
        3.6.3 系统开发方式
    3.7 系统设计的结果
    3.8 小结
第4章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实现
    4.1 总体建设过程
    4.2 ICE平台系统开发前准备工作及启动阶段
        4.2.1 信息系统实施流程
        4.2.2 项目实施计划
        4.2.3 项目执行与控制
        4.2.4 虚拟团队的组建
    4.3 系统硬件配置
    4.4 系统的功能实现
        4.4.1 信息融合ICE平台软件功能实现
        4.4.2 物联网数据自动收集软件功能实现
        4.4.3 手机移动端APP功能实现
        4.4.4 ICE平台信息安全功能实现
    4.5 ICE平台系统上线及验收
        4.5.1 用户培训
        4.5.2 系统测试和上线
        4.5.3 项目验收
    4.6 小结
第5章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果与效益分析
    5.1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5.1.1 ICE信息系统总体使用情况及收益
        5.1.2 虚拟团队组建情况
        5.1.3 统一信息融合ICE平台系统
        5.1.4 物联技术运用
        5.1.5 手机移动端APP使用情况
    5.2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效能提升收益
    5.3 管理信息系统ICE平台成功经验和实施问题总结
        5.3.1 成功经验
        5.3.2 经验教训总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虚拟知识社区研究现状
        1.2.2 个性化推荐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虚拟知识社区
        2.1.1 虚拟知识社区的概念
        2.1.2 虚拟知识社区的特征
    2.2 多维数据融合
        2.2.1 多维数据融合的概念
        2.2.2 多维数据融合的方法
        2.2.3 多维数据融合的应用
    2.3 知识推荐
        2.3.1 知识推荐的概念
        2.3.2 知识推荐的方法
    2.4 社会资本理论
        2.4.1 社会资本的定义
        2.4.2 社会资本维度划分
    2.5 用户需求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分析
    3.1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特征
        3.1.1 需求表达的直接性
        3.1.2 需求表达的间接性
        3.1.3 需求种类的多样性
        3.1.4 需求接收的实时性
        3.1.5 需求服务的高效性
    3.2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形成原因
        3.2.1 任务驱动
        3.2.2 知识偶遇
        3.2.3 互动交流
    3.3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类型
        3.3.1 认知需求
        3.3.2 情感需求
        3.3.3 社交需求
    3.4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
        3.4.1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3.4.2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3.4.3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结果讨论
    3.5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知识社区多维数据的维度划分
    4.1 多维数据的维度划分依据
        4.1.1 多维数据的维度划分相关研究
        4.1.2 用户知识需求与维度划分
    4.2 多维数据的维度构成
        4.2.1 用户画像
        4.2.2 情感感知
        4.2.3 社交网络
    4.3 多维数据融合的过程与特征
        4.3.1 多维数据融合的过程
        4.3.2 多维数据融合的特征
    4.4 多维数据融合与知识推荐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
    5.1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功能目标定位
        5.1.1 知识推荐服务的可用性
        5.1.2 知识推荐内容的有用性
        5.1.3 知识推荐结果的适配性
    5.2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动力分析
        5.2.1 知识主体的牵引
        5.2.2 知识技术创新发展需求的拉动
        5.2.3 知识势能差的推动
        5.2.4 知识创新环境的发展必然
    5.3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构成要素
        5.3.1 主体要素
        5.3.2 客体要素
        5.3.3 技术要素
        5.3.4 环境要素
    5.4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
        5.4.1 知识需求获取阶段
        5.4.2 多维数据融合阶段
        5.4.3 知识生成阶段
        5.4.4 知识推荐和吸收阶段
    5.5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构建
        5.5.1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目标
        5.5.2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框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设计
    6.1 多维数据的获取与融合
        6.1.1 社交网络维度的数据获取
        6.1.2 情感感知维度的数据获取
        6.1.3 用户画像维度的数据获取
        6.1.4 多维数据融合及用户需求表示
    6.2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获取及知识相似性度量
        6.2.1 知识获取及知识关联
        6.2.2 知识相似性度量
    6.3 基于多维数据融合的混合知识推荐算法
        6.3.1 最大团算法
        6.3.2 算法原理
        6.3.3 算法流程
    6.4 实验准备
        6.4.1 数据来源
        6.4.2 实验过程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1 多维数据可视化
        6.5.2 知识推荐结果呈现与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评价
    7.1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评价问题提出
    7.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1 指标构建原则
        7.2.2 初始指标获取
        7.2.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7.3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实证
        7.3.1 推荐评价模型构建
        7.3.2 评价指标权重
        7.3.3 评价过程
        7.3.4 结果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8.1 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8.2 用户画像视角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8.2.1 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
        8.2.2 提升用户自身的知识素养
    8.3 社交网络视角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8.3.1 推动知识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8.3.2 加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间交流与互动
        8.3.3 开发虚拟知识社区的社交功能
        8.3.4 社区意见领袖识别与激励机制设计
    8.4 情感感知视角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8.4.1 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的精准性
        8.4.2 加强知识的整合性与可靠性
        8.4.3 利用知识可视化丰富推荐知识的形式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总结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附录
致谢

(8)增强现实环境下多模态融合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AR教学实验平台的研究
        1.2.2 基于多模态识别方法的研究
        1.2.3 基于多模态融合自然交互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智能设备的结构设计和交互方法
    2.1 智能设备的结构设计
        2.1.1 智能烧杯的结构设计
        2.1.2 智能指环的结构设计
    2.2 智能设备的底层交互方法
        2.2.1 智能设备的硬件传输方法
        2.2.2 智能设备的软件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实验环境
        2.3.2 统计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模态识别方法
    3.1 多模态识别的总体框架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势识别
        3.2.1 手势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3.2.2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势识别算法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基于AR的手势识别与交互算法
        3.3.1 ARG算法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语音识别与交互
        3.4.1 语音识别过程
        3.4.2 语音关键词交互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模态融合交互方法
    4.1 引言
    4.2 多模态融合交互的总体框架
    4.3 数据集建立
        4.3.1 听觉信息数据集
        4.3.2 触觉信息数据集
        4.3.3 视觉信息数据集
        4.3.4 多模态信息数据集
    4.4 多模态交互意图分析
    4.5 多模态融合智能导航交互方法
        4.5.1 多模态信息融合方法
        4.5.2 多模态信息融合策略
        4.5.3 基于多模态意图理解的智能导航交互模式
    4.6 算法分析
    4.7 实验结果及分析
        4.7.1 统计性实验
        4.7.2 比较实验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增强现实下多模态融合交互的智能化学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5.1.1 面向智能设备的虚拟实验
        5.1.2 面向多模态融合交互的虚拟实验
    5.2 系统总体架构
    5.3 两个典型应用实验案例的设计
        5.3.1 虚拟浓硫酸稀释实验的设计与流程
        5.3.2 虚拟钠和水反应实验的设计与流程
    5.4 系统应用功能展示
        5.4.1 系统开发平台
        5.4.2 虚拟浓硫酸稀释实验功能展示
        5.4.3 虚拟钠和水反应实验功能展示
    5.5 系统测试
        5.5.1 测试方法与测试用例
        5.5.2 测试步骤与测试结果
    5.6 系统用户评价
    5.7 应用示范和用户体验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及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的国内外现状
        1.2.2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监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与监测技术
    2.1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相关理论分析
        2.1.1 充填工作面总体介绍
        2.1.2 推压密实机构总体结构分析及力学模型构建
        2.1.3 矸石固体充填开采过程分析
        2.1.4 矸石充填材料压实特性分析
    2.2 矸石固体充填监测技术相关理论分析
        2.2.1 多元信息融合技术概况
        2.2.2 D-S证据理论算法概述
        2.2.3 D-S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3.1 影响充填效果的主要因素
        3.1.1 夯实离顶距对充填效果的影响
        3.1.2 工作面倾角和充填体自由度对充填效果的影响
    3.2 充填效果判定依据分析及优化
    3.3 充填效果评估模型的建立
        3.3.1 矸石充填体的压实机理
        3.3.2 充填效果评价模型的建立
    3.4 矸石固体充填模拟实验
        3.4.1 矸石固体充填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简介
        3.4.2 相关性分析与充填效果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指标体系建立
        4.2.1 充填效果指标体系分析
        4.2.2 夯实特性指标
        4.2.3 矸石固体充填技术指标
        4.2.4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指标
        4.2.5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体系建立
    4.3 充填液压支架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1 充填液压支架安全评价指标
        4.3.2 充填液压支架安全评价方法
        4.3.3 充填液压支架安全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
    4.4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矸石固体充填效果三维监测系统与仿真测试
    5.1 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5.1.1 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
        5.1.2 监测系统的构建流程
    5.2 三维虚拟监测模块的构建
        5.2.1 充填工作面三维模型的建立
        5.2.2 纹理贴图
        5.2.3 灯光
        5.2.4 充填工作面全场景建立
    5.3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
        5.3.1 数据采集模块的硬件组成
        5.3.2 传感器的布置情况
        5.3.3 数据采集模块的软件部分
    5.4 数据通信模块的构建
        5.4.1 串口通信
        5.4.2 通信协议
    5.5 三维监测系统的系统仿真测试
        5.5.1 三维监测系统的运行仿真
        5.5.2 系统总体运行效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OPC UA的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字孪生研究现状
        1.2.2 OPC UA技术研究现状
        1.2.3 制造物联信息融合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1.4 小结
第二章 基于OPC UA的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体系架构
    2.1 引言
    2.2 数字孪生车间概述
        2.2.1 数字孪生与数字孪生车间
        2.2.2 数字孪生车间运行模式分析
    2.3 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需求分析
    2.4 基于OPC UA的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框架
        2.4.1 体系架构
        2.4.2 物理拓扑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物理数据的数字孪生车间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数字孪生车间物理信息融合结构
        3.2.1 多源信息融合方法
        3.2.2 物理信息融合结构设计
    3.3 实时采集数据冗余处理
        3.3.1 状态信息冗余处理
        3.3.2 位置数据冗余处理
    3.4 生产要素单元级融合
        3.4.1 混合式融合策略
        3.4.2 中间事件定义
        3.4.3 基于RETE算法的中间事件匹配
        3.4.4 基于中间事件的单元级融合
    3.5 特征级融合
        3.5.1 空间尺度融合
        3.5.2 车间级融合
    3.6 小结
第四章 面向数字孪生车间数据交互的OPC UA信息建模技术
    4.1 引言
    4.2 数字孪生车间数据交互分析
        4.2.1 OPC UA数据传输方法分析
        4.2.2 数字孪生车间虚实数据分析
        4.2.3 虚拟模型分析
    4.3 面向数字孪生车间的OPC UA信息建模
        4.3.1 OPC UA信息模型概述
        4.3.2 节点数据合并与自适应压缩
        4.3.3 OPC UA信息建模
    4.4 数据传输实时性测试
    4.5 小结
第五章 数字孪生车间平台开发
    5.1 引言
    5.2 数字孪生车间平台设计
        5.2.1 数字孪生车间平台设计思想
        5.2.2 平台功能设计
        5.2.3 平台开发及运行环境
    5.3 数字孪生环境部署
        5.3.1 物理车间制造物联网设备部署
        5.3.2 OPC UA信息模型构建和实例化
        5.3.3 虚拟模型构建
    5.4 数字孪生车间平台主要功能服务实现
        5.4.1 平台管理
        5.4.2 物联设备管理
        5.4.3 OPC UA服务器管理
        5.4.4 可视化监控
    5.5 数字孪生车间平台应用验证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基于信息融合的虚拟现实理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警务体系能力研究 ——“技术-制度”互构视角下N市公安局“警务大脑”的经验分析[D]. 伏佩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3]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估计[D]. 许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AR的航天结构件加工虚实模型融合与交互技术[D]. 卢山雨. 东华大学, 2021(01)
  • [5]基于Unity3D跨平台坦克虚拟驾驶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D]. 石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信息融合ICE平台的汶马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罗祥均.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1)
  • [7]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D]. 李泽中. 吉林大学, 2020(08)
  • [8]增强现实环境下多模态融合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肖梦婷. 济南大学, 2020(01)
  • [9]矸石固体充填效果评价及监测系统研究[D]. 赵昊.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10]基于OPC UA的数字孪生车间数据集成研究[D]. 熊伟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

标签:;  ;  ;  ;  ;  

基于信息融合的虚拟现实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