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绵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王绵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一、王绵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孙炜冉[1](2021)在《扎根边疆·学术戍边——高句丽历史遗产守望者耿铁华教授访谈录》文中提出耿铁华教授是中国高句丽研究的标志性人物,从1982年开始系统从事高句丽研究,已然走过40年的历程,这期间耿铁华教授发表和出版的高句丽研究论着是中国之最,在整个东亚学术领域亦享有盛名。对于耿铁华教授扎根边疆学术生涯的梳理,是学术史的重要工作,更是验证这一代学者"学术戍边"的重要践行之路。在耿铁华教授从业40周年之际,对其进行学术访谈,可以很好地展现耿铁华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学术见地的深远以及中国高句丽研究未来学术道路的发展方向。

毛正旭[2](2021)在《辽圣宗朝上京道的州县建置研究》文中提出辽朝州县体系是通过对唐、宋州县制度的借鉴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受到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辽朝的州县体制与中原不同,在州县的管理上也受到部落联盟时期残留的管理方式的影响,由于宗室、贵族势力的强大,州县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上京道由于是辽最初所掌控的地区,因此最具有代表性,共有隶宫州县、汉制州县、头下军州以及边防城四种州县形式,州县制度混乱,不利于国家管理。圣宗朝是辽朝的转型时期,承天太后摄政,皇族与后族之间的利益达成了一致,对内部起到了稳固作用,同时澶渊之盟后辽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中央也拥有了更大的威望。此时辽朝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向封建王朝转型,在圣宗朝表现为开始进行中央集权的种种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州县形式的置废。圣宗朝前期,由于圣宗年幼,承天太后摄政,因此圣宗朝前期的改造措施实际上都是承天太后领导的。圣宗亲政后,依然延续了集权的思路,继续对辽朝的州县逐步进行改造,州县的改造与辽朝中央集权的程度相辅相成。圣宗朝对上京道的州县建置主要有以散居人户置县、从其他道的州县迁移人口至上京道置县、削减头下州以及迁移部族建立边防城等几方面进行。随着圣宗朝对上京道的改造,皇族和后族的领地减少,承天太后以及辽圣宗将上京道更多的土地纳入国家管理体系,在州县管理体系上,州县出现由皇帝管理转向国家管理的倾向,上京道的州县体系越来越完善;同时受到州县制度的抑制,宗室贵族的势力大大降低,在上京道州县的建置过程中,圣宗朝逐渐完成了辽朝的中央集权。

方婷[3](2021)在《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采访传人的研究方法,全面搜集杨长森先生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从杨长森先生与澄江针灸学派、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三个部分来研究。首先,梳理了澄江针灸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挖掘了澄江针灸学派为现代针灸学术理论和现代针灸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然后从杨长森先生学术经历、学术渊源的角度,介绍了杨长森先生与澄江针灸学派的传承关系。其次,介绍了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杨长森先生临证重视辨病、辨证、辨经相结合。提出辨病,可以开阔思路,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式;辨证的结果可以指导外治方法和补泻的选择,而辨经对针灸取穴有着指导性意义。杨长森先生擅长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或针、或灸、或药、或放血、或兼而有之,总以缩短病程,减少病人苦楚为目标。受承淡安先生“取穴中肯精简”的影响,杨长森先生取穴精专,每次不超过5-6穴,强调合理配伍。在系统梳理了古代文献后,杨长森先生对古今针灸两派的补泻手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整理,从“轻补重泻”的角度分析了呼吸、徐疾、捻转、提插、留针、开阖六种补泻手法,并简述了“得气”、“气至”、“守气”的区别。最后,介绍了杨长森先生的教育思想。杨长森先生重视学生正确医德观的树立,要求学生从医留心,实事求是。杨长森先生从培养中医经典的阅读能力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入手,创新编写教材,完善课程体系,并提出在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引进师承教育,以取长补短的建议。

梁维[4](2020)在《辽代春捺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辽一代,契丹皇一年四季都在进行传统的四时捺钵。每年一、二、三月份,辽帝都要率领群臣,在水草丰美之地进行传统的钩鱼、捕鹅及射猎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大量政治事务。太平二年(1022)后,随着皇帝捺钵地的东移,辽帝开始在春捺钵地处理辽朝东部乃至全国的军政事务,使春捺钵的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辽史》《金史》及宋人笔记,结合出土的石刻与考古材料,对有辽一代春捺钵的地点、路线、区域等问题进行考察,并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综合考证春捺钵的运营机制与传统活动内容,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最后分类探讨春捺钵政治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政治职能的特点与变化。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主要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及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等。在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本章对文献记载的辽代春捺钵的地点做全面梳理,以太平二年(1022)为分界点,考证前后两个时期的春捺钵地点共129个。在对地点的位置进行辨析的同时,对前人未考证的和考证不足的地点给出新的阐释,并对“春水”在地理层面的概念做出了解读。春捺钵的路线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之前呈现出由北向西、转而向南,之后则转向东北方向,并固定在长春州区域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春捺钵的地点与路线主要分布在潢河及土河、南京、西京和长春州四个主要区域。同时,辽帝春捺钵地点的择选主要受自然和政治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章“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本章主要根据《辽史》、宋人笔记并结合石刻材料,讨论了春捺钵时随行人员的构成、营盘结构和物资供给三方面的内容。依据史料的记载,考证出春捺钵时的随行人员主要有王公贵戚、南北臣僚和扈从部队三个部分。利用石刻资料与前人研究成果,考订出春捺钵的各类随驾官员三十余位。关于春捺钵的营盘,主要对营盘中皇帝斡鲁朵、王公大臣的营帐及运营毡车等设施的大小、布局及形制进行考察,并对随行人员的驻扎方式做了考证,总体上体现出以皇帝斡鲁朵为中心,王公、百官及扈从部队在其外围,呈环状包围式分布。他们共同护卫皇帝进行春捺钵,移动时也保持着距离,营盘呈现星散式分布的特征。本章还对春捺钵在不同区域的驻扎方式进行了分析,在平原和山地,春捺钵营帐是驻扎在相对平坦之处,而在长春州附近水网密布之地,则驻扎在高大的土包台上,同时春捺钵的住所呈现逐渐固定的趋势。春捺钵的物资供给主要分为外来物资供给和当地物资供给两部分,并由专门的官员及行宫斡鲁朵户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运输。第三章“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本章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入手,以太平二年(1022)为界对捕鹅、捕鱼、射猎及祭祀活动的对象、工具、过程、环境等内容进行考察,并对捕鹅、捕鱼和山地射猎的活动予以列表,从中可以看出春捺钵的传统活动在太平二年(1022)前后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捕之鹅从前期的多种禽类动物到后期只捕天鹅一种,后期所捕之鱼也是体型巨大的鳇鱼,这都体现出春捺钵活动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及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渔猎活动之后,契丹皇帝要率领群臣举行“头鹅宴”“头鱼宴”。春捺钵初期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祭祖等契丹民族的传统活动,至辽中后期增加了佛教祭祀的内容,这表明春捺钵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第四章“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本章将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分为处理国内政务和解决边疆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对国内政务中的军国大政、制定经济政策、任命和赏罚官员、处理司法,处理部族事务、赈济灾民及对解决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南部和东部边疆等诸多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考证,予以列表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春捺钵政治职能的演变从重视当地事务、治理域内民族、处理对外关系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归纳其特点。本章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春捺钵时的政治活动予以分类,探讨其政治职能的特点和变化,并得出春捺钵在辽朝中后期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

徐超[5](2020)在《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高句丽民族曾在东北亚地区留下了灿烂的文明。他们依山而居所修筑的山城极具东北亚先民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采用实地踏勘,文献梳理等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模拟、图像解码等当代人居环境研究方法。从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对我国境内高句丽山城的空间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高句丽山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总结了高句丽山城边界形态类型,分析了高句丽山城内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形式特征以及重要功能区的空间形态特征。本文共五章内容。第一章,是论文的概念和理论框架。首先介绍了高句丽山城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总结分析了构成山城空间形态的的山体、边界、内部建筑和设施以及道路等物质要素特征。第三章,首先将高句丽山城所处的山形进行分类,其次分析了基于不同山形山城的边界形态、以及应对边界上不同地形而采取的营建措施。第四章,结合各山城内部现有遗址的空间形态和山城的地理信息,从而分析推导出不同类型的山城功能布局特征;基于地形和山城的功能布局,借鉴古代山地交通设置的规律,进一步推测各类山城路网结构。第五章,总结了高句丽山城空间形态的特点。本文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东北亚地区古代城市形态研究的不足,同时,该成果将为我国高句丽山城遗址的保护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撑。

霍丹[6](2019)在《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大型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年来逐渐成为新时代建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古驿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以单体保护为主,线路整体因年代久远、自然侵蚀、快速城镇化影响正面临路径断裂、破碎化困境,遗产内涵认定、要素筛选与价值评估困难的问题,线路因涉及多地区多行政部门缺乏整体统筹,遗产综合价值难以有效彰显,成为当前我国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学科交叉方式,对辽东古驿道遗产内涵界定、系统筛选、价值评价和保护策略进行研究,尝试提出保护再利用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首先,论文从整体性保护基础理论入手,以学科交叉方式进行本土化适应性分析和拓展研究,进而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和流程进行解构,提出适用于辽东古驿道保护再利用的多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引入文化线路视野,通过背景、历史溯源、形态特征、动态性及跨文化整体意义的分析,对辽东古驿道概念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确认辽东古驿道历经两千四百年兴衰历程,形成了以辽中地区为核心枢纽,辽西走廊线、辽北平原线、辽东山地线、辽南陆海线为四大主线的方向性网状结构;明确辽东古驿道在区域路径、全域交通和国际性线路三个层次具有历史时期国家经略边疆的重要信息载体,沟通边域内外经济交往的商贸通道,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以及多元文明交流核心路径的重要功能。揭示了辽东古驿道作为“汉文化东传之路”、“东北亚之路”的深厚历史内涵和重大历史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邮驿功能为核心主题,军政经略、文明互惠、经济交往为衍生主题的辽东古驿道遗产主题体系描述模型。该模型结合动态性、专题性和环境相关三方面归纳遗产要素与线路之间的三种关联方式,以辽南海陆线为例对遗产要素进行收录,并对类型构成、历史时期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取得良好效果。其次,为了能够有效鉴定与评估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在辽东古驿道及沿线遗产资源价值要素描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古驿道多维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体系利用宏观和微观价值评价方法相结合,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手段,对辽东古驿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东古驿道遗产在国际、洲际、全国及区域性各层面均体现出最全面的多目标功能、多元文明互惠主题以及地域独特性、典型性。最后,根据辽东古驿道当前保护与发展现状实际问题,尝试提出了“共识、共保、共治、共享、共赢”的整体性保护目标,以及“遗产主导、真实性、整体性、灵活性、开放性”保护及再利用原则。从空间格局上,建立国土、区域、城镇聚落、历史地段和遗产本体五大层次的整体保护廊道与利用模式。提出从规划体系、管理平台、法律保障以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建立保护机制,以维护保障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最后形成完整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体系。本研究的创新性包括:1以整体性保护理论为基础,采用学科交叉方式,建立辽东古驿道多层次系统性保护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引入文化线路视角,针对驿道历史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建立了全面登录遗产要素的主题体系;2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与类型研究相结合方法,构建了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3以遗产廊道理念为主导,针对辽东古驿道的保护层次、空间构成、格局及保护机制提出“多元文化时空叠合、多样功能系统整合、多级国土空间联动、多目标统筹协同”的整体性保护策略。本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大型跨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提供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和信息,为古驿道遗产及沿线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解决其在遗产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与经济建设方面的矛盾,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现经济振兴与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

王禹浪,王天姿,王俊铮[7](2019)在《东北亚古代丝绸之路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亚丝绸之路"缘起于20世纪末中日学者对明清"虾夷锦"与山旦贸易的研究。东北亚丝绸之路发迹于肃慎,先后历经连接辽东与夫余国的战国-汉代丝绸之路、勿吉朝贡道、室韦朝贡道、黑水靺鞨道、渤海营州道与朝贡道、辽代鹰路、金代燕京经蒲裕路至火鲁火疃谋克、元明"海西东水陆城站"与奴儿干都司、清代"贡貂赏乌绫"与"黄金之路"等阶段,贯穿几乎整个东北亚历史时期。来自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耕作文化、典章制度、政治理念、行政体系、城市文化、儒家思想、宗教信仰、丝织品文化、手工业科技、诗词歌赋、思想艺术等文化元素源源不断被输送至东北亚腹地乃至黑龙江下游、库页岛等极边地区。

耿铁华[8](2019)在《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百年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在100多年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初创时期(1884—1949年),前一阶段为清朝末年,后一阶段为民国时期,主要是中日两国学者以好太王碑为主的研究。二是稳定发展时期(1950—1999年),前一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后一阶段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对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稳定发展,从文物遗迹的研究到历史文化研究,高句丽文物遗迹调查与研究成果逐渐增加。三是21世纪的新发展,特别是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朝鲜"高句丽壁画墓群"分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各国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各国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进一步推动了学术交流的开展,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朱尖[9](2017)在《高句丽都城变迁研究》文中认为高句丽(前37年-668年)是汉唐时期存在于东北边疆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国祚存续七个世纪有余;疆域分属今天中、朝两国。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和政治特质,使其成为东亚文明的链接与传输带,也是东亚政治的晴雨表。都城作为政治文化与精神文明的核心区域,其地理方位的选择与迁移则汇聚了各种综合因素。透过对高句丽都城变迁问题的专门考察,能够从宏观上明确高句丽历史整体走向,以及隐藏于其中的核心战略;从微观上洞悉在高句丽发展过程中,所凝聚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与自然环境状况。因而,一部高句丽都城变迁史,就是一部高句丽的发展史。在全面搜集整理高句丽都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并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将高句丽都城变迁过程,以及所涉及的史实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勾勒出前后七个世纪的高句丽都城演变过程与所涉及的历史脉络。依据本研究的主要探讨内容和体例结构,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的选题依据和背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高句丽都城的调查与研究情况,并将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交代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和研究目标与整体思路。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浑江流域的高句丽都城,主要是对高句丽建国传说诸史料检讨,并总结了建国传说中早期都城的相关要素,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建国传说中所记载的沸流水、沸流谷、忽本、纥升骨城、卒本川等信息进行逐一考证,并将纥升骨城与今天五女山城、下古城子古城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为第二章鸭绿江流域的高句丽都城,主要分析了琉璃明王迁都的原因,尉那岩城的位置,丸都一词出现的时间、山上王营建丸都城的原因和丸都城的具体位置、鸭绿江流域平壤城的位置、国内的内涵和国内城的年代,国内城和不耐(而)城的关系等问题。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大同江流域的高句丽都城,主要分析了长寿王迁都原因,黄城的位置、大同江流域平壤城的位置,“二次迁都”与否,阳原王筑长安城的背景和长安城的位置等问题,并结合今天大同江流域的大圣山城、青岩里土城、平壤市区古城和安鹤宫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语,主要将该文三个区域都城变迁考证的认识与结论,以及都城变迁规律等问题加以总结说明,同时对高句丽都城变迁展开思考,具体概括为:由北而南,都城变迁所勾勒的高句丽足迹;从微至显,都城变迁所承载的高句丽心态。

刘宁[10](2016)在《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着名温病学专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6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从师3年的时间里,跟随导师听课、侍诊,耳濡目染,深刻地体会到导师的教学风范与临床功力,受益匪浅。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系统、深入地整理总结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刘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经验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第二部分是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第三部分是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渊源主要源于中医经典着作。他认为,《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精气学说”与“藏象学说”,充满了辩证法,是非常先进的科学理念,直至今天,仍然闪耀着哲学的光芒,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对汉代以前中医临床医学的全面总结。《伤寒论》虽是以“伤寒”为名,但却不局限于外感病,对内伤杂病同样有重大指导作用。刘师早年曾精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至今仍时时翻阅并能将其中不少着名经方熟练地用于临床。刘师曾言,读仲景书不可死背,不必拘于原文,更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而是要灵活理解,综合运用。运用经方,应当善于拆分组合。根据病情需要,可将几个方剂拆分,取其各自的主要成分,组成新的方剂,或将经方中几个小方组合运用。如参附汤,就是取补气固脱的生脉散之君药人参,与回阳救逆的四逆汤之君药附子,组成了新的补气固脱,回阳救逆的方剂。古人这种对成方拆分组合运用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读经典,做临床”的典范,值得认真学习。刘景源教授精研温病40余年,对叶天士、俞根初、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大家的着述都有精到的见解。刘师遵吴鞠通《温病条辨》辨证体系,继承其师印会河教授的学术思想,主张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辨湿热病并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刘师对辛凉清解法治疗温热病、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有独特见解,曾多次在全国各地作学术讲座进行推广。刘师在温病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在教学中加入亲身治验案例,深受学生欢迎。刘景源教授除熟读四大经典之外,对后世各家着作亦多有涉猎,所以能博采众长,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刘师临证处方用药从无门户之见,更无宗某非某之说,而是从善如流,择善而从。在临床中运用前人名方往往信手拈来,灵活加减。刘师常讲,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所针对的患者群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各有所长,都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但任何流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在临床中不可存门户之见,而应当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第二部分,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刘景源教授的学术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对温病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和临床各科两大部分。刘景源教授从事温病学教学与临床工作多年,对温病学理论与温病的临床治疗体会殊深。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认为卫气营血辨证的核心是气血辨证,把温热邪气对人体气与血的损伤划分为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气的病变表现为卫分证与气分证,血的病变表现为营分证与血分证。三焦辨证是把温病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标示其病变部位以及传变规律。主张温病的定性应当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温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卫→气→营→血传变;湿热病的发展规律是沿上焦→中焦→下焦传变。因此,在临床上主张用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热病;用三焦辨证辨治湿热病。刘景源教授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认为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侵袭人体,导致正邪相争;内伤发热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在治疗方面,外感发热以祛邪为主,邪去则热退;内伤发热则以调理气血阴阳平衡为法,阴平阳秘则正安。关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刘景源教授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痰饮水湿类病变趋多。因痰饮水湿郁阻,气血运行障碍,清阳不升,往往见形体倦怠,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若诊为虚证,则越补越滞,反成胶着难解之势,应当用分消走泄法祛除痰饮水湿,浊气去则清阳自升。本文对刘景源教授的临床经验分为内、妇、儿、外各科,按系统进行了概要的梳理总结和研究。第三部分,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别用加味黄芪建中方和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将刘景源教授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10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脾胃虚弱证)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对照组予黄芪建中汤治疗。每位患者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通过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情况的比较,对比治疗前后评分值的改变,判断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两组在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黄芪建中汤,且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的远期疗效较好,刘景源教授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经验可推广于临床。

二、王绵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绵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辽圣宗朝上京道的州县建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学术价值
        (一)选题依据
        (二)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统和初期承天太后改革隶宫州县
    一、统和初期进行州县设置的动因
        (一)辽圣宗登基危机四伏
        (二)上京道贵族势力的强大及危害
    二、统和八年承天太后削夺斡鲁朵户
        (一)统和八年承天太后新建隶宫州县
        (二)统和八年新置县的地理位置
    三、承天太后置县对皇权的影响
第三章 辽圣宗朝开拓边防城
    一、承天太后在西北路加强中央管理
        (一)统和前期经略西北边地部族
        (二)修筑镇、维、防三城
    二、边防城制度逐步完善
        (一)边防城的人口构成与物资运输
        (二)边防城与屯田制的发展
    三、边防城推进边疆建构
第四章 辽圣宗朝的州县迁移与新置州县
    一、圣宗朝开发建立中京道
        (一)上京道环境压力促进中京道开发
        (二)辽圣宗削弱奚族势力与奚王府献地
        (三)辽圣宗为集权而开发中京道
    二、辽圣宗降低上京道地位
        (一)从形制提升辽中京的重要性
        (二)辽圣宗建中京后的集权措施
    三、辽圣宗在上京道新置州县
        (一)上京地区人口的迁移
        (二)圣宗补充上京地区人口
        (三)渤海大延琳叛乱与州县迁移
第五章 辽圣宗朝整顿头下军州
    一、圣宗朝前期削夺头下军州
        (一)圣宗以前的头下军州
        (二)圣宗朝加强土地控制
        (三)圣宗朝加强人口管理
    二、圣宗朝中后期整束头下军州
        (一)圣宗中后期增置头下军州
        (二)圣宗后期上京道设置头下州的原因及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杨长森先生与澄江针灸学派
    1 澄江针灸学派
    2 澄江针灸学派与现代针灸学术理论
    3 澄江针灸学派与现代针灸教育事业
    4 杨长森先生的学术经历及学术渊源
        4.1 杨长森先生的学术经历
        4.2 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渊源
第二部分 杨长森先生学术思想
    1 提倡辨病、辨证、辨经相结合
    2 针、灸、药、放血,择善而用
        2.1 辨证运用刺灸法
        2.2 灵活使用放血法
        2.3 合理并施针药灸
    3 重视经络,取穴精简
    4 强调补泻有度,气至有效
        4.1 徐疾补泻
        4.2 呼吸补泻
        4.3 开阖补泻
        4.4 捻转补泻
        4.5 提插补泻
        4.6 留针补泻
第三部分 杨长森先生教育思想
    1 强调以人为本,医者德为先
    2 要求从医留心,实事求是
    3 要求熟读经典,博采众长
        3.1 重视培养学习经典的兴趣和信心
        3.2 主张自主学习,培养古文素养
        3.3 提倡去芜存菁,继承发展
        3.4 推崇读经临证、临证读经
    4 重视临床实践教育
        4.1 强调中医临床思辨
        4.2 重视操作能力训练
        4.3 注重医患有效沟通
    5 创新教材,编撰着作
        5.1 编写教材,完善知识构架
        5.2 编撰着作,醒示后学
    6 完善课程体系
        6.1 本科课程体系
        6.2 研究生课程体系
    7 主张将师承教育引入现代医学教育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辽代春捺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重点与难点
    六、创新点
第一章 辽代春捺钵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 捺钵体制溯源
    第二节 辽太祖至圣宗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太祖、太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世宗至景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三、辽圣宗初至太平二年的春捺钵地点
    第三节 辽圣宗太平二年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一、辽圣宗后期至兴宗时期的春捺钵地点
        二、辽道宗至辽末的春捺钵地点
    第四节 春捺钵的区域、路线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春捺钵的区域
        二、春捺钵的路线变化
        三、春捺钵路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辽代春捺钵的运营机制
    第一节 春捺钵的随行人员
        一、王公贵戚
        二、南北臣僚(官员)
        三、诸行宫斡鲁朵(宫)户及扈从部队
    第二节 春捺钵的营盘
        一、皇帝的行宫与扈从官员的营帐
        二、春捺钵的营盘结构
    第三节 春捺钵的物资供给
        一、外来的物资供给
        二、当地的物资供给
        三、物资管理
第三章 辽代春捺钵的传统活动
    第一节 捕鹅放鹰
    第二节 渔猎活动
        一、河湖捕鱼
        二、山地射猎
    第三节 祭祀活动
第四章 辽代春捺钵的政治活动及职能演变
    第一节 处理国内政务
        一、商议军国事务
        二、制定经济政策
        三、任命及赏罚官员
        四、处理司法问题
        五、处理统治区内部族事务
        六、赈济灾民及其他
    第二节 解决边疆问题
        一、解决西北、西南部边疆问题
        二、解决南部边疆问题
        三、解决东部边疆问题
    第三节 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与演变
        一、春捺钵政治职能的特点
        二、春捺钵政治职能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5)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2 高句丽山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2.1 自然山体
        2.1.1 作为边界的自然山体
        2.1.2 作为城市功能的自然山体
    2.2 城墙、城门及角台(楼)
        2.2.1 城墙及马面
        2.2.2 城门
        2.2.3 角台(楼)
    2.3 建筑
        2.3.1 居住建筑
        2.3.2 处理政务建筑
        2.3.3 守卫建筑
        2.3.4 祭祀建筑
    2.4 蓄排水等市政设施
        2.4.1 蓄水设施
        2.4.2 排水设施
        2.4.3 防洪设施
    2.5 道路网
        2.5.1 半人工半天然道路
        2.5.2 人工道路
    2.6 本章小结
3 高句丽山城边界形态
    3.1 不同地形特征的山城边界形态
        3.1.1 包谷型山城边界形态
        3.1.2 平顶型山城边界形态
        3.1.3 复合型山城边界形态
    3.2 处于山体不同位置的边界形态
        3.2.1 防御薄弱的山口处“筑断”
        3.2.2 天然屏障处加固防御
        3.2.3 制高点处设了望平台
    3.3 本章小结
4 高句丽山城的内部空间形态
    4.1 高句丽山城内部功能布局特征
        4.1.1 各山城城内现有遗址的分布
        4.1.2 功能与地形的适应性
        4.1.3 分散型功能布局
    4.2 高句丽山城交通组织形式
        4.2.1 山地交通的特征
        4.2.2 山城道路与地形的结合
        4.2.3 山城混合式路网结构
    4.3 重要功能区的空间形态
        4.3.1 都城的宫殿区
        4.3.2 重要居住区
        4.3.3 戍卒了望及守卫区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1.1.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区域化整体性新趋势
        1.1.3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需求
        1.1.4 “一带一路”战略下振兴东北经济重要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研究综述
        1.3.2 辽东古代驿道遗产研究综述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框架
2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框架
    2.1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论
        2.1.1 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理念的发展
        2.1.2 线性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基本概念与特征
        2.1.3 整体性保护中国本土化思考
    2.2 辽东古代驿路整体性保护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2.2.1 人文地理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系统评价学理论
        2.2.4 遗产保护相关理论
    2.3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2.3.1 中国邮驿文化遗产历史回顾
        2.3.2 古代邮驿文化遗产内容构成
        2.3.3 古代邮驿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2.4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框架搭建
        2.4.1 规划目标与系统构成
        2.4.2 研究层次与研究流程
        2.4.3 理论构建与关键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辽东古驿道整体分析
    3.1 辽东古驿道背景诠释
        3.1.1 辽东古驿道区域背景
        3.1.2 辽东古驿道区位特征
    3.2 辽东古驿道历史演变分析
        3.2.1 远古交通开拓中的辽东古道雏形
        3.2.2 社会交通变迁中的辽东驿道沿革
    3.3 辽东古驿道形态特征分析
        3.3.1 辽东古驿道空间结构分析
        3.3.2 辽东古驿道各线特征分析
    3.4 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分析
        3.4.1 驱动与维持
        3.4.2 承继与互动
    3.5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的整体性分析
        3.5.1 辽东古驿道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
        3.5.2 辽东古驿道文化线路整体功能层次
        3.5.3 辽东古驿道作为文化线路内涵阐释
    3.6 本章小结
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系统构成与整合
    4.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基础
        4.1.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资源登录界定
        4.1.2 辽东地区遗产资源分布普查与验证
    4.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类型研究
        4.2.1 驿道遗产登录研究现状
        4.2.2 辽东古驿道主题的确立
        4.2.3 驿道文化遗产类型划分
    4.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关联性研究
        4.3.1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动态性关联
        4.3.2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专题性关联
        4.3.3 遗产要素与辽东古驿道的环境关联
    4.4 辽南海陆线古驿道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4.4.1 邮驿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4.4.2 衍生功能主题相关遗产要素
        4.4.3 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4.5 辽南海陆线文化遗产构成特征分析
        4.5.1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综合构成分析
        4.5.2 辽南海陆线驿道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与综合评估
    5.1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特征与评估基础
        5.1.1 辽东古驿道遗产特征研究
        5.1.2 古驿道遗产价值评价基础
    5.2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构成
        5.2.1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构成
        5.2.2 辽东古驿道遗产价值解析
    5.3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体系
        5.3.1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方法引入
        5.3.2 辽东古驿道遗产的评价实施过程
    5.4 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多维价值综合评价应用
        5.4.1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5.4.2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价
        5.4.3 辽东古驿道遗产整体价值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廊道构建策略
    6.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困境与原则
        6.1.1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困境
        6.1.2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目标
        6.1.3 辽东古驿道整体保护的原则
    6.2 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的层次与空间构成
        6.2.1 多元文化时空叠合的整体保护层次
        6.2.2 多样功能系统整合的廊道空间构成
    6.3 多级国土空间联动的辽东古驿道整体空间格局
        6.3.1 国土视阈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建构
        6.3.2 区域尺度遗产廊道网络构建
        6.3.3 驿道城镇聚落保护格局建构
        6.3.4 驿道沿线城镇历史地段保护
        6.3.5 驿道沿线文化遗产单体保护
    6.4 多目标统筹协同的辽东古驿道整体性保护机制
        6.4.1 建设多层次遗产保护规划体系
        6.4.2 构建多方协作的管理发展平台
        6.4.3 完善遗产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6.4.4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与良性互动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物质遗产特征总结
附录B 沈阳、辽阳与辽南海陆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附录C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附录D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价值权重调查表
附录E 辽东古驿道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附录F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遗产综合评价权重打分统计表
附录G 辽东古驿道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附录H 辽东古驿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打分评价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东北亚古代丝绸之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北亚丝绸之路概念的缘起与研究概况
二、东北亚地域早期丝绸之路的蛛丝马迹
三、勿吉朝贡道与黑水靺鞨道及丝绸之路
四、室韦的朝贡道与丝绸之路
五、渤海营州道、朝贡道与丝绸之路
六、辽代鹰路与丝绸之路
七、金代“燕京—金上京—蒲峪路—火鲁火疃谋克”与丝绸之路
八、元明“海西东水陆城站”与奴儿干都司及丝绸之路
九、清代“贡貂赏乌绫”“黄金之路”与丝绸之路
十、结语

(9)高句丽都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高句丽都城研究史与遗址调查史梳理
    三、高句丽都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六、研究目标与整体思路
第一章 浑江流域的高句丽都城
    第一节 高句丽的建国传说与都城信息
        一、高句丽建国传说的史料检讨
        二、高句丽建国传说中的都城信息
    第二节 沸流水、沸流谷的位置考
        一、沸流水、沸流谷的研究
        二、沸流水、沸流谷的位置
    第三节 卒本与忽本的关系
        一、卒本夫余的年代
        二、卒本与忽本的关系
    第四节 纥升骨城的年代和性质
        一、纥升骨城名字的由来
        二、纥升骨城的年代
        三、纥升骨城的性质——兼谈与五女山城、下古城子古城的关系
第二章 鸭绿江流域的高句丽都城
    第一节 琉璃明王迁都原因探析
        一、规避与夫余之间战争的军事考量
        二、面对强大西汉王朝的心理压力
        三、加强统治与发展的政治考量
        四、国内地区更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
    第二节 尉那岩城考
        一、“尉那”与“尉那岩”释义
        二、“郊豕逸”事件认知
        三、尉那岩城及其位置
    第三节 丸都与丸都城考
        一、“丸都”出现的时间与性质
        二、山上王筑丸都城的原因分析
        三、丸都城的位置
    第四节 鸭绿江流域的平壤城考
        一、鸭绿江流域的平壤城研究
        二、对学界研究成果的反思
        三、鸭绿江流域平壤城的位置
    第五节 国内城与不耐城之辩
        一、国内城与不耐城的史料认知
        二、国内城与不耐城的学术争议
        三、对国内城与不耐城的关系的再认识
    第六节 国内与国内城考
        一、“国内”内涵解读
        二、国内城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分析
        三、国内城的年代
第三章 大同江流域的高句丽都城
    第一节 长寿王迁都原因
        一、高句丽西进的受挫
        二、高句丽南进的突破
        三、大同江流域更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
        四、强化对朝鲜半岛的统治
    第二节 黄城考
        一、黄城的位置
        二、黄城的比定
    第三节 大同江流域的平壤城考
        一、大同江流域平壤城的研究
        二、大同江流域平壤城的位置
        三、大同江流域平壤城的比定
        四、“南平壤”与“下平壤”为同指
    第四节 大同江流域的二次迁都
        一、大同江流域二次迁都的史料记载
        二、从正史中窥探二次迁都
        三、《水经注》的记载一定程度证明存在二次迁都
    第五节 平原王迁都长安城
        一、阳原王筑长安城的背景
        二、平原王移都长安城
        三、高句丽长安城的比定
结语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10)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一、刘景源教授简介
    二、刘景源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1 深入研究《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精气学说”与“藏象学说”
        2 精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灵活熟练地用于临床
        3 精研温病,学有专长,术业有专攻
        4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5 师承有渊源,继承各流派,临床有发扬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一、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二、刘景源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1 刘景源教授治疗内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2 刘景源教授治疗妇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3 刘景源教授治疗儿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4 刘景源教授治疗外科病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5 刘景源教授应用外用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
        6 刘景源教授对古今用药之异的论述
第三部分 刘景源教授应用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1 发病原因
        2 病理生理
        3 临床表现
        4 检查
        5 诊断
        6 鉴别诊断
        7 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黄芪建中汤的认识
        1 黄芪建中汤的历史沿革
        2 黄芪建中汤组成药物的分析
        3 黄芪建中汤的临床应用
        4 现代医家对黄芪建中汤的加减运用
        参考文献
    胃痛、胃痞及其治疗的中医理论探讨
        1 关于胃痛的中医理论探讨
        2 关于胃痞的中医理论探讨
        3 关于泛酸、烧心的中医理论探讨
        4 关于呕吐的中医理论探讨
    前言
        参考文献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评价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临床疗效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比较
        3 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部分患者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情况
        4 不良事件及脱落病例
    讨论
        1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2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证候分析
        3 加味黄芪建中方解析
        4 疗效分析
        5 安全性和依从性
        6 创新点
        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四、王绵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扎根边疆·学术戍边——高句丽历史遗产守望者耿铁华教授访谈录[J]. 孙炜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09)
  • [2]辽圣宗朝上京道的州县建置研究[D]. 毛正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澄江针灸学派传人杨长森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教育思想研究[D]. 方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辽代春捺钵研究[D]. 梁维.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空间形态研究[D]. 徐超.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辽东古驿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D]. 霍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7]东北亚古代丝绸之路初步研究[J]. 王禹浪,王天姿,王俊铮.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8]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百年综述[J]. 耿铁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8)
  • [9]高句丽都城变迁研究[D]. 朱尖.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10]刘景源教授学术经验及其加味黄芪建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D]. 刘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王绵之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