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附19例报告)

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附19例报告)

一、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努尔比亚·阿斯哈尔[1](2020)在《52例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2例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检查。比较不同类型的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52例患者中肾上腺皮质腺瘤38例、肾上腺皮质癌5例、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9例,男性7例,女性45例,4049岁者17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37例、向心性肥胖32例、糖代谢紊乱29例。上午10点皮质醇(437.81±159.92)nmol/L、下午6点皮质醇(433.10±194.69)nmol/L、凌晨2点皮质醇(405.36±151.24)nmol/L,ACTH(1.82±1.81)pg/mL,过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抑制率及过夜8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抑制率均<50%;32例CT检查提示肾上腺皮质腺瘤,9例提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5例提示肾上腺恶性肿瘤。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的10点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低于术前,ACTH高于术前,3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1例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不同类型的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在病程、满月脸、身体毳毛、上午10点皮质醇、凌晨2点皮质醇、24h游离皮质醇、女性睾酮等指标上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主要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主要在404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皮质醇水平升高、节律消失,ACTH水平降低,小剂量、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未被抑制,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不同类型的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之间存在差异。

张伟[2](2019)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近几年来冷冻消融技术在肝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中的应用经验已经趋于成熟,鉴于肾上腺具有独特的生理学功能,该技术对于肾上腺实体肿瘤的应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者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局麻下影像引导经皮穿刺冷冻消融治疗技术体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技术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尝试探索使用多种技术及方法保障冷冻消融能够成功实施,并依据相关标准分析了该技术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 2011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局麻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的肾上腺实体肿瘤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了 45例。术前均经两种及以上影像学检查方法(CT、超声、MRI、核医学)和实验室检查或者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实体肿瘤。45例肾上腺实体瘤中转移瘤31例,嗜铬细胞瘤8例,3例腺瘤,3例上腺皮质癌。使用的影像导引设备为Philips公司PQ6000螺旋CT,氩氦冷冻消融设备为以色列氩氦冷冻消融系统(Cryo-HitTM),使用的冷媒及热媒分别为:超高压氩气及氦气。所有操作在术前均获得患者本人及患者委托人的知情同意。为保障消融术的成功实施,对于富血供肿瘤术前尝试了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对于紧邻重要组织器官的实体肿瘤术中使用了水力分离技术。31例转移瘤消融术后随访至2018年6月或者至患者死亡。术后第1月、3月、6个月、12个月行增强CT或者MRI扫描,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增强扫描,评估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生存期及相关危险因素。对于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术前给予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及扩容治疗,冷冻消融术中经桡动脉有创连续测压实时监测血压变化,应用α受体阻滞剂等控制阵发性高血压。研究成果本研究组45例患者冷冻消融治疗均获得顺利完成,无因术中血压不可控等其他原因而导致手术终止,未见与冷冻消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病例中有4例患者冷冻术前1-2周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有8例患者因肿瘤体积较大在术后3月内行第二次冷冻消融治疗,有3例患者因为瘤体紧邻小肠,在实施冷冻消融前使用了水力分离技术,根据肿瘤类型分别做统计和讨论分析,31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全部1年、3年、5年生存率累计结果分别为:83.9%、45.0%、30.0%。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连续动脉测压获得成功,术中应用α受体阻滞剂等控制高血压效果确切,冷冻治疗前后及复温过程中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技术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安全可行,创伤小,与外科治疗及影像引导的其他消融技术相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前及术中根据肿瘤的类型可实施多种技术保障手术成功。该技术对于不适宜或者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路小欢,侯长浩,江柳丹,顾闻宇,王光春,彭波,许礼发[3](2018)在《原发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ACC)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原发无功能性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侧腰痛3天、高热就诊,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查各指标正常,腹腔超声、上腹部CT及上腹部MR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显示右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双肾动脉CTA显示右肾上腺区见最大径约8.0 cm肿块阴影,右肾动脉一分支血管走行病灶下方,部分参与肿块供血,远端深入右肾上极。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诊断ACC,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原发无功能性ACC。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ACC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及指征,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占据肾上腺的巨大软组织肿块,免疫组化染色多表现为vimentin强阳性。病理学检查是诊断ACC的金标准。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ACC的首选方法。

戴国平,刘庆,吴惠玲,徐挺[4](2017)在《肾上腺皮质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s,A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判别患者死亡风险增高因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金华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期间经病理活检确认为ACC并行根治性肾上腺切除术的18例ACC患者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的比较,分析患者长期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2367岁)。1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是75个月(3165个月),患者的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5%、44.4%和16.7%。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115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长期预后有关(P=0.02、0.01);此外,患者的3年、5年及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5.5%、33.3%和33.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亦与无瘤生存周期有关(P<0.01、P=0.03)。结论根治性切除术可为ACC提供治愈的机会,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AC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秦亮[5](2016)在《自噬基因Beclin-1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作用及与药物敏感性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检测自噬基因Beclin-1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eclin-1与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探讨调控自噬基因Beclin-1的表达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在体外增殖、自噬、凋亡、侵袭和细胞周期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3.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表达增强和缺失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在顺铂化疗过程中诱导自噬基因Beclin-1下调在肾上腺皮质癌治疗中的可行性,为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5例肾上腺皮质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的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Beclin-1与肾上腺皮质癌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设计目的基因Beclin-1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 LVX-IRES-Puro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LVX-IRES-Puro/Beclin-1;设计针对Beclin-1的特异性RNA干扰序列(小发夹状sh RNA),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SUPER/Beclin-1;3.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 LVX-IRES-Puro/Beclin-1和p SUPER/Beclin-1转染至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筛选稳定表达的SW13细胞株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在m 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转染前后Beclin-1、hvps34、p110α及p-PKB的表达变化;应用MDC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自噬变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性的变化;4.化疗药物顺铂和/或自噬抑制剂氯喹处理SW1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前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和p62)和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应用MDC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自噬变化情况;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凋亡变化情况;5.建立裸鼠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给予化疗药物顺铂和/或自噬抑制氯喹后观察裸鼠生长情况和移植瘤的变化。结果1.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Beclin-1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肾上腺组织(P<0.05),肾上腺皮质癌中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Beclin-1表达与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与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2.利用DNA测序证实了Beclin-1基因的表达质粒p LVX-IRES-Puro/Beclin-1和针对Beclin-1基因特异性的RNA干扰质粒p SUPER/Beclin-1构建成功;3.p LVX-IRES-Puro/Beclin-1转染SW13细胞后,Beclin-1、hvps3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提高,p110α、p-PKB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自噬细胞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细胞转移侵袭能力降低;4.p SUPER/Beclin-1转染SW13细胞后,Beclin-1、hvps3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p110α、p-PKB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增高(P<0.05),对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不明显,自噬细胞减少但凋亡细胞无明显增减,细胞侵袭能力增加;5.化疗药物顺铂处理SW13细胞后,细胞内自噬活性增加,凋亡细胞增加;当应用自噬抑制剂氯喹预处理SW13细胞下调自噬基因Beclin-1表达后,细胞内自噬活性被抑制,SW1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凋亡细胞明显增加;6.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单药顺铂能一定程度抑制移植瘤生长,但联合应用氯喹和顺铂抑制移植瘤生长的效果更为明显,而且能够显着延长移植瘤裸鼠的生存期。结论1.自噬基因Beclin-1在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过表达自噬基因Beclin-1可有效抑制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并可减弱肿瘤细胞的侵袭性;2.应用氯喹抑制自噬基因Beclin-1表达能提高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效果。

鄂天娇[6](2016)在《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及CT研究目的:探讨儿童肾脏肿瘤的CT与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和CT资料,了解儿童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与此相关的发病年龄,探讨各类肾脏肿瘤的CT表现与临床表现有无相关性。结果:男73例,女48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2.8±2.3岁,以腹部肿块、血尿、发热为主要症状。肾母细胞瘤95例,年龄5个月9岁,平均2.8±2岁。CT表现为肾内边界较清的混杂密度肿块伴较明显囊变坏死,28例伴钙化(28.9%),10例伴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10.5%),10例发现肺或肝脏内转移灶。其中,8例Botroyid肾母细胞瘤,6例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1例畸胎样肾母细胞瘤,1例伴肾源性残余。先天性中胚层肾瘤6例,均1岁以下,4例为胎内B超发现。CT表现与肾母相似但无钙化,无癌栓,无转移。横纹肌样瘤4例,平均3.5,为浅分叶形,密度混杂,坏死明显,无钙化,3例见包膜下积液,2例伴多发转移灶,1例发现静脉癌栓。透明细胞肉瘤8例,平均3.3岁,坏死较肾母更显着,2例伴远处转移,1例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婴儿骨化性肾肿瘤2例,年龄为4个月和6个月,均以血尿就诊,见肾盏内以钙化为主的较小肿块,1例中等强化,1例无强化。淋巴瘤肾脏浸润2例,双肾多发平扫稍高密度灶。肾透明细胞癌1例,年龄3岁。成熟性畸胎瘤1例,为多房囊性病变伴斑片样钙化及少许脂肪密度。囊性肾瘤1例。后肾腺瘤1例。以血尿为首发或主要伴随症状的共33例(27%,33/121),肾母血尿发生率占27.4%,婴儿骨化性肾肿瘤100%,肾横纹肌样瘤50%,透明细胞肉瘤37.5%,研究血尿与肿块累及肾盂的关系,P=0.000<0.05,相关系数r=0.4516。结论:儿童肾脏肿瘤以肾母细胞瘤占绝大多数(95/121,78.5%),3个月以内以中胚叶肾瘤为主。临床以无痛性腹部肿块和血尿为主要表现。血尿多见于Botroyid肾母细胞瘤、婴儿骨化性肾肿瘤和横纹肌样瘤,血尿的发生于肿瘤侵犯肾脏相关。透明细胞肉瘤、横纹肌样瘤首诊时可发生多处转移。儿童肾脏肿瘤CT及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两者结合能够提高术前诊断水平。第二部分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目的:探讨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及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儿童该部位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126例,7例经临床确诊,其余均由病理证实。分析各类疾病的临床及CT特征,了解相应的临床及CT表现特征。结果:神经母细胞瘤91例,年龄15天8岁,以腹部包块、腹痛、发热为主要表现,其中2例为囊性神经母细胞瘤,18例有转移征象,2例胎内发现。CT为大小不一、分叶状肿块,见钙化(75.8%,69/91)。病灶包绕后腹膜大血管及其分支(46.2%,42/91),静脉癌栓仅2例,15例侵犯临近脏器,31例伴转移。60例测血清NSE水平,平均361.9±387.8 ug/L;77例测血LDH,平均651±1297 U/L;75例测尿VMA,36例增高。节细胞神经瘤8例,5例腹痛,1例发热。肿块边界清,少见钙化(3/8)及坏死(1/8)。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年龄2-8岁,临床表现有性早熟(100%,8/8)、库欣综合征(1/8)。1例皮质腺瘤边界清,密度均匀;7例皮质癌形态基本规则,密度不均匀,见坏死(7/7)及钙化(4/7),增强后见瘤内迂曲供血血管影(6/7)。嗜铬细胞瘤4例,年龄5个月12岁,均有血压增高,伴头痛、腹痛。肿块边界较清,钙化1例,2例有坏死,增强后肿块周边强化明显。生殖细胞肿瘤8例,年龄2个月8岁,6例成熟性畸胎瘤,2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HCG和AFP显着增高)。肾上腺血肿7例,年龄8天4个月,患儿多有病理性黄疸。CT示占位边界清,平扫低密度,内可见出血,环形强化,随访明显缩小。非神经母肾上腺占位与神经母细胞瘤的NSE值进行比较,P<0.05。分别比较神经母与非神经母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LDH值,前者无统计学差异(p=0.827),后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以神经母细胞瘤最多见,血清NSE升高有相对特异性,肿瘤的钙化、包绕血管生长具有特征性。肾上腺皮质癌儿童性早熟为突出表现,瘤体大,肿瘤坏死显着,常见新生血管、腔静脉内癌栓,有助于与神经母的鉴别。小婴儿肾上腺囊性神经母细胞瘤与肾上腺血肿影像学上难以鉴别,需结合临床资料及2-3周随访确诊。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成熟性畸胎瘤有特征性的CT表现。AFP和HCG水平对生殖细胞肿瘤有鉴别意义。

王启林,宋忠于,李瑞乾,赵斌[7](2015)在《肾内异位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肾内异位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肾内异位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患者47岁,临床表现为腰部酸胀,B超发现左肾中部3 cm×4 cm包块,行左11肋间剖腰切口左肾切除术,术后10 d康复出院;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癌,肾细胞癌,免疫表型复杂。术后随访4年无复发及转移。肾内异位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国外文献报道很少,国内未见文献报道。大多数学者采用手术切除,晚期肾上腺皮质癌用双氯苯二氯乙烷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论肾内异位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不明显;根据B超、CT等辅助检查只能作出初步诊断,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应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有开放性剖腰切口以及腹腔镜肾切除术,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术者的手术经验而定。

许春伟,刘翠,王晶晶,张博,邵云,王怀涛,吴永芳,李晓兵,王学会,田玉旺[8](2015)在《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肾上腺皮质癌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质丰富,嗜酸性,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瘤细胞侵及包膜;瘤巨细胞,核仁明显,粗颗粒状,胞浆嗜酸性;瘤细胞呈巢状,片状生长。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Vimentin和α-inhibin表达阳性。结论提高对肾上腺皮质癌的认识,对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聂奇伟[9](2014)在《沉默PCAF基因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株SW-1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ACC)是原发于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02%。ACC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早期诊断困难。目前采用改良的Weiss鉴别肾上腺皮质良恶性肿瘤,但肾上腺皮质腺瘤和ACC的组织结构和形态相似,在没有周围组织浸润和远处转移征象时,病理诊断也难区分肾上腺皮质癌和肾上腺皮质腺瘤,故临床上出现误诊的病例也不少见。ACC早期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率高,平均生存期约18个月。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根治性切除肿瘤仍然是国内外治疗ACC的首选治疗方式。虽然在生物分子领域对ACC的发病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临床病例所得的ACC患者血清学标志,基因突变等指标也有新的进展,但仍未发现ACC的特异性靶基因,没有找到准确的治疗靶点,这也是ACC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难点。肾上腺皮质癌是一个多基因相关肿瘤,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因人种和地区等因素差异而表现不同。目前明确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其一为Li-Fraumeni综合征,一种罕见的家族性综合征,与广谱的肿瘤如乳腺癌、肾上腺皮质癌、白血病等有关,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其二为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伴发疾病,该综合征主要原因是发育缺陷,表现为脐膨出,巨大舌和身体一侧生长过剩,少部分患儿伴发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癌等肿瘤。基因突变的位置为1lp15,该位点的基因包括IGF-2, H19, and p57Kip2。也有证据表明ACC中APC抑癌基因突变,与胃肠道肿瘤综合征-腺瘤性息肉病(APC)发病机制相同。Gicquel等研究发现,肿瘤突变的位点为17p(包含p53基因)及11p15(包含IGF-2/CDKN1C基因),而且这些突变与良恶性相关,缺失17p和重组llp15与恶性表型有显着相关,可以作为区分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IGF-2基因及其靶向分子药物是目前研究散发性ACC靶向治疗的主体,其中GALACCTIC研究就是针对IGF1R而进行的一个135例样本的系统研究。但上述研究所发现的与ACC发生发展可能相关基因的研究仍然比较模糊,对ACC的诊断治疗无明显临床价值,所以寻找可靠靶点对ACC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十分重要。PCAF (P300/CBP Associated Factor)为共激活辅因子核蛋白,是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能于多种基础转录因子和多种DNA结合因子联结相互作用,介导基因转录,起桥梁、支架和乙酰基转移酶作用。PCAF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尚是一个新的领域,目前的研究表明,PCAF参与细胞分化、凋亡与肿瘤形成,同时PCAF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以及肿瘤细胞的迁移,部分肿瘤中PCAF活性受到抑制,而也有肿瘤中报道PCAF在肿瘤中呈高表达。所以PCAF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仍处于争议中。关于PCAF的基础研究中发现PCAF是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共激活子,PCAF通过组蛋白乙酰化结合的p53和含有p53靶启动子的组蛋白转化激活p53的靶基因。有学者运用微阵列技术方法发现PCAF在一组乳腺癌细胞系中可以被p53所诱导。两种p53突变的乳腺癌细胞系BT-549和UACC-1179用于研究野生型p53诱导的PCAF,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证实PCAF的表达被p53的腺病毒转导所诱导,并呈时间依赖性。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显示PCAF的诱导与p53与PCAF启动子的结合具有相关性,而这些启动子区含有p53的共结合位点。P53活动所诱导的PCAF的表达在p53野生型的MCF10A细胞系中得到证实。实验发现,PCAF的表达被内源性的野生型p53通过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所诱导。针对p53的mRNA对MCF10A进行预处理,可以发现柔红霉素所诱导的PCAF的表达增加。简言之,PCAF的表达可以被野生型P53所诱导。同时p53抑制肿瘤细胞的功能需要DNA损伤和缺氧环境的作用,缺氧条件下p53激活由P300/CBP作用的的K382位点减弱,而PCAF作用的K320位点增强,使K320位点激活的P53可以结合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促进它的转录,但不能结合P53下游的凋亡基因BID启动子。在缺氧条件下PCAF还通过乙酰化激活HIF-1α基因,为细胞提供能量,促进细胞的增殖,推进细胞周期进程。总之PCAF在缺氧条件下通过乙酰化P53和HIF-1α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平衡。PCAF还可以调节尿路上皮癌细胞(KK47、T24)中Y-box binding protein-1(YB-1)基因的转录, Masaki Shiota等敲除PCAF基因后发现YB-1表达水平下调,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该研究选择的是顺铂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并推测PCAF、YB-1可能作为这些肿瘤治疗的靶点。近几年临床肿瘤标本中发现,PCAF在多种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系中呈表达降低或不表达,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乳腺癌、肝癌等,PCAF表达降低或不表达的肿瘤细胞系包括:Ovmana、OVI-P等,而造成PCAF表达降低的原因包括基因组的杂合性缺失、启动子的甲基化及突变等。而PCAF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肾母细胞瘤以及前列腺癌等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这可能与PCAF可激活肿瘤中VEGF及HIF-1α通路,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生长。综合最新的研究进展,PCAF是细胞内的一种乙酰基转移酶,主要作用是乙酰化组蛋白。通过激活组蛋白的相关位点来促进基因的转录,但所激活的基因中既有抑癌基因,又有原癌基因。上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PCAF所激活的基因随肿瘤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基于此研究背景,检测肾上腺皮质癌细胞株中PCAF的表达水平,建立过表达或干扰的稳定细胞株后分别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蛋白水平检测PCAF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构建pLentii6.3-PCAF慢病毒重组载体,建立PCAF下调的稳定细胞株。观察其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侵袭等的影响。筛选相关基因并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并对相关基因进行组蛋白CHIP实验验证,探索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1.选取15例广州军区总医院肾上腺皮质癌石蜡病理切片,6例正常肾上腺组织及3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PCAF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统计结果。另外取肾上腺皮质癌的手术标本,与正常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对照进行qPCR检测。2.构建含PCAF干扰序列的慢病毒载体pLentii6.3-PCAF,通过病毒感染进入细胞株,经过抗性筛选建立PCAF下调的稳定细胞株,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均见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CAF表达情况。3.设立空白组、阴性对照组(转染pLentii6.3载体)及实验组(转染pLentii6.3-PCAF载体)3组,进行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检测及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检测。4.通过上述的检测结果筛选出相关的蛋白及通路进行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三组水平的变化。检测beta-catenin、CD44、MMP-7, P53、PUMA、BAX、 BCL-2、Caspase-9, VEGF-A、HIF-1α、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 El在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出现相应改变。[结果]1.选取病理石蜡切片分为肾上腺皮质癌组(ACC组)、肾上腺皮质腺瘤组(ACA组)及正常肾上腺组织组(NAG组)3组。SP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得出PCAF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且ACC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CA组和N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检测肾上腺皮质癌组中PCAF水平约为肾上腺皮质腺瘤组的2.15倍。2.构建含PCAF干扰序列的慢病毒载体pLentii6.3-PCAF,建立PCAF下调的稳定细胞株后,经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qPCR检测实验组PCAF表达水平为0.332倍。3.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发现实验组增值率较对照组及空白组低(P<0.05)。TUNEL原位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实验组凋亡率较对照组及空白组高(P<0.05)。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发现实验组迁移、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及空白组低(P<0.05),但三组细胞周期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4.根据细胞水平的结果,选择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检测:①Wnt/beta-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检测,实验组中变异的beta-catenin蛋白及转移蛋白MMP-7较对照组及空白组降低,而粘附蛋白CD44则出现升高(p<0.05)。②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检测。实验组的P53、puma、bax、caspase-9等凋亡相关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及空白组升高,而抗凋亡蛋白bcl-2则出现下降(p<0.05)。③血管通路相关蛋白的检测。VEGF-A及HIF-1α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及空白组中低(p<0.05)。5. qPCR检测上述蛋白mRNA水平,同时也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qPCR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是一致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三组间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结论]1. PCAF在肾上腺皮质癌中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2、下调PCAF基因激活P53/PUMA-BCL-2/caspase-9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和VEGF/HIF-1通路的激活,可能引起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在体外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

聂奇伟,欧阳可育,胡卫列[10](2013)在《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皮质癌(AC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86年2012年期间我科收治的25例成人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本组25例术前均行B超、IVP、CT、MRI等影像检查。结果:14例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后平均生存10.2个月,3年生存率为14.3%(2/14),5年生存率为0。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手术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治疗的最佳方法。

二、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52例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分组标准
        1.4 诊断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2)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部分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 材料
        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冷冻治疗及相关设备
    2 方法
        2.1 消融术前准备
        2.2 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
        2.3 技术成功定义
        2.4 疗效评价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结果
        3.2 并发症
    4 讨论
第二部分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转移肿瘤的研究
    1 材料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及治疗相关设备
    2 方法
        2.1 氩氦冷冻治疗方法
        2.2 术后随访方法
        2.3 定义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资料结果及冷冻消融技术结果
        3.2 并发症
        3.3 局部进展结果
        3.4 全身系统进展结果
        3.5 全部生存率
    4 讨论
第三部分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研究
    1 材料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及治疗相关设备
    2 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结果
        3.2 并发症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原发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分析
2 讨论

(4)肾上腺皮质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随访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的预后情况
    2.2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5)自噬基因Beclin-1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作用及与药物敏感性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自噬基因Beclin-1 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 前言
    2 目的
    3 实验材料
        3.1 标本来源及临床资料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及器材
    4 实验方法
        4.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2 Western Blot检测
        4.3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5.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二部分 调控自噬基因Beclin-1 表达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 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前言
    2 目的
    3 实验材料
        3.1 实验用细胞系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及器材
    4 实验方法
        4.1 细胞培养
        4.2 质粒的构建
        4.3 细胞的转染及筛选
        4.4 荧光定量RT-PCR检测
        4.5 Western blot检测
        4.6 细胞自噬检测
        4.7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4.8 细胞周期检测
        4.9 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4.10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性
        4.11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鉴定重组载体质粒
        5.2 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
        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5.4 细胞自噬检测结果
        5.5 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结果
        5.6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5.7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5.8 Transwell小室检测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三部分 自噬基因Beclin-1 对顺铂化疗敏感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1 前言
    2 目的
    3 实验材料
        3.1 实验用细胞系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及器材
    4 实验方法
        4.1 细胞培养
        4.2 细胞分组及药物处理方案
        4.3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4.4 细胞自噬检测
        4.5 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4.6 Western Blot检测
        4.7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顺铂和氯喹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5.2 细胞自噬检测结果
        5.3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四部分 下调自噬基因Beclin-1 表达对于增强顺铂化疗敏感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1 前言
    2 目的
    3 实验材料
        3.1 实验用细胞系和实验动物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及器材
    4 实验方法
        4.1 动物的饲养
        4.2 细胞悬液的制备
        4.3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4.4 实验分组及药物干预方案
        4.5 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凋亡
        4.6 统计方法
    5 结果
        5.1 裸鼠移植瘤模型成功建立
        5.2 药物治疗期间各组裸鼠体重及移植瘤体积的变化
        5.3 药物治疗结束后各组移植瘤重量及治疗组的肿瘤抑制率
        5.4 药物治疗对各组移植瘤裸鼠生存期的影响
        5.5 激光共聚焦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标本细胞凋亡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及CT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临床资料的收集
        3.检查方法
        4.图像处理与分析
        5.病理检查
        6.统计学方法
    结果
        1.121 例12 岁以下肾脏肿瘤患者概况
        2.肾脏各肿瘤的临床及CT特点
        3.以血尿为首发或主要伴随症状的肾脏肿瘤
    讨论
        1.儿童肾脏肿瘤的种类及年龄分布
        2.肾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病
        3.其他儿童肾肿瘤
        4.儿童以血尿为主诉及主要伴随症状的肾脏肿瘤病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临床资料的收集
        3.检查方法
        4.图像处理与分析
        5.病理检查
        6.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概述
        2.肾上腺各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表现
        3.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血清NSE、LDH比较
    讨论
        1.正常肾上腺的解剖及肾上腺占位的CT定位诊断
        2.儿童肾上腺占位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
        3.儿童肾上腺占位的鉴别诊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文章目录

(7)肾内异位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结果
3讨论

(8)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沉默PCAF基因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株SW-1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免疫组化检测PCAF表达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结果
    1.5 实验讨论
第二章 QPCR检测PCAF表达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实验讨论
第三章 PCAF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实验讨论
第四章 细胞生物学行为检测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4.3 主要试剂和材料
    4.4 实验方法
    4.5 实验结果
    4.6 实验讨论
第五章 相关信号通路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
    5.5 实验讨论
全文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10)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一般特点
    3.2 临床分类及表现
    3.3 诊断
    3.4 治疗
    3.5 预后

四、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52例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临床分析[D]. 努尔比亚·阿斯哈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2]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适形冷冻消融治疗肾上腺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D]. 张伟. 苏州大学, 2019(04)
  • [3]原发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J]. 路小欢,侯长浩,江柳丹,顾闻宇,王光春,彭波,许礼发. 山东医药, 2018(15)
  • [4]肾上腺皮质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研究[J]. 戴国平,刘庆,吴惠玲,徐挺.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5)
  • [5]自噬基因Beclin-1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作用及与药物敏感性关系的实验研究[D]. 秦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D]. 鄂天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肾内异位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报告附文献复习[J]. 王启林,宋忠于,李瑞乾,赵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5(09)
  • [8]肾上腺皮质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J]. 许春伟,刘翠,王晶晶,张博,邵云,王怀涛,吴永芳,李晓兵,王学会,田玉旺.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5(01)
  • [9]沉默PCAF基因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株SW-1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 聂奇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2)
  • [10]成人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J]. 聂奇伟,欧阳可育,胡卫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11)

标签:;  ;  ;  ;  ;  

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附19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