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白话小说常用语录及整理

明清白话小说常用语录及整理

一、俗字俗语与明清白话小说校勘(论文文献综述)

陈麟园[1](2021)在《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补苴》文中研究表明

潘文倩[2](2021)在《清代南部县衙礼房档案俗语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梦[3](2021)在《《明清小说俗字典》俗字研究》文中指出

王英娜[4](2020)在《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子》义理不竭、文笔妙奇的特点,促使历代释庄者完成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新诠解。尤其,在近现代这个充满危机和变革的特殊时代,《庄子》的阐释呈现出继承传统与借鉴西学并存的多元格局,这些庄学成就证明了《庄子》作为传统经典所具有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生命力。与古代的庄学相较,中西并存的文化背景使近现代的庄子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不论在研究范式,还是在思想探索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并对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训鉴。因此,近现代庄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阐释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近现代庄学新变进行整体观照,并从以佛解庄、以儒解庄、以西学解庄、以文学解庄等几个角度契入,考察近现代庄学的发展与新变,从而呈现其新时期的问题意识及时代文化价值。全文共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社会、学术的历史背景,探讨近现代庄学的复兴问题。在近现代,庄学复兴是诸子学思潮兴起的产物,而诸子的兴起亦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即从儒学的附庸走向独立,其包含了社会时局变化、学术发展等诸多因素,亦经历了从清初到近现代学者们超越儒学并使诸子独立的不断自觉。内在演变与西学东渐是近现代诸子学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子学的致用思想、解经功能尤其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发掘。这些诸子学发展的共性直接影响了近现代庄学的复兴,并使近现代庄学呈现出《庄子》校释类、义理类着作的新发展以及《庄子》文学的专题探索。第二章主要从“以佛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以佛解庄”是庄学史上传统的释庄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格义”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格义”最初是以传统典籍中的概念或思想来诠释佛学,其中《庄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经历了概念式“格义”、会通式“格义”、系统化“格义”以及实用化“格义”的过程。近现代“以佛解庄”的“格义”新变主要表现为法相唯识宗概念体系的系统化应用以及西学中平等、自由、科学等观念的融入,它实现了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既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对外来文化精华的汲取,从而使《庄子》发挥了时代所需的社会效用。杨文会是使近现代佛学复兴的关键学者,他的“以佛解庄”推进了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发展,在其影响下,章太炎、梁启超等学者均走向了实用化的新变道路。可以说,对于庄子思想的致用探求是近现代学者“以佛解庄”的重要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以儒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学者们之所以采用“以儒解庄”的诠释路径,是因为庄、儒之间在形上之“道”与形下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均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行性,这为消解庄儒矛盾,提升庄学的社会效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探索前提。近现代学者的“以儒解庄”是试图通过儒道互补应对危机境遇中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其拯救危亡的经世致用价值。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对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对庄、儒义理相通处的深入探析,尤其是对《庄子》中实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以及廖平通过重构经学体系,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可以说,这些不同角度的新研寻体现了近现代学者救世的共同理想,以及开发《庄子》致用思想的时代风貌。第四章主要从中西融合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西学东渐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核心地位,引发了近现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与反思,而学者们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融通既使《庄子》研究有所继承,同时亦为之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并呈现出庄学新变的时代性特征。在近现代西学与《庄子》的比较融合中,西方的进化论、快乐主义、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等均对庄子思想的重新诠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胡适、章鸿钊等人的庄子研究主要体现了进化论与庄子思想会通的渐进过程。此外,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宾诺莎的“自然”“自由”等,也被近现代学者引入与《庄子》思想的对话与阐释中,中西文化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庄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其开拓性的尝试亦成为后世学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以及启蒙救亡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最科学、最前沿的思想和方法。在庄学界,吕振羽、侯外庐、郭沫若等学者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使《庄子》研究呈现了新的时代意义。可以说,近现代学者以不同的西学理论为《庄子》阐释提供了诸多新的视角,虽然在解庄中不免历史环境的局限,但其为中西文化交融做出的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效用,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亦具有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在西学与本土文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近现代“文学”观念明确从传统文史哲不分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并出现了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界定。《庄子》是否是文学作品虽然存在争议,但从总体来看,《庄子》的文学性特征在近现代具有新的发展,而这种新发展与近现代“文学”认知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本章探讨了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与近现代“文学”理论视角的建构两个方面,以之作为《庄子》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在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中,本文主要从《庄子》的文学语言、篇章结构、文体、文学的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古今比较及中西文法的参照中突显《庄子》文学的继承与发展。近现代学者对《庄子》文学的探讨虽然不免简单和粗糙,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文学自觉意识以及多元化的思维使《庄子》的文学性得到新的发掘,这对后世《庄子》文学的发展亦具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付双丽[5](2020)在《白维国版《近代汉语词典》与水部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维国版《近代汉语词典》以探索近代汉语词汇历时演变轨迹为目标,追踪近代汉语的词义走向,收词较为完备,系统性强,是汉语词汇史上一块新的里程碑。它使更多词语的词义接近原貌甚至还原历史真相,此乃语言发展长河中一大幸事。然正如该词典副主编江蓝生先生所言:“古今中外辞书史表明,辞书的完善、修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无论哪一时代,词典的不可穷尽性与滞后性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修订一部词典时,只能将其做到好上加好,但要做到没有一丝遗漏或者失误也是不可能的。笔者论文以高文达版《近代汉语词典》、许少峰版《近代汉语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以及《白话小说语言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其他综合类词典为主要参照对象,抱怀“白璧更白”的热忱,梳理了白维国版《近代汉语词典》中水部词语的所有词条。在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发现,对其词条、释义、例证与注音等方面的内容提出疑问与尝试性解答,愿为《近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尽绵薄之力。文章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本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以及学术界对于《近代汉语词典》现有研究的成果。第一章从专书文献词汇、断代文献词汇和专书词典、断代词典两部分,主要介绍了近代汉语词汇与近代汉语词典的发展概况。第二章是三部《近代汉语词典》的比较以及价值体现,通过对比白维国版《近代汉语词典》与《汉语大词典》或者其他辞书之间存在的差异之处,互相补正。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多方资料的查证和多部辞书的协助,来商补白维国版《近代汉语词典》。第三章是收词立目问题,主要针对是否成词和是否收词的问题来研究。第四章是义项确立与释义商榷,针对义项疏漏与分合,释义商榷不当等问题进行有理有据地补充。第五章是引文校勘与引例补充,引文校勘分为引文时限的失误和引文内容的失误;引例补充是将其书证引文补充完整;同时部分词语增加例证。另外列举出三部《近代汉语词典》的一些失误来进行修改。第六章是对一些特殊字词的分析和探究,例如“泼”“沓”“染”,结合历时演变与共时的扩展,以及词汇的多样性来进行探索。笔者对所有的水部词语进行了整理,这些词语有主次之分,以个案研究为主。尚有不足之处,敬请大方之家多加指教和补充。

李泽敏[6](2019)在《《近代汉语大词典》商补》文中认为许少峰编撰的《近代汉语大词典》由其《近代汉语词典》修订增补而成,是一本解释唐代至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口语词的工具书,在近代汉语词典编纂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以《近代汉语大词典》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的对比,并参照《汉语大词典》《白话小说语言词典》《明清吴语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研究所得,对《近代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义项、收词、例证、注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商榷和补苴,试图为《近代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以及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绪论部分简述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及其辞书编纂概况以及《近代汉语大词典》研究概况。第二至第六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讨论释义问题,从释义错误、释义还可完善、义例不合三个方面展开;第三部分是讨论义项问题,从义项可补、义项可删、义项分合欠妥三个角度进行论述;第四部分讨论收词问题,分为词条可补、词条可删两部分;第五部分讨论例证问题,分为首例提前、孤证补充两个部分;第六部分讨论注音及引文文字差错问题。结语部分针对《近代汉语大词典》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主要有:第一,释义要做到字字落实,通俗明白,并尽量说明理据;第二,吸收已有成果要认真甄别,不能照搬照录;第三,收词立目要查核原始文献,并避免自相矛盾。

李会[7](2019)在《戏曲选集字词劄记三十二则》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以台湾书局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善本戏曲丛刊》作为主要研究材料,考察了戏曲选集中部分曲目的用字情况。此《丛刊》共收录了42种曲选和曲谱,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刊刻本还有些戏曲选集是仅存的孤本,因此《丛刊》的用字情况能够反映出明清时期真实的文字使用情况和规律。并以其他版本的古籍和黏校本作为参考,旨在从明清戏曲善本入手,对原始古籍中大量的俗字特点加以归纳总结研究,解决戏曲曲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本文主要考释了《丛刊》中戏曲选集中的三十二则字词,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讨论《善本戏曲丛刊》的版本价值、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丛刊》字词的研究价值以及本文写作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了阐释。第二章主要考察了《丛刊》中戏曲选集字词的使用情况共分为两节。分别是一字多词和一词多字即同字异词和同词异字现象。第三章主要考释了戏曲选集中出现的一些疑难字词。如:“腾颊”,非字典辞书中释义,曲文中义为拨弄口舌、传播是非等。第四章共分为两节,主要探讨了戏曲选集的点校问题。并例举了选集中一些常见的俗字,由於形体相近,再加上俗写讹变导致一些俗字产生,在这里我们举出一些例子,总结出《丛刊》中俗字的俗写规律。

何昆[8](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研究说明《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梁逍[9](2018)在《白编《近代汉语词典》商补》文中提出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部近代汉语词典。该词典以汉语史的理念统领全书,力求做到收词齐全,释义精当,例证新颖,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但因编纂工作量大,书成众手,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仍有进一步修订的必要。本学位论文主要以《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明清吴语词典》《近代汉语大词典》《白话小说语言词典》等为参照对象,注意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研究心得,对《近代汉语词典》收词、列项、释义、配例、引文、注音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商榷和补苴,旨在为该词典的修订以及其他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提供参考。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简述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现状、近代汉语辞书编纂情况。第二至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语言事实为基础对《近代汉语词典》进行商补。第二章是释义商榷,包括释义不确、义例不合、两组特殊词语考释三部分;第三章是义项指瑕,从义项漏略、分合欠妥、义项可删三个角度展开;第四章是词条增删,包含词条待补、词条可删两方面的内容;第五章是例证补充,有首例提前、末例延后、孤例增补等,并对例证排序失当的地方予以纠正;第六章是引文校勘及注音订正。论述过程中,广泛征引古今文献资料,旁参相关研究成果,分析考辨,归纳总结,力求做到资料翔实,论证严密,结论可信。第七章是结语部分,主要针对《近代汉语词典》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立目方面,应避免词形收录不全现象,收词平衡有待加强;释义方面,应避免词语辗转训释或指示不明;配例、注音方面,要互相照应,不能彼此矛盾;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方面,存在着一定欠缺,还应加强。

张嘉楠[10](2018)在《咸丰朝巴县档案俗字研究》文中提出《清代四川巴县衙门咸丰年间档案选编》(全16册)由四川省档案局主编,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1年整理出版,此版本选为咸丰年间巴县档案影印版,真实还原了巴县档案的原始风貌,是写本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档案选编真实记录了清代咸丰年间巴县地区文字的真实情况,其中包括大量的俗字。本文以此16册咸丰年间巴县档案为材料,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收录文献中出现的俗字,建立语料库,并进行分类分析。本文除了结语部分共分为五章,以下分别述之:第一章绪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巴县档案的研究现状,这一部分将巴县档案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问题来讨论,即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宗教问题;另一方面则界定了俗字的概念,综述了近代以来俗字的研究情况,并包括了近几年文书档案俗字研究情况的概述。第二章以《清代四川巴县衙门咸丰年间档案选编》(全16册)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俗字收集并建立字表,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该档案文书俗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这些俗字进行分类,大致呈现出了巴县档案俗字的特点。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选取了一些或者不属于第二章归类方式中的俗字,或者在其他研究中还未被阐释以及训释有疑的俗字单独考释,在一定程度上为阅读档案扫清了障碍,并为字书、词典补充了字例,提供了书证等。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咸丰年间巴县档案俗字反映出来了的特点,即类推性强、半简化现象突出、方俗性及普遍性。第五章综合以上几章内容,评价了咸丰年间巴县档案俗字四个方面的研究价值:一,为大型字典提供俗字的文献用例;二,补充、完善大型字书、词典的收字、释义;三,对简体字/简化字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四,厘清俗字字形演变的内在规律。总之,对咸丰年间巴县档案俗字的研究不仅补充了巴县档案俗字研究的空白,并且为与巴县档案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对巴县档案俗字的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字书、词典的收字、释义、书证等条例,也有助于厘清俗字的演变脉络。

二、俗字俗语与明清白话小说校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俗字俗语与明清白话小说校勘(论文提纲范文)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近现代庄学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现代历史语境下的庄学复兴
    第一节 近现代诸子学的兴起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学的复兴
    第三节 近现代庄学复兴的意义
第二章 以佛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以佛解庄的“格义”方法及历史演进
        一、“格义”方法的发生
        二、传统概念式“格义”的释义策略
        三、传统会通式“格义”的发展
        四、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推进
        五、近现代实用化“格义”的新变
    第二节 章太炎“以佛解庄”的致用理路
        一、以庄、佛构建“致用”理路的动因
        二、“齐物”与真如目标的预设
        三、由真返俗的致用方法
    第三节 梁启超以佛、儒释庄的新诠解
        一、对胡适解庄方法的质疑
        二、“真我”本体的确立及开拓
        三、庄儒融合与实践途径的新探索
        四、以佛、儒释庄的原由及意义
第三章 以儒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传统的“以儒解庄”思想
        一、儒、庄融通的可行性前提
        二、传统“以儒解庄”的特点
    第二节 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风貌
        一、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
        三、庄、儒义理融合的深入与开拓
    第三节 近现代以经学解庄的新融合
        一、《庄子》与经学的互动融合
        二、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
        三、以经学解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庄子》与进化论思想
        一、严复以“天演”解庄: 进化思想的引入
        二、胡适以“进化”解庄: 物种依据的相通
        三、章鸿钊的“天择律”与“天钧律”:进化思想的新定位
        四、以进化论阐释《庄子》的评价
    第二节 《庄子》与快乐主义
        一、根本相通:快乐与自得
        二、追求持久快乐的相似途径
        三、伊、庄认识论的异同辨析
        四、伊、庄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节 《庄子》之“本体”与“自由”
        一、斯、庄比较的可能性及新特点
        二、形而上: 本体的相契与殊异
        三、形而下: 相似的“自由”追求与不同路径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论庄子
        一、吕振羽以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较早尝试
        二、侯外庐对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补充
        三、郭沫若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新拓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
    第一节 近现代“文学”认知的新变
        一、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
        二、近现代“文学”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
        一、《庄子》的文学语言
        二、《庄子》的篇章结构
        三、《庄子》的文体
        四、《庄子》文学与社会
        五、《庄子》与传统典籍的文学比较
        六、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白维国版《近代汉语词典》与水部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白编》水部词语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近代汉语词典》及其水部词语研究综述
    三、《白编》水部词语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与近代汉语词典发展概貌
    第一节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概况
        一、专书文献词汇研究
        二、断代文献词汇研究
    第二节 近代汉语词典发展概貌
        一、专书词典
        二、断代词典
第二章 三部《近代汉语词典》的成果对比与价值体现
    第一节 三部《近代汉语词典》的比较
        一、三部《近代汉语词典》编纂体例的比较
        二、三部《近代汉语词典》水部词语的比较
    第二节 《白编》弥补《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的不足
第三章 《白编》水部词语收词立目献疑
    第一节 《白编》水部词语收词立目问题
        一、成词理据商讨
        二、立目理据存疑
    第二节 《白编》水部词语词条增删
        一、词条内容当增加
        二、部分词条删减
第四章 《白编》水部词语义项与释义献疑
    第一节 《白编》水部词语义项分合问题
        一、义项当分而未分
        二、义项当合而未合
    第二节 《白编》水部词语义项增删问题
        一、增加义项
        二、删减义项
    第三节 《白编》水部词语释义商榷
        一、释义可作改善
        二、释义与书证不相符
第五章 《白编》水部词语引例补充与引文校勘
    第一节 《白编》水部词语书证更补
        一、书证更换
        二、书证增加
    第二节 《白编》水部词语书证校勘
        一、书证时限之误
        二、书证内容之误
    第三节 三部《近代汉语词典》版本印刷之误
第六章 《白编》几组特殊水部词语的考释
    第一节 “泼”组字词的考释
        一、“泼”作为单音节词的考释
        二、“泼”的多音节词考释
    第二节 “沓”字源流与“沓”组字词的考释
    第三节 “染”字源流与“染”组字词的考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代汉语大词典》商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及其辞书编纂概况
    1.2 《近代汉语大词典》研究概况
2 关于释义
    2.1 释义错误
    2.2 释义待善
    2.3 义例不合
3 关于义项
    3.1 义项可补
    3.2 义项可删
    3.3 分合欠妥
        3.3.1 义项当合
        3.3.2 义项当分
        3.3.3 可分可合
4 关于收词
    4.1 词条可补
    4.2 词条可删
5 关于例证
    5.1 首例提前
    5.2 孤证补充
6 关于注音及引文校勘
    6.1 注音订正
    6.2 引文校勘
结语
参考文献
词语索引
附录:前人有关订正《近代汉语大词典》的成果汇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戏曲选集字词劄记三十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善本戏曲丛刊》的版本价值
    第二节 《善本戏曲丛刊》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善本戏曲丛刊》字词的研究价值
    第四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章 《善本戏曲丛刊》中戏曲选集字词的使用
    第一节 一字多词
        一、(?)
        二、脰
        三、悮
    第二节 一词多字
        一、健(?)
        二、泰鱼汤
        三、(?)、括、刮;(?)霞傍
        四、掉谎
第三章 《善本戏曲丛刊》中戏曲选集的疑难字词考释
    一、妖
    二、塍颊
    三、伸脚
    四、(?)/腾
    五、色仗
    六、鏒银
    七、半折/半扎
第四章 《善本戏曲丛刊》戏曲选集的点校问题和俗字举例
    第一节 不明俗字而改,误以为俗字而改
        一、跳霜跑
        二、小腰(?)
    第二节 俗字举例
        一、栽/栽
        二、“忄”和“木”相混
        三、“谗”和“才”相混
        四、腮
        五、捏/捏
        六、魏(?)晋(?)
        七、(?)
        八、动
        九、商/商
        十、忺/所
        十一、锺/钟
        十二、(?)峭
        十三、(?)
        十四、筋、卤
        十五、胋
        十六、衆、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一、以“俗”证“文”
        二、以“诗”为“史”
        三、移风易俗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白编《近代汉语词典》商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概况
    1.2 近代汉语辞书编纂概况
2 释义商榷
    2.1 释义不确
    2.2 义例不合
    2.3 两组特殊词语考释
3 义项指瑕
    3.1 义项漏略
    3.2 分合欠妥
    3.3 义项可删
4 词条增删
    4.1 词条待补
    4.2 词条可删
5 例证补充
    5.1 首例提前
    5.2 末例延后
    5.3 孤例增补
    5.4 其他
6 引文校勘及注音订正
    6.1 引文校勘
    6.2 注音订正
7 结语
    7.1 立目方面,收词平衡有待加强
    7.2 释义方面,应避免词语辗转训释或指示不明
    7.3 配例、注音方面,要互相照应,不能彼此矛盾
    7.4 应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
词语索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咸丰朝巴县档案俗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巴县档案研究综述
    1.2 俗字研究概述
        1.2.1 俗字概念界定研究
        1.2.2 近代俗字研究发展历程
        1.2.3 文书档案俗字研究概况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思路
    1.4 俗字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材料
        1.4.1 俗字概念的界定
        1.4.2 咸丰朝巴县档案
2 俗字分类
    2.1 类化俗字
    2.2 简化俗字
        2.2.1 简笔代替繁笔
        2.2.2 部件简省
        2.2.3 符号替换
    2.3 繁化俗字
        2.3.1 增笔繁化
        2.3.2 部件增加
    2.4 改换部件
        2.4.1 改换声符
        2.4.2 改换意符
    2.5 位移俗字
    2.6 楷化俗字
    2.7 混用俗字
3 巴县档案疑难俗字考释
4 巴县档案俗字特点
    4.1 类推性强
    4.2 半简化现象突出
    4.3 方俗性
    4.4 普遍性
        4.4.1 汉字书写特征所决定
        4.4.2 俗字构造的认知机制
        4.4.3 俗字的传承与流布
5 咸丰年间巴县档案俗字研究的价值
    5.1 为大型字典提供俗字的文献用例
    5.2 补充、完善大型字书、词典的收字、释义
    5.3 对简体字/简化字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5.4 厘清俗字字形演变的内在规律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清代四川巴县衙门咸丰年间档案选编》(全16册)俗字表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俗字俗语与明清白话小说校勘(论文参考文献)

  • [1]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补苴[D]. 陈麟园.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清代南部县衙礼房档案俗语词研究[D]. 潘文倩.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明清小说俗字典》俗字研究[D]. 张梦. 渤海大学, 2021
  •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D]. 王英娜. 山东大学, 2020(08)
  • [5]白维国版《近代汉语词典》与水部词语研究[D]. 付双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近代汉语大词典》商补[D]. 李泽敏. 宁波大学, 2019(06)
  • [7]戏曲选集字词劄记三十二则[D]. 李会. 安徽大学, 2019(07)
  • [8]《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9]白编《近代汉语词典》商补[D]. 梁逍. 宁波大学, 2018(02)
  • [10]咸丰朝巴县档案俗字研究[D]. 张嘉楠. 重庆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明清白话小说常用语录及整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