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梦宇[1](2021)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提出

郑小凤[2](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苏星玲[3](2021)在《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以来,明确了新时代应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其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成了热点话题。当前教育内出现的家长“择校热”、“大班额”教学班等问题,实质上是对优质教师资源的追求,从而导致教育非均衡发展,其中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尽管城乡教育水平在不断缩小。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内容,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部分,教师资源作为教育资源核心,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因此,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均衡与否,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十分重要。通过对株洲市芦淞区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制约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差异的原因,进一步为如何合理配置开展基础教育提供依据。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以11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26名体育工作相关者为访谈对象,据此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的数量、结构、质量等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差异中城区学校生师比与班师比明显优于农村地区,城区教师体育工作量计算及补贴比农村学校更好。(2)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结构方面,其中城区学校性别及年龄、专兼任比、教师流动与配置机制等方面均优于农村学校。(3)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质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素质与科研水平、培训次数及等级等方面;城区教师体育专业素养与科研水平相对与农村学校而言队伍整体专业素养更高。(4)城乡学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现状是根本原因,其中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主要方面;还存在城乡教育政策制度偏差、城乡体育教师资源流动与配置机制不合理原因,从而导致体育教师资源城乡配置出现差异。

宋浩兵[4](2021)在《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振兴,依赖于教育;人才的培养,系于教育。教育已成为当代强国固本之根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依靠教育的力量推动,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农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乎农村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事关农村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应优先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突出位置,从而推动农村教育的振兴。农村教师是推动农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力量。时至今日,近百万的乡村教师、特岗教师坚守在祖国最边远、贫困、艰苦的农村地区;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长时间被世人所忽视,未得到公众的关注。近年来,农村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学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体育教师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是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者;并对学生直接施加潜移默化教育影响。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与发展。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不仅关系着体育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影响着农村体育教学质量的成效。因此,高度重视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是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群体,本文从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在职业中所遇到的困境入手,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社会分层及教育均衡等理论,对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入职动机、经济收入情况、工作环境、日常工作量、职业压力、福利待遇满意度、职业认同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社会地位、专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长期置身于农村场域的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与城市地区的体育教师相比;其职业生存处境具有相对特殊性、复杂性。在变革的社会时代,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面临人生、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巨大的挑战,职业生存境遇不尽人意、令人堪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呈现以下问题,教学任务繁重,日常工作量大;教学环境条件差,学校场地器材匮乏。薪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微,承担较大的职业压力、职业认同和满意度低。专业培训机遇少,培训效果欠佳等。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进一步分析影响职业生存状态的因素。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收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扩充体育教师数量,解决体育师资紧缺的问题;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实施人文关怀理念、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考评体系;教师自身应转变价值观念,增强职业认同感;唤醒自我反思意识,促进专业成长。总之,需要国家政策、社会、学校及体育教师自身形成合力并举、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状态才能有效得到改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获得较好发展。

薛广野[5](2021)在《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冰球教学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经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越来越接近成为体育强国的目标,我国的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即将来临,我国冬奥运动员们即将乘风破浪再创辉煌。在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国家政策支持下,冬季体育项目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冬季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冰球已成为多数地区的热门项目。哈尔滨作为国家冰球运动员重要输送城市,占据地域和气候优势,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可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是储备冰球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其冰球教学训练情况对冰球人才输送有直接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冰球教学训练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研究的结果给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教学训练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使冰球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并能够科学化、系统化的长远发展。研究结论如下:(1)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按照《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的要求,将冰球项目作为本校体育传统项目,并设有校本课程,但在教材方面,各学校使用教学大纲或自编教材,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2)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分布不均,个别辖区没有冰球传统项目学校,被调查的学校都能满足冰球课的基本教学条件,但是都没有专门的医疗急救人员,部分学校没有标准冰球场地,场地维护保养不到位。(3)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教师资格结构基本合理,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平教师,在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单一,且冰球教师缺少系统培训和交流活动的机会。(4)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缺乏切实有效的冰球训练大纲、训练体制和完备的训练计划,选材方法不科学,且学训矛盾仍然存在。(5)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竞赛体系不健全,学生参赛数量少,竞赛水平不高,学生缺少大赛经历。由于经费不充足,只够满足日常训练,部分学生外出比赛费用自理。竞赛取得成绩,奖励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师收入较低,缺少训练热情。

苏琳媛[6](2021)在《云南省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幸福感影响研究 ——以职业认同为中介变量》文中认为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究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组织支持感与其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职业认同在其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对254名云南省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进行调研,借助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使用Bootstrap进行中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组织支持感水平偏低,且能达成一定共识,其中关心利益维度水平最低,但个体感知存在差异。在学校类别、岗位类型、所授学生类别、年龄、教龄、职称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2)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尚可,且能达成共识,其中规范认同水平最高,但不能达到一致的感知。在学校类别和年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尚可,且能达成一定共识,其中奉献维度水平较高,但认识不一致,且差别较大。在学校类别、岗位类型、所授学生类别、年龄、教龄、职称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4)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组织支持感各维度间两两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均两两相关,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显着。(5)经中介效应分析,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认同在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组织支持感各维度与职业幸福感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认同会受到组织支持感觉的影响,进而影响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幸福感:当高校体育术科教师所感知到的组织的工作支持、价值认同以及关心利益不同时,他们对自身职业的看法会发生改变,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水平也会随之改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肯定体育术科教师在职业中的成就。(2)关心关怀体育术科教师的生活和薪资。(3)为体育术科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4)提高体育术科教师情感认同。(5)化压力为动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张廷宏[7](2021)在《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成就在世界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发展。国家在体育的发展上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时间、和经历,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相关报告人强调指出:重点培养的对象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青年,体育的价值和作用是通过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表现出来的,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兴趣,增强身体质,培养人格,锻炼意志。体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州市高校的青年体育教师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和体育教育的重任,但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用这些研究方法对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压力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并得出题以下结论:云南省州市高校的青年体育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职业压力,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因子、评价考核因子、社会地位因子、职业发展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方面的压力与性别整体没有显着性差异;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因子、评价考核因子方面的压力与年龄的整体差异性显着,而在人际关系因子、职业发展因子、社会地位方因子面的压力与年龄整体没有显着性差异;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因子、评价考核因子、职业发展因子、社会地位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方面的压力与教龄整体没有显着性差异;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因子、评价考核因子方面的压力与学历整体差异性非常显着,而职业发展因子、社会地位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方面的压力与学历整体没有显着性差异;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因子、评价考核因子方面的压力与职称和收入的整体差异性非常显着;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因子方面的压力与婚姻状况的整体差异非常显着、与评价考核因子方面的压力有显着差异;而职业发展因子、社会地位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方面的压力与婚姻状况整体没有显着性差异。云南省各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1)州市高校要加大科研制体系建设力度,提升教学水平与科研技能,完善学校体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教育部门、学校及体育主管部门要完善评价考核内容,推动建立多种分类评价体系;(3)体育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养,树立爱岗敬业精神;(4)云南省教育部门及各州市高校要重视学校体育发展,把体育教师地位地放在重要位置;(5)师生间要相互沟通与交流,建立友好和谐平等关系。研究通过调查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基本现状,并从中分析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并从影响因素中找出压力的应对策略。以缓解云南省各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希望通过本研究让社会更好的了解体育教师这一个职业和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让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真正关心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状况,关注他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并将这些工作落到实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丰富了有关体育教师职业压力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提供了管理制度上的参考依据,促进体育教师生活质量的提高。

张智豪[8](2021)在《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全国教育大会可知,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资源是学校体育工作一个重要部分,需要优化,这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农村地区因为种种因素不能跟上体育教学资源优化的步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平衡等众多因素导致的。如果想使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优化工作顺利地进行,就要从政策、经济等方面加强对农村的各种投入。本研究通过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收集并阅读相关文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信阳农村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情况以及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研究结论表明:(1)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现状不可观,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时与国家有关文件相比较为不足,且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度不够。(2)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师生比例不协调,体育教师的学历、业务能力、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待遇水平存在着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3)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来源较少,在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维护方面经费不足,体育经费的分配较为不合理;体育经费的不足导致无法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对学生体质健康就造成了严重影响;体育经费分配不合理使学校体育工作需要完善的地方得不到完善。(4)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以及体育场地的配置数量与我国制订的有关标准相比达标率较低,不能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出现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的不足会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学到体育相关的运动技术,在这种影响下就会造成信阳市农村中小学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不积极加入体育锻炼,进而造成其体质下降。针对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加强体育教学内容建设,丰富体育课堂内容,拓展课外体育活动;(2)优化体育教师师资队伍,降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体育教师工作待遇;(3)拓宽体育经费渠道,合理分配体育教学经费,加大对体育学科的注入力度;(4)增加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的数量,并及时对体育场地与器材进行维护和更新。

李桐[9](2020)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体育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其心理品质素质,少年强则国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也逐渐加大了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仍不容乐观,农村学校所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五个地级市的30所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管理体制、师资力量、场地器材、课余体育活动与训练、运动会和体育经费投入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村小学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这项政策对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旨在提高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质量,促进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执行全民建设计划战略。研究结果如下:1.河南省部分农村小学体育课开课率达不到国家标准,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体育课,体育课遭到农村小学的普遍忽视,且被其他学科强占课时的情况频发。2.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多数为兼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限,体育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年轻教师较少。3.学校体育场地不足,部分学校仍在使用简陋的水泥或土质活动场地,器材单一,且维护和管理不到位。4.体育教学器材使用率不高,部分体育器材在器材室一直没被使用过。5.课外活动开展不足,课余活动时间较少,大部分学校的课间操动作过于简单,体育竞赛不足一年一次,运动会项目较传统单一,学生兴趣度不高。6.部分农村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的体育思想观念落后,不利于体育工作的开展。针对上述结论,结合乡村振兴并根据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对策:1.河南省农村小学与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农村体育教师队伍,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定期组织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改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立足农村学校本土,将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引进学校体育课堂,以此充实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4.学校应安排体育理论课程,加强对学生体育安全意识以及使用体育器材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5.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确保每年最少开展一次运动会,体育教师应根据农村特殊地理环境来进行体育课程以及课外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意识。6.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资金帮扶,借助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增加体育资金,改善学校场地器材等教学设备。7.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时维护学校场地器材,保障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安全隐患等方面。8.体育教师应建立合理和全面的体育课堂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呈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杨东博[10](2020)在《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顶层设计,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电话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以及全面小康,夯实中国足球运动乃至“三大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与战术组合,进而实现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为”协同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以及“中国梦”。作为校园足球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实举措,自2015年我国启动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工作。2019年,教育部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题报告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报告,明确指示校园足球工作下一阶段的核心是“打造校园足球的升级版,使得普及更实、体系更全、保障更真、融合更足”。这从客观层面上要求进一步大幅提升当前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的培训成效。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是撬动培训综合改革和激发培训活力的重要杠杆,及时、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够客观认识到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成果及问题,牵引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改革的正轨前行,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中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对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力度逐年增大,培训成效日渐显现,但总体来看,仍然缺乏对培训成效的系统评价。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教育评价等方法构建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考量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进而针对提升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发展校园足球是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是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是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培训成效评价是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的先决参照是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审视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现状、考量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成效,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策略三方面研究问题。(2)回顾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发展历程,发现经过多年的足球教师培训实践,我国已形成了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方针,在培训目标的不断明确、培训内容的不断完善、师资配备的不断强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培训成效已初步显现。无论是受训教师人数规模的扩大、地域分布范围的拓展,还是受训教师在基层岗位上的实际贡献,都体现了专项教师培训对于促进校园足球事业所起到的正向的积极推动作用。(3)以系统论、一体化教学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继续教育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为理论参照,遵循科学性、可测性以及导向性的原则确立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培训整体满意度(权重0.265)、培训收获提升度(0.243)、培训结果实用度(0.252)以及培训成果认可度(0.240)4个一级指标,培训课程内容(权重0.261)、培训过程实施(权重0.248)、培训过程保障(权重0.245)、培训过程管理(权重0.246)、足球专业知识(权重0.526)、足球专业能力(权重0.474)、课堂足球教学(权重0.528)、课外足球运动(权重0.472)、相关具体成果(权重0.517)、相关人员认可度(权重0.483)10个二级指标和培训目标设置(权重0.334)、培训主要形式(权重0.342)、培训考核管理(权重0.332)、培训教学组织(权重0.189)、足球特色学校(权重0.318)等32个三级指标组成。(4)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究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收获提升度、培训结果实用度、培训整体满意度和培训成果认可度的具体数据表现。通过回归模型对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当前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培训的管理制度、课程内容的衔接、运行环节的落实、监督机制的应用以及评价质量的效果等五个方面。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1)域外经验借鉴。借鉴英国学校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的政策支持、社会组织以及经费保障,借鉴日本学校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师资力量、培养理念以及联动机制,借鉴韩国学校足球专项教师的认证制度、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制度,优化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成效。(2)以实现系统化、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以及最优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为目标,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培训管理制度、开发层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打造专业化的专业教师队伍以及建立一体化的监督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内容。(3)推进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政策领域与专业领域的长效协商机制;开发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内容;加强能力建设和优化体系运行,提升培训体系队伍的理论素质、实践能力、技术水平与管理思维等核心能力;构建一体化监督机制,运用监督机制蕴含的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等先进理念,优化培训成效的体现;强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效果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评价纳入到培训环节的改进机制中,通过评价反馈的行动落实来持续改进培训实践。

二、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3)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
        1.1.2 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1.1.3 学校体育均衡是学生获得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区域
        2.1.2 体育教师资源
        2.1.3 体育教师资源配置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2.3.2 教育公平理论
        2.3.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4 公共产品理论
3 株洲市体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指标建构说明
4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实地调查法
        4.2.4 比较研究法
        4.2.5 数理统计法
5 现阶段我国小学与湖南小学本信息
    5.1 我国小学阶段基本情况
    5.2 湖南省小学阶段基本情况
6 株洲市芦淞区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
    6.1 株洲市芦淞区经济及小学教育发展状况
        6.1.1 株洲市芦淞区经济发展状况
        6.1.2 株洲市芦淞区小学教育发展状况
        6.1.3 株洲市芦淞区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途径
    6.2 调研过程说明
    6.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基本现状
        6.3.1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数量情况
        6.3.2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基本情况
        6.3.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质量情况
        6.3.4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相关影响因素情况
    6.4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存在差异
        6.4.1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差异
        6.4.2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结构差异
        6.4.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质量差异
    6.5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差异原因分析
        6.5.1 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资源数量与结构差异原因
        6.5.2 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资源质量配置差异原因
    6.6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对策
        6.6.1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数量配置对策
        6.6.2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结构配置对策
        6.6.3 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质量配置对策
7 研究结论
8 问题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教育政策——引发农村教师关注
        1.1.2 职业生存——农村体育教师现实困窘与诉求
        1.1.3 乡土情怀——职业情感触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许昌地区
        2.1.2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
        2.1.3 生存状态
        2.1.4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关于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2.2.2 关于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
        2.2.3 文献述评
    2.3 研究理论基础
        2.3.1 层次需求理论
        2.3.2 教育均衡理论
        2.3.3 社会分层理论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问卷调查法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3.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3.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3 质性研究
        3.3.1 访谈法
    3.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4.1 研究思路
    4.2 创新点
5 结果与分析
    5.1 农村初级体育教师职业特征辨析
    5.2 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内涵及其结构
        5.2.1 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内涵
        5.2.2 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结构
    5.3 从事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归因分析
    5.4 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5.4.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性别、年龄结构分析
        5.4.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教龄及职称情况分析
    5.5 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解读
        5.5.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总体审视
        5.5.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物质状态
        5.5.2.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
        5.5.2.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
        5.5.2.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度
        5.5.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精神状态
        5.5.3.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
        5.5.3.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5.5.3.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待遇满意度
        5.5.4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态
        5.5.4.1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5.5.4.2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方面
        5.5.4.3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方面
        5.5.4.4 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情况
    5.6 影响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因素分析
        5.6.1 经费投入不足,政策失真
        5.6.2 重文轻武观念对体育学科的冲击
        5.6.3 学校评价制度不全面
        5.6.4 经济收入低,缺乏物质保障
        5.6.5 日常事务繁琐,压力不堪重负
        5.6.6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5.6.7 公众偏见,社会地位低下
        5.6.8 体育科研能力弱,研究意识淡薄
        5.6.9 职业认同感低
        5.6.10 培训机遇少,专业发展受阻
    5.7 改善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策略
        5.7.1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农村体育教师工资水平
        5.7.2 创新农村体育教师补充机制,解决师资紧缺问题
        5.7.3 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由偏见走向尊重
        5.7.4 实施人文关怀理念,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7.5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5.7.6 完善学校体育安全风险制度
        5.7.7 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师培训体系
        5.7.8 培养体育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5.7.9 力求做到有为才有位
        5.7.10 转变价值观念,增强职业身份认同感
        5.7.11 唤醒自我反思意识,促进专业成长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访谈、实地考察部分实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冰球教学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政策实施的需要
        1.1.2 冰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概念界定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概况
    4.2 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教学现状
        4.2.1 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情况
        4.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2.3 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4.2.4 师资队伍情况
        4.2.5 教学环境情况
    4.3 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现状
        4.3.1 训练计划情况
        4.3.2 训练队伍情况
        4.3.3 训练的综合管理情况
    4.4 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4.4.1 没有统编教材,教学缺乏系统性
        4.4.2 场地维护保养不到位,影响教学效果
        4.4.3 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单一,缺乏系统培训
        4.4.4 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4.4.5 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安全意识
    4.5 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训练存在主要问题
        4.5.1 缺乏切实有效的冰球训练大纲和训练体制
        4.5.2 学训矛盾仍然存在
        4.5.3 选材和训练计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4.5.4 竞赛体系不健全,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4.5.5 经费不足,制度落实不到位
    4.6 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教学发展对策
        4.6.1 重视教材建设,科学育人
        4.6.2 加大场地和器材投入,加强场地管理和维护
        4.6.3 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4.6.4 教师强化典范意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4.6.5 提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组建协同联动机制
    4.7 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训练发展对策
        4.7.1 制定切实有效的冰球训练大纲、训练体制和训练计划
        4.7.2 加强“体教结合”的力度,训练与文化学习协同发展
        4.7.3 建立科学的选材标准
        4.7.4 完善竞赛体系,提升承办赛事水平
        4.7.5 扩展经费渠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冰球教学训练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冰球教学训练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3 哈尔滨市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云南省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幸福感影响研究 ——以职业认同为中介变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全国教师发展的需要
        1.1.2 高校教学效率及学术水平的提高
        1.1.3 体育教师个体职业幸福感提升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
        2.1.2 组织支持感
        2.1.3 职业认同
        2.1.4 职业幸福感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社会认同理论
        2.2.3 社会认知理论
    2.3 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研究现状
        2.3.1 组织支持感的测量与研究现状
        2.3.2 职业认同的测量与研究现状
        2.3.3 职业幸福感的测量与研究现状
    2.4 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2.4.1 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2.4.2 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2.4.3 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认同的关系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4.3.1 组织支持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差异性检验
        4.3.2 职业认同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差异性检验
        4.3.3 职业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差异性检验
    4.4 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4.5 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4.5.1 职业认同在工作支持与职业幸福感间的中介模型分析
        4.5.2 职业认同在价值认同与职业幸福感间的中介模型分析
        4.5.3 职业认同在关心利益与职业幸福感间的中介模型分析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职业幸福感的特点
        5.1.1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组织支持感的特点
        5.1.2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
        5.1.3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特点
    5.2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5.2.1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
        5.2.2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5.2.3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
    5.3 高校体育术科教师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组织支持感对职业幸福感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6.1.2 组织支持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6.1.3 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6.1.4 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幸福感间起到中介作用
        6.1.5 统计学特征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
        6.1.6 统计学特征对职业认同的影响
        6.1.7 统计学特征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6.2 建议
        6.2.1 肯定体育术科教师在职业中的成就
        6.2.2 关心关怀体育术科教师的生活和薪资
        6.2.3 为体育术科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6.2.4 提高体育术科教师情感认同
        6.2.5 化压力为动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附录A 预调查前访谈提纲
附录B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预调查问卷
附录C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组织支持感、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D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组织支持感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表
附录E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1.1.2 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青年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青年体育教师
        2.1.2 压力
        2.1.3 职业压力
        2.1.4 教师职业压力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国内关于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2.3.2 教师职业压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3 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的研究
        2.3.4 体育教师与其他职业差别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云南省州市高校不同性别的青年体育教师情况与职业压力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4.2 云南省州市高校不同年龄的青年体育教师情况与职业压力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4.3 云南省州市高校不同教龄的青年体育教师情况与职业压力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4.4 云南省州市高校不同学历的青年体育教师情况与职业压力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4.5 云南省州市高校不同职称的青年体育教师情况与职业压力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4.6 云南省州市高校不同收入的青年体育教师情况与职业压力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4.7 云南省州市高校不同婚姻状况的青年体育教师情况与职业压力各因子的差异分析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5.1 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分析
        5.1.2 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评价考核压力分析
        5.1.3 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压力分析
        5.1.4 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压力分析
        5.1.5 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人际关系压力分析
    5.2 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5.2.1 州市高校应加大科研制度建立的力度,建立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5.2.2 学校及体育主管部门应完善评价考核内容,推进多种分类评价体系建立
        5.2.3 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要有个长远规划,提升专业素养,有爱岗敬业精神
        5.2.4 教育部门及学校要关注高校的体育发展,提升体育教师社会地位
        5.2.5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体育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1.2.2 国内体育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村
        1.3.2 中小学
        1.3.3 教学资源
        1.3.4 体育教学资源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
    3.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3.2.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情况调查分析
        3.2.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调查分析
        3.2.2.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调查分析
        3.2.2.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素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3.2.3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现状
        3.2.3.1 体育教师数量配置
        3.2.3.2 体育教师工作量与工作待遇
        3.2.3.3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性别结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3.4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现状调查分析
        3.2.3.5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现状调查分析
        3.2.3.6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分析
        3.2.4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及场地器材现状分析
        3.2.4.1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费来源的状况调查分析
        3.2.4.2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配置去向调查分析
        3.2.4.3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简介
        3.2.4.4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现状与分析
        3.2.4.5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现状与分析
    3.3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因素分析
        3.3.1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情况的因素分析
        3.3.2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因素分析
        3.3.3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因素分析
        3.3.4 制约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及场地器材的因素分析
    3.4 优化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对策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访谈提纲

(9)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1.1.2 小学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性
        1.1.3 农村小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分析
        3.1.1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情况
        3.1.2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情况
        3.1.3 河南省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3.1.4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设施情况
    3.2 影响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因素
        3.2.1 体育教师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3.2.2 体育教学情况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3.2.3 体育设施情况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3.2.4 课外体育活动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3.2.5 乡村振兴的实施对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
    3.3 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发展对策
        3.3.1 采取招、调、聘、训的机制,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3.3.2 强化课程改革,建立多元化体育课堂
        3.3.3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3.3.4 加大资金投入,缩小城乡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差距
        3.3.5 保障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优化体育课堂评价方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表
    附录 B 体育教师问卷
    附录 C 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 D 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致谢

(10)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校园足球
        1.3.2 校园足球专项教师
        1.3.3 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难点
2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现状
    2.1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指导方向
        2.1.1 培训的指导思想
        2.1.2 培训的政策支撑
        2.1.3 培训的价值定位
        2.1.4 培训的管理制度
    2.2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
        2.2.1 培训目标的设置及其达成
        2.2.2 培训内容的设置及其完善
        2.2.3 培训师资的配备及其强化
    2.3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成效现状
        2.3.1 培训体量不断扩大
        2.3.2 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2.3.3 培训影响初步显现
3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设计的理论参照
        3.1.1 系统论
        3.1.2 一体化教学论
        3.1.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1.4 继续教育理论
        3.1.5 成人学习理论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实际出发点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依据
        3.2.3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3.3 评价指标的构建
        3.3.1 培训成效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方法
        3.3.2 培训成效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
        3.3.3 培训成效评价体系的最终确立
    3.4 评价指标的解释
        3.4.1 一级指标的解释
        3.4.2 二级指标解释
        3.4.3 三级指标的内涵
4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4.1 评价实施范围与对象
        4.1.1 实施范围
        4.1.2 实施对象
    4.2 问卷数据采集与说明
        4.2.1 问卷设计
        4.2.2 效度与信度检验
        4.2.3 问卷数据分析
    4.3 评价对象的效果反馈
        4.3.1 一线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的效果反馈
        4.3.2 培训实施方的评价反馈情况
        4.3.3 参训教师的评价反馈情况
    4.4 模糊综合评价的实施
        4.4.1 评价的原理说明
        4.4.2 实证评价的过程
    4.5 评价成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4.5.1 研究假设
        4.5.2 回归模型构建
    4.6 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4.6.1 管理制度上覆盖不全面
        4.6.2 课程内容上衔接不流畅
        4.6.3 运行环节上落实不充分
        4.6.4 监督机制上应用不严格
        4.6.5 评价质量上效果不明显
5 提升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优化对策
    5.1 优化对策设计的依据
        5.1.1 理论依据
        5.1.2 现实依据
        5.1.3 域外借鉴
    5.2 优化对策设计的目标
        5.2.1 实现系统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5.2.2 实现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5.2.3 实现最优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5.3 优化对策设计的内容
        5.3.1 构建系统化的培训管理制度
        5.3.2 开发层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5.3.3 打造专业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5.3.4 建立一体化的监督保障机制
        5.3.5 形成导向性的培训评价标准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附件

四、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杨梦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株洲市城乡小学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现状研究[D]. 苏星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4]许昌地区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宋浩兵.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哈尔滨小学冰球传统项目学校冰球教学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薛广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云南省高校体育术科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幸福感影响研究 ——以职业认同为中介变量[D]. 苏琳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云南省州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D]. 张廷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信阳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智豪.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9]乡村振兴进程中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 李桐. 河南大学, 2020(06)
  • [10]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 杨东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