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水肿60例

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水肿60例

一、防己黄芪汤为主治疗特发性水肿60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林[1](2021)在《回顾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病脾肾气虚型)中药疗效和药物挖掘、网络药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回顾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疗效,挖掘所用中药的基本特征,配伍特点,内在联系;(2)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潜在机制;(3)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10年之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特征。方法:(1)研究一:纳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病房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的PNS(水肿病脾肾气虚型)患者共108名,实验组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两组各54例,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纳入实验组54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中药方剂共268付,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采用Aproiori关联规则,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探索实验组268付中药的基本特征。(2)研究二:根据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寻找防己黄芪汤的所有已知靶点,从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校正,再通过OMIM和Genecard数据库寻找目前已知的PNS靶点,分析蛋白互作用网络;基于R Stuidio1.2.5042版本的R 4.0.0软件做GO和KEGG富集分析;Pub Chem数据库寻找药物成分的二维结构式,并将这些药物成分作为配体,Chem Bio3D Ultra 14.0对下载的药物成分进行最低能量值转化,PDB数据库搜索主要蛋白的结构式,受体蛋白经Py MOL 2.4.0去除水分子后摘除配体,并保存为pdb格式,使用Autodock Tools 1.5.6把配体统一转换成pdbqt格式,并对受体进行加氢,根据原配体所在位置设置网格盒子(Grid Box)参数,以参数使用Autodock Vina做分子对接验证。(3)研究三:根据Cite Space 5.7.R2软件,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发表在中国知网上关于中医药治疗PNS的文献,以Cite Space5.7.R2对导出的Refworks格式数据进行转换,并导入Cite Space5.7.R2中,筛选与去重后进行可视化展示。在参数设置中,以1年作为时间切片;节点分类分别选择Author/Institution/Keywords;参考2019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版),统计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数据,对作者单位进行统计,设立表达矩阵,做聚类校正分析,校正方式以VBA语言为主。结果:(1)研究一:PNS患者在12周治疗后,两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改善,实验组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的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两组无差异(P>0.05)。对实验组所用的中药进行挖掘,共发现205味中药,频次最高的中药是黄芪,最常见的药对是黄芪+白术,关联分析得出的最终药物共有8味,分别是是补脾益肾(黄芪、白术、芡实),祛风除湿(青风藤、防己、茯苓),活血化瘀(丹参和鬼箭羽);对所有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成3类,最佳的一类是补脾益肾(黄芪,白术,防己,芡实,金樱子,杜仲),祛风除湿(青风藤,薏苡仁,威灵仙,猪苓,冬瓜皮,蝉蜕),活血化瘀(鬼箭羽,土鳖虫,川芎,当归)。(2)研究二: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先寻找防己黄芪汤的有效成分及靶标,共找出有效活性成分124个,其中防己4个,黄芪20个,甘草93个,白术7个,根据相应靶标,蛋白互作用网络筛选出度值最高的五个成分,分别是槲皮素、山奈酚、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异鼠李素、β谷甾醇。在PNS的基因检索中,共选出1778个基因,“药物-疾病”有46个共同靶标,GO分析主要与DNA结合转录因子,DNA结合转录激活因子,RNA聚合酶II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受体通路,卡希波肉瘤通路,液体剪切应力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前列腺癌通路,细胞凋亡通路等有关。为验证相关分子的结合能力,把排名前五的成分槲皮素、山奈酚、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异鼠李素、β-谷甾醇作为配体,将基因排名前五的蛋白作为受体,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与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天冬酶-3(CASP3),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的受体1IL6,2XZT,3V3V结合自由能良好,可能是防己黄芪汤治疗PNS的靶点。(3)研究三:文献计量学的时间分析指出,在2010年至2018年间,文献发表量虽然出现波动,但是总体上为上升趋势,2019年之后,文献发表量开始下降。发表机构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2篇),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篇),天津中医药大学(16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4篇),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篇)。作者频数排名分别是邓跃毅教授(14篇),杨洪涛教授(9篇),余仁欢教授(9)。湖北省中医院的王小琴教授2018年-2020年期间文献量开始突现。发表期刊以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最多(36篇),其次是光明中医(26篇),河北中医(19篇),湖南中医杂志(16篇)等。关键词排名前5的分别是肾病综合征(317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41次),特发性膜性肾病(95次),中医药疗法(85次),膜性肾病(63次),中医药治疗(58次);其中以特发性膜性肾病为关键词的研究在2018年突现强度最大,突现时间一直持续到2020年,防己黄芪汤的突现时间最长,从2017年持续到2020年;对关键词的中药方剂进行归纳,排名前五的中药有防己黄芪汤(55篇),真武汤(46篇),肾炎康复片(30篇),五苓散(25篇),六味地黄丸(16篇);对关键词证型进行归纳,排名前5的证型分别是脾肾阳虚证(41次),脾肾气虚证(35次),气阴两虚证(26次),湿热瘀阻证(22次),血瘀水停证(22次)。结论:(1)数据挖掘的中药基础方显示为加减防己黄芪汤,加减防己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PNS的疗效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治疗后在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未见统计差异;(2)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能通路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和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药物成分可能是槲皮素和山奈酚,关键的作用靶点可能是IL-6,CASP3,MAPK8;(3)文献计量学的突现词强调了将来的研究热点可能是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关键词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证型是脾肾阳虚型,且真武汤也是常出现的方剂之一,所以真武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依然是众多学者的关注点。

范留洋[2](2019)在《防己黄芪汤对TAPP术后血清肿的防治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术后服用与不服用防己黄芪汤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防己黄芪汤对TAPP术后血清肿是否有防治作用,并通过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局部引流液中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防己黄芪汤防治血清肿的机制,为减少TAPP术后并发症血清肿的发生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筛选出适合本课题的病人,收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胃肠疝外科2017.10-2018.11住院行TAPP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资料120例,包括直疝和斜疝,随机分成2组,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实验组(口服防己黄芪汤组)和对照组(口服中药安慰剂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天助D15补片(10cm×15cm),术后均予以腹膜前间隙负压吸引、腹股沟区局部加压、热敷等西医方法预防血清肿的发生,实验组予以口服防己黄芪汤,1剂/天,分2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予以同等剂量的安慰剂口服。记录数据:1.术后复查双侧腹股沟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7天、术后第30天血清肿的发生率,及两组中血清肿患者的血清肿体积;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0天(术后当天)、第3天、第7天血浆中VEGF、TNF-ɑ表达水平变化;3.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0天、第1天、第3天引流液中IL-1RA表达水平变化。4.评估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30天的焦虑程度(使用SAS焦虑评分量表)。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出结果如下: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腹股沟疝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证两组患者资料的同一性;2.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肿发生率在术后第7天为6.7%vs23%,术后第30天为0%vs8.3%,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肿体积在术后第7天为0.57±0.47cm3vs2.29±2.03 cm3、术后第30天为0 cm3vs3.21±1.09 cm3,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0天血浆VEGF、TNF-ɑ水平及术后第0天、术后第1天引流液中IL-1R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中VEGF、TNF-ɑ水平在术后第3天为109.55±9.95pg/mlvs113.51±10.02pg/ml、121.63±8.87pg/mlvs125.78±11.18pg/ml,术后第7天为99.49±10.71pg/mlvs104.66±10.91pg/ml、109.45±11.21pg/mlvs115.72±13.33pg/ml及引流液中IL-1RA水平在术后第3天为710.29±78.47pg/mlvs672.92±85.75pg/ml,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统计学无差异,术后第7天为43.87±5.89vs46.87±8.36、术后第30天为42.53±4.32vs45.10±7.19,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肿的发生率低,血清肿体积较小,血浆中VEGF、TNF-ɑ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1R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由此表明,防己黄芪汤能降低血清肿的发生率,加快血清肿的吸收,并通过降低血浆中VEGF、TNF-ɑ的表达水平及增加IL-1RA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局部炎症因子的释放,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降低血清肿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赵鼎[3](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以近30年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运用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以进一步探寻水湿痰饮病中医病机演变及治法方药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的文献,对其近30年来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共1078诊次的全部资料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软件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方法挖掘、分析其临床症状、病机、舌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1078例患者中男性509例,女性547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1岁。涉及中医病证135种,主要的中医病证有水肿、咳嗽、眩晕、痹证、喘证、泄泻、哮病、胃痛。涉及西医病症226种,主要的西医病症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腹泻、慢性肾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症状共计281种,主症为形寒怕冷、纳呆食少、疲倦乏力、水肿、咳嗽、胸闷、大便稀薄、口干、呕吐、腹胀、尿少、头晕、气喘。涉及病机150项,主要的病机有水饮内停、风寒束表、脾虚失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痰饮伏肺、水湿泛溢、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寒湿阻络、脾虚湿困、肺气失宣、肺气上逆。涉及病理因素14种,分别为湿、水、气、饮、寒、痰、热、风、瘀、浊、毒、火、食、燥。涉及病位21种,分别为脾、肾、肺、胃、肝、表、心、经络。用药共计380味,主要的药物有茯苓、炙甘草、桂枝、生白术、白芍、生姜、泽泻、法半夏、干姜、大枣、制附片。聚类分析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得到14组核心方。方一为薯蓣丸+法半夏、白芥子,方二为半夏泻心汤原方,方三为真武汤+炙甘草,方四为肾气丸原方,方五是桂枝茯苓丸去芍药,方六为小青龙汤原方,方七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方八为五苓散原方,方九为乌梅丸原方,方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炙甘草、石菖蒲、远志、琥珀,方十一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结论]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现代医家扩大了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范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脉象未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随之发生演变。水湿痰饮侵袭脾胃、肺脏、肝脾、肾脏、脾肾、肢体经络等不同部位,可选用相应的核心方进行治疗。治疗时以核心方为主,随兼夹病机、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赵志幸[4](2018)在《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加麻黄对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功能参数、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等指标改善情况,为该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0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并采用SPSS21.0随机分为西药组(30例)和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30例),西药组给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厄贝沙坦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地高辛片常规治疗,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在西药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方,疗程总共1个月,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等指标变化,评估中药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病、心功能分级、中医症状、Lee氏心衰计分、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1个月治疗,两组未出现病例剔除、脱落与中止现象,60例受试患者均完成临床观察,其中在中医症状方面,与西药组相比较,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面肢浮肿、胸闷(痛)、气喘、尿少、畏寒肢冷、腹胀有改善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汗、盗汗、口干、咳嗽、咯痰、烦躁不安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3.3%,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总有效率86.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ee氏心衰计分方面,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3.3%,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总有效率8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症状体征积分,西药组(6.70±2.575)和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5.23±2.30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分级方面,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T-proBNP指标方面,西药组(337.50±112.610pg/L),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281.23±100.853pg/L),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西药组(407.43±63.540m),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组(444.20±75.390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防己黄芪汤加麻黄可以有效改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对中医症状中的心悸、气短、疲倦乏力、面肢浮肿、胸闷(痛)、气喘、尿少、畏寒肢冷、腹胀有良好改善作用;2、防己黄芪汤加麻黄可以有效提高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3、防己黄芪汤加麻黄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不明显。4、防己黄芪汤加麻黄可以有效降低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NT-proBNP水平;5、防己黄芪汤加麻黄可以有效提高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6min步行距离;

李秋民,汪梦林,刘琳[5](2017)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水肿验案二则》文中指出防己黄芪汤是治疗气虚水中的代表方,具有益气固表,健脾利水之效。在治疗水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了临床效果。但因皆气虚卫表不固、风湿乘于肌表、水湿郁于肌腠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可异病同治。水肿从气血论治验证则,功能性水肿是一种常见的水肿,其并发原因不明,故称为不明性水肿。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使水肿减轻或者消失。

魏珊[6](2017)在《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防己黄芪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以经方防己黄芪汤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防己黄芪汤水提取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确定防己黄芪汤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建立防己黄芪汤全方与单味药材的HPLC-DAD指纹图谱,确定全方主要的化学成分及其药味归属;建立防己黄芪汤含药血清全方和单味药的HPLC-DAD指纹图谱,初步阐明防己黄芪汤血清中各成分的来源;通过UPLC-MS检测防己黄芪汤全方的化学成分及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确定防己黄芪汤的血液移行成分,初步阐明其抗风湿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1.本实验分别采用水和20%、50%、75%、95%乙醇作为提取溶媒,并将水提取物用不同有机溶媒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不同部位,比较其抗炎镇痛作用。以大鼠足肿胀度作为抗炎评定指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规定时间内活动次数作为镇痛评定指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防己黄芪汤供试液的制备方法。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对流动相、检测波长、柱温等因素考察,建立防己黄芪汤全方及单味药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的个数,利用国家药典委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 A版)》的“相关系数”法和“夹角余弦”法计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对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进行方法学考察,通过全方及单味药指纹图谱的比对,初步确定防己黄芪汤全方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药味归属。3.通过对血清样品的制备方法,血清处理方法、采血时间和天数的考察,确定出血清的处理方法为:SD大鼠,灌胃给药4.2g/mL(2mL/100g),连续灌胃三天,每天2次,最后一次灌胃1h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得血清。加入3倍量乙腈沉淀蛋白,取上清液用氮吹仪吹干溶剂,再用流动相复溶。建立防己黄芪汤血清中全方和单味药的HPLC指纹图谱,利用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对大鼠含药血清进行入血成分分析。比较提取液、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的HPLC色谱图,初步确定全方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药味归属。4.利用UPLC-MS技术对防己黄芪汤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分别提取m/z在282-284、416-418、580-625的正离子、m/z在313-345、430-487、609-619、623-624、845-850、983-985的负离子,找出其中的血液移行成分以及代谢产物,阐明防己黄芪汤的入血成分及其抗风湿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1.抗炎实验显示:75%、95%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致炎30min后足肿胀度效果抑制作用更好。镇痛实验显示:水提取物、50%和75%乙醇提取物对热板所致小鼠舔足反应最好,水提取物和75%乙醇提取物对醋酸诱发的小鼠的扭体反应略好。综上所述:75%乙醇提取物效果最好。2.建立了防己黄芪汤全方和单味药提取液的HPLC-DAD指纹图谱,确定了28个共有峰,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夹角余弦法”计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均大于0.90,并对共有峰进行了归属,5、6、7(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10、12、14(.芒柄花素葡萄糖苷)、17(毛蕊异黄酮)、18、21(芒柄花素)、24号峰来源于黄芪,2、8、9(甘草苷)、11、13、15(异甘草苷)、16(甘草素)、19、20、22、23(甘草酸)号峰来源于甘草,25、27(防己诺林碱)、28(粉防己碱)号峰来源于防己。1、3、4、26未找见其归属,可能为新产生成分。白术单味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峰峰形较好,防己黄芪汤全方提取物的指纹图谱色谱峰不明显。3.建立了防己黄芪汤含药血清全方和单味药的HPLC-DAD指纹图谱,检测到防己黄芪汤指纹图谱中19个共有峰,其中1、2、5、6(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9号峰来源于空白血清,7、8、10、12、13号峰来源于黄芪,3、4、14、15号峰来源于甘草,17、18(防己诺林碱)、19(粉防己碱)号峰来源于防己,11、16在单味药材血清中未见,可能为代谢产物。4.利用UPLC-MS技术对防己黄芪汤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到目前为止,检测到防己黄芪汤提取物中30个化学成分,并鉴定出其中16个化学成分,分别是山奈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木兰剑毒碱(Magnocurarine)、甘草苷(Liquiritin)、毛蕊异黄酮-7-O-D-葡萄糖苷(Calycosin-7-O-D-glucoside)、轮环藤酚碱(phellodendrine)、芦丁(Rutin)、汉黄芪素(Wogonin qisu)、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芒柄花苷(Ononin)、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粉防己碱(Tetrandrine)、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9,10-Dimethoxyptercarpan-3-O-β-D-glucopyranoside)、毛蕊异黄酮(Calycosin)、甘草皂苷A3(LicoRicesaponine A3)、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黄芪皂苷Ⅱ(Astragaloside II)。大鼠含药血清中检测到21个化学成分,其中11个来自于防己黄芪汤,并鉴定出其中10个化学成分,分别为山奈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甘草苷(Liquiritin)、毛蕊异黄酮-7-O-D-葡萄糖苷(Calycosin-7-O-D-glucoside)、轮环藤酚碱(phellodendrine)、汉黄芪素(Wogonin qisu)、防己诺林碱(Fangchinoline)、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粉防己碱(Tetrandrine)、甘草皂苷A3(LicoRicesaponine A3)、黄芪皂苷Ⅱ(Astragaloside II)。另外10个可能为代谢产物。结论1.本实验确立了防己黄芪汤供试液的制备方法为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2.建立了防己黄芪汤全方和单味药的HPLC-DAD指纹图谱,该方法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并对指纹图谱中28个共有峰进行归属,其中10个来自黄芪,11个来自甘草,3个来自于防己,4个可能为新产生的成分。3.建立了防己黄芪汤全方和单味药血清的HPLC-DAD指纹图谱,检测到防己黄芪汤含药血清有19个共有峰,其中5个来源于空白血清,5个来源于黄芪,4个来源于甘草,3个来源于防己,2个可能为代谢产物。4.利用UPLC-MS技术对防己黄芪汤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检测到防己黄芪汤提取液中30个化学成分,并推测出其中16个化学成分;大鼠含药血清中检测到21个化学成分,其中11个来自于防己黄芪汤,并推测出其中10个化学成分。另外10个成分可能为代谢产物。

王蓉,马腾茂,刘飞,高慧琴[7](2017)在《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防己,又名粉防己、汉防己,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味苦、辛,性寒,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中医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湿疮肿毒等。防己的主要成分为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防己及其主要成分在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纤维化、抗矽肺、抑制瘢痕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应用前景广阔。临床上常将防己与其他中药组方配伍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肿瘤、高血压、肝腹水等疾病,取得较好疗效;常用的代表方剂有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己椒苈黄丸、宣痹汤、复方汉防己颗粒等。该文对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中药防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王仃仃,王祥生,冯国庆[8](2016)在《经方论治水肿病的规律总结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在《内经》时期对水肿就有了专篇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尤以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论述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旨在总结仲景治疗水肿病的学术思想,阅读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关于水肿病的相关篇章,并分类整理,同时收集后世运用经方治疗水肿病的相关报道和医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仲景治疗水肿病的规律,以期为临床运用经方治疗水肿病提供有益的借鉴。

杨会军,刘维,吴沅皞,张迪[9](2016)在《防己黄芪汤现代临床应用证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以"防己黄芪汤"为关键词,全文检索1994年1月1日-2015年3月30日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对收集的91例完整病案进行资料整理、归纳、统计及分析,总结了现代临床运用防己黄芪汤治疗疾病的主次症分布规律和临床新用,一般发病规律与辨证特点,构成原方的药物用法用量特点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李梦乔,戴琦,刘宇翔,罗勇兵[10](2016)在《防己黄芪汤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己黄芪汤由黄芪、防己、白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祛风除湿、益气固表的功效。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个系统疾病,疗效确切,本文就近年该方在临床应用方面综述如下:1消化系统疾病蔡氏等[1]用防己黄芪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肝硬

二、防己黄芪汤为主治疗特发性水肿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己黄芪汤为主治疗特发性水肿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回顾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病脾肾气虚型)中药疗效和药物挖掘、网络药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和药物挖掘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研究二 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潜在药理学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10 年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一 中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和药物挖掘
讨论二 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潜在药理学机制
讨论三 10 年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防己黄芪汤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防己黄芪汤对TAPP术后血清肿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纳入标准
        1.1.2 病例排除标准
        1.1.3 病例退出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手术方式及手术步骤
        1.2.2 术后处理
        1.2.3 观察指标
        1.2.4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5 血浆中VEGF、TNF-ɑ及引流液中IL-1RA的表达水平
        1.2.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7 天、第30 天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比较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中VEGF、TNF-ɑ水平及引流液中IL-1RA水平的比较
    2.4 术前1 天、术后第7 天、术后第30天SAS焦虑量表评分
讨论
    3.1 腹股沟疝的诊断及治疗
        3.1.1 中医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及治疗
        3.1.2 西医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及治疗
    3.2 疝修补术后形成血清肿的原因
    3.3 血清肿的诊断及治疗
        3.3.1 中医对血清肿的诊断及治疗
        3.3.2 西医对血清肿的诊断及治疗
    3.4 防己黄芪汤的研究发展及其对血清肿的防治
        3.4.1 防己黄芪汤有降低血浆中VEGF表达水平的作用
        3.4.2 防己黄芪汤有降低血浆中TNF-ɑ表达水平的作用
        3.4.3 防己黄芪汤有促进IL-1RA表达的作用
        3.4.4 防己黄芪汤对TAPP术后患者心理压力的调节作用
结论
    4.1 TAPP术后血清肿的出现与炎症反应有关
    4.2 防己黄芪汤对TAPP术后血清肿有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后血清肿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水湿痰饮病的理论研究
    1 水湿痰饮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1.1 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
        1.2 人体之水
        1.2.1 生理之水
        1.2.2 病理之水——水、湿、痰、饮
    2 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人体内的“水循环”
        2.1 脏腑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2.1.1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2.1.2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2.1.3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2.1.4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2.1.5 “肾者水脏,主津液”
        2.1.6 肝主疏泄,疏通水道
        2.1.7 心阳温煦,推动血行,津血同源
        2.1.8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2 气血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2.2.1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2.2.2 津血同源
    3 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一源而四歧”
    4 水湿痰饮病的病理变化
        4.1 病因
        4.1.1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外感寒湿
        4.1.2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暴饮水浆
        4.1.3 体虚劳倦,房劳过度
        4.1.4 情志失调
        4.2 病机
        4.2.1 脏腑病机
        4.2.2 气血津液病机
    5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5.1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范畴
        5.1.1 《伤寒论》中的水湿痰饮病
        5.1.2 《金匮要略》中的水湿痰饮病
        5.2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临床表现
        5.2.1 望诊
        5.2.2 闻诊
        5.2.3 问诊
        5.2.4 切诊
    6 《伤寒杂病论》辨治水湿痰饮病的治则治法
        6.1 总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6.1.1 “温药”的内涵
        6.1.2 “和之”释义
        6.2 具体治法
        6.2.1 温补兼行消以标本兼治
        6.2.2 攻逐水饮以急则治标——“病水腹大……有水,可下之”
        6.3 对“温药和之”的补充——水湿痰饮与热邪交结的治疗
    7 后世医家水湿痰饮病理论的发展
        7.1 晋隋唐时期
        7.1.1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7.1.2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7.2 宋金元时期
        7.2.1 宋·严用和《济生方》
        7.2.2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7.3 明清时期
        7.3.1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7.3.2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7.4 现代时期
        7.4.1 水湿痰饮相关疾病
        7.4.2 病因的认识
        7.4.3 病机的认识
        7.4.4 治法方药
        7.4.5 述评
    8 从《伤寒杂病论》到现代水湿痰饮病概念的衍化过程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病案来源
        1.2 病案纳入标准
        1.3 病案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案的预处理
        2.2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2.3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方法
        2.3.1 数据处理过程
        2.3.2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2.3.3 病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选病例基本情况
        3.2 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统计结果
        3.2.1 频数分布统计结果
        3.2.2 方症关联分析结果
        3.2.3 聚类分析结果
        3.3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统计结果
        3.3.1 水湿痰饮侵袭脾胃系统计结果
        3.3.2 水湿痰饮侵袭肺系统计结果
        3.3.3 水湿痰饮侵袭肝脾统计结果
        3.3.4 水湿痰饮侵袭肾系统计结果
        3.3.5 水湿痰饮侵袭脾肾统计结果
        3.3.6 水湿痰饮侵袭肢体经络统计结果
        3.3.7 水湿痰饮侵袭其他部位统计结果
    4 讨论——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4.1 中、西医疾病分类及水湿痰饮侵袭部位
        4.2 临床症状
        4.3 病机、病理因素、病位
        4.4 辨证分析
        4.4.1 关联规则分析
        4.4.2 聚类分析
        4.5 用药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探讨
    1 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以内科所占比例最大
    2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口干一症值得重视
    3 病因病机
        3.1 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
        3.2 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
        3.3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
        3.4 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
        3.5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演变
    4 病机辨证
        4.1 辨病理因素
        4.1.1 辨湿、水、饮、痰
        4.1.2 辨寒热属性
        4.1.3 辨气分血分
        4.1.4 辨兼夹病邪
        4.2 辨脏腑病位
        4.3 辨正虚
    5 治疗方案
        5.1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经方运用
        5.1.1 在脾胃的治疗
        5.1.2 在肺脏的治疗
        5.1.3 在肝脾的治疗
        5.1.4 在肾脏的治疗
        5.1.5 在脾肾的治疗
        5.1.6 在肢体经络的治疗
        5.2 药物的加减法
        5.2.1 依据病机进行加减
        5.2.2 根据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5.3 多种功效药物配伍使用
        5.4 核心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
        5.4.1 核心药物
        5.4.2 核心药对、药物组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4)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筛选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心功能分级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
        1.5 病例准入标准
        1.6 病例筛除标准
        1.7 剔除、脱落与中止试验标准
    2 病例疗效评价标准
        2.1 心功能(NYHA分级)疗效评价标准
        2.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2.3 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2.4 Lee氏心衰计分标准
        2.5 心功能参数评价标准
        2.6 血浆NT-proBNP水平评价标准
        2.7 运动耐量评价标准
    3 临床资料
        3.1 研究对象来源
    4 研究方法
        4.1 随机分组
        4.2 治疗方法
        4.3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4.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病例剔除、脱落与中止分析
    2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1 慢性心衰患者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对比(见表5)
        2.2 两组间心功能分级治疗前的比较(见表6)
        2.3 两组间基础疾病治疗前的比较(见表7)
        2.4 两组间LVEF治疗前的比较(见表8)
        2.5 两组间6min步行距离试验治疗前的比较(见表9)
        2.6 两组间Lee氏心衰症状体征治疗前的比较(见表10)
        2.7 两组间治疗前中医症状的比较(见表11)
    3 治疗后临床资料分析
        3.1 两组间治疗后中医症状的比较
        3.2 Lee心衰计分比较
        3.3 两组中医证候治疗后对比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对比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疗效对比
        3.6 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治疗前后对比
        3.7 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结果的对比
    4 一般安全性指标检查
讨论
    1 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背景简要
    2 祖国医学对慢性心衰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治法
    3 阳虚水泛型心衰
        3.1 阳虚水泛型心衰病因病机
        3.2 阳虚水泛型心衰治法
        3.3 阳虚水泛型心衰选方
    4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治疗阳虚水泛型心衰的立证依据
    5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的组成、用量及方义
    6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中药物的功效
    7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中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8 各项检查指标在CHF中的应用
        8.1 NT-ProBNP
        8.2 6分钟步行试验
        8.3 心功能(NYHA)分级
        8.4 心功能参数
    9 防己黄芪汤加麻黄的疗效分析
        9.1 对中医证候及中医症状的疗效分析
        9.2 对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LVEF、6MWT的疗效分析
        9.3 对Lee氏心衰计分的疗效分析
    10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水肿验案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发性水肿
辩证:肾气不固, 脾肺气虚, 水湿泛溢。

(6)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防己黄芪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防己黄芪汤水提物与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比较
    1.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药材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实验方法
        2.1 防己黄芪汤供试液的制备
        2.2 抗炎实验
        2.3 镇痛实验
        2.4 统计学方法
    3.实验结果
        3.1 抗炎实验结果
        3.2 镇痛实验结果
第二章 防己黄芪汤全方及其单味药HPLC-DAD分析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对照品
    2.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流动相的选择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方法学考察
        3.1 精密度考察
        3.2 稳定性考察
        3.3 重复性考察
        3.4 数据处理
    4.方法学考察结果
        4.1 精密度实验
        4.2 稳定性试验
        4.3 重复性试验
    5.指纹图谱的测定及技术参数
        5.1 指纹图谱的测定
        5.2 参照峰的选择
        5.3 共有指纹峰的标定及均值相似度的计算
        5.4 指纹图谱各峰来源归属
第三章 防己黄芪汤含药血清HPLC—DAD分析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动物
    2.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防己黄芪汤供试液的制备
        2.3 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的制备
        2.4 血清样品预处理方法考察
        2.5 血清样品采血时间和给药天数的确定
        2.6 血清样品的采取及处理
        2.7 样品分析
    3.实验结果
        3.1 血清样品预处理方法考察结果
        3.2 血清样品采血时间和给药天数考察结果
        3.3 防己黄芪汤中血清成分标定
        3.4 移行成分来源归属
第四章 防己黄芪汤及其含药血清UPLC-MS分析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动物
    2.实验方法
        2.1 分析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3.实验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作用
    2.2 抗病原微生物
    2.3 对心血管的作用
        2.3.1 抗心肌损伤
        2.3.2 抗心律失常
        2.3.3 抗高血压
    2.4 抗肿瘤作用
    2.5 抗纤维化及胶原增生
        2.5.1 抗肝纤维化
        2.5.2 抑制瘢痕
        2.5.3 抗矽肺
3 临床应用
    3.1 防己茯苓汤
    3.2 防己黄芪汤
    3.3 己椒苈黄丸
    3.4 宣痹汤
    3.5 复方汉防己颗粒
    3.6 其他
4 总结与展望

(8)经方论治水肿病的规律总结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理
    1.1 感受外邪,水为风激
    1.2 肺失通调,肾虚水泛
    1.3 脾肾阳虚,气化不行
    1.4 三焦失司,水道不利
2 治疗大法和分类论治
    2.1 风水
        2.1.1 风水的定义
        2.1.2 风水表虚的证治
        2.1.3 风水夹热的证治
    2.2 皮水
        2.2.1 皮水的定义
        2.2.2 皮水表实的证治
        2.2.3 皮水夹热的证治
        2.2.4 皮水气虚阳郁的证治
        2.2.5 皮水湿盛阳郁的证治
    2.3 正水
        2.3.1 正水的定义
        2.3.2 正水的证治
    2.4 石水
        2.4.1 石水的定义
        2.4.2 石水的证治
    2.5 黄汗
        2.5.1 黄汗的定义
        2.5.2 黄汗之营卫郁滞,湿热阻遏的证治
        2.5.3黄汗之气虚湿盛阳郁的证治
    2.6 其他水气内停证的辨治
        2.6.1 阳虚阴凝证
        2.6.2 脾虚气滞证
3 常用经方的现代临床应用
    3.1 防己黄芪汤
    3.2 越婢汤
    3.3 防己茯苓汤
    3.4 金匮肾气丸
4 讨论

(9)防己黄芪汤现代临床应用证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现代临床防己黄芪汤证主症分布规律
防己黄芪汤的新用
防己黄芪汤证的一般发病规律
防己黄芪汤证的辨证特点
防己黄芪汤证现代临床药物使用规律
    1.防己
    2.黄芪
    3.白术
    4.甘草
    5.生姜和大枣
    6.配伍用药
    7.煎服方法
小结

(10)防己黄芪汤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消化系统疾病
2 循环系统疾病
3 呼吸系统疾病
4 泌尿系统疾病
5 骨关节疾病
6 骨折后肢体水肿
7 特发性水肿
8 癌性腹水

四、防己黄芪汤为主治疗特发性水肿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回顾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病脾肾气虚型)中药疗效和药物挖掘、网络药理学、文献计量学分析[D]. 张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防己黄芪汤对TAPP术后血清肿的防治作用[D]. 范留洋.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D]. 赵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D]. 赵志幸.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水肿验案二则[J]. 李秋民,汪梦林,刘琳. 饮食科学, 2017(18)
  • [6]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的防己黄芪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魏珊.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王蓉,马腾茂,刘飞,高慧琴.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4)
  • [8]经方论治水肿病的规律总结及研究进展[J]. 王仃仃,王祥生,冯国庆.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2)
  • [9]防己黄芪汤现代临床应用证药规律分析[J]. 杨会军,刘维,吴沅皞,张迪.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8)
  • [10]防己黄芪汤临床研究进展[J]. 李梦乔,戴琦,刘宇翔,罗勇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07)

标签:;  ;  ;  ;  ;  

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水肿6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