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测定的指导与分析

密度测定的指导与分析

一、密度测定的指导与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辛军红[1](2021)在《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进出口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越来越重视,以及国内外标准中茶叶农药检测项目的不断增加和限量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建立茶叶中多种农药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开发高效、快速、简便和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基于固相吸附原理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固相萃取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吸附性能和重复使用率低的问题,共价有机骨架(COF)及其复合材料作为样品前处理吸附剂,具有稳定性好、比表面积高、孔隙丰富、易于制备以及可多次重复使用等特点。本论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COF及其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固相萃取(SPE)、磁固相萃取(MSPE)、固相微萃取(SPME)的样品前处理中,与色谱-质谱检测技术联用,建立4种茶叶及茶饮料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对COF材料的合成方法进行优化,对材料的吸附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对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适用性等进行评价,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球形TPB-DMTP-COF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研究利用室温合成法,制备了形貌均一的球形TPB-DMTP-COF,对反应溶剂的种类、催化剂的加量以及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均三甲苯和1,4-二氧六环体系,乙腈体系有利于TPB-DMTP-COF球形形貌的形成;催化剂的用量决定了球形形貌的均一性和粒径尺寸;反应时间影响了TPB-DMTP-COF的球体直径和晶型。表征结果显示,TPB-DMTP-COF具有高的比表面积(1419 m2 g-1)和良好的晶型结构。将球形TPB-DMTP-COF用于SPE柱的吸附填料,优化了上样和洗脱条件,建立了SPE-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在0.1-100 ng g-1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51-0.9976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03-0.018 ng g-1。对市售的不同种类茶叶进行了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含量的测定,并对绿茶和红茶的空白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7%-102.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3%。本研究为均一球形COF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思路。2、基于NH2-Fe3O4@COF的磁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饮料中苯甲酰脲杀虫剂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利用室温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NH2-Fe3O4@COF)。将该材料用作磁固相萃取的吸附剂,萃取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NH2-Fe3O4@COF对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快速,萃取时间仅10 min。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共价有机骨架中的甲氧基团与苯甲酰脲类农药分子中的酰胺基团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疏水作用是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作用力。本研究建立了MSPE-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6种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在10-1000 ng L-1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77-0.9999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06-1.65 ng L-1。为了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4种原味茶饮料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1%-10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4%。本研究为饮料样品中痕量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3、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制备了一种含有丰富电负性氮原子的酮烯胺式Tp-Azo-COF材料,将其用于固相微萃取的纤维涂层。Tp-Azo-COF具有高的比表面积(1218 m2 g-1),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有机氯农药的萃取、富集和热解吸。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Tp-Azo-COF和有机氯农药的吸附亲和力受卤素键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影响。Tp-Azo-COF涂层对5种有机氯农药的萃取效率均高于3种商品化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富集倍数范围为1061-3693,且微萃取针可实现上百次的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本研究建立了SPME-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超灵敏方法,5种有机氯农药在0.1-1000ng L-1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9921-0.9963,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在0.002-0.08 ng L-1之间。为了评价该方法的适用性,对绿茶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5.1%-10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本研究拓展了酮烯胺式COF材料作为富集探针用于有机氯农药分析的应用。4、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磁固相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与机理研究制备了一种在水相中稳定分散的亲水性磁球。选择含丰富羟基基团的DHTA醛基单体,以及TAPT氨基单体,优化了亲水性磁球与TAPT-DHTA-COF的结合方式。利用室温法,设计合成了具有一定亲水特性的磁性TAPT-DHTA-COF材料。表征结果表明,磁性TAPT-DHTA-COF具有良好的磁响应,均匀分散于水相后,能够实现快速的磁分离。将磁性TAPT-DHTA-COF用作MSPE的吸附剂,优化了MSPE的影响参数,建立了MSPE-GC-MS/MS联用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在绿茶基质中,6种酰胺类除草剂在1-500 ng g-1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10-0.9982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范围为0.25-0.73 ng g-1。对绿茶和红茶的空白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率实验,回收率范围为80.1%-94.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2%。TAPT-DHTA-COF与酰胺类除草剂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是吸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本方法为改善COF材料对极性化合物的吸附研究提供了思路。

叶丽霞[2](2021)在《多组学解析‘华农’无籽椪柑花粉败育机制》文中认为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主要用于鲜食或榨汁,无籽柑橘由于食用方便、加工简单,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引起柑橘无籽的原因主要有胚囊败育、雄性不育、胚败育以及自交不亲和等,而雄性不育最常见的原因是花粉败育。在拟南芥和水稻等草本植物中已有多种调控花粉败育的途径被解析,但在柑橘等多数木本植物中,花粉败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仍然未知。本研究以‘华农’有籽椪柑(WT)及其自然无籽突变体‘华农’无籽椪柑(MT)为材料,利用形态学和多组学分析,对‘华农’无籽椪柑形成的原因及分子调控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结果如下:1、花药发育过程形态学观察发现,‘华农’无籽椪柑花药散粉较少,花粉粒多数无活力,在体内体外都无法正常萌发。花粉发育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减I中期排列不整齐而不均等分离,四分体时期胼胝质内包含2-7个数目不等的微核。单核早期花粉粒内细胞质开始出现降解,到单核晚期时细胞核消失,出现核凋亡。到成熟期,花粉粒大小不均匀,差异明显,沟孔不清晰,形态不够饱满,有些甚至塌陷,花粉内残留部分或完全没有内含物,花粉败育。2、对‘华农’无籽椪柑及‘华农’有籽椪柑花药发育的减数分裂前期(Stage 1),减数分裂期(Stage 2)以及成熟期(Stage 3)这3个关键时期共18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共获得186.24 Gb Clean Data。在3个时期中共有5,4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成熟期最多。与‘华农’有籽椪柑相比,‘华农’无籽椪柑3个时期中共有2025个DEGs上调,3794个DEGs下调,共同差异基因有98个。DEGs中许多为ERF、NAC、WRKY等转录因子。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在淀粉、糖以及激素等代谢通路有较多富集。定量分析发现,在成熟期,‘华农’无籽椪柑花药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低于‘华农’有籽椪柑。激素测定发现,IAA、JA以及ABA含量也显着低于‘华农’有籽椪柑。这些结果表明‘华农’无籽椪柑花药中淀粉、糖以及激素含量减少可能与花粉败育相关。3、对‘华农’无籽椪柑及‘华农’有籽椪柑花药发育的3个关键时期共12个样品进行全基因甲基化测序(WGBS),测序平均每个样品获得11.26 Gb Clean Data,总数据量为135.12 Gb Clean Data。3个时期共有50,845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对应于15,426个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CG、CHG和CHH 3种位点中,CHH位点甲基化占比最高。3个时期中‘华农’无籽椪柑的甲基化基因数都多于‘华农’有籽椪柑,尤其在减数分裂前期。在基因不同区域,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启动子区。3个时期DMGs中共有1106个转录因子,其中占比较多的是MYB、ERF、b HLH等。GO富集分析发现,DMGs主要参与膜组分及膜蛋白相关通路。KEGG富集分析发现,许多DMGs富集在淀粉、糖以及激素等通路,与DEGs相似。此外,甲基化抑制剂Zeb处理可部分恢复‘华农’无籽椪柑花粉育性。这些结果表明甲基化修饰可能参与调控‘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4、对‘华农’无籽椪柑及‘华农’有籽椪柑花药发育的3个关键时期进行代谢组分析。3个时期共检测到10大类639种代谢物,差异代谢物(DMs)197种,其中占比最多的是黄酮类。3个时期共同差异代谢物只有6种,3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差异代谢物数分别为72种,50种和131种。在花药发育前2个时期,上调的代谢物数量略多于下调数。但在花药成熟期,差异代谢物最多,下调的代谢物数明显多于上调数。KEGG富集分析发现,3个时期中差异代谢物在次级代谢物代谢途径都有较高程度富集,关联分析发现类黄酮主导了代谢物间的关联。此外,类黄酮处理后‘华农’无籽椪柑花粉的育性降低。这些结果表明黄酮类物质也可能在花粉发育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不同时期可能功能不同。5、对花药发育3个关键时期的转录组、全基因组甲基化以及代谢组进行联合分析。转录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多数发生甲基化,且基因表达水平与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对共同差异基因DEG/DMGs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MAPK信号、植物激素、淀粉、糖以及细胞周期等相关通路。在‘华农’无籽椪柑花药减数分裂前期,许多与减数分裂、激素及黄酮类物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发生甲基化或去甲基化,代谢组也发现黄酮类物质差异较明显。这些结果表明甲基化可能通过调控一些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华农’无籽椪柑花粉育性。

郭媛[3](2021)在《铁电解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脱氮除磷效能与机理》文中认为与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AS)相比,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具有沉降性能优良、生物富集量高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势特征,因此,AGS技术被誉为一项经济效益突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污水生物法处理技术。然而,该工艺在处理低有机负荷生活污水时存在系统启动周期长、长期运行易失稳和脱氮除磷效能不足等应用瓶颈。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本研究提出将铁电解作用耦合于AGS系统,一方面利用电刺激对微生物表面特性、迁移行为和生化活性等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借助阳极电解缓慢溶铁的过程提高元素铁在AGS系统的利用效能,以期形成协同的强化效果,为攻克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条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此外,本研究深入解析了铁电解作用下污泥内部各组分随颗粒化过程的变化情况,以及污泥完全颗粒化后其内部的功能微生物和功能基因等,旨在建立“铁电解作用—响应规律—生态功能”三者之间的级联作用关系,助推AGS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与理论发展。提出了一种耦合铁电解作用强化AGS形成的新方法,培养出一种形成速度快、颗粒结构稳定和多路径脱氮除磷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在常用于培养AGS的序批间歇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安装了一对由活性铁阳极和惰性钛阴极组成的电极单元,成功构建了一种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并基于颗粒化速率和污染物去除效能的评估,重点优化了铁电解单元的作用方式和施加电压。结果表明,在交替式缺氧/好氧(AN/O_SBR)的周期运行模式下,施加1.0~1.5 V的恒定电压于缺氧阶段,在低有机负荷(1.35 kg COD/(m3?d))进水条件下该耦合系统可以20 d内完成启动、60 d后稳定运行,培养出的AGS具有沉降性能好、比重大和微生物活性高等优势特点。这种AGS内部沉积有铁系矿物,该无机组分不仅增强了颗粒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构造了交联互通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细菌生长所需基质以及代谢产物的传输,有效克服了传统自凝聚形成的AGS结构稳定性差的固有劣势。此外,在1.5 V铁电解作用下完全颗粒化后的耦合系统对于实际的生活污水也具有优良的污染物处理效能,与无铁电解作用的对照组相比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0%、27.3%和39.9%,且系统出水中碳氮磷的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探究了铁电解作用下污泥内部无机矿物、微生物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三种组分随颗粒化过程的协同演变规律,阐明了基于“晶核说”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好氧污泥的颗粒化过程中,污泥内部的无机矿物由无定型的铁氧化物逐渐转变为结晶型的磷酸铁系矿物;污泥EPS中C-(C/H)形式的C会被部分氧化为含氧的C结构(C-OH、C=O和O-C=O),赋予EPS络合金属阳离子的性能;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演替,逐渐富集生长与EPS分泌和氮磷污染物去除相关的功能微生物。基于此,推断并验证了颗粒化各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组分类型及其影响机制,即:EPS在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初期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粘附作用滞留下微小絮体,另一方面经氧化而具备络合特性,为Fe2+、Fe3+和Ca2+等金属离子卷入污泥基质提供前提条件;在颗粒化的增长期,颗粒内无定型铁氧化物的赋存明显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有利于滞留更多生物质于反应器中进一步生长和颗粒化;当污泥完全颗粒化后,颗粒内部的主要无机组分为结晶型磷酸铁系矿物,其与污泥内的微生物和EPS协同作用维持着颗粒结构的稳定。揭示了本研究培养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多路径协同脱氮除磷的去污机制。结果表明:对于1.5 V铁电解作用下形成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其适中的污泥粒径(1.7 mm)和铁含量(30 mg/g SS)为铁营养型和不同需氧类型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溶氧微环境和铁需求量。与无铁电解作用下形成的AGS相比,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内部被检出存在多种类型的反硝化菌,异养、自养和混养反硝化菌在该污泥所有反硝化菌中的相对比例分别为74.5%、10.3%和15.2%,且这三类反硝化菌在整个微生物群落组成中的总丰度高达42%。通过颗粒污泥的离体摇瓶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原位沉积铁矿型AGS内部存在依赖于亚铁氧化的自养反硝化路径,该路径与其他脱氮路径共同作用下,赋予了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优良的TN去除效能。此外,该AGS中与铁和氮代谢相关的细菌可以通过相关功能基因的管控,严格控制元素Fe在细胞质内的积累量,并将Fe2+与NO3--N的反应场所限定于细胞周质层中。基于原位沉积铁矿型AGS中磷元素的赋存形态分析,推断并验证了在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中高效的TP去除效能归因于生物化学协同除磷,主要包括三种路径,分别为聚磷菌主导的生物除磷,阳极溶出的铁离子(Fe(Ⅱ)或Fe(Ⅲ))与PO43-共沉淀的化学除磷,以及AGS内部富含的铁氧化物对PO43-的吸附除磷。

刘子晨[4](2021)在《西安市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源解析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雨水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宝贵资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硬质下垫面及人类活动增加导致大气、地表污染加剧,造成降雨径流污染严重。对降雨径流进行污染源解析及影响因素辨识是实现其有效控制的关键。本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及实测降雨径流数据,探究了未落地雨水、不同功能区不同下垫面径流污染特性,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质污染综合评价、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进一步解析造成污染差异的原因,并利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对水质年际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论如下:(1)统计年内西安市未落地雨水氮污染严重,屋面和路面径流以悬浮物和有机物污染为主,绿地径流中含磷污染物普遍高于屋面和路面径流;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表明路面径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组分相比屋面径流更为复杂,屋面径流DOM解析出3种腐殖质(C1、C2、C4)和1种富里酸(C3),路面径流DOM解析出4种腐殖质(C1、C2、C4、C5)、1种富里酸(C3)和1种类蛋白(C6),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DOM组分含量减小;各功能区不同下垫面径流主要含有—OH、—COOH、苯环等官能团,C=C、C=O等不饱和键;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功能区雨水径流水质污染程度为: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其中交通区路面径流和工业区屋面、路面径流均为重度污染,商业区屋面、路面、绿地径流分别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和污染,文教区除路面径流为中度污染外,其他均为较清洁,未落地雨水为较清洁。(2)基于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常规水质指标(COD、SS、NH3-N、TP)、DOC和DOM组分将屋面径流解析出两类污染源,第一类来源于大气沉降,对径流污染的贡献率为44.2%,第二类来源于屋面材料析出物和交通活动,贡献率为55.8%;将路面径流解析出三类污染源,交通活动对径流污染的贡献率为39.8%、大气沉降与土壤侵蚀污染源贡献率为22.4%、生活污染源贡献率为37.8%。(3)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得出统计年内未落地雨水、屋面径流、路面径流COD浓度均呈上升趋势,TP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在未落地雨水NH3-N下降的情况下,屋面与路面径流NH3-N呈现上升趋势,未落地雨水与屋面径流SS浓度呈下降趋势,但路面径流呈现略微的上升趋势。LMDI模型分解结果显示技术改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对未落地雨水、屋面径流、路面径流水质的贡献度基本一致,其中技术改善是影响水质的主导因素,产业结构次之,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对水质改善呈负贡献,2017年人口结构效应骤增需引起警惕。

时馨竹[5](2021)在《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分布特征》文中提出微塑料(MPs)是指直径<5 mm的塑料颗粒,近年来已成为全球环境中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易吸附、难降解且具有毒性,影响环境系统中各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者们对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和毒理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从土壤中分离提取微塑料更为困难,导致土壤中的微塑料还未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城市沈阳周边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法在沈阳东、西、南、北4个区域共采集了84个平面土壤样品和5个土壤剖面的3层剖面土壤(5~10 cm、10~20 cm、20~30 cm)进行分析。采用密度分离浮选和光学显微镜鉴定,并结合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对土壤中的微塑料进行了形态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明确了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的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PMF模型法,展示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影响以及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主要结论如下:(1)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中普遍存在微塑料,物理形态主要有薄膜状、纤维状、碎片状和颗粒状,微塑料主要组成类型为聚乙烯微塑料(PE)、聚丙烯微塑料(PP)和聚苯乙烯微塑料(PS),其检出率分别为81.40%、54.15%和52.60%,其他种类微塑料没有检出。土壤微塑料总浓度为217.30μg/g~2512.18μg/g,平均值为1327.69μg/g,组成特征为PE>PP>PS,PE含量平均值为760.03μg/g,分别是PP和PS的2.03倍和3.93倍。(2)不同地区农田土壤微塑料的含量差异较大。沈阳西部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浓度最高,平均值为1569.59μg/g,其次是东部和北部,平均值分别为1320.28μg/g和1217.56μg/g,南部土壤微塑料浓度相对最小,平均值为1208.85μg/g。不同区域土壤微塑料浓度均表现为PE>PP>PS,但东部区域土壤中PP含量相对较高,北部区域土壤中PS含量相对较高。(3)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塑料浓度产生影响。虽然不同区域大棚与大地土壤微塑料均表现为PE>PP>PS,但大棚土壤微塑料平均值为1439.56μg/g,是大地的1.21倍,而大地土壤PS浓度高于大棚土壤。种植生菜、芸豆大棚土壤以及西瓜地、葱地和玉米地等土壤中,生菜大棚土壤微塑料含量最大,为1947.61μg/g,西瓜地土壤中微塑料含量最小,为641.29μg/g。(4)土壤微塑料浓度从地表向下明显降低,从表层土壤(0~5 cm)的998.76μg/g,减少到深层土壤(20~30 cm)的193.00μg/g,其中芸豆种植下土壤微塑料浓度降幅最大,为90.46%,而玉米地中土壤微塑料浓度降幅最小,降幅为68.77%。(5)土壤p H值、含水率、有机质和电导率对土壤微塑料分布影响明显。土壤PE微塑料与土壤p H值、含水率有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电导率有负相关关系;PP微塑料与土壤p H值有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含水率有负相关关系;PS微塑料与土壤有机质有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p H值有负相关关系。(6)运用PMF模型对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主要来自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大气微塑料沉降和化肥施用,其次来源于塑料垃圾土壤填埋和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各种来源对微塑料的贡献率分别为24.2%、23.1%和21.1%,以及19.4%和12.2%。

黄芳[6](2021)在《临安不同绿地内PM2.5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会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浓度升高。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营造健康人居环境。近年来,公共健康与城市绿地的关系备受关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杭州大气颗粒物中PAHs相关研究已有不少,但鲜有研究对小尺度城市绿地内PM2.5中PAHs分布展开探讨。本研究以杭州临安的春天小区、衣锦商业街、五舟广场和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4号学院楼楼旁绿地(简称为学院楼楼旁绿地)4个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7年的春季和冬季,用智能中流量TSP采样器对绿地内PM2.5进行采样,用气质联用仪对PAHs进行测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AHs污染特征,结合诊断比值法、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法定性定量追溯污染来源,依据苯并[a]芘毒性当量,对人体暴露于PAHs的健康风险展开评估,最后对绿地中影响PAHs浓度的主要因素展开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冬季临安PM2.5浓度高于春季(P<0.05)。单体PAH含量变化由高到低为Flu>Chr>Bb F>Pyr>Bk F>Ba A>Icd P>Bghi P>Ba P,Ba P的浓度在人体可承受范围内。4种城市绿地内PM2.5中PAHs浓度的时空变化明显(P<0.05),时间变化表现为冬季高于春季,空间变化表现为衣锦商业街>春天小区>五舟广场>学院楼楼旁绿地。不同季节,各绿地内PAHs环数分布比重从大到小均为4环>5环>6环。4环PAHs的分布比例以学院楼楼旁绿地最高,春天小区最低。(2)4个绿地内PAHs污染源种类较多,以燃煤、车辆尾气排放、生物质及草木燃烧为主。春天小区、学院楼楼旁绿地和衣锦商业街以混合源为主。衣锦商业街燃煤和天然气燃烧的贡献率较高,五舟广场主要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绿地内PAHs来源相似性和相关性高于春季。不同绿地健康风险不同,但均属安全范围内。其中,春季以春天小区风险较高,冬季以衣锦商业街风险较高。两季中,学院楼楼旁绿地健康风险均低于其他绿地。(3)春、冬季,4种绿地内PM2.5中PAHs浓度受建筑布局、绿化覆盖率和人车流量的影响较大。PAHs浓度随人车流量的增加而升高,绿化覆盖率和PAHs浓度呈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的负相关关系。学院楼楼旁绿地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和较低的建筑密度能有效滞留并加快PAHs扩散。衣锦商业街人、车流量较大,建筑呈半包围布局,绿化覆盖率较低等原因,导致PAHs污染不易扩散。春天小区高密度的建筑排列对PAHs浓度影响较大。五舟广场内部空间最为开敞,PAHs不易聚集,消减较快。

马晗博[7](2021)在《Mn3O4涂敷强化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处理废活性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废活性炭产生量逐年增加。废活性炭如处置不当,极易形成二次固(危)废,产生环境污染,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处理废活性炭,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但仍存在能耗高、处理能效有待提升等问题。本文立足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再生处理废活性炭存在的不足,将Mn3O4涂敷应用于自制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电极,开展介质阻挡协同Mn3O4催化技术再生处理废活性炭的研究,为废活性炭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为探究Mn3O4涂敷对等离子体放电性能的影响,比较分析Mn3O4涂敷前后等离子体放电模式、放电功率以及能量密度等电气性能参数变化,分析放电过程中Mn3O4对反应体系O3、·OH等活性粒子产生的影响。为研究Mn3O4涂敷辅助强化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废活性炭能效,考察获得不同放电电压、放电时间及空气流量等适宜放电参数;结合活性炭再生损耗率,分析废活性炭再生次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明放电电压、背景气对放电体系中VOCs转化及CO2、O3等物质变化情况。为实现Mn3O4涂敷辅助强化低温等离子体对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处理推广,开展再生处理有机废气、有机废水的废活性炭的应用研究,借助GCMS分析废活性炭吸附的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产物,分析废活性炭再生过程能耗,探明工业应用中有机废活性炭再生能效。结果表明:(1)Mn3O4涂敷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电极的电气性能分析发现,Mn3O4涂覆放电波形为正弦波形且有毛刺现象,说明Mn3O4涂敷不会影响介质阻挡放电模式;当电压为12kV时,Mn3O4涂敷模式放电功率为88.05W,比空载降低11.44%;能量密度为10566.16J/L,比空载降低1364.56J/L,说明Mn3O4涂敷可降低等离子体放电能耗。分析Mn3O4涂敷辅助放电过程中活性粒子发现,放电电压为13kV时,O3浓度最大为826.13mg/m3;空气流速为0.5L/min时,O3浓度减少量最大,下降105.42mg/m3;放电电压为12kV时,空气流速为0.5L/min,·OH浓度为2.54mg/L,是空载的3.10倍,表明Mn3O4涂敷有助于提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再生处理废活性炭。(2)再生处理吸附甲苯废活性炭发现,在放电电压为12kV,放电时间为30min,空气流速为0.5L/min时,Mn3O4涂敷对废活性炭吸附的甲苯降解效率为99.78%,比空载高21.07%;VOCs浓度、CO2浓度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放电电压越大,浓度上升越快,电压为13kV时VOCs浓度最大为182.25mg/m3,CO2浓度为9034.28mg/m3。在空气流速为0.5L/min是,VOCs下降速率及CO2增长速率最快,在28.43min时浓度降为0mg/m3;再生5次,活性炭损耗率由为12.45%增至18.30%,再生吸附效率由95.44%下降为83.64%,表明活性炭损耗影响吸附效果,甲苯降解率由99.74%下降至99.24%,降解效果较好,表明Mn3O4涂敷有助于废活性炭再生利用。(3)Mn3O4涂敷强化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处理工业废活性炭发现,当放电电压12kV,放电时间30min,空气流速为0.5L/min,工业废气活性炭中正壬烷降解率为88.02%、甲苯降解率为97.21%、联苯降解率为72.84%、己内酰胺降解率为67.26%;放电电压12kV,放电时间30min,空气流速为0.3L/min,工业有机废水中十二烷降解率为99.42%、己内酰胺降解率为99.23%。(4)对比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处理前后产物比较,天源VOCs、晋丰VOCs、天源污水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处理,未见二次中间产物产生,过程能量效率分别为6.13g/k Wh、5.36g/k Wh、3.44g/k Wh,表明Mn3O4涂敷强化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对处理废气、废水活性炭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能实现废活性炭再生处理。

庄和必[8](2021)在《利用共表达网络和关联分析解析杉木重要材质性状的等位变异》文中提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针叶速生用材树种,材质性状的改良是现阶段杉木育种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同其他木本植物一样,杉木也存在着育种周期长、选择效率低等问题,如何缩短选择周期,加快遗传改良进程,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基于第二代测序平台(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RNA-Seq技术和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方法已被成功应用于非模式木本植物重要性状关键基因的挖掘和分子机制解析。本研究首先获得一个高质量的杉木参考转录组;然后应用RNA-Seq技术和关联分析挖掘杉木木材形成的关键基因及其优异等位变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ingle-molecule Realtime,SMRT)构建了一个高质量的杉木参考转录组。经BUSCO评估,完整度达到了87.4%;其中88.8%的Unigenes在Nr、Swissprot等五个数据库中得到注释;简单重复序列分析鉴定到6,882个SSR(simple-sequence repeats)位点;使用RNA编码能力预测软件鉴定到6,431条lncRNA(long non-codingRNAs),其中35条lncRNAs被认为是15种miRNA(microRNA)前体;1,566条被鉴定为来自55个基因家族的转录因子。(2)利用RNA-Seq技术对三个时期斜放处理的应压木木质部进行了基因表达谱分析,共检测到6,444个差异表达Unigenes,其中包括573个lncRNA和283个转录因子;在处理30 d、60 d和90 d的样本中,分别检测到2,069、3,292和3,474个差异表达Unigenes;对差异表达Unigenes进行注释,1,586个基因富集于64个代谢通路,在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富集到了较多基因。利用WGCNA(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挖掘出2个与杉木木材形成相关的关键模块,共包括775个重要Unigenes。(3)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从500个重要Unigenes中挖掘出6,646个高质量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SNP的发生频率为162.7 bp/个,转换的SNP位点数多于颠换的SNP位点数。SNP位点与应力波速和密度的关联分析共获得57个SNP-性状关联,代表来自32个Unigenes上的57个SNP位点,对性状的表型解释率为0.0571(PB.67466.1_SNP1190)至0.1203之间(PB.38620.2_SNP608)之间。来自9个Unigenes的61种常见的单倍型与性状关联,对性状的表型解释率为0.51%(PB.38620.2 SNP608-SNP683)至8.08%(PB.50582.2 SNP1171-SNP1208)。选取最显着的200对SNP-SNP互作位点进行上位性分析,对表型解释率介于0.0035(PB.39235.3_SNP214&PB.50582.2_SNP572)至0.1509(PB.62973.3_SNP755&PB.66208.2_SNP741)之间,上位效应互作网络显示杉木木材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研究结果为杉木木材形成分子机制的进一步解析、后续分子标记开发和辅助育种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依据。

路辉[9](2021)在《复杂铝电解质关键物化参数预报和测定新方法》文中提出铝电解质是电解铝生产的载体介质,其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铝电解产品质量、电能消耗和电流效率。随着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变化,电解质体系成分越来越复杂,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较大改变,给电解生产带来效率低、能耗高、沉淀多和控制难等系列问题。围绕电解铝工业提质增效、节能降耗,转型升级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复杂铝电解质体系物理化学性质,探索复杂电解质初晶温度、分子比等关键物化参数精准预报和测定,对优化铝电解生产工艺、实现生产精准管控和推动铝冶炼智能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获得了复杂铝电解质体系的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和热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揭示了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区域性特征,建立了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复杂电解质体系形成间的映射关联。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多基体类型、宽成分范围复杂铝电解质样本的初晶温度预报模型。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基于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融合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了复杂铝电解质CR的定量分析测定。开展了熔融复杂铝电解质CR和Ca、Mg含量的LIBS原位在线检测实验,首次实现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主要成分的LIBS原位在线检测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电解质和原辅料多维度、大容量的多源数据结合原料区域供应协同的分析方法,实现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和原辅料间成分的区域映射关联。分析了复杂铝电解质体系的典型物理化学性质,揭示了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区域性特征。从氧化铝、炭素阳极、阳极覆盖料和炭渣等方面对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形成进行溯源分析,阐明氧化铝、炭素阳极和阳极覆盖料中杂质元素分布规律,构建了铝电解原材料、辅助材料中杂质元素和复杂铝电解质形成之间的基本映射关系。(2)大样本容量电解质样本成分全要素耦合结合机器学习解析的建模方法实现了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初晶温度的精准预报。模型适用范围拓宽,预报准确性提高,揭示出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初晶温度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BP-ANN模型留一交叉验证RMSE=6.77,MRE=0.54%,39个外部样本初晶温度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9%;SVM(Rbf)模型留一交叉验证RMSE=6.90,MRE=0.49%,预报39个外部样本初晶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43%,预报准确性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设计、搭建LIBS实验装置,通过开展单因素实验,实现了 LIBS检测关键实验参数优化。通过选择特征分析谱线,计算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证实等离子体光谱有效性,优化LIBS实验条件,获得合理的实验参数组合。结合Mc-Whirter准则,计算出激光等离子体温度为5353 K,电子密度为1.55×1018 cm-3,证实复杂铝电解质等离子体满足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LIBS等离子体光谱有效。实验确定LIBS参数优化条件为:氩气气氛,激光器延迟时间4 μs,激光器能量133 mJ,电解质研磨时间30 s,电解质压样压力8 Mpa,激光脉冲累加50次,为复杂铝电解质体系主要成分LIBS定量分析奠定基础。(4)提出基于光谱变量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融合方法,首次实现复杂铝电解质CR的LIBS定量测定分析。采用超多面体方法筛选光谱特征变量,以筛选出的特征变量为新数据集,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建模,发现SVM(Liner)模型留一交叉验证RMSE=0.062,MRE=1.79%,SVM(Rbf)模型留一交叉验证RMSE=0.027,MRE=0.93%;通过验证17个外部独立测试样本,SVM(Liner)与SVM(Rbf)模型测定分析复杂电解质CR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3%与0.43%,Hyperpolyhedron-SVM方法对复杂铝电解质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均表现出较好的分析测定能力。(5)搭建LIBS原位在线检测装置结合化学计量学解析方法,首次实现高温环境下强扰动、非均质熔融态复杂铝电解质主要成分的LIBS定量分析。基于全谱的SVM校正模型分析测定能力较好,分析20个外部电解质样本CR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62%。采用传统定标法建立了面向复杂电解质体系Ca、Mg含量的定标曲线,其中Ca元素的定标曲线为y=6208.43x-8654.59,定标模型 R=0.94,RSD=1.89%,Mg 元素的定标曲线为 y=7120.13x+1312.60,定标模型R=0.95,RSD=3.28%。通过分析13个外部独立测试电解质样本,Ca元素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5.40%,Mg元素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3.0%。Ca元素最低检测限为8.54mg·g-1,Mg元素最低检测限为15.50mg·g-1。

朴占龙[10](2021)在《CaO-Al2O3-TiO2基高钛钢用保护渣开发及冶金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钛钢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和减少焊接飞溅等良好性能,使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发展与应用。但高钛钢在连铸过程中普遍存在结晶器钢-渣界面反应严重、铸坯表面质量差及连浇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开发非反应性的CaO-Al2O3-TiO2基新型高钛钢专用保护渣,同时,利用钙钛矿代替枪晶石发挥控制传热的作用,实现保护渣的无氟化。首先,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保护渣中组元临界含量的关系,明确了保护渣中w(TiO2%)≥2%和w(SiO2%)≤5%时,不存在钢-渣界面反应。基于双膜理论,建立钢-渣界面反应动力学模型,确定钢中Ti、Si和保护渣中TiO2、SiO2均为钢-渣界面反应的限制性环节,其中Ti的影响最为显着,Ti含量在0.05~1.91%范围内,随其含量增加,钢-渣界面反应程度和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均增加,且模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较为吻合。运用FactSage7.3热力学软件和Scigress分子动力学软件模拟各组元对保护渣理化性能的影响。基于钢-渣界面反应行为、保护渣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初步拟定保护渣成分范围。其次,利用全自动熔点熔速测定仪、旋转粘度计、S/DHTT和红外发射系统全面地开展保护渣冶金特性的研究,进而系统地分析各组元对保护渣熔化特性、流变特性、结晶特性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BaO降低熔体中Al-O和Ti-O结构单元的聚合度的特点,将粘度控制在0.1~0.5Pa.s。同时,BaO解决了 CaO-Al2O3-TiO2基保护渣高熔点的难题,将熔点控制在1050~1100℃。基于大量试验数据,构建适用于CaO-Al2O3-TiO2基新型高钛钢专用无氟保护渣的熔化温度、粘度和转折温度的计算模型,三个模型均能够较好地预测保护渣的理化性能。运用Mo模型阐明保护渣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的结晶机理。保护渣结晶控制环节均为界面反应控制。大部分晶体以恒定形核速率或恒定形核数量的两种方式形核,且以二维或三维方式生长。而TiO2和Li2O含量分别为16%和8%时,晶体以恒定速率形核,三维长大方式生长。结合保护渣传热特性的分析,上述晶体的生长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传热,钙钛矿能够替代枪晶石实现无氟保护渣控制传热的作用。利用DHTT双丝法揭示渣膜相态变化及结构分布,结晶器内渣膜中玻璃层、结晶层和液渣层的三层结构分层较为明显。随着结晶器内坯壳温度的降低,渣膜中玻璃层和结晶层的厚度增加,液渣层厚度降低。保护渣冶金特性的深入分析,为其开发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和夯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根据高钛焊丝钢ER70-Ti对保护渣性能的要求,运用CaO-Al2O3-TiO2基新型无氟保护渣的粘度计算模型和熔化温度计算模型,明确保护渣的成分范围:CaO/A12O3为0.8~1.2,TiO2含量为4~12%,SiO2含量为1~5%,BaO含量为5~15%,Na2O含量为6~10%,Li2O含量为1~4%,B2O3含量为6~10%,MgO含量为2~4%。将批量生产的高钛焊丝钢ER70-Ti专用保护渣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并取得较好的试验结果。

二、密度测定的指导与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密度测定的指导与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茶叶农药残留概述
        1.1.1 茶叶农药残留原因
        1.1.2 茶叶农药残留危害
        1.1.3 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1.2 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2.1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1.2.2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检测技术
        1.2.3 有机氯农药
        1.2.4 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技术
        1.2.5 酰胺类除草剂
        1.2.6 酰胺类除草剂的检测技术
    1.3 共价有机骨架(COF)材料
        1.3.1 COF材料的类型
        1.3.2 COF材料的合成方法
        1.3.3 COF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1.4 密度泛函理论(DFT)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基于均一球形TPB-DMTP-COF的 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2.2.1 TPB-DMTP-COF材料的合成
        2.2.2 TPB-DMTP-COF的表征和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
        2.2.3 LC-MS/MS联用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方法的建立
        2.2.4 LC-MS/MS联用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验证
    2.3 基于NH_2-Fe_3O_4@COF的 M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2.3.1 磁性NH_2-Fe_3O_4@COF材料的合成
        2.3.2 磁性NH_2-Fe_3O_4@COF材料的表征和MSPE方法的建立
        2.3.3 LC-MS/MS联用测定茶饮料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验证
        2.3.4 TPB-DMTP-COF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2.4 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 SPM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
        2.4.1 Tp-Azo-COF固相微萃取针的制备方法
        2.4.2 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
        2.4.3 SPME条件优化和萃取流程
        2.4.4 GC-MS/MS联用测定有机氯农药的方法验证
        2.4.5 富集能力和吸附作用力的研究
    2.5 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 MSP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2.5.1 磁性TAPT-DHTA-COF的合成方法
        2.5.2 GC-MS/MS联用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2.5.3 MSPE条件优化和萃取流程
        2.5.4 GC-MS/MS联用测定茶叶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验证
        2.5.5 TAPT-DHTA-COF对酰胺类除草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TPB-DMTP-COF的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杀虫剂的结果与分析
        3.1.1 TPB-DMTP-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3.1.2 TPB-DMTP-COF的表征
        3.1.3 SPE条件的优化
        3.1.4 方法学验证
        3.1.5 稳定性研究
        3.1.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3.2 NH_2-Fe_3O_4@COF的磁固相萃取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苯甲酰脲杀虫剂的结果与分析
        3.2.1 磁性NH_2-Fe_3O_4@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3.2.2 磁性NH_2-Fe_3O_4@COF的表征
        3.2.3 磁固相萃取参数的优化和数据分析
        3.2.4 方法学验证
        3.2.5 NH_2-Fe_3O_4@COF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3.2.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3.2.7 TPB-DMTP-COF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吸附机理的研究
    3.3 酮烯胺式Tp-Azo-COF的固相微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有机氯农药的结果与分析
        3.3.1 酮烯胺式Tp-Azo-COF的表征
        3.3.2 SPME吸附和解析条件的优化
        3.3.3 方法学验证
        3.3.4 微萃取针的稳定性研究
        3.3.5 富集能力和吸附机理的研究
        3.3.6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3.4 磁性TAPT-DHTA-COF的磁固相萃取GC-MS/MS联用技术测定酰胺类除草剂的结果与分析
        3.4.1 磁性TAPT-DHTA-COF合成方法的优化
        3.4.2 磁性TAPT-DHTA-COF的表征
        3.4.3 磁固相萃取参数的优化
        3.4.4 方法学验证
        3.4.5 磁性TAPT-DHTA-COF的稳定性研究
        3.4.6 吸附机理的研究
        3.4.7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4 讨论
    4.1 基于球形TPB-DMTP-COF的 SPE-L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方法
    4.2 基于磁性NH_2-Fe_3O_4@COF的 MSPE-LC-MS/MS联用技术实现茶饮料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超灵敏检测
    4.3 基于酮烯胺式Tp-Azo-COF的 SPME-GC-MS/MS联用技术实现茶叶中有机氯农药的超灵敏检测
    4.4 基于磁性TAPT-DHTA-COF的 MSPE-GC-MS/MS联用技术测定茶叶中酰胺类除草剂的方法
    4.5 进一步研究方向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多组学解析‘华农’无籽椪柑花粉败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前人研究进展
        1.2.1 植物花粉发育过程
        1.2.2 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1.2.3 减数分裂相关基因
        1.2.4 多组学在花粉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2.5 柑橘花粉败育机制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花器官形态观察
        2.2.3 自然散粉及花粉量测定
        2.2.4 花粉体外萌发
        2.2.5 花粉碘-碘化钾染色
        2.2.6 花粉管体内萌发染色
        2.2.7 花粉亚历山大染色
        2.2.8 扫描电镜观察
        2.2.9 石蜡切片
        2.2.10 透射电镜
        2.2.11 淀粉及多糖检测
        2.2.12 脂类物质检测
        2.2.13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2.2.14 胼胝质观察
        2.2.15 RNA提取及反转录
        2.2.16 实时定量PCR
        2.2.17 基因克隆测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华农’无籽椪柑花与果形态正常
        2.3.2 ‘华农’无籽椪柑花药散粉较少
        2.3.3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活性低
        2.3.4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管体内萌发异常
        2.3.5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形态异常
        2.3.6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异常
        2.3.7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过程内含物降解
        2.3.8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内淀粉多糖含量减少
        2.3.9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过程细胞核降解
        2.3.10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过程四分体异常
        2.3.11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过程减数分裂异常
        2.3.12 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2.3.13 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序列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转录组测序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RNA-seq测序技术流程
        3.2.3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3.2.4 花药淀粉糖含量测定
        3.2.5 植物激素含量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转录组数据统计
        3.3.2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3.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3.3.5 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析
        3.3.6 转录组数据验证
        3.3.7 花药中淀粉糖及油脂类物质染色测定
        3.3.8 淀粉糖合成及转运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3.3.9 花药激素含量测定及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DNA提取、质量检测及浓度测定
        4.2.3 DNA样品质量检测
        4.2.4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流程
        4.2.5 生信分析流程
        4.2.6 甲基化抑制剂Zeb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DNA甲基化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4.3.2 全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评估
        4.3.3 花药全基因组甲基化位点分析
        4.3.4 各染色体及不同功能区域甲基化水平分析
        4.3.5 全基因组甲基化数目统计
        4.3.6 基因不同区域甲基化水平分析
        4.3.7 差异甲基化转录因子分析
        4.3.8 差异甲基化基因GO富集分析
        4.3.9 差异甲基化基因KEGG富集分析
        4.3.10 甲基化抑制剂可提高‘华农’无籽椪柑花粉活力
    4.4 讨论
第五章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发育代谢组测序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代谢组分析实验流程
        5.2.3 样品提取流程
        5.2.4 色谱采集条件
        5.2.5 代谢物定量与定性分析
        5.2.6 类黄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数据结果评估
        5.3.2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5.3.3 差异代谢物数量分析
        5.3.4 差异代谢物种类分析
        5.3.5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5.3.6 差异代谢物关联分析
        5.3.7 类黄酮降低‘华农’无籽椪柑花粉活力
    5.4 讨论
第六章 多组学联合分析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表达水平关联分析
        6.2.2 DEGs与 DMGs联合分析
        6.2.3 DEGs与 DMGs共有基因KEGG富集分析
        6.2.4 ‘华农’无籽椪柑花粉败育候选基因筛选
    6.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附表
    附录Ⅱ:作者简介
致谢

(3)铁电解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脱氮除磷效能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1.2.1 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
        1.2.2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1.2.3 好氧颗粒污泥的氮磷去除机制
        1.2.4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瓶颈
    1.3 铁电解及其在生物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1.3.1 铁电解作用的基本原理
        1.3.2 铁电解应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的研究现状
        1.3.3 铁电解应用于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
        1.3.4 电/铁在颗粒污泥形成中的调控作用
    1.4 AGS技术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1.4.1 AGS技术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4.2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与操作运行
        2.1.1 反应器装置的搭建
        2.1.2 实验设计与反应器的操作运行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接种污泥
        2.2.2 实验用水
        2.2.3 化学试剂
        2.2.4 实验仪器
    2.3 检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2.3.1 常规指标测定
        2.3.2 EPS的分级提取与分析
        2.3.3 颗粒污泥性质分析
        2.3.4 污泥内无机组分分析
        2.3.5 颗粒污泥的形态与结构分析
    2.4 机理验证性实验
        2.4.1 活性污泥的铁氧化物调理实验
        2.4.2 颗粒污泥的离体摇瓶实验
    2.5 分子生物学实验
        2.5.1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与分析
        2.5.2 应用FISH技术原位检测功能菌群
    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3章 耦合铁电解作用的AGS系统构建与运行
    3.1 引言
    3.2 铁电解对AGS形成的强化作用
        3.2.1 反应器运行效能分析
        3.2.2 污泥中EPS组分的层级研究
        3.2.3 成熟AGS的形态与结构特征
        3.2.4 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3.2.5 强化AGS形成的作用机制
    3.3 强化氮磷去除的耦合系统构建与运行
        3.3.1 污染物去除效果
        3.3.2 典型周期内污染物转化
        3.3.3 AGS的形成及其物化特性分析
    3.4 系统优化运行及其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效能
        3.4.1 施加电压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
        3.4.2 施加电压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3.4.3 耦合系统对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电解作用下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机制
    4.1 引言
    4.2 耦合铁电解与其它强化策略相比的优势分析
    4.3 颗粒化过程中污泥内部各组分的变化规律
        4.3.1 污泥内无机矿物组分的转变
        4.3.2 污泥内EPS络合特性的变化
        4.3.3 污泥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
    4.4 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微观形态与结构特征
        4.4.1 微观形态与结构观察
        4.4.2 EPS含量和组分分析
        4.4.3 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4.5 基于“晶核说”的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形成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脱氮除磷机理
    5.1 引言
    5.2 不同粒径AGS中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
        5.2.1 微生物与EPS的空间分布规律
        5.2.2 细菌迁移与聚集特性分析
        5.2.3 AGS中功能菌群的分布特征
    5.3 细菌群落结构的演替及其环境因子
    5.4 原位沉积铁矿型AGS的氮代谢机制
        5.4.1 氮代谢相关的功能微生物与脱氮路径分析
        5.4.2 依赖于亚铁氧化的自养反硝化路径的验证
        5.4.3 铁电解作用下功能基因的响应与脱氮机制解析
    5.5 AGS中磷元素的赋存形态及其除磷机理
        5.5.1 磷在AGS中的赋存形态分析
        5.5.2 铁电解作用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5.5.3 AGS的生物化学协同除磷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西安市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源解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雨径流污染特征
        1.2.2 溶解性有机质(DOM)
        1.2.3 源解析模型
        1.2.4 降雨径流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采样与检测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 常规污染物测定
        2.3.3 DOM相关指标测定
3 降雨径流污染特性分析
    3.1 常规污染物污染特征
    3.2 雨水径流DOM表征
        3.2.1 DOC含量分析
        3.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2.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3.2.4 红外光谱分析
    3.3 污染物质量评价
        3.3.1 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法
        3.3.2 评价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降雨径流污染源解析
    4.1 DOM荧光参数指标
    4.2 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
    4.3 污染源解析结果
        4.3.1 屋面径流源解析结果
        4.3.2 路面径流源解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降雨径流水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西安市统计年内水质变化
    5.2 西安市统计年内水质变化趋势
        5.2.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5.2.2 趋势检验结果
    5.3 水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3.1 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LMDI)
        5.3.2 模型分解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微塑料的组成与危害
        1.1.1 微塑料的组成
        1.1.2 微塑料的危害
    1.2 微塑料的环境分布
        1.2.1 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
        1.2.2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
        1.2.3 大气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
    1.3 环境中微塑料的来源
        1.3.1 水体中微塑料的来源
        1.3.2 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
    1.4 微塑料的分离技术
        1.4.1 水体微塑料的分离技术
        1.4.2 土壤微塑料的分离技术
    1.5 土壤中微塑料的源解析方法
        1.5.1 主成分分析法(PCA)
        1.5.2 PMF5.0 模型法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测试方法
    2.1 土壤样品布点与采集
    2.2 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的分离
    2.3 微塑料的鉴定与微观特征分析方法
        2.3.1 土壤微塑料的形态观察与分类
        2.3.2 土壤微塑料的组成与分析鉴定
    2.4 其他指标的测试方法
        2.4.1 土壤水分和有机质的测定
        2.4.2 土壤p H和电导率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第3章 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形态与组成特征
    3.1 土壤微塑料的物理形态
    3.2 土壤微塑料组成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分布特征
    4.1 土壤微塑料平面分布特征
        4.1.1 土壤微塑料平面空间分布特征
        4.1.2 土壤微塑料平面组成特征
        4.1.3 不同区域土壤微塑料平面组成分布特征
    4.2 土壤微塑料剖面分布特征
        4.2.1 土壤微塑料剖面空间分布特征
        4.2.2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塑料剖面分布特征
    4.3 不同农业利用类型土壤微塑料分布特征
    4.4 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微塑料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壤微塑料的来源分析
    5.1 人类活动对土壤微塑料的影响
    5.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塑料分布的影响
    5.3 基于PMF模型的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来源分析
        5.3.1 PMF模型
        5.3.2 沈阳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来源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临安不同绿地内PM2.5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专业名词英文缩写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颗粒物中PAHs分布特征
        1.2.2 大气颗粒物中PAHs污染来源
        1.2.3 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危害
        1.2.4 城市绿地与大气污染物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杭州市及临安区概况
        2.1.2 样地选择
    2.2 试验方法
        2.2.1 PM_(2.5)采集
        2.2.2 城市绿地信息统计
        2.2.3 PAHs测定
        2.2.4 质量保证与控制
        2.2.5 源解析方法
        2.2.6 污染源相似及相关性分析法
        2.2.7 健康风险评估
        2.2.8 影响因素计算
    2.3 数据分析
3 城市绿地内PM_(2.5)中PAHS分布特征
    3.1 临安PM_(2.5)浓度水平
    3.2 临安PM_(2.5)中PAHS浓度变化
        3.2.1 PM_(2.5) 中PAHs总体浓度变化
        3.2.2 PM_(2.5) 中PAH单体浓度变化
        3.2.3 PM_(2.5) 中PAHs浓度水平的国内外比较
    3.3 绿地内PM_(2.5)中PAHS浓度变化
        3.3.1 PM_(2.5) 中PAHs浓度季节变化
        3.3.2 PM_(2.5) 中PAHs浓度空间变化
        3.3.3 PM_(2.5) 中PAHs组成变化
    3.4 PAHS空间污染分析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4 城市绿地内PM_(2.5)中PAHS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估
    4.1 基于诊断比值法的PAHS污染源分析
        4.1.1 春季绿地内PAHs污染源
        4.1.2 冬季绿地内PAHs污染源
    4.2 基于主成分-多元回归法的PAHS污染源分析
        4.2.1 春季PAHs污染源的主要成分
        4.2.2 冬季PAHs污染源的主要成分
        4.2.3 多元线性回归计算贡献率
    4.3 污染源相似及相关性分析
    4.4 绿地内PM_(2.5)中PAHS健康风险评估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城市绿地内PM_(2.5)中PAHS的主要影响因素
    5.1 建筑布局对PM_(2.5)中PAHS的影响
    5.2 人、车流量对PM_(2.5)中PAHS的影响
    5.3 绿化覆盖率对PM_(2.5)中PAHS的影响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6 结果与展望
    6.1 结果
    6.2 建议
    6.3 创新点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Mn3O4涂敷强化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处理废活性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废活性炭再生
        1.1.1 我国废活性炭来源及产量
        1.1.2 废活性炭再生意义与价值
        1.1.3 废活性炭处置及再生利用政策
    1.2 废活性炭再生技术
        1.2.1 物理再生处理废活性炭法
        1.2.2 化学再生处理废活性炭法
    1.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应用
        1.3.1 等离子体概述
        1.3.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再生废活性炭应用现状
        1.3.3 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废活性炭技术现有的不足
    1.4 催化辅助强化等离子体再生废活性炭
        1.4.1 无机催化剂催化性能及应用
        1.4.2 辅助强化低温等离子体的催化剂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Mn_3O_4涂敷强化低温等离子体性能评价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步骤
    2.2 Mn_3O_4涂覆制备及表征
        2.2.1 涂敷法制备Mn_3O_4等离子体阳极
        2.2.2 Mn_3O_4的XRD表征
    2.3 Mn_3O_4辅助强化低温等离子体系统构建
    2.4 Mn_3O_4涂覆对等离子体反应器电气特性的影响分析
        2.4.1 放电模式分析
        2.4.2 放电功率分析
        2.4.3 能量密度分析
    2.5 活性粒子产生分析
        2.5.1 反应场中臭氧浓度分析
        2.5.2 反应场中羟基自由基变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甲苯模拟废活性炭再生处理及其过程解析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原理
        3.1.3 实验方法
        3.1.4 实验步骤
    3.2 不同放电参数对吸附型甲苯降解的影响
        3.2.1 不同放电电压对Mn_3O_4辅助强化降解废活性炭甲苯影响
        3.2.2 不同放电时间对废活性炭甲苯降解影响
        3.2.3 不同空气流量对Mn_3O_4辅助强化降解废活性炭甲苯影响
        3.2.4 Mn_3O_4涂敷辅助强化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处理废活性炭验证
        3.2.5 废活性炭再生前后形貌分析
    3.3 反应体系物质在线变化趋势
        3.3.1 不同放电电压下反应体系物质变化
        3.3.2 不同空气流速下反应体系物质变化
    3.4 再生次数对废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3.5 废活性炭再生处理过程解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Mn_3O_4涂敷强化再生工业废活性炭应用
    4.1 实验部分
        4.1.1 工业废活性炭原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步骤
    4.2 有机废气工业废活性炭的再生处理
        4.2.1 不同放电电压对处理有机废气工业废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4.2.2 不同放电时间对处理有机废气工业废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4.2.3 不同空气流速对处理有机废气工业废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4.2.4 有机废气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处理的适宜参数
    4.3 有机废水工业废活性炭的再生处理
        4.3.1 不同放电电压对处理有机废水工业废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4.3.2 不同放电时间对处理有机废水工业废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4.3.3 不同空气流速对处理有机废水工业废活性炭再生的影响
        4.3.4 有机废水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处理的适宜参数
    4.4 三种工业废活性炭再生产物分析
        4.4.1 天源VOCs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前后主要成分分析
        4.4.2 晋丰VOCs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前后主要成分分析
        4.4.3 天源污水工业废活性炭再生前后主要成分分析
    4.5 放电能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8)利用共表达网络和关联分析解析杉木重要材质性状的等位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木材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1.1.1 木材形成过程
        1.1.2 参与木材形成的转录因子
        1.1.3 参与木材形成的非编码RNA
    1.2 全长转录组研究进展
        1.2.1 第三代测序技术原理
        1.2.2 全长转录组在植物中的应用
        1.2.2.1 构建参考转录组
        1.2.2.2 完善基因注释,预测新基因
        1.2.2.3 选择性剪接分析
        1.2.2.4 融合转录本分析
    1.3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3.1 关联分析的原理与特点
        1.3.2 关联分析常用的分子标记
        1.3.2.1 SRAP分子标记
        1.3.2.2 SSR分子标记
        1.3.2.3 SNP分子标记
        1.3.2.4 结构变异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杉木参考转录组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杉木茎段RNA提取与检测
        2.1.3 SMRT全长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2.1.4 Illumina测序及数据处理
        2.1.5 SMRT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序列聚类与转录组的完整性评估
        2.1.6 功能注释
        2.1.7 SSR位点鉴定
        2.1.8 lncRNA鉴定与miRNA前体的预测
        2.1.9 转录因子鉴定
        2.1.10 Unigenes克隆验证
    2.2 结果分析
        2.2.1 杉木转录组SMRT测序、聚类和校正
        2.2.2 功能注释
        2.2.3 SSR位点鉴定
        2.2.4 lncRNA的鉴定与miRNA前体预测
        2.2.4.1 lncRNA的鉴定
        2.2.4.2 miRNA前体预测
        2.2.5 转录因子鉴定
        2.2.6 Unigenes克隆验证
    2.3 讨论
3 杉木应压木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杉木应压木和对照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
        3.1.3 杉木茎段RNA提取与检测
        3.1.4 Illumina测序及数据处理
        3.1.5 基因表达定量与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1.6 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3.1.7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3.1.8 荧光定量PCR验证
    3.2 结果分析
        3.2.1 杉木应压木和对照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
        3.2.2 RNA样品质量检测
        3.2.3 测序产量统计与质量评估
        3.2.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3.2.5.1 GO分析
        3.2.5.2 KEGG富集分析
        3.2.6 lncRNA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
        3.2.6.1 lncRNA的表达分析
        3.2.6.2 转录因子的表达分析
        3.2.7 关键通路基因表达分析
        3.2.7.1 木质素合成通路基因表达分析
        3.2.7.2 纤维素合成通路基因表达分析
        3.2.8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3.2.9RNA-Seq表达谱数据验证
    3.3 讨论
4 杉木重要材质性状和SNP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关联群体
        4.1.2 关联分析的材质性状与群体结构
        4.1.3 关联群体RNA提取及检测
        4.1.4 Illumina测序及数据处理
        4.1.5 SNP发掘
        4.1.6 候选基因SNP的关联分析和上位效应分析
        4.1.7 进化树构建、荧光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
        4.1.8 数据处理与图像绘制
    4.2 结果分析
        4.2.1 杉木Unigenes SNP的变异及分布情况
        4.2.1.1 Unigenes SNP的变异及分布情况
        4.2.1.2 重要Unigenes SNP的变异及分布情况
        4.2.2 单标记关联分析
        4.2.3 显着关联Unigenes的单倍型分析
        4.2.4 显着关联Unigenes的上位效应
        4.2.5 Cl MYB5和Cl NAC1 功能的初步分析
    4.3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学术交流会议
致谢

(9)复杂铝电解质关键物化参数预报和测定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铝电解质体系概述
        2.1.1 铝电解质体系发展历程
        2.1.2 铝电解质体系分类
        2.1.3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形成原因
        2.1.4 复杂铝电解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2.2 铝电解质体系初晶温度预报和CR测定分析
        2.2.1 铝电解质体系初晶温度预报
        2.2.2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CR测定分析
    2.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
        2.3.1 LIBS技术概述
        2.3.2 LIBS激光等离子体产生机制
        2.3.3 LIBS定量分析方法
        2.3.4 LIBS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
    2.4 研究背景和内容
        2.4.1 研究背景
        2.4.2 研究内容
3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物化特征和溯源分析
    3.1 实验方案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复杂铝电解质物化特征分析
        3.2.1 化学成分分析
        3.2.2 物相组成分析
        3.2.3 元素赋存状态分析
        3.2.4 热稳定性分析
    3.3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形成溯源分析
        3.3.1 氧化铝中杂质元素分析
        3.3.2 炭素阳极中杂质元素分析
        3.3.3 阳极覆盖料中杂质元素分析
        3.3.4 炭渣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机器学习解析的初晶温度预报方法
    4.1 实验方案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装置及原理
        4.1.3 实验方法
        4.1.4 机器学习算法实现
        4.1.5 初晶温度校正模型评价指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区域性复杂铝电解质初晶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4.2.2 基于机器学习解析的初晶温度建模及预报
        4.2.3 初晶温度校正模型敏感性分析
        4.2.4 基于优选模型预报的初晶温度等温分布
    4.3 本章小结
5 LIBS实验系统设计、搭建和关键实验参数优化
    5.1 实验方案
        5.1.1 实验样品制备
        5.1.2 实验装置搭建
        5.1.3 实验方法
        5.1.4 主要评价指标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等离子体光谱特征分析
        5.2.2 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计算
        5.2.3 环境气体对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5.2.4 延迟时间对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5.2.5 激光能量对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5.2.6 电解质研磨时间对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5.2.7 电解质压实度对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5.2.8 脉冲次数对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光谱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融合的LIBS定量分析方法
    6.1 实验方案
        6.1.1 实验原料
        6.1.2 实验装置搭建
        6.1.3 实验方法
        6.1.4 光谱建模与算法实现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基于PLS特征选择的分子比建模及验证
        6.2.2 基于PCA特征选择的分子比建模及验证
        6.2.3 基于Hyper-polyhe特征选择的分子比建模及验证
        6.2.4 基于GA特征选择的分子比建模及验证
    6.3 本章小结
7 复杂铝电解质体系LIBS原位在线定量分析方法
    7.1 实验方案
        7.1.1 实验原料
        7.1.2 实验装置搭建
        7.1.3 实验方法
    7.2 实验结果与讨论
        7.2.1 工业熔融电解质LIBS光谱特征分析
        7.2.2 熔融复杂铝电解质CR在线检测分析
        7.2.3 熔融复杂铝电解质Ca、Mg含量在线检测分析
        7.2.4 存在问题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CaO-Al2O3-TiO2基高钛钢用保护渣开发及冶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高钛钢
        2.1.1 国内外高钛钢研究现状
        2.1.2 高钛钢凝固特性
        2.1.3 高钛钢保护渣
    2.2 保护渣结晶行为研究
        2.2.1 组元对保护渣结晶行为的影响
        2.2.2 保护渣结晶机理研究
    2.3 保护渣传热行为研究
        2.3.1 保护渣传热行为
        2.3.2 保护渣传热的研究方法
    2.4 保护渣钢-渣反应性研究
        2.4.1 钢-渣界面反应的研究现状
        2.4.2 钢-渣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
        2.4.3 熔渣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
    2.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5.1 研究内容
        2.5.2 创新点
3 钢-渣界面反应行为研究
    3.1 钢-渣界面反应热力学研究
        3.1.1 TiO_2和SiO_2临界含量热力学分析
        3.1.2 TiO_2和B_2O_3临界含量热力学分析
        3.1.3 TiO_2和Na_2O临界含量热力学分析
    3.2 钢-渣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
        3.2.1 钢-渣界面反应试验
        3.2.2 钢-渣界面反应动力学模型
        3.2.3 模型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高钛钢连铸保护渣成分设计
    4.1 高钛钢保护渣热力学研究
    4.2 熔体结构特征与性能分析
        4.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4.2.2 熔体结构特征与性能的关系
    4.3 本章小结
5 CaO-Al_2O_(3-)TiO_2基无氟保护渣冶金特性研究
    5.1 CaO-Al_2O_3-TiO_2基无氟保护渣熔化特性
        5.1.1 试验方法
        5.1.2 不同组元对保护渣熔化特性的影响
        5.1.3 CaO-Al_2O_(3-)TiO_2基保护渣熔化温度计算模型
    5.2 CaO-Al_2O_3-TiO_2基无氟保护渣流变特性
        5.2.1 试验方法
        5.2.2 不同组元对保护渣流变特性的影响
        5.2.3 CaO-Al_2O_3-TiO_2基保护渣粘度和转折温度计算模型
    5.3 CaO-Al_2O_3-TiO_2基无氟保护渣结晶特性
        5.3.1 试验方法
        5.3.2 不同组元对保护渣结晶特性的影响
        5.3.3 不同温度梯度对保护渣结晶特性的影响
        5.3.4 保护渣结晶机理研究
    5.4 CaO-Al_2O_3-TiO_2基无氟保护渣传热特性
        5.4.1 试验方法
        5.4.2 不同组元对保护渣传热性能的影响
        5.4.3 渣膜厚度对保护渣传热性能的影响
        5.4.4 矿物种类对保护渣传热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CaO-Al_2O_3-TiO_2基新型无氟保护渣开发及应用研究
    6.1 CaO-Al_2O_3-TiO_2基新型无氟保护渣的开发
        6.1.1 高钛钢ER70-Ti的凝固特性及对保护渣的要求
        6.1.2 高钛钢ER70-Ti的钢-渣界面反应性研究
    6.2 CaO-Al_2O_3-TiO_2基新型无氟保护渣工业性试验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密度测定的指导与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在茶叶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吸附机理研究[D]. 辛军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多组学解析‘华农’无籽椪柑花粉败育机制[D]. 叶丽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铁电解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脱氮除磷效能与机理[D]. 郭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西安市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源解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子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沈阳周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分布特征[D]. 时馨竹. 沈阳大学, 2021(09)
  • [6]临安不同绿地内PM2.5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D]. 黄芳.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7]Mn3O4涂敷强化低温等离子体再生处理废活性炭[D]. 马晗博.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8]利用共表达网络和关联分析解析杉木重要材质性状的等位变异[D]. 庄和必.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9]复杂铝电解质关键物化参数预报和测定新方法[D]. 路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10]CaO-Al2O3-TiO2基高钛钢用保护渣开发及冶金特性研究[D]. 朴占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密度测定的指导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