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物理教育研究

香港中学物理教育研究

一、香港地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金哲[1](2021)在《大陆、香港及台湾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知识内容部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汪海宁[2](2021)在《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化实验(DIS实验)是以传感器和计算机为主的新型现代化实验技术。从上海市试点改革开始至今,DIS实验已走进中学物理课堂近20年。本研究主要了解人教版教材中DIS实验的内容情况和高中物理教师对DIS实验的认知及使用现状,并对影响教师使用DIS实验的因素进行深入探究。首先,对新旧高中物理教材的文本内容开展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教材版本的更替,DIS实验的数量、类型有所增加;在内容主题上,新旧教材中的DIS实验分布差异不明显。其次,对DIS实验应用的调查结果中反映出当前我市高中物理教师对DIS实验的认知程度一般;配备DIS实验的学校数量少,在教学中教师使用DIS实验的频率较低。学校、社会、教师三个因素都与DIS实验的应用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教师因素对DIS实验应用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为促进教师利用DIS实验开展教学提出以下建议: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能力,在评价中加入对数字化实验应用的考核指标;注重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及时更新实验室器材配备标准,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常汉森[3](2021)在《基于人教版必修教材的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思政”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回顾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定海神针,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闪耀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光辉。为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贯彻与落实,2016年底,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其他学科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应运而生。2020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中明确表示:要抓准抓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目前,“课程思政”在高校层面的推进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可塑性更强的高中阶段的开展与实施并不理想。文章以物理学科为例,对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结合“课程思政”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基于人教版教材必修部分对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进行了五项工作。第一,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理念产生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从“课程”和“思政”两个维度界定“课程思政”核心概念,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结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当前实施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第三,选取部分高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高中生和高中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程度和开展情况。第四,通过对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内容进行发掘和分析,找出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同时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发掘出实验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后,设计了可行的教学片段,强调物理学科的独特性。第五,文章提出关于高中物理课堂“课程思政”的实施建议和教学设计,能为今后物理教学及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周丽威[4](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张智荣,雷宇,韩沁君,帅晓红[5](2020)在《近十年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梳理了近十年我国关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献.发现相关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作者单位主要为高校,地域分布广但不均衡;文献内容主要分为课标的对比研究、一致性研究与本身研究,其中对比研究最多,但也存在着对课标的实施情况调查不足、对2017年新版课标的研究不够全面等问题.

卢婷,黄晶,邱为钢[6](2020)在《师范物理人才面临的机遇 挑战与应对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一流高中急需优秀的物理教师和师范院校无法大量供应的矛盾和成因.指出优秀物理教师的关键是学术水平,师范物理的学生要自己认识到这个突破口,本科阶段打下扎实专业基础,研究生阶段积极参与学术竞赛,这样才有可能与名校的研究生竞争.

徐秋实[7](2020)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为例》文中指出围绕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应运而生。依托“课程标准”开发而来的新版物理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认识新教材、学习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本文采取文献法、比较法、以及归纳法。通过比较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在“电学部分”的编排结构与内容选择的异同,分析并归纳新版如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新版教材。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关于2017版与2003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对比。通过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评价体系、教材编写建议等多方面的深入对比,把控新旧人教版教材的对比方向和整体差异。第三章是关于新旧版本教材在“电学部分”的编排形式对比。通过对教材的编排结构、栏目设置、插图类型等多方面的深入对比。归纳总结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相比较老版,新版教材在落实“核心素养”观念的发展。第四章是关于新旧版本教材在“电学部分”的内容组织对比。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选择、探究过程、教材实验设计、习题编写设计等多方面的深入对比。归纳总结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相比较老版,新版教材在落实“核心素养”观念的发展。第五章是针对对比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并概括新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同时给出教材使用的建议并提供根据新版教材开发而来的教学设计。

彭盈[8](2020)在《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教育部正式发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书中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具体、全面的要求。原始物理问题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中层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验主义理论和自组织表征理论,本文对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系统的研究。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测验法。在进行教学实施后,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出原始物理问题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指导下,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等内容得以确定。接着,论文通过问卷调查、问卷测验和访谈对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一般,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且认为原始物理问题在实践中用之甚少。然后,探讨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鼓励、启发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巩固性、理论联系实际)与策略(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评价中渗透原始物理问题;以STSE教育、小组合作的方式辅助原始物理问题教学)。论文结合原则与策略,搜集与编制高中原始物理问题,并设计两个教学案例和微案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学生完成两次测试问卷的结果总结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原始物理问题可提高教学效率、原始物理问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积极影响。本文的创新在于:(1)搜集了高中原始物理问题,自主编制多道原始物理问题;(2)设计了利用原始物理问题辅助教学的教学案例和微案例。

乔丹璇[9](2020)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STEM课程分析框架构建及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ESD)理念优化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已成为研究焦点。然而,ESD融入STEM课程有何特点,如何从ESD视角构建中小学STEM课程分析框架,目前鲜有研究。据此,本论文聚焦“ESD视角下STEM课程教学原则是什么”“如何构建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当前优秀的STEM课程内容和实施上主要关注哪些ESD要素”三个问题。本研究通过六个章节展开,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ESD融入STEM课程的可行性,总结出ESD视角下STEM课程教学原则和应有的ESD理念要素,据此初步构建了《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随后,笔者借鉴德尔菲法,三次邀请专家小组对《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内容、结构的科学性进行审议,研究通过结构化编制框架、专家咨询、预测试以及多位研究者共同编码等措施保障工具的效度;最后,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运用分析框架对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四个知名的ESD融入STEM课程的案例文本进行编码,挖掘各课程案例中所包含的ESD理念要素特征,把握优秀的课程案例内容、教学模式、包含的ESD要素及其意义。研究发现,构建的《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具有合理性,可用于从微观层面分析STEM课程方案包含的ESD理念特点,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本分析发现,四个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的共性在于,课程目标上促进学生社会化和自主思考;课程内容上涉及环境、社会、经济领域的系统化问题;课程实施上将STEM教学模式和ESD理念相融合;课程评价上注重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据此,本研究提出建议,教育工作者可应用《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分析中小学STEM课程案例特点;应借鉴优秀课程经验,将ESD理念融入STEM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多元学习支架,提倡多维方法教学;应关注价值观教学内容和策略,持之以恒地施加教育影响;应争取社区、机构等全系统支持,深入社区开展教学。

王亚龙[10](2020)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STEM教育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STEM教育本土化。其中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传统的学科教学”这一教育构想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且在中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这些学科进行了实施。但对于真正适合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及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还不多。因此,笔者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优化,尝试建构出适合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学的教学模式,最后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对STEM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2.通过概念界定、STEM教育与高中物理的关系阐述以及理论基础阐述,探讨高中物理教学渗透STEM教育的可行性;3.提出高中物理教学渗透STEM教育的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以及已有的STEM教学模式,整合出适合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4.对适合该教学模式的内容进行选择,并对《自由落体运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反冲运动火箭》这三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5.根据以上三个教学设计案例在贵阳某高中展开教学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的模式在当下教育环境下得到了高中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并且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物理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STEM素养。所以STEM教育融入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

二、香港地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地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育面临的新要求
        二、物理学科教育的特殊背景
        三、数字化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DIS实验的概念及发展过程
        一、DIS实验的概念
        二、DIS实验的构成
        三、DIS实验在物理教学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DIS实验在新旧教材中的研究
    第一节 DIS实验在新旧教材的整体调研
    第二节 新旧教材中的DIS实验差异比较
    第三节 DIS实验在新旧教材中的分类研究
    第四节 DIS实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主题的分布研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对象
    第二节 问卷的编制及实施
        一、问卷的编制
        二、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三、问卷的实施
    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一、教师个人信息调查结果
        二、教师工作信息调查结果
        三、教师对DIS实验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四、DIS实验与传统实验关系的调查结果分析
        五、DIS实验配置调查结果分析
        六、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节 小结
        一、教师对DIS实验的认知情况
        二、DIS实验配置情况
        三、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情况
第四章 影响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因素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影响因素框架的建立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一、问卷的赋分
        二、社会层面的相关性分析
        三、教师层面的相关性分析
        四、学校层面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小结
        一、社会层面对DIS实验应用的影响
        二、教师层面对DIS实验应用的影响
        三、学校层面对DIS实验应用的影响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DIS实验在教材中的研究结论
        二、DIS实验的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现状的研究结论
        三、影响DIS实验应用因素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注重实验资源配置及管理
        二、提升教师教育理念
        三、提升教师实验教学能力
    第三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影响DIS实验应用因素的相关性检测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人教版必修教材的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德树人”的历史背景
        1.1.2 “立德树人”的现代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课程思政”核心概念界定和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课程”的概念
        2.1.2 “思政”的概念
        2.1.3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区别
    2.2 必要性分析
    2.3 可行性分析
3 高中物理教学结合“课程思政”现状调查
    3.1 对于调查问卷的相关说明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调查问卷的对象和发放情况
    3.2 对于调查的分析
        3.2.1 学生对“课程思政”认知情况分析
        3.2.2 学生对“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分析
        3.2.3 学生对“课程思政”开展效果分析
        3.2.4 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情况分析
        3.2.5 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情况分析
    3.3 调查结论
        3.3.1 物理课结合“课程思政”有充分的有利条件
        3.3.2 物理课结合“课程思政”有向好发展趋势,但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3.3.3 学生喜爱的方式和内容多样,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3.3.4 课程思政已取得初步效果,但体现不完全
        3.3.5 教师要注重自身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4 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部分思政元素的挖掘
    4.1 必修一思政元素
    4.2 必修二思政元素
    4.3 实验课教学片段设计
5 高中物理教学结合“课程思政”的建议和教学设计
    5.1 教师应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素养
    5.2 物理课堂教学环节要有更丰富的设计
        5.2.1 教学内容要充分结合物理学史
        5.2.2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不断优化
        5.2.3 加速传统教学评价的转变
    5.3 高中物理课堂“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6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物理教学结合“课程思政”现状调查
附录2 高中物理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现状调查
作者简介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二)价值取向
        (三)中学
    四、研究设计
        (一)时间范围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概览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反思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二)核心概念说明
    二、价值的内涵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一)基本原理
        (二)事实与价值
        (三)模式理论
        (四)情感理论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一)知识的整体性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五)注重智慧生成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结构主义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实用主义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近十年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整理
    1.1 发文量年份统计
    1.2作者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1.3 研究内容涵盖面
2 内容分析
    2.1 课标对比研究
        2.1.1 中外课标对比
        2.1.2 新旧课标对比
    2.2 课标一致性研究
        2.2.1 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研究
        2.2.2 学业水平考试与课标的一致性研究
    2.3 课标本身研究
        2.3.1 《实验版课标》研究
        2.3.2 《2017版课标》研究
    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3 总结与建议

(6)师范物理人才面临的机遇 挑战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优秀教师的表现
3 师范院校的问题
4 观点之争
5 学术为重
6 结束语

(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科学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教材变迁
        1.3.2 国外比较研究
        1.3.3 国内教材变迁
        1.3.4 国内比较研究
        1.3.5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之处
2 2017 版与2003 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2.1 课程性质与理念的对比
    2.2 课程目标的对比
    2.3 课程结构的对比
    2.4 电学部分二级主题的对比
    2.5 学习评价体系的对比
    2.6 教材编写建议的对比
3 教材编排形式的对比研究
    3.1 教材结构编排的对比
    3.2 栏目设置的对比
    3.3 插图类型的对比
4 教材内容组织方式的对比研究
    4.1 知识点选择的对比
    4.2 探究过程的对比
        4.2.1 探究设计对比
        4.2.2 问题导入的研究
    4.3 教材实验设计的对比
        4.3.1 实验呈现形式的对比
        4.3.2 实验课的设计对比
    4.4 课后练习设计的思考与对比
        4.4.1 新旧版本习题的区别
        4.4.2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版习题设计
5 总结与使用建议
    5.1 新旧版本教材的对比
        5.1.1 新旧版本课标的对比结果
        5.1.2 新旧版本教材的对比结果
    5.2 教材的编写特点
        5.2.1 突出核心素养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5.2.2 优化教科书结构,兼顾差异
        5.2.3 联系实际,突出STSE思想
        5.2.4 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我国科技发展
        5.2.5 升核心素养,全面设计练习题
    5.3 新版教材使用与教学设计
        5.3.1 新版教材使用建议
        5.3.2 基于新教材开发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的大环境
        1.1.2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缺陷
        1.1.3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原始物理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原始物理问题的含义
        2.1.2 原始物理问题的特点
        2.1.3 原始物理问题与物理问题、物理习题的区别和联系
        2.1.4 原始物理问题的教学价值
    2.2 中层理论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经验主义学习理论
    2.5 自组织表征理论
第3章 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3.1.1 鼓励原则
        3.1.2 启发性原则
        3.1.3 因材施教原则
        3.1.4 循序渐进原则
        3.1.5 巩固性原则
        3.1.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2 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2.1 在课堂中渗透原始物理问题
        3.2.2 在实验教学中适当植入原始物理问题
        3.2.3 在教学评价中利用原始物理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3.2.4 在教学中借助STSE教育开展原始物理问题教学
        3.2.5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辅助原始物理问题教学
第4章 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对象
    4.2 调查目的
    4.3 调查方法
    4.4 调查内容
    4.5 调查实施
    4.6 调查结果统计及其分析
        4.6.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6.2 学生处理原始物理问题的能力
        4.6.3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5.1 高中原始物理问题的搜集与编制
        5.1.1 原始物理问题的搜集
        5.1.2 原始物理问题的编制
    5.2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案例
        5.2.1 案例一:“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5.2.2 案例二:自由落体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5.3 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策略的实施
        5.3.1 实施目的
        5.3.2 实施对象
        5.3.3 实施时间
        5.3.4 实施方法
        5.3.5 实施内容
    5.4 原始物理问题测试问卷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测试问卷(初测)
    附录3 :原始物理问题集
    附录4 :学生测试问卷(后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STEM课程分析框架构建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ESD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
        一、ESD的理论内涵与价值
        二、ESD课程特点和实施途径
        三、ESD教学模式和活动类型
        四、ESD融入STEM教育国家/区域实践及研究不足
    第二节 STEM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
        一、STEM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二、整合STEM课程目标和课程模式
        三、整合STEM教学模式
    第三节 ESD理念融入STEM教育可行性分析
        一、STEM教育目的、特征等与ESD理念不谋而合
        二、STEM课程为ESD理念落实提供了实现途径
        三、ESD理念为STEM课程增添人文素养维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理论
        四、有效教学理论
        五、本研究对上述理论观点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ESD视角下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一、ESD融入STEM课程的教学原则归纳
        二、《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开发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课程案例分析框架的修订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三节 案例分析框架的迭代修订
        一、《分析框架(Ⅰ)》的试测与修订
        二、《分析框架(Ⅱ)》的试测与修订
        三、《分析框架(Ⅲ)》的应用与修订
    第四节 研究质量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分案例数据采集与分析
        一、美国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
        二、中国香港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
        三、四个课程案例整体特点分析
    第二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ESD融入STEM课程案例分析框架》具有合理性
        二、课程目标上促进学生社会化和自主思考
        三、课程内容上涉及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化问题
        四、课程实施上将STEM教学模式和ESD理念相融合
        五、课程评价上注重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应将ESD理念融入STEM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二、提供多元学习支架,提倡多维方法教学
        三、应关注价值观教学内容和策略,持之以恒施加影响
        四、应争取社区、机构等全系统支持,深入社区开展教学
    第三节 研究创新、局限及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 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1.1.3 STEM教育本土化研究不充足
    1.2 国内外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STEM教育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STEM教育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高中物理教学渗透STEM教育的理论探讨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STEM教育
        2.1.2 STEM素养
    2.2 STEM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关系
        2.2.1 高中物理教学是STEM教育的基础
        2.2.2 STEM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2.2.3 进入高中物理教学的STEM教育才有生命力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做中学”理论
        2.3.3 工程学思想
3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的选择
    3.1 高中物理教学渗透STEM教育的原则
        3.1.1 适切性原则
        3.1.2 以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为主体原则
        3.1.3 坚持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进行教学原则
        3.1.4 注重多学科渗透及整合原则
        3.1.5 反馈性原则
    3.2 高中物理教学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的选择与改进
        3.2.1 教学模式的选择
        3.2.2 教学模式的改进
4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
    4.1 内容选择
    4.2 教学设计案例展示
        4.2.1 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自由落体运动》
        4.2.2 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4.2.3 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反冲运动火箭》
5 高中物理教学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实践与结果分析
    5.1 实践目的
    5.2 实践对象及数据收集方法
    5.3 教学实施
        5.3.1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实施
        5.3.2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实施
        5.3.3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实施
    5.4 实践结果分析
        5.4.1 学生对该课程接受程度结果与分析
        5.4.2 学生学习效果结果与分析
        5.4.3 教师对该课程接纳程度结果与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一次制作报告单(自由落体运动)
附录二 :工程过程的形成性评测量表
附录三 :第二次制作报告单(自由落体运动)
附录四 :第一次制作报告单(反冲运动火箭)
附录五 :第二次制作报告单(反冲运动火箭)
附录六 :教学反馈问卷
附录七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香港地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陆、香港及台湾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知识内容部分的比较研究[D]. 谢金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汪海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人教版必修教材的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思政”研究[D]. 常汉森.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5]近十年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究综述[J]. 张智荣,雷宇,韩沁君,帅晓红. 物理教师, 2020(10)
  • [6]师范物理人才面临的机遇 挑战与应对策略[J]. 卢婷,黄晶,邱为钢. 物理通报, 2020(07)
  • [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物理“电学部分”教材比较研究 ——以新旧人教版为例[D]. 徐秋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8]原始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彭盈.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9]可持续发展教育视角下STEM课程分析框架构建及案例分析[D]. 乔丹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D]. 王亚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香港中学物理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