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与胶辽震旦系分界统一划分与郯庐断裂平移

徐怀与胶辽震旦系分界统一划分与郯庐断裂平移

一、徐淮、胶辽震旦亚界的统一划分及郯庐断裂的平移(论文文献综述)

赖红玉[1](2021)在《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与隆升时间》文中认为中生代华南陆块向华北陆块俯冲碰撞形成了大别-苏鲁造山带,该碰撞造山过程对于认识陆-陆碰撞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具体的陆-陆碰撞过程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前人认为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大别-苏鲁造山带造山作用存在动力学联系。徐淮弧形带受多期构造事件的影响,构造样式较为复杂,其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仍未达成统一认识,逆冲变形时间尚未精确限定。本文拟厘定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特征与隆升时间,探索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造山过程之间的运动学关系。本文对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开展了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并借助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辅助构造分析,厘清了徐淮弧形带的变形期次与特征。针对两处典型叠加褶皱露头-车辐山露头和萧县露头建立了三维地层模型,并对徐淮弧形带北段和中段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区域存在两期褶皱,早期近E-W向斜歪-平卧-倒转褶皱(f1)与晚期向NW突出的弧形直立-斜歪褶皱(f2)叠加,叠加褶皱类型为Ramsay分类的Type 2。利用以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U-Th)/He为代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基于辐射损伤与退火模型,通过正演模拟和反演模拟确定徐淮弧形带的隆升时间。认为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快速隆升的时间不晚于190 Ma,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的逆冲变形时间在三叠纪(约245-211 Ma)至190 Ma。在厘定徐淮弧形带构造变形特征与隆升时间的基础上,确定了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受华南陆块向华北陆块俯冲碰撞事件的影响,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在三叠纪(约245-211 Ma)时期,形成了近E-W向褶皱;在<245-211 Ma至190 Ma,形成了向NW突出的弧形褶皱。最后,探讨了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造山之间的关系,认为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地壳拆离模型和楔入导致的陆块撕裂模型相吻合。

苗巧银,潘明宝,徐士银,张平,高炳飞,冯文立[2](2020)在《江苏省徐州地区新元古界淮河系时代的重新厘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州地区淮河系(城山组—望山组)自建名以来,被划为南华纪地层沿用至今。本文通过近年来众多测年成果、臼齿构造碳酸盐岩分布时限、以及本次测年结果,地层区域对比等众多依据,将南华纪淮河系重新厘定为青白口纪地层,取消使用淮河系这一命名。以往众多学者测年研究成果表明淮河系沉积时限为700-1000 Ma,臼齿构造碳酸盐岩最大峰值的全球分布时限700-900 Ma。通过与吉林、辽宁、山东等地的区域地层对比,以及本次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原徐州地区淮河系沉积时代为920 Ma左右,参照《2018年国际年代地层表》青白口系地质年限(720-1000 Ma),因此淮河系时代应归属青白口纪。其对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具重要意义,为今后地层划分对比起到较重要的导向作用。

孙康[3](2020)在《鲁西地区新元古代土门群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山东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出露完好,没有经历过大范围的变质作用,保存有多种类型的化石,是开展多细胞宏体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极具潜力的地区。近年来,年代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缺少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拟运用稳定同位素地层对比的方法对土门群沉积时代进行约束,并探讨土门群的沉积环境。对土门群δ13Ccarb(分布范围在-2.1‰~4.0‰,平均值为1.2‰±0.05‰)曲线分析及对比可以发现其石旺庄组顶部(漂移幅度为4.5‰)与安徽淮北地区剖面顶部(漂移幅度为4.8‰)、天津蓟县地区剖面顶部(漂移幅度为4.5‰)出现的负漂移相当,存在一定的地层对比意义,并且发现土门群的佟家庄组顶部的17个δ13Ccarb点,所形成的趋势可能被认为是潜在的苦泉负漂移的一部分,结合前人在土门群的锆石定年及古生物地层学的成果均可以指示土门群存在的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Tonian冰期之前。通过对δ34SPyr(分布范围在-10.5‰~36.7‰,平均值为13.1‰ ± 1.4‰)曲线的分析可以推断土门群沉积物大部分沉积在非富氧浅水的海洋条件下,在石旺庄组地层沉积的时代,出现漂移幅度为37.1‰的负漂移,其出现的位置与石旺庄组顶部δ13Ccarb浮漂移出现的位置相当,可能预示其沉积环境的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获得土门群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填补该地区地球化学研究的空白。

李建勋[4](2019)在《凤阳地区前寒武系凤阳群和八公山群的形成时限、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文中认为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凤阳地区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五河群和凤阳群结晶基底和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盖层发育良好,层序清楚,很早就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注意,然而前寒武纪地层的精确时代归属、物源及其沉积构造背景等基础地质问题尚存在争议。凤阳群底部石英岩获得2292±44Ma和2307±45Ma两个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结合1865±23Ma区域变质年龄,限定凤阳群沉积时代应该在2.31.86Ga之间。凤阳群碎屑锆石以2.5Ga、2.72.9Ga和3.33.5Ga年龄峰为主,最可能的物源为徐淮地区霍邱/五河杂岩,沉积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八公山群刘老碑组和四十里长山组中碎屑锆石新元古代初期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986±21Ma(MSDW=0.106,n=6),限定八公山群的沉积年龄应小于986Ma,综合推断八公山群沉积时代应为青白口纪。伍山组的碎屑锆石以1.85Ga、2.1Ga和2.35Ga年龄峰为主,最可能的物源为中部造山带中南部(尤其是豫西地区),沉积环境为被动大陆边缘;然而上部四十里长山组和刘老碑组与华北克拉通周缘青白口系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图相似,以中元古代年龄为主,物源区转变为与北秦岭地区类似的中、新元古代构造带,沉积构造环境已转变为碰撞造山环境,表明新元古代初期华北克拉通东缘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凤阳群、伍山组、刘老碑组和四十里长山组三类碎屑锆石年龄谱图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不同演化阶段,其中凤阳群着重记录了太古宙克拉通地壳生长时期演化,伍山组着重记录了古元古代克拉通的最终形成时期演化;而四十里长山组和刘老碑组着重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周缘在中元古代曾强烈卷入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和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显示出华北克拉通地壳从陆核由内向外的增生特征。

陈光希[5](2019)在《渤海及北黄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最浅的内陆海,渤海位于中国陆地东部最北侧,覆盖渤海湾盆地向东北延伸的海域部分,该区油气探测成果巨大前景,是中国东部油气资源的主要继承靶区;北黄海接壤渤海,处于三大半岛之间,亦是半包围性海域,区内发育北黄海盆地,该区区域构造复杂,是尚未开采的含油气远景区。渤海湾盆地和北黄海盆地都是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运动演化的发生,使得岩性、盆地性质、构造特征如断裂等发生改变。应用测区的高精度卫星重力,航磁异常数据,获得的地形及沉积层数据,分析研究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反映地下密度分布的简要地质地层模型,应用变密度界面正反演方法,以地震、测井、地质等资料进行定性定量约束,基于“逐层剥皮”的思想,结合正则化滤波等位场分离方法,分离布格重力异常得到区域异常和剩余异常,进而以前者反演测区莫霍面起伏特征;从剩余重力异常中经过边界识别手段,如各阶导数、延拓等方法的处理,并结合测区磁异常数据,进行化磁极及分离场、解析信号等处理之后,识别研究区边界和断裂构造以及区内岩体分布情况。进一步结合推断断裂及测区已有的地层厚度、密度信息,进行测区沉积层厚度反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要油气潜力区的2.5维重力反演,并结合推断断裂特征进行综合解释工作。通过约束变密度界面法基础理论及其技术应用分析,进一步证明约束变密度界面正反演法在沉积界面反演、深部构造研究等方面,可以做为其他勘探区域的研究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参考。本文以上述理论展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及其周围岩石物性,地层特征及各期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进行分析,对重磁异常结果进行研究,重新划分了渤海和北黄海海区盆地延伸部分的边界。对区内渤中坳陷等四大主体坳陷海域延伸部分进行了边界调整,进一步开展了次级构造,如渤中凹陷、渤东凸起等的分布研究;进行了北黄海盆地边界和区内次级构造的划分。结合渤海海陆地震联测结果,反演研究获得莫霍面起伏特征,利用剖面联合反演进一步定量研究了测区沉积层分布特征,推断了该区壳内地层宏观分布特征,结合磁异常及其处理结果综合分析,调整了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部分的位置、张家口蓬莱断裂及北黄海断裂的海域位置,圈定了各类不同物理性质岩体的分布情况,丰富了该区地质构造认识。

张宏洋[6](2018)在《宣(城)—广(德)盆地构造演化及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已发现大量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含有石油与天然气,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而分布于下扬子板块内部的宣—广盆地在油气方面尚无突破,相对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对前人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对宣广盆地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盆地基底由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海相沉积组成,其基底经历了印支期造山的逆冲挤压而发育的前陆变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左行走滑剪切等一系列构造变形。宣—广盆地属于早白垩世至古近纪时期受到伸展断陷而形成的叠合型断陷盆地,具有西断东超的盆地特征,在盆地区域表现为重低及磁低的特征;新近纪以来遭受到逆冲挤压而产生反转。本文探讨了盆地形成时期的动力学背景,即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时期,盆地基底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主要接受了海相沉积;受印支运动华南与华北板块的陆—陆碰撞影响,发育了前陆褶皱、逆冲挤压变形;中生代以来(J3-K1),受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基底经历了左行平移剪切活动;K1晚期—古近纪时期,受太平洋板块和区域地幔上涌,产生区域伸展正断(控制了盆地的形成);新近纪以来,依然受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影响,使得盆地抬升并遭受反转。

严兆彬[7](2018)在《浙西早寒武世地震事件沉积特征与地质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西地区古生界岀露齐全,研究深入,其中江山碓边剖面是国际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剖面。作者在浙江开化、常山下寒武统大陈岭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地震软沉积变形构造及海啸岩,震浊积岩。运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知识,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镜、质谱仪等分析技术手段,对地震事件沉积层、地震液化脉及其母岩开展了镜下鉴定,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碳氧锶同位素等分析研究。建立了浙西早寒武世地震事件沉积序列,确定了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活动期次,认为古地震沉积与开化—淳安断裂活动有关,界定了该断裂带的活动时间不晚于古生代早期;揭示了液化脉的物质来源和运移方向,厘定了地震液化脉形成不同阶段的独特矿物和地化异常标志,建立了地震液化脉成因机理模型,解释了海相地震液化脉具有陆相地化特征的原因,完善了地震事件沉积理论;针对浙西下寒武统大陈岭组沉积相一直存在半深水相和浅水相两种观点,通过对海啸沉积和碳同位素异常分析,结合沉积层中古生物化石出露位置、地震液化脉体中Sr/Ba异常、Gd异常等,认为海啸作用使不同水深的来源物形成混积层,造成沉积环境的突变,合理地揭示了造成大陈岭期沉积异常的原因,为研究混合沉积层、沉积异常等提供了一个例证。作者对浙西早寒武世碳酸盐岩做系统调查时发现,在开化裴岭脚产出的大陈岭组碳酸盐岩中含有大量的液化脉、软沉积变形构造、角砾岩及与之伴生的浊积岩等典型的地震—海啸沉积标志。根据地震岩特征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大陈岭期的地震活动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以震积岩(Aa-地震液化亮晶脉和地震液化泥晶脉)、海啸岩(B-具丘状层理或平行层理的内碎屑白云质灰岩)、震浊积岩(C-具递变层理或鲍马序列且层面上有槽模构造的砾屑白云质灰岩或砂屑白云质灰岩)和背景沉积(D)组成的A—B—C—D沉积序列为特征;第二期为震积岩(Aa-地震液化亮晶脉和地震液化泥晶脉、Ab-震裂岩、Ac-震褶岩和Ad-震塌岩)和背景沉积(D)组成的A—D沉积序列。而在常山白石和芳村的大陈岭组剖面,上述特征不明显,但能识别出液化变形、包卷层理等构造。往南东至江山的碓边则不见地震岩特征。从地震岩的分布上分析,浙西大陈岭期的地震活动不受控于江山—绍兴深断裂,应与开化—淳安大断裂的形成有关,是开化—淳安大断裂形成于早古生代的一个证据。对浙西早寒武世两期地震事件的古地震强度和地震节律研究发现,两期地震的震级位于6到7.6之间。地震节律<5Ma,远远低于国内其他研究者报道的地震节律,可能是开化—淳安大断裂形成早期频繁活动的结果。通过与佳木斯、喜马拉雅、冈底斯、羌塘和中缅等地块的大地构造对比分析,并结合对浙西寒武系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研究,认为浙西的地震事件是震旦构造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泛非构造活动的一部分。对浙江江山碓边和开化裴岭脚含海啸沉积层的下寒武统大陈岭组碳酸盐岩进行了碳氧同位素测定。江山碓边剖面的δ13C、δ18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0.6‰、-12.5‰—7.9‰,均值分别为-0.08‰、-10‰。碳氧同位素地层曲线在中上部有个明显的正漂移,与当地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不一致,在浅水盆地区具有δ13C正漂移,且δ13C正漂移处产深水相的Arthricocephalus(节头虫)化石。开化裴岭脚含海啸沉积层剖面的δ13C地层曲线在海啸沉积层亦具有一个明显的正异常。对比研究可知δ13C正漂移和深水相化石对应于地震—海啸事件沉积层位,认为地震引起的海啸作用使不同水深的来源物形成混合沉积层,造成盆地环境突变,并在地球化学和生物上的有所响应。碳酸盐岩中液化脉是地震事件沉积的重要识别标志之一,但对与其类似的软沉积变形脉体却有不同的成因解释。对碳酸盐岩中脉体和母岩做了镜下鉴定、能谱分析和常量元素定量分析。镜下显示脉体中炭质、硅质成分明显高于母岩,与“臼齿构造”的“等粒质纯”明显不同;线分析和面分析显示,母岩中Ca、Sc含量高于脉体,而K、Al、Si、Mg则低于脉体,定量分析显示脉体和母岩中方解石的化学性质基本一致,与前人对“臼齿构造”分析结果明显不同。综合对脉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浙西碳酸盐岩中的液化脉体属于地震成因,为地震液化脉。地震液化脉体和母岩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液化脉中Cs、Ba、Th、Zr、Hf、Cr、Rb、Nb等反映陆源性质元素明显高于母岩,而Sr、Y、Ni反映海相沉积特征元素则表现为母岩高于脉体。通过对V、Mo富集度和微量元素特征参数Sr/Ba、Th/U等的综合研究,发现液化脉体表现为氧化环境,母岩为偏还原环境,且脉体和母岩均具有淡水作用特点。研究认为,早寒武世大陈岭期白云质灰岩沉积过程中有蚀源区陆源碎屑物的补入;在地震突发振动力作用下,富水软沉积层液化泄水,因化学沉积物和碎屑沉积物性质的差异,塑性碳酸盐沉积物随水部分流失,使得单位体积内碳酸盐沉积含量低于母岩,导致脉体中更富陆源物质;软沉积层属潮上带,地震液化泄水后期至成岩期,该软沉积曾暴露地表,受后期陆源物的再补给及大气降水淋滤蚀变作用影响,表现为古气候和古盐度异常,为浙西大陈岭组浅水相沉积提供了地球化学的证据。地震液化脉和母岩的碳氧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期脉体的δ13CPDB-w为+0.01-1.09‰,;δ13CPDB-v为-0.07-1.51‰,数值均属于正常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区。但每一个样品均显示母岩的δ13CPDB>脉体的δ13CPDB,脉体的碳同位素值相对母岩呈现明显的负漂移,第一期平均负漂移0.3‰,第二期平均负漂移0.5‰,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地震驱动造成的泄水构造产生的同位素分馏、后期蚀变和泄水过程中δ12C优先于δ13C从沉积物中迁移所致;脉体和母岩的氧同位素值两期液化脉表现明显不同,第一期地震事件中δ18OPDB为-9.9-11.6‰,脉体和母岩变化不大,略有负漂移;第二期地震液化脉体的碳同位素值相对应母岩的碳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负漂移,且规律明显,主要是由于地震驱动造成的泄水构造产生的同位素分馏、后期蚀变和泄水过程中δ160优先于δ180从沉积物中迁移所致;两期地震液化脉体的Sr87/Sr86w母岩值平均为0.712635,高于国内外报道的寒武系海相灰岩Sr87/Sr86w值,液化脉体内Sr87/Sr86值明显高于母岩,Sr87/Sr86脉体值平均为0.733804,最高可达0.794550,与前人对海相灰岩中锶同位素多为海相、陆源、幔源来源均不相同,倒是与陆相沉积物、花岗岩、变质岩中的锶同位素值相当。从野外观察、镜下分析可知,脉体中不具有花岗岩成分,则说明地震发生时,该层位软沉积物属于近地表或者已经暴露出地表,地震液化泄水后形成地裂缝,地裂缝内被后期陆相物质沉积充填,因此脉体中Sr87/Sr86值才会具有陆相沉积特征,地震泄水作用伴随有短期的热作用,导致锶同位素异常,与Sr/Ba异常、Gd异常结果一致。地震液化脉形态受地震强度的制约,地震强度强烈,可形成上下贯通型液化脉,或砂岩丘,砂岩墙。地震强度较强,则脉体呈梭形,纺锤型,不穿层。地震强度中等,脉体则顺层产出,偶见火焰状构造。从地震发生—地震软沉积变形层稳定—固结成岩—成岩后期的不同阶段,地震液化脉体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地震发生期,表现母岩中的K、Na等元素向脉体迁移;软沉积变形到软沉积层沉积稳定期,表现碳氧锶同位素分馏;成岩期后,脉体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氧同位素进一步分馏,Sr、Ba和Gd等元素异常。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液化脉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地震液化充填机理模型。

田甜[8](2017)在《山东地区新元古代土门群综合地层学分析》文中认为山东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土门群的分布局限在安丘—莒县断裂及西侧附近地区,岩性基本稳定,下部和上部稍有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黑山官组、二青山组、佟家庄组、浮来山组和石旺庄组。胶辽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较为薄弱,缺乏可靠的年龄控制,生物地层学存在很大的争议,化学地层学进展有限。而这其中,山东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相对于辽南和徐淮地区又最为不足。本文主要依据前人资料和实测剖面,通过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年代地层等,借助多重地层划分的原理,研究山东地区土门群的归属时代。同时通过生物地层对比,事件地层对比以及碳氧同位素等方法与辽南、徐淮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准确的对山东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的具体时代划分提供证据。研究表明:依据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及野外实测剖面对比研究,认为土门群上部时限有可能在720Ma,可以与辽南地区、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比较分析,山东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土门群可以被重新划归为青白口系。通过碳氧同位素实验并校正后主要得到如下数据:汤头剖面主要为佟家庄组、二青山组及黑山官组,其δ13C变化范围为-5.59‰—2.17‰,均值为0.79±1.01‰,整体有正漂移后又有负漂移的趋势。浮来山剖面主要为石旺庄组和浮来山组,其δ13C变化范围为-2.14‰—2.36‰,均值为1.42±0.70‰,整体经历了由正漂移后负漂移后又正漂移三个阶段。通过分析冰期碳同位素特征,土门群仅出现小幅度的碳同位素负漂移,其整体趋势基本稳定,变化幅度较小,曲线趋势明显与冰期特征及华南地区冰期前后不同,故认为其时代可能属于冰期开始之前。土门群二青山组下部有一个微小的正漂移,可与蓟县青白口系下部长龙山组处碳同位素正漂移相比较;土门群浮来山组下部出现的负漂移,可与蓟县青白口系上部井儿峪组碳同位素负漂移相比较。淮北地区碳同位素整体变化趋势为正—负—正—负—正,与土门群碳同位素整体变化趋势相同。故认为土门群可与青白口系对比。

兰浩圆,李三忠,李玺瑶,郭玲莉,索艳慧,李瑾,王鹏程,赵淑娟,于胜尧,刘博,郭润华[9](2017)在《华北东部印支期变形特征:对大陆深俯冲极性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华北东部印支期沿苏鲁造山带的俯冲极性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为了解决印支期在华北地块东部的大陆俯冲极性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前人岩石学、年代学、地球物理等资料,同时结合野外调查工作,分析了印支期徐-淮弧形构造区,渤海湾盆地的黄骅、济阳坳陷,辽东半岛南部以及鲁西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揭示:(1)印支期华北东部及其东北地区整体变形轨迹呈波浪状,在大别和渤海湾地区为近E-W向,徐-淮地区和长海地区则为NE向,辽东半岛南部及兴凯—佳木斯—布列亚呈近S-N向;(2)印支期华北地块东缘沿五莲—青岛—烟台断裂带向南东俯冲到华南地块之下;(3)华北板块向SE或向东俯冲过程中,在苏鲁造山带形成一系列向NW逆冲的推覆构造,而在靠近扬子地块一侧形成向SE逆冲的反冲断层;华北地块东南缘与俯冲带的距离不同,构造变形强度也略有不同,较近处(如徐-淮构造带)发育较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较远处(如济阳、黄骅坳陷)则发育较宽缓的褶皱。

苏文博[10](2016)在《华北及扬子克拉通中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厘定及相关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系统分析近年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典型地区中元古代(GTS2012,1 780850 Ma)年代地层学进展基础上,详细厘定了其地层格架。确认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早期地层(约1 780约1 350 Ma)发育始于豫陕晋交界地区,其后沿"华北中部造山带"(TNCO:Trans-North China Orogen)再逐渐扩展到燕山及附近地区,但随后则普遍缺失了中期(约1 350约1 100 Ma)纪录。其晚期沉积(<1 100 Ma)见于胶辽徐淮、豫西南及燕山等地区。扬子克拉通的川滇交界地区出露有中元古代早期(约1 750约1 450Ma)及晚期(<1 100Ma)地层,中期沉积(约1 400约1 150 Ma)主要见于神农架地区。华北与扬子两地的地层纪录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并有效涵盖了整个GTS2012全球地质年表所建议之"中元古代"(1 780850 Ma)。这一新格架蕴含多方面重要命题:(1)地层学方面。在未来GTS2012中元古界内部"系"级单位再划分研究中,中国学者通过在上述两地对应地层序列中识别此间全球大火成岩省LIPs-地幔柱事件的沉积响应,可望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全面参与新建议各系底界的"金钉子"工作,并做出独特贡献。(2)早期真核生物演化及生物古地理方面。基于当前格架可以确认,山西永济汝阳群北大尖组以Tappania为代表的具刺大型疑源类生物群的时代应约为1650 Ma,为目前全球真核生物遗存最早出现层位,同时不排除华北南缘有可能是此类生物的起源区。结合其时空分布或可进一步推测,至少在约1 650约1 450 Ma阶段,即哥伦比亚超大陆向罗迪尼亚超大陆过渡阶段,华北克拉通应与印度、澳大利亚、北美、西伯利亚等古陆互为近邻。(3)沉积-大地构造演化方面。中元古代华北及扬子克拉通均表现出"三段式"沉积过程,其沉降-隆起区均发生过"跷跷板"式转换,包括"晋宁运动"在内的关键时间节点均存在较好的对应性,表明该阶段两者很可能处于同一板块构造应力场之内。结合约1.38Ga燕山地区下马岭组含钾质斑脱岩黑色岩系所代表的前陆盆地性质、约1.1Ga以后华北与扬子沉积发展同步性并含Chuaria等宏观藻类,以及华北东部该阶段富含格林维尔期碎屑锆石等特征,推测最晚应于约1.1Ga前后,华北东部可能已与扬子-华夏、锡林浩特-蒙古微地块等相互拼合并形成格林维尔造山带。借此与北美、澳大利亚、波罗的等古陆相链接,共同见证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最终聚合与初始裂解。

二、徐淮、胶辽震旦亚界的统一划分及郯庐断裂的平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淮、胶辽震旦亚界的统一划分及郯庐断裂的平移(论文提纲范文)

(1)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与隆升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大别-苏鲁造山带研究现状
        1.3.2 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研究现状
        1.3.3 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与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造山关系
        1.3.4 叠加褶皱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工作量与创新性
        1.5.1 工作量
        1.5.2 创新性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区域地层
        2.2.1 太古界
        2.2.2 上元古界
        2.2.3 下古生界
        2.2.4 上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岩浆岩
    2.4 区域地质构造
        2.4.1 主要褶皱构造
        2.4.2 主要断层构造
第三章 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3.1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叠加褶皱中的应用
        3.1.1 建立三维实景模型
        3.1.2 建立三维地层模型
    3.2 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3.2.1 北段构造变形特征
        3.2.2 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3.2.2.1 根带
        3.2.2.2 中带
        3.2.2.3 锋带
    3.3 认识与讨论
        3.3.1 认识
        3.3.2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中生代隆升时间
    4.1 低温热年代学
        4.1.1 裂变径迹定年原理
        4.1.2 (U-Th)/He定年原理
        4.1.3 低温热年代学在褶皱冲断带中的应用
    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处理
    4.3 热年代学测试
        4.3.1 锆石U-Pb和(U-Th)/He双定年
        4.3.2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锆石U-Pb和(U-Th)/He结果与分析
        4.4.2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与分析
        4.4.3 低温热年龄空间分布规律
    4.5 构造-热历史演化
        4.5.1 辐射损伤与退火模型
        4.5.2 正演模拟
        4.5.3 反演模拟
    4.6 认识与讨论
        4.6.1 认识
        4.6.2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与存在问题
        5.2.1 结论
        5.2.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江苏省徐州地区新元古界淮河系时代的重新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徐州地区新元古界淮河系地层时代重新厘定
    2.1 以往测年研究成果
    2.2 臼齿碳酸盐岩特征及分布时限
    2.3 本次测年结果
3 区域对比
4 结语

(3)鲁西地区新元古代土门群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区内新元古代地质概况
    2.3 剖面描述及样品采集
3 实验方法
    3.1 碳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3.2 硫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4 分析结果
    4.1 碳同位素分析结果
    4.2 硫同位素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5.2 硫同位素对于古环境的指示意义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凤阳地区前寒武系凤阳群和八公山群的形成时限、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华北克拉通区域地质概况
    2.2 徐淮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2.1 五河杂岩
        2.2.2 凤阳群
        2.2.2 八公山群
第三章 样品特征和锆石U-Pb同位素分析
    3.1 样品采集和岩石学特征
        3.1.1 凤阳群样品岩石学特征
        3.1.2 八公山群样品岩石学特征
    3.2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
    3.3 凤阳群分析结果
    3.4 八公山群分析结果
第四章 沉积时代、物源和构造环境综合分析
    4.1 沉积时代分析
        4.1.1 凤阳群沉积时代分析
        4.1.2 八公山群沉积时代分析
    4.2 物源分析
        4.2.1 凤阳群物源分析
        4.2.2 八公山群伍山组物源分析
        4.2.3 八公山群刘老碑组和四十里长山组物源分析
    4.3 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4.3.1 凤阳群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4.3.2 八公山区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4.4 对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启示
        4.4.1 早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
        4.4.2 晚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记录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认识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渤海及北黄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概况
        1.1.1 渤海海域
        1.1.2 北黄海海域
    1.2 研究现状及目的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方案分析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构架
        1.3.3 结果预期
    1.4 文章结构安排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层沉积及岩性
        2.1.1 渤海
        2.1.2 北黄海
3 研究区物性分析及数据准备
    3.1 研究区密度分布及模型
    3.2 研究区磁性特征
    3.3 数据准备
        3.3.1 重力数据
        3.3.2 磁力数据
        3.3.3 水深及沉积层厚度数据
        3.3.4 莫霍面反演约束资料及数据
4 重磁异常分析处理
    4.1 重力异常数据处理
        4.1.1 约束变密度界面正反演法
        4.1.2 重力异常分离
        4.1.3 莫霍面深度反演
    4.2 磁异常数据处理
        4.2.1 磁异常变纬度化极
        4.2.2 磁异常分离
        4.2.3 磁异常解析信号处理
    4.3 边界识别
        4.3.1 断裂划分
        4.3.1.1 渤海
        4.3.1.2 北黄海
        4.3.2 圈定范围
        4.3.3 综合解释
        4.3.4 岩性识别
    4.4 剖面反演
5 油气资源分析预测
    5.1 渤海海域
    5.2 北黄海海域
6 总结及展望
    6.1 课题研究汇总
    6.2 问题建议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宣(城)—广(德)盆地构造演化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1.3 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4 断裂与盆地演化关系的研究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小结
第三章 宣—广沉积盆地特征
    3.1 盆地基底特征
        3.1.1 盆地基底结构
        3.1.2 盆地基底构造
        3.1.3 盆地基底演化特征
    3.2 盆地构造单元
        3.2.1 皖南坳陷构造单元
        3.2.2 常州—宣城断陷盆地带
    3.3 盆地沉积特征
第四章 应力场分析
    4.1 应力场分析原理及方法
    4.2 应力场数据分析结果
    4.3 应力场分析
        4.3.1 晚三叠—中侏罗逆冲挤压(逆冲推覆)
        4.3.2 晚白垩—古近纪伸展应力
        4.3.3 新近纪以来盆地挤压反转
第五章 盆地演化特征
    5.1 盆地演化特征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浙西早寒武世地震事件沉积特征与地质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地震事件沉积
        1.2.2 地震软沉积变形
        1.2.3 地震事件沉积研究方法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工作量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 地层
        2.3.1 晚震旦世地层
        2.3.2 寒武系
    2.4 构造
    2.5 岩浆岩
    2.6 地震事件主要沉积岩
        2.6.1 震积岩
        2.6.2 海啸岩
        2.6.3 震浊积岩
    2.7 本章小结
3 震积岩的地震液化脉特征与地质意义
    3.1 岩石、构造特征
    3.2 电子探针分析
        3.2.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3.2.2 能谱分析结果
        3.2.3 与“臼齿构造”的对比讨论
    3.3 碳氧锶同位素分析
        3.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3.2 结果及探讨
    3.4 微量位素分析
        3.4.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3.4.2 结果及讨论
    3.5 地震液化脉的地质意义
        3.5.1 地震液化脉的成因机制
        3.5.2 地震液化脉形成的环境制约
        3.5.3 地震液化脉成因机理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海啸岩的沉积异常与地质意义
    4.1 海啸和海啸沉积概述
    4.2 海啸岩沉积异常特征
        4.2.1 沉积古地理异常
        4.2.2 碳氧同位素异常
    4.3 海啸沉积的地质意义
        4.3.1 沉积相异常是海啸沉积的响应
        4.3.2 碳同位素异常是海啸沉积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5 地震事件的沉积序列和古地震强度
    5.1 地震事件的沉积序列
    5.2 古地震分析
        5.2.1 古地震强度
        5.2.2 地震频率
    5.3 本章小结
6 地震事件的大地构造意义
    6.1 区域大地构造与地震岩的分布特征
        6.1.1 区域大地构造简介
        6.1.2 地震岩的分布特征及与开化—淳安大断裂的关系
    6.2 地震事件的大地构造意义探讨
        6.2.1 沉积环境分析
        6.2.2 震旦构造事件的响应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山东地区新元古代土门群综合地层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概况
3 山东地区土门群地层划分对比
    3.1 地层划分的原理与方法
    3.2 地层划分方案
    3.3 山东地区土门群地层实测剖面
    3.4 胶辽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山东地区土门群碳氧同位素分析
    4.1 样品描述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原理:
    4.4 碳酸盐岩中碳氧同位素结果分析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9)华北东部印支期变形特征:对大陆深俯冲极性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 华北东部及周边印支期构造-岩浆特征
    2.1 徐-淮地区
    2.2 渤海湾地区
    2.3 辽东半岛南部
    2.4 鲁西地区
3 华北东部印支期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3.1 苏鲁—大别造山带的俯冲板片与上覆板片的确定
    3.2 苏鲁—大别造山带的俯冲极性的确定
    3.3 印支期变形动力机制与构造模型
4 结论

四、徐淮、胶辽震旦亚界的统一划分及郯庐断裂的平移(论文参考文献)

  • [1]徐淮弧形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与隆升时间[D]. 赖红玉.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2]江苏省徐州地区新元古界淮河系时代的重新厘定[J]. 苗巧银,潘明宝,徐士银,张平,高炳飞,冯文立. 上海国土资源, 2020(03)
  • [3]鲁西地区新元古代土门群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 孙康.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凤阳地区前寒武系凤阳群和八公山群的形成时限、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D]. 李建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5]渤海及北黄海海域重磁异常研究[D]. 陈光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宣(城)—广(德)盆地构造演化及地质意义[D]. 张宏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18
  • [7]浙西早寒武世地震事件沉积特征与地质意义研究[D]. 严兆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8]山东地区新元古代土门群综合地层学分析[D]. 田甜.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9]华北东部印支期变形特征:对大陆深俯冲极性的启示[J]. 兰浩圆,李三忠,李玺瑶,郭玲莉,索艳慧,李瑾,王鹏程,赵淑娟,于胜尧,刘博,郭润华. 地学前缘, 2017(04)
  • [10]华北及扬子克拉通中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厘定及相关问题探讨[J]. 苏文博. 地学前缘, 2016(06)

标签:;  ;  ;  ;  ;  

徐怀与胶辽震旦系分界统一划分与郯庐断裂平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