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卖肉的两个小窍门

个体户卖肉的两个小窍门

一、个体户卖肉技巧二则(论文文献综述)

吴渭[1](2015)在《产业链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业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传统的农业风险以自然风险为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创新与集约化,农业风险的结构、风险的特征、风险产生的原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生产部门而是在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个包含产前、产中、产后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过程中,风险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在加剧,且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态势,例如农业风险在产业链中呈现出传递的特性,风险的传递不仅可能在产业链的内部还有可能随着发达的现代物流在空间上快速扩散,最后冲击整个产业,甚至演化成公共危机事件。农业产业链的背后是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以获得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作为参与产业链的前提,他们各自的利益理性、处置风险的策略、不同行为理性之间的博弈直接推动着农业风险的生成和在产业链中的传递与转移。本文选择了一个农业大县—湖南省C县作为调研地点,研究了C县的种植业、畜牧业发展情况、风险类型及特征,并以畜牧业中的动物疫病风险为例,从产业链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究了动物疫病风险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潜在风险点、风险的传递情况、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理性,以及风险管理中的利益博弈是如何推动风险的产生、演化和传递,本文最后还探讨了现有的风险管理的制度供给和产业组织模式对于风险管理的价值以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决定了风险的类型多样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传统的自然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农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甚至已经成为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类型。现代社会的农业风险已经具备了一些现代性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农业风险的“人为化”趋势凸显,利益驱动是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产业链本身是一条风险链,例如动物疫病风险的风险点就遍布于产前、产中、产后的任何一个环节,而风险在产业链中的传递是通过产业链中的交易环节来实现的,因此风险的监管必须涵盖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动物疫病风险管理是政府的职责之一,然而政府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职能的交叉、能力和资源的制约和执行层面上的寻租行为等等,从而导致了风险管理中的“政府失灵”。(3)产业链中的风险传递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例如动物疫病风险的产生就涉及到的多个利益相关者,每个利益相关者出于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的行为理性直接推动了风险的产生和传递。本文还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多利益主体是如何在逐利理性的驱动下形成了病死猪买卖“共谋利益链”,并推动了动物疫病风险从产中向产后传递。农业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关注农业产业链中不同主体各自的生产、经营与风险防范等行为,同时也应该系统地关注农业产业链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联与博弈过程,并在农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协调多元利益。(4)农业风险管理离不开政府、农户和市场的共同参与。制度供给是政府介入农业风险管理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式。在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出最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制度组合,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产业链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组织结构创新能够形成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但风险共担机制的建立必须以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为前提,并加强产业链中的利益相关者互信和合作,共同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基于以上的结论,本文从完善政府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升农户的风险认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质量监管、加强利益相关者的道德与法律约束、改进动物疫病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郑纳新[2](2009)在《新时期(1976-1989)的《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新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及其与“人民文学”的关系,进而揭发新时期文学发展变化的一般轨迹与内在脉络,阐述新时期文学与国家文艺政策、与文学传媒的内在关联。研究新时期的《人民文学》必须追溯“人民文学”的形成发展历史与范型特征,从而分析《人民文学》创刊的背景与角色定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探索和苏俄经验,是“人民文学”的观念来源。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规范性地建构了“人民文学”的理论体系,并通过革命根据地及后来的解放区大众文学实践,形成了“人民文学”的基本范型。十七年期间《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的互动历程,促进了国家对文学的全面掌握与改造,也留下经验教训。透视“文革”后期《人民文学》的复刊,以观察当时的权力摩擦和文学、期刊的境遇,进而比较六七十年代两次文艺政策调整之不同,认为1975年文艺政策调整只是最高领袖对文艺界状况的直接干预,并不是理论、观念、制度层面的全面调整,没有涉及较大的范围,也没有产生任何新的有价值的文学成果。复刊第一年的《人民文学》亦未复现文学的生机。“文革”结束,张光年接管《人民文学》之后,《人民文学》获得新生,并以卓越的努力实现了当代文学传统的恢复与发展,为新时期中国社会改革与进步提供了积极的思想资源和巨大的舆论支持。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时期《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和这些作品如何发表、发表之后对文学产生何种作用、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等层面来分析新时期《人民文学》对文学,特别是作为新时期文学主潮的“人民文学”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在《人民文学》上的发端和推进,分析乡土市井文学、探索文学在《人民文学》上的发展,总结了新时期《人民文学》在发起和推动“人民文学”主潮方面的创造性建树,并深入文学潮流内部衡估这些建树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纵深发展拓展与丰富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在文学主体性勃兴的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阶段。《人民文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文学新潮,特别是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兴起之初,积极推动,蔚成潮流,继续保持了引领时潮的位置。本文以《人民文学》发表的同类作品考察了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的视角与艺术倾向的转变,从而形成文学的新元。“人民文学”在新潮的冲击下从主流变为多元中的一元。这之间的转换得失对于《人民文学》来说如同双刃剑。《人民文学》推动新潮之际,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社会意识也产生了转折性的嬗变,这些因素连同文学内部的裂变形成合力,导致了“人民文学”的淡化。在此期间意识形态不断强化,期刊出版业管理加强,文艺工作市场化转型,国民文化消费出现新的变化,文学期刊竞争局面全面形成。这一切使得《人民文学》失去了主导地位。本文最后一章对新时期《人民文学》的文学组织活动、文学批评活动展开了分析,这也是新时期《人民文学》在推动文学和文艺思潮发展方面富有成效的两个方面,它们确立了新时期文学的自主性格局,对于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人民文学》开创的文学评奖制度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了良好的评奖范式和传统。本文同时对新时期《人民文学》乃至整个新时期文学的核心人物张光年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对其思想的发展、对当代文学的建树和文学期刊管理思想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张光年这样目光坚定、胸怀开阔且有惜春情怀的文艺元老是新时期文学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叶浓[3](2002)在《个体户卖肉技巧二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则:某地很多人不爱吃母猪肉,病人更不敢吃母猪肉,而肉市场上出售的都是直接从屠宰场购进的剥皮猪肉,因此人们在买肉时顾虑重重。有个聪明人除到屠宰场选猪外,还在肉摊前竖了一块“我处不卖母猪肉,否则愿罚500元”的招牌,如此一来,很多心存顾虑的顾客都跑到他那里买肉,加上该人态度好,从不短斤少两,很受顾客好评。他每天卖的肉比别人两天卖的还多,确实赚了不少钱。

二、个体户卖肉技巧二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体户卖肉技巧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链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业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框架
        1.2.5 研究范畴的界定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 调研地点选择
    1.5 调研县的社会经济情况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
    2.1 研究综述
        2.1.1 关于农业风险的研究
        2.1.2 关于国家、市场与农民关系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产业链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现代性和风险社会理论
第三章 现代社会中的农业风险及其特征
    3.1 种植业风险及特征
        3.1.1 自然风险
        3.1.2 资源风险
        3.1.3 技术风险
        3.1.4 市场风险
        3.1.5 政策风险
    3.2 畜牧业风险及特征
        3.2.1 动物疫病风险
        3.2.2 市场风险
        3.2.3 技术风险
        3.2.4 政策风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的农业风险分析—以动物疫病风险为例
    4.1 产业链视角下的动物疫病风险
        4.1.1 产前风险
        4.1.2 产中风险
        4.1.3 产后风险
    4.2 动物疫病风险管理中的政府功能及困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理性与博弈—以动物疫病风险为例
    5.1 动物疫病风险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5.2 动物疫病风险管理中的利益与博弈
        5.2.1 疫病风险管理中地方政府-农户的利益博弈
        5.2.2 疫病风险管理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
    5.3 病死猪买卖利益链的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风险管理的制度供给和产业组织模式
    6.1 农业风险管理的制度供给
        6.1.1 农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分类
        6.1.2 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
    6.2 产业链中的风险共担组织模式
        6.2.1 农业产业化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6.2.2 农民合作社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6.2.3 订单农业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6.2.4 社区支持农业在农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讨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针对种植专业户的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二 针对养殖专业户的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三 针对农业推广工作人员的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四 针对畜牧工作者和防疫员的半结构访谈提纲
    附录五 针对农资和兽药经销商的半结构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2)新时期(1976-1989)的《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研究的缘起与涉及的问题
第一章:《人民文学》的复刊与"人民文学"的恢复
    第一节:十七年主流文学范型"人民文学"的形成与《人民文学》
    第二节:《人民文学》的复刊与中共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人民文学》复刊表述与"人民文学"历史的接续
第二章:《人民文学》的黄金时代与"人民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文学政策的转变与文学空间的开拓
    第二节:伤痕-反思文学与当代历史书写
    第三节:改革文学与时代转换书写
    第四节:乡土、市井文学与当代民间书写
    第五节:探索文学与文学空间的拓展
第三章:《人民文学》的两难与"人民文学"的淡化
    第一节:寻根文学与视点转移
    第二节:先锋文学与非大众化
    第三节:非文学(?)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新时期《人民文学》的文学组织活动
    第一节:文学组织活动与文学自主性的建立
    第二节:服务于创作的文学批评
    第三节:张光年与新时期的《人民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个体户卖肉技巧二则(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链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业风险研究[D]. 吴渭.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2]新时期(1976-1989)的《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D]. 郑纳新. 复旦大学, 2009(12)
  • [3]个体户卖肉技巧二则[J]. 叶浓. 农村养殖技术, 2002(01)

标签:;  ;  ;  ;  

个体户卖肉的两个小窍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