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印度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印度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滕磊[1](2021)在《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产品生产、国家税收创造、就业岗位供给、市场活力赋能等方面贡献巨大。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始终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现象,集中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既有中小企业经营历史短、抵押资产少、信用资本不足等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结构不够合理、融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原因,另外,传统金融活动本身的运行逻辑,即其“嫌贫爱富”的风险-收益匹配机制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重要成因。从上述种种原因和特定的时代经济背景出发,国内外众多学者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优序融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普惠金融理论等角度为之提供解决之道,但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相对恶劣的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出现较为强烈的反弹。例如,2018年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就再次面临了较为严重的融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专门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寻求中小企业融资便利的现实路径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各类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金融正凭借对于数据金融信息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持续展现其在实现金融普惠服务中的价值,这为原本缺乏信用数据信息而被传统金融体系所排斥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解决融资问题的新思路。那么,数字金融实现金融普惠的金融经济学逻辑是什么?是否能够真正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悖论?如果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其具体途径又是什么?另外,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来源,众多处于企业发展种子期和萌芽期的创业企业同样是中小企业的一部分,也面临着创业融资约束,那么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同样对其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这种效应又受到何种因素影响?最后,基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能否将包括传统和新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金融监管机构等纳入数字金融创新系统,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较好的解决路径?以上均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首先,本文对中小企业和数字金融发展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回顾,并结合中国现实,深入讨论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之道,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概念缘起、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并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的核心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存在着强劲的需求和供给动力,其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则充分发挥了数字金融以金融普惠服务为核心的创新价值,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可行选择。其次,运用理论分析演绎的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一是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参与者的禀赋特征等出发,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框架,为理解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打下了理论基础。二是在分析传统信贷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悖论的基础上,通过将数字普惠金融因素引入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如何通过发挥其普惠价值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普”、“惠”、“险”不可能三角悖论,通过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抵押资本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从而提升其进行各类项目投资的成功概率。第三,在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研究假说,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中小企业创业融资的实际效果。研究使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建立了基于现金-现金流融资约束指标的实证模型,固定效应和差分GMM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且相对国有中小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两条路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具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方式中,投资和信贷服务的缓解效应最为明显。另外,基于创业资金是制约创业活动的核心约束条件,本文建立创业活跃程度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框架,固定效应和系统GMM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创业活动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使用深度对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覆盖广度,最后是数字化程度;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中部地区创业活动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是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城镇化水平越低、社会资本越弱,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最后,在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约束实际效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构建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链,并将其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公共基础设施;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构建监管沙盒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配置资源效应和有为政府的监管作用,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的技术性改造,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的方式,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提供金融普惠服务,这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实际价值。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创新结合,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服务,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胡彦鑫[2](2021)在《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产业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期以来,产融结合成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由产到融”以及“由融到产”的两种运营方式,相互渗透、组合互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探索,其初衷在于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拓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以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嗣后,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并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活力,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提升了企业效能。然而,随着风险冲击和内外环境的改变,“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在近期以来出现了风险积聚的现象,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如包商银行被“明天系”掏空,成为“明天系”企业的提款机,最终诱发严重的信用风险。2018年,监管当局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文件,规范企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防范交叉风险传染,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回顾我国企业与银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在充分肯定企业资金进入银行业提升运营效能的同时,亦宜反思这一进程中的风险形成,应如何正确认知效能提升与风险事件频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层面的一个颇为棘手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科学评估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产生的风险这一时代课题,为提高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有效规范公司参股银行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实现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防范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入手,根据当前公司参股银行后风险事件频发且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特点,梳理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构建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拓展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经济学解释。回顾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明确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同时选取2008年-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后,在缓解约束与提高效率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交叉传染风险进行进一步对比与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在理论梳理和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参股商业银行,我国公司能够提高效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本文进一步将包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同时通过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从稳定货币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支付股利、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市场秩序、完善企业及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实际,梳理了公司参股银行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能提高参股公司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公司参股银行通过信息效应、协同效应和银企关联效应三种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公司参股银行影响投资效率的机理体现在:一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时,相对充沛的内源资金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自信,进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提高投资规模,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二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大时,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就会相应降低,优先的可支配资金会使企业错过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当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就会避免错失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进而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因融资约束导致的企业资金量的减少从另一个角度可以促使企业在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选择投资价值更大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参股银行后,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关联交易风险,实体与金融交叉传染的风险。第二,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同时综合运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在提高效能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司参股银行之后,融资约束程度显着降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和营商环境在缓解融资约束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参股银行可以显着缓解由于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公司参股银行风险产生的危害,揭示了关联交易风险及交叉传染风险产生的原因,随着非国有股东占比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随之提升,并对不同银行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包商银行发生风险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产融结合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风险成因归结为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司财务不稳健、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和外部金融监管失灵四方面,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和周期性等特征,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容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2008-2018年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整体来看,随着非国有股东参股银行比例的上升能显着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进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城商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能够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抑制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产生显着影响。

武慧峰[3](2021)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内蒙古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新冠疫情快速蔓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经济面临供给中断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冲击。民营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较大,在解决就业、提供税源、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民营中小企业对外部环境依存度较高,尤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民营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生存危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密集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为民营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然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困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目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如何化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局面,充分释放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仍是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新冠疫情为研究背景,将内蒙古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协同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剖析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执行现状,指出金融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中小企业政策存在政策实施不够细致、政策传导不够顺畅、政策协同不够紧密、政策跟踪反馈不够到位等核心问题,从相关方认识因素、供给机制因素、绩效考核因素、风险水平因素、技术手段因素等五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比照其他省区相关政策和经验,总结出提高相关方认识程度、完善供给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强化技术手段支撑等五方面金融支持政策的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有效应对问题建言献策。

慕庆宇[4](2020)在《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文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性支撑。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中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经营透明度较低等原因,其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并对其创新活动与进一步成长构成融资壁垒。当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战略性课题。鉴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小银行快速发展的经济现实,探究银行业结构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以银行业结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与创新的“总体性考察——作用机制探究——拓展性分析”为基本逻辑脉络,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七个章节进行展开。第一章为绪论。本部分首先利用各类统计数据,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换挡趋势、各部门研发创新态势、中小企业创新现状与困境、中小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发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阐释本文研究问题的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本部分从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视角切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并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综述进一步明确本文的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本章首先梳理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脉络,并从测度方法、现状与成因、对创新的影响等维度对金融影响企业的关键一环——融资约束进行了文献总结。此外,本文从银行业规模、银行业结构等维度对金融发展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经典研究进行回顾。与此同时,本部分总结了创新活动的特征、所面临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梳理了银行业发展以及不同融资渠道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并进一步从法制水平、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化层面总结了制度环境影响金融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的已有研究。在上述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章对“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三个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并以此明确本文的研究范畴。第三章为银行业结构变迁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一般性分析。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部分结合银行业结构变迁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特征事实,进一步掌握相关研究的制度背景;与此同时,本章从“信息不对称理论”、“金融结构理论”、企业创新的“融资支持观”与“债务约束观”四个方面对本文涉及的主要理论进行梳理与掌握,以期进一步夯实本文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本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整体逻辑框架。第四章基于融资约束视角,考察了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及创新活动的总体效应,即本文“总体性考察”部分。本章首先从整体层面对银行业结构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融资支持效应”以及“债务约束效应”等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银行业结构调整下的中小企业创新融资与研发行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利用经典融资约束反映模型(ACW模型与FHP模型),从整体层面对银行业结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际效应进行回归测度,并结合企业创新的高风险特征,提出企业整体融资约束的缓解不等同于创新项目的外源融资得到满足。因此,本部分借鉴已有研究,通过对经典实证模型的重构进一步把视线聚焦于银行业结构对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影响。在主要实证回归的基础上,本章利用企业创新融资渠道识别、关键变量重构、更换实证模型、滞后期回归、Tobit回归等手段对上述实证研究进行深入的检验,以保证相关结论的稳健性。第五章对中小银行发展下的企业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是在第四章“总体性考察”的基础上,关于银行业结构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究”。本部分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进一步对中小企业风险偏好变化下的企业投资选择与内部现金流利用进行理论分析。在实证探究方面,本部分首先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探究银行业结构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以及企业信贷水平变化作用于创新的中介效应,从而基于信贷角度初步明确银行业结构影响创新活动的机制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企业风险承担指标与相应实证模型,本章就上述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实证检验,即基于企业风险承担、投资决策与现金流利用等视角进一步明确银行业结构作用中小企业创新的机制渠道。除此之外,本章还通过统计分析、聚类分析、重构关键指标以及GMM检验等方式对上述研究及相关发现进行稳健性检验。在第六章中,结合上述章节的研究内容,本文基于宏观制度环境视角,对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制度因素进行“拓展性分析”。结合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经济现实,本章首先从地区法制水平、金融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干预强度三重维度,探究制度环境对银行业结构调整下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从而明晰制度环境不同方面影响企业创新的具体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企业所有权以及融资约束的异质性特征,深入探究制度环境作用于企业创新的机制路径。在具体的实证探究过程中,本章主要利用聚类分析、交互项检验等手段对相关理论分析进行回归检验。本章的工作与发现既是对制度环境、企业创新等领域文献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为现阶段我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政策参考,是全文研究的重要补充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结合相关研究发现,从中小企业本身、银行等金融结构、政府部门三重视角,提出本文的对策建议。最后,本部分综合全文的研究历程,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银行业结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与创新的“总体性考察”,本文发现: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依然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而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能够显着缓解中小企业整体融资约束,表现为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显着降低。然而,当把视线聚焦于银行业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时,本文的实证检验说明,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无法显着缓解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约束,中小银行发展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更加符合“债务约束观”,从而产生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性效应。而有关创新融资渠道的识别探究也说明: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为内源融资、股权融资以及商业信用,银行信贷不仅没有成为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渠道,反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上述研究结论揭示了银行业结构在缓解企业整体融资约束与创新融资约束中的异质性效应。(2)关于银行业结构影响创新活动相关效应背后的“机制路径”,本文研究发现:一方面,当前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能够提升企业信贷融资总量、增强企业银行贷款的可得性,这也是中小银行发展能够显着缓解企业整体融资约束的主要原因,但其对优化企业的信贷期限结构、降低企业信贷成本等无能为力。且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说明,中小银行发展所带来的单一的企业银行贷款数量提升是抑制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遵循银企“债务约束观”的研究思路,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显着降低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并且显着抑制了企业内部现金流对创新项目的支持,而伴随着企业银行贷款的增加与风险偏好的改变,企业的投资也将更加偏重于能够增加抵押品的固定资产、以及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以上的研究结论明确了银行业结构抑制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和作用机制,即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信贷资金,而由于债务还本付息的规制属性,银行贷款的增加使得企业风险偏好发生改变、风险承担水平降低;此时,企业的投资选择更偏重于具有低风险特性的固定资产、以及具有较强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并减少了内部现金流等融资方式对创新活动的支持。(3)上述研究发现,以中小银行发展为代表的银行业结构调整无法显着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甚至对其创新投入产生抑制性作用,那么,如何缓解银企“债务约束效应”下的创新抑制就成为本研究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制度环境视角出发,对企业创新展开进一步的“拓展性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一方面,法制水平的提升能够显着缓解中小企业创新的“债务约束效应”,表现为法制环境优良的地区,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不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着的抑制效应。另一方面,与法制水平的提升有所不同,金融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与政府干预强度的降低无法显着减轻创新的“债务约束效应”,表现为制度环境不同的地区,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均较为显着。而进一步机制探究发现,法制水平的提升显着缓解了企业信贷融资对创新活动的抑制性效应,而且相较于国有企业或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法制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创新“债务约束效应”缓解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或高融资约束企业。有关本文的研究增量与贡献,从总体来看,本文系统性探究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如何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及创新活动,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的有益补充,为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从具体来看,一方面,本文创新性地对融资约束经典反映模型进行运用与重构,从而揭示了银行业结构在缓解企业整体融资约束与创新融资约束中的异质性作用,提升了企业融资约束测度的细致性与精准性,为企业创新所面临融资约束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本文原创性地对银行部门影响企业创新的“债务约束效应”进行较为完备的机制路径探究,厘清了中小银行发展引致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作用于中小企业创新的具体渠道,同时也为“债务约束观”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借鉴。最后,本文基于宏观制度环境视角,对企业创新进行拓展性分析,既说明了制度环境的不同方面在影响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异质性作用,同时厘清了制度环境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机制路径。相关研究结论既是对制度环境、企业创新等领域文献的丰富与拓展,同时也为我国提升营商环境、改善金融结构、促进企业创新成长提供了政策参考与有益助力!

黄慧微[5](2020)在《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制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尽快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领域建设,来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形成社会运行的良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讲话中,将风险防范提高到新的高度,强调要在经济全局、系统中化解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数据显示,应收账款及其占流动性资产的比重逐渐增加,在经济转型调整的关键之年,多重因素叠加下,坏账风险也在相应提高;尽管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尚不够成熟,但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商业票据业务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2016年票据风险事件爆出后,票据业务量开始持续减少,但2019年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再次呈现集体非理性的快速扩张趋势,潜在风险极容易在企业和银行间传导,扩大风险范围。无论理论研究本身还是对现代金融危机实践的反思,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危机理论都常常被当作一个系统、有机的分析框架。尽管其中对应资本主义的具体结论不能直接照搬到我国实践,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用一般理论、资本积累、扩张以及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业信用风险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且其中蕴含着不少前瞻性、现代性的观点和洞察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面临市场自发调节下的各种失衡或失灵,更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坚持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和信用理论的基本逻辑,继续创造性解决信用制度二重性下的各种现实问题。基于此,针对当前我国商业信用发展中的主要现实风险及潜在风险,依据马克思的商业信用循环条件,以商业信用与生产过剩、货币理论、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理论支撑,本文采用平行式行文结构,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投机风险三个方面探索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的形成及防范。遵循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逻辑顺序,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风险的外在表现和产生的一般原因;坚持理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探索信用基本理论与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的具体应用相结合;为更契合当代商业信用风险特征,采用了金融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包含了信用产生及其作用、信用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加速资本主义经济各要素间对立的机理和表象,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立最终的发展趋势便是彼此分离并以危机的形式趋于统一,且具有周期性。统一的过程中,部分则以具体信用风险形式呈现出来,商业信用风险便是其中之一。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信用制度的二重性以及马克思的信用思想逻辑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下的“信用”范畴,形式上指以债权债务关系为核心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经济关系,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商业信用则是社会再生产中以商品为借贷对象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商品让渡与价格实现分离、商品为对象、链条性的特征,风险也相应表现为锁链式扩散性、双向性、可转移性特点,但同样具备信用制度的二重性作用,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加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要素间的冲突。整理、归纳了商业信用扩张与风险形成相关理论,一是商业信用循环条件,即“1.产业资本家和商人的财富,即在回流延迟时他们所能支付的准备资本,2.这种回流本身”;二是商业信用扩张加剧和掩盖生产过剩的机理;三是商业信用对货币流通速度、流通数量的影响;四是归纳了经济周期中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共同作用及演变。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风险治理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金融风险防范框架,金融发展“回归本源”的论断正是对马克思关于货币、信用与危机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该部分也成为下文具体分析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的直接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概括了我国商业信用产生、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和商业票据的整体现状、新发展:应收账款方面,当前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偏紧,呈现比较稳定的行业集中分布,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及应收账款证券化三种应收展账款融资模式快速发展趋势明显,并逐渐平台化;商业票据方面,业务经营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票据业务电子化水平显着提升,电子票据、数字票据带动票据融资业务增加,但随着国家逐步推进金融去杠杆和强化监管,票据市场进入调整、转型期,从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总体看,新常态下商业信用发展主要面临着突出的信用风险、不断增强的流动性风险、投机盛行三方面风险。第三部分从伦理维度分析了商业信用道德弱化下的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成因:商业信用道德形态的不完备、道德契约的脆弱性;提出相应防范建议,即辩证看待马克思关于信用资本的道德批判,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体系下的诚信美德,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培育企业信用文化。从经济维度分析了商业信用风险评估、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导致的信用风险,主张多渠道提高商业信用评估的科学性,全过程提高企业信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征信服务系统。第四部分围绕马克思的商业信用循环条件分析流动性风险形成及防范。其中外部可支配的准备资本条件的分析综合了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关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的研究,同时结合经济周期原理,从部分产能过剩、产业比例失调、利润率下降、市场竞争压力分析了我国商业信用回流本身的风险。提出了优化外部准备资本配置、控制企业商业信用扩张边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公平、理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的具体建议。第五部分为关于投机风险的分析,主要针对商业票据投机问题展开,也有部分兼具实体交易和金融衍生交易特征的投机风险形式。依据投机形成条件,从商业信用融资工具、供给、收益实现、有限理性等方面分析投机风险的形成。建议从完善商业票据融资市场供给、提升理性决策水平、强化制度、监管、服务一体化三方面抑制投机。第六部分总结、梳理了三种具体风险形成机理上的内在联系。主张整体中考量商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各类因素;从防范措施中概括、提炼出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即遵循经济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科学化解风险;优化信用制度安排,调控政府行为边界;强化企业主体“志诚”的内在支撑。整体看,论文运用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信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和体系,又结合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经济转型的时期特征,把握信用杠杆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机遇,在创新发展中化解风险,在实践中继承、丰富马克思信用思想。

蒲甘霖[6](2020)在《中国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正处于通过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及动力转换的联动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是实现创新、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市场主体,企业创新直接影响全社会的整体创新水平和规模。企业创新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实施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服务企业的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引导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投入。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金融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理机制进行探讨,为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效果提供新的科学决策依据。在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发展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率服务的最优金融结构,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课题。早在20世纪初期,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提到了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概念,虽未形成系统的对金融发展的理解,但使得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进入到学术界的视野。自20世纪中期开始,Goldsmith等学者开始对金融发展进行系统地研究,将金融发展定义为一国(地区)金融结构的变化,并整理出代表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20世纪90年代,Merton和Levine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出发,重新定义了金融发展的内涵,突破了早期学者仅考虑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的观点。以往的理论研究者,通常将金融体系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两种金融结构,试图通过比较研究寻找出服务经济的最优金融结构,但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兴起于21世纪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要素禀赋与结构是给定的,从而决定了该阶段的最优产业结构和企业创新水平。因此,能够支撑该阶段最优产业结构、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金融结构。这为重新审视金融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在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中,融资方式与企业创新、融资效率与企业风险处理等方面被认为存在显着差异,致使在不同金融结构的安排下,其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存在明显不同。就我国而言,如何优化金融结构体系,如何正确识别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据此,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对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企业创新等重要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鉴于已有文献对金融结构的定义过于宽泛,难以用一个明确的指标进行度量,本文仅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新兴金融占比三个主要的维度对金融结构进行替代。第二,在理论基础部分分别从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金融结构与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并建立理论模型对三者间的传导机制进行推理。第三,在实证部分首先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与新兴金融占比三个视角,对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其次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样本企业的六项财务数据进行回归以建立融资约束指标,最后从上述三个金融结构维度分别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基于产权异质性对样本进行了分组回归。根据本文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可得,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新兴金融占比均对企业创新存在中介效应,具体结论如下:1.从融资结构来看,发展直接融资对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主要是由于银行信贷收益与所需承担的风险不相匹配,针对企业创新所要求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期限,银行所能提供的间接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新兴产业创新,因其不确定性而面临着高风险,对于中小型创新企业还存在抵押能力缺乏、信用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对于企业创新存在的这些高风险特性,只有风险偏好性较强、重在追求潜在高额回报率的直接融资模式才能与之相匹配。2.从银行业结构来看,增加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积极影响。中小银行的发展,提高了银行业的竞争度,强化了市场对信贷资源的配置功能。同时,降低了银行业的集中度,缓解了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效率。银行业结构的变动,将通过融资约束这一传导中介,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当中小银行的占比提升,银行业的内部结构不断完善,金融信贷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就会得到充分释放,中小银行的灵活性,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为强劲的信贷支持。3.从新兴金融占比来看,提升风险投资占比能有效激发和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较于传统金融,风险投资等新兴金融可以同时输送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并且在治理机制与资本获取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条件与基础,激发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4.从企业产权性质来看,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新兴金融占比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到直接融资和中小银行的影响更为显着,风险投资对国有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则更为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普遍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和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环境,直接融资能显着降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缓解非有国企业的资金压力达到刺激其研发创新从而获得未来优势的目的;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方面的受限较多,长期遭受银行信贷的“所有制”歧视,中小银行在信贷政策方面相对国有大银行具有政策灵活、导向扶持、竞争度更高及软信息占优等特点,会促使中小银行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非国有企业;此外,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更多地流入到国有企业,进一步挤占了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空间,导致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瓶颈长期得不到突破。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国家决策层面,应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幅提升直接融资在企业创新融资中的比重;创新银行信贷方式,提高信贷支持企业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各类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新兴金融的同时,协调好新兴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优势,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完善的健全金融体系,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立政策性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增强企业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在企业运行层面,要在完善内部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方式的组合融资;融资要聚焦于创新战略,为企业长远发展精准赋能;合理配置创投资源,聚力推动全面创新。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融资因素来看,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金融发展水平、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市场竞争、FDI溢出效应、企业特质等视角,关于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影响机理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框架。第二,本文以宏观层面的金融结构变量与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变量作为研究对象,并引入融资约束这一中介变量,对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充实了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第三,通过引入新兴金融占比这一新变量,与传统金融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两种金融业态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差异,对金融结构的理论研究范围进行了一定扩展。进一步的研究将在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影响路径等方面深化,如将法治环境、公司治理等潜在要素纳入研究框架;还可将实证研究扩展至全样本企业,从而使该研究更加系统深入。

刘音露[7](2020)在《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础,由于信息的应用方式不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也呈现出不同的交易形式,而信息的应用与其本身的特征紧密相关。硬信息由于其可编码、可数字化的特性,大大提升了金融活动的效率、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与硬信息不同,软信息是一类具有主观性的信息,其难以编码量化、传输容易失真,对其搜集、处理与在决策中的应用过程都难以独立于信息搜集者而存在,呈现出搜集成本与转换成本高昂的特点,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因而使用效率更低、金融服务成本更高。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新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软信息的硬化,帮助金融机构以更经济的方式利用软信息的关联性缓解硬信息不足的企业所受到的金融排斥,还可以利用软信息的增量性与难以作假的特性对硬信息进行交叉辨伪。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搜集以及处理企业软信息的成本,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基于软信息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纷纷出现,互联网金融等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开始盛行。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 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成果运用,加快完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引导企业征信机构利用替代数据评估企业信用状况,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基于财务数据的硬信息不足、缺少有效抵押或担保,因此从企业的软信息出发,寻找企业的替代性信息成为解决信息约束问题的有效思路。例如,商业银行推出的以税换贷的“银税互动”模式,旨在让企业能够凭借其良好的纳税历史数据,来换取银行的授信资金。在研究软信息如何应用之前,企业的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能否在硬信息之外提供增量信息?银行能否识别企业的软信息并加以利用?这是本文讨论的首要问题。互联网的普及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进一步布局金融科技,对中小微企业信贷而言,若企业软信息的信用价值能够被有效挖掘,企业的融资难题有望得到缓解;同时,征信机构应用金融科技,也能创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服务,探索利用贷前替代数据帮助银行多维度判断小微企业状况。信息技术能否提升银行识别软信息的能力?从软信息在信贷活动中传递的渠道看,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银行的信贷活动产生什么影响,两种机制之间又将如何作用?本文还将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因此,围绕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主要就软信息的信用价值以及在银行业的应用展开讨论,并分析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于银行信贷活动的影响,以期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一定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以及围绕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次展开的经验研究。具体来说:第一,本文对银企信贷活动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影响信贷活动的因素出发,本文梳理了基于征信活动、银行业市场结构、抵押担保以及法律制度等角度对银企信贷问题展开研究的几支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软信息的角度,整理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信息技术对信贷活动影响的研究,为后文经验分析奠定基础。第二,本文对软信息应用的现状与理论展开分析。本文借鉴文献关于歧视的模型,基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起银行的规模歧视模型,研究发现,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由于硬信息不足或信息质量较低,使得信息的精度不足,在相同硬信息信号的前提下,银行更认同大企业的质量,产生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若银行持有大企业的平均质量高于小企业的信念,规模歧视的程度会加深;信息技术能够释放基于软信息的信号、提高硬信息的精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即使银行基于自身信念对小企业存在偏见,信息技术同样能够降低其规模歧视程度,但降低的程度相对较弱;软信息的补充可能带来两方面效应,如果整体上软信息增加了关于企业的正面信息,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将进一步减弱;而当软信息整体增加了企业的负面信息时,相同的硬信息与软信息信号下,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可能反而会加剧。第三,以上海政银担项目的企业申贷数据,研究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政银担项目的支持对象为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提交申请后经政府与银行两次筛选通过便可获得贷款。本文以申贷数据中企业自主填写的、不具有标准格式的文本信息作为软信息,研究发现,其在传统的财务信息外提供了增量信息,能够显着提升规模较小、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在财务信息、政府认证信息之外,企业的自身简介,对主营业务的描述、对管理者团队的介绍以及对贷款用途的说明,能够影响到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且这一作用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企业更为明显;相比于只有硬信息的模型,加入文本信息后的模型对于融资可得性的预测能力上升,说明在硬信息之外,以企业的借款描述文本为代表的软信息能够提供增量信息,反映企业的信用能力,具有信用价值。本文还发现,贷后风险分担能够缓解银企事前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具有第三方担保或风险分担设计下,银行的贷后风险降低,软信息甚至财务信息不再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银行在决定是否对获得担保的企业贷款时,不仅借款描述文本,甚至财务信息等硬信息也不再影响企业的信贷可得性,银行此时更青睐于其中的首贷企业,即此前没有信贷记录的企业。第四,本文以管理者能力为例,研究软信息如何影响企业的信贷活动。由于政银担项目中存在风险分担,加上银行在对企业做出贷款决策前,企业已由政府先行筛选过,因而银行是否可以识别软信息尚不得而知。如无政府筛选,银行没能直接识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软信息的原因可能还在于,相比于大中型企业,这类企业贷后风控等综合服务成本更高,与收益不对称,对银行而言不经济,不是银行的传统服务对象,也较难就此认为银行无法识别软信息。企业主、核心创始人以及管理者团队的人品、能力等,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本文以管理者能力视角切入,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能力越高,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规模越大,且融资成本越低,说明银行能够识别企业管理者能力这一软信息,进而影响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决策。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说明,银行对软信息价值的发掘,在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的企业更显着。第五,本文还考虑了信息技术对银行软信息识别的影响。本文首先延续管理者能力的分析,研究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否提升了银行识别软信息的能力;而后从银行信息来源角度讨论了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于银行信贷的影响。信息技术能够挖掘出软信息的信用价值,强化软信息对信贷决策的影响;在信贷活动中,银行自主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银行对征信记录的应用,均能降低银企的事前信息不对称,银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贷后监管,以及征信活动的声誉约束机制,都能够降低贷后风险,因而信息技术以及征信活动都表现出促进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作用。在征信活动促进信贷表现的传导过程中,信息技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一是增强了征信活动对信贷规模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征信活动对信贷风险的抑制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性。与公共征信相比,私营征信较为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促进了信贷规模的增长。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一是,现有文献对于软信息的分析多是从个人角度,考察个人的行为特征等对于网络借贷可得性的影响,鲜有直接基于企业软信息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讨论。本文第四章基于企业的贷款申请数据,尤其是其中企业自主填写的文本信息,更为直观地研究了软信息对于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鉴于与企业经营管理直接相关的软信息,一般包括企业主、核心管理团队的人品、能力等,第四章进一步对企业管理者团队简介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数量进行提取,作为软信息的代理变量;而第五章与第六章则构建指标,从管理者能力的角度,也验证了软信息对于企业信贷规模与信贷成本的影响。二是,本文的研究设计清晰地突显了软信息的作用。在第四章的实证设计中,政银担项目的申请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硬信息不足问题因科技与中小两重属性更为显着,相应的,软信息在企业信贷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其对于信贷的影响得以清晰地显现出来;在第五章及第六章,从管理者能力角度分析软信息影响时,管理者能力指标的构建排除了企业基本面的因素,剔除了财务状况等硬信息的影响,因而能够有效地考察企业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三是,基于上海政银担项目的企业申请数据,本文丰富了关于担保与软信息主题的研究。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比政府与银行两轮筛选的标准差异,突出了担保对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作用:本文研究发现银行在具有担保情况下,无论是硬信息还是软信息,对银行的信贷决策都不产生显着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政银担项目中,担保的性质为信用担保,因此不同于软信息与银行信贷的研究,本文还从担保决策的视角补充了软信息对于政策性担保的影响研究。四是,从信息技术视角,本文不仅验证了信息技术挖掘软信息信用价值的作用,还创新性地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征信活动的积极意义,丰富了信息技术对金融机构影响的讨论。不仅如此,在征信作用方面,不同于基于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征信与传统征信的对比研究,本文建立在私营与公共征信机构区别的基础上,对比信息技术对二者优化信贷表现的影响,对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在征信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在指标设计上,本文将一国征信覆盖程度取为私营征信覆盖率与公共征信覆盖率的较大值,在合理刻画征信活动覆盖水平的同时,规避了只取私营或只取公共覆盖指标的局限性,也避免了因二者覆盖面重叠可能导致的重复计算的误差。

许峻桦[8](2020)在《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要素。而涉农信贷作为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关键举措,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针对“三农”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涉农信贷的规模、增量以及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都明显得以拓展。但是,现实的农村金融需求仍然存有较大缺口,实体农业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的现实困境,很难获得信贷支持。我国农业信贷中风险管控能力弱、信贷供给与多样化金融服务相结合的创新乏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完善以及信贷抵押资产处置变现困难等现实问题仍旧十分严峻,究其缘由,其症结主要为现行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未能充分发挥绩效功能,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机制建设对于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风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几经变迁,已形成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且金融组织、信贷管理、金融监管、金融法治及信贷配套保障等机制日趋完善的格局。存在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其现实的客观合理性,对促进我国“三农”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通过考察发现现行制度对在促进银行业涉农信贷发展的金融实践中遭遇障碍,与当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主体的行为博弈、制度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总体效率不高、增长缓慢且各省份间存在不平衡,涉农信贷供给乏力,并认为其各方参与者的决策对涉农信贷制度效率有较大影响。因此,科学评价我国当前银行业的涉农信贷制度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效用、判定政策预期是否得以实现、准确把脉信贷制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以为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这也是破解当下金融扶贫课题的应有之义。本文立足经济法基本原则及对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有机统一的思考,基于制度与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史料佐证与数量模型测度等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制度低效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析,进而提出促进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发展的制度体系的构建策略,这对丰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健全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机制,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本章开篇从论文的背景意义及拟研究的基本问题切入,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研究综述,确立研究的基本问题,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路径及方法,进而勾勒出全文的内容架构,指出其力图实现的创新和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一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银行业涉农信贷、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效率等基本概念进行廓清,进一步在学理上清晰地阐释了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供给的现实条件与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发展经济学、农村金融学、法律与制度经济学、经济法学等领域相关的资本形成、金融发展、制度变迁及国家适度干预等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历史变迁。本章从历史发展的视角,依据前章阐释的涉农信贷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以时间维度为脉络,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行业涉农信贷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变迁,深刻剖析制度变革的时代特征。第三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现实考评。本章通过查阅大量全国各省市农村金融的统计文献和数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及座谈询问等方法,分别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对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及其实效进行全面深入考察。通过考察发现,我国发展银行业涉农信贷的制度绩效不甚明显,“金融抑制”仍然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并认为当前涉农信贷政策和相关制度在金融供给、信贷管理、监管考核、金融法制及配套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信贷制度机制改革滞后的制约,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制度供给难以适应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第四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通过博弈论视角,对监管部门、涉农银行业机构、涉农信贷借款人(农业企业及农户)等主体间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揭示涉农信贷融资背后的内在履约机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农村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机制运行的投入与产出因子进行分析,全面客观评析涉农信贷制度运行绩效;运用Tobit方法,对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影响涉农信贷制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直面制度低效问题基础上深入剖析,认为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与银行持续经营的“三性”冲突,涉农银行信贷管理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金融监管定位偏离支农目标,“法制先行”理念缺失致使涉农信贷法制建设滞后,以及多重关系叠加博弈致使涉农信贷制度执行异化,影响涉农信贷制度效率。第五章,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分别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具有涉农信贷制度实践的成功经验的代表进行考察,系统梳理了关于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典型国家的经验做法及其特点,探索其实现机制与成长模式,以期为改革完善我国银行业促进涉农信贷的制度构建提供经验借鉴。第六章,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体系机制的构建。本文在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实践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运行机理,探索制度优化的框架构建路径。整体而言,构建涉农信贷制度,应当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规制与激励并举”的总体思路,以规范涉农信贷市场、助力三农发展、促进城乡实质公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基本目标,以经济效率、适度干预、实质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等为规制原则,并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特点,高度重视涉农信贷制度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以提出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体系的基本策略建议。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在于从制度层面揭示了我国涉农信贷供给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由于自身存在不足而难以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探索构建农村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框架中,不仅关注金融抑制问题的描述性研究,更侧重借助交叉学科丰富的理论资源,凭依法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从经济学的效率与法学的公平正义两个维度,评判分析农村银行业涉农信贷的制度供给效果,剖析影响因素,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银行涉农信贷制度运行效率的评价体系;既注重法学的规范性研究方法,又注重经济学的实证量化分析,避免单纯地对制度、办法及法律规制进行主观价值判断。此外,试图通过新制度经济学中博弈论方法运用,探究涉农信贷主体间交易行为动机,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融合化。

舒凯彤[9](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邢晓东[10](2019)在《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而言,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金融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样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和发展思路能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经济学家观点各异。Lucas(1988)认为,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经济学家们夸大了。而鉴于当今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现状,我们已经无法忽视金融体系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越发受到学者关注,更多研究集中到如何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从现有研究成果看,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定论,King和Levine(1993)认为两者有显着的正向关系,Rioja和Valev(2004)则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笔者认为,金融发展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必须要考虑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支持和激励。早在1912年,Schumpeter就提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而金融的本质或者说核心功能就是筛选和支持企业家,为企业家创业创新提供资金,帮助企业家配置生产要素,实现“革命性”变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大量学者研究认为: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可以克服流动性和市场摩擦,打破原有财富积累的局面,激发企业家创业和创新,从而促进新企业数量增长和自我雇佣率提高,并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他们发现,企业家对于就业机会的创造贡献最大(Beck,2000;Maksimovic,2000;Levine,2008;Demirgü?-Kunt、Levine,2010;Szabo,2012),这一点正在当今中国各层面、各区域的发展现实中得到不断验证。从2011年起,中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之后这一差距便逐步扩大差距。2011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6704万,首次低于私营企业的6912万,到了2017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减少到6064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却快速增长到13327万。Dabla-Norris(2010)等人还发现,金融通过支持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能助推新技术、新工艺更快转化运用于生产过程。Ayyagari(2007)等人认为金融支持的可得性会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而且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会明显改善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越是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就越能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更能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论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提出问题;第2章,文献综述;第3章,论述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第4章,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受到融资约束进行事实描述和实证分析;第5章,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第6章,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附录,介绍国外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践和启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论证和检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的关系。在理论层面,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出发点,提出金融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家精神从而促进TFP增长的基本假说。同时,论证民营企业作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孕育之地,更能代表中国企业家精神。在实证层面,采用2006—2016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汇总形成区域数据,通过对比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验证金融发展水平高、企业家精神相对活跃的区域,金融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家精神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对策建议,供相关方面参考。

二、印度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
        2.1.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来源
        2.1.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研究
        2.1.3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解决途径
    2.2 数字普惠金融有关问题的研究
        2.2.1 数字普惠金融的起源与理论基础研究
        2.2.2 数字普惠金融的功能研究
        2.2.3 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2.3 文献评述
        2.3.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文献评述
        2.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评述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核心概念
        3.1.1 中小企业
        3.1.2 融资约束
        3.1.3 数字普惠金融
    3.2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理论
        3.2.1 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理论
        3.2.3 企业成长周期与融资需求规律
    3.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理论
        3.3.1 数字经济理论
        3.3.2 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理论
4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国际比较
        4.1.1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与主要融资指标的比较
        4.1.2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国际比较
    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4.2.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类别
        4.2.2 主要融资渠道的建设情况
    4.3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境况
        4.3.1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与其经济贡献度不匹配
        4.3.2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4.3.3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脆弱
    4.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取得的积极成效
        4.4.1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组织体系逐渐健全
        4.4.2 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渐多元
        4.4.3 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4.4.4 融资成本有所下降,风险相对可控
5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与核心价值
    5.1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
        5.1.1 数字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
        5.1.2 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基础与政策环境
    5.2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动力与运行机制
        5.2.1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供给动力
        5.2.2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需求动力
        5.2.3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5.3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与核心价值
        5.3.1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
        5.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核心价值
6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
    6.1 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解释
        6.1.1 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
        6.1.2 数字普惠金融参与者的经济特征
        6.1.3 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及其均衡
    6.2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悖论的破解
        6.2.1 传统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
        6.2.2 数字普惠金融对融资悖论的破解
7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一:基于现金流视角
    7.1 研究假说
    7.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
        7.2.1 数字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
        7.2.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7.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7.3.2 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基准回归分析
        7.4.2 异质性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维度分析
8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二:基于创业融资视角
    8.1 研究假说
    8.2 计量模型与描述性统计
        8.2.1 模型构建
        8.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8.3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整体效果分析
        8.3.1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基准回归分析
        8.3.2 不同维度的回归结果分析
    8.4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创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8.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8.4.2 影响因素检验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课题项目与论文成果
致谢

(2)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1.2.4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分析
        2.1.1 公司参股银行的内涵
        2.1.2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
    2.2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分析
        2.2.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内涵
        2.2.2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分析
    2.3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2.3.1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及其危害
        2.3.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
        2.3.3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4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4.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2.4.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3.1.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总体特征
        3.1.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现状的评价
    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2.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现状
        3.2.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现状的评价
    3.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
        3.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现状的评价
    3.4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现状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实证研究
    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
        4.1.3 实证模型设定
        4.1.4 实证结果分析
    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下的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选取
        4.2.3 实证模型设定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风险传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5.1.1 包商银行基本概况
        5.1.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5.1.3 包商银行暴露的风险问题
    5.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6.1 有序推进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
        6.1.1 稳定货币政策预期、缓解企业在银根收紧时期的融资约束
        6.1.2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缓解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融资约束
    6.2 借力产融结合、提高投资效率
        6.2.1 发挥产融结合在提高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6.2.2 合理支付股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6.3 严格投资条件、有序规范公司参股银行的市场秩序
        6.3.1 严格规范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
        6.3.2 强化公司控股商业银行的资质要求
    6.4 规范公司出资来源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并重、促进公司与银行良性互动
        6.4.1 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出资来源、强化公司资本监管
        6.4.2 在实体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立防火墙、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6.4.3 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
        6.4.4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防止内部监管失效
    6.5 强化外部监管、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
        6.5.1 完善产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
        6.5.2 多措并举完善穿透式监管、有效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和防范风险
        6.5.3 避免运动式金融监管、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其它科研情况

(3)新冠疫情背景下内蒙古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1.可能的创新
        2.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营企业
        2.中小企业
        3.民营中小企业
        4.金融支持政策
    (二)理论基础
        1.协同理论
        2.服务型政府理论
        3.市场失灵理论
二、新冠疫情背景下内蒙古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一)新冠疫情以来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
        1.强化信贷支持政策
        2.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
        3.强化融资担保支持政策
        4.加大创业贷款贴息支持政策
        5.拓宽融资渠道政策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实施不够细致
        2.政策传导不够顺畅
        3.政策协同不够紧密
        4.政策跟踪反馈不够到位
三、新冠疫情背景下内蒙古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制约因素
    (一)相关方认识因素
    (二)供给机制因素
    (三)绩效考核因素
    (四)风险水平因素
    (五)技术手段因素
四、其他省区的政策经验及相关启示
    (一)浙江省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1.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2.建立监管评价机制
    (二)湖北省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1.主动对接信贷需求
        2.积极支持复工复产
        3.创新金融信贷产品
    (三)江苏省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1.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2.畅通绿色融资通道
        3.加强金融创新
    (四)相关启示
五、内蒙古加强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相关方的认识程度
        1.强化协同配合
        2.拓宽政企沟通服务渠道
        3.增强政策的引导作用
    (二)完善供给机制
        1.加大融资担保支持
        2.提高信贷支持力度
        3.提高业务运转质效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1.完善政府激励约束
        2.加强金融机构绩效考核
    (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完善监测评价
        2.加强风险管控
        3.建立完善的风险定价机制
    (五)强化技术手段支撑
        1.搭建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大数据中心
        2.强化金融支持政策直通车APP服务
        3.加大金融服务科技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局限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
        2.1.1 金融发展的理论脉络
        2.1.2 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梳理
        2.1.3 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2.2 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2.2.1 企业创新的特征与困境
        2.2.2 企业特征与创新行为
        2.2.3 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
        2.2.4 制度环境与企业创新
    2.3 文献总结与评述
    2.4 本文关键概念界定与研究脉络说明
        2.4.1 本文关键概念的界定
        2.4.2 本研究的逻辑脉络
第3章 银行业结构变迁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与创新:一般性分析
    3.1 银行业结构变迁与中小企业成长的描述性分析
        3.1.1 银行业结构变迁与中小银行发展
        3.1.2 中小企业成长历程与现状
    3.2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理论基础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2 金融结构理论
        3.2.3 企业创新的“融资支持观”
        3.2.4 企业创新的“债务约束观”
第4章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总体性考察
    4.1 本章前言
    4.2 理论分析
        4.2.1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4.2.2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投入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3.2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定义
    4.4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整体融资约束:实证检验与分析
        4.4.1 基于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的总体检验
        4.4.2 基于企业特征与指标重构的进一步检验
        4.4.3 本节主要实证结论
    4.5 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约束:实证检验与分析
        4.5.1 基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检验
        4.5.2 结合SA指数的模型重构与创新融资约束检验
        4.5.3 基于创新融资渠道识别的进一步检验
        4.5.4 本节主要实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行业结构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究
    5.1 本章前言
    5.2 理论分析
        5.2.1 银行业结构与企业风险承担
        5.2.2 银行贷款与企业投资选择
        5.2.3 银行业结构、内部现金流与企业创新
    5.3 研究设计
        5.3.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5.3.2 企业风险承担指标的设定与模型构建
        5.3.3 企业现金流运用与投资决策的检验
        5.3.4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4 实证检验与回归分析
        5.4.1 中介效应回归
        5.4.2 银行业结构对中小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5.4.3 信贷可得性变化与企业投资决策
        5.4.4 银行业结构与内部现金流的利用
        5.4.5 进一步实证检验
        5.4.6 有关银行业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创新的拓展性分析:基于制度环境视角
    6.1 本章前言
    6.2 制度环境、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理论分析
        6.2.1 法制水平、银行业结构与企业创新
        6.2.2 金融市场化水平与政府干预的影响
    6.3 研究设计
        6.3.1 制度环境的度量与指标构建
        6.3.2 我国各区域制度环境的统计描述
        6.3.3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6.4 实证检验与回归分析
        6.4.1 法制水平的影响
        6.4.2 金融市场化水平的影响
        6.4.3 政府干预强度的影响
        6.4.4 本节的主要实证结论
    6.5 进一步检验与分析
        6.5.1 关键变量滞后一期的检验
        6.5.2 基于企业所有权的检验
        6.5.3 基于银行信贷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再探究
        6.5.4 本节的主要实证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从中小企业的角度
        7.2.2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
        7.2.3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一、马克思信用理论核心概念界定
        (一) 信用
        (二) 商业信用
        (三) 信用风险
        (四) 商业信用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二、信用的作用
        (一)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信用加速危机的爆发
    三、商业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 商业信用的产生
        (二) 商业信用的发展
    四、马克思商业信用风险形成理论
        (一) 商业信用自身的界限
        (二) 信用扩张与生产过剩
        (三) 信用与货币流回规律
        (四) 经济周期中的信用作用及演变
    五、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时代价值
        (一) 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的指导价值
        (二) 研究当代金融风险的重要理论支撑
        (三) 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及主要风险
    一、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
        (一) 发展概述
        (二) 传统商业信用形式的发展现状
        (三) 商业信用模式的新发展
    二、当前商业信用发展中的主要风险隐患
        (一) 信用风险突出
        (二) 流动性风险增强趋势明显
        (三) 投机活动难以有效遏制
第三章 信用风险形成及防范
    一、信用风险形成
        (一) 伦理维度的商业信用道德弱化成因
        (二) 经济维度的信用风险成因
    二、信用风险防范
        (一) 强化商业信用伦理道德建设
        (二) 提高商业信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三) 提高企业信用治理水平
        (四) 完善征信服务系统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形成及防范
    一、流动性风险形成
        (一) 企业所能支配的准备资本不足
        (二) 回流本身的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防范
        (一) 优化外部准备资本配置
        (二) 商业信用扩张以产业资本边界为限
        (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 进一步构建公平、理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
第五章 投机风险形成及防范
    一、投机风险形成逻辑
        (一) 商业信用基础工具及金融衍生品融合的风险
        (二) 有限理性下的决策偏差
        (三) 商业票据融资制度、监管机制不够完备
    二、投机风险防范
        (一) 完善商业票据融资市场供给
        (二) 提升理性决策水平
        (三) 制度、监管、服务一体化
第六章 系统把握三种商业信用风险的防范
    一、贯彻习近平现代信用风险治理念和新时代经济思想
        (一) 立足新时代的风险治理战略部署
        (二) 金融风险治理
        (三) 金融风险治理是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整体考量商业信用风险形成因素
        (一) 坚持马克思信用风险的基本立场
        (二) 理顺商业信用风险成因的内在联系
    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科学化解风险
        (一)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回归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
        (二) 尊重货币流通规律,调控信用规模
    四、优化信用制度安排,调控政府行为边界
        (一) 优化相关信用制度安排,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 把握信用功能发挥中政府与市场合理边界
    五、强化企业主体“志诚”的内在支撑
        (一) 信用道德提升有助于信用风险与投机风险控制
        (二) 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为企业诚信提供物质保障和凝聚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中国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三、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四、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发展理论的回顾与解读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二、金融发展理论的思考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溯源
        一、金融结构理论的最新动态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三、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辨析
    第三节 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理论演绎
        一、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
        二、金融结构与融资约束
        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第四节 述评与展望
第二章 金融结构、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
        一、融资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
        二、银行业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动力耦合
        三、新兴金融占比对企业创新的相嵌效应
    第二节 金融结构对融资约束影响的路径
        一、融资约束的制约因素
        二、信息不对称与代理问题
        三、金融结构优化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负效应
        一、融资约束导致资本错配
        二、资本错配抑制企业创新
    第四节 金融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传导机制
        一、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
        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制约
        三、融资约束下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联动效应
        四、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问题
第三章 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相关性的经验证据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融资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
        四、银行业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
        五、新兴金融占比与企业创新的相关性
    第五节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第四章 融资结构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第四节 融资约束指标的构建
        一、融资约束指标筛选
        二、预分组与变量选择
        三、回归结果与指数构建
        四、融资约束的企业性质对比
    第五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融资结构规模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
        三、融资结构活力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
        四、融资结构效率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
    第六节 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基于产权异质性分析
        一、关于融资结构规模的分样本回归
        二、关于融资结构活力的分样本回归
        三、关于融资结构效率的分样本回归
    第七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银行业结构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五节 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基于产权异质性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新兴金融占比通过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三、模型构建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新兴金融占比、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五节 新兴金融占比、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基于产权异质性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软信息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小微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一、金融发展、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第二节 银行信贷的影响因素
        一、征信活动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竞争
        三、抵押物与第三方担保
        四、法律制度因素
    第三节 软信息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
        一、信息类型:软信息与硬信息
        二、软信息特性与信贷契约特点
        三、软信息应用与银行组织结构安排
        四、信息技术对银行应用软信息的影响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软信息应用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软信息的应用现状
        一、软信息在银行业的应用
        二、软信息在征信活动中的应用
    第二节 基于软信息的理论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软信息与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简单的模型分析
第四章 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基于企业借款描述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背景:上海政银担项目
        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二、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回归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银行能识别企业软信息吗?——基于管理者能力的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二、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回归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银行软信息的识别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金融科技对银行识别软信息能力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小结
    第三节 软信息应用渠道:信息技术、征信活动与银行信贷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内容小结
        二、研究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8)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四、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概念廓清
        一、银行业涉农信贷
        二、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
        三、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效率
    第二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缘起
        一、资本形成理论:涉农信贷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的逻辑原点
        二、金融发展理论:二元金融结构框架下涉农信贷发展的理论主张
        三、制度变迁理论:需求与供给维度下的涉农信贷制度机制设计的路径依赖
        四、国家适度干预理论:涉农信贷的保护与规制的经济法学最佳诠释
    第三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对农村经济产出“量”的扩张的作用机理
        二、对农村经济发展“质”的提升的作用机理
        三、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机制运行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机理
第二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重构与完善(1979-1993年)
        一、农业银行的第四次组建重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二、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职能的初步改革尝试
    第二节 “三足鼎立”涉农信贷供给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94-1997年)
        一、农业发展银行的组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供给体系
        二、农村信用社顺应合作性金融改革承担涉农信贷重任
        三、农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加快商业化改革步伐
    第三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市场化制度变革的实质性推进(1998-2003年)
        一、银行业机构向商业化转型并逐渐撤离农村
        二、政策性金融收缩涉农信贷业务步入专营化运营
        三、农村信用社继续深化改革成为支农信贷供给主力
    第四节 以工促农新时期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变革(2004年至今)
        一、扶持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力度进一步增大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壮大支农信贷力量
        三、银行业涉农信贷组织体系引入“新鲜血液”
        四、银行业涉农信贷的相关配套制度逐步完善
    第五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变革的特征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现实考评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
        一、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金融政策
        二、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财税政策
        三、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的监管制度
        四、我国现行主要涉农信贷法律制度
        五、我国现行的主要涉农信贷配套制度
    第二节 地区层面的银行业主要涉农信贷模式
        一、“政府+银行+担保”模式
        二、“政府+银行+保险”模式
        三、“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金”模式
        四、“农村信用社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信贷”模式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执行
        一、基于信贷供给:供给乏力,支农力度有待加强
        二、基于金融机构:覆盖率低,支农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三、基于金融支农:金融离农,支农目标轨道有所偏离
    第四节 当前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供给管理方面
        二、信贷管理机制方面
        三、金融监管考核方面
        四、金融法制建设方面
        五、信贷配套保障方面
第四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主体行为分析
        一、模型假设
        二、政府管理部门与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博弈分析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涉农信贷借款人的博弈分析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绩效的实证评估
        一、基本思路
        二、评估方法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四、实证评估结果与讨论
        五、影响因素估计与讨论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低效的原因探寻
        一、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与银行持续经营的“三性”冲突
        二、涉农银行信贷管理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
        三、涉农信贷金融监管定位偏离支农目标
        四、“法制先行”理念缺失致使涉农信贷法制建设滞后
        五、多重关系叠加博弈致使涉农信贷制度执行异化
第五章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典型做法
        一、美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二、法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三、日本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四、韩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典型做法
        一、印度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二、孟加拉国的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
    第三节 国外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模式梳理与经验借鉴
        一、国外银行业涉农信贷发展的模式梳理
        二、国外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六章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构建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构建思路
        一、市场调节涉农信贷服务供给
        二、国家引导涉农信贷资源配置
        三、激励与规制并举推进涉农信贷
        四、公平与效率并重保障制度运行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目标
        一、规范涉农信贷市场
        二、助力“三农”发展
        三、促进城乡实质公平
        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涉农信贷经济原则
        二、涉农信贷公平原则
        三、涉农信贷安全原则
        四、涉农信贷可持续原则
        五、适度干预涉农信贷原则
    第四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制度框架
        一、基本结构
        二、综合模式
        三、核心内容
    第五节 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的实施保障
        一、动力维持保障
        二、人才供给保障
        三、风险防范保障
        四、测评监督保障
    第六节 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运行的法律与政策协同
        一、基本思路
        二、基本方式
        三、我国的制度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1.4 制度变迁理论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5.1.1 信用主体模式
        5.1.2 资产抵押模式
        5.1.3 合作金融模式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5.2.1 供应链金融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5.2.3 新型合作金融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
        一、金融发展概念及相关理论
        二、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概念及测算
        三、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
        四、金融发展促进TFP增长的途径和差异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的概念与现实意义
        一、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概念
        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三、企业家精神的现实价值
    第三节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
        一、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家精神的途径
        二、金融体系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三、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四、研究述评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理论分析
        一、动员储蓄投资技术进步项目
        二、信息处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风险管理分散技术创新风险
        四、激励和监督改善公司治理
    第二节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区域性差异
        一、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三、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描述
    第三节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
        二、计量模型、指标测算与数据描述
        三、实证结果、检验及分析
第四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受到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状况和衡量指标
        一、选取民营企业代表中国企业家精神研究对象的原因
        二、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历程
        三、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
        四、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区域性差异
    第二节 中国企业家精神融资约束事实描述及存在问题
        一、银行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家精神
        二、证券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家精神
        三、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家精神
        四、区域企业家精神受到融资约束小结
    第三节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计量模型主要结论及建议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附录 国外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TFP增长的实践和启示
    第一节 美国案例及启示
        一、美国TFP增长与金融发展现状
        二、美国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支持
        三、美国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实践经验
        四、美国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促进TFP增长的启示
    第二节 德国案例及启示
        一、德国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
        二、德国金融体系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三、德国金融发展经验小结
    第三节 英国案例及启示
        一、英国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二、英国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三、英国金融发展经验小结
    第四节 典型国家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启示
        一、资金流向企业家精神聚集的创新企业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二、通过解除融资约束来培育企业家精神
        三、风险投资基金助力企业家大胆创新
参考文献
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四、印度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D]. 滕磊. 四川大学, 2021(02)
  • [2]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胡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新冠疫情背景下内蒙古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D]. 武慧峰.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银行业结构、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D]. 慕庆宇. 山东大学, 2020(11)
  • [5]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 黄慧微.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金融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D]. 蒲甘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D]. 刘音露.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8]我国银行业涉农信贷制度研究[D]. 许峻桦. 西南政法大学, 2020
  • [9]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10]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D]. 邢晓东. 武汉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印度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