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矿跻身我国陆上最大油田之列

延长油矿跻身我国陆上最大油田之列

一、延长油矿跻身我国陆上大油田行列(论文文献综述)

赵恺[1](2021)在《“能源陕北·科技西安” 从第一口油井到航空工业基地》文中认为谈到陕西,人们总会第一时间联想到黄土高坡、白羊肚手巾、窑洞和信天游。然而这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元素,其实早已不足以代表新世纪的陕西。今天,我们不妨沿着"能源陕北·科技西安"这条工业旅游路线,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地处中国西北的能源、科技强省。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秦海霞[2](2019)在《艰难创业史》文中研究表明

王源,胡利强[3](2019)在《延长石油:百年赤子心 奋斗新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14年前,中国陆上第一个石油企业—一延长石油厂在陕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悄然创立,从此拉开了中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帷幕。百余年来,几代延长石油人坚守爱国奋斗的初心,与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共进步,为中国民族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世纪之交的两次重组,延长石油全面实施油气煤综合发展战略,坚持以

王旭辰[4](2017)在《新疆石油工业研究(1949—1966)》文中提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的石油资源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以后,国家大力支持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新疆的石油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1949—1966年期间,新疆的石油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原先的仅有新疆独山子一处油田,发展到南北疆都发现了新的油田,并对这些油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更重要的是,新疆的石油产量不仅满足了新疆的社会需求,而且还将部分油品运往内地,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民国时期的新疆石油开发的主要发展历程和取得成绩,并分析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工业未能取得较大成绩的原因;第二部分叙述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时期的新疆石油工业建立的国内外背景以及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第三部分叙述1955—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和南疆地区油田的初步开发;第四部分叙述60年代新疆油田全面调整的原因、措施和意义;第五部分阐述1949-1966年新疆石油工业的主要成就及不足之处;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建国后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原因、过程、意义,为以后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炳章,蔡俩[5](2011)在《石油物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纪念《石油物探》创刊50年》文中认为《石油物探》期刊50年的茁壮成长,植根于新中国石油勘探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国特色石油物探理论、方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物探人的聪明才智、探索追求、开拓创新和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所以,回顾我国石油物探事业艰辛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开拓先行、保障资源接替和推进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追溯地球物理勘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几尽磨灭的史实证明地球物理勘探是开拓我国石油工业的先行者、保障我国油气资源接替的主力军和推进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事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还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真实历史功勋,是对《石油物探》创刊50年的最好纪念。

韩晓东[6](2011)在《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与非洲国家苏丹在石油开发领域的合作于近年来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之一。这一合作原本属于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十分正常的经济往来关系,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了太多和太丰富的内容。由于中苏石油合作起步时间不长,国内有关的宣传报道也少,人们对其中蕴涵的很多重要问题远不够了解。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南南合作等多方面的宗旨考量,学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亟需加强。本文以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为主题,涵盖六方面课题:中苏石油合作的历史渊源及两国石油工业发展比较;中苏石油合作项目来龙去脉、合作模式的内涵及评估;中苏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中苏石油合作提示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针对非市场因素的管理策略;中苏石油合作警示的与西方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中苏石油合作促发的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整合等。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的正文由六章组成。各章分别围绕不同课题展开探讨,彼此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逻辑关联而相互呼应。第一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发生的历史机缘》本章专题分析、比较中国和苏丹两国石油工业成长的相似与不同,提示人们关注以往曾长期被忽视的非洲大陆和非洲国家苏丹;特别提示人们关注苏丹的石油工业发展问题、中国与苏丹传统关系的升级和深化问题、中国在与苏丹石油合作过程中所饱经的国际风浪。本章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它典型地体现出南南合作精神,具有相当独特的历史机缘性。第二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政策与实践》本章以时间为序,先逐层分析中苏石油合作的背景及实施过程;然后归纳出合作项目的布局结构,合作模式的内涵、特点和问题;最后针对项目运营情况做出整体评估。本章内容突出强调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的经济属性定位,这是本文立论的基调;结合大量资料和统计数据研判,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是中国石油工业实践“走出去”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第三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本章把中苏石油合作放到中国的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总体格局中来解读,对中苏合作经历到的多方(中国因素、苏丹政府因素、美国因素、俄罗斯因素、法国因素、日本因素、印度因素、苏丹周边国家因素及苏丹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因素相互间)能源关系磨合调整问题做了探讨,最终得出一个重要观点:正是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直接推动中国的整体海外石油合作战略快速进入成熟期。第四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非市场因素管理》本章将中苏石油合作显现出的一系列新管理课题作为专题研究,以供中国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石油公司)和其它企业做海外业务拓展时的参考用途,主要涉及中国企业跨国运营中的宏微观机制转换、环境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交往风险)化解和社会责任承担等非市场因素,这些因素是中国企业在传统体制和机制下运营中不易遇到的。为了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循环,中国企业界和决策层应当在这方面多做筹划,以便控制风险,增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准。第五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国际话语权博弈》本章从话语逻辑分析入手,对于由中苏石油合作关系发展所引致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问题做学理性探讨。如何理解达尔富尔问题、种族问题、中苏石油合作问题、北京奥运会问题在经由西方话语体制操作之后而相互发生复杂关联,又如何进一步左右国际政治走向等,均属于探讨范围。中苏石油合作的经历警示: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更加瞬息万变的复杂国际环境挑战,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中国、苏丹等国在自身国际话语权的建设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第六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中国外交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本章通过探究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经历的风风雨雨,从两条线索上归纳出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正在发生的实际变化,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初创时期。这些变化日益显示出双重整合的特征,非常合乎逻辑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与发达国家关系分别被纳入整合的内涵,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走向成熟的步伐,同时也是中国外交通过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而真正“走出去”,实现“大外交”的过程。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及观点做了合宜的归纳疏理。

苏文[7](2012)在《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它使得许多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局面。随着当代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生产和消费水准的空前提高,单纯依赖国内发展,不仅越来越受到国内资源和市场限制,也无法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两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实现战略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国内产品成本最小化目标。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伴随着各国国家利益之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实力已经不完全取决于本国的生产力总量,而决定于该国可绝对的控制并能稳定的获取全球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的总量;一个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再单纯地决定于它当前拥有财富的总量,而决定于能否保证这些财富不断得以增长并使国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占有量;一个国家在竞争中的失败,不再表现为国家现有财富的丧失,而是为生产这些财富的全球资源供应链被切断。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估计,始终是制定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发展战略本质就是资源战略,在油气时代就表现为油气战略。油气战略关系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随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油气战略不再是独立的圈闭体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互动体系。全球化意味着油气生产和贸易向全球市场开放,石油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则导致对油气资源主导权的争夺更加激烈血腥。石油战略已不仅仅是局部的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全局发展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局性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能源形势与国际石油市场密不可分,深入分析全球油气竞争格局与走势,是确定国家油气战略的重要前提。分析中美石油产业成长历史并做相似性对比借鉴,有益客观的选择和设计中国的油气战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勘探开发投资和活动重新活跃,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后危机时期的全球油气市场恢复性繁荣,消费需求迅速反弹,资源供应总体上升,交易价格高位运行。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MA)建立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和运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方法(ARIMA)建立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指数平滑法建立中国各大区产量模型和中国石油消费量预测模型,定量出常态条件下全球和中国资源量增长前景和消费形态。本文提出“国内2亿、海外3亿”的供应结构目标,同时指出:南海深水是海洋时期新增油气战略重点区域;青藏高原和东海水域是下一个油气战略接续区。美国仍是全球石油体系的主导力量,其“霸权和平”下的石油战略仍是影响主要资源国和消费国油气供求态势的决定性变量,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鉴于美国在中东的整体实力的衰退和对非洲的资源企图的增强,建议在坚持油气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强化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在积极参与非洲油气合作和资源竞争的同时,认真发展与中亚里海,特别是俄罗斯广泛的、多模式的经济贸易和油气合作;适时拓展南美油气市场和北美非传统资源市场。建议迅速加强国家海军的远洋战力,提高相关武装(包括黑鹰特警)部队的现代化机动能力,提高中国军力的影响力和对油气战略通道的保障能力,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总体战略是:“稳定陆上突破深水发展海外”;国际化战略是:“加强中东争夺非洲发展中亚开拓其它”。

曾召庆[8](2010)在《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油(气)田产能建设是指将油气储量转化为油(气)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它直接关系到油(气)田的经济效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时效性强、牵扯技术专业广等特点。因此石油开采企业在产能建设上基本都实行项目管理,以希望达到快速、优质、高效地开发油田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结合项目管理现状,指出延长油田产能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对油田产能建设这一独特的项目进行研究。针对产能建设具有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牵扯技术专业广、时效性强等特点,对延长油田项目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分析,从影响产能建设的因素、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延长油田项目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和完善,提出了延长油田加强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及对策。项目管理在延长油田的运用已有多年的历史,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面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油气田的高速发展,延长油田的项目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虽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但是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同时由于项目管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为保证延长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在应用中需要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如何进一步完善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提高延长油田产能建设的管理水平,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孟可[9](2010)在《一滴油,一滴血》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农民的儿子们11934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与此同时,中国地质学界开始孕育一场革命。在欧洲讲学的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正针对传统地质科学的不幸,不止一次地在讲演和着

刘宝宏[10](2009)在《油龙飞腾(上)——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文中研究指明回眸历史画卷,倍感岁月峥嵘,与祖国共发展,与时代同进步。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新疆石油工业开辟了新天地,书写了新史诗,创造了新历史。

二、延长油矿跻身我国陆上大油田行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长油矿跻身我国陆上大油田行列(论文提纲范文)

(1)“能源陕北·科技西安” 从第一口油井到航空工业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物华天宝:榆林市的煤矿产业
华丽转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展翅高飞:西安的航空产业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纪念馆

(2)艰难创业史(论文提纲范文)

大会战
    全国第一次石油会议
    石油师
    原油东运
    第一次石油普查
    石油工业部
    第一次石油大会战
    大庆石油会战
    第一个石油股份公司成立
    华北石油会战
    江汉石油会战
    陕甘宁石油会战
    辽河石油会战
    江苏石油会战
    冀中石油会战塔里木石油会战
    吐哈石油会战
    延长石油持续释放强大生产力
大发展
    中海油成立
    中石油、中石化分立
    新星石油公司成立
    中国第一家石油石化公司上市
    中国油价第一次与国际接轨
    中国石油公司第一次进入世界500强
    中国石油上市
    中国石化上市
    《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公布
    中石油集团改制
    中国石化混改
    西气东输
    川气东送
    油气管网改革深入
    昆仑银行成立
    海上大庆
    惠州炼油厂兴建
大进军
    第一个海外大型油田
    中俄原油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哈法亚项目
    亚马尔项目
    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投产
    竞购优尼科虽败犹荣
    成功并购尼克森
小档案
    十大油气田
        中石油长庆油田
        中石油大庆油田
        中海油渤海油田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
        中石化胜利油田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
        中石油新疆油田
        陕西延长石油
        中海油南海东部油气田
        中石油辽河油田
    十大功勋井
        大庆油田:松基3井
        长庆油田:庆1井
        克拉玛依油田:克1号井
        胜利油田:华8井
        渤海油田:海1井
        大港油田:港5井
        南海油田:西永1井
        塔里木油田:轮南2井
        华北油田:任4井
        页岩气功勋井:焦页1HF井
    十大国产装备
        赵东一号
        ?CP-300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
        世界最大石化技术装备
        首台15万吨乙烯裂解炉
        “阿波罗”涡轮压裂车
        海洋石油721
        海洋石油981
        “蓝鲸”号起重船
        全球最大FPSO
        “泛欧”号LNG运输船

(4)新疆石油工业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新疆石油工业
二、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时期的新疆石油工业 (1950-1954)
    (一)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的国内外背景
        1、中苏石油公司成立的国内因素
        2、中苏石油公司成立的国际背景
    (二)中苏石油公司的成立
        1、《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协定》的谈判与签订
        2、中苏两国合办公司引起的风波
    (三)中苏石油公司时期的主要活动
        1、独山子油矿恢复生产的措施
        2、中苏石油公司时期的生产情况
        3、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结束
        4、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历史贡献
        5、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时期存在的不足
三、新疆石油管理局时期的新疆石油工业(1955-1960)
    (一)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
        1、围绕要不要开发克拉玛依油田的争论
        2、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
    (二)克拉玛依油田的初步开发(1956—1958)
        1、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初步开采
        2、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加工
    (三)大跃进时期的克拉玛依油田(1958—1960)
        1、大跃进时期的克拉玛依油田生产情况
        2、“大跃进”后克拉玛依油田生产面临的问题
    (四)南疆地区的依奇克里克油田的开发
四、60 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克拉玛依油田
    (一)60 年代油田调整的原因
        1、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地质资料数量少、准确度低
        2、在油田生产中采用放大油嘴的方法
        3、严重的生产事故增多,对油田的破坏很大
    (二)60 年代油田调整的措施
    (三)油田调整的历史意义
五、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及不足之处(1949—1966)
    (一)石油工业的主要成就
        1、油品开发支援国家建设
        2.石油人才的培养
        3、石油勘探理论的创新
    (二)石油工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石油物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纪念《石油物探》创刊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开拓我国石油工业的先行者[1]
    1.1 初试锋芒
    1.2 突破松辽
    1.3 揭开华北
    1.4 逐波四海
        1.4.1 渤海
        1.4.2 北部湾
        1.4.3 南海北部
        1.4.4 东海
2 保障油气资源接替的主力军[2]
    2.1 决胜塔河[3]
    2.2 解剖塔中[4]
    2.3 攻陷库车[5]
3 勘探开发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3.1 奏响川东北[6]
    3.2 再捷渤海湾[7]
    3.3 持续创辉煌
        3.3.1 创建百年油田[8]
        3.3.2 从胜利走向胜利[9]
4 结束语

(6)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 不平凡的苏丹国家成长历程
        (二) 不平静的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关系
    二、研究意义
        (一) 现实意义
        (二) 学术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特色和创新
        (一) 选题方面
        (二) 资料方面
        (三) 内容方面
第一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发生的历史机缘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国与苏丹的传统关系基础
        二、中国与苏丹的油气需求前提
        三、中国与苏丹的基本状况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中国本土油气资源开发
        一、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
        二、共和国时期
    第三节 苏丹早期油气资源开发
        一、苏丹的地缘环境及社会人口结构
        二、苏丹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
        三、苏丹早期油气开发的坎坷之路
第二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新的石油净进口国
        一、中国对外石油合作起步
        二、中国石油工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启动
        一、苏丹:新的石油输出国
        二、中国-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构成
        三、有关统计数据换算方法的说明
        四、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标志性评估
        五、中国-苏丹石油合作模式剖析
第三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经济外交"与"能源外交"
        二、"石油安全战略"
        三、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
    第二节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安全战略评估
        一、石油供应安全评估
        二、石油价格安全评估
        三、石油运输安全评估
        四、石油综合效应评估
    第三节 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期预判
        一、"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之蕴涵探询
        二、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成熟之关键策略及案例分析
        三、理论解析
第四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非市场因素管理
    第一节 中国油企海外机制转换命题
        一、宏观政策层面
        二、微观管理层面
    第二节 中国油企海外经营环境命题
        一、政治环境方面
        二、经济环境方面
        三、交往环境方面
    第三节 中国油企海外社会责任(CSR)命题
        一、注重长远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整体平衡
        二、积极参与地方治理
    第四节 中国企业海外战略管理综合提示
        一、关于交往平台选择
        二、关于自我身份定位
        三、关于现实认知取向
第五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国际话语权博弈
    第一节 立论基本前提
        一、现实背景
        二、历史分析
        三、理论诉求
    第二节 话语逻辑辩点分析
        一、"中国责任论"与"尊重主权论"之辩
        二、"中国殖民论"与"共同发展论"之辩
        三、"中国威胁论"与"构建和谐论"之辩
    第三节 针对中西话语权问题的深层解读
        一、以西方发达国家话语模式做相关解读
        二、以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话语模式做相关解读
        三、以话语权原理做综合解读
        四、话语权建设的对策解读
第六章 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中国外交理念的双重整合
    第一节 整合思路概述
    第二节 整合结构分析
        一、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参与友好国家地方治理之理念整合
        二、关于"韬光养晦"策略与相对进取性策略之理念整合
    第三节 整合要义归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大事记
    附录二 苏丹《1999年投资鼓励法》(摘要)
    附录三 《中国石油在苏丹》国别报告发布会实录(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4 研究文献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2.1 建立全球油气资源量与中国油气消费量模型
        1.2.2 温故知新:中国油气战略回顾和分析
        1.2.3 他山之玉:美国油气地图及其战略分析
        1.2.4 向南突围:海洋时代中国油气战略实施要点
        1.2.5 定性定量:绘制中国油气战略地图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理论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案
    1.4 研究成果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成果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与油气市场
    2.1 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
        2.1.1 全球经济触底反弹
        2.1.2 油气需求迅速上升
        2.1.3 勘探开发重新活跃
        2.1.4 炼油能力继续增长
        2.1.5 油气公司业绩回升
        2.1.6 漏油事件影响深远
        2.1.7 政治动荡威胁减产
    2.2 中国经济及油气产业转型发展
        2.2.1 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
        2.2.2 国内油气需求强劲反弹
        2.2.3 国内油气产量稳定增长
        2.2.4 国内炼油能力继续增加
        2.2.5 油气管道建设快速推进
        2.2.6 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提高
        2.2.7 三大公司实力明显提高
        2.2.8 产业规制建设取得进展
    2.3 全球经济与油气市场发展趋势
        2.3.1 全球经济保持增长油气供需基本平衡
        2.3.2 “十二五”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发展
        2.3.3 石油需求继续增长天然气市场供需两旺
        2.3.4 炼化产业继续扩张结构调整深度优化
        2.3.5 油气市场稳步发展石油价格总体趋升
        2.3.6 国内油气开发:“稳定大陆发展海洋”
    2.4 小结
第3章 中美油气资源量增长比较研究
    3.1 美国石油储量成长历史
        3.1.1.起步阶段(1900—1919)
        3.1.2 快速增长阶段(1920~1945)
        3.1.3 稳定增长阶段(1946~1970)
        3.1.4 递减阶段(1971~2004)
    3.2 美国油气资源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3.2.1 储量增减因素
        3.2.2 市场油价因素
        3.2.3 开发强度因素
        3.2.4 理论发展与技术进步因素
        3.2.5 政策法规因素
    3.3 美国原油产量历史阶段
        3.3.1 起步阶段(1900~1919)
        3.3.2 快速增长阶段(1920 ~1965)
        3.3.3 高位稳定阶段(1966~1975)
        3.3.4 递减阶段(1976—2009)
    3.4 中国油气储量与产量成长历程
        3.4.1 中国油气资源量与储量
        3.4.2 中国油气储量增长与年度资源探明率
        3.4.3 中国油气勘探工作量
        3.4.4 中国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
        3.4.5 中国原油储量增长历史阶段
        3.4.6 中国未来储量增长领域
        3.4.7 中国石油产量历史
    3.5 中美石油储量与产量历史对比
        3.5.1 中美原油资源基础对比
        3.5.2 中美原油储量增长对比
        3.5.3 中美勘探工作量对比
        3.5.4 中美石油产量历史对比
    3.6 结论
第4章 全球油气竞争与供应潜力模型
    4.1 二战以后全球经济增长
    4.2 现阶段全球油气竞争态势
        4.2.1 全球油气心脏地带基本形成
        4.2.2 全球经济严重失衡
        4.2.3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下降
        4.2.4 全球新油气权力中心形成
        4.2.5 全球金融资本流动性加剧
        4.2.6 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4.2.7 中东北非政治动荡加剧油价走高和波动
        4.2.8 非传统油气领域争夺升级
    4.3 全球油气储量增长模型
        4.3.1 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设计
        4.3.2 应用ARMA 建立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
        4.3.3 模型预测结论
    4.4 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模型
        4.4.1 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设计
        4.4.2 运用ARIMA 建立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
        4.4.3 模型预测结论
    4.5 小结
第5章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供求模型与发展路径
    5.1 中国油气发展历史回顾
        5.1.1 玉门摇篮时期(1939~1959)
        5.1.2 大庆会战时期(1955~1978)
        5.1.3.全国拓展时期(1979~2009)
        5.1.4.海洋发展时期(2010~现在)
    5.2 中国各大区石油剩余可开采量模型
        5.2.1 建立石油产量预测模型的设计思路
        5.2.2 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中国各大区石油产量模型
        5.2.3 模型预测结论
    5.3 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模型
        5.3.1 指数平滑法应用思路
        5.3.2 指数平滑法建立石油消费量预测模型
        5.3.3 模型预测结论
    5.4 海洋时期的中国油气战略
        5.4.1 中国油气进入海洋发展时期
        5.4.2 陆地油气开发的忧患——以延安志丹县为例
        5.4.3 中国国内油气战略——“稳定陆上突破深水发展海外”
第6章 美国油气地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6.1 美国油气地图及战略内涵
        6.1.1 美国油气战略的目标定位
        6.1.2 美国油气战略的系统内涵
        6.1.3 美国油气战略的深刻启示
    6.2 美国油气战略的真实意图
        6.2.1 对非洲资源的新企图
        6.2.2 大中东计划的衰落
        6.2.3 对中亚里海的强行渗透
        6.2.4 对欧洲和亚太的无奈
        6.2.5 对北美、拉美的怀柔和控制
    6.3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
        6.3.1 美欧等国油气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6.3.2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战略的适应空间
        6.3.3 全球化时代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7.2 本文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介
附录2 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8)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项目管理发展现状
        1.3.2 国内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1.3.3 国内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发展趋势
    1.4 课题来源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5.2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2.1 项目管理的发展简介
    2.2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2.2.1 项目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2.2.2 项目管理与项目流程
    2.3 传统项目管理与现代项目管理
        2.3.1 传统项目管理
        2.3.2 现代项目管理
    2.4 加强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2.4.1 大量投资的需要
        2.4.2 项目管理国际化的需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延长油田概况
        3.1.1 延长油田基本情况
        3.1.2 延长油田的发展历程
        3.1.3 延长油田的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3.2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3.2.1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目标
        3.2.2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流程
        3.2.3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3.3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3.3.2 技术优化认识不够
        3.3.3 项目经理责任不完善
        3.3.4 制度体系不严谨
        3.3.5 后评价环节重视不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构建及对策分析
    4.1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基本特征
        4.1.1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的一般特点
        4.1.2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的特殊性
        4.1.3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控制管理
    4.2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4.2.1 油藏工程的影响
        4.2.2 钻完井参数设计的影响
        4.2.3 采油工程的影响
        4.2.4 地面工程的影响
    4.3 延长油田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4.3.1 构建延长油田项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4.3.2 构建延长油田项目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
        4.3.3 延长油田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4.3.4 基于延长油田项目产能建设管理模式的管理决策过程
    4.4 延长油田加强产能建设项目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4.4.1 加强产能建设前期论证工作
        4.4.2 加强投资过程管理
        4.4.3 完善项目投资管理体制
        4.4.4 建设全方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4.4.5 实行阶段工期责任制
        4.4.6 建立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
        4.4.7 强化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4.4.8 注重引进现代化项目管理成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成效及案例分析
    5.1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成效
        5.1.1 油田公司资源拓展增长
        5.1.2 油田公司原油产量增长
        5.1.3 油田公司投资效益增长
    5.2 延长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方案实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油龙飞腾(上)——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难忘的岁月
一、中苏合营 (1950~1954年)
二、艰苦创业 (1955~1960年)
三、迎难而上 (1961~1977年)
四、改革发展 (1978~1999年)
五、跨越腾飞 (2000年以后)

四、延长油矿跻身我国陆上大油田行列(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陕北·科技西安” 从第一口油井到航空工业基地[J]. 赵恺. 国家人文历史, 2021(16)
  • [2]艰难创业史[J].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秦海霞. 国企管理, 2019(Z3)
  • [3]延长石油:百年赤子心 奋斗新时代[J]. 王源,胡利强. 西部大开发, 2019(09)
  • [4]新疆石油工业研究(1949—1966)[D]. 王旭辰. 新疆大学, 2017(01)
  • [5]石油物探在我国油气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纪念《石油物探》创刊50年[J]. 王炳章,蔡俩. 石油物探, 2011(06)
  • [6]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D]. 韩晓东. 西北大学, 2011(09)
  • [7]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 苏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1)
  • [8]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 曾召庆.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7)
  • [9]一滴油,一滴血[J]. 孟可. 中国作家, 2010(16)
  • [10]油龙飞腾(上)——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J]. 刘宝宏. 新疆地方志, 2009(02)

标签:;  ;  ;  ;  ;  

延长油矿跻身我国陆上最大油田之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