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海拔优势产业

打造高海拔优势产业

一、打造高原优势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珺文[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禄劝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长期实施的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了减贫作用,同时还带动了相对较落后地区产业的不同程度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在不断推进,对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对脱贫地区实施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目标同样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而乡村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何巩固提升脱贫地区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真正带动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是当前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重点之一,直接关系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大背景,结合经济发展环境和脱贫攻坚成效,通过对当前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研究,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从对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借鉴国内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先进经验,对促进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提出对策建议。主要观点是:禄劝县作为扶持开发时期的重点县,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实现脱贫目标之后,不断实施和完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做好与产业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有利于促进当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也是降低相对贫困率、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途径。但禄劝县在实施乡村产业扶持政策过程中,仍存在产业项目缺乏可持续性、没有发挥作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链、政府在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中过度干预、带动农户脱贫效果不明显、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对乡村产业扶持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议从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不断完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提升执行机构执行力、提高群众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能力、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动力、优化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环境等方式来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

马立辉[2](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文中认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民族要着力发挥本民族文化特色,推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产业兴旺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不断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通过田野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大理州银桥镇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目的是从银桥镇产业发展透视民族地区乡村有哪些产业、如何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典型经验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群规模不突出、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明显、产业发展的合作化组织不健全、从业人员结构有待调整等。并通过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加以改进,对于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在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环境下,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在新形势下实现突破性发展;二是通过田野调查方法,对大理州银桥镇从事不同产业的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支撑研究结论;三是银桥镇作为“民族团结示范镇”、“生态文明示范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着丰富的产业发展的实际案例和操作空间,研究其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暴占杰[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张琪[4](2021)在《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文中认为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是各国和地区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各政府部门致力研究的领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起步的初始阶段往往都是资源依赖型,即资源环境禀赋决定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这属于适应性产业结构;在国家经济一体化并实施经济功能区划分与创新协调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就是必然趋势,这属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经济结构。新时期,国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这一宏观经济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青藏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使得选题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甘孜州幅员面积达15.37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东麓的主要构成区域,其经济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过程、现有产业结构的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提出了“适应性调整优化、存量性调整优化、增量性调整优化、管理性调整优化”的个性化实操思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论文采用“提出问题——理论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研究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如下: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其次,对本论文中所分析的资源环境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区域资源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建构了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的关联模型。随后,论文对甘孜州建州60多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发现,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理念沿袭着对资源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产业结构与区域生产力层次对接能力弱,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验证了该区域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作用机理,厘清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1)在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的原则下,盘活存量,优化增量;(2)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3)创新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区域的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协同效益(4)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5)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提升产业协同效益;(6)优化区域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生产层次对接;(7)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钱琳刚,和玉林[5](2020)在《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举措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举措是云南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打造农业品牌的重要手段,对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种类繁多,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在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方面已形成优势产业,是发展绿色农业、优质农产品的优良之地。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背景及其内涵特征入手进行分析,围绕云南省政府的发展战略,结合实际情况从优化产业基础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培育"绿色食品牌"市场主体、加大市场开拓品牌创建力度、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周雪[6](2020)在《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和产业布局单一等问题日益严峻。农地流转成为实现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生态环境深刻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和配置的方式,但目前鲜有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及其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子长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概念,并从农用地综合质量和景观连片性两个方面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四象限法划分农地规模适宜性类型;其次,分析了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第三,以子长市为例,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基于区域农地流转适宜性分区结果、农业产业布局现状和农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下的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归纳建立了子长市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规模流转是区域土地资源再配置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方式,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状况通过影响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土地适宜利用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以引导组织区域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中资源要素的集聚程度、产业布局形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2)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可分为适宜耕地流转类、适宜园地流转类和适宜林草地流转类三种类型。子长市适宜耕地流转类面积为14211.18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6.86%,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西部的安定镇。适宜园地流转类面积为10261.61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李家岔镇、涧峪岔镇和南部的余家坪镇。适宜林草地流转类面积为14086.64 ha,占比36.53%,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涧峪岔镇、东南部杨家园则镇和余家坪镇。(3)从子长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子长市的优势农业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了中部秀延河流域重点粮食和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区域、西北部生态果林和中南部畜牧养殖的农业布局形态。但仍存在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中心区域农业产业的辐射作用不强和缺乏统一的地域分工体系等问题。(4)可依据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结果建立高效果蔬发展区、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生态种养发展、绿色林牧发展区的农业布局优化方案,以协调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其中,高效果蔬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南部,包括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玉家湾镇三个乡镇,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13778.33 ha,应重点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及红枣、苹果等特色果业;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西北部,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9673.03 ha,可以发展具备区域优势的粮食生产与特色园艺结合的规模化农业产业;生态种养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北部的涧域岔镇和南沟镇,生产区农用地面积为8497.02 ha,可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果林业和生态养殖;绿色林牧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中南部的瓦窑堡镇和余家坪镇,可打造以畜牧养殖为主,特色果品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布局两个方面对子长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在农地规模流转方面应引导区域农地资源的集中成片流转,设置农地规模流转专项补贴,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协调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从农业产业的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布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经营主体管理能力和技术采纳的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

龚贤[7](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马旭阳[8](2019)在《县域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日趋重视,创新型产业业态的出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开始由快速发展转向质量化、创新化、特色化发展阶段,以区域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各类园区发展更是起到了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本文结合这一现实背景对特色产业园区进行研究,探讨园区在产业融合趋势下在县域与园区层面镇、园、村的空间融合与互促空间布局的构建,以期更好推动和支撑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与创新。本论文在梳理总结产业融合理论及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融合对园区发展具有空间融合与创新优化的推动作用,结合国内外农旅融合的优秀案例,对农旅融合的发展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农旅融合的规划要点,为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规划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点—轴”开发理论和以园促园、镇园互促的空间布局策略,以新平县为例进行特色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分析与规划探讨,尝试性提出“镇—园—村”、“园—园”、“园—旅游地”的三种园区空间布局方式;园区层面通过确定园区主题形象,构建主题化多维度产业链体系的农旅融合发展方式,以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为例,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链融合规划,来形成多元化创新型产品,在园区现有空间布局基础上,通过“增长节点式”与“服务社区—吸引物集聚体”的空间布局方式来进行农旅融合产品的布局,形成产品间互促共生式布局形式,以此来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与吸引力。最后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针对在产业融合趋势下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提出“蝶变特色小镇式”的空间融合规划、“互促集群式”的空间布局、“主题形象式”的IP塑造、“多元创新式”的产品打造四种园区融合发展规划策略,希望研究成果对相关县域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陈朴[9](2018)在《补齐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短板的研究报告——兼论正确处理好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的关系》文中指出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十三对关系"中提出要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是西藏做好产业发展工作的方法。当前西藏资源禀赋丰富,比较优势明显,但资源优势尚未能充分有效地转为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仍然是西藏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短板。因此,针对突出问题,要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补齐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短板,从而促进整个产业发展。

云南省人民政府[10](2014)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云政发[2014]55号各州、市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9月23日前言滇中城市经济圈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核心区域,是我国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增长极。以推动滇中产业聚集区建设为

二、打造高原优势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造高原优势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禄劝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和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村产业
        三、产业扶持政策
        四、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
        二、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第二章 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第一节 禄劝县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第二节 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一、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基本概况
        二、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情况
    第三节 当前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成效
        一、农户收入明显增长
        二、带动县域产业及经济发展
        三、农户发展产业技能有所提高
        四、带动农户就业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禄劝县农业产业兴旺的战略目标
        一、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二、实现质量兴农战略目标
        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四、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广泛应用
        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
        六、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第三章 制约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的困境及原因
    第一节 制约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面临的困境
        一、产业项目缺乏可持续性
        二、没有发挥政策作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链
        三、政府在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中过度干预
        四、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带动农户增收效果不明显
        五、社会参与度不高
        六、产业扶持项目建设不规范
    第二节 制约禄劝县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的因素
        二、执行机构的因素
        三、目标群体的因素
        四、政策环境的因素
第四章 国内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第一节 国内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甘肃庆城:强化产业发展规划
        二、河南渐川:积极引导农户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中
        三、万溪冲社区建设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条
    第二节 先进经验启示
        一、合理制定乡村产业扶持政策
        二、提高农户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积极性
        三、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链条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可持续性的对策
    第一节 持续完善乡村产业扶持政策
        一、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二、对乡村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有效评估
        三、建立互动式的规划引领机制
        四、选择优势特色产业项目
    第二节 进一步提高乡村产业扶持政策执行机构执行力
        一、调整政府在产业扶持中的角色定位
        二、提升乡村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第三节 着力提高农户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能力
        一、增强农户内生发展动力
        二、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
        三、带动农户“嵌入”产业链
    第四节 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动力
        一、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新模式
        二、完善参与主体间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完善产业扶持社会化服务
    第五节 持续优化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环境
        一、拓宽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筹资渠道
        二、搭建完善的农业产业保险保障体系
        三、挖掘金融和电商助农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五、相关概念的要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产业发展
        (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必要逻辑
第一章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政策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一)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重要论述
        (二)乡村振兴的政策依据
    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国家层面推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
        (二)云南省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三)大理白族自治州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第二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银桥镇基本概况
        (一)地理状况
        (二)民族成分
        (三)民族经济
        (四)民族文化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银桥镇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一)农业发展状况
        (二)大理石产业发展状况
        (三)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二)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足
        (三)产业发展的合作化组织不健全
        (四)从业人员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发展内驱力不足
        (二)产业发展保障力度不够
第四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推动产业融合,以调结构促产业振兴
        (一)整合银桥镇农业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二)发掘银桥镇民族文化,发展具有白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业
    二、发展大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以品牌促产业振兴
        (一)打造大理石画文化名片,注重发展特色产业
        (二)发展白族文化创意产业,凸显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三、完善合作化组织体系,以政策保障促产业振兴
        (一)充分利用政府财政扶持的利好
        (二)坚持招商选商,继续引进和培育有代表性企业
    四、培育专业人才,以人才振兴促产业振兴
        (一)重视民族教育对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落实能人返乡政策,吸引技术人才扎根乡村
    五、依托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产业+环境提升”促生态宜居
        (二)以“产业+乡土文化”促乡风文明
        (三)以“产业+基层党建”促治理有效
        (四)以“产业+共建共享”促生活富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1.1.2 青藏高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1.3 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
    1.2 研究对象
        1.2.1 理论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3 实证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和价值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1.4.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
        1.4.3 资源、环境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
        1.4.4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
        1.4.5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研究
        1.4.6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1.5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法
        1.6.2 学科综合研究法
        1.6.3 田野调查法
        1.6.4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1.7.1 对民族地区典型区域(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有所创新
        1.7.2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思路
        1.7.3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观点
第二章 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环境相关性的基础理论
    2.1 产业发展理论
        2.1.1 产业发展理论的内容
        2.1.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资源配置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的重要基础
        2.4.2 可持续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2.4.3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 产业生态化理论
    2.6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3.1.1 资源环境的约束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3.1.2 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3.2 区域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分析
        3.2.1 资源环境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3.2.2 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3.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3.3.1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3.3.2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甘孜藏族自治州资源环境分析
    4.1 自然资源的界定和特征
        4.1.1 自然资源的界定
        4.1.2 自然资源的特征
    4.2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概述
        4.2.1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概况
        4.2.2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生态环境概况
    4.3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
        4.3.1 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
        4.3.2 生态保护基础好
        4.3.3 环境生态质量保持良好状态
        4.3.4 生态工程发展良好
        4.3.5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恢复能力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分析: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5.1 甘孜州经济发展概述
        5.1.1 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过程
        5.1.2 甘孜州三次产业发展分析
        5.1.3 甘孜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5.2 甘孜州第一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2.1 甘孜州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5.2.2 甘孜州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5.3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评价
        5.3.1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3.2 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5.3.3 甘孜州工业化水平评价
    5.4 甘孜州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5.4.1 第三产业产值变迁分析
        5.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5.4.3 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相比较
    5.5 甘孜州三产业结构分析
    5.6 甘孜州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析
        5.6.1 对资源型产业的界定
        5.6.2 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
    5.7 甘孜州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分析
        5.7.1.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
        5.7.2.对区域资源和环境效益的分析
    5.8 甘孜州基于资源环境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5.8.1 产业发展受资源的制约大
        5.8.2 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问题突出
        5.8.3 产业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强
        5.8.4 绿色能源产业开发程度较低
        5.8.5 区域生产力层次结构,产业对接不强,产业协同能力弱
        5.8.6 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呈现“五缺乏”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6.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分析
        6.1.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情况概述
        6.1.2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评价
    6.2 青藏高原东麓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6.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SWOT分析
        6.3.1 优势分析
        6.3.2 产业结构优化的劣势
        6.3.3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6.3.4 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
    6.4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优化的原则
        6.4.1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友好原则
        6.4.2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原则
        6.4.3 产业集中入园原则
        6.4.4 生态红线下的依法关停并转原则
        6.4.5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原则
    6.5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
        6.5.1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6.5.2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6.5.3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6.5.4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6.5.5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6.5.6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6.5.7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五原则”
        7.1.2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7.1.3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7.1.4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7.1.5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7.1.6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7.1.7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7.1.8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举措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绿色食品牌”提出的背景
2“绿色食品牌”的内涵和特征
    2.1 内涵
    2.2 特征
        2.2.1 产地环境优良
        2.2.2 生产管理规范
        2.2.3 产品优质安全
        2.2.4 产品畅销世界
        2.2.5 品牌享誉全球
3 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建议
    3.1 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基地建设
    3.2 加强产品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3.3 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品牌主体
    3.4 加大市场开拓,加强品牌培育
    3.5 强化市场监管,健全考核机制
4 结语

(6)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
        1.3.1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因素
        1.3.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1.3.3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来源
        1.5.3 数据处理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
        2.1.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
        2.1.3 农业产业布局
    2.2 基础理论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景观生态理论
        2.2.3 产业布局理论
第三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方法
    3.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2 权重确定与指标量化
        3.1.3 综合质量指数测算
    3.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3.2.1 空间连片性含义
        3.2.2 指标选取与连片性测度
    3.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划分
第四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特点与布局优化方法
    4.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内在逻辑
        4.1.1 农地规模流转发展历程与农业产业布局
        4.1.2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下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4.1.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联系
    4.2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4.2.1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思路
        4.2.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原则
        4.2.3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第五章 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5.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5.1.4 农用地利用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5.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
        5.2.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5.2.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5.2.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空间分布
    5.3 农业产业布局现状与问题
        5.3.1 农业产业发展和布局现状分析
        5.3.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5.3.3 农业产业布局特点及问题
    5.4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5.4.1 布局优化依据
        5.4.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
    5.5 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建议
        5.5.1 土地规模流转角度的对策建议
        5.5.2 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角度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绿色发展理论
        2.1.2 产业结构理论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2.3 简要述评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3.3.1 概念
        3.3.2 分析框架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5.4.3 评价结果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7.1.1 指导思想
        7.1.2 实施原则
        7.1.3 目标要求
        7.1.4 总体布局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7.3.1 指导思想
        7.3.2 发展原则
        7.3.3 重点任务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1、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8)县域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县域经济的转型对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1.1.2 政策指引: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1.3 园区趋势:逐步向特色化与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
        1.1.4 新平实践:园区产业融合与功能复合化需求日益凸显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特色产业园区的相关研究
        2.1.1 概念解析
        2.1.2 类型划分
        2.1.3 国内外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
    2.2 产业融合理论及相关研究
        2.2.1 产业融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2.2 产业融合理论的主要研究视角
        2.2.3 产业融合的类型及方向
        2.2.4 产业融合的阶段性研究
    2.3 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理论
        2.3.1 产业集群理论
        2.3.2 产城融合理论
        2.3.3 增长极理论
    2.4 产业融合在特色产业园区中的作用效应
        2.4.1 融合推动效应——促进园区的空间融合发展
        2.4.2 创新推动效应——促进园区形成新产业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旅融合及相关案例研究
    3.1 农旅融合的总体研究
        3.1.1 相关概念研究
        3.1.2 农旅融合的特征
        3.1.3 农旅融合的形成
    3.2 国内外农旅融合的形式演变研究
        3.2.1 国外的形式演变研究
        3.2.2 国内的形式演变研究
        3.2.3 国内外农旅融合形式的经验启示
    3.3 农旅融合目的地的主题形象研究
        3.3.1 旅游IP与子IP的概念解析
        3.3.2 农旅融合目的地——农旅IP的打造路径
    3.4 国内外农旅融合的相关案例研究
        3.4.1 熊本县——IP+旅游的发展形式
        3.4.2 日本Mokumoku农庄——多维度产业链体系发展形式
        3.4.3 渭北葡萄产业园——增长节点式的空间布局形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平县特色产业园区及其融合发展分析
    4.1 县域整体产业及融合发展概况
        4.1.1 县域整体发展概况
        4.1.2 三大产业发展概况
        4.1.3 产业融合发展概况
    4.2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研究
        4.2.1 特色产业园区的类型划分
        4.2.2 特色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
        4.2.3 特色产业园区的分布特征
    4.3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空间联系程度分析
        4.3.1 特色产业园区之间的空间联系程度
        4.3.2 特色产业园区与周边旅游地间的空间联系程度
    4.4 新平县特色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总体思路
        4.4.1 “镇—园—村”互促发展方式
        4.4.2 “园—园”集群发展方式
        4.4.3 “园—旅游地”串联发展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平县特色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规划探讨
    5.1 县域特色产业园与旅游地融合发展规划研究
        5.1.1 “点—轴开发”理论概念解析
        5.1.2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的自身旅游业研究
        5.1.3 县域整体旅游业的评价数据获取分析
        5.1.4 特色产业园区与旅游地间的融合规划
    5.2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空间互促布局构建研究
        5.2.1 以园促园的空间布局策略
        5.2.2 镇园互促的空间布局策略
        5.2.3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互促布局构建
    5.3 多维度产业链融合规划——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实例研究
        5.3.1 园区与周边基础产业资源融合发展
        5.3.2 园区农旅融合目的地主题形象塑造
        5.3.3 园区多元创新式农旅融合产品打造
        5.3.4 园区农旅融合产品的空间布局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特色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规划策略指引
    6.1 “蝶变特色小镇式”的空间融合规划策略
        6.1.1 促进园区与园区间的空间融合发展
        6.1.2 促进镇园村三者间的空间融合发展
    6.2 “互促集群式”的园区空间布局策略
        6.2.1 形成品牌效应下的园区集群式空间布局
        6.2.2 形成镇—园—村三者的互促式空间布局
        6.2.3 形成园区与旅游地间的互促式空间布局
    6.3 “主题形象式”的农旅融合目的地IP塑造策略
        6.3.1 塑造人格化的主题IP形象
        6.3.2 促进园区与旅游地间的形象叠加
    6.4 “多元创新式”的农旅融合产品策略
        6.4.1 形成园区主题IP+旅游发展形式
        6.4.2 构建园区主题化多维度产业链体系结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7.1.1 县域研究层面
        7.1.2 园区研究层面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与展望
        7.3.1 论文的不足
        7.3.2 反思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调研访谈
附录 D:表格附录

(9)补齐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短板的研究报告——兼论正确处理好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 是实现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
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取得成效
    (一) 立足资源禀赋,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二) 抓住矛盾主要方面, 补齐发展短板
三、坚持问题导向, 明确发展中仍面临的短板
    (一) 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二) 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 融资优惠政策利用不高。
    (四) 人才资本供给能力不足。
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用足发展优势, 补齐发展短板
    (一) 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继续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二) 拉高标杆补短板, 提升转化经济优势能力
    (三) 补齐生产要素短板, 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四、打造高原优势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禄劝县为例[D]. 张珺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D]. 马立辉. 大理大学, 2021(09)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D]. 张琪.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举措探讨[J]. 钱琳刚,和玉林. 农业展望, 2020(06)
  • [6]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D]. 周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县域产业融合视角下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以新平县为例[D]. 马旭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补齐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短板的研究报告——兼论正确处理好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的关系[J]. 陈朴. 西藏发展论坛, 2018(05)
  • [1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J]. 云南省人民政府.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报, 2014(06)

标签:;  ;  ;  ;  ;  

打造高海拔优势产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