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藏传佛教对大陆的影响

明代藏传佛教对大陆的影响

一、明代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永红[1](2021)在《一幅展示明代汉藏文化交流的画卷——《龙椅与法座——明代汉藏艺术交流史》读后》文中指出由我责编的《龙椅与法座——明代汉藏艺术交流史》一书由中国藏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发行。全书共15章,是一部从艺术角度研究明代汉藏文化交流的专着,也是一部集学术性、资料性、创新性、可读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分量较重的学术专着。本书作者熊文彬是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1982—1989年间在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和藏学研究所学习,

杨洁,周润年[2](2021)在《明代治理西藏的特点及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明朝实行"多封众建"等治藏方略,对汉藏民族友好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使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而且也使藏族与各兄弟民族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增进。总结明代治理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不仅对于研究西藏历史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阴海燕,王清华[3](2021)在《明代治藏宗教政策述论》文中指出明代封建统治者对西藏的宗教政策:一方面给予藏传佛教各教派足够的尊崇和优礼,另一方面又从国家法律和制度层面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管理,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管辖和有效治理。明代治藏宗教政策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既有对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地方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升,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藏传佛教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明代治藏宗教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西藏地方和祖国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邹立波[4](2020)在《贡回市茶:明代朝贡贸易与藏区社会经济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藏区朝贡贸易是明代治藏政策与藏区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明代前期藏区朝贡活动日趋贸易化,形成"贡赐"与"贡市"两种贸易形式。朝贡规模与制度规范之间的张弛关系成为影响明代中后期藏区朝贡贸易演变趋势的主导因素。数量庞大的使团频繁从事朝贡贸易引发明代藏区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具体体现在藏区教派寺院网络、跨区域贸易和地方权力关系,以及乌思藏与东部藏区之间的宗教、经济整合等层面。

刘梦璇[5](2020)在《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特征研究 ——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宗教与政治历来密不可分,宗教在促进民族融合上有其突出的作用,有清一代,藏传佛教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统治手段应用到了政治生活中,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统治方式。宗教也依靠统治者的庇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一跃成为最大教派,在北京广建寺院,传播藏传佛教文化。清代敕建藏传佛寺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不同于一般的佛教寺庙,其一是采用藏传佛寺建筑,故运用很多藏传佛教文化的装饰风格,其二是隶属皇家敕建建筑,等级较高代表皇家天威,故而在寺院建筑彩画中,很多细节运用到皇家元素来装饰。本文运用历史、社会、建筑、文化等多重学科视野,将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的建筑彩画研究放到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中,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探究藏传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建筑彩画构图布局、纹饰图样、色彩搭配方面的影响,力争通过对福佑寺建筑彩画的深入研究,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展现福佑寺现存建筑彩画的各个特点,并详细研究寺内各建筑中包含的普遍特征及细微差别。最终总结清代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美学、文化价值,以及其古为今用的前景。近年来对建筑遗产的关注热度持续上升,在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背景下,深入研究福佑寺的建筑彩画遗存,以期能填补清代敕建藏传佛寺建筑研究的空白,为以后的古建筑彩画研究记录和保护修缮提供基础资料。本文的研究框架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界定研究对象(第一章),总结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其次是分析背景研究(第二章),梳理清代北京藏传佛教发展脉络,研究社会背景及政策扶持,统计清代北京藏传佛寺的分布及现存的敕建藏传佛寺,研究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的输入对社会及建筑彩画产生的影响,以福佑寺为例研究现存建筑的彩画形制;然后是进行特征研究(第三、四、五章),研究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彩画的构图布局、纹饰图样、色彩搭配的特征,分析藏传佛教文化及皇家敕建这两方面因素对福佑寺建筑彩画的影响;最后是总结提升(第六章),总结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美学及文化价值,以及其古为今用的前景。

杨念群[6](2020)在《清朝“正统性”再认识——超越“汉化论”“内亚论”的新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代王朝的正统论均建立在"承天授命"和"以德化人"的儒家思想基础之上,也主要是由汉民族加以继承和阐释。清朝与前朝的区别是其版图已延伸至许多非汉人族群聚居的地区。儒家正统观显然无法全面涵盖这些地区的民众信仰和习俗。如何理解清朝对藩部边疆地区的统治仍然是目前清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清朝分别针对内地和边疆形成了新型的"正统性"的统治模式,清帝在内地的统治仍然依赖儒家的道德教化,对藩部的控制则主要依靠边疆少数族群对藏传佛教的信奉,从而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性的补充性制度框架。本文特别提出要区分"统治"和"治理"的涵义,"统治"主要是指皇权对一系列带有虚构色彩的象征性隐喻系统的利用和尊崇,"治理"则是对各类象征性统治符号的技术性延伸。其背后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史背景在起作用。

马佳俐[7](2020)在《炳灵寺洞沟区石窟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洞沟区石窟是炳灵寺石窟的有机组成部分,炳灵寺石窟所处地理位置犄角河西,肘腋陇右,属汉藏交汇地带,因此,炳灵寺石窟艺术具有多元性的特征。洞沟区石窟处于炳灵寺上寺与下寺之间的洞沟内,距离炳灵寺下寺石窟群约2公里,内容多属藏传佛教,集中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历史、艺术价值。洞沟区石窟遗存包括石窟8个,造像1尊、壁画约60平方米,佛塔8座,两方题记。壁画题材有:佛、菩萨、罗汉、金刚护法、佛母、弟子、上师、供养人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与炳灵寺其他区石窟的文化之间,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本区石窟的特殊性。通过壁画释读可知,洞沟区第2龛保存有宗喀巴、阿底峡、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等像,在内容和绘制技法上,具有明初汉藏结合地带藏传佛教的壁画风格。第5窟壁画以尊像画为主,同时包含了噶举派及格鲁派的内容,风格明显受到“勉唐派”影响。洞沟区其他石窟,第7龛所存米拉日巴像,第8窟八宝图的壁画,虽保存不够完整,但从不同程度反映了藏传佛教在洞沟区石窟的传播。藏传佛教各教派在洞沟区的传播始于明初,噶举派传入炳灵寺后,洞沟区石窟逐渐成为噶举派僧人坐禅密修的场所。明永乐十一年后,格鲁派教义很快传入炳灵寺,但是直到明中晚期,洞沟区石窟才出现了格鲁派内容的壁画。藏传佛教造像及其壁画,展示了炳灵寺洞沟区石窟艺术的独特价值。

康主才让[8](2020)在《明代洮河流域藏传佛教传播研究 ——以岷州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州,是指今甘肃岷县一带,位于洮河中游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与黄土高原西北部的边缘地带。因在历史上处于战略要地,在此民族交往与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有明一代,洮河中游岷州地区的藏传佛教盛极一时,寺院规模空前,高僧大德云集,讲经布道盛行,曾被誉为“第二卫地”。此况在洮河中游岷州地区藏传佛教传播历史进程中,可谓空前绝后,也在整个洮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影响深远。此地因位于汉藏边区,在汉藏民族高层往来与宗教文化交流史上曾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了藏传佛教在汉藏边缘以及中原内地的传播。因此,在藏传佛教向东传播历史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盛况、传播途径、传播影响等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梳理与总结藏传佛教向东传播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与地方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分六章,其中,第一章主要从洮河流域的地理分布、历史沿革、民族文化等方面,对岷州地区的地理与社会历史概况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从藏传佛教初传、中兴、鼎盛、衰落等四个层面,对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与概述。第三章主要对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历史背景与发展盛况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通过对其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因俗以治”与“多封众建”是该地区藏传佛教传播发展的政治保障,而朝贡贸易与茶马互市则成为藏传佛教在此传播兴盛的经济基础;其次,通过对明代的藏传佛教及其向东传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认为明代的藏传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期,以及大规模向东传播的态势,在对岷州地区的藏传佛教传播兴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再者,基于上述两种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与实地调查,从寺院、僧团和教法等层面,对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盛况作了详细阐述与深入分析。第四章将明代岷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藏传佛教寺院与高僧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以岷州大崇教寺和大智法王班丹扎释为例,对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盛况作了进一步深入分析,认为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岷州地区的个别着名寺院与高僧发挥了引领与主导作用,便成为藏传佛教在此地传播兴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为了旁证这一观点,还对岷州地区其他一些主要寺院与高僧作了补充分析。第五章主要从传播学的视角,对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传播的历史机遇,岷州藏传佛教高僧的前瞻意识与使命担当,以及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兴盛主要有这样三大原因:一是遇到了一个绝佳的传播时机;二是传播者精准把握与及时利用了这一时机;三是在传播途径方面采取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而这三种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因素,分别是内因和外因,其中明朝中央在“因俗以治”的治藏方略中,对岷州地区的藏传佛教传播发展给予的政治保障;以及在朝贡贸易与茶马互市中获得的经济基础,是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传播兴盛的外因。其内因则是岷州地区藏传佛教人士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开辟因地制宜的传播途径,使岷州地区藏传佛教推向发展高峰。也就是说,明代岷州地区的藏传佛教传播,既得益于明朝中央的扶持,也离不开岷州藏传佛教人士的使命担当。因此,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得以传播兴盛,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六章主要从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兴盛,对周边地区、中原汉地、西藏腹地、后世社会等方面所形成的影响作了分析与研究,认为明代岷州地区的藏传佛教不仅对周边地区和岷州后世社会形成深远影响,还在藏传佛教向东传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桥梁和推动作用。本文认为,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多元共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传播,除了宗教自身带有普世的价值与包容的思想外,还要选择适宜的传播时机。而作为传播者,在把握传播时机的同时,按照传播适应的原则,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使其成为社会稳定与文化整合的助推器,才会被社会接纳,甚至成为社会的引领。总之,包括宗教在内的文化传播,要遵循与倡导对话、交流、交融的传播之道。

朱丽霞[9](2019)在《明代藏僧在内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意义》文中提出明代藏族僧人频繁进出内地。他们的活动足迹远远超出南北两京和五台山的范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入觐朝贡和传法祈福之外,其活动路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明代藏区僧人经常从川西入内地,沿长江顺流东下,到达南京之后,复又经大运河北上,前往北京,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除了进贡之外,他们在经行之地贩运茶货,与内地人民的经济文化接触非常密切。此类接触彰显出以藏僧为媒介的明代藏汉民间交往具有大范围、高频率、多样化的特征。

王凡[10](2019)在《佛教拏具图案的考古学研究》文中认为六拏具是藏传佛教之中由六种“动物”形象组成装饰性图案,主要作为佛塔门饰和佛像背饰而出现。六拏具的题材源于印度、尼泊尔的艺术之中,传入汉藏地区后,在两地佛教美术中得到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组合与样式展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含有拏具图案的佛教遗存有很多,本文收集了这些佛教遗存资料,采用考古学的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拏具图案组合与样式发展变化的规律,初步探讨拏具的起源、所包含的艺术风格,并对博物馆相关文物的复原问题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述本文学术价值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对象及目的。第二部分:对文中所收集到的含有拏具图案的遗存资料的情况进行简单地概述。第三部分:对遗存中数量较多者进行考古学研究。分为遗迹与遗物两大类,遗迹包括佛塔门饰、壁画、大型佛像的背饰;遗物包括唐卡、小型佛像背饰。首先对上述遗存进行描述,其次对其进行分型分式,最后分别总结出其组合与样式变化的规律。第四部分:相关问题的分析。关于拏具图案的起源,本文认为其源于印度、尼泊尔佛教艺术之中;关于拏具的艺术风格,本文认为元代之前不同地区有着不同风格,元明时期汉藏艺术融合的特征最为显着;关于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的复原问题,本文认为南京博市物馆藏者,更接近于其始状,只是狮羊、狮子、大象这三拏的朝向应当背向而立。第五部分:结语。概括本文研究的主旨,并指出局限性。

二、明代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代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明代治藏宗教政策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代治藏宗教政策综论
二、明代治藏宗教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分析
三、明代治藏宗教政策的影响

(4)贡回市茶:明代朝贡贸易与藏区社会经济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代藏区朝贡贸易的演变趋势
二朝贡贸易对明代藏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结语

(5)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特征研究 ——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着作
        1.2.2 相关论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档案研究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
        1.4.2 实地勘查敕建藏传佛寺福佑寺的建筑彩画
        1.4.3 归纳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特征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背景研究
    2.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的历史沿革及产生影响
        2.1.1 萌芽期:努尔哈赤至顺治藏传佛寺的初建
        2.1.2 成熟期:康雍乾时期藏传佛寺的兴盛
        2.1.3 衰败期:嘉庆至宣统藏传佛寺的没落
        2.1.4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输入及产生影响
    2.2 清代北京藏传佛寺的分布
        2.2.1 北京老城区的藏传佛寺
        2.2.2 北京近郊的藏传佛寺
        2.2.3 北京现存的敕建藏传佛寺
    2.3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形制——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
        2.3.1 藏传佛教寺院——福佑寺的历史沿革
        2.3.2 敕建皇家寺院——福佑寺建筑的平面布局
        2.3.3 建筑彩画形制——福佑寺建筑的现存彩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构图特征研究
    3.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对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构图的影响
        3.1.1 彩画整体木构件的构图布局
        3.1.2 彩画方心式的构图布局
    3.2 线面结合的构图特征
        3.2.1 彩画方心的线条与平面的结合
        3.2.2 彩画找头的线条与平面的结合
    3.3 对称平衡的构图特征
        3.3.1 单个木构件的对称平衡特征
        3.3.2 多个木构件相互的对称平衡特征
    3.4 比例协调的构图特征
        3.4.1 木构件整体长宽协调的构图
        3.4.2 木构件细部长宽协调的构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纹饰特征研究
    4.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对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纹饰的影响
        4.1.1 藏传佛教文化里常见的纹饰
        4.1.2 藏传佛教纹饰在彩画里的运用
    4.2 典雅旋花:青绿相间的纹饰特征
        4.2.1 基础的单路瓣旋花(“金道观”)
        4.2.2 灵活的“勾丝咬”
        4.2.3 巧妙的“喜相逢”
        4.2.4 规整的“一整两破”
    4.3 金龙飞舞:皇权至上的纹饰特征
        4.3.1 方心、天花的二龙戏珠
        4.3.2 找头的升龙、降龙
        4.3.3 盒子的坐龙、夔龙
        4.3.4 平板枋的跑龙
    4.4 吉庆祥瑞:藏传佛寺的纹饰特征
        4.4.1 满族特色的三宝珠吉祥草
        4.4.2 多子多福的西番莲卷草
        4.4.3 真如佛性的金刚宝杵法轮
        4.4.4 淡雅清新的花卉和锦文
    4.5 时代明显:清早中期的纹饰特征
        4.5.1 和玺彩画
        4.5.2 旋子彩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色彩特征研究
    5.1 清代北京藏传佛教文化对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色彩的影响
        5.1.1 淡雅的旋子彩画:青蓝、碧绿
        5.1.2 绚丽的和玺彩画:金色、大红
    5.2 青绿相间:宁静平和的色彩特征
        5.2.1 典雅高贵,沉稳青蓝
        5.2.2 淡雅清新,生机碧绿
    5.3 金碧辉煌:皇家等级的色彩特征
        5.3.1 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金色施用
        5.3.2 金龙和玺彩画金色施用
    5.4 庄重大红:藏传佛寺的色彩特征
        5.4.1 强烈视觉,立体生动
        5.4.2 福慧尊荣,庄重肃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价值及古为今用
    6.1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美学价值
        6.1.1 和谐统一的构图美
        6.1.2 雄浑巧丽的色彩美
        6.1.3 刚劲柔和的意境美
    6.2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文化价值
        6.2.1 满汉蒙藏的礼仪制度
        6.2.2 至高无上的皇权等级
        6.2.3 祈求祥瑞的佛教思想
    6.3 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古为今用
        6.3.1 价值意义之传承
        6.3.2 现代技艺之创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致谢

(6)清朝“正统性”再认识——超越“汉化论”“内亚论”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汉化论”与“内亚论”各持一端的缺陷谈起
二、混淆“统治”与“治理”的界线:“汉化论”与“内亚论”的深层误区
三、清朝“二元理政”模式对辽金体制的继承性
四、清朝“正统”的多元特性是如何形成的
五、藏传佛教何以能成为建构“正统性”的资源
六、“一元”统摄“多元”的例证:儒家正统观对边疆战争意义的核心范导作用
七、清朝边疆治理模式对前朝的继承性
八、对“体用”“文质”观念的思想史诠释:“正统性”也是可以分殊的
九、结论

(7)炳灵寺洞沟区石窟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考察与回顾
    三、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炳灵寺洞沟区石窟概述
    第一节 炳灵寺洞沟区石窟地理位置
    第二节 洞沟区石窟所在人文环境
第二章 炳灵寺洞沟区石窟内容综述
    第一节 洞沟区第2龛内容综述
    第二节 洞沟区第5窟内容综述
    第三节 其他洞窟遗存综述
第三章 炳灵寺洞沟区石窟壁画考释
    第一节 第2龛壁画释读
    第二节 第5窟壁画释读
    第三节 其他洞窟遗存考释
第四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壁画绘制时间推论
    第二节 洞沟区石窟艺术初探
    第三节 洞沟区石窟的历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明代洮河流域藏传佛教传播研究 ——以岷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岷州地区社会历史概况
    第一节 岷州地区的地界地貌
    第二节 岷州地区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岷州地区的民族与宗教
第二章 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脉络
    第一节 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初传
    第二节 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中兴
    第三节 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鼎盛
    第四节 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衰落
第三章 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
    第一节 明代岷州地区的社会政治背景
    第二节 明代岷州地区的宗教文化背景
    第三节 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的传播盛况
第四章 明代岷州地区藏传佛教名寺与名僧
    第一节 传播藏传佛教的旗舰—大崇教寺
    第二节 传播藏传佛教的引领者—大智法王
    第三节 岷州地区其他主要寺院与高僧
第五章 明代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传播兴盛的原因
    第一节 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机遇
    第二节 藏传佛教高僧的使命担当
    第三节 藏传佛教传播的文化适应
第六章 明代岷州地区藏传佛教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岷州藏传佛教对西藏腹地的影响
    第二节 岷州藏传佛教对中原内地的影响
    第三节 岷州藏传佛教对洮河流域的影响
    第四节 岷州藏传佛教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明代藏僧在内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安驿事件
二、川西藏僧取道内地水路线路
    (一)川西至南京段的水路路线
    (二)大运河路线
三、藏僧在内地水路沿线的活动
    (一)大规模的私茶贸易
    (二)人口买卖
    (三)对沿途文化的影响
结语

(10)佛教拏具图案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价值
    第二节 有关六拏具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第三节 创新点、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含有拏具图案的遗存概况
    第一节 时空分布
    第二节 遗存种类
    第三节 拏具图案的样式
第二章 拏具图案的考古学研究
    第一节 含有拏具图案的佛教遗迹
    第二节 含有拏具图案的佛教遗物
第三章 拏具图案的相关问题分析
    第一节 拏具图案的起源
    第二节 拏具图案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复原相关问题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明代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幅展示明代汉藏文化交流的画卷——《龙椅与法座——明代汉藏艺术交流史》读后[J]. 永红. 中国藏学, 2021(04)
  • [2]明代治理西藏的特点及其作用[J]. 杨洁,周润年. 西藏研究, 2021(04)
  • [3]明代治藏宗教政策述论[J]. 阴海燕,王清华. 西藏研究, 2021(02)
  • [4]贡回市茶:明代朝贡贸易与藏区社会经济的变化[J]. 邹立波. 西北民族论丛, 2020(02)
  • [5]清代北京敕建藏传佛寺建筑彩画的特征研究 ——以福佑寺建筑彩画为例[D]. 刘梦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清朝“正统性”再认识——超越“汉化论”“内亚论”的新视角[J]. 杨念群. 清史研究, 2020(04)
  • [7]炳灵寺洞沟区石窟调查与研究[D]. 马佳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明代洮河流域藏传佛教传播研究 ——以岷州地区为例[D]. 康主才让.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明代藏僧在内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意义[J]. 朱丽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1)
  • [10]佛教拏具图案的考古学研究[D]. 王凡.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明代藏传佛教对大陆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