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误诊原因分析

病理误诊原因分析

一、浅析病理误诊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付萌,王雷,刘宇,高天文,刘玲[1](2021)在《临床误诊的皮肤黑素瘤118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误诊皮肤黑素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初诊为其他疾病后经病理确诊为皮肤黑素瘤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误诊原因。结果临床误诊的皮肤黑素瘤118例,男38例,女80例,误诊时中位年龄48岁,发病中位年龄40.5岁,病程中位数为54个月。皮损表现以黑色斑疹、丘疹为主。临床初诊为色素痣(53例,44.92%)、甲母痣(12例,10.17%)、脂溢性角化病(14例,11.86%)、血管肿瘤(10例,8.47%)、鳞状细胞癌(5例,4.24%)、基底细胞癌(4例,3.39%)、其他疾病(20例,16.95%)。按黑素瘤ABCDE法则(A:病灶不对称;B:边缘不规则,界限不清;C:颜色不均匀;D:直径> 6 mm;E:进展迅速),符合A 78例(66.10%)、B 64例(54.24%)、C 57例(48.31%)、D 66例(55.93%)、E 39例(33.05%),符合ABCDE 14例、ABCD 13例,13例均不符合。53例原位黑素瘤中,28例(52.83%)误诊为色素痣,11例(20.75%)误诊为甲母痣;65例浸润性黑素瘤中,25例(37.88%)误诊为色素痣,9例(13.64%)误诊为血管肿瘤,5例(7.58%)误诊为鳞状细胞癌。67例误诊患者有送检医师信息,42例的医师出诊年资≤ 5年;27例至少符合ABCD的患者中,9例有送检医师信息,其中7例的医师出诊年资≤ 5年。结论皮肤黑素瘤皮损形态多样,易误诊,临床医生经验和是否遵从"ABCDE"标准甄别非常重要。

刘玥,李永平[2](202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病理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各种病因摘除眼球的患儿中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误诊率,并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以来在中山眼科中心因临床诊断为RB并接受眼球摘除的患者563例(577眼),比较术前临床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从中筛选出误诊病例,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治疗过程、临床影像学、肿瘤病理分期、病理诊断以及分化程度。结果:共发现误诊病例22例(22眼),误诊率3.91%,所有误诊病例均为单眼摘除患者。常见的临床误诊类型为:与Coats病相混淆12例(12眼),与眼内炎症反应混淆5例(5眼),以及与眼内其他肿瘤混淆5例(5眼)。所有患者中,>4岁者55例,其中误诊12例,误诊率21.82%。结论:与RB相关的临床误诊并不罕见,其中最常见的误诊病因是Coats病,>4岁患者是误诊的主要人群。

梁超[3](2021)在《中青年和老年盲肠部位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分析中青年及老年盲肠部位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临床上盲肠部位大肠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2014年10月到2020年10月之间住院手术治疗的4497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位于盲肠部位的大肠癌患者185例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对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年龄与性别:本研究纳入185例盲肠部位大肠癌患者,在同期手术治疗的4497例大肠癌患者中,占比4.1%。其中,中青年组患者中,男性44例(66.7%),女性22例(33.3%),男女比例2:1,平均年龄(51.62±7.49)岁,中位年龄54.5岁。老年组患者中,男性52例(43.7%),女性67例(56.3%),男女比例0.776:1,平均年龄(71.30±7.61)岁,中位年龄71岁,中青年组与老年组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家族史及阑尾切除手术史:中青年组肿瘤家族史和阑尾切除手术史的比例均稍高于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表现:中青年组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发生率高于老年组,腹痛/腹胀、肠梗阻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表现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误诊:185例盲肠部位大肠癌患者,误诊为阑尾炎63例,误诊率34.1%。中青年组(37.9%)误诊率高于老年组(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室指标:中青年组贫血发生率、术前肿瘤标志物CEA、CA19-9高于正常参考值的比例均低于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CT及结肠镜检查: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考虑肿瘤的比例分别为92.4%和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5例盲肠部位大肠癌患者中,术前行肠镜检查162例(87.6%),中青年组64例(97.0%),老年组98例(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结肠镜检查见息肉型病变比例分别为23.4%和21.4%,肿瘤致肠腔狭窄的比例分别为85.9%和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手术方式: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均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分别为92.4%和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病理特征:中青年组和老年组都以中分化腺癌(57.6%;53.8%)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肿瘤最大径均值分别为5.17±2.02cm和6.06±2.13cm,中青年组肿瘤最大径小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方面,中青年组和老年组T分期均以T3期为主,中青年组T3期占比69.7%,老年组T3期占比78.1%,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在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转移(N分期)、TNM总分期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青年盲肠部位大肠癌以男性多见,临床上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发生率、结肠镜检查率高于老年患者;老年盲肠部位大肠癌患者以女性多见,肿瘤直径较中青年患者大,临床上腹痛/腹胀、肠梗阻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2.中青年和老年盲肠部位大肠癌患者都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病理类型大部分为中分化腺癌,肿瘤浸润深度以T3期为主,都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应综合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孙彪彪[4](2021)在《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直肠癌患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本文旨在研究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与老年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了解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特点与规律,分析影响青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为临床医生在青年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方面提供思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的青年(就诊年龄<45岁,136例)及老年(就诊年龄60-70岁,13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术后病理资料,并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状况。临床病理特征采用SPSS 26软件包进行统计比较,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对入组患者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现状,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年患者136人,平均年龄41.76±5.29岁,老年患者258人,按1:1的比例从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36人作为对照,平均年龄64±2.83岁。青年组病人癌症家族史比例较高(P=0.043),CA199阳性率较高(P=0.036),青年直肠癌病人MRF阳性率较高(P=0.047)。术后病理方面,青年组肿瘤体积较大(P<0.001),肿瘤发生在直肠的比例较高(P=0.049),N分期较晚(P=0.035),分化程度较低(P=0.019),脉管内瘤栓比例较大(P=0.033)。而性别、贫血、低蛋白血症、BMI、糖尿病、首发症状、癌性肠梗阻、CEA、直肠癌EMVI、治疗方式、病理分期、T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器官侵犯、神经侵犯、癌结节、免疫组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两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并无统计学意义(69%vs61.8%,P=0.386)。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提示CA199阳性、术后病理分期、N分期、神经侵犯、脉管内瘤栓、首发症状中排便习惯改变是影响青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后提示CA199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阴性患者,HR=2.915(95%CI:1.353-6.281),病理分期Ⅳ期亦是造成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HR=9.865(95%CI:1.84-52.89)。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与老年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不会造成总生存率的改变。提倡高危人群及有相关症状的年轻人群及早接受肠镜检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积极治疗,提高预后。

吴坚强[5](2021)在《脂溢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新探索及其与IL-6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脂溢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新探索目的:研究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的误诊和漏诊病例在皮肤镜下的表现差异,提出新的皮肤镜模式,对少见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尝试补充已有的SK皮肤镜专家共识,进一步探索皮肤镜在SK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138例临床拟诊为SK的患者,先行皮肤镜检查,然后进行病理活检,分析皮肤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2.统计皮肤镜表现不符合专家共识的病例,分析其皮肤镜表现的差异,总结SK少见皮肤镜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改变的联系。3.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SK的病例,根据皮肤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型;分析皮肤镜模式、皮肤镜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联系;根据病理组织真皮浅层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为:少量、中等量及大量,分析病理分型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的联系;比较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皮疹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1.SK的皮肤镜特征中最常见为裂隙(54%)、乳头样结构(41%);其次为脑回状结构(27%)、发卡样血管(21%)、粉刺样开口(20%)、粟粒样囊肿(11%);部分还可观察到的皮肤镜特征为碎玻璃状角化物(8%)、虫蚀状边缘(7%)、鹅卵石样结构(7%)、网络样结构(5%)、白色条纹(9%)。2.SK的少见皮肤镜特征有:黑色均质结构(5%)、蓝灰色小球(2%)、蓝白幕(2%)、毛囊角栓(2%)、边缘褐色条纹呈放射状分布(1%)、星爆状模式(2%)、串珠样血管(1%)、蛙卵状结构及多型性血管(1%);均质结构病理对应的是表皮大量色素颗粒增加,蓝灰色小球病理对应的是色素呈巢状增加,蓝白幕病理对应的是真皮浅层增生及变性的胶原纤维,毛囊角栓病理对应的是角化过度及角质假囊肿形成,蛙卵状结构病理对应的是乳头瘤样增生,串珠样血管病理对应的是真皮毛细血管扩张。3.根据病理组织学表现,SK可分为七型:角化过度型(33例,27%)、棘层肥厚型(39例,32%)、克隆型(2例,2%)、刺激型(激惹型26例,21%)、腺样型(5例,4%)、混合型(9例,7%)、扁平型(7例,6%);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的有22例(18%)、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的有39例(32%)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的有60例(50%)。4.皮肤镜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76.5%、诊断符合率为92%、误诊率为23.5%、漏诊率5.8%、Youden指数0.71及Kappa值为0.66(P<0.05),提示皮肤镜检查与病理检查有良好的一致性。5.本研究中,根据1个皮肤镜特征诊断为SK的患者有31例,其中正确诊断的有28例,误诊3例,而根据1个皮肤镜特征漏诊的有3例,诊断符合率为82%(28/34);根据2个皮肤镜特征诊断为SK的患者有50例,其中正确诊断的有49例,误诊1例,无漏诊病例,诊断符合率为98%(49/50);而根据3个及以上皮肤镜特征诊断为SK的患者有35例,没有误诊及漏诊的病例,诊断符合率100%(35/35),以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根据皮肤镜下整体形态,SK可分为四种皮肤镜模式:斑片型(31例,26%)、扁平丘疹型(28例,23%)、疣状增生型(33例,27%)、天鹅绒样型(29例,24%)。皮肤镜模式与病理分型并非一一对应,其中皮肤镜模式斑片型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为角化过度型(35%),其次为棘层肥厚型(26%);皮肤镜模式扁平丘疹型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为棘层肥厚型(39%),其次为刺激型(29%);皮肤镜模式疣状增生型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为角化过度型(48%),其次为刺激型(3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皮肤镜表现与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列联系数为0.52,提示关联性较好。8.不同病理分型的SK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的SK病理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的SK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曝光部位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为乳头样结构(74%)、脑回状结构(70%)、虫蚀状边缘(88%)、发卡样血管(88%)、网络样结构(83%),非曝光部位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为粉刺样开口(67%)、碎玻璃状角化物(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K临床表现多样,同时出现多个皮肤镜特征时,对SK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2.“碎玻璃状角化物”可能作为描述SK的新皮肤镜术语,对SK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3.当出现星爆状模式、蓝白幕、蓝灰色小球、毛囊角栓、均质结构、多型性血管、串珠样血管的时候,不能排除诊断SK的可能性。4.部分皮肤肿瘤与SK的皮肤镜表现相似,需要临床医生仔细鉴别,减少误诊。第二部分脂溢性角化病与IL-6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患者的IL-6表达水平及其与炎症和皮疹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K患者皮损组织与健康对照组正常皮肤组织的IL-6表达水平,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SK患者皮损IL-6表达水平分别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皮疹部位的相关性。结果:1.SK皮损的IL-6表达阳性率为73.3%,显着高于对照组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K皮损IL-6表达水平与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51,P<0.05)。3.曝光部位与非曝光部位SK皮损的IL-6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L-6可能参与了SK的发病,且以炎症机制为主。

彭珊珊[6](2021)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及与增强MRI/CT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特征,评估CEUS对FNH的诊断价值,并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增强CT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FNH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对比性别在病灶大小和特征性超声表现显示率的差异。以3cm为界限将病灶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病灶特征性超声表现显示率。计算CEUS诊断符合率,并探讨误诊病例。40例中22例同时行增强MRI检查,27例同时行增强CT检查,计算并对比CEUS与其他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FNH的符合率。结果:40例中35例(87.5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于病灶内可检出丰富血流信号,其中19例(47.50%)可检出放射状血流信号。40例中所有病灶CEUS检查动脉期均呈高增强,其中20例(50.00%)呈典型放射状增强,36例(90.00%)门脉期及延迟期呈高或等增强,9例(22.50%)延迟期可见似中央瘢痕的低或无增强区。男性和女性在病灶大小和特征性超声表现显示率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同大小病灶在放射状血流、放射状增强及中央瘢痕的显示率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40例中38例经CEUS检查诊断为FNH,诊断符合率95.00%(38/40),2例误诊为肝细胞癌,均有肝硬化背景。行增强MRI和CEUS检查的22例中,19例增强MRI诊断为FNH(符合率86.36%),21例CEUS诊断为FNH(符合率95.45%),CEUS诊断FNH的符合率与增强MRI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行增强CT和CEUS检查的27例中,21例增强CT诊断为FNH(符合率77.78%),27例CEUS诊断为FNH(符合率100.00%),CEUS诊断FNH的符合率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FNH的诊断符合率与增强MRI相当,但高于增强CT,是FNH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肝硬化背景下的FNH需注意与肝细胞癌鉴别。

李秀业,刘领,崔健,薛兵[7](2021)在《误诊为肺癌的三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误诊为肺癌的PS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PSH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40、66、59岁,2例为体检时发现肺部肿物,1例因咳嗽就诊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结节。术前均临床诊断为肺癌且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PSH。3例随访至今均健在且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PSH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术后病理确诊。临床医生要提高对PSH的警惕性,熟知其影像学特点,拓宽诊断思维,以提高对PSH的认识,从而避免或减少误诊。

李亚珍,傅应云,穆雪鹍[8](2021)在《以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42例结节病误诊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以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近5年文献,对纳入文献及我院同期收治的以肺外症状为主诉的结节病误诊病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42例。以皮肤症状为主诉就诊25例,误诊为结节性红斑和神经性皮炎各4例,过敏性皮炎和湿疹各3例,红皮病和结核病各2例,寻常狼疮、扁平苔藓、脂囊瘤、硬皮病、银屑病、普通感染和耳廓炎性纤维增生各1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就诊7例,误诊为Guillain-Barres综合征3例,周围神经病2例,结核病和脑转移瘤各1例;以关节症状为主诉就诊4例,误诊为反应性关节炎3例,致密性骨炎1例;以脾脏病变为主诉就诊3例,误诊为转移瘤、淋巴瘤和纤维化型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致门静脉高压、脾大及脾功能亢进各1例;以甲状腺受累症状为主诉就诊2例,均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心脏症状为主诉就诊1例,误诊为冠心病。误诊时间10 d~20年。42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予相应治疗,1例视力受损严重未恢复,1例神经受累仍有反复及进行性加重,余病情均缓解。结论以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结节病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及时行胸部CT及病理检查非常重要,对累及肺外重要脏器者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要充分。

管枫,袁静萍,黄文先[9](2020)在《卵巢疾病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中的规范化管理及误诊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在卵巢肿瘤冷冻切片检查中的作用,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术中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4 693例卵巢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标本,将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常规石蜡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总符合率及冷冻病理误诊率。将4 693例标本分为规范化管理前及规范化管理后两组,分别计算两组的符合率及漏诊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4 693例卵巢标本中恶性肿瘤335例(7.14%),交界性肿瘤143例(3.05%),良性肿瘤4 215例(89.81%)。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其中结果符合者4 663例(99.36%),误诊30例,误诊率为0.64%;规范化管理前组1 012例,结果符合者1 001例(98.91%),误诊11例,误诊率为1.09%;规范化管理后组3 681例,结果符合者3 662例(99.48%),误诊19例,误诊率为0.52%。与规范化管理前组相比,规范化管理后组的误诊率显着降低(P<0.05)。结论卵巢肿瘤中的冷冻切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通过规范化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卵巢黏液性肿瘤诊断准确性取决于病理医师的经验及肿瘤的异质性。

李晓辉,翁智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辛甜甜,熊中堂,谈桂其[10](2020)在《脂溢性角化病108例临床、病理及误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经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脂溢性角化病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8例,曾误诊43例,误诊率为39.81%。根据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46例,脂溢性角化病待排除19例,误诊43例。误诊为痣(黑色素细胞痣和皮内痣各8例)16例(37.21%),疣(寻常疣12例、病毒疣3例)15例(34.88%),皮肤肿物4例(9.30%),皮脂腺囊肿和基底细胞癌各2例(各占4.65%),皮脂腺痣、化脓性肉芽肿、纤维瘤和皮肤溃疡各1例(各占2.33%)。108例均经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脂溢性角化病,皆予以手术切除,术后创面愈合良好。对误诊情况分析发现,<50岁和≥50岁者、皮损分布于暴露部位与非暴露部位者误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理分型乳头瘤型、棘层增厚型和激惹型3型误诊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易误诊。临床医师有必要提高对该病认识,临床接诊类似本文患者时要仔细辨别皮损,及时采取相关检查手段,必要时行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二、浅析病理误诊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病理误诊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2)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病理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误诊病例基本情况
    2.2 误诊病例分析
        2.2.1 Coats-RB误诊病例
        2.2.2 其他肿瘤-RB误诊病例
        2.2.3 与眼内炎症混淆
3 讨论

(3)中青年和老年盲肠部位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盲肠部位大肠癌的诊治进展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2 盲肠部位大肠癌的诊断
        2.2.1 临床症状
        2.2.2 肿瘤标志物
        2.2.3 影像学检查
    2.3 误诊
    2.4 治疗
        2.4.1 手术治疗
        2.4.2 转移病灶的局部治疗
        2.4.3 全身治疗
        2.4.4 其他治疗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一般资料
    3.3 研究方法
        3.3.1 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指标
        3.3.2 手术方式
    3.4 数据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性别和年龄
    4.2 肿瘤家族史
    4.3 阑尾切除手术史
    4.4 临床表现
    4.5 误诊情况
    4.6 实验室检查结果
    4.7 CT及结肠镜检查结果
    4.8 手术方式
    4.9 病理特征
第5章 讨论
    5.1 年龄特点及性别构成对比分析
    5.2 肿瘤家族史对比分析
    5.3 阑尾切除手术史对比分析
    5.4 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对比分析
    5.5 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比分析
        5.5.1 血红蛋白
        5.5.2 肿瘤标志物
    5.6 CT及结肠镜检查对比分析
        5.6.1 CT
        5.6.2 结肠镜检查
    5.7 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5.7.1 病理组织学类型
        5.7.2 肿瘤大小
        5.7.3 TNM分期
    5.8 手术治疗情况对比分析
研究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青年与老年结直肠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2.2 青年与老年结直肠患者术后病理对比分析
    2.3 青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分析
3 讨论
    3.1 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3.2 青年结直肠癌预后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青年结直肠癌误诊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脂溢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新探索及其与IL-6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脂溢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新探索
    前言
    研究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IL-6与脂溢性角化病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研究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脂溢性角化病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及与增强MRI/CT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设备选择
        2.2.2 检查方法
        2.2.3 图像分析
        2.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常规超声表现
    3.2 超声造影表现
    3.3 男性和女性患者病灶大小和特征性超声表现显示率对比
    3.4 不同大小病灶特征性超声表现显示率对比
    3.5 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3.6 超声造影和增强MRI诊断FNH的符合率对比
    3.7 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FNH的符合率对比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相关影像学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误诊为肺癌的三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
    2.2 诊断及鉴别诊断
        2.2.1 CT表现:
        2.2.2 PET-CT表现:
        2.2.3 病理表现:
        2.2.4 鉴别诊断:
    2.3 治疗方法
    2.4 误诊原因分析
        2.4.1 对本病认识不足、诊断思维狭隘:
        2.4.2 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
        2.4.3 过分依赖影像学报告:
        2.4.4 临床表现不典型:
        2.4.5 术中快速病理误诊率较高:
    2.5 防范措施

(8)以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42例结节病误诊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与标准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2.1 以皮肤症状为主诉就诊25例:
        2.2.2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就诊7例:
        2.2.3 以关节症状为主诉就诊4例:
        2.2.4 以脾脏病变为主诉就诊3例:
        2.2.5 以甲状腺受累症状(消瘦、乏力、心悸)为主诉就诊2例:
        2.2.6 以心脏症状(活动后胸闷、气促,夜间不能平卧)为主诉就诊1例:
    2.3 误诊情况
    2.4 病理诊断及治疗
        2.4.1 病理诊断:
        2.4.2 治疗情况: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鉴别诊断
    3.3 治疗情况
    3.4 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9)卵巢疾病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中的规范化管理及误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取材与制片
    1.3 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规范化管理前、后诊断符合率比较
3 讨论
    3.1 卵巢疾病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诊断价值
    3.2 卵巢肿瘤冷冻切片中的规范化质量控制
    3.3 卵巢肿瘤冷冻切片诊断中的难点和思考

(10)脂溢性角化病108例临床、病理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病理特点
    1.4 误诊疾病
    1.5 确诊、治疗及预后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误诊情况比较
    2.2 不同皮损分布误诊情况比较
    2.3 不同病理分型误诊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3.2 诊断及鉴别诊断
    3.3 误诊原因分析
    3.4 防范误诊措施

四、浅析病理误诊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误诊的皮肤黑素瘤118例分析[J]. 张晓,付萌,王雷,刘宇,高天文,刘玲.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09)
  • [2]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病理特点[J]. 刘玥,李永平. 眼科学报, 2021(08)
  • [3]中青年和老年盲肠部位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D]. 梁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4]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 孙彪彪.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脂溢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新探索及其与IL-6的相关性研究[D]. 吴坚强.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6]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及与增强MRI/CT的对比研究[D]. 彭珊珊.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误诊为肺癌的三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分析[J]. 李秀业,刘领,崔健,薛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2)
  • [8]以肺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42例结节病误诊探析[J]. 李亚珍,傅应云,穆雪鹍.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1)
  • [9]卵巢疾病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中的规范化管理及误诊病例分析[J]. 管枫,袁静萍,黄文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08)
  • [10]脂溢性角化病108例临床、病理及误诊分析[J]. 李晓辉,翁智胜,彭洁雯,易江华,廖梦怡,辛甜甜,熊中堂,谈桂其. 临床误诊误治, 2020(08)

标签:;  ;  ;  ;  ;  

病理误诊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