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压力控制原理与设计

电厂锅炉压力控制原理与设计

一、电厂锅炉压力控制原理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凡[1](2021)在《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文中认为火电厂锅炉一次风机所配备的高压电机目前大多采用工频运行液耦调节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所以减少生产用电比率,减少生产污染排放是当今火电厂所追求的改造目标。一次风机是火电厂的主要耗电设备,而现有一次风的液耦调节控制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电能浪费且存在着启动电流大,对电机和高压电缆造成冲击、液耦卡涩等弊端,对一次风机的控制方法急需进行改造。本文对陕西某煤矸石电厂2×300MW机组两台一次风机现有液耦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高压变频的控制方法,对该厂一次风机进行了变频节能改造的系统设计。设计了以拓扑结构单元串联多电平的高-高电压型变频器为核心的变频调速系统,包括变频器的选型、变频器控制电源以及冷却系统等;设计了一次风变频节能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一次风压检测和恒压控制系统(在DCS上实现PID控制)、基于PLC的变频器的联锁控制和现地控制,实现了该煤矸石电厂两台一次风机的变频改造。本文对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对经过变频改造之后的一次风机三个月试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不同负荷下的节电率达到30%-50%。一次风机变频改造后A侧在270MW负荷工况下,电流值降低最高为98.21A,在210MW负荷下节能率最高为49.18%;B侧电机在300MW负荷下电流值降低最高为127.28A,在150MW负荷下节能率最高为59.39%。共计节约电量315万度,节能效果显着,预计改造运行后四年可以收回成本。并且通过变频改造之后,可以实现DCS系统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利用高压变频器的旁路结构,实现了工频变频之间的自动切换,提高了一次风机系统的稳定性。

肖怡[2](2021)在《计及蓄热与可再生能源的一次调频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双馈风机通过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相连,运行特性不同于常规机组,规模化接入后导致系统转动惯量变小,承受有功冲击、抑制频率波动的能力变弱,易诱发全网频率问题。因此,研究风电的调频技术十分重要。鉴于一次调频过程中,锅炉侧动态过程远长于频率动态,传统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忽略了压力动态的体现,将炉侧作为恒压处理,但在可再生能源占比攀升,同步机数量不断减少的场景下,可能会有锅炉蓄热不足以支撑一次调频过程的情况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一次调频不应只关注频率安全,研究与锅炉蓄热配合的风电调频尤为关键。首先,为构建单元机组简化模型,理清系统扰动对锅炉蓄热的影响,有必要对锅炉蓄热的构成及锅炉系统的能量交换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在此过程中,衡量锅炉能量平衡的参量选取十分重要。对汽包炉而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是影响蓄热的主要因素,但由于不同位置的温度相差很大,很难找到可用来衡量蓄热变化的温度点。而锅炉系统内压力的变化趋势相同且传递很快,容易找到典型点,因此,本文采用汽包压力及汽轮机机前压力作为锅炉动态描述的关键参数,构建了机组负荷-扰动简化模型,并推导了机前压力与扰动量间的传递函数关系式。其次,本文为更好地体现风电调频效果,在分析了双馈风机虚拟惯量与下垂控制、方波调频等无备用容量调频原理与特点的基础上,将风电调频出力当作传统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中“扰动”的一部分,推导了系统频率变化与阶跃扰动量间的动态关系式,为之后综合压力动态分析风机调频参数的允许范围奠定了基础。然后,本文建立了包含频率与压力响应的新的系统动态响应模型,得到了机前压力波动与频率波动及扰动间的关系式,并由此推出了频率与压力同时达到临界值时的扰动量与相应的压力临界讨论值;接着分情况讨论了不同压力临界值下系统可承受最大扰动量的求解方案,提出了风-炉配合下提高系统承受有功冲击能力的办法,以及相应的风机调频参数需满足范围的求解思路。最后,本文在DIGSILENT/Power Factory中搭建了实例等效模型,得到了两种压力区间内提高系统承受有功扰动量的措施、系统可承受的扰动极限及相应风机调频参数应符合的范围,并对扰动增大,参数范围缩小的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杨伟明[3](2021)在《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耦合飞轮储能调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逐渐成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主要的供应者和参与者。在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中,超超临界燃煤机必将成为承担调频和调峰任务的主要电源。调频电源需要具备爬坡率高、响应时间短和恢复稳定速度快等特点,但目前的超超临界机组由于自身的汽水响应和燃料响应复杂,尚不具备。因此,将具有上述特点的飞轮储能技术与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相结合,构建超超临界机组-飞轮火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调频,将大大增强超超临界机组的调频能力,并减小汽轮机的出力波动,缩小主蒸汽压力波动。飞轮储能-火储联合系统调频技术的研究将为超超临界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可靠的技术路线。本文讨论以超超临界机组为代表的火电机组调频调峰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以及飞轮储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实际应用情况。基于火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时电源侧和用户侧的功频变化机理,研究调频过程及控制系统机理。类比亚临界机组仿真模型,对锅炉主要换热面进行分段和物性参数假设,提出超超临界锅炉模型受热面相关参数的计算思路和方法,完成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模块化建模。同时,建立飞轮储能等效控制模型,提出基于荷电状态约束下的飞轮优先调度的火储联合负荷分配系统。使用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两区域电网仿真模型,对火储联合系统参与的二次调频过程进行仿真试验和分析。研究发现,飞轮储能系统的介入,大幅降低机组汽轮机出力波动和电力系统频率变化峰值。考虑到飞轮优先调度模式下,储能系统长时间处于充、放电状态,极易出现过充过放现象,而导致储能系统失效。所以,在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出飞轮可切出的负荷分配模块,并构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分时控制的负荷分配模块,在仅对造成较小火电出力波动前提下,实现电力调频过程中飞轮的有序切出功能。

吴庆康[4](2020)在《基于DCS的热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大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对燃煤电厂烟气排放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烟气净化技术是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的重要措施。烟气排放参数的稳定达标与采取的烟气净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选取合适的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集散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为控制方式,结合丰县鑫成热电厂2×1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首先对湿法与半干法两种主流烟气治理方案的工艺原理进行介绍,说明了各自的工艺特点。并结合电厂的现有的运行方式对两种方案展开详细的比较说明,最终确定了以半干法脱硫与低温循环氧化脱硝相结合的烟气治理工艺并对系统进行了简要说明,根据其烟气净化系统的控制难点及要求对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半干法脱硫结合低温循环氧化脱硝相结合的工艺路线由于其重点在于协同处理,脱硝系统必须依托脱硫系统进行有效反应,所以要求整个DCS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本文从DCS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入手,通过对烟气治理系统各个参数的控制要求对DCS系统制定了设计方案,通过对烟气排放控制策略的优化,解决了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波动较大的问题。最后,从电厂实际的运行情况及烟气排放参数来看,以DCS作为控制系统的脱硫脱硝设施能够满足工程改造的要求,DCS系统对于烟气排放数据的变化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排放数据优于烟气超低排放标准。该论文共有图40幅,表16个,参考文献81篇。

马隆[5](2020)在《电厂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热电厂的生产中锅炉是发电生产中的重要动力输出设备,为保证电厂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对锅炉实现自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众多的锅炉自动控制子系统里锅炉汽包水位的自动控制系统又是重中之重,在机组启停和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工况的情况,可以分成低负荷情况和高负荷情况两种,分别对应再循环调节阀控制和给水泵变频调速控制两种方案,用机组功率参数来做选择条件,以保证机组从启动到停止的各个阶段都能使汽包水位在安全区间稳定运行,实际生产中针对汽包水位采用常规PID调节方式,并通过对汽包水位调节中的三冲量动态特性的扰动对控制的影响及常见的几种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以上结果确定了在使用常规PID控制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给水三冲量作为抑制虚假水位和改善调节效果的最终方案。结合实际运行中的经验对可能出现的汽包虚假水位现象要引入对应的前馈信号,在系统中加入主蒸汽流量信号作为水位调节信号的前馈信号,提前作用于给水量从而降低或避免在出现虚假水位现象时对液位控制的影响。本文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总结出所需的控制设备及相应的I/O点表,再根据点表来进行DCS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选型,在硬件系统搭建完成后再对系统软件组态进行创建和编译,通过CFC逻辑语言块来搭建实现控制所需要的系统程序,最终通过DCS的控制网络实现操作员站与现场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控制指令的传递,实现锅炉汽包水位在各工况下的自动控制。

孔令超[6](2020)在《锅炉主蒸汽温度优化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锅炉在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各类设备制造厂以及石油等重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锅炉主蒸汽温度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控制测点,同时也是锅炉汽水通道当中温度达到最大值的点,并且对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伴随着锅炉机组朝着大容量与大参数的方向过渡,并且主蒸汽温度被控对象有着较大的惯性与非线性等一系列的特点,所以,以往PID策略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的控制水平与要求。近些年来,伴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持续研究,相关工作者在以往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新的智能控制措施,针对复杂问题进行求解。以往的控制方法要求务必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针对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这类有着非线性、时变性、较长迟延性以及较大惯性等典型特点的复杂系统,控制效果相对较差。而智能控制着眼于系统的功能以及全局优化的视角对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方面没有过多依赖,能够有效缓解此类难题,对复杂的系统予以全局性的高效控制。所以,将智能控制用在锅炉主汽温控制当中,属于客观的发展趋势。当前应用在电厂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常用智能控制方法,主要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以及神经网络控制等等。本文首先分析不同位置下的过热器静态特性及原理,重点分析主蒸汽分别在蒸汽流量变化、烟气热量变化和减温水流量变化等几种扰动情况下对应过热汽温的动态特性,确定各扰动变化与主蒸汽温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设计出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基础上的主蒸汽温度-给煤量优化系统。探讨了模糊控制系统的有关机构,并设计出主蒸汽温度-给煤量优化系统当中的相关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通过二维模糊控制器的实际输出,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修正,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基于PSO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从而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具备更加优越的动态性、抗干扰性和鲁棒性。最后采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建立了锅炉主蒸汽控制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SO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及稳态性能。

何楠[7](2019)在《关于电站锅炉控制系统方面的检验》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电站锅炉作为火电厂三大主机设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障锅炉的安全运行,对锅炉进行定期检验责任重大。在检验中发现,一些企业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全然不顾锅炉的运行情况。对本地区的电站锅炉进行认真细致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课题针对电站锅炉的三大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汽温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系统的检验工作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电站锅炉使用的三大控制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研究,了解了其运行原理,明确了其先进程度,结合国家对控制系统检验方面的规定,总结出在检验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分别是控制系统的投入运行状况与企业对控制系统的重视程度。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与锅炉运行情况相结合,得出温度控制系统运行不规范会导致主蒸汽管道金属材质劣化的结论。研究由三大控制系统运行不当导致的锅炉事故,得出只有对控制系统进行检验才能避免相应事故发生的结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检验技术,将先进的检验方法运用到日常检验工作中。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电站锅炉三大控制系统进行检验很有必要,能够大大降低锅炉事故发生概率,延长锅炉使用寿命,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应用新的检验方法,能够降低检验风险,节约检验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的电站锅炉检验提供借鉴与参考。图29幅;表6个;参47篇。

陈罗[8](2019)在《含规模化新能源的区域网频率稳定性分析及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功率大规模并网,区域电网内传统调频机组不仅需要满足内部用电负荷变化带来的调频容量需求,还需要快速跟踪应对间歇性新能源功率波动所额外增添的调频压力,对区域网频率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样也限制了新能源的接入比例。因此,本文从维持区域网频率稳定的角度出发,以宁夏区域电网为例,通过仿真实例深入研究了风光功率波动对宁夏区域电网频率稳定的影响,并以电网频差不超过±0.1Hz为约束条件,提出了规模化新能源功率并网背景下区域网频率波动控制的有效方法。首先,针对宁夏电网当前面临的大规模新能源就地消纳问题,结合该电网实际电源负荷结构特点,建立了考虑风光功率波动的区域网频率控制分析系统模型,并重点考虑了其主要调频机组—火电机组详细结构与主要控制逻辑、水轮机参与调频模型以及多机并网的系统结构。该系统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出新能源功率波动及负荷突变时区域网的实际调频动态特性,为后续研究规模化风光功率波动对宁夏区域电网频率稳定性分析和控制优化策略奠定了基础。接着,从扰动源头出发,结合实测数据,分别在秒级和分钟级时间尺度上分析了现有风光功率及负荷的波动特性,提出了将风光发电功率当成“负”负荷的等效负荷研究方式,定性分析了间歇性风光功率接入可能给宁夏电网频率稳定带来的问题,并结合所建区域电网频率控制系统模型,以频差波动限值为约束条件,在不同负荷场景下,定量仿真得到了引起宁夏电网频差波动超限的风光功率突变域,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一二次调频角度分析,得出目前限制规模化新能源接入的制约因素,进而为后文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网频波动的控制优化策略奠定基础。然后,针对由电网传统调频能力不足导致网频波动过大的问题,在其原有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优化策略。对于秒级低幅风光功率波动分量,在保证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采用以电网频差为自变量的变调差系数和以频差变化率作为微分前馈信号的一次调频综合控制优化策略来提高电网内并网机组的一次调频能力;对于分钟级高幅风光功率波动分量,将考虑了预测误差影响的风光功率预测值引入AGC前馈通道,从而提升并网AGC机组的二次调频能力。并分别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以上两种优化策略的有效性。最后,为进一步抑制由新能源功率波动引起的大频差扰动,本文在以传统调频控制优化为主导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在电网侧配置电池储能参与辅助一次调频控制和在需求侧结合电解铝负荷调节的辅助调频策略,以主辅协调配合的方式最大程度提升电网整体调频性能,并采用模型仿真手段分别验证了以上两种辅助调频方式的有效性。

袁雪峰[9](2019)在《电极浸入式锅炉系统机理建模及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三北”地区供热机组比例很高,在冬季供暖期,供热机组由于存在“以热定电”约束会保持较高的电负荷出力。在热电厂中配置大型电锅炉可快速调整电功耗降低供热机组机组最小出力,对供热机组进行热电解耦可以提系统的调峰能力。首先,论文研究了电极浸入式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应用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电磁学相关原理,分别对电锅炉内筒和外筒,建立了水位、电导率、电功率和蒸汽压力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相关参数。并通过对比该电锅炉模型的动态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确定了该模型准确性。该模型能够为电锅炉参与调峰运行、电锅炉控制提供参考。然后分析了电锅炉基本原理与耦合特性,建立线性化模型,研究了基本控制方案,设计了动态、静态解耦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对加入解耦控制器电锅炉开环系统、闭环系统进行动态分析。仿真证明对于电极浸入式电锅炉,解耦控制系统能有效减弱功率回路扰动对蒸汽温度回路的影响,满足电锅炉系统快速升降负荷的需求。最后,分析了供热机组原理,建立了简化机理模型。研究了采用大容量电极式锅炉的技术方案,将电锅炉数学模型与供热机组模型组合在一起,用于提高供热机组负荷变化速率和变化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极式锅炉协调供热机组,可以增大机组的升降负荷速率,较大幅度降低负荷低限,能够提高供热机组的运行灵活性。

陶晗[10](2018)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脱硝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环境污染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目前我国的用电需量仍主要来源于燃煤发电,因此而产生的NOx和SOX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现役火力发电企业要求实现环保超低排放已经迫在眉睫,是一种必然趋势。国家发改委实施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山东省制定了《关于尽快制定现役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计划的通知》,对300MW及以上燃烧煤的发电企业及在可控范围内的300MW以内的燃烧煤炭的发电企业或小发电机组要实现超低排放的环保改造,即燃烧排放污染物浓度需要小于环保标准值,其NOx排放浓度标准为50mg/m3。如原有脱硝排放浓度不能满足系统要求,电力企业应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减少NOx排放浓度方案,以实现超低排放,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大多数燃煤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脱硝系统,为达到我国环保规定燃煤电厂的NOx排放浓度标准值50mg/m3,实现超低排放,根据电厂的目前的改造实际,以脱硝系统的改造为入口,提出脱硝系统改造的整体框架,并建立了超低排放脱硝系统的控制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根据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脱硝系统的现状,通过脱硝技术的比较,并根据电厂实际需求选择符合要求的主流技术。(2)基于超低排放改造,按照脱硝系统设备更换,吹灰顺序控制、联锁及喷氨自调方式的顺序进行设计。并就在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对喷氨自调的原理进行论述,通过仿真确定复合控制方式及内模控制方式,投入实际应用。(3)基于超低排放改造,按照脱硝系统设备更换,吹灰顺序控制、联锁及喷氨自调方式的顺序进行设计。并就在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对喷氨自调的原理进行论述,通过仿真确定复合控制方式及内模控制方式,并投入实际应用。

二、电厂锅炉压力控制原理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厂锅炉压力控制原理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火电厂一次风机改造的研究背景
        1.1.1 火电厂一次风机改造的必要性
        1.1.2 一次风机调速改造方法的研究
    1.2 高压变频器的发展及在火电厂的应用现状
        1.2.1 高压变频器的发展
        1.2.2 高压变频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现状分析
    1.3 本课题研究任务
2 一次风机的变频控制机理
    2.1 一次风的产生机理及作用
    2.2 一次风机液力耦合器调节原理
    2.3 一次风机变频调节原理
    2.4 变频器控制机理
        2.4.1 变频器基本构成
        2.4.2 变频器恒压频比控制结构
    2.5 高压变频器主电路拓扑
        2.5.1 高压隔离变压器
        2.5.2 功率单元结构
        2.5.3 主控制系统
    2.6 小结
3 一次风机变频改造设计
    3.1 变频器选型
    3.2 高压变频器控制原理
    3.3 高压变频器集成设计
    3.4 变频/工频切换方式设计
    3.5 变频器散热系统设计
    3.6 小结
4 一次风机变频调速的DCS逻辑控制
    4.1 一次风信号测量与滤波
    4.2 基于DCS的PID控制
        4.2.1 积分分离式PID算法
        4.2.2 分离PID模块HSVPID
    4.3 DCS控制逻辑原理
    4.4 小结
5 项目变频改造后的节能效果分析
    5.1 变频改造前后不同负荷下小时耗电量
    5.2 变频改造前后不同负荷下电机电流
    5.3 变频改造后综合数据分析
    5.4 一次风机变频改造后对机组的影响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2)计及蓄热与可再生能源的一次调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锅炉蓄热研究现状
        1.2.2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锅炉蓄热原理及压力动态表达式
    2.1 锅炉蓄热的构成
        2.1.1 汽包蓄热
        2.1.2 水冷壁蓄热
        2.1.3 过热器及主蒸汽管道蓄热
        2.1.4 锅炉蓄热系数与蓄热过程
    2.2 锅炉系统的能量交换过程
        2.2.1 制粉环节
        2.2.2 燃烧与传热环节
    2.3 压力动态表达式的推导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馈风机的调频原理及频率动态表达式
    3.1 双馈风机的基本调频原理
        3.1.1 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
        3.1.2 虚拟惯量与下垂控制
        3.1.3 方波调频
    3.2 频率动态表达式的推导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蓄热与风电的一次调频特性研究
    4.1 虑及频率与压力的高比例风电系统调频特性分析
        4.1.1 系统频率与压力动态响应模型
        4.1.2 频率或压力越限的临界条件
        4.1.3 维持系统频率与压力安全的风-炉配合调频方案及参数范围
    4.2 实例仿真分析
        4.2.1 模型搭建依据
        4.2.2 仿真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耦合飞轮储能调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火电机组灵活性研究现状
    1.3 飞轮储能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储能技术对比及飞轮储能技术优势分析
        1.3.2 飞轮技术研究现状
        1.3.3 飞轮技术运用情况概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超超临界机组调频控制原理
    2.1 火电机组调频原理简介
        2.1.1 AGC控制原理简介
        2.1.2 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建模
    2.2 某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基本情况简介
        2.2.1 锅炉总体概况
        2.2.2 汽轮机总体概况
        2.2.3 发电机总体概况
    2.3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仿真模型
    2.4 超临界机组锅炉仿真模型
        2.4.1 直流炉制粉系统建模
        2.4.2 锅炉汽水系统仿真模型
        2.4.3 超超临界机组仿真模型的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飞轮储能及火储联合系统模型构建
    3.1 飞轮储能系统简介
    3.2 飞轮储能系统模型构建
        3.2.1 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3.2.2 机侧变流器储能控制策略
        3.2.3 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3.3 飞轮储能系统仿真分析
    3.4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耦合飞轮储能火储联合系统模型
        3.4.1 电力系统引入储能设备的调频控制模式
        3.4.2 飞轮储能负荷分配系统
        3.4.3 包含火储联合系统的两区域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火储联合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4.1 阶跃扰动下的的频率偏差仿真试验
    4.2 连续随机扰动下火储联合系统仿真试验
        4.2.1 仿真试验电力系统频率波动情况
        4.2.2 仿真试验电力系统汽轮机出力情况
        4.2.3 仿真试验电力系统主蒸汽压力波动情况
        4.2.4 仿真试验电力系统联络线功率变化情况
    4.3 基于飞轮可切出模式下的负荷分配系统下的试验研究
        4.3.1 飞轮可切出模式下的负荷分配系统原理
        4.3.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4)基于DCS的热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烟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2.1 改造工程背景
    2.2 烟气净化技术介绍
    2.3 烟气净化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烟气净化系统DCS设计
    3.1 烟气净化系统的功能及需求分析
    3.2 MACS系统介绍
    3.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4 DCS控制系统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烟气净化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4.1 控制方式分析
    4.2 模拟量计算控制回路
    4.3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
    4.4 烟气排放浓度控制策略优化
    4.5 运行效果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电厂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汽包液位自动控制技术现状研究
    1.3 课题选择和研究价值
2.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介绍
    2.1 汽包整体结构
    2.2 汽包的工作原理
    2.3 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工艺流程介绍
    2.4 汽包给水控制要求
3.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3.1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
    3.2 给水控制方案
    3.3 PID控制原理
4 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4.1 控制系统内容介绍
        4.1.1 电器设备控制
        4.1.2 自动控制方式
        4.1.3 上位机控制系统
    4.2 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设计
5.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5.1 电动给水泵技术参数
    5.2 给水泵相关设备构成
    5.3 在线仪表、电动设备的控制实现
        5.3.1 电动阀门
        5.3.2 勺管
        5.3.3 定位器
    5.4 现场仪表选型
        5.4.1 热电阻
        5.4.2 热电偶
        5.4.3 孔板流量计
        5.4.4 变送器
    5.5 DCS硬件选型及配置
        5.5.1 DCS硬件设计
        5.5.2 DCS硬件组态
    5.6 DCS程序实现
        5.6.1 DCS程序的CFC语言编辑
    5.7 工控机组态
        5.7.1 监控系统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锅炉主蒸汽温度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PID控制介绍
        2.1.1 PID控制算法
        2.1.2 PID控制原理
    2.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2.2.1 模糊控制系统的特征
        2.2.2 模糊控制系统融合模式
        2.2.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原理
    2.3 PSO介绍
        2.3.1 PSO算法改进思路
        2.3.2 基于改进的PSO算法模型的构建
        2.3.3 基于PSO优化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锅炉主蒸汽温度动态特征分析
    3.1 蒸汽侧扰动作用下主蒸汽温度的动态特性
    3.2 烟气侧扰动情况下主蒸汽温度的动态特性
    3.3 减温水侧扰动情况下主蒸汽温度的动态特性
    3.4 燃烧产物及空气焓对主蒸汽温度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糊自适应PID在主蒸汽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4.1 MATLAB/SIMULINK简介
    4.2 仿真实验模型的建立
        4.2.1 仿真环境的搭建
        4.2.2 传统PID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4.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4.3.1 模糊自适应PID仿真实验模型
        4.3.2 主蒸汽温度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4.3.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SO优化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研究
    5.1 基于PSO优化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设计
    5.2 系统仿真分析对比
    5.3 基于PSO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仿真验证
        5.3.1 给煤量的扰动实验
        5.3.2 给定值的扰动实验
        5.3.3 减温水的扰动实验
        5.3.4 考虑化石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纯滞后函数
        5.3.5 仿真实验结论
    5.4 仿真与性能分析
        5.4.1 阶跃响应分析
        5.4.2 鲁棒性分析
        5.4.3 抗干扰分析
    5.5 基于PSO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与常规PID控制系统区别
    5.6 基于PSO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实际应用
        5.6.1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5.6.2 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6.3 控制系统的应用状况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关于电站锅炉控制系统方面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现存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电站锅炉的检验与控制系统
    2.1 概述
    2.2 电站锅炉的检验
    2.3 控制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站锅炉控制系统的应用及检验
    3.1 液位控制系统的应用及检验
        3.1.1 液位控制系统的应用
        3.1.2 液位控制系统的检验
    3.2 主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及检验
        3.2.1 主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
        3.2.2 主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检验
    3.3 燃烧控制系统的应用及检验
        3.3.1 燃烧控制系统的应用
        3.3.2 燃烧控制系统的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事故分析及案例
    4.1 概述
    4.2 液位控制系统事故分析及案例
    4.3 汽温控制系统事故分析及案例
    4.4 燃烧控制系统事故分析及案例
    4.5 主燃料跳闸MFT的应用
        4.5.1 唐山三友热电分公司
        4.5.2 首钢京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站锅炉基于风险检验的安全综合评价
    5.1 RBI的理论基础及实际应用
    5.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含规模化新能源的区域网频率稳定性分析及控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考虑新能源功率波动的区域网频率控制分析模型研究现状
        1.2.2 新能源功率波动对区域网频率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规模化新能源接入下抑制网频波动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考虑风光波动宁夏电网频率控制分析模型
    2.1 引言
    2.2 宁夏电网电源情况简介
    2.3 调频发电机组模型
        2.3.1 单元机组模型
        2.3.2 水电机组模型
    2.4 含风光功率波动的区域网频率控制分析刚性集结系统模型
        2.4.1 区域多机并网系统的刚性集结模型
        2.4.2 考虑风光功率波动的区域网一二次调频分析模型
    2.5 用于宁夏电网频率波动控制分析的仿真模型及特性分析
        2.5.1 用于宁夏电网频率波动控制分析的仿真模型
        2.5.2 模型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光功率波动对宁夏电网频率影响实例分析
    3.1 引言
    3.2 宁夏电网风光功率及负荷的波动特性分析
        3.2.1 风电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3.2.2 光伏功率波动特性分析
        3.2.3 负荷波动特性分析
        3.2.4 等效负荷波动特性分析
    3.3 风光接入对宁夏电网频率影响实例仿真分析
        3.3.1 风光接入给宁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问题
        3.3.2 引起宁夏电网频率偏差超限的风光功率突变域仿真
        3.3.3 现有规模化风光接入对宁夏电网频率的影响的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宁夏电网传统一二次调频控制优化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一次调频优化控制策略
        4.2.1 变调差系数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4.2.2 结合电网频差变化率的一次调频微分前馈控制策略
        4.2.3 两种策略协调配合仿真分析
    4.3 结合风光功率预测值的二次调频前馈控制
        4.3.1 提升AGC调节性能的前馈控制仿真分析
        4.3.2 考虑风光功率预测误差的前馈控制仿真分析
    4.4 一二次调频协调配合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风光功率波动的宁夏电网辅助调频策略
    5.1 引言
    5.2 结合电池储能的一次网频波动辅助控制优化
        5.2.1 储能系统辅助参与一次网频波动控制的机理分析
        5.2.2 电池储能参与一次网频波动辅助控制的模型
        5.2.3 电池储能参与一次网频波动辅助控制优化策略及仿真分析
    5.3 考虑电解铝负荷参与的需求侧响应调频控制优化
        5.3.1 电解铝负荷的调节特性
        5.3.2 考虑电解铝负荷参与的需求侧响应调频模型
        5.3.3 抑制网频波动的需求侧响应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电极浸入式锅炉系统机理建模及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
    1.2 电锅炉研究发展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电极浸入式锅炉原理及基本控制方法
    2.1 电锅炉结构原理
    2.2 电锅炉工作原理
    2.3 电锅炉基本控制方法
        2.3.1 总水量控制
        2.3.2 蒸汽温度控制
        2.3.3 功率控制
    2.4 解耦控制
        2.4.1 相对增益矩阵
        2.4.2 静态和动态解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极浸入式锅炉机理建模
    3.1 机理法建模简介
    3.2 模型描述及条件假设
    3.3 内筒外筒质量能量守恒动态模型
    3.4 电锅炉功率模型
    3.5 炉水电导率和浓度计算模型
        3.5.1 炉水电导率模型
        3.5.2 炉水电导率模型
    3.6 蒸汽压力模型
    3.7 电锅炉机理模型仿真
        3.7.1 仿真软件模型界面
        3.7.2 对锅炉水量及炉水焓值分析
        3.7.3 对锅炉功率压力分析
        3.7.4 与现场运行数据对比分析
    3.8 小结
第4章 电锅炉解耦控制设计
    4.1 电锅炉模型动态特性
    4.2 线性化模型
    4.3 解耦控制器设计
    4.4 相对增益矩阵分析
    4.5 仿真实验
    4.6 小结
第5章 采用电锅炉提高供热机组运行灵活性
    5.1 供热机组模型
    5.2 电锅炉接线分析
    5.3 电锅炉及供热机组特性分析
        5.3.1 电锅炉特性分析
        5.3.2 供热机组特性分析
    5.4 提高供热机组灵活性
        5.4.1 可行性分析
        5.4.2 采用电锅炉提高供热机组降负荷速率
        5.4.3 采用电锅炉提高供热机组变负荷范围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10)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脱硝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2 脱硝技术的分类和工艺
    2.1 脱硝技术的分类
    2.2 脱硝系统工艺流程和布置方式
    2.3 本章小结
3 电厂脱硝装置及改造方案
    3.1 电厂脱硝装置现状
    3.2 脱硝系统主要设备的更换及改造
    3.3 本章小结
4 脱硝控制系统策略的研究
    4.1 脱硝超低排放的DCS控制
    4.2 顺序控制系统
    4.3 联锁控制保护系统
    4.4 模拟量控制系统
5 脱硝系统现场调试和工程应用
    5.1 调试过程及存在问题
    5.2 应用效果
    5.3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电厂锅炉压力控制原理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D]. 赵一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计及蓄热与可再生能源的一次调频特性研究[D]. 肖怡. 山东大学, 2021(12)
  • [3]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耦合飞轮储能调频技术研究[D]. 杨伟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基于DCS的热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研究与应用[D]. 吴庆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电厂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D]. 马隆.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6]锅炉主蒸汽温度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 孔令超.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关于电站锅炉控制系统方面的检验[D]. 何楠.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含规模化新能源的区域网频率稳定性分析及控制优化策略研究[D]. 陈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电极浸入式锅炉系统机理建模及动态特性研究[D]. 袁雪峰.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脱硝系统设计与应用[D]. 陶晗.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电厂锅炉压力控制原理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