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涂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涂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一、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盛琳[1](2020)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各种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并采用综合评价较高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捷的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方法,并初步评价其应用于感染早期检测的潜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9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ScienceDirect和PubMed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与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相关的文献,并结合手工检索和参考文献追溯法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文章的查全。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并提取其中相关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对各种核酸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日本血吸虫Sj28S基因片段为靶序列,应用手工筛选法并辅以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引物,进行温度、时间的优化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构建基于基础反应体系的RPA检测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及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评价方法的敏感性,并与PCR和LAMP法的敏感性进行比较。此外,评价方法对血吸虫不同虫期基因组DNA的检出性能。制备血吸虫阳性钉螺及阴性钉螺不同混合比例的DNA样本,评价RPA方法的最低检出混合度和稳定性。建立5条、10条、20条、40条尾蚴梯度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不同组别分别简称为“5尾组”、“10尾组”、“20尾组”、“40尾组”),并于感染后第3d、lw、2 w、3 w、4 w、5 w、6 w收集小鼠粪便及血清样本,编号后进行冷冻保存。毛蚴攻击感染钉螺,于感染后第1 d、3 d、5 d、1 w、2w、3w、4w、5w、6w、7w、8w、9w、10 w、11 w分别收集10只钉螺样本,解剖镜检后进行冷冻保存。提取小鼠和钉螺样本的DNA,进行PRA与PCR两种方法的平行检测,综合评价RPA方法检出血吸虫早期感染的效能。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14篇;共24组研究,其中17组研究涉及变温扩增技术与金标准的比较、7组研究涉及等温扩增技术与金标准的比较。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纳入文献总体偏倚较小;Deek漏斗图提示变温扩增技术相关文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变温扩增技术各研究之间存在非阂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合并效应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综合灵敏度为0.81(95%CI:0.79-0.83)、特异度为0.73(95%CI:0.7]-0.74)、S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 3。等温扩增技术各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合并效应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的综合灵敏度为 0.96(95%CI:0.94-0.98)、特异度为 0.95(95%CI:0.94-0.97)、SROC 曲线下面积为0.989 9。构建的RPA方法可成功地扩增出日本血吸虫216 bp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RPA的最佳反应条件最终选择为390C、20 min。该方法与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单尾尾蚴感染钉螺、华支睾吸虫、大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牛带绦虫及阴性钉螺基因组DNA均无交叉反应。RPA法对于日本血吸虫成虫基因组的最低检出限为100 fg/μl,针对重组质粒的最低检出限为100拷贝/μl,且敏感性高于普通PCR和LAMP法。RPA法对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组DNA样本进行检测,各虫期均能被准确检出。应用建立的RPA方法检测阳性钉螺及阴性钉螺不同混合比例的DNA样本,结果显示,最低检出比例为1:1000。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重复性好且准确性高。动物模型结果显示,RPA法对20尾组小鼠可在第4 w检出粪便DNA阳性,10尾组和40尾组均可在第5 w检出粪便DNA 阳性,5尾组的低感染组仅在第6 w检出阳性。PCR方法对10尾组、20尾组、40尾组小鼠均可在第5 w检出粪便DNA阳性,5尾组仅可在第6 w检出粪便DNA阳性。针对小鼠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如下,RPA方法检测5尾组小鼠血清时于第5 w、6 w检出阳性结果,10尾小鼠血清于第2w、4w、6w检出阳性结果,20尾组小鼠血清于第3w、4w、5w、6w检出阳性结果,40尾组小鼠血清于第3d、lw、2 w、4 w、5 w、6 w均检出阳性结果。PCR法检测5尾组、10尾组小鼠血清时未检出阳性结果,20尾组小鼠血清于第4 w检出阳性结果,40尾组于第6 w检出阳性结果。钉螺的试验结果显示,压碎镜检法在感染第6w及之前均未观察到阳性结果,于感染第7w开始观察到血吸虫的子胞蚴结构。压碎镜检法对钉螺每个时间点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0%、0%、0%、0%、0%、0%、0%、0%、0%、10%、30%、20%、40%、30%;RPA 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0%、60%、50%、60%、40%、60%、60%、50%、20%、20%、80%、50%、50%、50%;PCR 法的阳性率分别为:60%、70%、60%、50%、20%、0%、30%、0%、20%、0%、10%、30%、50%、50%。其中,压碎镜检阳性的钉螺共有13只,经RP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PCR方法仅将其中9只(69%)检出阳性,未能将镜检阳性钉螺全部检出。结论:变温扩增技术和等温扩增技术均对日本血吸虫病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等温扩增技术诊断准确性相对更高。本研究应用等温扩增RPA技术构建了一种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有望用于血吸虫感染的快速检测及风险监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王盛琳,李银龙,张利娟,吕山,许静[2](2019)在《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思考》文中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全民经济水平,更是以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共同发展,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廊道。长江经济带作为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地区,在进行经济建设时更应严格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促进血吸虫病消除目标顺利实现。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现况,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剖析,并对今后该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杨筱[3](2019)在《长江中游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全球第二大热带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控制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实有钉螺面积36.3万ha,95%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滩地。我国实施的林业血防工程,通过滩地造林,改造钉螺的孳生环境,抑制钉螺生长发育,在钉螺控制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有关滩地造林抑螺机理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对钉螺孳生产生抑制作用的关键要素以及影响钉螺分布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造林后非生物要素(土壤理化性质)对钉螺分布的影响,关于生物要素(草本植物群落和藻类)影响钉螺分布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对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的研究未有相关报道,这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基于此,本论文以长江流域典型的苔草、芦苇以及3a、5a和8a不同林龄人工杨树林等5种类型滩地为研究对象,每种类型设置3个样地,每个样地布设30个调查样方,通过对钉螺分布、草本植物群落结构、藻类分布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分析,定量分析各生物与非生物要素对滩地造林抑螺效果的贡献度,筛选影响钉螺分布的关键要素;以不同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影响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研究为突破点,揭示滩地造林的抑螺作用机理,为科学评价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滩地造林会显着降低钉螺密度,随林龄增长,抑螺效果显着增大。在长江流域的苔草滩地、芦苇滩地和3a生杨树林地,钉螺密度分别为12.74±7.57只/m2、3.89±2.75只/m2和2.12±1.25只/m2。在5a和8a生杨树林下未查到钉螺,密度均为0只/m2。这表明苔草滩地最适宜钉螺孳生,造林后,林地中的钉螺密度显着降低(p<0.05),且5a和8a生杨树林地均为无螺环境。(2)滩地造林改变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抑螺植物(对钉螺有杀灭作用的植物种)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蛇床(Cnidium monnieri(Linn.)Cuss)和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替代了短尖苔草(Carex brevicuspis)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且重要值随林龄增长而增加,对钉螺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滩地造林后,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显着高于苔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且随林龄增长稳定性有进一步提升。造林通过提高草本群落的稳定性,保持抑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发挥显着的抑螺效应。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苔草和芦苇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45,表明苔草和芦苇滩地具有相似的群落结构和自然草地生境,适宜钉螺孳生。在不同林龄杨树林地,5a和8a生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相似系数最高,达到0.55,表明5a和8a生林地的草本群落结构和生境条件高度相似,均属非钉螺适生区,有显着抑螺效果。(3)藻类是钉螺重要的食物来源,滩地造林后,土壤中的绿藻(Chlorophyta)、蓝藻(Cyan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含量均显着减少,硅藻减少幅度最大。藻类食物短缺是导致钉螺密度显着降低的原因之一。在5a和8a生林地土壤中,硅藻基本消失,且未查到钉螺分布,这表明硅藻是限制钉螺分布的主要生物要素之一。(4)土壤是钉螺孳生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为钉螺提供所需的水分和食物,与钉螺种群分布密切相关。滩地造林后,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均显着减少(p<0.05),pH显着升高,土壤环境由弱酸性向弱碱性变化,且pH随林龄增长仍持续升高。林下的碱性土壤环境对藻类和钉螺分布均有显着负作用。(5)滩地造林引起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的显着改变,是造成钉螺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不同要素影响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影响钉螺密度的关键生物要素包括:硅藻、草本植物群落盖度、密度以及抑螺植物优势度(抑螺植物重要值的加权平均值);关键非生物要素主要为土壤pH。硅藻、群落密度和抑螺植物优势度对钉螺密度有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690*、0.526***和-0.225*。土壤pH和群落盖度对钉螺密度有间接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516*和0.219*。所有关键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共同解释了钉螺密度79.9%的空间变异程度,其中硅藻的作用强度最大。综上所述,硅藻是反映钉螺分布状况最关键的生物要素。滩地造林后,草本群落的盖度、密度,土壤pH和抑螺植物优势度等关键要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导致钉螺密度显着降低、产生稳定的抑螺效应,其中生物要素(草本植物群落和藻类)的作用强度显着大于非生物要素(土壤理化性质)。

曾文[4](2018)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数千年来,洞庭湖区以其“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优越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物阜民丰,赢得“鱼米之乡”美誉。目前,洞庭湖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生产基地,在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洞庭湖区的长期开发活动,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近代以来洞庭湖湖泊面积迅速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洞庭湖区的围湖造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具体表现为:泥沙大量淤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垸老田低,洪涝灾害频发;钉螺滋生,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上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洞庭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还原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社会共识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如何逐步实现从过度开发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对政府、民间在洞庭湖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纵向研究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天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和绿色湖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区气候、江湖关系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因素均对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发生着深刻影响。气候变化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加重、鱼类资源减少、候鸟的栖息环境恶化、鼠害加重、血吸虫病传播加剧,江湖关系变化导致洞庭湖调蓄能力减弱和洪涝威胁加重。社会因素使得人类一直在能动地改变周遭环境,使自然环境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也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从洞庭湖区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角度,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环境治理与保护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这一历史阶段,洞庭湖区的社会经济尚处于以农垦为主的农业经济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围绕水患、疫病、围湖造田而展开。建国之初,面对洞庭湖区年久失修的堤垸、水患威胁以及疫病危害等主要环境问题,党中央把对荆江和洞庭湖的治理作为头等要事来办。自1952年开始,湖南省委集中力量整修洞庭湖。根据江湖关系的现状和实际,采取了荆江分洪工程、湖区堤垸的修复工程和南洞庭湖整修等工程。这一历史时期里,政府主要是向洞庭湖要地要粮,人与湖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减少,“以粮为纲”“向湖中要粮”“几年再造一个县”“农业学大寨”“灭螺与生产并举”等口号盛行,围湖造田、乱围滥垦现象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洞庭湖区堤垸化使得湖面不断被堤垸分割包围,增加了修防负担及抗洪难度,并导致枯水季节水资源局部短缺。洞庭湖区的围垦与抗洪,体现着洞庭湖区农业经济时代的历史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工业进步和发展程度,工业化、城镇化成为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结束的这一历史阶段,是洞庭湖区开始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主要围绕新型的工业和城镇污染而展开。1978年改革开放后,洞庭湖区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轻型工业为主、轻重结合的的工业发展格局。在众多工业类别中,石化、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电子信息等新兴现代工业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湖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工业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同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洞庭湖区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而且变得更加严重,到20世纪末演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逐渐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政府环保意识开始兴起,环保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保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日益健全,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日趋完善,省人大开始部署全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主动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层面,而且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文明意识尚未觉醒。进入21世纪后,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生了历史性转折。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后,国务院提出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引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作为灾后重建指导原则。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朱镕基2002年6月检查和考察湖南防汛工作时有关恢复洞庭湖往日“浩浩汤汤”景色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整洞庭湖的计划,编制规划了“4350工程”,期望通过工程实施使得洞庭湖的湖面面积恢复到1949年前的4350平方公里。这一时期,政府和民间均对洞庭湖区生态日趋恶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开始达成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在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上,湖南省确立了建设绿色湖南战略,开始严格实行洞庭湖区环境保护与修复政策,实施了综合治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渔民上岸、关闭湖区造纸企业等措施。以2014年4月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并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重点示范区为标志,洞庭湖区开始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从鱼米之乡到生态经济区,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形成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构成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主线。应当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以整合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依法治湖为重点,构建洞庭湖生态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张光明,马世川,操治国,王玥,张世清,汪天平,汪学龙[5](2018)在《三峡工程运行后水位变化对安徽和县陈桥洲滩地钉螺孳生分布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后水位变化对长江安徽段下游滩地钉螺孳生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1990-2016年间和县陈桥洲长江日均水位数据、滩地螺情与药物灭螺资料,并结合滩地现场调查了解滩地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大坝启用前后水位变化特点,探讨其与滩地开发利用和钉螺孳生分布的关系。结果三峡大坝启用后,陈桥洲长江水位总体有所下降,滩地年淹水天数中位数由大坝启用前的59 d减少至21 d(Z=2.440,P=0.015);圩外滩地开垦面积由大坝启用前的0.95 km2上升为4.55 km2,目前已达到圩外滩地面积的85.0%;药物灭螺覆盖率降低,年覆盖率中位数由大坝启用前的33.0%降为0.0%(Z=4.116,P<0.001);钉螺面积下降缓慢,年面积中位数由大坝启用前的317.6 hm2下降为264.6 hm2(Z=1.744,P=0.081);钉螺密度下降迅速,年中位数由大坝启用前的0.84只/0.11 m2下降为0.27只/0.11 m2(Z=3.779,P<0.001)。结论三峡大坝启用后长江安徽段下游水位下降有利于滩地开发利用,不利于钉螺的孳生和扩散,这对血吸虫病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光明[6](2018)在《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安徽段水位的变化对安徽省沿江流行区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流行的实际影响。方法 采用面上研究和点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面上研究:收集安徽沿江血吸虫病流行区1990-2016年的血吸虫病防治报表数据,对钉螺面积、灭螺面积、人畜患病情况、人畜化疗情况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三峡工程运行前后(1990-2002年,2003-2016年)长江安徽段实际水位变化特点,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对于长江安徽段沿江流行区总体螺情和病情的影响。点上研究:在长江干流安徽段的上、中、下游选择三个代表性典型洲滩(安庆新洲、义安区老洲、和县陈桥州),现场调查当前滩地开发利用、滩地崩涨、钉螺分布、居民感染情况,同时收集每个洲滩1990-2015年间的日均水文数据、年钉螺面积、钉螺密度、居民血清学阳性率、病原学阳性率、灭螺和人群化疗措施、传染源控制措施等指标,分别探讨具体滩地附近水位变化与滩地滩情、螺情和病情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安徽段水位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以长江安庆水文站为例,各年除最低水位没有明显变化外,年最高水位、年平均水位、汛期平均水位、最高最低水位差值的均值分别降低了1.45m、0.77m、0.94m和1.52m。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沿江流行区年钉螺面积中位数分别为24917hm2和25500hm2,工程运行后钉螺面积先升后降;年灭螺(药物和环改)覆盖率中位数分别为18.10%和23.21%;年居民粪检阳性率中位数分别为5.44%和1.11%,2006年以来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年居民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人数中位数分别为206例和17例,2013年以来已无急感病例报告;居民化疗覆盖率中位数分别为18.99%和16.12%;耕牛化疗覆盖率中位数分别为37.50%和58.84%,且工程运行后逐年上升,最高(2016年)已达到95.01%。(2)三峡工程运行后,三个调查滩地的年淹水天数明显减少。以各地平均高程计算,安庆新洲、义安区老洲和和县陈桥州的圩外滩地年淹水天数中位数分别由工程运行前的62天、73天和61.5天减少为32天、35天和20.5天,且工程运行后滩地不上水年数明显增多。三个调查滩地中,义安区老洲、和县陈桥洲的圩外开发利用程度明显加大。以老洲为例,三峡工程运行前后老洲圩外滩地开发利用面积分别为63hm2和287hm2,开发面积已占总圩外面积的43.75%。滩地活螺密度下降明显,尤其以各调查点中高程较高的有螺滩地下降最为明显(如中洲钉螺密度中位数由工程运行前0.27只/0.11m2降为0.02只/0.11m2;光辉意杨林由0.83只/0.11m2降为0.28只/0.11m2)。钉螺面积下降较为缓慢。居民血清学和病原学阳性率在工程运行后下降迅速。在钉螺控制方面,以安庆新洲、义安区老洲和和县陈桥洲代表性滩地为例,其灭螺覆盖率分别由工程运行前的7.8%(新洲天然村)、80%(老洲光辉意杨林)和39.58%(和县陈桥洲)降为3.0%、49%和3.56%。在人群化疗方面,安庆新洲、义安区老洲和和县陈桥州典型流行村的居民化疗覆盖率分别由工程运行前的17.40%(青龙村)、12.60%(光辉村)和12.9%(陈桥洲村)降(升)至16.95%、10.4%和16.8%。三峡工程运行后,尤其是2006年以后,各地均实施了以淘汰耕牛、以机代牛等为主的传染源控制措施。结论 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安徽段水位降低,洪涝灾害频次减少,滩地年水淹时间显着减少,滩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加大,钉螺孳生环境发生改变,急感发病数明显减少,居民感染率不断降低。三峡工程在短期内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控。

张光明,操治国,汪天平[7](2018)在《三峡水利工程对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工程运行前后预测与实证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三峡水利工程(以下简称"三峡工程")对中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影响一直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围绕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两湖地区(洞庭湖和鄱阳湖)学界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就研究内容来说,大多集中在大坝运行所引起的水位泥沙(环境生态)、人畜行为、滩地开发等方面的改变及其对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预测成果显示,工程运行后三峡库区将存在一定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而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钉螺和血吸虫病控制将有利有弊。而实际监测和相关研究提示,当前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处在较低水平,对长江中下游的钉螺和血吸虫病控制工作起到了较为有利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工程运行前后的预测成果和实证成果进行总结和对比,以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三峡工程对中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影响,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张艳[8](2014)在《洞庭湖区钉螺与血吸虫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关于血吸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方面。同时,关于血吸虫病与环境因子(水文特征、温度、植被等)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研究表明环境条件是影响钉螺生存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气候的变化、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等,有关洞庭湖区水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洲滩钉螺生存和血吸虫病的传播影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本研究拟以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以该区域血吸虫病疫情、MODIS以及水位等数据为基础,采用ENVI、GIS分析软件及其他统计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及钉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疫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洞庭湖区血吸虫疫情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洞庭湖区急性血吸虫病呈显着下降趋势,近几年已被控制在20例以内,并且青少年病例所占比例显着减小;人类血吸虫病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19962003年间上升幅度极小,20032006年呈急剧上升趋势,2007年出现明显的下降后再次呈现显着的增长,并且2003年后疫情严重区域由靠近湖区向外扩张;耕牛血吸虫病19962003年间呈缓慢的增长趋势,2003年之后呈持续下降趋势,2010年较2003年下降了62.76%;且靠近湖区人类和耕牛血吸虫病疫情更为严重。(2)基于MODIS数据洞庭湖区钉螺可疑孳生地探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多源信息水体提取方法在钉螺可疑孳生地探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洞庭湖区潜在的钉螺孳生地面积呈显着的减小趋势,2007年仅为2003年的39.40%,2008年为2003年的40.10%;且2003年以后,东洞庭湖区和南洞庭湖区钉螺可疑孳生地有显着的缩减,西洞庭湖区2004年之后则表现为仅剩下零碎的区域适宜钉螺孳生。(3)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表明:近年来,洞庭湖区水面面积、水位、洲滩水淹时间等环境因子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且各环境因子与血吸虫病疫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洞庭湖区10月份的水位和洲滩开始水淹时间与人群感染率之间存极显着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的平方分别达到-0.800和-0.773。且10月份的水位和开始水淹时间与人群感染率之间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未来洞庭湖区人类血吸虫病的发展可以依据10月份的水位和开始水淹时间进行初步预测。

李亮[9](2012)在《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部分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GIS、GPS技术,以及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描述和分析弥苴河水系干流与主要支流流经地区的钉螺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以及变化规律,为山丘型地区的灭螺与防病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材料】1、收集2005-2011年弥苴河水系流经的24个行政村所辖140个自然村的螺情资料。2、收集大理州1:50000电子地图。3、下载云南省SRTM-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弥苴河流域地图、地形图、卫星图。【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将螺情资料输入到Excel中建立属性数据库,与自然村经、纬度数据以及DEM数据结合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2、描述性分析利用ArcGIS10.0、Excel2003描述、分析弥苴河水系流经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2005-2011年钉螺时间、空间分布情况。3、一般性统计分析利用ArcGIS10.0、Spss16.0软件对弥苴河水系流经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钉螺时间、空间分布特性及规律进行统计分析。4、地统学分析依据地统学原理,利用ArcGIS10.0对螺情指标与弥苴河水系干、支流在空间上的关系,以及各指标内部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较为广泛,2005-2011年间钉螺面积持续下降,2005-2008年间下降幅度较大。田地、沟渠等环境类型有螺面积的构成比最大,合计最大达到2011年的98.27%。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阳性螺密度、自然感染率等指标与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存在5个活螺密度较高的聚集区域:Ⅰ牛街乡海西海区域、Ⅱ三营镇弥茨河段区域、Ⅲ茈碧湖以南区域、Ⅳ中所村附近区域、Ⅴ青索村附近区域。钉螺密度的聚集情况与自然村、河网等在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存在相关性。在0.01度-0.09度(1048.16米-9433.42米)的距离范围内不存在离散的聚类现象。2009年活螺平均密度、2005年阳性螺密度、2006年阳性螺密度、2006年自然感染率等指标空间聚类性与自相关性显着。3、距离分析结果表明:87.86%的自然村及84.05%的有螺面积在距离弥苴河水系600米的范围内。4、高程分析结果表明:钉螺分布在海拔1966-1992米、2054-2164米两个区域内。5、有螺框出现率Y与海拔X1建立的模型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为Y=-0.287+0.000153X1(F=10.721,P=0.001,R2=0.072)。活螺平均密度Y与海拔X1距弥苴河水系的距离X2所建立的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方程为:Y=-0.964+0.000503X1+13.399X2(F=4.181,P=0.017,R2=0.058)。阳性螺密度、自然感染率等指标与高程、距源头的距离、距茈碧湖出入水口的距离、距入海口的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6、获得弥苴河水系附近自然村螺情密度分析图、趋势面图、热点事件图;弥苴河水系四环缓冲图。【结论】1、2005-2011年弥苴河水系附近自然村的各项螺情指标持续下降,螺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灌溉沟渠为查灭螺的重点区域。3、钉螺分布存在聚集性,Ⅰ牛街乡海西海区域、Ⅱ三营镇弥茨河段区域、Ⅲ茈碧湖出入水口以南区域、Ⅳ中所村附近区域、Ⅴ青索村附近区域等聚集区域为查灭螺的重点区域。4、距离弥苴河水系600米的范围内为钉螺分布的主要区域,是查灭螺的重点区域。5、经典统计学方法结合地统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和预测钉螺的分布以及变化规律,可以在较大的尺度与范围内实时有效地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决策的制定提供服务。

周金星,孙启祥,杨永峰[10](2010)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滩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均耕地已低于粮农组织规定的警戒线。而90余万hm2的滩地资源则因血吸虫病、产权与使用脱节以及管理困难等原因致使其大部分一直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亟待治理和开发。通过剖析长江中下游流域滩地特点及利用现状,分析其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滩地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及治理对策,认为开发利用滩地资源应与河道整治、经济建设、血防工作及湿地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一个集生产、防护与游憩于一体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体系,更好地发挥黄金水道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

二、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2 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技术
        1.3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2 研究目标
        2.1 总体目标
        2.2 具体目标
    3 研究内容
        3.1 系统评价各种核酸检测技术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
        3.2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的RPA方法
        3.3 初步评价RPA方法应用于日本血吸虫早期感染检测的效果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不同核酸检测技术对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一般特征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文献发表偏倚
        2.4 Meta分析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RPA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样本的采集
        1.3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提取
        1.6 RPA方法的建立
        1.7 RPA方法特异性评价
        1.8 RPA方法敏感性评价
        1.9 日本血吸虫不同虫期基因组DNA的检测
        1.10 混合钉螺样本的检测
        1.11 RPA检测重复性评价
    2 结果
        2.1 RPA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2.2 RPA方法特异性评价
        2.3 RPA方法敏感性评价
        2.4 RPA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不同虫期样本
        2.5 钉螺混合样本的检测
        2.6 RPA方法的重复性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RPA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样本效果的初步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材料的采集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样本DNA的提取
        1.5 RPA方法
        1.6 PCR方法
    2 结果
        2.1 小鼠样本的检测
        2.2 钉螺样本的检测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小结
主要创新点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申请专利与发表文章
致谢
附录

(2)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经济带沿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
2 长江经济带建设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2.1.1 经疫水接触感染血吸虫的风险降低
        2.1.2钉螺孳生面积压缩
        2.1.3 经济发展改变居民卫生习惯
    2.2 负面影响
        2.2.1 人口流动加剧血吸虫感染的不确定性
        2.2.2 基础设施建设及贸易交流导致钉螺扩散
        2.2.3 生态环境保护与药物灭螺矛盾凸显
3 建议
    3.1 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3.2 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
    3.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4 结语

(3)长江中游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
        1.2.1 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2.2 血吸虫病防治进展
        1.2.3 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草本植物群落和钉螺分布的关系
        1.3.2 土壤特性和钉螺分布的关系
        1.3.3 造林对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3.4 其他要素对钉螺种群的影响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自然状况
        2.2.1 水文地貌
        2.2.2 气候
        2.2.3 土壤
        2.2.4 植被特征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土地利用现状
    2.5 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现状
    2.6 林业血防工程发展现状
3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3.1 样地设置
    3.2 研究方法
        3.2.1 螺情分析
        3.2.2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3.2.3 土壤剖面分析
        3.2.4 风干土样采集
        3.2.5 土壤藻类样品采集
    3.3 样品测试
        3.3.1 土壤理化性质
        3.3.2 土壤金属微量元素
        3.3.3 土壤藻含量
        3.3.4 钉螺体内藻含量
    3.4 数据分析
    3.5 统计分析
    3.6 结构方程模型(SEM)
4 滩地钉螺分布特征分析
    4.1 不同滩地类型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4.2 不同林龄杨树林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4.3 不同类型滩地钉螺体内藻类含量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5 滩地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影响分析
    5.1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5.2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和多样性影响
    5.3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生态位的影响
    5.4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5.5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相似性的影响
    5.6 讨论
        5.6.1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5.6.2 造林对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5.7 小结
6 滩地造林对土壤特性影响分析
    6.1 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
        6.1.1 不同类型滩地的土壤剖面特征
        6.1.2 不同类型滩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6.1.3 不同类型滩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6.1.4 不同类型滩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6.2 造林对土壤藻类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6.2.1 土壤藻的藻种组成
        6.2.2 土壤中不同藻种分布占比
        6.2.3 土壤中不同藻种含量分析
    6.3 讨论
        6.3.1 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2 造林对土壤中不同藻种含量的影响
    6.4 小结
7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分析
    7.1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7.1.1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组成
        7.1.2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和多样性分析
        7.1.3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草本植物生态位变化分析
        7.1.4 不同林龄人工杨树林地草本群落稳定性分析
        7.1.5 不同林龄人工杨树林地草本群落相似性分析
    7.2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藻类分布特征分析
        7.2.1 土壤中不同藻种分布占比
        7.2.2 土壤中不同藻种含量分析
    7.3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7.3.1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剖面特征
        7.3.2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7.3.3 不同林龄杨树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7.3.4 不同林龄杨树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7.4 讨论
        7.4.1 林龄变化对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7.4.2 林龄变化对土壤藻类含量的影响
        7.4.3 林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5 小结
8 不同要素影响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分析
    8.1 影响钉螺分布的关键要素分析
        8.1.1 影响钉螺分布的非生物要素筛选
        8.1.2 影响钉螺分布的生物要素筛选
    8.2 影响钉螺分布的关键要素重要性分析
    8.3 交互作用模型构建
    8.4 交互作用影响分析
        8.4.1 影响钉螺密度的关键要素分析
        8.4.2 影响钉螺密度的直接效应分析
        8.4.3 影响钉螺密度的间接效应分析
    8.5 讨论
    8.6 小结
9 结论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本文中使用的几个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1949年前洞庭湖区环境变迁的回顾
        一、晚清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二、民国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一、气候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二、长江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三、四水水系与洞庭湖区环境变迁
    第三节 人类经济活动与1949年以来洞庭湖的环境变迁
        一、发展战略与洞庭湖环境变迁
        二、人口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三、农业生产与洞庭湖区的环境变迁
第二章 水患、围湖造田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1949-1978)
    第一节 政府对洞庭湖区的认识、规划和治理
    第二节 水患危机与洞庭湖环境保护
        一、洞庭湖区水患危机
        二、洞庭湖区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疫病危机与洞庭湖区环境治理
        一、洞庭湖区的疫病危害
        二、疫病防治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 围湖造田工程与洞庭湖区环境恶化
        一、持续不断的围湖造田运动
        二、围湖造田对洞庭湖区环境的破坏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治理的绩效
        一、洞庭湖环境的局部改善
        二、洞庭湖区环境存在严重隐患
第三章 工业化进程与洞庭湖区环境保护(1979-199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一、洞庭湖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二、生产责任制实施后农业的大发展
        三、工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危机
    第二节 环保意识的觉醒与洞庭湖区环保机构的建立
        一、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
        二、洞庭湖区政府环保机构的建立
        三、政府环保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第三节 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治理
        一、洞庭湖区水污染的源头
        二、污水的治理
    第四节 洞庭湖区面积继续缩小与环境保护
        一、洞庭湖区面积急剧缩小导致的环境问题
        二、洞庭湖区的环境治理工程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绩效
        一、洞庭湖区治理工程取得一定成效
        二、环境危机比较严重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与修复(2000-2016)
    第一节 新时期洞庭湖区环境危机日趋严峻
        一、洞庭湖区水土流失严重
        二、血防压力加大
        三、水质污染加剧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一、洪水频发引发政府对洞庭湖区生态系统的反思
        二、政府生态文明战略的确立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第三节 政府修复洞庭湖区环境的主要措施
        一、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二、造纸企业污染治理工程
        三、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
    第四节 社会各界与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
        一、社会各界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修复的讨论
        二、社会环保团体的快速增加
        三、社会各界开展的环保活动
    第五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绩效
        一、洞庭湖区环境恶化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
        二、形势依然严峻
第五章 评价
    第一节 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鄱阳湖治理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二、从鄱阳湖治理看洞庭湖环境保护的绩效
    第二节 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特点
        一、政府是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主体
        二、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社会共识的形成
    第三节 洞庭湖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一、主要经验
        二、主要教训
结语: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三峡工程运行后水位变化对安徽和县陈桥洲滩地钉螺孳生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陈桥洲长江水位变化情况
        2.2.1 年间水位变化情况
        2.2.2 月均水位变化情况
        2.2.3 滩地年水淹天数变化情况
    2.3圩外滩情调查
    2.4 螺情变化情况
    2.5 药物灭螺情况
3 讨论

(6)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内容与方法
    2.1 面上研究
        2.1.1 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2.1.2 长江安徽段沿江流行区螺情、病情和防治措施变化研究..
    2.2 点上研究
        2.2.1 典型调查滩地的选择
        2.2.2 典型滩地水文资料收集与分析
        2.2.3 典型滩地滩情、螺情、病情和防治措施现况调查分析
        2.2.4 典型滩地历史滩情、螺情、病情和防治措施变化研究
    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面上研究
        3.1.1 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特点
        3.1.2 长江安徽段沿江干流地区螺情变化
        3.1.3 长江安徽段沿江干流地区病情变化
    3.2 点上研究
        3.2.1 调查滩地基本情况
        3.2.2 安庆新洲滩地
        3.2.2.1 水位和滩地年淹水天数变化特点
        3.2.2.2 圩外滩地开发利用情况
        3.2.2.3 螺情与钉螺控制措施变化特点
        3.2.2.4 病情与防治措施变化特点
        3.2.3 义安区老洲滩地
        3.2.3.1 水位和滩地年淹水天数变化特点
        3.2.3.2 圩外滩地开发利用情况
        3.2.3.3 螺情与钉螺控制措施变化特点
        3.2.3.4 病情与防治措施变化特点
        3.2.4 和县陈桥洲滩地
        3.2.4.1 水位和滩地年淹水天数变化特点
        3.2.4.2 圩外滩地开发利用情况
        3.2.4.3 螺情与钉螺控制措施变化特点
        3.2.4.4 病情与防治措施变化特点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人简历
附录二 致谢
附录三 综述
    参考文献

(7)三峡水利工程对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工程运行前后预测与实证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工程对库区血吸虫病传播影响
    (一) 预测成果
        1. 三峡库区具备钉螺孳生的基本条件
        2. 泥沙淤泥将增加钉螺孳生和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3. 钉螺和传染源输入为血吸虫病传播提供可能
    (二) 实际结果
        1. 工程运行后库区仍存在钉螺孳生的可能性
        2. 泥沙淤积较为缓慢, 短期很难形成新的钉螺孳生地
        3. 实际监测尚未发现钉螺输入和本地感染病人
二、三峡工程与长江中下游沿江干流地区血吸虫病流行
    (一) 预测成果
        1. 预测认为水位变化不足以明显影响钉螺孳生分布
        2. 预测认为泥沙减少对钉螺孳生分布有利有弊
        3. 三峡工程运行后水沙变化与人畜行为改变
        4. 三峡工程运行后水沙变化对滩地开发利用的影响
    (二) 实际研究结果
        1. 实际资料显示汛期水位总体降低, 有利于降低钉螺密度
        2. 沿程冲刷加剧, 导致滩地萎缩从而有利于降低钉螺面积。
        3. 三峡工程运行后水沙变化与人畜行为改变
        4. 三峡工程运行后水沙变化对滩地开发利用的影响
三、三峡工程对两湖地区等地区血吸虫病流行
    (一) 预测成果
    (二) 实际结果
四、讨论

(8)洞庭湖区钉螺与血吸虫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钉螺及血吸虫病研究的发展状况
        1.2.2 国内外关于影响钉螺及血吸虫病疫情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1.2.3 现代信息技术在钉螺及血吸虫病研究方面的应用研究
    1.3 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文章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准备
    2.1 洞庭湖区概况
        2.1.1 区域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概况
        2.1.2 洞庭湖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2.1.3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概况
    2.2 数据准备
        2.2.1 血吸虫病疫情数据
        2.2.2 水位数据
        2.2.3 MODIS 数据
第3章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3.1 洞庭湖区急性血吸虫病变化
        3.1.1 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特征
        3.1.2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年龄及职业组成变化特征
        3.1.3 急性血吸虫病变化特征分析
    3.2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时空变化
        3.2.1 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随时间变化
        3.2.2 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空间分布
    3.3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时空变化
        3.3.1 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随时间变化
        3.3.2 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空间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 MODIS 数据洞庭湖区钉螺可疑孳生地探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4.1 地物信息提取
        4.1.1 水体信息提取
        4.1.2 植被信息提取
    4.2 钉螺可疑孳生地提取及验证
        4.2.1 钉螺生长环境特征
        4.2.2 钉螺可疑孳生地提取
        4.2.3 钉螺可疑孳生地验证
    4.3 钉螺可疑孳生地变化趋势研究
        4.3.1 钉螺可疑孳生地面积随时间的变化
        4.3.2 钉螺可疑孳生地空间变化
        4.3.3 钉螺可疑孳生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5.1 洞庭湖区各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5.1.1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变化特征
        5.1.2 洞庭湖区水位变化特征
        5.1.3 洞庭湖区洲滩水淹时间变化特征
        5.1.4 洞庭湖区 NDVI 变化特征
    5.2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与各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5.2.1 血吸虫病疫情与水面面积相关性
        5.2.2 血吸虫病疫情与水位相关性
        5.2.3 血吸虫病疫情与水淹时间相关性
        5.2.4 血吸虫病疫情与 NDVI 相关性
        5.2.5 血吸虫病疫情与各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分析
    5.3 人类血吸虫病疫情与环境因子定量关系研究
        5.3.1 人类血吸虫病疫情与水位因子之间定量关系研究
        5.3.2 人类血吸虫病疫情与水淹时间之间定量关系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研究特色
    6.3 研究中的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部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摘要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二、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本文设想
    (三)技术路线
三、弥苴河水系 2005-2011 年螺情分析
    (一)试区的选择和概况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四、弥苴河水系螺情空间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五、小结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综述 1 人类活动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综述 2 山丘型钉螺分布可能的景观生态学解释
        参考文献
    综述 3 卫星遥感技术在山丘型地区钉螺监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八、致谢

(10)长江中下游流域滩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中下游滩地资源概况
    1.1 滩地资源及变化趋势
    1.2 滩地特点
    1.3 开发利用
        1.3.1 利用历史
        1.3.2 利用现状
2 滩地可持续开发利用面临的严峻挑战
    2.1 血吸虫病及其影响
    2.2 生态环境恶化, 水生资源受到破坏
    2.3 权属不清、管理混乱
3 滩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3.1 开发利用滩地资源应与流域综合相结合
    3.2 开发利用滩地资源应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
    3.3 开发利用滩地资源应与血吸虫病的防治相结合
    3.4 开发利用滩地资源与湿地保护相结合
4 结语

四、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D]. 王盛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2]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思考[J]. 王盛琳,李银龙,张利娟,吕山,许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05)
  • [3]长江中游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研究[D]. 杨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洞庭湖区环境治理与保护研究(1949-2016)[D]. 曾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5]三峡工程运行后水位变化对安徽和县陈桥洲滩地钉螺孳生分布的影响[J]. 张光明,马世川,操治国,王玥,张世清,汪天平,汪学龙.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9)
  • [6]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D]. 张光明.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7]三峡水利工程对中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工程运行前后预测与实证的比较[J]. 张光明,操治国,汪天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8(01)
  • [8]洞庭湖区钉螺与血吸虫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D]. 张艳. 湖南大学, 2014(04)
  • [9]弥苴河水系钉螺分布部分规律研究[D]. 李亮. 大理学院, 2012(10)
  • [10]长江中下游流域滩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 周金星,孙启祥,杨永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08)

标签:;  ;  ;  ;  ;  

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滩涂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