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磁磨电磁感应器的设计与计算

平面磁磨电磁感应器的设计与计算

一、平面磁力研磨电磁感应器的设计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栋,常钵阳,王哲[1](2021)在《磁力研磨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外圆面的工艺参数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对提高磁力研磨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外圆面表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采用混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建立混合正交试验表;以磁力研磨加工后的三维表面粗糙度值Sa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分别对混合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NPFLEX三维表面测量系统观测工件的三维表面形貌。由混合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当碳化硅粒度号为400#、碳化硅质量百分比30%、铁粉粒度号120#、磁场强度0.6T、加工间隙2 mm、工件周向线速度0.2m/s时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值0.033μm。影响磁力研磨加工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外圆面的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序及较优组合为:铁粉粒度号120#、加工间隙1 mm、碳化硅粒度号800#、磁场强度0.6T、工件周向线速度0.2m/s、碳化硅质量百分比35%。

王哲[2](2020)在《18CrNiMo7-6钢V型缺口圆形截面试样磁力研磨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生产高参数、高精密和高可靠性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成为我国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的重点。为了制造出长寿命、高可靠的关键零部件,赵振业院士提出采用“无应力集中”的抗疲劳制造技术,应力集中系数越大,疲劳寿命越短,而零部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则与应力集中系数呈正相关。18Cr Ni Mo7-6钢,作为一种高强度合金钢,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零部件,比如齿轮、轴承、轴等。V型缺口零件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零部件,其缺口内底部高光洁表面无法用传统的磨削工艺进行加工,而磁力研磨作为一种新兴的精加工工艺,由于其良好的自适应性和柔性,可以对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进行研磨。因此,研究磁力研磨加工工艺中影响18Cr Ni Mo7-6钢V型缺口试样缺口底部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磁力研磨过程中的磁性磨粒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受力情况以及磁力研磨工艺的材料去除机理;(2)通过操纵数控车床、数控磨床以及工具磨床制备V型缺口试样并探究试样制作过程中磨削加工试样V型缺口的工艺;(3)利用Maxwell仿真软件对三种类型的磁极头进行二维、三维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合对V型缺口试样进行磁力研磨加工的磁极头形状;(4)通过混合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主要工艺参数对磁力研磨加工18Cr Ni Mo7-6钢V型缺口试样表面形貌的影响,得出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工艺参数组合。通过上述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以及试验研究,得到了磁力研磨加工过程中磁性磨粒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公式,获得了试样V型缺口稳定的磨削工艺,得出了磁力研磨加工18Cr Ni Mo7-6钢V型缺口试样的合适的磁极头形状以及较好的工艺参数组合,为磁力研磨加工18Cr Ni Mo7-6钢V型缺口零部件表面形貌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常钵阳[3](2019)在《磁力源设计与磁力研磨18CrNiMo7-6外圆面的工艺参数优化》文中提出齿轮是传动系统的关键核心零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产品普遍存在寿命短、承载能力差、质量可控性差等问题。为适应当前和预期的高端装备对关键核心部件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提高齿轮服役寿命,加快我国从齿轮制造业大国向齿轮制造业强国的转型,赵振业院士提出了赋予构件形位与极限服役性能的“抗疲劳制造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无应力集中”。有研究表明零件的应力集中系数随着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而增大,而对应的疲劳寿命降低。18CrNiMo7-6渗碳淬火后具有高表层硬度与强韧性等卓越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重载件和承受循环应力的零部件,如齿轮等。磁力研磨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光整加工技术,把磁力研磨用于降低加工材料为18CrNiMo7-6的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以及研究工艺参数组合对工件外圆面的三维形貌的影响,对实现该材料产品的抗疲劳制造具有促进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加工间隙外和加工间隙内磁性磨粒受到的磁场力、磁性研磨刷对工件表面的作用力、磁性磨粒飞离加工区域的临近速度、磁性颗粒去除工件材料的机理进行分析。(2)设计研磨设备、详细介绍制造工艺与装配要点、通过Ansoft Maxwell软件对电磁感应器进行仿真分析。(3)采用混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提高磁力研磨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外圆面表面质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磁力研磨加工后的三维表面粗糙度值Sa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分别对混合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得出如下结论:理论推导得出加工区域外磁性颗粒受力公式;研发得到由CA6140提供动力的适用于Kt=1的旋转弯曲疲劳试样外圆面的可更换磁极头的磁力研磨设备;分析得出试验所需线圈磁势及磁通密度在工件端面的分布情况;得到影响磁力研磨加工18CrNiMo7-6渗碳淬火合金钢外圆面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的主次顺序及较优组合。

张萍萍[4](2012)在《永磁场球形磁性磨料磁力光整加工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力光整加工技术是将磁场应用于传统研磨技术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光整加工工艺;是改善产品表面质量很有效的技术手段。实际光整加工过程中面临工业生产难以高度自动化,产品零件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不高,生产过程造成污染环境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磁力光整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增强磁力光整加工实用性,对永磁场磁力光整加工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研制了永磁场磁力光整加工试验系统。并基于雾化快凝法制备的球形磁性磨料,针对工程中广泛应用的316L不锈钢和S136模具钢,进行了重点试验研究。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磁力光整加工机理分析磁力光整加工机理包括微量切削和挤压、塑性变形磨损、化学和电化学腐蚀磨损,重点提出球形磁性磨料所具有的微刃等高性可大大提高磨料的加工性能。对磁性磨粒的受力以及研磨刷对工件的研磨压力做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并给出磁性磨料的三种运动状态即切削、滚动、滑动直接导致磁性磨料在工件表面产生的切削、挤压、划擦效果。同时根据金属的切削原理、金属的塑性成型原理,给出金属去除量M、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具体数学表达式,这对于预测工件的加工质量以及加工效率有重要作用。2.永磁磁极的设计及分析磁力光整加工技术对机床装置要求并不很严格,可以在普通机床主轴上加装产生磁场的装置即可完成磁力光整加工。本文在磁力光整加工装置上用稀土钕铁硼永磁磁极代替通用的电磁磁极并在磁极表面开槽,因为没有电磁线圈,结构简单紧凑,节能环保,安装维修方便,适用性很强。通过设计的开槽永磁磁极对不同工件表面进行磁力光整加工试验研究并得到大量数据,验证了永磁场磁力系统的可靠性。3.针对316L不锈钢和S136模具钢做了详细的磁力光整加工试验研究基于雾化快凝法制备的新型球形磁性磨料,对工程中广泛应用的316L不锈钢和S136模具钢进行磁力光整加工试验,针对影响磁力光整加工性能指标的各项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定量试验研究,从而得出最优加工参数。这对推广磁力光整加工技术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凌玉华[5](2010)在《铝电磁铸轧带坯晶粒度软测量及复合磁场智能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铝电磁连续铸轧是近年来我国领衔开发的一种铝金属加工新技术,是一项集多学科、新技术于一体的探索性研究课题。在其生产过程中,能否获得细小且均匀的铝熔体晶粒是能否获得高性能铝材的关键因素。要实现铸轧过程的优化控制,关键是能够在线检测铝熔体的晶粒度。然而,目前的检测手段无法直接实现铝带坯晶粒度的在线实时检测,只能通过离线取样后进行金相分析的方法得到,因此存在很大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铝电磁铸轧产品质量的闭环优化控制。铝电磁连续铸轧过程具有机理复杂、时变、大滞后等特点,难以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本文从分析铝电磁铸轧工艺机理和铝带坯晶粒度影响因素出发,研究铝带坯晶粒度的软测量及其复合磁场智能控制技术。提出了基于FCM聚类的智能集成模型的晶粒度软测量方案,以及模糊自抗扰技术的复合磁场智能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铝带坯晶粒度软测量模型的复合磁场双闭环控制系统,有效地实现了铝带坯晶粒度的在线检测和复合磁场的智能控制,并据此对铝带坯晶粒度进行闭环控制,成为提高铝带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了电磁场作用下铝电磁铸轧技术的工艺机理和复合磁场的形成原理,分析了行波磁场作用下铝熔体内电磁力的特性、铝熔体中电磁力的脉动特性及其分布规律,并对铸轧区复合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电磁因素、铸轧设备因素和工艺因素对铝带坯晶粒度的影响,为晶粒度软测量的辅助变量选择奠定了基础。(2)针对标准FCM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存在局部极值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点密度指标改进的FCM聚类算法,并对一种人工数据集和经典IRIS数据集进行了聚类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得到的初始聚类中心接近实际的中心点位置,从而减少了算法的迭代次数,显着提高了聚类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算法陷入局部极值。(3)采用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晶粒度软测量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BPNN稳定性和泛化能力问题,利用PSO算法对BPNN的权值/阈值进行了优化。针对神经网络容易出现的局部极小和过拟合问题,研究了基于ε-SVR的晶粒度软测量建模方法,并利用PSO算法对ε-SVR的参数进行优化,解决了常规试凑法和网格法存在的参数非最优和运算量大等问题,减少了模型对数据样本的依赖性,提高了泛化能力。(4)为尽可能提高晶粒度软测量的精度,提出了基于FCM聚类的BPNN和ε-SVR多模型智能集成建模的晶粒度软测量方案。首先利用改进的FCM算法对晶粒度软测量数据样本进行聚类,然后根据各聚类样本数目选择其建模方法,并建立各子模型;最后采用模糊隶属度加权策略进行各子模型的信息融合,得到集成模型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集成建模方法的训练精度和泛化能力明显提高。(5)针对电磁铸轧的关键技术,即复合磁场的智能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模糊自抗扰控制器方案。详细介绍了模糊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磁铸轧复合磁场模糊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采用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对复合磁场进行智能控制的可行性和正确性。(6)基于晶粒度软测量模型设计了复合磁场双闭环控制系统,研制开发了基于模糊自抗扰技术的复合磁场智能控制器和一套晶粒度软测量软件系统。系统通过试运行,取得了较好的带坯晶粒细化效果。该系统能够显着提高并稳定铝带坯的生产质量,所生产的铝带坯晶粒度指标达到了一级标准。铝带坯晶粒度在线检测和复合磁场控制问题,是目前国内外铝加工行业所面临的难题,论文所作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邱腾雄[6](2008)在《面向模具曲面的磁性研磨加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成形曲面的研磨抛光加工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和模具的寿命。由于模具成形曲面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大量的光整加工仍然需要手工加工完成,严重制约了模具行业的发展。磁性研磨加工方法由于具有较好的柔性和自适应性,在加工模具成形面方面具有独到的效果。本文在对磁性研磨加工过程中磁性磨粒受力、磁性研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面向模具曲面磁性研磨加工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基于静磁场理论,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建立了电磁感应器仿真分析模型,对电磁铁芯直径、磁极工具形状、电磁铁芯悬伸量、加工区域磁场分布、励磁电流和加工间隙对于加工区域磁场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通过测量特征点磁场强度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为电磁感应器的结构设计优化和磁性研磨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仿真分析结果研制出了用于数控铣床的磁性研磨装置。运用正交实验方法采用混合磨料对平面进行了磁性研磨实验研究,分析了磨料配比、磁极转速、加工间隙、励磁电流、进给速度和加工时间等6个因素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得出了各因子最优水平和各因子对磁性研磨加工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离心力作用混合磁性磨料不适用于采用工具旋转的磁性研磨加工方式。应用粘结磨料进行了磁性研磨加工实验和理论分析。针对平面研磨加工对磁感应强度、加工间隙、磁极转速、加工时间等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工艺参数选用磁感应强B=1.2~1.4T,加工间隙1.2mm左右,磁极转速n=2500r/min,加工时间4min,可以获得较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针对典型的凹曲面和凸曲面分别进行了磁性研磨实验研究,对磁感应强度、加工间隙、磁极转速、加工次数等因素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凹面比凸面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工艺参数选择磁感应强度B=1.3T&1.2T,加工间隙1.0~1.5mm,磁极转速在n=2500r/min左右,工件表面在经过6~8次的往复研磨加工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模具的凹模、凸模进行了磁性研磨加工实验,针对于模具曲面研磨量不均匀问题,分析了影响曲面研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磁极形状和研磨轨迹等方面控制研磨量的方法,研究结果为磁性研磨加工技术在模具行业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宁静[7](2008)在《基于等量磨削的自由曲面磁性研磨的机理和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性研磨光整加工是一种利用磁性磨具在磁场的作用下,实现对工件表面光整加工的新型表面光整加工方法。它由磁极和磁性磨料组成。在给定的一对磁极所形成的磁场中填充一种既有磁性又有切削能力的磨料,磨料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以压力的形式作用在工件表面上,实现对工件表面的研磨加工,达到去除毛刺和表面光整加工的目的。磁性研磨光整加工技术以其良好的柔性、自适应性、自锐性等突出的加工优点,在曲面光整加工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针对曲面加工中由于曲面法向矢量的变化导致的加工不均匀性,本文提出了有效磨削的概念,即通过改变参数(如改变机床设置,使磁极与曲面法向矢量一致;改变进给速度,使在磨削能力较弱的地方,增加磨削时间等),保证在曲面的加工过程中,各点的加工效果的一致性。本研究以磁性研磨加工原理为切入点,充分考虑自由曲面磁性研磨技术的特点,在对与自由曲面磁性研磨技术相关的设备、工艺、柔性砂轮(即磁极)、磨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用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上追求全局的最优,使整个技术体系得到完善和发展,以适应市场对磁性研磨技术的需要,使该技术尽快进入实用阶段。形成自由曲面磁性研磨加工工艺技术体系、相应的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磨粒的制备与性能指标的量化体系以及磁极的设计与加工性能的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自由曲面磁性研磨的加工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自由曲面磁性研磨光整加工的加工机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有效磨削的概念,保证对曲面加工的一致性。2、根据电磁理论系统分析了磁性研磨加工过程中磁性磨料受力情况,并分析研究了磁性研磨加工中磁性磨料磨粒的磨削机理,提出了磁性研磨加工中对磁性磨料加工性能的要求以及磨粒的制备方法。3、对自由曲面磁性研磨光整加工的电磁感应器、工具磁极形状等进行了设计计算。

冯宝富,盖全芳,赵万胜,梁桂航,王保卫,蔡光起[8](2008)在《磁力研磨头形状对研磨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磁力研磨是利用磁性磨料和磁场作用进行研磨加工的一种研抛技术.讨论了不同研磨头形状对磁力研磨的影响以及研磨头设计的要点.在五自由度并联机床上利用不同形状磨头对自由曲面的模具进行了磁力研磨试验.开槽研磨头比不开槽研磨头的研磨效果要好得多.实验分析了利用球型磨头对工件磁力研磨时,磁场强度、研磨间隙、研磨时间等因素对自由曲面模具表面研磨质量的影响.利用五自由度并联机床不仅可以去除自由曲面模具表面的切削残留痕迹,降低模具的表面粗糙度,还可解决传统手工研磨方式所引起的工件研磨质量不一致的缺陷.

杜磊[9](2007)在《铝电磁快速铸轧系统磁场分析与特种电源控制系统仿真研究》文中提出铝电磁铸轧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铝带坯生产高新技术,它将特殊的电磁场引入连续铸轧区,改变铝熔体的凝固结晶条件,从而达到细化晶粒、提高铸轧带坯性能的目的。铸轧特种电源控制系统是实现电磁铸轧技术的关键,本项目属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磁场快速铸轧制备高性能铝板带材”。论文就铝电磁场快速铸轧系统中的电磁感应器的复合磁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变频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控制系统及电磁感应器的磁场实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分析了电磁场快速铸轧铸轧区的复合磁场,主要是电磁场快速铸轧对控制系统及电磁场的特殊要求及复合磁场的形成原理,另外对复合电磁场电磁力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2、针对电磁感应装置内部的独特结构,铸轧特种电源主电路以交-交变频主电路为基础,采用了一种改进的主电路结构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环流问题。3、针对电磁感应装置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采用MATLAB软件中的电力系统工具箱,提出一种面向变频系统的电气原理结构图的模块图形化建模仿真新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改进的交-交变频系统可以满足电磁感应器对电流的特殊要求,减少了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含量,也使得实际中的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化,有利于电磁感应器中磁势的叠加,产生比较大的电磁力。4、对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铝电磁铸轧特种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负载电流波形比较理想;另外对电磁感应器产生的复合电磁场进行了磁感应强度的测试,探讨了复合电磁场的分布规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以为电磁铸轧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缩短研发周期,有利于进一步探讨铸轧区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系统的成功研制有助于铝电磁铸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提高铝材质量的进一步研究。

冯申,冯云飞,沙石[10](2007)在《卧铣改装磁力研磨机及磁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研究了利用卧式铣床改装成永磁铁的磁力研磨机,重点阐述改装的原理、永磁铁磁力研磨机的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并对永磁感应器磁路进行计算,将永磁铁磁力感应器与电磁感应器作一比较。

二、平面磁力研磨电磁感应器的设计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面磁力研磨电磁感应器的设计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磁力研磨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外圆面的工艺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试验
    2.1 制备试样
    2.2 试验方案
    2.3 试验装置及测量设备
3 结果及分析
    3.1 对三维表面粗糙度Sa的影响
    3.2 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4 结论

(2)18CrNiMo7-6钢V型缺口圆形截面试样磁力研磨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磁力研磨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加工原理
        1.2.2 磁性磨料
        1.2.3 磁力研磨装置
        1.2.4 加工工艺
    1.3 研磨复杂试样缺口部位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磁力研磨机理研究
    2.1 磁力研磨的加工原理
        2.1.1 磁力研磨简介
        2.1.2 磁力研磨的磁力源
        2.1.3 磁力研磨的磁性磨料
        2.1.4 磁力研磨加工对象
    2.2 磁力研磨的机理
        2.2.1 磁力研磨的受力分析
        2.2.2 磁力研磨去除机理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试样的制备及磁力研磨装置的研制
    3.1 试样的制备
        3.1.1 试样的设计
        3.1.2 试样的车削和磨削加工
        3.1.3 试样V型缺口的加工
    3.2 磁力研磨装置的制造及安装
        3.2.1 电磁感应器的结构
        3.2.2 磁力研磨装置的安装及调试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形状磁极头的设计及探究
    4.1 磁极头的设计
    4.2 Maxwell二维仿真建模分析流程
    4.3 Maxwell三维仿真建模分析流程
    4.4 三种不同形状磁极头的Maxwell仿真对比
    4.5 不同磁极头对磁力研磨的影响
        4.5.1 试验方案设计
        4.5.2 试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磁力研磨工艺参数的优化
    5.1 试验方案设计
    5.2 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情况介绍
致谢

(3)磁力源设计与磁力研磨18CrNiMo7-6外圆面的工艺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加工原理
        1.2.2 磁性磨料
        1.2.3 磁力研磨装置
        1.2.4 加工工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磁力研磨机理研究
    2.1 磁力研磨加工原理
        2.1.1 磁力研磨简介
        2.1.2 磁力研磨的磁力源
        2.1.3 磁力研磨的磁性磨料
        2.1.4 磁力研磨的工件
    2.2 磁力研磨的机理
        2.2.1 磁力研磨的受力分析
        2.2.2 工件材料的去除机理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磁力研磨装置的研发设计
    3.1 磁力研磨设备的整体结构设计
    3.2 电磁线圈的设计
        3.2.1 线圈两端挡板的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
        3.2.2 线圈与铁芯一体式结构设计
        3.2.3 可更换磁极头结构设计
    3.3 磁力源的仿真分析
    3.4 磁极间隙保证机构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磁力研磨工艺参数的优化
    4.1 试验方案设计
        4.1.1 制备试样
        4.1.2 试验方案
        4.1.3 试验现场及测量设备
    4.2 试验结果分析
        4.2.1 对三维表面粗糙度Sa的影响
        4.2.2 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情况介绍
致谢

(4)永磁场球形磁性磨料磁力光整加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磁力光整加工的国内外现状概述
        1.2.2 磁力光整加工技术的特点
        1.2.3 磁力光整加工技术的应用
        1.2.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磁力光整加工机理研究
    2.1 磁性磨料介绍
        2.1.1 磁性磨料的组成与性能要求
        2.1.2 磁性磨料制备技术
    2.2 磁性磨粒的受力分析
    2.3 磁力研磨压力的产生
    2.4 磁力光整加工机理研究
        2.4.1 微量切削与挤压过程
        2.4.2 塑性变形磨损过程
        2.4.3 化学和电化学腐蚀磨损过程
    2.5 球形磁性磨料的特殊性能——微刃等高性
    2.6 影响材料去除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各种因素分析
        2.6.1 材料去除量的影响因素
        2.6.2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永磁场磁力光整加工系统设计
    3.1 磁力光整加工机床结构特点
    3.2 钕铁硼永磁合金简介
        3.2.1 永磁材料背景
        3.2.2 永磁材料的种类
        3.2.3 稀土钕铁硼永磁合金
        3.2.4 强磁性材料的性能指标
    3.3 永磁磁极设计
        3.3.1 总体设计方案
        3.3.2 磁极材料的选用
        3.3.3 永磁磁极的设计
    3.4 永磁磁极开矩形槽的磁场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永磁场磁力光整加工试验研究
    4.1 试验条件
    4.2 试验方法以及内容
    4.3 加工时间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4.4 工具磁极转速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4.5 加工间隙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4.6 工件进给速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4.7 磨料粒度大小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4.8 磁极几何形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4.9 加工工件导磁性能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4.10 表面残余应力分布情况
    4.11 磁性磨料的加工性能
    4.1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

(5)铝电磁铸轧带坯晶粒度软测量及复合磁场智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先进铝合金加工技术概述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铝带坯晶粒度及其检测现状
    1.4 软测量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1.4.1 软测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软测量的建模方法
        1.4.3 软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铝电磁铸轧及其复合磁场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铝电磁铸轧机理与带坯晶粒度影响因素分析
    2.1 铝电磁连续铸轧技术与工艺概述
        2.1.1 连续铸轧技术的发展
        2.1.2 铝电磁连续铸轧工艺简介
        2.1.3 铝电磁连续铸轧系统组成
    2.2 铝电磁铸轧机理分析
        2.2.1 复合磁场发生装置简介
        2.2.2 电磁感应器工作原理
        2.2.3 复合磁场的形成原理
        2.2.4 复合磁场作用下铝熔体内电磁力特性分析
        2.2.5 铸轧区复合磁场的数值模拟
    2.3 影响铝带坯晶粒度的因素分析
        2.3.1 影响铝带坯晶粒度的铸轧因素
        2.3.2 影响铝带坯晶粒度的电磁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铝带坯晶粒度软测量的智能集成建模
    3.1 数据的预处理
        3.1.1 辅助变量选择
        3.1.2 数据误差处理与归一化
        3.1.3 数据主元分析
    3.2 数据的聚类分析
        3.2.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3.2.2 改进的FCM聚类算法
        3.2.3 改进FCM聚类算法的仿真研究
    3.3 基于PSO-BPNN的晶粒度软测量建模
        3.3.1 BPNN基本原理
        3.3.2 BPNN学习算法的改进及泛化能力研究
        3.3.3 PSO算法基本原理及其在BPNN建模中的应用
        3.3.4 基于PSO-BPNN的晶粒度软测量建模仿真研究
    3.4 基于PSO-ε-SVR的晶粒度软测量建模
        3.4.1 ε-SVR建模基本原理
        3.4.2 PSO算法在ε-SVR建模中的应用
        3.4.3 基于PSO-ε-SVR的晶粒度软测量建模仿真研究
    3.5 晶粒度软测量智能集成建模
        3.5.1 晶粒度软测量的智能集成建模策略研究
        3.5.2 基于FCM聚类的晶粒度软测量智能集成建模
        3.5.3 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3.6 晶粒度软测量模型的校正
        3.6.1 基于D-S理论的训练样本重构
        3.6.2 晶粒度软测量模型结构的校正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电磁铸轧复合磁场控制策略研究
    4.1 电磁铸轧复合磁场控制策略
        4.1.1 复合磁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1.2 复合磁场控制要求
        4.1.3 复合磁场控制策略分析
    4.2 模糊自抗扰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4.2.1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4.2.2 扩张状态观测器
        4.2.3 非线性误差反馈
        4.2.4 参数的模糊自整定
        4.2.5 自抗扰控制器的应用类型
    4.3 基于MATLAB的模糊自抗扰控制器仿真
        4.3.1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仿真模型建立
        4.3.2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仿真分析
        4.3.3 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其他参数整定
    4.4 电磁铸轧复合磁场模糊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4.4.1 电磁铸轧电气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4.4.2 复合磁场模糊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测量及复合磁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5.1 铝电磁铸轧生产网络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 基于晶粒度软测量的复合磁场控制方案
        5.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2 系统主电路设计
        5.2.3 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5.3 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5.4 实验与工业应用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面向模具曲面的磁性研磨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磁性研磨加工技术概述
        1.2.1 磁性研磨加工原理及其特点
        1.2.2 磁性研磨加工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1.3 课题的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来源
        1.3.2 课题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磁性研磨加工机理研究
    2.1 磁性磨料磨粒的受力分析
    2.2 磁性磨料的磨削机理
        2.2.1 微量切削与挤压作用
        2.2.2 多次塑变磨损作用
        2.2.3 摩擦腐蚀磨损作用
        2.2.4 电化学磨损作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性研磨装置改造
    3.1 磁性研磨数控机床技术方案分析
    3.2 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的理论基础
        3.2.1 静磁场基础理论
        3.2.2 磁性磨料刷相对磁导率计算
        3.2.3 电磁感应器计算的边界条件
    3.3 电磁感应器的结构优化设计
        3.3.1 电磁铁芯直径参数仿真分析
        3.3.2 电磁铁芯工具磁极形状仿真分析
        3.3.3 电磁铁芯悬伸量的分析
        3.3.4 电磁感应器在加工状态下的仿真分析
        3.3.5 励磁电流对加工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3.3.6 加工间隙对加工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3.3.7 磁感应强度测试与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磁性研磨加工实验研究
    4.1 混合磨料平面磁性研磨正交实验研究
    4.2 粘结磁性磨料磁性研磨实验
        4.2.1 实验装置及实验参数
        4.2.2 影响磁性研磨加工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分析
        4.2.3 磁性研磨加工实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曲面磁性研磨加工实验研究
    5.1 凹凸曲面磁性研磨实验
        5.1.1 实验参数
        5.1.2 曲面磁性研磨实验分析
    5.2 模具曲面的磁性研磨实验研究
        5.2.1 模具磁性研磨
        5.2.2 模具曲面研磨分析
        5.2.3 模具曲面研磨量均匀性探讨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等量磨削的自由曲面磁性研磨的机理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机械加工精度及零件的表面质量
        1.2.1 机械加工精度
        1.2.2 表面质量的含义
        1.2.3 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2.4 零件表面质量的评价
    1.3 表面光整加工技术
        1.3.1 光整加工技术的含义
        1.3.2 光整加工技术特点
        1.3.3 光整加工技术分类
    1.4 磁性研磨光整加工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磁性研磨光整加工技术
    2.1 磁性研磨加工原理及特点
        2.1.1 磁性研磨加工原理
        2.1.2 磁性研磨加工特点
    2.2 磁性磨料磨粒的磨削机理
        2.2.1 研磨压力的产生
        2.2.2 磁性磨料受力解析
        2.2.3 磨粒飞溅的临界速度
        2.2.4 磨粒的加工机理
    2.3 磁性磨料的研究
        2.3.1 磁性磨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2.3.2 磁性磨料的成分构造
        2.3.3 磁性磨料的性能要求
        2.3.4 磁性磨料的制备
        2.3.5 磁性磨料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性研磨装置的设计
    3.1 磁性研磨装置的设计
        3.1.1 磁性研磨装置的组成
        3.1.2 磁性研磨装置的工作原理
    3.2 磁性研磨装置中的磁路设计
        3.2.1 磁路形式和磁回路材料的确定
        3.2.2 磁路结构及其相关参数的确定
        3.2.3 磁极头的设计
    3.3 实验装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性研磨光整加工性能的实验规划与分析
    4.1 实验方案设计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正交试验
        4.2.2 磁性研磨光整加工中最佳角度的确定
        4.2.3 加工面曲率半径对磁性研磨光整加工的影响
    4.3 磁性研磨光整加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磁感应强度对加工特性的影响
        4.3.2 加工间隙对磁性研磨加工效果的影响
        4.3.3 磁极转速对磁性研磨光整加工的影响
        4.3.4 加工时间对磁性研磨加工效果的影响
        4.3.5 磁性磨料的粒度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4.3.6 磁性磨料的填充量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4.3.7 研磨液对加工特性的影响
        4.3.8 导磁性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4.3.9 其它参数对加工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9)铝电磁快速铸轧系统磁场分析与特种电源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铸轧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1.1 常规连续铸轧
        1.1.2 快速连续铸轧
        1.1.3 电磁场铸轧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 变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变频器的发展与分类
        1.2.2 铝电磁场铸轧变频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磁场快速铸轧铸轧区复合电磁场分析
    2.1 复合电磁场的形成原理
        2.1.1 复合电磁场的发生装置
        2.1.2 电磁感应器工作原理
        2.1.3 复合电磁场的形成原理
    2.2 电磁力的主要电磁参数及其作用性质
        2.2.1 电磁力主要电磁参数的探讨
        2.2.2 电磁力的作用性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铝电磁铸轧特种电源控制系统分析
    3.1 控制要求
    3.2 铝电磁场快速连续铸轧生产系统整体方案
    3.3 铸轧特种电源的主电路方案
        3.3.1 单相交-交变频电路
        3.3.2 三相交-交变频电路
    3.4 控制方案设计
        3.4.1 被控变量的选择
        3.4.2 正弦电流波交-交变频控制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电磁铸轧变频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4.1 概述
    4.2 铝电磁铸轧变频电源在 SIMULINK中的建模
        4.2.1 单相交-交变频器的建模
        4.2.2 三相交-交变频器的建模与仿真
    4.3 铝电磁铸轧变频电源的仿真分析
        4.3.1 交-交变频器的模型参数设置
        4.3.2 交-交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
    5.1 控制系统的总体性能试验
    5.2 复合电磁场的实验研究
        5.2.1 复合电磁场的实验测量
        5.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卧铣改装磁力研磨机及磁路(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研磨机床的改装
2 永磁感应器的设计计算
    2.1 计算公式
    2.2 计算步骤
3 永磁感应器与电磁感应器的比较
4 结语

四、平面磁力研磨电磁感应器的设计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磁力研磨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外圆面的工艺参数优化[J]. 王栋,常钵阳,王哲.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1(05)
  • [2]18CrNiMo7-6钢V型缺口圆形截面试样磁力研磨工艺的研究[D]. 王哲. 郑州大学, 2020(02)
  • [3]磁力源设计与磁力研磨18CrNiMo7-6外圆面的工艺参数优化[D]. 常钵阳. 郑州大学, 2019(08)
  • [4]永磁场球形磁性磨料磁力光整加工试验研究[D]. 张萍萍. 山东理工大学, 2012(06)
  • [5]铝电磁铸轧带坯晶粒度软测量及复合磁场智能控制研究[D]. 凌玉华. 中南大学, 2010(11)
  • [6]面向模具曲面的磁性研磨加工技术研究[D]. 邱腾雄. 广东工业大学, 2008(08)
  • [7]基于等量磨削的自由曲面磁性研磨的机理和实验研究[D]. 宁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8]磁力研磨头形状对研磨效果的影响[J]. 冯宝富,盖全芳,赵万胜,梁桂航,王保卫,蔡光起.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8(01)
  • [9]铝电磁快速铸轧系统磁场分析与特种电源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 杜磊. 中南大学, 2007(06)
  • [10]卧铣改装磁力研磨机及磁路[J]. 冯申,冯云飞,沙石. 煤矿机械, 2007(02)

标签:;  ;  ;  ;  ;  

平面磁磨电磁感应器的设计与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