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中国制造业的“死角”

镂空,中国制造业的“死角”

一、空心化,中国制造业的“死穴”(论文文献综述)

方堃,李帆,金铭[1](2019)在《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探究如何重构性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消弭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传统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升级版,建基于电子政务向数字政府嬗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提升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转型。在对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所面临的碎片化、区隔化和分散化瓶颈制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依循整体性治理的学理逻辑,前瞻数字乡村治理新体系的未来图景,从跨地域、跨部门、跨功能整合的三维进路,为构建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对策建议。

王华宾[2](2019)在《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是中国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对企业价值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该问题的内部治理机制中,有制衡能力第二大股东的作用逐渐得到实务界的重视,例如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制衡大股东的引入被赋予重要地位,而学术界的研究目前也逐渐增多,普遍认为以第二大股东为关键要素的股权制衡,即“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对私利行为的治理重要甚至关键的制度安排。同时,媒体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也时常发挥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作用,是改善投资者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公司治理领域重点关注的新兴研究方向。因此,对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如何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该问题所涉及的制度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本研究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以多角度全面、深入分析媒体对样本公司监督水平,收集了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5879个样本数据,提出并验证了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包括:(1)总体而言,第二大股东制衡,即因第二大股东存在而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能够通过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产生治理作用,促进企业价值提升,而媒体监督虽然对私利行为并无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但是能够通过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正面影响。(2)强监管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优先通过关联担保尤其是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等形式上合法的交易方式获取私利,其次才会考虑通过资金占用或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方式,不再普遍选择通过关联产品和劳务交易方式获取私利。(3)对强监管背景下已经发生变化的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第二大股东以监督和制衡为主,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这种治理作用会传导到企业价值,对私利行为的治理是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产权安排对企业价值发挥正面影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大股东制衡是外部制度环境或者内部公司治理质量较差时,市场应对私利行为问题所内生出的产权层面的重要制度安排。(4)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具有正面作用,对私利行为则不具有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并不通过直接事后治理私利行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改善企业价值。这种改善企业价值的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5)媒体监督能够增强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从而实现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最终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影响。媒体监督是制度环境较差时市场内生的外部治理机制,其治理作用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媒体,受国有产权性质、政治关联背后政府力量的负面影响,也受分析师跟踪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从企业价值出发,检验强监管下控股股东私利行为方式选择,有助于加深对私利行为决策逻辑的理解,提高私利行为研究的可靠性。国内现有私利行为研究多直接沿用文献指标,忽视了2005年以来私利行为强监管政策的影响,缺乏指标适用性检验,本研究克服这一不足,从细分类型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出发,推测私利行为的方式选择,发现与之前研究相比,在强监管政策影响下,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和资金占用获取私利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2)通过研究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私利行为治理机制的研究多将第二至第五(或第十)股东视为整体考察股权制衡,对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考虑不足,本研究深入分析股东关系和产权执行能力,发现强监管背景下,在控股股东私利行为问题上,第二大股东更倾向于选择制衡而非合谋,由其存在所形成的制衡式产权安排对私利行为具有治理作用,因此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正面作用,表明第二大股东制衡通过治理私利行为这一路径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重要作用,丰富了科斯第二定理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研究。(3)将媒体因素纳入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框架,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视角研究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作用,拓展了媒体公司治理路径的研究,丰富了媒体治理理论以及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研究。国内现有媒体视角私利行为治理的研究主要考察媒体直接的事后治理作用,忽视了媒体监督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制衡这一潜在重要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从而发挥间接治理作用的重要路径,并且对私利行为和媒体监督的考察不够深入。本研究基于对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较大改进,在深层次考察媒体监督与私利行为的基础上,从第二大股东制衡的角度研究媒体监督对私利行为的间接治理作用,发现了媒体监督能够通过影响第二大股东产权执行影响其治理作用,实现间接治理,同时发现第二大股东的行为选择和治理作用会因交易费用而发生变化。(4)对现有媒体治理研究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为媒体治理研究深入分析媒体监督水平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一致性和复现性:对目前财务和会计领域权威的、基于中文语境的专业领域情感词典进行拓展,提出研究所忽略的、从公司层面进行媒体报道情感分析的方法,对从语句层面衡量语境影响的方法进行了较大改进,同时增加了研究所忽略的、从篇章层面对语境影响的考虑。

徐则荣,王也,陈江滢[3](2018)在《特朗普新政对美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警示》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减税、放松金融监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再工业化四种政策手段来实现"美国第一"目标。通过分析四种政策手段给美国带来的利弊影响,我们认为中国要认清美国对华实施贸易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坚决维护中国利益;认识放松金融监管的弊端,有效落实适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穿透式监管"模式,避免为"美国第一"买单。

曹新明,刘云开[4](2018)在《美国对华“301调查”所涉知识产权问题及其应对》文中研究表明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后,便以重振国内制造业作为执政重纲而采取一系列诡异的内外政策行动,包括宣布退出会谈各方基本达成一致的TPP、退出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启动对华"301调查"。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启动本次调查旨在阻挡中国产业升级和制造业发展的进程,并希望以此来遏制竞争对手。然而,此次"301调查"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显然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面对此次调查,我国政府应当利用中国市场的宽度、中华文化的厚度以及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强度以维护中国政府形象和企业利益,同时应当做好反制裁预案以对抗美国的报复行径。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审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市场体制机制以及相关问题,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完善。

高雪[5](2017)在《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京都市圈及纽约都市圈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发展较为成熟的都市圈范例,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可以说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就是都市圈演化发展的缩影。目前,我国京津冀都市圈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阶段,在取得了实质性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相较于东京及纽约都市圈产业的成功转型升级,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在对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以及京津冀都市圈在内的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前提下,进一步从演化博弈视角出发对上述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加以比较研究,从中发现影响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关键因素,包括制度设计、政府与市场职能的发挥、产业分工以及利益协调问题等因素,而东京及纽约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以上关键因素的合理运用,具体表现为:适时进行产业调整、都市群内产业分工明确、政府与市场职能界限清晰以及激励机制等制度设计合理;进而通过比较研究找出京津冀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着大企业带动能力不足、决策参与主体学习能力欠缺、政府与市场职能界限模糊以及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等问题;最后,借鉴国外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更有针对性的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具体建议,包括整合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的参与主体、京津冀各地根据比较优势整合产业、明确政府与市场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职能界限以及建立与完善包括激励机制在内的跨地区产业制度设计。文中的研究对寻求如何突破京津冀产业发展瓶颈、释放地区产业潜能,对京津冀产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磊[6](2016)在《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是颇具价值的研究课题。“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与千里沃野的农耕地利为其早期文明的强势积聚创造了条件,但“问鼎中原”的觊觎心理与易攻难守的平坦地势也令其优势地位的长久保持埋下了隐患。素来以“集百家之长”闻名的特有文化机制与遭天灾人祸荼毒的残破遗存现状,共同织就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复杂、繁混的生长背景。研究依托现代符号学、建筑现象学、文化生态学、文化地理学等知识结构,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肌理特征解读纳入中原文化谱系的本土语境之下,将肌理、型制同文化、规则进行一种回溯式的语义还原,辨明原生与衍生于地域本体的肌理、文化原型,梳理文化内构规则之于与肌理外构表象的深层作用机制,搭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风貌特征演变的完整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当前保护开发中所暴露的偏颇症结,提炼出人为扰动较小、贴近历史原真、益于自组织活力恢复的风貌保护、开发策略。研究拟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风貌构成的基本原型甄别基于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原地区的遗存特征,总结同文化圈层背景之下不同地域聚居建构的共性模式规律。结合典籍、文献、民俗、传说等资料信息,从选址成因、形态演化、空间体系等方面甄别、筛查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风貌构成的基本原型。(2)地域建构的本初规则还原任何地域范围、任何历史时段的聚居实践,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动力推手作用。利用数千年来从未发生断裂的中原文化特质优势,解读肌理表象与文化内涵间的深层逻辑与互适规律,从肌理图式、文化规则、联结表征等方面还原地域建构的本初规则。(3)风貌演化的宏观框架搭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风貌演替中的文化、肌理构成,并非单向的因果逻辑或简单的生物类比。以文化为楔入,将影响传统村落(镇)风貌特征的肌理要素、文化单元及其作用方式视为一个整体。以原型辨析为点、文化规则为纲、时间进程为引,搭建出宏观、完整、清晰的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风貌特征演化框架。(4)组织活力的修复策略探讨“乡愁”的留住与否关键在于传统村落(镇)的自组织动力恢复。以评选标准、开发模式、资源现状、认知差异、理论准适等客观条件为根据,通过透析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风貌解体之“象”来指出现有保护、开发策略的症结偏颇,通过立足于“原型——文化——肌理”的风貌形成机制以实现更新策略与地情现状的精准接入,提炼出人为扰动较小、贴近历史原真、益于自组织活力恢复的肌理修复策略。

勤思[7](2015)在《我国制造业的“倒闭寒流”来袭》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才红利远未形成,特别是全球产业升级,"工业4.0"即将到来,一场比拼高科技水平的智能制造业,正在淘汰传统落后的"工业2.0、3.0","中国制造"大部分处于"工业2.0"甚至"工业1.0"的水平,只有少数的"工业3.0",至于"工业4.0"基本上处于空白。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生产危机。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的"中国制造"根本没有新的生存空间,并在不断被挤压生存空间,低技术含量的代工企业正在快速消亡,过去主要依靠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尽头。"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里?

何小勤,谷人旭[8](2013)在《中国实体企业“空心化”及其化解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之根,也是企业发展之本。在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实体企业空心化日趋严重,已经危害到区域和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实体企业空心化主要表现为技术空心化、资本空心化、利润空心化、主业空心化和区域实体产业空心化五种形式。究其原因,主要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的缺乏,企业家精神的缺失,企业外部的成本上升,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影响企业发展的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等因素有关。化解实体企业空心化,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从人才与技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企业家精神塑造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实体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李锦[9](2012)在《让实体经济回归需要大智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12月9日,中国实体经济回归与转型论坛将在京举行,这是党的十八大后经济学界、企业界与新闻界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自然是件很热闹的事,当然人们更关心的是有多少道道。因为实体经济讨论已经一年半时间了,严重性、必要性、重要性,都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调子高喊了一年

马亮[10](2012)在《危机倒逼催生经济发展新理念》文中指出本文从金融危机带来的警示入手,分析了能源环境危机的根源,探讨了危机倒逼催生的经济发展新理念。指出发展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源的投入,免不了对环境的污染。然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对资源的滥用和对环境的破坏已接近地球承受的极限,危机倒逼催生经济发展的新理念—生态文明,它是超越工业经济模式的全新文明形态,能跳出成本外化的治理模式解决人类遇到的危机难题。

二、空心化,中国制造业的“死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心化,中国制造业的“死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检视
二、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性治理逻辑
三、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性治理进路
    (一)构建跨地域整合机制
        ⒈优化层级间公共服务数字资源结构
        ⒉搭建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二)构建跨部门整合机制
        ⒈完善“三位一体”的为农综合服务体系
        ⒉提升多元主体合作供给能力
    (三)构建跨功能整合机制
        ⒈创建基于客户感知的数据处理系统
        ⒉打造人机互动的智能服务体

(2)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概念界定
        1.3.1 企业价值
        1.3.2 控股股东
        1.3.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
        1.3.4 第二大股东制衡
        1.3.5 媒体监督
        1.3.6 情感分析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
        2.1.2 媒体治理理论
    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文献回顾
        2.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本质和动机
        2.2.2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识别和衡量方法
        2.2.3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因素
        2.2.4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经济后果
    2.3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文献回顾
        2.3.1 其他股东整体的治理作用
        2.3.2 第二大股东制衡的治理作用
    2.4 媒体治理的文献回顾
        2.4.1 媒体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监督作用
        2.4.2 媒体对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2.4.3 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机制
    2.5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新闻报道情感观点分析方法的研究
        2.5.1 情感分析方法的研究
        2.5.2 情感分析法在财务和会计领域的应用
    2.6 文献评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概念模型
    3.1 制度背景
        3.1.1 股权分置改革
        3.1.2 监管政策变革
        3.1.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3.1.4 媒体行业的历史与现状
    3.2 概念模型
        3.2.1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治理机制
        3.2.2 私利行为的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2.3 总概念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媒体治理研究方法的改进——基于语境的财经新闻情感分析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情感词典的拓展
        4.2.1 基于LM词典的财经新闻领域中文情感词典拓展
        4.2.2 情感词强度确定
        4.2.3 小结
    4.3 评价对象的识别
        4.3.1 段落的评价对象提取
        4.3.2 语句的评价对象提取
        4.3.3 小结
    4.4 语句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4.4.1 语句的主客观性判断
        4.4.2 主观语句的语境影响分析和情感强度计算
        4.4.3 质疑语句的判断和处理
        4.4.4 小结
    4.5 篇章整体层面基于语境语义规则的建立
        4.5.1 相关度判断
        4.5.2 转折关系考虑
        4.5.3 题材的影响
        4.5.4 小结
    4.6 方法的实现与测评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中介作用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
        5.2.1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5.2.2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5.2.3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5.3.3 计量模型设定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5.4.4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5.4.5 第二大股东制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假设
        6.2.1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6.2.2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与度量
        6.3.3 计量模型设定
    6.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相关性分析
        6.4.3 媒体监督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6.4.4 媒体监督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6.4.5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与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关系的影响
    7.1 引言
    7.2 研究假设
        7.2.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7.2.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取、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度量
        7.3.2 计量模型设定
    7.4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7.4.1 媒体监督对第二大股东制衡治理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作用的影响
        7.4.2 媒体监督间接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7.4.3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启示
    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词典
附录2 本媒体报道情感分析方法的程序算法和代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特朗普新政对美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警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减税
    (一) 减税方案
    (二) 减税带来的影响
        1、个税减免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阶层贫富两极分化。
        2、企业税改有利于美国大企业进行本土扩张, 攫取更多利润。
        3、减税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
二、放松金融业监管
    (一) 放松金融业监管方案
    (二) 放松金融业监管带来的影响
        1、降低对银行业一级资本要求会削弱银行抗风险能力, 增大了产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2、对小银行免除沃克尔法则, 使掌控自营交易风险上存在更多漏洞, 从而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3、限制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的权利会进一步助长金融业内暗箱操作, 加大金融业内部的潜在风险。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影响
        1、10000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美国经济恢复打下坚实基础。
        2、10000亿美元投资将使美财政赤字翻倍, 全方位改善基础设施将使其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
        3、若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将会造成美国GDP的大幅缩减和失业人数的激增。
四、再工业化
    (一) 再工业化方案
    (二) 再工业化影响
        1、贸易保护主义会给美国消费者和厂商带来更多不利, 工业发展更加困难, 财政收入骤减。
        2、通过增加军费预算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并非是再工业化的长远之举。
四、特朗普新政对中国的警示
    (一) 中国要正确认清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 坚决维护中国利益
    (二) 中国要正确认清美国放松金融监管带来的问题, 坚决落实符合我国金融实际的“穿透式监管”模式

(4)美国对华“301调查”所涉知识产权问题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美国“301条款”及其对华调查情况
三、2017年对华“301调查”的背景及动机
四、2017年对华“301调查”所涉知识产权问题
五、2017年对华“301调查”对中国的影响
六、应对2017年对华“301调查”的有效措施
    (一) 以详实充分的证据予以反驳
    (二) 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维权
    (三) 拿住美国死穴寻找双赢解决方案
七、结语

(5)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演化博弈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学术界对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1.3.2 国外学术界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不足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概况及特征
    2.1 东京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及现状
        2.1.1 东京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历程
        2.1.2 东京都市圈产业结构现状
    2.2 纽约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及现状
        2.2.1 纽约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历程
        2.2.2 纽约都市圈产业结构现状
    2.3 京津冀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及现实基础
        2.3.1 京津冀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
        2.3.2 京津冀产业升级的现实基础
    2.4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
        2.4.1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同特征
        2.4.2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的差异性
第3章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演化博弈的比较研究
    3.1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演化博弈的模型假设
        3.1.1 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假设
        3.1.2 在长期内产业决策不断演化
        3.1.3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一个演化均衡解
    3.2 东京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演化博弈分析
        3.2.1 东京都市圈产业萌芽期的演化博弈
        3.2.2 东京都市圈产业强化期的演化博弈
        3.2.3 东京都市圈产业成熟期的演化博弈
    3.3 纽约都市圈的产业转型升级演化博弈分析
        3.3.1 纽约都市圈第一次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演化博弈
        3.3.2 纽约都市圈第二次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演化博弈
        3.3.3 纽约都市圈第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演化博弈
    3.4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的演化博弈分析
        3.4.1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的横向演化博弈分析
        3.4.2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的纵向博弈分析
    3.5 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演化博弈的比较
        3.5.1 典型都市圈演化博弈过程的比较
        3.5.2 影响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演化博弈的关键因素
第4章 从国际比较看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东京都市圈与纽约都市圈产业成功转型升级的共同规律
        4.1.1 适时的产业调整,促成产业层次的提升
        4.1.2 明确的产业分工,使得地域间产业协调
        4.1.3 清晰的界限厘定,政府与市场积极配合
        4.1.4 恰当的激励机制,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
    4.2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4.2.1 大企业的先导带动能力不足
        4.2.2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演化博弈参与主体的学习能力欠缺
        4.2.3 京津冀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模糊
        4.2.4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4.3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对策
        4.3.1 及时整合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的参与主体
        4.3.2 京津冀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整合产业
        4.3.3 明确政府与市场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职能界限
        4.3.4 建立及完善跨地区的产业制度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释义
    1 聚落、村落、村镇
    2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景观村落
    3 文化区、区域共同传统、相互作用圈
    4 地域文化、传统文化
    5 文化结构
    6 肌理、文化、地域文化
    7 历史文化村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文化遗产
    8 自然村与行政村
    9 中原与河南的概念、指代流变
    说明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形势的需要
        1.1.2 价值的需要
        1.1.3 研究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选题的典型性
        1.2.2 选题的特殊性
    1.3 研究现状
        1.3.1 国际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二章 中原文化、中原村落的基本认知与楔入思考
    2.1 中原文化的基本认知
        2.1.1 文化的释义
        2.1.2 区划的共性
        2.1.3 主源的共识
        2.1.4 谱系的渊源
        2.1.5 特质的提炼
    2.2 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概况
        2.2.1 基本分布
        2.2.2 基本建制
        2.2.3 基本特征
    2.3 研究的楔入思路
        2.3.1 肌理与文化的定位
        2.3.2 以文化楔入的根由
        2.3.3 肌理与文化的关系
        2.3.4 肌理与文化的把握
    2.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三章 楔入思路整理
    3.1 中原地区遗存基质破损原因
        3.1.1 主观人为因素
        3.1.2 客观物质因素
    3.2 对遗存现状的审视
        3.2.1 开发状态:针对性与适用性的反思
        3.2.2 特色生成:逻辑性与层次性的反思
        3.2.3 自组织性:接入性与延续性的反思
    3.3 对研究体系的搭建
        3.3.1 原型辨析
        3.3.2 时间为引
        3.3.3 规则还原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四章 形成期: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原型
    4.1 何以聚:选址成因
        4.1.1 安全性
        4.1.2 近水性
    4.2 何以居:空间图式
        4.2.1 居所雏形:巢、穴、丘
        4.2.2 形态演化:由圆至方
        4.2.3 图式分解:方位、中心、分区
    4.3 何以规:文化图式
        4.3.1 禹迹与九州家国观
        4.3.2 生死与二元对应观
        4.3.3 象理与早期风水观
    4.4 具茨山与中原地区原始聚落
        4.4.1 具茨山的始源意义
        4.4.2 具茨山的原型意义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五章 发展期: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生长
    5.1 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自组织性
    5.2 内部动力的自组织
        5.2.1 内部更新:合与分
        5.2.2 外部限定:地与业
    5.3 文化模式的自组织
        5.3.1 与物于文的时空坐标体系
        5.3.2 文化内涵的多重交混
    5.4 联结表征的自组织
        5.4.1 礼化表征
        5.4.2 象化表征
        5.4.3 数化表征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六章 成熟期: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定型
    6.1 层次与逻辑
    6.2 原型与向
        6.2.1 释义
        6.2.2 特征
        6.2.3 分类:神性、权性、人性
        6.2.4 中心原型的指向图式
    6.3 文化与序
        6.3.1 释义
        6.3.2 特征
        6.3.3 分类
        6.3.4 文化内构的指向图式
    6.4 肌理与界
        6.4.1 释义
        6.4.2 特征
        6.4.3 肌理与界的呈现图式
    6.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七章 解体期: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衰落
    7.1 解体之象
        7.1.1 评选标准
        7.1.2 开发模式
    7.2 误读之异
        7.2.1 基本信息分析
        7.2.2 认知差异分析
        7.2.3 理论准适分析
    7.3 弥合之道
        7.3.1 现状条件的接入
        7.3.2 实践步骤的推进
    7.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八章 复兴期:中原地区传统村落(镇)的更新
    8.1 例证研究的前提
        8.1.1 案例的选取标准
        8.1.2 案例的先期概况
    8.2 已开发村落:西河大湾村
        8.2.1 现状概况
        8.2.2 既有规划
        8.2.3 弥合策略:文化与肌理的对接
    8.3 拟开发村落:寨卜昌村
        8.3.1 历史概况
        8.3.2 开发意向
        8.3.3 弥合策略:适用性与可行性的对接
    8.4 待开发地区:郏县传统村落(镇)资源的联动
        8.4.1 现状概况
        8.4.2 弥合策略:竞争与联动的共生
    8.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本章图片来源
    本章表格来源
第九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
        9.1.2 创新点
    9.2 研究思考
        9.2.1 时间与成效
        9.2.2 保护与开发
    9.3 研究展望
        9.3.1 框架的充实
        9.3.2 图式的细化
        9.3.3 理念的具化
        9.3.4 个案的深入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其他参考文献

(7)我国制造业的“倒闭寒流”来袭(论文提纲范文)

一、倒闭潮正在蔓延
二、中国制造亮起“红灯”
三、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
四、技术水平的代差才是“中国制造”的“死穴”
五、无可奈何花落去
六、“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里?
    1. 机器人大军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2. 制造业智能服务化将成企业转型升级主流趋势。
    3. 工业4.0将成为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的标杆。
    4. 定制化、智能化、精准化、小型化、专业化将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新希望。

(8)中国实体企业“空心化”及其化解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体企业空心化及其类型
    (一)技术型空心化
    (二)资本型空心化
    (三)利润型空心化
    (四)主业型空心化
    (五)区域型空心化
二、实体企业空心化产生的原因
    (一)人才缺乏竞争力
    (二)有效创新不足
    (三)成本上升压力增大
    (四)融资困境难以突破
    (五)市场体系亟待健全
    (六)企业家精神缺失
三、化解实体企业空心化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人才培养任用机制
        1. 优化研发人才培育和创新环境。
        2.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3. 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
    (二)提升政府对企业的调控绩效
        1. 规范企业发展的法律和法规。
        2. 拓展企业融资能力。
        3. 维护市场效率机制与功能。
    (三)培育卓越企业家精神

(10)危机倒逼催生经济发展新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危机带来的警示
二、能源环境危机不容漠视
三、危机倒逼催生经济发展新理念

四、空心化,中国制造业的“死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体性治理的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 方堃,李帆,金铭. 电子政务, 2019(11)
  • [2]媒体监督、第二大股东制衡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 王华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特朗普新政对美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警示[J]. 徐则荣,王也,陈江滢.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 [4]美国对华“301调查”所涉知识产权问题及其应对[J]. 曹新明,刘云开.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5]典型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D]. 高雪. 河北大学, 2017(01)
  • [6]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演变研究[D]. 刘磊.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2)
  • [7]我国制造业的“倒闭寒流”来袭[J]. 勤思. 商业文化, 2015(07)
  • [8]中国实体企业“空心化”及其化解路径[J]. 何小勤,谷人旭. 社会科学, 2013(06)
  • [9]让实体经济回归需要大智慧[N]. 李锦. 中国企业报, 2012
  • [10]危机倒逼催生经济发展新理念[J]. 马亮. 新西部(理论版), 2012(12)

标签:;  ;  ;  

镂空,中国制造业的“死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