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笔和带笔

借笔和带笔

一、借笔·带笔(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1](2020)在《家长“进”课堂的教育叙事研究 ——以镇江市W家长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家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正尝试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本研究以教育叙事的形式,将目光聚焦到一位亲身参与活动的家长身上。研究通过挖掘这位家长“进”课堂的契机、“进”课堂的过程、“进”课堂的实际效果,着力探寻家长“进”课堂的优化路径,为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在家长“进”课堂的契机方面,学生、学校和教师与家长自身都是推动家长W女士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从家长层面来看,W女士“进”课堂源于她作为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的责任感、作为母亲了解子女学校教育情况的使命感和作为普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认同感。从学生层面来看,W女士的女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的女儿希望通过活动来展现自己的在校表现并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同,她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自己获得来自同学更多的认可。从学校和教师层面来看,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对家校合作氛围的创设都对W女士“进”课堂起到推动作用。除此之外,W女士能够成为“进”课堂的最终人选,也离不开班主任老师对她的信任。在家长“进”课堂的过程方面,家长W女士的参与主要涉及备课与上课两方面的内容。在备课阶段,W女士依据活动的主题与儿童的兴趣,从网络资源里精心挑选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在上课阶段,W女士首先用寓言故事导入概念,然后借助情景剧帮助学生应用知识,最后以欣赏歌曲的方式结束活动。课后,W女士对此次活动的过程作出了反思与评价。整体而言,她对自己的表现较为满意,同时也意识到了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的难处。在家长“进”课堂的效果方面,此次活动对家校合作、家长个体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就家校合作而言,活动促进了家校关系的发展。通过活动,家长更加体谅与尊重教师,教师也更加了解家长。就家长个体的发展而言,活动让家长提升了参与学校教育的自我效能感,也让家长强化了提升自我教育能力的意识。除此之外,活动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效能。此次活动让学校可以通过开发家长资源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课程资源,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认真与专注,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此次活动也反映出R小学在家校合作实践层面上的不足。在W女士“进”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着活动安排较为随意,计划性较差、家校民主合作程度不深、家长参与课程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家长“进”课堂的发展,首先,应形成以“平等协商”为基础的家校合作的议事规范。这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与家长沟通的策略,也需要政策与学校能够保障家长主体地位的落实。其次,应构建以“系统性”为指向的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实践体系。这要求学校能够健全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运行机制,也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开发与利用班级中的家长资源。再者,应建立以“多元化主体”为核心的家长教育的支持系统。这需要学校与教师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也需要社会来拓宽家长教育工作的支持网络,为家长教育提供资源保障。

刘姣[2](2019)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偏旁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充分吸收迄今考释研究成绩的基础上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清华简》)一-七册中出现的22552个简文原形字(剔除卦象符号与残字)逐一进行偏旁分析,进而筛选出频率较高、覆盖篇目较广、构形富於变化的188个偏旁(简文用字中出现共计16040个偏旁),以之为对象进行偏旁构形分类,编成《清华简偏旁类纂》。在此基础上从偏旁角度入手,分析清华简文字的构形特点,并对既有字迹关系、文字考释等研究意见进行评估,提出新见。本文共三章: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成果概述以及在此基础上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关涉偏旁分析之释字整理。正确释字是分析偏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正确的考释意见指导下,偏旁整理才具有可信度。笔者写作过程中共收集相关考释四千余条,涉及考释论着760余篇。正文第一章仅收录与下文《偏旁类纂》部分直接相关的释字意见,被考释字头按《说文》排序,这些考释意见为我们拆分偏旁、分析偏旁构形提供了理论基础。考释意见下亦依据《偏旁类纂》的整理结果给出按语,并在此基础上对整理者释文进行订补。其他相关考释成果,诸如词义、断句、编连等意见限於篇幅不入正文,汇编成《<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册集释>》以附录形式附於文末(见《附录一》)。第二章为《清华简》偏旁类纂。本文以一定的构字频率、文献篇目覆盖率以及构形富於变化的可能性为筛选条件,选定有必要进入类纂的偏旁对象共188个,关涉简文用字中出现的偏旁16040个。188个偏旁依据写法特征共分为1285类,平均每个偏旁分为6-7种写法,其中写法较多的如“止”旁分为30类,“隹”旁与“虎”旁分为18类,“命”旁分为17类,另有分类较少的如“免”“尗”“昆”等旁分为2类。第三章为基於偏旁类纂的《清华简》相关问题研究,包括字迹研究及考释意见再商。在《祭公》是否可与《尹至》等11篇文献归为同一类字迹的问题上,学者们的意见存在分歧。本文从偏旁角度出发对共有偏旁写法进行调查,认为《祭公》与《尹至》等篇的在偏旁写法以及笔迹角度存在差异,应非同人所抄。在《筮法》与《子産》写手问题上,本文通过穷尽性的调查研究,认为此二篇并非出自一人手笔。不少学者对《郑文公问太伯》(甲、乙本)的写手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本文从偏旁写法及用字层面认为同一抄手的观点仍值得推敲。此外,学者们对《保训》篇字形“綉”右侧写法尚有分歧,本文认为右侧确为“屰”旁,所在简文释为“咸顺不逆”文从字顺。《附录》(见光盘)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册集释>》,以篇为单位收各类考释意见四千余条,期望能对全面释读《清华简》提供帮助;其二为《释字整理》部分关涉到的简文原形字整理,可方便读者进一步核查。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首次完成《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简文字形偏旁类纂,可直观、全面地展现《清华简》偏旁构形特点,为学界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偏旁整理及研究成果。(2)较为全面地吸收了学界有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研究成果,并对整理者释文进行修订,为《清华简》的学习和研究带来方便。

陈向向[3](2018)在《“革命”与书法 ——以于右任《标准草书》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传统书法的冲击首先来自文字。通过清末民初文字改革的追溯,让我们看到首先是民间智识人士出于大众化需要而对旧文字的实用化处理,其对待旧有文字并没有彻底否定与反叛的价值指向,只包含对文字理解的现代性性质。这一问题,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因钱玄同、傅斯年、鲁迅等一批新知识精英的鼓噪而成为“革命”与“反革命”的问题。钱等人认为,旧文字不单在于难写、难识,更在于其作为“经学”的承载而与“经”同构为“封建、落后”的性质与价值构成,由此从“反封建”的革命性质角度出发对“旧文字”及与“旧文字”相同构的“书法”、“经学”打倒在一起。文字是中国书法的传承性根基,内中包含中国文化的宇宙观与价值观、价值实现方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传统书法的第二轮冲击则来自于“新书写”——以印刷、钢笔等工具化、工业化、标准化来体现时代性、现代性价值的书写范式。与“文字改革”相同,当这种新书写范式与“革命”发生同构关系,并有了新文字、新知识的体系化结构,其不仅促成了文字与书写存在的新、旧替代与排斥关系,更在观念与价值层面促成了敌对和排除关系。这正是以旧文字与旧价值等相同构的“书法”在受到美术字进一步冲击后而采取的向“艺术”价值安放的原因。这一背景对于理解民国“书法”的“转型”极为重要。此前研究都有此方面的探寻,但没有发现这种“性质同构”关系促成的“价值排除”,从而将文字改革与印刷术等当成“影响因素”或“外在条件”去看待,对于理解书法环节与观念的互动关系不够明朗。顺着这条脉落,我们会发现于右任《标准草书》的动机与来历——文字改革的现代性指向与民族主义的深切情感,甚至也包括于右任对书法的个人情愫。然而,虽然民国时期以民族主义重新修订了社会道德价值方向,却无法动摇以“德”和“赛”完成的、沿袭新文化运动促成的新宇宙观与现代性价值,后者是时代更强烈的渴望与诉求,已经在社会观念结构中基本完成了统摄地位。在这种情形中,我们发现诸如草书运动、新书法革命中呈现的“二元四维”(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情感纠结与价值纠缠。于右任并无例外,其《标志草书》正是体现。然而,对于这一问题的一般研究仍局限在“书法”本身——哪怕有文字改革与民族主义的因素引入,并没有将观念结构的价值关系有效落实在“标草”分析上。最为有趣的是,如果沿着从标草到于草的脉落去考察,我们发现于右任出于时代性、公共性所做的“草字”贡献最终沦化为“圣千”笔墨的重构带给他个体的私人性完成。由此我们似乎发现任何一个时代的书法创造,都离不开时代价值的冲刷与个体生命的领悟,也无法脱身公共性的道德责任与私人性的性情使然。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便由“书法”的危机进入到“书法”的创新或创造。这一结局似乎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陈思捷[4](2017)在《初中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探究》文中认为写作是中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与自身、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内心情思、进行创造性构思的过程。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新课标理念倡导“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也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工具性知识传递,也应注意人文性的体现。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在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主宰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注重树立学生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然而在实际写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偏向工具性知识的传递,摸索“套路”,探究高分技巧,存在急功近利的模式化教学、公式化的作文评价等情况,忽视了其中的人文性。而学生们在作文中主体意识的缺位,个性难以发展的现象也不少见,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缺乏思想的文章屡见不鲜,使得写作教学陷入尴尬,人文精神缺失现状显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两者不能有所偏颇。人文精神在写作教学中的渗透,既符合写作学科精神需求,也符合学生人格可塑性的发展,更是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呼吁人文教育的需求。基于此,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因素的缺位与教师策略的不足两方面入手,对现今初中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其教学策略,希望能够让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重焕光彩,为学生打造具有生命力、焕发人文性的精神家园。

应洁琼[5](2017)在《请求策略之变化:来华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对外汉语教学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基于先导研究发现,留学生在中国逗留期间经常面临着跨文化交流带来的冲突。有学者指出语用能力是解决跨文化交流困难的关键所在。因此,来华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对他们在华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文献回顾,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基于各种言语行为开展对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但是关于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较为罕见。本研究试分析韩国、俄罗斯与法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进行请求时所采用的语用策略的特点,剖析来自三种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的语用发展轨迹及透析影响他们语用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期对教与学、留学生管理等层面带来一些启示。基于研究问题的属性,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并用调查法与人种志研究方法来回答三个研究问题。首先,设计了包含12个情景的语篇补全对话测试(DCT)来收集研究对象的语用策略使用情况的数据。根据需要,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20名中国本科生来完成DCT问卷,获得的数据做为对比基准。其次,在上外语言课程中随意选取了韩国学生、俄罗斯学生和法国学生各20名来完成问卷。通过对比,总结出来自这三个不同国家留学生请求策略的倾向性特征。最后,基于DCT的初步分析数据,并根据自愿原则,选择了3名分别来自这三个国家的留学生做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通过纵向跟踪数据分析他们语用能力变化的动态过程并挖掘出隐藏其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韩国留学生在请求言语行为中所采用的语义块(semantic formulae)与中国学生最为相似,法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差甚远而俄罗斯学生处于中间的位置。通过对权势与社会距离这两个情景因素影响语义块使用的情况分析发现,韩国留学生对有较高权势的人采用间接策略,对权势平等的人倾向于使用直接策略。另外,经过比较发现,在任一情景下,法国留学生较为间接而俄罗斯学生较为直接。总之,中国人与韩国人等级观念较重,重视集体主义,而法国与俄罗斯人重视平等与个人主义。然而,仅文化背景的差异并不能预测留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规律。基于质化与量化数据分析发现,俄罗斯留学生的语用语言能力与社会语用能力同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法国留学生的语用语言能力发展优于社会语用能力,而韩国留学生的社会语用能力发展远远超过语用语言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文化背景、动机与文化适应态度,社会活动及情景因素是影响语用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提炼出用于解释二语学习者语用发展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阐析文化背景与情景因素会引导语习者的动机与文化适应态度进行重塑,而动机与文化适应态度直接决定了学习者参与语言交流的宽度与深度,这最终会对语用语言能力与社会语用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项研究给教师的教学、留学生的学习、教材编写与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启示。另外,我们应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可以使来华留学生在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他们汉语语用能力的提高。

李恒光[6](2014)在《东汉简牍文字研究兼及书写载体转换问题 ——以东牌楼汉简、武威医简为纲》文中研究指明东汉魏晋时期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隶、草、行、楷四种字体都有广泛使用,并实现了通行字体由隶书向楷书的转变。简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书写载体,但这时期简牍文字研究却相对薄弱,学界对这一时期文字使用情况尚无一个整体的把握。同时碑板、纸张也开始进入书写领域,出现少有的木、石、纸并用的局面。时间相近而不同载体间书写的差异也是值得学界关注的领域。本文首先选取东汉时期最重要的两批简牍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抽样调查、对比分析、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现对东汉时期日常用字情况的整体把握。本文还对木、石、纸三种载体文字进行对比,直观呈现三者差异,进而从笔画、部件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不同载体文字书写差异的研究。研究表明,东汉时期简牍文字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后期,孕育了楷书的书写技法,部件使用存在混用、替换等现象;木、石、纸三种载体文字书写差异显着;木质载体物理属性是制约书写最重要因素,也是隶书产生的物质基础;石质载体对书写的制约通过刻写工具和刻写方法来实现,采用不同刻写方法所呈现文字形态也不同;纸质载体对书写制约最小,为书写提供了自由空间,这种“自由”带来笔画的趋平,结体趋于长方,是楷书成熟的物质基础。本文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东汉时期简牍的概况,阐明东汉简牍研究的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并对文章涉及到的字形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阐述本文论述中涉及到的字体与字形,对章草的命名提出新的解释。同时从笔画和部件两个层面对东汉时期简牍文字特点进行整体把握。第三章将东汉简牍与石刻文字进行对比研究,从两种材料共同使用的字形中选取10组进行同书体的对比,主要从“部件不同”和“笔画不同”两个角度考察由于书写载体不同(简与石)产生的文字差异。第四章将东汉简牍与楼兰残纸文字进行对比研究,从两种材料共同使用的字形中选取9组进行同书体的对比,从“部件不同”和“笔画不同”两个角度考察东汉魏晋时期由于书写载体不同(简与纸张)产生的文字差异,同时也呈现近一百年间字形的演变。第五章将东汉石刻与楼兰残纸文字进行对比研究,从两种材料共同使用的字形中选取10组进行同书体的对比,从“部件不同”和“笔画不同”两个角度考察相近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书写载体不同(石与纸)、书写工具不同(刻刀与毛笔)而产生的文字差异,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由于书写目的、功用和内容的差异对书写产生的影响。第六章主要介绍木质书写载体的自然属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特殊的书写制度,最后从运笔、笔画、部件三个层面梳理木质书写载体对书写本身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七章主要介绍石质书写载体广泛使用的社会背景,石质书写载体的属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刻写制度,最后对“双刀刊刻”和“单刀刊刻”两种情况分别从运笔、笔画、部件三个层面梳理石质书写载体对书写本身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八章主要论述“纸”的界定以及蔡伦改进造纸术所使用的原料和比例问题,同时概述出土两汉古纸情况并考辩相关字形,阐述纸质书写载体对书写制度产生的影响,最后从运笔、笔画、部件三个层面梳理纸质书写载体对书写本身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九章简单梳理书写的功用、书写载体、字体字形间的复杂关系,并对“无纸化”时代三者关系的新变化进行推测。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对“章草”的命名提出新的观点;第二,从木石纸三种书写载体自然属性角度论述不同书写载体对汉字书写的各个层面的影响;第三,从刊刻技术着眼将刑徒砖字形研究纳入同期石刻文字研究。

张亚萍[7](2013)在《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国外对于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已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却鲜有我国学者(无论是在修辞学界还是经济学界)涉足这一主题。鉴于国内对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的现状,本论文首先拟就亚当·斯密《修辞学和文学讲义》主旨及其国际上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的介绍和解读。然后将斯密的修辞学思想与其修辞实践相联系(以《道德情操论》为例),探讨从修辞角度能为斯密思想的解读提供怎样的洞见。接着通过解读斯密在其他着作(如《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与修辞相关的论述,更为深入系统地探讨斯密所持有的修辞观。最后,讨论斯密的修辞学思想对我国修辞学发展现状所具有的启示和意义。全文一共分为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回顾了斯密修辞学思想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第二章在简要地介绍了《修辞学和文学讲义》的时代背景后,首先针对修辞学讲义中斯密生前就已公开出版的《语言》一文的主旨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在这一文章中斯密建立一个语言发展的模型,即阐述了一个以人类的天性作为其论述的出发点,强调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满足人类“需求”,而与人的认知能力共生演化的这样一个过程。在这基础上,本文还介绍了不同学者对这一模型所做的不同解读。接着分“通过话语交流思想的途径”和“不同种类文本中的说服或愉悦原理”两部分介绍了《修辞学和文学》其他主要内容,并对这一讲义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第三章将斯密的修辞学思想与其修辞实践(文体风格)相联系(以《道德情操论》为例),探讨斯密着作中的文体特色及其在斯密的理论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关注了《道德情操论》的题目内涵、文中不同叙述视角之间的互动以及"Life is theater"暗喻等。此外,为了刻画斯密在这一文本中所致力于塑造的“修辞人格”,本文就斯密文中的模糊限制语使用特色及其所达到的语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章讨论了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等着作中与修辞相关的论述,以便更全面系统地探讨斯密所持有的修辞观。斯密在其道德哲学思想的相关论述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于修辞认知性特点的把握,而在其政治经济思想的相关论述中则展现了斯密对于修辞作为人类天性及其在政治经济领域所发挥的根本性作用的深入洞见。这些讨论不仅可以拓宽并加深我们对斯密所持有的修辞观的认识,并且为我们理解修辞在斯密整个思想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五章联系我国当代修辞学发展现状,探讨斯密的修辞学思想能为我们提供的启示。斯密所持有的广义的修辞观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反省中国的修辞哲学及其整个理论体系,以便从更综合与宽广的角度去考察人类的修辞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多学科交叉发展。最后,以斯密所建构的同情共感机制对语言礼貌现象(语言的间接性)的动因机制所具备的独特解释力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启示的意义所在。

李松儒[8](2012)在《战国简帛字迹研究 ——以上博简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现代笔迹学的研究成果对战国简帛字迹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与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四章,主要是对古文字字迹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总结,对战国简帛字迹的书写状况进行了考察,系统地总结出战国简帛字迹的特徵和研究方法,论述了利用字迹来研究对国简帛的重要性。下篇共三十五章,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为研究主体,对已公布的上博简各篇字迹特徵及其书写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时丽颖[9](2012)在《在真实道德冲突中成长——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文中研究说明道德教育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还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学生道德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需要不断经历各种道德冲突又不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才逐渐成长起来的。真实的道德冲突,将学生的切身利益置于真实的情景中,使学生的书本道德得到升华,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能够根据具体情景精心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杨永发[10](2011)在《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此论文通过对钱谦益、仇兆鳌、浦起龙、杨伦四家注本的细致梳理,参考自宋代以来的多种杜诗注本,对杜诗注释的各个注释项目的内容、术语、方式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通过大量的例证,整理出了诗歌注释的内容系统和功能系统。论文从语言学、文章学、文献学、文艺学四个方面来归纳诗歌注释的内容系统和功能系统,这是此论文的贡献之一,也是第一个创新点。如图:论文在此框架下分成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归纳了杜诗四家注注释的内容及其系统,分语言学、文章学、文献学、文艺学四章,较为详细地整理了诗歌注释内容的各个元素,并列举了大量的例证予以支撑。对清人注杜着作中的各种注释元素的整理,基本覆盖了杜诗注释的所有内容,为将来建立中国传统诗歌注释学铺下了一个坚实的底子,立起了基本的框架。这是对前人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研究和针对诗歌注释的大量零碎探讨的一个整合,完全着眼于诗歌注释,有意识地加强系统性和全面性,基本完整地归纳出了全部注释元素,并形成了诗歌注释的元素系统。这是本论文的第二个贡献。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前人都是前人和当代的训诂学家已经提及的,本文只是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和完整性方面的处理。第二章释诗法的内容,是前人未曾重视的,属本文的发现。第四章四家注本中的文艺学内容中传统诗歌的方法论和诗歌批评也是经常不当作注释学的内容来看待的,而事实上清人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这些内容上面,所以理所当然地要作为注释的元素来看待,而不是仅仅当作文学研究的内容。这也是本文提出的新认识。下篇整理杜甫诗歌注释的功能系统,即术语和方法,也分语言学、文章学、文献学、文艺学四章加以表述,同样列举了大量的注释例证,就诗歌注释的内容系统中的各种具体元素来归纳清人注释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方法,基本全面地整理了不同注释内容的不同术语和方法,挖掘出了不少现有的训诂研究中不曾提及的术语和未曾注意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和创新意义。如第五章中解释短语和句子的术语和方法、释通假的术语、释语法的方法、释方言俗语的术语和方法;第六章文章学的方法中释旨意的术语方法、释章法的术语、释层次结构的“代句法”;第七章文献学的方法中处理误说的方式和方法、辨编年的方法;第八章归纳文艺学的方法中提到的功效描述法、感受体验法、情感咏叹法、成因分析法、欣赏赞叹法、影响揭示法、批判指正法;第九章讨论的“推释法”、“引用法”、“比较法”、“提示法”等主要技法,都包含着创新成分。本文还有一个理论贡献,那就是创立了“施体”、“受体”两个概念,前者表示用以解释的内容,后者表示被解释的内容。较之传统的“被释词”等术语,这两个概念大大增强了对两个方面内容的概括力。

二、借笔·带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笔·带笔(论文提纲范文)

(1)家长“进”课堂的教育叙事研究 ——以镇江市W家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本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一)交叠影响域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
        (三)社会资本论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四)研究的信度与伦理问题
第二章 家长“进”课堂的契机
    一、家长自身有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一)身为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的责任
        (二)了解女儿在校情况的需要
        (三)维持良好家校关系的想法
    二、儿童有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愿
        (一)希望获得家长的肯定
        (二)希望得到同学们更多的认可
        (三)希望了解家长的表现
    三、学校与教师对家长参与的推动
        (一)定期的活动安排
        (二)欢迎家长参与氛围的创设
        (三)对“熟人”家长的青睐
第三章 家长“进”课堂的过程
    一、家长对“进”课堂内容的准备
        (一)注重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二)网络资源是最主要的来源
        (三)依据活动主题与儿童兴趣确定内容
    二、家长“进”课堂教学的过程
        (一)以寓言故事作为概念的导入
        (二)借助情景剧帮助儿童应用知识
        (三)通过歌曲来结束活动
    三、家长“进”课堂后的感受
        (一)总体满意自己的表现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不够
        (三)课堂管理上有力不从心
第四章 家长“进”课堂的效果
    一、促进家校关系的发展
        (一)家长更加体谅与尊重教师
        (二)教师更加了解家长
    二、促进家长个体的发展
        (一)提升了家长参与的自我效能感
        (二)增强了家长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促进学校办学效能的提升
        (一)有助于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二)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 家长“进”课堂的优化路径
    一、形成以“平等协商”为基础的家校合作的议事规范
        (一)教师要优化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二)政策与学校要保障家长主体地位的落实
    二、构建以“系统性”为指向的家长参与教学的实践体系
        (一)学校要健全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的运行机制
        (二)教师要灵活地开发与利用班级中的家长资源
    三、建立以“多元化主体”为核心的家长教育的支持系统
        (一)学校与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
        (二)社会要拓宽家长教育工作的支持网络
附件1 家长“进”课堂家长访谈提纲
附件2 家长“进”课堂学生访谈提纲
附件3 家长“进”课堂教师访谈提纲
附件4 活动观察记录表
参考文献
致谢

(2)《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偏旁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关涉偏旁分析之释字整理
    说明
    释字整理
    《隶定字修改表》
    《篇名对应表》
第二章:《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偏旁类纂
    说明
    偏旁类纂
第三章:专题讨论
    第一节:《祭公》与《尹至》等篇字迹关系再研究
    第二节:偏旁视角下《筮法》、《子産》字迹同一性讨论
    第三节:《郑文公问太伯》甲本、乙本字迹关系再议
    第四节:《保训》篇“咸顺不逆”再诂
结语
偏旁检索表
后记
附录
    附录一(光盘):《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集释
    附录二(光盘):关涉偏旁简文原形

(3)“革命”与书法 ——以于右任《标准草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汉字革命与新书写观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汉字革命”
    第二节 新文字带来的书写冲击
    第三节 草书与文字改革
第二章 新书写审美与现代性指向
    第一节 现代语境下的新书写
    第二节 科学语境下的新书写
    第三节 革命语境下的新书写
    第四节 美术与美术字
    第五节 新书写体系对传统书写的冲击
第三章 书法与民族主义的复兴
    第一节 “国粹”与民族主义
    第二节 民国政府:由西化向民族主义的回调
    第三节 民族主义复兴与书法复归
    第四节 宇宙论与价值观:失去同构性的文化复兴
    第五节 宇宙论与中国书法
第四章 标准草书:书法之新书写试验
    第一节 书法危机与书法自救
    第二节 标准草书社
    第三节 标准草书与文字改革
    第四节 草书标准化的开展
    第五节 标准草书美学
    第六节 标准草书的内在冲突
第五章 从“标草”到“于草”
    第一节 于草:“标准”与“自由”
    第二节 于右任草书分析
    第三节 革命书法:从于右任到毛泽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初中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人文精神与写作教学
    第一节 人文精神起源与勃兴
    第二节 人文精神的界定
    第三节 人文精神与语文教育
第二章 初中写作教学人文精神缺失现状分析
    第一节 问卷数据分析
    第二节 问卷现象分析
第三章 初中写作教学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生因素的缺位
    第二节 教学因素的不足
第四章 初中写作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增强主体意识,挣脱思想束缚
    第二节 内外延相结合,留心观察生活
    第三节 言为心声,由心生发
    第四节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塑造人文氛围
    第五节 科学评价,平等对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请求策略之变化:来华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design overview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5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Key concepts
    2.2.1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2.2.1.1 Pragmatic competence
    
2.2.1.2 Pragmatic transfer
    2.2.2 Politeness across cultures
    
2.2.2.1 Politeness
    
2.2.2.2 Politenes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2.2.3 Situational factors in requests
2.3 Theoretical concepts
    2.3.1 Sociocultural theory
    2.3.2 Language socialization theory
    2.3.3 Dynamic systems theory
    2.3.4 The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model
2.4 Studies o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2.4.1 Pragmatic learning during study abroad
    2.4.2 Requests
    
2.4.2.1 Requests across cultures
    
2.4.2.2 Requests in Chinese
    2.4.3 Influencing factors on L2 pragmatic development
2.5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is study
2.6 Summary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Introduction
3.2 Research questions
3.3 Rationale for research design
    3.3.1 Mixed research method
    3.3.2 Quantitative method: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3.3.3 Qualitative method
    
3.3.3.1 Case study approach
    
3.3.3.2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ing
    
3.3.3.3 Observation
3.4 Research design
    3.4.1 The research site
    3.4.2 Participants
    3.4.3 Instruments
    
3.4.3.1 Design of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3.4.3.2 Administration of interviews
    
3.4.3.3 Administration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3.4.4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3.4.5 Data analysis
    
3.4.5.1 Analysis of DCT data
    
3.4.5.2 Analysis of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data
    
3.4.5.3 Analytic procedures
    3.4.6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3.4.7 Ethical issues
3.5 Summary Chapter 4 Features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4.1 Introduction
4.2 Pragmatic strategies of request acts in Chinese
    4.2.1 Semantic formulae of request acts
    4.2.2 The most popular semantic formulae
    4.2.3 Effects of social constraints on semantic formulae
    
4.2.3.1 Power
    
4.2.3.2 Social distance
4.3 Effects of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on pragmatic production
    4.3.1 Comparison of semantic formulae across cultures
    
4.3.1.1 Openers
    
4.3.1.2 Head acts
    
4.3.1.3 External modifications
    
4.3.1.4 Internal modifications
    4.3.2 Perceptions of situational variables across cultures
    
4.3.2.1 Power
    
4.3.2.2 Social distance
4.4 Features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across cultures
4.5 Summary Chapter 5 Pragmatic Development
5.1 Introduction
5.2 Joy – a Korean student: shy, unsociable and practice-oriented
    5.2.1 Joy’s Profile
    5.2.2 Joy’s pragmatic features of requests
    5.2.3 Joy’s development trajectory
    
5.2.3.1 Pragmalinguistic development
    
5.2.3.2 Sociopragmatic development
    
5.2.3.3 Subsection summary
    5.2.4 Joy’s cultural background
    5.2.5 Joy’s motivation and acculturation attitude
    5.2.6 Joy’s social activities
    
5.2.6.1 Classroom learning
    
5.2.6.2 Travelling around China
    
5.2.6.3 Activities on electronic platform
    5.2.7 Contextual factors
    
5.2.7.1 School culture
    
5.2.7.2 Host members’ attitudes
    5.2.8 Section summary
5.3 Amy – a Russian student: open-minded, sociable and interaction-oriented
    5.3.1 Amy’s Profile
    5.3.2 Amy’s pragmatic features of requests
    5.3.3 Amy’s development trajectory
    
5.3.3.1 Pragmalinguistic development
    
5.3.3.2 Sociopragmatic development
    
5.3.3.3 Subsection summary
    5.3.4 Amy’s cultural background
    5.3.5 Amy’s motivation and acculturation attitude
    5.3.6 Amy’s social activities
    
5.3.6.1 Social interaction
    
5.3.6.2 Classroom learning
    
5.3.6.3 Activities on electronic platform
    5.3.7 Contextual factors
    
5.3.7.1 School culture
    
5.3.7.2 Host members’ attitudes
    5.3.8 Section summary
5.4 Eve-a French student: reserved, individualistic and experience-oriented
    5.4.1 Eve’s Profile
    5.4.2 Eve’s pragmatic features of requests
    5.4.3 Eve’s development trajectory
    
5.4.3.1 Pragmalinguistic development
    
5.4.3.2 Sociopragmatic development
    
5.4.3.3 Subsection summary
    5.4.4 Eve’s cultural background
    5.4.5 Eve’s motivation and acculturation attitude
    5.4.6 Eve’s social activities
    
5.4.6.1 Social interaction
    
5.4.6.2 Classroom learning
    
5.4.6.3 Activities on electronic platform
    5.4.7 Contextual factors
    
5.4.7.1 School culture
    
5.4.7.2 Host members’ attitudes
    5.4.8 Section summary
5.5 The overview of cross-case study: 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
5.6 Summary Chapter 6 General Discussion
6.1 Introduction
6.2 Features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6.2.1 Pragmatic strategies of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6.2.2 Comparison among cultural groups
6.3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pragmatic development
    6.3.1 Pragmalinguistic development
    6.3.2 Sociopragmatic development
    6.3.3 Cultural distance and pragmatic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6.4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motivation and acculturation attitudes
    6.4.1 The inner relation of the model
    6.4.2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model and social interaction
6.5 Routinized social activities
    6.5.1 The main role of social interaction
    6.5.2 The supportive role of other activities
6.6 Contextual factors
    6.6.1 Host members’ attitudes as a reflective mirror
    6.6.2 The school culture as a double-edged sword
6.7 A model for pragmatic development
6.8 Summary Chapter 7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7.1 Introduction
7.2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7.3 Contributions of the research
7.4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7.5 Implications
7.6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7.7 Concluding remarks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A: DCT questionnaire
Appendix B: Likert Test Scale
Appendix C: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protocol
Appendix D: Samples of DCT completed by participants
Appendix E: Coding of DCT data
Appendix F: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Appendix G: Sample transcription of interview

(6)东汉简牍文字研究兼及书写载体转换问题 ——以东牌楼汉简、武威医简为纲(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东汉简牍文字研究绪论
    1.1 东汉简牍材料概述
    1.2 东汉简牍文字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预期目标与研究意义
    1.4 字形说明
第二章 东汉简牍文字字体问题与总体特征
    2.1 字体及其相关问题
    2.2 章草、隶楷与东汉简牍文字字体字形问题
    2.3 东汉简牍文字总体特征
第三章 东汉简牍与石刻文字比较研究
    3.1 部件不同
    3.2 笔画不同
第四章 东汉简牍与纸质文字比较研究
    4.1 部件不同者
    4.2 笔画不同者
第五章 东汉石刻与纸质文字比较研究
    5.1 部件不同
    5.2 笔画不同
第六章 木质材料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6.1 木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与整治
    6.2 与木质材料相适应的书写制度
    6.3 木质材料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第七章 石质材料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7.1 东汉时期石刻极盛的背景
    7.2 石刻所用主要材质属性及与之相适应的书写制度
    7.3 石质材料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第八章 纸质材料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8.1 造纸术的起源与改进
    8.2 出土两汉古纸概述与考辨
    8.3 纸张用于书写后书写制度的演进
    8.4 纸质材料对汉字书写的影响
第九章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文所及部分材料校读札记
附录2 本文所及不同书写材料对照字形简表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研究综述
        1.2.1 亚当·斯密《语言》一文研究综述
        1.2.2 亚当·斯密《修辞学和文学讲义》研究综述
    1.3 亚当·斯密文体风格研究综述
    1.4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与其整个思想体系研究综述
        1.4.1 修辞学思想与伦理学思想
        1.4.2 修辞学思想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1.5 本研究介绍
第二章 亚当·斯密《修辞学和文学讲义》
    2.1 前言
    2.2 《修辞学和文学讲义》背景介绍
    2.3 《修辞学和文学讲义》主旨
        2.3.1 《语言》一文
        2.3.1.1 文章主旨
        2.3.1.2 亚当·斯密所建构的语言发展模型
        2.3.1.3 意义
        2.3.2 修辞学思想
        2.3.2.1 通过话语交流思想的途径
        2.3.2.2 不同种类话语中的说服或愉悦原理
    2.4 《修辞学和文学讲义》意义及影响
第三章 亚当·斯密修辞学实践与其修辞风格
    3.1 概述
    3.2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目辨析及翻译
        3.2.1 题目的由来
        3.2.2 题目内涵辩析
        3.2.2.1 "sentiment(s)"
        3.2.2.2 “moral sentiments”与“natural sentiments”
        3.2.2.3 “theory”与“system”
        3.2.3 建议新的译名《道德情知论》
    3.3 《道德情操论》文本修辞特色分析
        3.3.1 不同叙述视角的互动
        3.3.2 “Life is theater”隐喻
    3.4 斯密模糊限制语使用特色
        3.4.1 模糊限制语定义
        3.4.2 《道德情操论》与同时代道德哲学着作词频对比
        3.4.3 道德情操论》第一章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其语用意义分析
        3.4.3.1 情感加强型模糊限制语
        3.4.3.2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3.4.3.3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3.4.4 与休谟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与其整个思想体系
    4.1 引言
    4.2 修辞与道德哲学思想
        4.2.1 修辞与道德情感的产生
        4.2.2 修辞与合宜性的判断
        4.2.3 修辞的认知性
        4.2.4 《修辞学和文学讲义》和《道德情操论》
    4.3 修辞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4.3.1 修辞与社会发展阶段
        4.3.2 修辞与市场
第五章 给当代修辞学发展的启示
    5.1 引言
    5.2 亚当·斯密的修辞观
        5.2.1 主体间的互动
        5.2.2 修辞的认知性
        5.2.3 每个人都是修辞家
    5.3 对我国修辞学发展现状的启示
    5.4 同情共感机制视阈下的语言礼貌现象解释
        5.4.1 “礼貌策略说”和“礼貌规范说”
        5.4.2 亚当·斯密的同情共感机制简述
        5.4.3 共感机制下的礼貌现象解释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亚当·斯密着作
    (二) 其他中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8)战国简帛字迹研究 ——以上博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上篇 战国简帛字迹研究
    第一章 古文字字迹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第一节 秦汉时代笔迹研究
        第二节 古文字材料字迹研究
        第三节 关於简帛字迹研究方法的总结
        第四节 利用现代笔迹学原理研究战国简帛字迹的可行性
    第二章 战国简帛字迹的书写情况
        第一节 书写工具
        第二节 书写载体(书写材料)
        第三节 书写者
    第三章 战国简帛字迹特徵分类概述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貌特徵
        第二节 用字写法特徵
        第三节 形态特徵
        第四节 错字特徵
        第五节 搭配比例特徵
        第六节 运笔特徵
        第七节 标识符号特徵
        小结
    第四章 战国简帛字迹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利用字迹特徵对竹简进行分篇编联
        第二节 利用字迹特徵对残简进行拼合
        第三节 利用书手的个体书写特徵来考察文字使用现象
        第四节 利用书手的字迹特徵对文字进行考释
        第五节 通过抄手的书写特徵来考察先秦古书传抄的过程
        第六节 对先秦书法史的研究
        第七节 利用字迹特徵对竹简进行辨伪
下篇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字迹研究
    第一章 《孔子诗论》、《鲁邦大早》、《子羔》字迹研究
    第二章 《(?)衣》、《彭祖》、《兢公疟》、《吴命》字迹研究
        第一节 《(?)衣》、《彭祖》、《竞公疟》、《吴命》字迹特徵
        第二节 上博三《彭祖》简4的归属
        第三节 上博七《吴命》字迹研究
        第四节 《孔子诗论》、《子羔》、《鲁邦大旱》与《彭祖》、《竞公疟》、《吴命》等篇字迹封比
    第三章 《性情论》字迹研究
    第四章 《民之父母》、《武王践阼》、《颜渊问於孔子》字迹研究
        第一节 《民之父母》、《武王践阼》、《颜渊问於孔子》字迹特徵
        第二节 上博七《武王践阼》字迹研究
    第五章 《从政》字迹研究
    第六章 《昔者君老》、《内豊》字迹研究
        第一节 《昔者君老》、《内豊》字迹分析
        第二节 上博五《季庚子问於孔子》简16的归属
    第七章 《容成氏》字迹研究
    第八章 《周易》字迹研究
    第九章 《中弓》字迹研究
    第十章 《互先》字迹研究
    第十一章 《采风曲目》字迹研究
    第十二章 《逸诗》字迹研究
    第十三章 《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字迹研究
        第一节 《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字迹特徵
        第二节 《昭王毁室·昭王与龚之(?)》与《昔者君老》、《内豊》字迹对比
    第十四章 《柬大王泊旱》字迹研究
    第十五章 《相邦之道》字迹研究
    第十六章 《曹沫之陈》字迹研究
    第十七章 《竞建内之》、《鲍叔牙与隰朋之谏》字迹研究
    第十八章 《季庚子问於孔子》字迹研究
        第一节 《季庚子问於孔子》字迹研究
        第二节 《内豊》附简的字迹归属
        第三节 港简5、6、8的归属
    第十九章 《姑成家父》字迹研究
    第二十章 《君子为礼》、《弟子问》字迹研究
        第一节 《君子为礼》与《弟子问》字迹特徵
        第二节 《弟子问》简3归属
        第三节 《弟子问》简24字迹特徵
        第四节 上博一《孔子诗论》中介绍的两枚简的归属
    第二十一章 《三德》字迹研究
    第二十二章 《鬼神之明·融师有成氏》、《李颂》、《兰赋》字迹研究
        第一节 《鬼神之明·融师有成氏》、《李颂》、《兰赋》字迹特徵
        第二节 《李颂》字迹分析
    第二十三章 《孔子见季(?)子》字迹研究
    第二十四章 《庄王既成·申公臣灵王》、《平王问郑寿》、《平王与王子木》字迹研究
        第一节 《庄王既成·申公臣灵王》、《平王问郑寿》、《平王与王子木》字迹分析
        第二节 《志书乃言》简8的归属
        第三节 上博六《庄王既成·申公臣灵王》、《平王问郑寿》、《平王与王子木》的分篇及编联
    第二十五章 《慎子曰恭俭》字迹研究
        第一节 《慎子曰恭俭》字迹特徵
        第二节 《凡物流形》甲本简27归属
    第二十六章 《用日》字迹研究
    第二十七章 《天子建州》甲乙本字迹研究
        第一节 《天子建州》乙本字迹情况
        第二节 《天子建州》甲乙本的抄写关系
        第三节 《天子建州》甲乙本中一些较为特殊的文字写法
    第二十八章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研究
        第一节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分析
        第二节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中不同字迹的书写情况
        第三节 《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的抄写关系
    第二十九章 《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迹研究
        第一节 《凡物流形》甲本字迹研究
        第二节 《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迹对照研究
    第三十章 《凡物流形》甲本、《天子建州》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研究
        第一节 《凡物流形》甲本、《天子建州》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字迹特徵
        第二节 《凡物流形》甲本、《天子建州》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抄写的历时性
        第三节 《凡物流形》甲本、《天子建州》乙本、《君人者何必安哉》甲乙本“先”字的释读
    第三十一章 《郑子家丧》甲乙本字迹研究
        第一节 《郑子家丧》乙本字迹特徵
        第二节 《郑子家丧》甲乙本字迹对照研究
        第三节 利用字迹研究封《郑子家丧》进行文字释读
    第三十二章 《子道饿》字迹研究
    第三十三章 《成王既邦》字迹研究
        第一节 《成王既邦》字迹特徵
        第二节 《成王既邦》筒9、12、13、16字迹特徵
        第三节 《成王既邦》简4字迹特徵
        第四节 《成王既邦》简2字迹特徵
        第五节 《成王既邦》各简归属及分篇
    第三十四章 《命》、《王居》、《志书乃言》字迹研究
        第一节 《命》、《王居》、《志书乃言》字迹分析
        第二节 上博六《平王问郑寿》简7字迹研究
    第三十五章 《有皇将起》、《鶹鷅》字迹研究
附录
    附录一:上博简(一——八)各篇存篇题情况表
    附录二:上博简(一——八)各篇存标识符号表
    附录三:上博简(一——八)各篇特徵字表
    附录四:上博简(一八)各篇竹简形制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摘要
Abstract

(9)在真实道德冲突中成长——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道德冲突与真实道德冲突
二、在真实道德情景中实现道德飞跃
    (一)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
    (二)从道德行为到道德认知
三、经历冲突,实现成长

(10)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杜诗四家注研究的意义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本题目的创新之处
    五、杜甫及四家注简介
    六、本文的体例
上篇四家注的内容体系
    第一章 语言学内容
        第一节 释字
        一、释音
        二、释形
        三、音、形、义兼释
        四、音义分离现象的注释
        第二节 释词
        一、释词义
        二、释词性
        三、释词用
        第三节 释短语
        一、释基本意义
        二、释语境意义
        三、释语用意义
        四、释指涉意义
        第四节 解句
        一、解释内容
        二、阐发意思
        三、说明语法
        四. 指明功能
        五. 解释读法
        六、揭示诗人心理
        七、提示逻辑关系
        第四节 释方言俗语
        一、释方言例
        二、释俗语例
    第二章 文章学内容
        第一节 释诗旨
        一、释章旨
        二、释总旨
        第二节 释修辞
        一、使事用典
        二、修辞格
        第三节 释构造
        一、释段落与层次
        二、释过渡与衔接
        三、释伏笔与照应
        第四节 释体制与章法
        一、说明诗体
        二、说明诗韵
        三、说明诗格
        四、说明诗律
        五、说明诗格、诗体的发展历史
        六、释章法
        第五节 其它内容
        一、释表达方式
        二、释关键词句——诗眼
    第三章 文献学内容
        第一节 释人事名物制度
        一、释人
        二、释物
        三、释天文地理
        四、释社会政治
        五、释事件
        六、释时间
        七、释理据
        第二节 说明发凡起例、校勘
        一、发凡起例
        二、校勘
        第三节 释编年及创作背景
        一、释编年
        二、释创作背景
    第四章 文艺学内容
        第一节 诗法理论
        一、指明赋比兴
        二、阐述体制规则
        三、诗法分析的几个范畴
        四、指示具体技法
        第二节 鉴赏
        一、赏析语言
        二、赏析意境
        三、赏析艺术
        四、赏析章法
        第三节 批评
        一、评作家作品的特色、影响及继承关系
        二、评艺术成就
        三、评前人注释
        四、评诗病
下篇 四家注的功能系统
    第一章 语言学内容的注释方法
        第一节 释音的术语和方法
        一、术语
        二、方式
        三、方法
        第二节 注释字词的术语和方法
        一、术语
        二、方法
        第三节 解释短语和句子的术语和方法
        一、术语
        二、方法
        第四节 释通假的术语
        第五节 释语法的方法
        一、直表法
        二、补足法
        三、解意法
        第六节 释方言俗语的术语和方法
        一、四家注释杜诗方言俗语的方法
        二、四家注释杜诗方言俗语的术语
    第二章 文章学内容的注释方法
        第一节 释旨意的术语方法
        一、直表法
        二、驳正法
        三、互成法
        四、引证法
        第二节 释章法的术语
        一、指向下文的术语
        二、指向上文的术语
        三、不定方向的术语
        第三节 释层次结构的术语和方法
        一、四家注释层次结构的术语
        二、四家注释层次结构的方法
    第三章 文献学内容的注释方法
        第一节 注释异文的术语和方法
        一、注释异文的术语
        二、辨正异文的方法
        第二节 处理误说的方式和方法
        一、处理误说的方式
        二、处理误说的方法
        第三节 辨编年的方法
        一、以人物行踪、履历辨编年
        二、依据前后诗篇辨编年
        三、以地名辨编年
        四、以时节辨编年
        五、以史实辨编年
        六、以情理辨编年
    第四章 文艺学内容的注释方法
        一、功效描述法
        二、感受体验法
        三、境界标示法
        四、艺术解析法
        五、欣赏赞叹法
        六、影响揭示法
        七、批判指正法
    第五章 几种有代表性的注释方法
        第一节 引用法
        一、有关引用的基本例句
        二、引用的术语
        三、引用法的优点
        第二节 比较法
        一、多人注释比较
        二、杜诗与他人之诗文比较
        三、杜诗内部比较
        四、比较法的价值
        第三节 推释法
        一、推释法的工作原理
        二、推释法的常用术语
        三、推释法的特征
        四、推释法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节 提示法
        一、提示法的功用
        二、提示法的常见术语
        三、提示法的优缺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借笔·带笔(论文参考文献)

  • [1]家长“进”课堂的教育叙事研究 ——以镇江市W家长为例[D]. 高雅. 江苏大学, 2020(05)
  • [2]《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偏旁整理研究[D]. 刘姣.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革命”与书法 ——以于右任《标准草书》为中心[D]. 陈向向.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4]初中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探究[D]. 陈思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5]请求策略之变化:来华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研究[D]. 应洁琼.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东汉简牍文字研究兼及书写载体转换问题 ——以东牌楼汉简、武威医简为纲[D]. 李恒光.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7]亚当·斯密修辞学思想研究[D]. 张亚萍. 浙江大学, 2013(04)
  • [8]战国简帛字迹研究 ——以上博简为中心[D]. 李松儒. 吉林大学, 2012(09)
  • [9]在真实道德冲突中成长——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J]. 时丽颖.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2(01)
  • [10]杜诗四家注之内容系统与功能系统研究[D]. 杨永发.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借笔和带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