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的实用方法

一种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的实用方法

一、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的一种实用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甄浩[1](2021)在《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是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城,是我国多元文化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宗教文化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居样貌和独特民居建筑空间。自西藏和平解放至今,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颁布,可以发现当地乡土民居建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趋向集中,细部构造做法更加现代化,空间的功能变的单一,新建民居的室内热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等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通过总结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规律以及演变背后的因素,对藏族民居建筑研究的理论进行扩充,为研究藏族民居建筑提供资料,为地域创作实践提供思路。首先,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梳理了拉萨自然人文环境、拉萨农村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并汇总了拉萨历史民居以及新建民居的基础资料。之后,本文运用了建筑类型学、社会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并分析了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的演变规律及其原因。通过运用建筑类型学理论,从总体布局与体量、房屋格局与布置、功能特征、材料构造与结构、室内外装饰和室内热环境六个方面总结了不同时段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空间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通过运用社会行为学理论,从群体性模仿行为的视角分析拉萨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背后的原因。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从室内物理环境变化和室外空间变化的角度分析当地居民的室内外活动变化。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在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中,部分特征得以保留,部分特征发生变化,而其中发生的变化较为明显。1、院落空间和建筑体块变的单一;2、建筑体量变高变大;3、室内核心空间发生了偏离;4、家具布置变的宽松;5、院落空间的功能多样性降低,室内空间的功能专一性加强;6、建筑材料、细部构造和结构趋向现代化;7、室内外装饰的位置、色彩和图案发生变化;8、新建民居的室内空气温度降低、空气湿度提高。通过分析其演变背后的动力机制发现: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是民居建筑演变的前提条件,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是民居建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观念是民居保留部分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变的研究,发现了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遗失现象和盲目模仿现象。针对目前拉萨民居演变特征及因素,在今后的民居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居民的现实空间需求,通过合理采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特征元素,为居民提供既满足生理需求又满足心理需求的民居建筑方案,为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和传承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做努力。

谭小静[2](2021)在《晋东南典型合院式传统民居风环境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晋东南,顾名思义,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艺术沉淀,其中晋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正是这一沉淀过程中的佼佼者,是晋东南地区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真实反映和写照,其具有极高的建筑文化研究价值[1]。传统民居在晋东南地区广泛分布[1]。而其建筑形式可以分为窑洞式民居、合院式民居以及其他类型民居形式等,合院式民居是应用较多的建筑形式,且在晋东南地区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考虑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我国提出“美丽乡村”政策,大力发展“被动式绿色建筑”,而发展“乡土建筑”、“被动式绿色建筑”是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我国目前的被动式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的标准规范、法规制度、技术支撑、鼓励政策等需要完善,还不够健全[2]。考虑到被动式绿色建筑的研究包括建筑的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等的研究,并结合晋东南地区的气候条件,春夏季多雨温润,秋冬季季风盛行,风环境对于建筑环境的影响较大,传统民居夏季需要散热通风,冬季需要保温防风,所以从风环境角度对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进行研究,研究合院式民居在风环境影响下的建筑形成理念,提炼出晋东南地区典型合院式传统民居的风环境驱动机制,得到其基于风环境影响下不同功能空间的形态生成。

张宇[3](2021)在《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岛近代(1897年-1949年)建筑表现出特有的域外文化移植现象,对外墙灰墁的研究不仅包含文化与观念的阐明,也包含了建造技术与工艺的揭示。在不同时代历史背景和建造技术与工艺的影响下,外墙灰墁呈现历时性演化,即使在同时代采用相同营建范式也存在共时性差异。灰墁作为建筑外立面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修复工程中应给予重视。目前灰墁的修复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施工人员缺乏专业修复素质、修复效果未达到预期或质量不达标、修复后缺少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的保养维护等,因此对灰墁修复的适宜性技术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旨在解决灰墁修复的现状问题,形成一种系统的、成熟的、适宜的修复体系,为后期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对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及基材的研究,本文先后分析了灰墁的发展历史、类型及施工工艺,接着分析了灰墁和基材的组分及性能,包括灰墁的胶砂比、骨料、粘结剂、添加剂、物理性能和基材的用材、砌筑方式、物理性能。对于灰墁的劣化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并结合劣化迹象分析劣化成因。本文的核心章节分为灰墁的劣化修复和清洗两部分。对于灰墁的劣化修复,本文首先明确了修复原则,分别介绍了灌浆修复技术、局部修补技术,根据劣化迹象又介绍了其它修复技术。最后重点介绍了整墙重做技术的修复规程,,分为:前期调研、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资料汇编和归档、修复评价五个阶段,又将施工阶段进一步分为:确定修复范围、清除劣化砂浆、基材处理、浇水润湿、做灰饼标筋护角、抹底灰中灰、面层抹灰、浇水养护。对于灰墁的清洗,本文总结了清洗要求及注意事项、清洗对象、清洗规程,将清洗技术分为水清洗、物理清洗、化学清洗、敷剂清洗和生物清洗,并横向对比分析了每种技术的清洗原理、优缺点、主要清洗对象,最后根据灰墁常见清洗对象制定适宜的清洗方法。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次研究过程的主要结论,笔者评估了研究成果的成功与不足,展望了本领域的研究前景。

李思超[4](2021)在《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文中研究说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根基之一是采用文献来考证其学术发展脉络,即文献本是“记录一切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代称。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爆炸成为一种常态化。知识更新速度远大于人们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随着文献数量激增,现今已经难以通过窥见全貌。亟待需要进行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基于数字人文的“远读”理念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化总结,梳理其研究历程。首先,在文献收集1236篇学术论文和50余部着作的基础上,采用“远读”方法对其从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图景描摹:(1)论文关键词视角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宏观演进特征。(2)科学知识图谱下的陕西民居和聚落(3)比较了陕西和全国相关研究的关系(4)陕西民居研究和陕西地区建筑工作者进行的其他地区民居研究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论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早期探索(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稳步发展(改革开放——21世纪初),多元繁盛(21世纪初——至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大事件进行了解读。最后,从现有的陕西地方通史和全国民居相关着作、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着作和98篇代表性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内容的归纳,梳理出具体的8大研究主题和具体的21个研究方向。本研究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基础资料,为未来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研究参考样本。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民居建筑学学科的发展。

黄文倩[5](2021)在《江门市来苏村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处在21世纪,老龄化加剧将是整个地球村都要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因此对我国住宅进行适老性建设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政策深入民心,关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人们开始逐渐重视所处的生活环境。研究乡土建筑的适老性改造需要做到理论结合实践,这不仅在理论层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实例改造设计中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以江门市来苏村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过学习老年住宅案例和分析老年人相关特征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的养老住宅空间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面了解老年住宅空间需满足无障碍、安全和适用等需求。通过对来苏村传统民居调研及分析,从居室功能空间、无障碍环境、能源与基础设施这三大方面总结出来苏村传统民居适老性改造的困境。面对来苏村传统民居适老性水平较低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功能布局,进行格局调整;注重细节设计,提升无障碍性;家用设施完善,提升生活品质的适老性改造建议。文章重点在于对来苏村传统民居适老性改造的探索。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原则,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来苏村传统民居空间的适老性设计,涵盖门厅、起居室、餐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此外对来苏村传统民居进行无障碍改造。本人参与导师的课题组,在团队的努力下共同发明创造出自动式门槛、轮椅坡道和轮椅升降辅助装置等专利,实际性地解决来苏村传统民居内无障碍通行的问题。同时对来苏村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以提升其适老性水平,其中涉及到的改善其风环境、热环境和光环境。结合以上内容对来苏村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希望为类似的适老性改造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宋子昕[6](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印晶金[7](2021)在《环巢湖地区淮军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特征性研究》文中指出合肥作为长三角副省级城市,有着“大湖名城,淮军故里”的美誉,淮军文化作为合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淮军民居遗存众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庭院空间”为切入点,调研分析并总结出其特征性。论文总共分为六章,论文前三章对淮军民居的起源、发展以及对其形成有影响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深度分析,并且对合肥淮军民居遗存以及分布进行基本性调研。第四章通过筛选保存及修复完好的淮军民居进行实地测绘和照片采集,进而通过庭院空间的空间序列、组合、尺度、空间处理手法、围合要素、景观要素、建筑色彩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第六章通过的调研、分析以及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淮军民居庭院空间特征。并且对合肥所存淮军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全文以淮军民居庭院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淮军民居的特征性为导向,对实际的淮军民居现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对其进行了总结以及对其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以此能够为淮军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些帮助。

张磊[8](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认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吴祺航[9](2021)在《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配套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并推动传统行业绿色化转型;同时,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为节能减排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建筑行业是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高的行业之一。大量的既有建筑仍存在性能低、能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的问题。因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融资难而收益的外部性较强,目前其发展缓慢,需引入绿色金融推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快速发展。目前缺乏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清晰界定,金融机构在缺乏增信机制的情况下难以对项目风险进行预判,导致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的融资通道不畅。本文旨在提出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思路及现有困境的解决方案。首先,本文通过调研梳理了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与我国现阶段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并结合绿色改造项目中各改造主体的需求,对我国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此需求,本文提出绿色保险担保的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融资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配合“绿色改造潜力评价”、“改造技术适宜性评价”和“运行绿色性能监测与评价”方法,为金融机构提供项目识别手段和增强其对项目绿色性能把控的能力。第二,研究筛选了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息息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现场调研、图纸调研、问卷和计算模拟等多种手段对待评价项目各方面指标进行评分。继而采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以实际工程项目的数据作为评价尺度,建立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潜力评价方法。第三,本文建立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适宜性评价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改造技术适宜性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方法从法律、标准角度和技术适用性角度对改造技术初步适宜性筛选,定量评价方法结合技术可行性、实施效果、和经济对改造技术优先级进行排序,为改造技术选型提供决策依据。第四,研究建立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运行性能监测机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选取了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建筑运行阶段资源节约和室内环境品质性能。通过面积加权的方式对每个单一空间的性能指标参数进行处理,得到建筑绿色性能的数据。可为金融机构调整投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采用上述评价方法对浙江杭州某校园案例建筑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该案例建筑的改造潜力为改造潜力一般等级,得到与该建筑相适宜的改造技术优先级排序,并得到该建筑的运行绿色性能情况。本文提出的配套评价方法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为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龚滢[10](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的一种实用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的一种实用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调研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目标
2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发展背景
    2.1 拉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环境
        2.1.3 人文环境
        2.1.4 社会经济
    2.2 拉萨农村情况介绍
        2.2.1 拉萨村庄基本概况
        2.2.2 拉萨农村经济发展
    2.3 相关政策与法规
        2.3.1 国家政策
        2.3.2 地方政策
    2.4 现状调查研究概述
        2.4.1 调研情况概述
        2.4.2 调查内容
        2.4.3 调查方法
        2.4.4 调研成果
    2.5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发展阶段研究
        2.5.1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划分时段依据
        2.5.2 20世纪50-90年代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2.5.3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2.5.4 2000年初至今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3 20世纪50-90年代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3.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3.1.1 总体布局
        3.1.2 建筑体量
    3.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3.2.1 空间格局
        3.2.2 室内家具布置
    3.3 功能特征
        3.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3.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3.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3.4.1 建筑细部构造
        3.4.2 建筑结构形式
    3.5 装饰图案与色彩
        3.5.1 室外装饰
        3.5.2 室内装饰
    3.6 室内热环境
        3.6.1 测试信息
        3.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4.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4.1.1 总体布局
        4.1.2 建筑体量
    4.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4.2.1 空间格局
        4.2.2 室内家具布置
    4.3 功能特征
        4.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4.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4.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4.4.1 建筑细部构造
        4.4.2 建筑结构形式
    4.5 装饰图案与色彩
        4.5.1 室外装饰
        4.5.2 室内装饰
    4.6 室内热环境
        4.6.1 测试信息
        4.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2000年初至今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5.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5.1.1 总体布局
        5.1.2 建筑体量
    5.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5.2.1 空间格局
        5.2.2 室内家具布置
    5.3 功能特征
        5.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5.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5.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5.4.1 建筑细部构造
        5.4.2 建筑结构形式
    5.5 装饰图案与色彩
        5.5.1 室外装饰
        5.5.2 室内装饰
    5.6 室内热环境
        5.6.1 测试信息
        5.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
    6.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的演变
        6.1.1 空间趋向单一
        6.1.2 体块趋向整体
        6.1.3 体量趋向变大
    6.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的演变
        6.2.1 格局趋向集中
        6.2.2 家具变多变大
    6.3 室内外功能特征的演变
        6.3.1 庭院功能多样性降低
        6.3.2 室内功能专一性加强
    6.4 主体材料、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的演变
        6.4.1 材料更替
        6.4.2 构造做法改变
        6.4.3 结构转变
    6.5 装饰图案与色彩的演变
        6.5.1 室外装饰位置改变
        6.5.2 室内装饰色彩和图案变多
    6.6 室内热环境的演变
        6.6.1 案例平面
        6.6.2 新建民居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6.6.3 新建民居室内空气湿度提升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未尽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拉萨民居调查问卷
致谢

(2)晋东南典型合院式传统民居风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2.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与启示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1.3 论文研究的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框架
        1.3.2 论文研究方法
第2章 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与背景分析
    2.1 晋东南地区概述
        2.1.1 晋东南地区的背景分析
        2.1.2 晋东南地区民居概述
    2.2 晋东南地区气候环境对其传统民居的影响
第3章 晋东南地区典型合院式传统民居风环境实测研究
    3.1 “四大八小四风口”传统民居典型建筑风环境实测案例分析
        3.1.1 “中宪第”建筑概况
        3.1.2 “中宪第”建筑风环境实测
        3.1.3 “中宪第”建筑细部风环境分析
        3.1.4 “中宪第”基于风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空间总结
    3.2 “簸箕院”传统民居典型建筑风环境实测案例分析
        3.2.1 “慈母堂”建筑概况
        3.2.2 “慈母堂”建筑风环境实测
        3.2.3 “慈母堂”建筑细部风环境分析
        3.2.4 “慈母堂”基于风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空间总结
    3.3 “棋盘院”传统民居典型建筑风环境实测案例分析
        3.3.1 “天官府”建筑概况
        3.3.2 “天官府”建筑风环境实测
        3.3.3 “天官府”建筑细部风环境分析
        3.3.4 “天官府”基于风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空间总结
    3.4 “八卦院”传统民居典型建筑风环境实测案例分析
        3.4.1 “田家院”建筑概况
        3.4.2 “田家院”建筑风环境实测
        3.4.3 “田家院”建筑细部风环境分析
        3.4.4 “田家院”基于风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空间总结
    3.5 “扶主房”传统民居典型建筑风环境实测案例分析
        3.5.1 “三都堂”建筑概况
        3.5.2 “三都堂”建筑风环境实测
        3.5.3 “三都堂”建筑细部风环境分析
        3.5.4 “三都堂”基于风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空间总结
    3.6 晋东南地区五种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建筑基于风环境建筑模型归纳总结
第4章 基于“典型传统民居建筑模型”对民居风环境模拟分析
    4.1 软件介绍
    4.2 风环境软件模拟程序
        4.2.1 室外风环境模拟程序
        4.2.2 室内风环境模拟程序
    4.3 风环境模拟程序可行性分析
        4.3.1 “四大八小四风口”建筑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4.3.2 “簸箕院”建筑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4.3.3 “八卦院”建筑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4.3.4 “棋盘院”建筑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4.3.5 “扶主房”建筑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4.3.6 风环境实测与模拟结果总结分析
    4.4 对实测生成的建筑模型的不同功能空间进行对比分析
        4.4.1 天井空间风环境优化对比分析
        4.4.2 院落空间风环境优化对比分析
        4.4.3 檐廊空间风环境优化对比分析
        4.4.4 入口空间风环境优化对比分析
        4.4.5 建筑层数风环境优化对比分析
        4.4.6 总结
    4.5 综合归纳的建筑模型的风环境模拟分析
第5章 晋东南典型合院式传统民居风环境驱动机制归纳总结
    5.1 天井空间风环境驱动机制
    5.2 院落空间风环境驱动机制
    5.3 檐廊空间风环境驱动机制
    5.4 入口空间风环境驱动机制
    5.5 建筑层数空间风环境驱动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点
        6.1.1 结论
        6.1.2 本文的创新点
    6.2 不足与展望
        6.2.1 本文的不足之处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录 晋东南地区五种合院式传统民居风环境实测数据统计表

(3)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释义
        1.1.1 青岛近代建筑
        1.1.2 外墙
        1.1.3 灰墁
        1.1.4 砂浆
        1.1.5 基材
        1.1.6 修复
        1.1.7 适宜性技术
        1.1.8 劣化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研究法
        1.3.2.2 调查法
        1.3.2.3 实验法
        1.3.2.4 跨学科研究法
        1.3.2.5 个案研究法
        1.3.2.6 经验总结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图
第2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及灰墁分析
    2.1 外墙灰墁近代发展历史
        2.1.1 德占时期(1897 年-1914 年)
        2.1.2 第一次日占时期(1914 年-1922 年)
        2.1.3 北洋及国民政府时期(1922 年-1938 年)
        2.1.4 第二次日占及国民政府时期(1938 年-1949 年)
    2.2 外墙灰墁类型及做法
        2.2.1 一般抹灰墙面
        2.2.2 拉毛灰墙面
        2.2.3 洒毛灰墙面
        2.2.4 拉条灰墙面
        2.2.5 人造石墙面
        2.2.6 水刷石墙面
        2.2.7 干粘石墙面
        2.2.8 其它类装饰墙面
        2.2.9 花饰线脚
    2.3 外墙灰墁组分及性能分析
        2.3.1 胶砂比
        2.3.2 骨料
        2.3.3 粘结剂
        2.3.4 添加剂
        2.3.5 灰墁性能检测
        2.3.5.1 灰墁孔隙率检测
        2.3.5.2 灰墁吸水性能检测
        2.3.5.3 灰墁强度检测
    2.4 外墙基材组分及性能分析
        2.4.1 用材
        2.4.1.1 砖材
        2.4.1.2 石材
        2.4.2 基材砌筑方式
        2.4.3 基材性能检测
        2.4.3.1 基材孔隙率检测
        2.4.3.2 基材吸水性能检测
        2.4.3.3 基材强度检测
    2.5 小结
第3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劣化分析
    3.1 检测技术
        3.1.1 XRD衍射检测
        3.1.2 电子显微镜检测
        3.1.3 强度检测
        3.1.4 灰墁碳化深度检测
        3.1.5 毛细吸水系数检测
        3.1.6 微波湿度检测
        3.1.7 超声波检测
        3.1.8 内窥镜检测
    3.2 劣化迹象
        3.2.1 空鼓
        3.2.2 剥落
        3.2.3 酥化
        3.2.4 裂纹裂缝
        3.2.5 泛碱
        3.2.6 褪色
        3.2.7 生长微生物
    3.3 劣化成因
        3.3.1 结构体系问题
        3.3.2 环境影响
        3.3.3 可溶盐
        3.3.4 动植物
        3.3.5 其它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技术
    4.1 灰墁修复原则
        4.1.1 最小干预原则
        4.1.2 真实性原则
        4.1.3 可逆性原则
        4.1.4 整体性原则
        4.1.5 可识别性原则
    4.2 灌浆修复技术
        4.2.1 适用类型
        4.2.2 修复要求
        4.2.3 修复规程
    4.3 局部修补技术
        4.3.1 适用类型
        4.3.2 修复要求
        4.3.3 修复规程
    4.4 其它修复技术
        4.4.1 泛碱处理
        4.4.2 褪色处理
        4.4.3 微生物处理
    4.5 整墙重做技术
        4.5.1 前期调研
        4.5.2 设计阶段
        4.5.2.1 修复砂浆设计要求
        4.5.2.2 修复砂浆选材
        4.5.3 施工阶段
        4.5.3.1 确定修复范围
        4.5.3.2 清除劣化砂浆
        4.5.3.3 基材处理
        4.5.3.4 浇水润湿
        4.5.3.5 做灰饼、标筋、护角
        4.5.3.6 抹底灰中灰
        4.5.3.7 面层抹灰
        4.5.3.8 浇水养护
        4.5.3.9 其它注意事项
        4.5.4 资料汇编和归档
        4.5.5 修复评价
    4.6 小结
第5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清洗技术
    5.1 清洗要求及注意事项
        5.1.1 清洗要求
        5.1.2 注意事项
    5.2 清洗对象
        5.2.1 污染颗粒
        5.2.2 染色涂鸦
        5.2.3 生物污染
        5.2.4 污渍
        5.2.5 泛碱
    5.3 清洗规程
        5.3.1 现场调研
        5.3.2 实验分析
        5.3.3 方案设计
        5.3.4 现场试验
        5.3.5 实施清洗
        5.3.6 评估归档
        5.3.7 日常维护
    5.4 清洗技术
        5.4.1 水清洗
        5.4.1.1 低压水清洗
        5.4.1.2 高压喷射
        5.4.1.3 蒸汽清洗
        5.4.1.4 雾化水喷淋
        5.4.1.5 清洗流程
        5.4.1.6 水清洗技术对比
        5.4.2 物理清洗
        5.4.2.1 研磨清洗
        5.4.2.2 机械清洗
        5.4.2.3 激光清洗
        5.4.2.4 超声波清洗
        5.4.2.5 干冰清洗
        5.4.2.6 清洗流程
        5.4.2.7 物理清洗技术对比
        5.4.3 化学清洗
        5.4.3.1 化学清洗
        5.4.3.2 清洗流程
        5.4.4 敷剂清洗
        5.4.4.1 敷剂清洗
        5.4.4.2 清洗流程
        5.4.5 生物清洗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成果的激增使得学术研究图景日趋复杂
        1.1.2 信息化时代使得量化学术研究历程成为可能
        1.1.3 信息技术驱动下改变了传统文献的认识方式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基础理论:数字人文
    1.4 研究现状
        1.4.1 传统民居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1.4.2 构建传统民居研究框架、研究技术路线的研究现状
        1.4.3 相关议题其他类型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1.4.4 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定量化分析
    2.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文献数据收集
        2.1.1 数据收集
        2.1.2 获取研究对象
        2.1.3 收集结果
    2.2 文献数量变化情况
        2.2.1 研究专着
        2.2.2 学术论文
    2.3 量化研究一:论文关键词分析
        2.3.1 总体关键词词云描摹
        2.3.2 分时段关键词词云描摹
    2.4 量化研究二: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4.1 共现词统计和解读
        2.4.2 膨胀词分析和解读
    2.5 量化研究三:《中国传统民居文献索引》中的陕西相关研究
        2.5.1 粗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5.2 细粒度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2.6 量化研究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陕西民居和聚落研究
        2.6.1 传统民居与聚落相关研究区位分析
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
    3.1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历程分期依据
        3.1.1 已有研究综述
        3.1.2 本研究的分期
    3.2 第一阶段:早期探索期(20 世纪30 年代至改革开放)
        3.2.1 民居研究先声:从龙庆忠到刘敦桢
        3.2.2 民居广泛调查:全国研究和陕西调查
        3.2.3 考古发掘研究:半坡村史前聚落考古
        3.2.4 乡村建设活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3.2.5 民居展示利用:大办地主庄园博物馆
        3.2.6 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
    3.3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期(改革开放-21 世纪初)
        3.3.1 首部综合专着:《陕西民居》的编纂
        3.3.2 考古复原研究: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
        3.3.3 国际交流合作:竞赛教学和保护实践
        3.3.4 民居展示利用:阶级教育展览馆转型
        3.3.5 绿色窑居建筑:延安枣园村绿色住区
        3.3.6 文物普查活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
    3.4 第三阶段:多元繁盛期(21 世纪初至今)
        3.4.1 民居展示利用:民营化博物馆的兴起
        3.4.2 文物保护制度:从古村落到传统村落
        3.4.3 文物普查活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4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代表性文献内容解读
    4.1 地区建筑通史和中国民居专着中的陕西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
        4.1.1 地区建筑通史着作中的陕西民居
        4.1.2 中国民居研究专着
    4.2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代表性研究专着
        4.2.1 总体面貌解读
        4.2.2 地区民居综合着作
        4.2.3 民居专项研究着作
        4.2.4 民居个案研究着作
    4.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4.3.1 概说
        4.3.2 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图谱的绘制
        4.3.3 研究方向1:某类型民居研究
        4.3.4 研究方向2:民居和聚落个案研究
        4.3.5 研究方向3:农宅建设
        4.3.6 研究方向4:设计创作
        4.3.7 研究方向5:绿色建筑
        4.3.8 研究方向6:人文地理
        4.3.9 研究方向7:风景园林
        4.3.10 研究方向8:旅游开发
    4.4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述评
        4.4.1 与全国研究现状的比较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重点文献统计表
    代表性学术专着
    代表性期刊论文
附录2 陕西地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相关建筑竞赛图纸
附录3 陕西传统民居和聚落作为创作原型的建筑实践
附录 4 图录和表录
    图录
    表录
硕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

(5)江门市来苏村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1.1.2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
        1.1.3 养老模式的选择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2 老年人养老住宅空间的需求分析
    2.1 老年住宅案例分析
        2.1.1 江门市幸福养老院案例调研
        2.1.2 赤崎日间照料中心案例
        2.1.3 墨尔本港温特林厄姆老年公寓案例
    2.2 老年人相关特征分析
        2.2.1 老年人生理需求及改造建议
        2.2.2 老年人心理需求及改造建议
        2.2.3 老年人行为特征及居住需求
    2.3 相关规范要求
    2.4 本章小结
3 来苏村传统民居现状及适老性改造困境
    3.1 来苏村及传统民居的总体情况
    3.2 来苏村传统民居的调研分析
        3.2.1 居室的功能空间现状分析
        3.2.2 居室内无障碍环境分析
        3.2.3 能源与基础设施情况分析
    3.3 来苏村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总结
        3.3.1 来苏村传统民居的居室功能空间存在的不足
        3.3.2 来苏村传统民居内无障碍环境存在的不足
        3.3.3 来苏村传统民居内相关能源与基础设施情况存在的不足
    3.4 来苏村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建议
        3.4.1 完善功能布局,进行格局调整
        3.4.2 注重细节设计,提升无障碍性
        3.4.3 家用设施完善,提升生活品质
    3.5 本章小结
4 来苏村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探索
    4.1 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原则
    4.2 传统民居的功能空间适老性
        4.2.1 门厅
        4.2.2 起居室
        4.2.3 餐厅
        4.2.4 卧室
        4.2.5 厨房
        4.2.6 卫生间
    4.3 传统民居的无障碍改造
        4.3.1 无障碍出入口
        4.3.2 轮椅坡道
        4.3.3 轮椅升降辅助装置
        4.3.4 扶手
    4.4 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提升
        4.4.1 被动式生态建筑经验对传统民居的环境影响
        4.4.2 居住空间环境提升策略
    4.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总结
    创新点
    研究不足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问卷调查内容
附录B 问卷调查情况(节选)
附录C 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D 调研照片(部分)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环巢湖地区淮军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特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创新点
        1.6.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研究
    2.1 有关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
        2.1.1 淮军
        2.1.2 淮军传统民居
        2.1.3 特征性
        2.1.4 庭院
    2.2 庭院相关概述
        2.2.1 场所功能
        2.2.2 景观功能
        2.2.3 生态功能
        2.2.4 审美功能
    2.3 庭院分类
        2.3.1 天井式庭院
        2.3.2 合院式庭院
        2.3.3 组合式庭院
    2.4 庭院构成要素
        2.4.1 围合要素
        2.4.2 景观要素
    2.5 庭院空间处理手法
        2.5.1 庭院的空间布局方式
        2.5.2 庭院空间的空间序列
        2.5.3 庭院空间的空间组合
        2.5.4 庭院空间的尺度
        2.5.5 庭院空间的隔与透
        2.5.6 庭院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2.6 小结
第三章 淮军民居形成背景及调研目录分析
    3.1 淮军民居起源
        3.1.1 历史渊源
        3.1.2 合肥地区自然环境因素
        3.1.3 合肥地区人文环境因素
    3.2 淮军民居现状
        3.2.1 现状分析
        3.2.2 现实问题
    3.3 淮军调研实录及实例分析
        3.3.1 淮军民居调研现状
        3.3.2 淮军民居庭院空间类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军民居庭院空间典型性分析
    4.1 院落加天井—以李鸿章故居为例
        4.1.1 背景介绍
        4.1.2 李鸿章故居平面布局
        4.1.3 空间处理手法
        4.1.4 庭院空间处理
        4.1.5 小结
    4.2 纯院落—以吴毓芬故居为例
        4.2.1 背景介绍
        4.2.2 吴毓芬故居平面布局
        4.2.3 庭院空间处理手法
        4.2.4 庭院空间处理
        4.2.5 小结
    4.3 纯天井式—以吴育仁故居为例
        4.3.1 背景介绍
        4.3.2 吴育仁故居平面布局
        4.3.3 庭院空间处理手法
        4.3.5 庭院空间处理
        4.3.6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淮军民居庭院空间特征性总结
    5.1 多样的庭院空间组合方式与单一的空间序列
        5.1.1 庭院空间组合方式
        5.1.2 空间序列
    5.2 独特的天井构成
    5.3 呈过渡性的庭院空间尺度
        5.3.1 面积尺度较大的天井空间
        5.3.2 院落
    5.4 丰富的青砖墙构造
        5.4.1 青砖白缝墙体
        5.4.2 独特的墙体构造
        5.4.3 多重墙体形式并存
    5.5 粗细有序的装饰风格
    5.6 以常青树为中心的庭院景观
    5.7 青砖黄墙、黑瓦、红门窗为主的建筑色彩体系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配套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行业能耗与碳排放现状
        1.1.2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必要性
        1.1.3 绿色金融对既有建筑改造的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金融研究现状
        1.2.2 绿色建筑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机制研究
    2.1 绿色金融对绿色建筑的支持现状
        2.1.1 世界各国绿色金融支持政策
        2.1.2 我国绿色金融对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的支持
    2.2 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2.2.1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需求
        2.2.2 我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融资机制研究
        2.2.3 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思路
    2.3 配套评价标准建设
        2.3.1 现有评价标准不足
        2.3.2 完善配套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潜力评价方法
    3.1 改造潜力评价方法构建
        3.1.1 绿色改造潜力的定义
        3.1.2 改造潜力评价方法构建
        3.1.3 评价方法选取
    3.2 绿色改造潜力评价指标
        3.2.1 评价指标选取
        3.2.2 评分要求确定
        3.2.3 指标权重确定
    3.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的潜力评价模型
        3.3.1 灰色系统评价方法模型
        3.3.2 改造潜力判断及关键影响指标
        3.3.3 标准序列的确定
    3.4 实例分析
        3.4.1 实例选取
        3.4.2 改造前现状评价
        3.4.3 潜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适宜性评价
    4.1 改造技术措施
        4.1.1 资源节约型改造技术
        4.1.2 性能提升型改造技术
    4.2 改造技术适宜性评价
        4.2.1 定性评价
        4.2.2 定量评价
    4.3 本章小结
5 运行阶段绿色性能监测及评价
    5.1 评价指标选取
        5.1.1 资源节约评价指标
        5.1.2 室内环境评价指标
    5.2 评价方法构建
        5.2.1 指标评分区间划定
        5.2.2 评价模型构建
    5.3 本章小结
6 案例应用
    6.1 案例简介
    6.2 绿色改造潜力评价
        6.2.1 案例建筑A现状调研
        6.2.2 案例案例建筑A性能参数模拟
        6.2.3 案例建筑A改造潜力评价结果
    6.3 改造技术方案评价
        6.3.1 资源节约型改造技术评价
        6.3.2 性能提升型改造技术评价
        6.3.3 案例案例建筑A技术适宜性评价结果
    6.4 运行性能监测及评价
        6.4.1 案例建筑B运行性能数据参数获取
        6.4.2 案例建筑B各绿色性能指标评分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实例建筑评分统计表
附录2:技术成熟度统计表
附录3:技术适宜性评价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四、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的一种实用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D]. 甄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晋东南典型合院式传统民居风环境驱动机制研究[D]. 谭小静.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D]. 张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文献的陕西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历程探析(1934-2019)[D]. 李思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江门市来苏村传统民居的适老性改造研究[D]. 黄文倩. 五邑大学, 2021(12)
  • [6]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环巢湖地区淮军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特征性研究[D]. 印晶金.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8]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绿色金融支持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配套评价体系研究[D]. 吴祺航. 浙江大学, 2021(02)
  • [10]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一种自动生成门窗统计表的实用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