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鹏插画选

王树鹏插画选

一、王书朋插图作品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庆旭[1](2021)在《草书笔法“绞转”论》文中指出"笔法"是书法之所以为法的一个桥梁,只有通过该桥梁书法才能得以物质上的生存。"绞转"作为书法用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技术功能。历代草书大家都在"绞转"笔法的统领下,根据自身独特的表现惯势,添加其他手段,从而创造出经典。通过梳理,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了解"绞转"笔法的内涵,为我们走向草书创作的自由王国开启智慧之门。

张露[2](2019)在《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报刊业兴起之后,知识分子具有了多重身份,编辑与作家不再是毫无联系的职业,有些文人甚至集二重身份于一身,这种现象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十分常见。不同文化身份不仅为不同领域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多重身份的融合与映照,也有利于全面审视他们的文学思想、编辑理念以及精神思想的变迁。本文从编辑角度梳理徐訏办刊与出版活动,探究其编辑理念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在编辑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中,考察徐訏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和思想嬗变过程。徐訏虽曾师从林语堂并协助其编辑《论语》和《人间世》,但当他创办第一个刊物《天地人》时,却一改《人间世》的“闲适”格调,将社会现实与救亡作为刊物的着眼点。自《天地人》始,徐訏确立了现实主义办刊理念,这与其早年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有关。徐訏不仅关注现实,关注战争,而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政府。批判性的增强,令徐訏办刊风格具有了浓重的现实意味。虽然《读物》《人世间》与《作风》等刊物将文化启蒙作为主题,但刊物内容都以抗战为背景,且其目的也是为抗战服务的。在徐訏看来,救亡并未中断启蒙,从个人自由与民族独立角度来说,启蒙也应是救亡的一部分。此时,徐訏的办刊理念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个人自由与社会现实开始成为他办刊的聚焦点。徐訏创办夜窗书屋时,由于“三思楼月书”计划需要,其对旧作的改写势在必行。改写或续写后的作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故事情节基本未变,只是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增添,但改作中明显的变化就是对现实的怀疑以及自由意识的增强。徐訏为摆脱多方政治势力的干扰,以“幽默”为挡箭牌,摆出一副“中立”态度。尽管其欲与政治隔绝,但他关注现实的姿态仍未改变。虽不像上海时期那样强烈,但也表现出关注社会底层的倾向,并与其同时期文学主张和审美取向趋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徐訏一改前期隐忍的态度,自由主义完全占据其思想内核,对国际局势以及大陆和港台的政治生态进行批评或批判,成为其办刊与文学创作的重心,他对自由的理解与感悟,已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干预现实的姿态也愈加明显。本文从编辑角度将徐訏办刊理念与思想发展脉络呈现出来,在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中,考察徐訏思想以及精神的发展变化轨迹,探究以徐訏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与政治浪潮中的思想变化,从而浓缩出一类知识分子的时代缩影。徐訏所办刊物的主张、办刊理念与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存在一致性,因此,通过研究其编辑事业,可以将他的编辑活动、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嬗变历程结合起来。尽管前人业已提及现实主义在徐訏创作以及思想中的重要性,但大家却依旧认为徐訏是浪漫主义作家,并将浪漫主义作为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的代名词。本文从编辑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发现,现实主义不仅在徐訏思想以及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贯穿于其文学创作和编辑活动的始终。可以说,现实主义是徐訏创作风格的基础,他的目光始终是直面现实的,他干预现实的姿态和力度,是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法与之相比的。在现实与政治的矛盾冲突中,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则成了徐訏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现实无法满足其理想需要时,在现实的困境中,徐訏也会寻找新的思想出路,而自由主义则成了其苦痛困境中的一剂良药。徐訏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在其编辑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徐訏一直关注现实,但又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现实、政治以及自由等思想交织在一起。从编辑角度入手,将徐訏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思想变化呈现出来,在对“现实主义”、“雅俗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探究与辩证中,呈示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过程和心路历程。

马丽[3](2019)在《民国通俗文学期刊《珊瑚》研究》文中认为《珊瑚》杂志创刊于1932年7月1日,至1934年6月停刊,半个月发行一次,共发行4卷48期。《珊瑚》杂志由范烟桥主编,叶文彬担任发行人,苏州小说林社出版,苏州文新印刷公司承担其印刷任务。《珊瑚》杂志诞生之时,东北“九一八”事件和上海“一·二八”事变带给中国人的震撼和隐痛并未随着时间消散,反而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此时的新文学又占据着话语“主导权”不断地对通俗文学加以批评,通俗文学在困境中艰难发展。在这样背景下创办的《珊瑚》杂志内容上却是包罗万象,除了小说、诗歌、散文、剧作等文体外,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文章、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作品也常能见到。相对于《珊瑚》杂志具有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目前研究者对于它的关注度还不够,因此本文以4卷48期的《珊瑚》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对《珊瑚》杂志的内部外部进行整体的考察,从刊物、内容、作者、读者等几个方面展开归纳整理,从而展现《珊瑚》杂志的基本面貌。本文分为四章进行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珊瑚》的办刊背景做一个考察,研究它的具体物质形态。通过办刊背景、发刊词和创刊宗旨、出版编辑特色、文章编排等具体内容梳理出《珊瑚》杂志的基本风貌,初步了解研究对象。第二章,小说是通俗文学的传统文体,通常在通俗文学期刊中所占篇幅很大,《珊瑚》杂志亦是如此。本章梳理《珊瑚》杂志中刊登的小说,分析其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从而进一步明确《珊瑚》杂志主编和作者群体的文学理念,说明通俗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新文学的吸收借鉴。第三章,对《珊瑚》杂志上的作者群体进行分析。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作者群体,有的作者其文学创作涉及多种体裁,这些作者的身份差异和文学理念影响了《珊瑚》杂志的风貌。第四章,考察《珊瑚》杂志的读者群体。随着社会的变革通俗文学的读者在身份和地位上都发生了转变,在文学进入市场后,读者作为消费者呈现出新的特点。《珊瑚》杂志的读者自身是杂志的消费者,又积极参与到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中,推动《珊瑚》杂志的发展。

吕姝焱[4](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认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刘硕[5](2019)在《民国时期的儿童观研究 ——基于1927-1937年报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转型时期,结束了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在有识之士的积极探索和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五四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历史上“儿童的发现”。本研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依托《申报》和《大公报》儿童特刊分析民国“黄金十年”的儿童观,试图呈现当时更为全面的儿童观面貌。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详细描述《申报》和《大公报》儿童特刊发展历程、编辑、作者群体及报纸立场的基础上,首先对儿童特刊所刊载内容的体裁和主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申报》和《大公报》儿童副刊都是以散文和小说故事为主要的体裁,此外有一定的儿童新闻报道、儿童日记书信、儿童游戏介绍、科普知识,还有少量的童诗童谣、儿童戏剧、谜语和小笑话等内容;二者所包含的主题也基本相同,包括儿童的品质习惯、爱国教育、科学人文知识、儿童游戏与生活等内容。其次对儿童特刊所刊载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发现不同群体基于不同的阶级立场,对儿童有着不同的认识。政府官员和报人将儿童视为国家建设者和民族复兴者;知识分子将儿童看作游戏者,科学家和创造者,同时认为儿童应该是清洁和健康的人,并应作为知识传递者承担起普及知识的责任;而作为家长的普通民众仍将儿童理解为“小大人”;儿童生活在各种文化和教育之中,对自身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一面争取“儿童的权利“,一面争做“国家建设者”。这一时期的儿童观,整体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本研究的最后进行了分析讨论,从政治、经济、历史发展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儿童观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民国时期儿童观的特征,这一时期儿童观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而且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关于社会本位的叙述掩盖了儿童本位的叙述。这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任何现代话语的启蒙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支持;时至今日,关于儿童的启蒙之路还在继续,我们应该正视历史,直面当今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从现实多个层面入手,来探索当今的启蒙之路。

郭建鹏[6](2018)在《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文中指出南社作为晚清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社团,通过办报活动来完成“革命文人”的“文人革命”活动。他们投身于国族建构中,也是成为晚清民初文学变革中的健将。南社通过政治、报刊、文学三者的联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力图通过对南社报刊及南社报刊文学的梳理,揭示南社不仅是一个引领“政治革命”的团体,也引领了中国报刊媒介的发展,更重要的在文学变革时代亦走在了前列,他们属于启蒙、递变的一代,其磅礴的文学气势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在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目的,即从南社报刊所刊载的文学史料入手,多角度地去考察南社时期南社人的社会、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为其“正名”。其次,概述了南社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南社研究的价值。第一章主要是对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产生关系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概说,南社通过报刊来代表整体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将个体内在的政治价值取向聚集到一起,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集政治性、文化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南社报刊编辑群”。同时对南社人的“笔名文化”进行了分析,还有部分作者与笔名的考证。第二章以时间为序,从南社成立前的海外办报到国内鼓吹革命再到南社社刊《南社丛刻》的出版,进行数据与内容上的分析,进而梳理出此阶段的报刊在政治、文学革命上的特色,作为《南社丛刻》,从与之密切相关的雅集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南社丛刻》无论是从编辑人员的更换还是从内容的选择、编辑来看,它代表了南社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缺陷,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终结路上最灿烂的一幕。本章还将于右任主办的“竖三民”及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纳入研究的视野,尤其是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南社群体,女性共同参与社事和政治活动,为晚清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民元后,随着政治空间的突变,南社报刊出现分化,一部分坚持鼓吹革命,形成“反袁文学”,一部分走向消闲,并入通俗文学,成为主流。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的诞生,承载着新旧文学的转变,也是南社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可以说,在《民国日报》上的“唐宋诗之争”只是南社堡垒垮塌的一角,也是其历史必然性的真实再现。第三章以分类文体进行研究。南社作为文学社团,其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领域取得的文学成就引领了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导向。南社的小说是古典小说与翻译小说结合下的产物,它接受西方悲剧美学思想,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模式,书写了“革命+恋爱”模式的典范。书信体、日记体及第一人称叙事等创作方法的革新,给五四作家诸多启示。南社诗歌吸纳、融汇中西传统,从本质上超越了维新派的诗学主张,通过追忆前人、幻想历史的重构与颠覆,修复、建立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并寻找自我价值存在的生存空间、重塑国族传统的历史地位。南社戏剧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在于理论倡导、剧本创作与舞台实践并重,弥补了改良派脱离舞台的缺陷,真正在戏剧舞台上造成了改革的声势,使近代戏剧革新运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第四章重在讨论南社在民国机制下的文学史地位,从民国文学的命名存在性说起,认为民国文学是对历史传统的衔接,只是替代现代文学的历史局限性,并不是要遮蔽、颠覆文学发展史上出现得现代性。然后从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创作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南社小说家为主流的以民间文化出场面向市民群体的鸳鸯蝴蝶派,以其商业化的市场和价值取向延续着传统文化精髓,兼祧新的时代内涵,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同时对影响新文学运动的南社与胡适等新文学家之间白话之争从历史的源流、论争的本源及历史的现代性反思来重新诠释南社的“保守”与“反动”行为,重估南社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及价值。结论南社的报刊,打造了南社为革命团体的名片,也影响了南社乃至整个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通过报刊中的文学作品还原南社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的历史在场,在历史的还原与文学的解构中去找寻南社文学走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给“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文学现代性发展一个合理的解释。南社作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作为是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值得我们去认识、评说,它自身存在的矛盾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刘德胜[7](2017)在《鲁迅着作美术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着作的接受史,除了占据主导的文字语言接受史之外,还有图像语言接受史。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术家为鲁迅着作创作的美术作品。它们代表着美术家对鲁迅着作的感受和理解。长期以来,美术家的理解被学者们的认知覆盖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不应该的。一方面,美术家的理解并不一定比学者肤浅。即使更浅罢,也是另一个不同于学者群体的群体。另一方面,美术家由于使用不同的媒介,反而有可能遭遇学者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从而敞开不一样的意义空间。这是鲁迅着作美术化研究值得专题研究的出发点。如果鲁迅着作美术化研究需要一条方法论作指导,最适宜的还是图像学所强调的“上帝就在细节之中”。它可以分解为三个环节。一是图像细读,包括单幅图像细读、图像对比细读和图像关系细读。二是重回语境,即图像要得到有效解释,必须回归到它的创作语境当中。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要得到准确解释,便需要回归到这些图像产生的土壤,亦即鲁迅文本。重回语境也意味着文学文本细读。这正是新批评或者文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三是图文对照。图像细读并不仅仅停留在图像细读,文本细读也并不仅仅停留在文本细读。它们紧密勾联成一个整体,处于内部的互动之中。在这个阐释学的循环之圈里,读者既在精细地判断图像是如何在文本的推动下生成,又在精细地判断图像是如何拓展文本的意义空间。鲁迅着作美术化研究,某种程度也就是研究美术家创作的全过程。或者也可以说,美术家对鲁迅着作的理解贯穿于美术创作的每一个过程,既包括篇目的选定、技法的选择、场景的取舍,也包括图像结构的布局、视角的安排、细节的处理以及图像的修改与定稿等,同样也包括美术家对所造作品的解释。在这些创作过程中,美术家对鲁迅着作的理解既可能仅仅是文本意义的简单接受,也可能有文本空白的全新发现,此外还可能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误读。美术家对鲁迅着作理解的形成,既受到鲁迅文本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其他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的影响。通过细读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美术家对鲁迅着作阅读的仔细程度、揣摩的细腻程度和理解的高低水平,自动显现。鲁迅着作包括文学和论杂文,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也可相应分为两个部分。在鲁迅的文学世界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居于独特的地位,相应的美术作品水准极高。相对而言,《狂人日记》的美术作品数量远远小于《阿Q正传》,但也有代表性作品存在,即张怀江和赵延年的木刻插图。在两人的插图中,《狂人日记》呈现出两种十分不同的解读空间,既体现了两种不一样的狂人形象,也代表着对狂人理解的不同阶段。在张怀江处,狂人是信心满怀、充满力量的正义战士,还没有深刻理解自身存在的罪恶。传统的黑暗在他的力量之下,很快将会土崩瓦解,“救救孩子”的目标很容易实现。在赵延年处,狂人更深刻理解自己也吃人的原罪,因此感到战胜黑暗的艰难,“救救孩子”的目标并不那么容易实现。而《阿Q正传》的美术作品,数量极多,名家辈出。这些作品既存在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其中较早诞生且居于经典地位的是丰子恺漫画,影响了许多画家为《阿Q正传》制图。这种影响既包括动机影响,也包括构图影响。甚至那些看起来与子恺漫画风格对立的插画,也受子恺漫画影响。比如冯雪峰曾贬低丰子恺而赞扬丁聪,却没有看到丁聪同样受到丰子恺的影响。不过,丰子恺受到左翼文人的批评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子恺漫画改变了鲁迅文本的声音,削弱了鲁迅精神,甚至把鲁迅精神拉到了另一个方向。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比如程十发的《阿Q正传》插画也存在类似现象。鲁迅所批判的价值观,画家反而给予赞赏。也就是,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存在着对鲁迅精神的逆反现象。另外,《阿Q正传》美术化作品还有雕塑作品,比如前几年李应该创作的雕塑便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归结起来至少包括三点:本题的集中性、手法的夸张性和资源的民间性。这使得他的阿Q形象从鲁迅着作的图像史中脱颖而出。特别是90年代以来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越来越漫画化、轻松化的大背景下,李应该的阿Q雕塑显得难能可贵。论杂文也是鲁迅作品世界的重要部分。因论杂文的复杂性、深刻性,使得愿意为鲁迅论杂文大量制图的美术家并不多,最有代表的是裘沙。裘沙创作的论杂文插图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拼贴性。为了抵达论杂文的深刻性,裘沙力图建立起相匹配的深度模式,那便是动用人类艺术史上的既成图像。第二是完整性。多数美术家为鲁迅着作创作制图,仅仅着眼于鲁迅的某部或某些作品,而没有重视鲁迅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联。裘沙却注意到鲁迅作品的关联性。在为某部作品制图时,他懂得借用鲁迅相关作品的意象资源。裘沙的鲁迅论杂文插图呈现出其他鲁迅作品插图未有的特点,既开拓了释读图像的空间,也完全能够为其他美术家提供启迪。

张颖[8](2017)在《《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1904-1919)》文中研究表明《东方杂志》作为近现代史上第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期刊,历时了44年之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见证和缩影。本篇论文以《东方杂志》1904年——1919年这一阶段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东方杂志》的文学性以及新旧连接的特性,力图发现这一时期被遮蔽的文学面貌,还原文学发展的整体面貌。绪论部分,对《东方杂志》的整体概况做了贯穿式的论述,对本文所探究的古今文学之变作出了简要解释,同时对《东方杂志》有关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东方杂志》的文学立场。这一章节对《东方杂志》自身的创刊人、编辑人的思想以及杂志的文学性、文学立场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东方杂志》与作家群体的衍变。这一部分侧重于纯文本分析,以早期文学翻译家、最后一批繁盛的旧体诗人、传统文学品评家以及新兴的外国文学引介者这四类作家群体为代表,对《东方杂志》的文学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作家以及其文学作品的创作基本上贯穿了文学古今的转变。第三章,《东方杂志》兼通古今的表现及其意义。论述《东方杂志》为什么兼通古今以及兼通古今所展现出的意义,这些构成了《东方杂志》的外围并且贯穿于早期的文学发展面貌。结语部分,对这一时期的文学面貌做出了新旧杂糅以及复杂态势的判断,并且对1920年后《东方杂志》的文学发展做了简要概述。《东方杂志》融合了中西、新旧文学,它作为中国古今文学转变过程中的亲历者,以其新旧、中西杂糅的特性在这种复杂的充满张力的发展结构中展示出的历史存在和重要意义,无疑值得我们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东方杂志》的研究,我们发现新旧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传统与现代也可以并存,新旧一直在衍化。可以说,《东方杂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渐进式的变革,展现出了古今文学之变的研究范式。

徐静琪[9](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李书杰[10](2016)在《《国学丛刊》及其作者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学丛刊》创刊于1923年,终刊于1926年,由国立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出版发行,前后共有三卷九期。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学分南北”,呈现出明显的地缘派分。周谷城曾对五四时期的北大与南高进行过评论,称:“从前北大曾新极一时,凡奉行新教育主义的,当然到北大去。与北大对抗的有南高。那么反北大,而且专拜古典主义的,当然到南高为好”。①周氏这番评论大体上揭示了五四时期北大与南高“学分南北”的历史。南高即东大的前身。东大坚守传统的学术旨趣,校园内先后出现了“史地学会”、“学衡派”、“国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成为南方学术重镇。然而受民国以来学术界“趋新”态势的影响,坚守传统的东南大学文学团体自然得不到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学复兴”,20年代东南大学在“整理国学”方面所作贡献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遗憾的是研究者又多注目于“学衡派”研究,关于“国学研究会”及《国学丛刊》的研究依然匮乏。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研究,可以认为《国学丛刊》自有其独立意义与价值,研究者不能仅仅将它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或者“学衡派”守旧形象的补充,而应充分挖掘其特有的价值,对其展开专门而系统的研究,这也是顺应如今“国学热”趋势的必然要求。目前可见的关于《国学丛刊》的研究,其中虽然不乏思想深刻见解独到之作,但多是收录于期刊杂志的零散小篇。这些论文由于篇幅有限,其研究均不能做到系统完备。有鉴于此,本文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国学丛刊》进行专门系统之研究。论文主体架构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介绍《国学丛刊》存在的场域——国立东南大学,在追溯东南大学历史沿革中重点探讨《国学丛刊》的创办背景与停刊原因;接下来考察《国学丛刊》的思想渊源,在此过程中又涉及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的“整理国故运动”。第二章是对《国学丛刊》作者群体谱系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针对其中四位指导员进行个案分析;第三章是在把握《国学丛刊》体例的基础上,针对其内容分析其对文化民族主义的坚守;第四章是评述《国学丛刊》的历史地位以及局限性。其中关于20年代东南大学校史,主要以东南大学校史为本,侧重于事实的再现与梳理;关于作者群的研究,主要借助民国档案文献、名人辞典等资料,力求完备;而关于《国学丛刊》内容的研究,则是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出其中蕴含的某些层面的共性。《国学丛刊·发刊词》对其宗旨做了提纲挈领的表述,再结合具体所刊载的诗文以及学术性论文,具体论述《国学丛刊》中所包含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全文论述皆以20世纪20年代的“整理国故运动”为时代背景展开,这是因为《国学丛刊》本身便是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参与“整理国故”的成果。其中第一章第二节以丛刊研究为中心,同时理清了20年代“整理国故运动”中并存的两派:“新思潮派”以及“国粹派”,并且明确将《国学丛刊》作者群体视为“国粹派”的延续,这亦是本文的重要论点。

二、王书朋插图作品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书朋插图作品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草书笔法“绞转”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笔法是草书核心之核心
二、对“绞转”笔法的探析
三、“绞转”笔法在草书大家作品中的审美显现
四、“绞转”在笔法环境中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2)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足社会:现实、救亡与启蒙
    2.1 “帮厨”编辑,缺乏主体地位
        2.1.1 系缘《论语》,初涉编辑
        2.1.2《人间世》——编辑生涯的开端
        2.1.3《论语》和《人间世》之于徐訏办刊的影响
    2.2 突破“闲适”与批判现实
        2.2.1 “比较少年”:突破“闲适”与直面现实
        2.2.2 匕首与投枪:救亡时代的揭露与批判
        2.2.3 透视现实:民间文艺隐含的世俗人生
    2.3 启救亡之蒙与自由理性
        2.3.1 “孤岛”期刊文学态势
        2.3.2 《读物》:启蒙与抗战的“教科书”
        2.3.3《人世间》:救亡——自由与理性的新归宿
        2.3.4 《作风》:文化启蒙与“作风”
第三章 上海夜窗书屋与自由意识萌芽
    3.1 “只出自己的书”——独特个性与自由体验
    3.2 “三思楼月书”版本改写——现实迷惘与乌托邦设想
        3.2.1 改写缘由——个体生命的执着追寻
        3.2.2 突破现实禁锢,追求自由人生
第四章 批判意识与自由价值立场
    4.1 曲折回归现实人生——现实性、文艺性与娱乐性的矛盾选择
        4.1.1 《幽默》的创刊缘由与时代坚守
        4.1.2 “中年人读物”的“幽默”与“个性”
        4.1.3 “小品”中的人生:讽刺与“幽默”
    4.2 个人意识与现实的策略化呈现
        4.2.1 “幽默”的个人性与现实人生结合
        4.2.2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通俗性、娱乐性的策略化趋向
    4.3 徐訏晚年办刊风格转向:时政批评与自由意识
        4.3.1 社会批判与个人意识觉醒
        4.3.2 《七艺》的自由意识:时代的荒诞与批评
第五章 徐訏编辑思想与编辑理念
    5.1 徐訏的编辑理念与原则
        5.1.1 有益于抗战、文化与社会
        5.1.2 启蒙精神:树立健全的社会意识、文学风格与价值观
        5.1.3 传记文学:真实的“人”与人性
        5.1.4 装帧精美:唯美自然
    5.2 徐訏编辑思想
        5.2.1 “自由主义”办刊理念
        5.2.2 立足现实、时代与社会
        5.2.3 编辑:综合的人才
第六章 结语徐訏编辑思想渊源:现实关怀与自由主义辩正
    6.1 突破浪漫藩篱,关注现实人生
    6.2 “雅”与“俗”的游离融合
        6.2.1 雅俗:文学观念和办刊理念的同步
        6.2.2 不一样的“俗”:“世俗”而不“媚俗”
    6.3 个人与时代自由的困境与思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民国通俗文学期刊《珊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章 《珊瑚》杂志的办刊背景和基本物质形态
    第一节 《珊瑚》杂志的创刊背景
        一、时代环境
        二、文学状况
    第二节 《珊瑚》杂志的发刊词与办刊宗旨
    第三节 《珊瑚》杂志的出版编辑特色
        一、板式、封面设计和插图形式
        二、广告样式和营销策略
    第四节 《珊瑚》杂志的文章编排特点
第二章 《珊瑚》杂志中小说的叙事主题和特色
    第一节 不同篇幅的小说的叙事主题
        一、长篇小说
        二、中篇小说
        三、短篇小说
    第二节 小说的特色与艺术分析
        一、小说的文本建构
        二、小说中新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珊瑚》杂志作者群分析
    第一节 《珊瑚》杂志作者群体的分类及构成特点
    第二节 《珊瑚》杂志的作者身份认定
        一、具有家国情怀的传统文人
        二、新市场职业作家
        三、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作者
    第三节 《珊瑚》作者群的文学态度
        一、对通俗文学的继承和构建
        二、“新旧兼容”:对新文学的包容
        三、对小说理论的探讨
第四章 《珊瑚》接受群体与杂志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与接受群体地位的转变
        一、绝对被动到相对主动的转变
        二、读者群体身份的扩大
        三、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群体
    第二节 《珊瑚》杂志读者群的构成
    第三节 从“说话人”、“活泼泼地”等栏目看《珊瑚》读者群的文学观
        一、读者的“作者”意识
        二、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批评的观念演变
    第四节 读者在《珊瑚》杂志发展中的作用
        一、质疑与反思
        二、互助与共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珊瑚》杂志主要作品简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民国时期的儿童观研究 ——基于1927-1937年报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对于历史的思考
        (二) 对于现实的关怀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民国儿童生活的研究
        (二) 关于民国时期儿童观的研究
        (三) 关于民国儿童相关报刊的研究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一) 儿童
        (二) 民国时期
        (三) 儿童观
    二、研究目标
        (一) 呈现民国时期儿童观的复杂性
        (二) 揭示民国时期儿童观的影响因素
        (三) 探讨对当今儿童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启示意义
    三、研究内容
        (一) 报纸所呈现的不同群体的儿童观
        (二) 民国时期儿童观的生长土壤及历史情境中的合理性
    四、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研究方法的确定
        (三) 研究安排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报纸基本情况介绍
        (一) 《大公报》及其《儿童》副刊的基本情况
        (二) 《申报》及其《儿童》副刊的基本情况
    二、报纸内容的描述性分析
        (一) 《大公报》儿童副刊的内容分析
        (二) 《申报》儿童副刊的内容分析
        (三) 儿童副刊所刊内容的主题分析
    三、报纸所呈现的儿童观
        (一) 当局的希望与报人的训勉: 儿童是国家的建设者,民族的复兴者
        (二) 知识分子的描摹: 儿童的主体地位及多元角色
        (三) 儿童谈儿童: 儿童是儿童,也是国家建设者
        (四) 民众的认识: 儿童是“小大人”
        (五) 少数的声音: 儿童崇拜与童年禁忌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一、民国时期儿童观的土壤——影响因素分析
        (一) 政治背景: 稳定与局部动荡
        (二) 经济背景: 发展与边缘化
        (三) 历史发展: 混沌中的曙光
        (四) 思想文化背景: 呐喊与彷徨
    二、民国时期儿童观的复杂景象——历史情境中的合理性
        (一) 儿童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二) 儿童主体性的凸显与隐匿
        (三) 历史情境中儿童观的合理性
    三、来自历史的启示
        (一) 现代启蒙话语需要社会条件支持
        (二) 启蒙之路还在继续
第五部分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一)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二) 对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的反思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南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从南社的活动方式来看南社的影响
    三、从南社性质看南社研究的价值空间
第一章 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
    第一节 国族话语下的文人聚义
        一、南社成立前国族革命下的文学聚义
        二、南社成立后文学团体的政治言说
    第二节 报刊、政治、文学三者的联姻
    第三节 南社报人与笔名文化
        一、蕴含丰富意蕴的笔名
        二、剑气与梅魂——高旭名号透析
        三、南社社友名号匡谬
第二章 南社报刊述略
    第一节 南社成立前的报刊
        一、留学生与革命报刊
        二、国内引领时代潮流的革命报刊
        三、“文界革命”影响下的白话报刊
    第二节 南社成立后的报刊
        一、南社雅集与《南社丛刻》的出版
        二、于右任与“竖三民”
        三、反袁旗帜下的南社报刊
        四、南社报人与消闲报刊
        五、南社报人与《民国日报》副刊的转型
    第三节 南社女社友与报刊
        一、从闺阁中走出来的新女性
        二、异国他乡的社会政治活动
        三、民元前南社女社友的革命活动
        四、民元后南社女社友引领的妇女解放运动
        五、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
第三章 南社报刊文学综论
    第一节 报刊中的南社小说
        一、大社会背景下的身体写作
        二、翻译世界中的“归化”与“异化”特征
        三、创作方法上的新变
    第二节 报刊中的南社诗歌
        一、响应“诗界革命”的创作
        二、感世之作中“咏史”主题
    第三节 报刊中的南社传奇杂剧
        一、从《二十世纪大舞台》到戏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二、源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声音
第四章 民国机制下的南社报刊文学
    第一节 民国文学史言说与南社文学
        一、“民国文学”存在的合理性
        二、南社:民国文学书写的起点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下的南社消闲文学
        一、南社社友思想的消闲化转型
        二、南社与鸳鸯蝴蝶派的交集
        三、鸳鸯蝴蝶派与文学的现代性
    第三节 南社与新文学家“白话文运动”之论战
        一、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之间的交集
        二、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之源
        三、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背后的反思
结语:启蒙、革命与现代性的追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7)鲁迅着作美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概况
    第一节 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略览
    第二节 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的创作者的整体特点
    第三节 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的整体特点
    第四节 鲁迅着作美术化作品的传播简况
第二章 鲁迅着作美术化研究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 选择问题
    第二节 细节问题
    第三节 误读问题
    第四节 视角问题
    第五节 节奏问题
    第六节 修改研究
    第七节 影响研究
第三章 张怀江、赵延年《狂人日记》木刻
    第一节 张、赵狂人造像的特点
    第二节 张、赵系列插画的风格
    第三节 张氏插画对赵氏插画的影响
第四章 丰子恺《阿Q正传》漫画
    第一节 丰氏阿Q的形象
    第二节 丰氏阿Q的背景
    第三节 丰子恺与鲁迅美学思想的冲突
    第四节 丰氏阿Q:改变了声音的声音
第五章 李应该《阿Q正传》雕塑
    第一节 本题的集中性
    第二节 造型的夸张性
    第三节 资源的民间性
第六章 裘沙的鲁迅论文和杂文插图
    第一节 拼贴性
    第二节 关联性
    第三节 两个特点的成因
结语
图像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8)《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1904-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东方杂志》概况
第一章《东方杂志》的文学立场
    第一节 不同编辑时期的文学思想及面貌
        一、创刊人张元济:稳健中的新旧杂糅
        二、徐珂和孟森:附庸功用的文学态度
        三、杜亚泉:宽容的文学态度
    第二节 《东方杂志》中的文学地位
        一、以“消遣”、“研究”、“传播”为旨的文学功用
        二、文学开始社会化和商业化
    第三节 《东方杂志》的文学及其语言思想观念
        一、“文以载道”传统文学观念的渗入与延伸
        二、中西比较文学观下的传统文学的重新审视
        三、兼通的语言观念
第二章《东方杂志》与作家群体的衍变
    第一节 以吴铸、林纾、平湖甘作霖等为代表的早期文学翻译家
        一、内容概述
        二、翻译者都赋予了翻译小说新的内涵
        三、以翻译文学打开了文学作品的刊登面貌
    第二节 以郑孝胥、陈三立、沈曾植等为代表的旧体诗人
        一、描绘生活琐事,游览及交友
        二、抒发感伤怀旧之情
        三、反映时事,关心国事
    第三节 以蒋瑞藻、陈衍、蕙风等为代表的品评家
        一、展示了近代文学古诗派的发展过程
        二、对古代学术的品评
    第四节 以孙毓修、罗罗、君实等为代表的作家引入外国文学及其思想
        一、启迪民众,开拓国人的文学视野
        二、借以弥补传统文学之不足
        三、文学范围的扩大
第三章《东方杂志》兼通古今的表现及其意义
    第一节 《东方杂志》中文学样式的探索和创造
        一、小说——试图从边缘走向文学的中心地位
        二、传统文学样式——旧体诗文的坚守
        三、《东方杂志》为新的文学样式提供了范式
    第二节 《东方杂志》对传统文学的继承
        一、《东方杂志》呈现出传统思想与新文学的兼容的态势
        二、民族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三、《东方杂志》的传统价值的现代转化
    第三节 《东方杂志》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在继承中建设新文学,以渐变的发展形态展现文学的面貌
        二、有限的新变之下消解的张力
        三、综合性报刊的文学传播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2
后记

(9)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二、向苏联学习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三、图书横排变革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一、毛泽东着作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三、鲁迅全集
        四、《中国》画册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一、文字的运用
        1. 书法体
        2. 印刷体
        3. 美术字
        4. 手写体
        二、图像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小结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一、美学的回响
        二、文化的回馈
        三、诗性的塑造
        四、网格的探索
        五、构成的先锋
        六、设计的参照
        七、神态的朦胧
        八、系列的设计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一、“书卷气”的思考
        二、书籍的形态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图版说明
作者简介
后记

(10)《国学丛刊》及其作者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学丛刊》始末
    第一节 《国学丛刊》发刊地——国立东南大学
    第二节 《国学丛刊》的思想渊源
第二章 《国学丛刊》作者群及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节 “国学研究会”的职员制度及开展的活动
    第二节 《国学丛刊》作者群
    第三节 《国学丛刊》主要代表人物
第三章 《国学丛刊》内容研究
    第一节 爱国好学——重文学的社会功用
    第二节 学融中外——固守传统文化本位
第四章 《国学丛刊》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
    第一节 《国学丛刊》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国学丛刊》的时代局限
结语
附录:《国学丛刊》总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王书朋插图作品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草书笔法“绞转”论[J]. 庆旭. 西泠艺丛, 2021(09)
  • [2]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D]. 张露. 河北大学, 2019(04)
  • [3]民国通俗文学期刊《珊瑚》研究[D]. 马丽. 广西大学, 2019(12)
  • [4]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民国时期的儿童观研究 ——基于1927-1937年报刊的文本分析[D]. 刘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D]. 郭建鹏. 吉林大学, 2018(04)
  • [7]鲁迅着作美术化研究[D]. 刘德胜. 南京大学, 2017(02)
  • [8]《东方杂志》与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1904-1919)[D]. 张颖. 湖北师范大学, 2017(01)
  • [9]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10]《国学丛刊》及其作者群研究[D]. 李书杰. 东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王树鹏插画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