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表达讲座第一讲现代统一测量不确定度评价与表达的演进

测量不确定度表达讲座第一讲现代统一测量不确定度评价与表达的演进

一、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讲座 第一讲 近代统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沿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涵[1](2021)在《基于CIPP理论的地理校本课程评价研究》文中认为

裴世东[2](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柴玲玉[3](2017)在《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齿距偏差视觉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模数齿轮受其几何尺寸和性能的影响,测量难度远大于中模数齿轮。传统的测量方法中,小模数齿轮定位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模数齿轮的尺寸越来越小,而精度要求却越来越高。小模数齿轮测量技术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针对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对边缘轮廓进行了参数反求,并进行了齿距偏差评定。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研究了圆柱齿轮国际精度标准,对比了ISO 1328-1:2013(E)与ISO1328-1:1995版本的变化,针对小模数齿轮对比了新老精度标准公差的数值差异,为测量系统设计提供依据。(2)给出了基于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机器视觉齿距偏差测量原理和测量流程,研究了基于HALCON开发环境的摄像机标定基本算法;研究亚像素边缘检测图像处理;分析了小模数齿轮参数反求算法和齿距偏差评定方法。(3)设计了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机器视觉齿距偏差测量系统,介绍了硬件选型,搭建了试验平台。对软件进行了架构设计,设计了软件的主要界面,对软件的主要模块进行测试。(4)应用开发的测量软件进行了测量试验,完成了图像拍摄获取、摄像机标定、图像预处理、亚像素边缘检测及参数反求,并对被测齿轮的左右齿面进行了齿距偏差评定。试验验证了测量原理的正确性。

荆孝民[4](2016)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普通高中办学的愿景、课程、教学、师资、科研、德育、交流等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和具体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和师生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课程被引入中国,普通高中在国际化教育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不清晰、课程引进与整合不规范、教学内容不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引进国际课程的同时,普通高中自身在课程目标、管理、结构和实施等方面也受到挑战。如何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教育实践,增强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国际化教育实践为行动研究对象,以跨文化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追溯其办学发展历史,深入实践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对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支撑学校课程变革的诸要素,如理念与愿景、管理与组织、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进行考察,力图通过发展现状、实践结果的梳理,运用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作为背景,审视、发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高中教育国际化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素材,并为跨文化教育理论在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学校教育是实施跨文化教育的载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有适合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科学地施教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机制、开放合作的办学平台与环境等作为基础与保障。从这四个维度对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进行的分析和梳理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对于改进课程与教学、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或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对于高中国际部还需进一步准确定位、规范运行;课程整合与教学组织需进一步优化;对学生的多样需求和多元培养应给予更多关注;对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跨文化教育应落到实处;要重视并利用好国际化办学对于普通高中长远发展与规划的积极影响,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最后集中对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与正确作为是国际化办学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明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共识为引领,通过英语学科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坚守教育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各项功能目标,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陈静静[5](2015)在《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经民国发端,共和国建国后放映网的铺开及“十七年”的政治规训文化启蒙,八十年代的商业萌动,九十年代的没落、挣扎及遗忘,到新世纪重新发现乡村,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历经了几番变革。在制度的断续之中,我们试图去寻找这种乡村电影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逻辑。论文以新制度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运用诺斯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制度变迁模型,对康区电影放映制度变迁,尤其是国家在其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诺斯的国家理论、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和晚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我认为,流动电影应被还置于中国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予以考量。论文认为,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三个建制性过程,即意识形态,乡村控制及民族主义相互勾连,构成了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确立及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论文在对康区近四十位不同代际放映员的访谈资料基础上,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和塞托的实践理论,在呈现电影放映员的代际更迭和职业身份变迁的基础上,对电影放映员在制度变迁中的位置、群体命运和抵抗策略/战术进行了分析。论文结合历史资料、受众访谈和跟随放映队巡回放映的场景描摹,通过与影院放映体验之比较,考察流动电影进入康区后,康区受众的观影实践及其意义。分析在多元化的媒介图景及其允诺的消费者主权下,这种国家主导下的流动电影放映,其话语及实践获得了康区受众怎样的回应。论文以“技术一政治”的视角,分析了受众对电影作为“现代文明”表征的体验及其型塑的意义阐释框架。最后,我以一个藏族村庄为个案,分析产生以上观影实践的社会语境的变化。通过将电影置于作为整体的受众及其传播行为的一部分,论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媒介技术如何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并对权力在结构中的流动产生何种影响。要之,流动电影放映实践体现出一种权力在国家-放映员-受众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包括了规训和控制,也包括了身体的或思想的抵抗战术,这种流动和作为媒介技术和视觉艺术的电影特质共同参与了流动电影放映性质的界定。

高慧[6](2014)在《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科技产出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不仅决定着高校的地位和声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在促进高校科技发展过程中,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无疑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作为高校为组织、支持和管理其科技活动以获取外部资源、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等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尽管在促进高校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强势冲击,以及后学院科学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对高校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提出的挑战,高校科技管理政策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当今高校科技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优化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基本策略。基于对目前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现状的分析,本文以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权利主体在科技管理政策中的利益博弈关系为分析视角,综合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科学经济学理论和后学院科学理论,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优化策略。对于丰富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理论,指导高校科技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内涵与功能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高校科技组织管理政策、高校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高校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结构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研究框架。其次,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演变逻辑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是政府、市场与高校在历时性上的博弈互动和在共时性上的协调妥洽的发展统一的过程。第三,对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权利主体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形成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市场、高校的博弈行为及其博弈关系。第四,选择“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省属本科院校三所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特征。第五,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的评价指标,运用实证方法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发现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优化的若干策略。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框架。二是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是政府、市场和高校在历时性上的博弈互动,在共时性上的协调妥洽的理论观点。三是构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的证据理论模型。

陈卓[7](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何建国[8](2011)在《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文中提出孙中山在致力于革命事业的过程中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他长期对中西新旧之学的汲取成为其革命思想的源头,并逐渐沉淀、物化为文本,形成丰厚的着述,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在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因其是乱党的首领、讨伐的对象,他的着作涉嫌“邪说”、“赤化”及妨碍治安等只能秘密出版。孙中山逝世后,他所创立的中国国民党逐步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他本人也由往日被通缉的要犯而成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同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的决议使孙中山的思想逐渐由个体而群体进而被确立为一个时代的思想——中华民国最高根本法,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为了实现建构意识形态这一目标,把孙中山的着作奉为“圣经”,对其大量编辑,并且逐步建立了集印刷、出版、发行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推广体系。不仅把孙中山的原着改编成多种形式出版,而且还编印出版对其原着的阐述性着作。此外,还将孙中山着作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对孙中山着作的编辑、出版与推广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一项施政内容。抗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宣传部、三青团以“摊派”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征印《总理遗教》、征印《三民主义》百万册的运动。在政府的倡导下,孙中山着作成为图书市场中一个醒目的、具有巨大号召力的符号。因此在官方之外,民间机构顺势而为,迎合政府的意图,也大量出版孙中山的着作。官民交互之下的孙中山着作出版经历了从秘密到公开,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从拒绝承印到主动承印再到被动捐印的过程。孙中山着作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出版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出版机构多,持续时间长,版本种类繁、形式内容异。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充分施展国家权力,借助国家力量,通过编印书刊、散发传单、演讲宣传、艺术宣传、社会教育、读书运动、张贴标语、呼喊口号及现代媒介等各种渠道来宣传孙中山的学说。特别是在教育界、学术界开展一系列对孙中山学说的植入与推广活动。它们或者以中性的和暗示性的语言,欲使其等同于普遍真理;或者向全社会导读孙中山的着作,提供当局所认可的“有用之学”,试图“说服”全体国民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仰三民主义。它不仅在“加工”知识,而且也在“加工”人。在政治家、教育家、出版家及名流学者等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所推广的意识形态逐步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日常生活与政治有机交叠,成为普通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许多值得关注并令人深思的问题。首先,孙中山生前精心修订的《三民主义》,竟然在日后的出版过程中错误百出,乃至鱼目混珠。国民党中宣部对孙中山着作的发行,也逐步由全部承担出版费用过渡到部分承担,最后发展为不承担费用。其次,国民党内部对孙中山着作众说纷纭的解读,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同时,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逐渐从个体走向了集体,从自主性转变为强制性,从主动演变为被动,从积极发展为消极。再者,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经费、组织、宣传技能以及具体宣传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孙中山的着作在历史的时空中,被不断地扭曲和利用,简约为一种象征、一种仪式、一种符号等一系列的“他者”。南京国民政府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在使主义学术化的同时,也在使主义符号化、工具化、商品化。更为关键的是,孙中山的宏伟蓝图在现实的具体实践中没有落实到位,这种背驰使得中国国民党试图通过宣传孙中山的学说来“启蒙”大众,实现信仰三民主义的愿望,在实际的施政中却是在消解着这一构想。人们在对学说认知、期待实现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反启蒙”的立场。孙中山着作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张力,导致以统一思想为出发点的意识形态宣传,事与愿违地收获了思想混乱,言论庞杂,以致于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最终使国民党所宣传的三民主义变成了一个抽象名词。孙中山着作所背书的政府信用在文本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中丧失殆尽,使广大民众丧失了对三民主义的信仰。纵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它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向特定的政治目标,是官方话语对大众话语的精神改造。它既是中国国民党再造知识权威的过程,也是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同时还是解构意识形态的过程。

黄宗华[9](2010)在《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文中提出国民党江西省的干部训练是国民党整体干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训练团是省政府进行干训的主要机构。江西省的干训,是在国民党的干训政策、蒋介石的干训思想以及国民党的整体干训氛围影响之下,结合省内的具体情况展开的。江西省的干训从1932年开始至1949年结束,历经四个阶段。县政研究会和县政训练所时期,各方面很不完善,但该阶段的干训在“协剿”方面发挥了一定效用,搭建了干训机构的基本架构。政治讲习院时期的训练重心转向区乡镇干部,组织结构、训练规模、训练内容、训练措施比之前有较大进展。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时期,无论从组织健全程度,还是从训练规模、正规化程度等方面来看,都是干训最繁盛的阶段。江西省训练团时期,由于机构的调整与裁撤、国民党的迅速溃败等原因,效果不可与之前同日而语,但转业军官训练是一个亮点。省训团的组织结构经过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但机构设置与机构职责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特别是从政讲院开始变化不大。省训团在发展变迁历程中,逐渐形成—整套教职员的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职员队伍,而且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干训科目包括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各个班(组)的共同科目大致相同,专业科目则和各班(组)受训学员的实际工作相联系。这种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分析与干训目标相匹配,但有些课程与学员的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而且,单科训练时间过短,使得学员不能对课程很好掌握。训练的教材,主要包括孙中山和蒋介石的思想言论、基本政治理论和国民党现行政策、中国历史地理、国民党历史以及传统知识和传统道德、党务、行政工作的实际应用技术等。此外,省训团和各县市训练机构还编辑了部分省情和县情教材。江西省对受训学员的选拔、训练、考核以及服务指导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在选拔方面,江西省制订了严密的选拔程序,但对于学员的思想意识难以考察。对学员的训练,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以训育、军事训练和军事化管理为重点,同时辅之于各种社团活动。这些措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以军训的方式来对党政干部进行训练,没有考虑到党政干部的特殊性。江西省对学员的考核制订了详细的标准,但是考核方式存在机械、呆板、不能与人事行政相联系的弊端。对学员结业后进行服务指导具有良好的设计意愿,但学员对于无职无权的干训机构缺乏敬畏,因而敷衍了事,造成跟踪辅导流于形式。省训团在其发展历程中,与境内的其他干训机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省训团和庐山军官训练团同作为国民党的干训机构,从历史渊源、训练模式和内容、时代背景、战略任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二者在举办主体、训练对象、具体训练目标、训练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蒋经国主办的青干班,名义上附属于省训团,但实际是蒋氏的“独立王国”。至于江西各地的训练机构,从组织体系上说隶属于省训团,但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省训团更多的是对其进行业务指导。本文认为,以省训团为核心的江西省干训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它增强了学员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推动了“三保”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民众组训与抗战动员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干部考察和干部晋升的平台,强化了省政府对各地的了解与监控。但江西省的干训从总体来看是失败的,它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的素质特别是精神素质,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强化党组织的内聚力和扩大党务的目的。造成干训效果不佳的原因,既存在于训练本身,也存在于国民党江西省和整个国民党的深层次弊端。训练本身存在学员规避训练、单科训练时间太短、训练的方式方法存在弊端、考核标准与方式不科学、受训成绩的运用不够、讲师素质参差不齐、结业后的辅导工作有名无实等问题。但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制度规范、干部政策、组织结构、廉政建设、教育文化发展水平和干部素养、经济发展程度和干训经费等因素。

屈文生[10](2009)在《令状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令状制度、陪审团制度或许还有巡回审判制度是学者们在考察普通法诞生或形成时必定考察的对象。在西方法学史中,早在中世纪时期,就有一大批着名法学家如格兰威尔、布拉克顿、科克等人曾对令状制及相关问题有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近代以后,许多法学家如布莱克斯通、梅因、波洛克和梅特兰等人,也均对令状制度研究青睐有加。20世纪以后,霍兹沃斯、甄克思、普拉克内特、哈默、密尔松、贝克及霍尔特等英国法学家在令状研究领域曾有过丰富的研究成果。此外,比利时着名法学家卡内冈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令状制度是法律史学者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各西方法学大家对这一问题论证的基础上,试图阐明令状的概念及其沿革、令状的起源及嬗变、令状的分类、行政令状的司法化、令状与程式诉讼的交互关系、人身保护令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令状的制度作用与历史价值等问题。全文围绕的一条主线是:令状经历了一个从行政化到司法化、从国王特权到保护人权的发展过程,且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意孕育出了普通法注重程序的气质。令状以及相应的程式诉讼大都在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后,遵照事物的发展规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终究如梅特兰所言,“我们已经埋葬了程式诉讼,但它们仍然在坟墓中统治着我们”,令状制度的幽灵仍萦绕着英美法。本文第一章为令状发展的法律背景——1873年前英国法院体系概况。该章讨论令状在诞生、发展直至废除等时期所处的法院体系背景。英国历史上主要有三种司法权,即公共司法权、封建司法权和国王司法权;三种司法权分别通过三套不同的法庭组织得以实施,即包括郡法院、百户区法院和村镇法院在内的社区法院,由领主法庭和庄园法庭组成的封建法院,以及被称作“库里亚”即王廷的国王法庭。国王法院主要有普通诉讼法院、王座法院以及财政诉讼法院。第二章主要记叙了令状的概念、起源及主要发展时期。文章认为普通法上的令状不同于罗马法上的令状。英国的令状可以追溯至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具体而言,大约在9或10世纪时期。令状的起源可追溯至诺曼征服前(1066年以前),诺曼王朝的威廉一世与威廉二世时期(1066-1100年)仍属于令状的萌芽时期;令状在诺曼王朝的亨利一世、斯蒂芬时期(1100-1154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安茹王朝的亨利二世时期(1154-1189年)最为繁荣;此后,在安茹王朝的理查德一世、约翰和亨利三世时期(1189-1272年)中,令状仍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到安茹王朝的爱德华一世时期(1272-1307年)逐渐定型。从安茹王朝的爱德华二世到汉诺威王朝的威廉四世时期(1307-1833年)令状逐渐衰退并被逐步废止。第三章为令状的分类。该章详细论述了令状的分类;令状主要分为行政令状和司法化令状,也常分为权利令状和非常令状。权利令状又有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令状和带有权利令状性质的令状之分。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令状主要包括未密封权利令状和直属封臣指令权利令状。带有权利令状性质的令状主要有保证合理份额的权利令状、恢复圣职推荐权令状、寡妇地产权利令状、取得亡夫遗留地产令状以及限嗣土地受赠人令状。权利令状还可分为起始令状和司法令状;其中,起始令状主要包括指令令状、过错请求状、侵害令状及类案侵害令状。非常令状则主要有人身保护令状、训令令状、调卷令状、禁止令状、权利开示令状等。第四章为令状的司法化及中央集权的实现。该章详细论述了亨利二世法律改革与令状的司法化。亨利二世法律改革的几大新举措主要包括颁布法令或命令如《克拉伦登宪章》、《克拉伦登敕令》、《新近侵占土地条令》、郡长大调查令、《北安普敦敕令》、《武器敕令》等敕令。亨利二世通过设立由职业法官组成的专门性的法院、发展令状制度、建立巡回法院制度及引入陪审制等四大行动实现了中央集权。由此可见,司法化的令状是国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第五章为司法化令状与程式诉讼。该章认为一国的程序制度或者属于有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或者属于无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英国的诉讼制度无疑有着严格的诉讼形式。程式诉讼在英国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在1066-1154年;第二时期是在1154-1189年;第三时期是在1189-1272年;第四时期是在1272-1307年;第五时期是在1307-1833年。程式诉讼可分为不动产诉讼、对人诉讼与混合诉讼等三大类。英国法律史上主要有十大重要程式诉讼,分别是金钱债务之诉、请求返还扣留财物之诉、违反盖印合同请求赔偿之诉、收回非法扣留动产之诉、明示简式契约之诉、默示简式契约之诉、侵害之诉、类案侵害之诉、驱逐之诉及非法侵占之诉。第六章为人身保护令状。该章论证了人身保护令状的概念、起源与嬗变;人身保护令状的价值,其中《人身保护令法》被誉为另外一部《大宪章》;人身保护令状诞生的法律背景及初步发展等问题。人身保护令状被英国殖民者带到美国后,在美国得到了确立和发展,它还成为写入《美国联邦宪法》的唯一一种普通法令状。人身保护令状写入美国联邦宪法的渊源有英国的人身保护法实践、第一届大陆会议上发表的《告魁北克人民书》、早期制定的州宪法、1787年《西北准州地区条例》、殖民地宪章及法学家着述。纵观美国历史,杰斐逊、杰克逊、林肯及布什等昔日总统均试图或切实中止过美国公民享有的人身保护令宪法性权利。作为权力制约与平衡传统的产物,人身保护令状在今日美国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现实和行政权力庞大的事实下,正面临死亡的命运。2008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布迈丁诉布什案”的判决作为一剂“强心针”暂时挽救了人身保护令状的生命。第七章为令状的历史价值。本文认为,令状制度对程序法的形成有积极意义,它要求特定的诉讼形式和正当的诉讼程序,强调程序的重要性,对程序法的发展特别是程序先于权利的观念形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令状制度还对实体法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合同法、现代侵权法、财产法及继承原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令状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诉讼程式即是例证。除此之外,令状制度的历史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于法律职业阶层形成、审判机构体系的完善、司法中央集权的确立、限制王权的传统和司法独立的理念以及独具特色的英美法学教育的形成等产生过的影响之上。

二、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讲座 第一讲 近代统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沿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讲座 第一讲 近代统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沿革(论文提纲范文)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齿距偏差视觉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意义
        1.1.2 齿轮测量技术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模数齿轮测量仪器
        1.2.2 小模数齿轮视觉测量技术
        1.2.3 小模数齿轮测量中的定位难题
        1.2.4 亚像素边缘检测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小模数齿轮测量精度标准
    2.1 圆柱齿轮精度标准
    2.2 新老国际精度标准的对比
        2.2.1 新老标准的基本差异
        2.2.2 新标准公差计算公式
        2.2.3 新标准公差值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测量原理
    3.1 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齿距偏差测量原理
    3.2 齿距偏差定义
    3.3 齿轮参数反求算法
        3.3.1 齿轮几何中心的反求
        3.3.2 齿轮其它参数反求
    3.4 齿距偏差评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测量系统设计
    4.1 系统方案
    4.2.测量系统选型
        4.2.1 相机选型
        4.2.2 其它部件选型
        4.2.3 HALCON机器视觉软件
    4.3 HALCON测量流程
    4.4 摄像机标定
        4.4.1 摄像机标定原理
        4.4.2 基于HALCON的摄像机标定
    4.5 图像处理
        4.5.1 图像预处理
        4.5.2 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测量软件开发
    5.1 软件功能需求
    5.2 软件测量流程
    5.3 软件测量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测量系统试验
    6.1 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图像获取
        6.1.1 未标定的小模数齿轮图像
        6.1.2 摄像机标定试验
    6.2 亚像素边缘检测结果
    6.3 基本参数及齿距偏差测量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面临的挑战
        3.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应有的价值取向
        4.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跨文化应然性
    (二)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基础
        1.基础教育国际化
        2.课程国际化
        3.普通高中及其国际化教育实践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跨文化教育
        1.跨文化
        2.跨文化教育
        3.跨文化能力
        4.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四)相关研究综述
        1.关键词检索文献情况分析
        2.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3.关于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五)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3.研究的方法
        4.本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理想与愿景
    (一)普通高中的国际化办学理想
        1.培养国际人才,实现高中升学多元化
        2.开展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教育
        3.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形成与确立
        1.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的基本状况
        2.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跨文化教育表达
    (三)小结
三、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一)国外引进课程
        1.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
        2.引入我国高中的“国外课程”基本情况
        3.引入我国的部分“国外课程”的简介
    (二)西北师大附中的课程结构
        1.西北师大附中的生源构成、班级设置
        2.普通高中班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
        3.高中国际部课程实施
        4.高中国际部其他课程
    (三)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1.研究性学习
        2.社团活动
        3.游学活动
        4.跨文化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5.延展课程之跨文化思考
    (四)小结
四、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组织
    (一)国际部
        1.国际部产生与发展
        2.国际部对高中国际化办学的作用和意义
    (二)国际化办学的项目与平台
        1.孔子课堂
        2.国际化办学的资源平台
    (三)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学组织
        1.“学科备课组”与“班级科任组”的活力
        2.探索跨文化背景下“教”与“学”的联结形式
    (四)小结
五、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发展
    (一)自主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施跨文化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1.国际部教师的培养目标
        2.教师海外研修、培训
        3.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1.多元化评价与另类测量
        2.多元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德育GPA与动态、过程评价
        4.不一样的班级与成长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国际班德育
        1.德育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3.开好主题班会,打造班级文化
    (五)小结
六、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1.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
        2.高中国际班办学的困境
        3.国际化与学校办学实际的统整
        4.办学现实的跨文化理性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实践中的问题
        1.高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定位问题
        2.普通高中国际部的问题
        3.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关注和教育学生的问题
        5.跨文化教育思想在普通高中其他学科的适用问题
        6.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问题
        7.对于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影响力较弱问题
    (三)跨文化视野下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改进措施
        1.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作为与正确作为
        2.普通高中对于育人价值取向的坚持与坚守
        3.学校管理者应该形成明晰的理念与共识
        4.跨文化教育促进英语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
        5.课程引进必须保障中国本土的文化与价值观
        6.课程整合中过程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把握
        7.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应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际课程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赴海外留学校友跨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三:西北师大附中国际班学生海外大学升学指导课程大纲
附录四:西北师大附中School Profile 2016
附录五:一篇学生的对话
后记

(5)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二、康区:流动电影引入之边地场域
    三、论文结构
第一章 国家理论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视角中的“国家”与“制度”
        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
        二、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主义的模型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流动电影放映实践
        一、适用性分析
        二、本土化的路径
第二章 国家与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第一节 “乡约”与“官学”:晚清国家意识形态的下渗
        一、“乡约”:现代中国早期乡村意识形态控制
        二、官学:康区教育之“国家意识”
    第二节 电化教育运动与康区早期流动电影
        一、教育电影之肇始
        二、电影教育运动及巡回放映制度之建立
        三、康区早期电影放映实践
        四、早期国家电影与现代性建制
    第三节 共和国与康区乡村电影放映制度变迁
        一、乡村电影放映网之建构与城乡放映制度之统一
        二、商业利益的重新发现与城乡放映结构失衡
        三、技术变迁与国家治理:双重冲击下的农村电影放映
        四、作为公共产品的新农村电影
第三章 制度变迁下的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
    第一节 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之群体身份与代际更迭
        一、作为“党的文化战士”的红色放映员
        二、乡土之精明:个体放映员
        三、身份杂糅的第三代放映员
    第二节 国家权力对流动电影放映员之规训
        一、纪律:一种持续性的改造
        二、规训之时空技术的失效
        三、GPRS与监控的升级:全景敞视主义原则
        四、权力下的职业建构
    第三节 权力的回声:康区流动电影放映员的战术
        一、老放映员的“维权”:抗争的战术
        二、新放映员的身份焦虑与协商
        三、“墙里墙外”:放映员个案分析
第四章 流动电影放映与康区受众
    第一节 流动电影与受众的形成
        一、作为“技术-政治”的流动电影
        二、“梦幻体验”:早期城市放映的受众
        三、“真实体验”:流动放映的受众
    第二节 “电影下乡”:流动电影放映笔记
        一、“电来啦!”
        二、“弹棉花”与“抗日”
        三、“失灵”的战争片
        四、观众都哪儿去了?
    第三节 一个藏族村庄中的传播、权力与社会身份
        一、权力、赋权与社会身份
        二、一个村庄中的两个世界:权力、阶层与身份
        三、嵌入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媒介与ICTs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
        1.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校科技管理研究
        1.3.2 政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1.3.3 科技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内涵、功能及理论基础
    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内涵
        2.1.1 科技政策及其分类
        2.1.2 科技管理政策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
    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分类和功能
        2.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分类
        2.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功能
    2.3 理论基础
        2.3.1 资源依赖理论
        2.3.2 科学经济学理论
        2.3.3 后学院科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历史发展逻辑
    3.1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历史发展
        3.1.1 碎片化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49-1977)
        3.1.2 政府主导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恢复时期(1978-1985 )
        3.1.3 政府与市场共同影响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85-1998)
        3.1.4 政府、市场与高校共同影响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99 年至今)
    3.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政府、市场与高校“三维关系”
        3.2.1 政府、市场与高校:历时性的博弈互动
        3.2.2 政府、市场与高校:共时性的协调妥洽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市场和高校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形成
    4.1 三角模型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4.1.1 三角模型理论
        4.1.2 三角模型理论的发展
        4.1.3 三角模型理论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研究
    4.2 政府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作用机制
        4.2.1 政府影响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方式
        4.2.2 确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制定的基准
        4.2.3 引导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方向
    4.3 市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影响
        4.3.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市场影响
        4.3.2 市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产生影响的途径
    4.4 高校制定科技管理政策的自身基础
        4.4.1 高校办学定位决定科技管理政策的走向
        4.4.2 高校科技实力决定科技管理政策目标
        4.4.3 高校的学术性决定科技管理政策价值取向
    4.5 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博弈机制
        4.5.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中的价值取向:博弈中的矛盾性
        4.5.2 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博弈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案例研究:基于不同高校政策文本的分析
    5.1 案例院校选择与分析框架
        5.1.1 中国高等院校的分类分层
        5.1.2 选择案例高校的原则
        5.1.3 三所院校的代表性和概况
        5.1.4 分析框架的解释
    5.2 A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学术主导型
        5.2.1 A 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5.2.2 A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5.2.3 A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5.2.4 A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5.3 B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学术与市场杂糅型
        5.3.1 B 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5.3.2 B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5.3.3 B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5.3.4 B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5.4 C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市场主导型
        5.4.1 C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5.4.2 C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5.4.3 C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政策
        5.4.4 C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5.5 比较与结论
        5.5.1 政府科技政策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发挥决定性作用
        5.5.2 不同层次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具有相似性
        5.5.3 院校办学定位决定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价值取向
        5.5.4 教学型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以研究型高校为目标
        5.5.5 学术主导型科技管理政策对大学声望的影响较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
    6.1 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6.1.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6.1.2 基于证据理论的评价原理和过程
    6.2 建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6.3 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实证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后学院科学时代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优化
    7.1 后学院科学时代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主要问题
        7.1.1 高校对资源的依赖使科技管理政策越来越强调“服务”
        7.1.2 科学的经济功能使高校科技管理政策趋向于强调“价值回报”
        7.1.3 学术资本主义使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强化了“货币激励”
        7.1.4 后学院科学时代自由独立之研究成为政府与市场的“附庸”
    7.2 后学院科学时代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中的若干矛盾
        7.2.1 科技组织的科层化结构与扁平化结构的矛盾
        7.2.2 科技项目“硬”经费过多与“软”经费过少的矛盾
        7.2.3 科技成果奖励的金本位与学术本位的矛盾
        7.2.4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与市场的矛盾
    7.3 后学院科学时代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优化策略
        7.3.1 以学术为中心,政府与市场为资源两翼
        7.3.2 处理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几对关系
        7.3.3 形成三阶段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估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7)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前人研究状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2.2.1 初始环节
        2.2.2 准备环节
        2.2.3 实施环节
        2.2.4 赛后反馈环节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3.1.1 题目的应用性
        3.1.2 题目的综合性
        3.1.3 题目的开放性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二、几个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范围的说明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的框架及资料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读书与着述:孙中山着作的形成
    第一节 孙中山的阅读世界
        一、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
        二、在英国伦敦的读书生活
        三、在日本旅居的读书生活
        四、晚年的读书生活
        五、孙中山的读书习惯与特点
        六、孙中山的藏书
    第二节 《建国方略》的成书
        一、《孙文学说》成书考
        二、《实业计划》成书考
        三、《民权初步》的成书
    第三节 《三民主义》的成书
        一、三民主义的名称由来
        二、《三民主义》的成书
    第四节 孙中山的其他着作
        一、《总理遗嘱》与《建国大纲》
        二、其他着作的成书
第二章 邪说与圣经: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第一节 民国时期孙中山地位与形象的演变
        一、"逆首"、"孙汶"与"孙大炮"
        二、"中山"与"国父"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走向神圣
        一、恭诵总理遗嘱
        二、胡适与孙中山着作
    第三节 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到时代
        一、孙中山思想由个人到群体的确立
        二、孙中山思想由群体到时代的确立
第三章 编辑与发行:中国国民党官方对孙中山着作的出版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出版
        一、孙中山着作的编译
        二、孙中山着作的印刷与出版
        三、孙中山着作的发行
    第二节 征印总理遗教
        一、征印总理遗教的缘起
        二、征印工作的开展
        三、征印工作的余波
第四章 形式与摊派:《三民主义》百万册运动
    第一节 征印运动的缘起
        一、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青年团
        二、征印运动的发起
    第二节 征印的过程与结果
        一、征印运动的组织与宣传动员
        二、版本的选择
        三、各地的征印情况
        四、收复区的征印情况
        五、印刷与发行
        六、征印结果
    第三节 征印成果探析
        一、三青团组织的松懈
        二、征印与摊派
第五章 特色与差异:不同场域中的孙中山着作出版
    第一节 官方视域下的孙中山着作
        一、《三民主义》版本摭议
        二、《总理全集》的编纂
    第二节 文化市场中的孙中山着作
        一、孙中山着作的秘密出版
        二、孙中山与消费市场
        三、民间机构对孙中山着作全集本的出版
        四、主义商品化
第六章 学术与政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孙中山着作研究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党义研究会
        一、党义研究会的成立
        二、党义研究会的成果
    第二节 学术团体的建立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一、国民党对研究孙中山着作的重视
        二、学术团体的建立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研究成果
        一、主义学术化
        二、主义学术化成果探析
第七章 型塑与建构:孙中山着作与三民主义教育
    第一节 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
        一、党化教育的缘起
        二、党化教育在广东
        三、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第二节 课程的设置与教科书的编纂及审查
        一、课程设置
        二、教科书的编纂
        三、教科书的审查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开展与效果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的效果探析
第八章 推广与宣传:孙中山着作的传播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传播者
        一、孙中山本人对其学说的宣传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三、基层国民党党员对孙中山学说的宣传
        四、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五、国际友人对三民主义的宣传
    第二节 孙中山着作的推广与宣传
        一、建立宣传机构,培养宣传人才
        二、宣传书刊的编印
        三、传单的散发
        四、宣传品的审查
        五、演讲宣传
        六、社会教育宣传
        七、叛变人员现身说法
        八、艺术宣传
        九、读书运动
    第三节 宣传工作的缺陷与弊端
        一、经费的短缺
        二、宣传工作执行的缺陷
        三、宣传技能的低劣
        四、渠道的阻塞与宣传的变异
第九章 阅读与信仰: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第一节 孙中山着作的阅读群体
        一、青年、学者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二、国民党政要对孙中山着作的阅读
        三、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及党员的阅读
        四、孙中山着作的阅读态度
    第二节 孙中山学说的信仰状况
        一、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了解程度
        二、社会各界对孙中山学说的信仰
    第三节 孙中山着作的符号化
        一、孙中山着作的工具化
        二、孙中山着作的标语化与口号化
结语
附录
    孙中山着作出版大事记
    总理遗教、总裁言论认印薄及缴费收据印制使用办法
    中央宣传部奖励翻印总理遗教办法
    中国国民党历任宣传部部长一览表
    南京国民政府历任教育部部长一览表
    各级党部中山室筹设办法
    改善专科以上学校三民主义课程办法
    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推行"三民主义一万册运动"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干部训练背景、政策及思想基础
    一、国民党的干部训练概貌
    二、国民党的干部训练政策
    三、蒋介石的干训思想
第二章 江西省干部训练的演变
    一、县政研究会和县政训练所时期
    二、地方政治讲习院时期
    三、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时期
    四、江西省训练团时期
第三章 组织结构与教职员工
    一、机构设置与机构职责
    二、教员与管理人员分析
第四章 训练的课程与教材
    一、课程设置与编排
    二、教材的来源与内容
第五章 学员选拔与训练实施
    一、学员的选拔
    二、学员的训练
    三、学员的考核
    四、学员的服务指导
第六章 省训团与相关训练机构的关系
    一、与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关系
    二、与三青团支团部训练班的关系
    三、与江西各地训练机构的关系
第七章 干部训练效果及症结
    一、训练的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
    三、问题溯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10)令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令状"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三、国外令状研究述略
    四、令状研究在中国
第一章 令状发展的法律背景:1873年前英国法院体系
    第一节 社区法院
        一、郡法院
        二、百户区法院
        三、村的"十户联保制"程序
    第二节 领主法院
    第三节 国王法院
        一、普通诉讼法院
        二、王座法院
        三、财政诉讼法院
    第四节 衡平法院
    第五节 其他法院
第二章 令状的概念、起源及其嬗变
    第一节 令状的概念
    第二节 诺曼征服前(1066年以前):令状的起源
    第三节 令状的主要发展时期
        一、威廉一世与威廉二世时期(1066-1100年)
        二、亨利一世、斯蒂芬时期(1100-1154年)
        三、亨利二世时期(1154-1189年)
        四、理查德一世、约翰、亨利三世时期(1189-1272年)
        五、爱德华一世时期(1272-1307年)
        六、爱德华二世到威廉四世时期(1307-1833年)
第三章 令状的谱系考证
    第一节 令状的分类
        一、行政令状与司法化令状
        二、权利令状与非常令状
        三、其他分类
    第二节 权利令状
        一、权利令状概念的界定
        二、权利令状与法律实践
        三、起始令状与司法令状
    第三节 非常令状
        一、人身保护令状
        二、训令令状
        三、调卷令状
        四、禁止令状
        五、权利开示令状
        六、其他三种非常令状
第四章 行政令状的司法化:中央集权实现的途径
    第一节 行政令状与行政令状的司法化
        一、行政令状
        二、行政令状的司法化
        三、行政令状、司法化令状及司法令状
    第二节 令状的司法化与亨利二世法律改革
        一、亨利二世的法律改革
        二、实施法律的新举措
        三、实现中央集权采取的行动
第五章 程式诉讼:司法化令状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概说
        一、有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与无严格诉讼形式的程序制度
        二、程式诉讼的价值
        三、起始令状与程式诉讼
    第二节 程式诉讼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
        一、程式诉讼产生的法律背景
        二、程式诉讼在英国的发展
    第三节 程式诉讼的分类
        一、不动产诉讼、对人诉讼与混合诉讼
        二、重要程式诉讼列举
第六章 人身保护令状:从特权到人权
    第一节 人身保护令状之概念、起源与嬗变
        一、人身保护令状的概念与种类
        二、人身保护令状的起源
        三、人身保护令状的嬗变
    第二节 人身保护令状在美国的确立与发展
        一、人身保护令状写入美国联邦宪法的渊源
        二、制宪会议代表对人身保护令状问题入宪的意见
        三、人身保护令状在美国:历史考察
    第三节 恐怖主义与人身保护令状的中止
        一、英国人身保护令中止概述
        二、美国人身保护令中止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 人身保护令状的功能与申请程序
        一、人身保护令状的功能
        二、申请人身保护令状的程序
第七章 令状的制度作用与历史价值
    第一节 令状与令状主义
    第二节 令状的历史价值
        一、令状与程序先于权利观念的形成
        二、形式化的令状与实体法的发展
        三、令状的选择与法律职业阶层形成
        四、令状与审判机构体系和审判方式的完善
        五、令状与司法中央集权的确立
        六、令状的优点及其他作用
参考文献
索引
英国王室世系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测量不确定度表述讲座 第一讲 近代统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沿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PP理论的地理校本课程评价研究[D]. 张书涵.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3]未知参数小模数齿轮齿距偏差视觉测量技术研究[D]. 柴玲玉.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4]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D]. 荆孝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制度变迁与权力流动—康区流动电影放映研究[D]. 陈静静. 云南大学, 2015(05)
  • [6]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D]. 高慧.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7]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8]领袖着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着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 何建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 黄宗华. 南开大学, 2010(07)
  • [10]令状制度研究[D]. 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测量不确定度表达讲座第一讲现代统一测量不确定度评价与表达的演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