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2003年汉诺威国际林业与木工展览会新闻发布会

汉诺威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2003年汉诺威国际林业与木工展览会新闻发布会

一、汉诺威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京举行2003年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论文文献综述)

侯朝炜[1](2016)在《南京市会展城建设研究 ——以河西国博中心地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会展业在我国不断地受到重视,会展活动产生的经济效应也在日益显着,许多城市将会展业的发展作为地区综合发展新的增长点,会展业已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2012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2—2015)》中明确提出“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优化南京会展业总体规划布局,推动国际会展城建设”的要求。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于2008年建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2012年开始建设,2013年进行三期工程的论证;实现三期规划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将成为一个体量更大、模式更新的会展综合体。为了进行南京市会展城的建设研究,首先针对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南京会展业的政策和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解读。其次对国内外重要的会展城市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对国内外先进的会展理念进行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国内外会展城市的异同点,与南京市会展城建设情况进行了横向的比较。除此之外针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基础设施及参观者的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建设研究提供基本依据,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结合南京会展活动的文化,选取了作为南京地区人气最高的展会之一的南京国际车展作为选题,根据往届南京车展的设计传统,加入近期最新的流行元素,对2016年第15届南京车展进行策划及形象设计。

邓远德[2](2014)在《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以来,世界贸易中心东移,尤其是向以中国新兴市场为中心的亚太地区转移速度已成加快趋势。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引擎,中国会展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华局面,“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在拉动内需、鼓励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会展业自身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2006年,中国会展业总产值仅约600亿元,2010年就已经达到1453亿元,短短5年增长近1.5倍,年均增长率26%。受巨大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刺激,一方面国外会展巨头纷纷在中国跑马圈地,加快战略布局,抢占有限的会展生态资源。另一方面,基于会展产业1:5至1:9左右的带动效应,政府大量资金进入会展场馆的建设。在政府各种扶持政策的刺激下,民间资本也大量涌向会展产业。在群雄混战的中国会展市场,如何通过厘清发展战略,进而谋求转型升级成为传统会展企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HB会展公司作为特定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会展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借鉴。并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矩阵等战略管理理论工具,对HB会展公司发展赖以依存的内外部环境、资源要素、整合能力进行了实践研究,得到了HB会展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即以资本为纽带,以品牌运营为核心,以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为业务抓手,走差异化竞争道路,进而实现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与规模化的战略发展思路,打造中国知名会展控股集团。最后,本文进一步确定了HB公司发展战略所涉及的步骤、重点、保障措施,以强化战略管控,为深入实施既定发展战略提供流程和节点保障。

蒋旭[3](2012)在《基于珠三角的区域会展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会展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但近年来,会展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发展中的一些新变化和新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一方面,各经济区域之间,会展业的发展极为不平衡;另一方面,区域内部,会展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区域会展产业关联脱节,区域会展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会展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核心的功能就是快速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这个特点决定了会展产业发展的优先性。因此,在其他一些传统产业发展步履维艰的时候,政府希望会展产业可以做大做强。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区域会展如何做大做强,并且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增长推波助澜呢?这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研究对象。论文运用一般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会展经济学和第三配置等理论,结合中国区域会展业的实际情况,重点选取了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区位特点以及区域会展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解决区域会展业发展问题的三种调节方式。论文认为:首先是根据区域内部会展业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对国际区域会展业市场发展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提出会展业依靠市场调节的方式。第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活动区位研究和会展产业链的打造来制定会展业发展的对策,这是通过政府进行调节的方式。第三,针对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调节失灵,采取第三种调节方式(如道德伦理等)对区域会展业的发展进行调节。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会展业发展研究的体系框架。即根据SWOT的分析找出区域会展业发展的所面对的自身劣势和外部威胁,再综合运用三种调节方式来解决问题并推动区域会展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秘书处,马启升,吴奇,王雯[4](2012)在《努力工作 引导林木机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大会以来工作回顾》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近年来林木机械行业面临的环境及其变化和发展,回顾了8年来协会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对今后的工作及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毛海波[5](2012)在《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展览业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然而,与此同时,国际展会期间的知识产权纠纷亦层出不穷。从实践分析,虽然国际展会涉及的主要知识产权也是诸如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等权利,但国际展会的知识产权纠纷与一般知识产权纠纷存在很大的差异,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及方式亦具有其特殊性。只有明确该种差异性及特殊性,我们才能掌握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为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然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这与国际展览业的蓬勃发展显然不相适应。笔者认为,就国际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一、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措施。执法措施的特殊性来源于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国际展会的召开时间很短,往往只有几天。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法院或者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很难及时、准确对发生于展会上的知识产权纠纷完成证据采信及侵权行为认定。因此,时限性对执法部门的挑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鉴于国际展会的聚合性与公开性,展会侵权产生的损害会远远大于一般情况下的侵权行为,而展会一旦结束,侵权产品及侵权人则又难以被查找,权利人无论向侵权行为所在地(国)法院还是向侵权人所在地(国)法院提起诉讼,成本都会很高。因此,只有快速、便捷、有效的执法措施才能遏制侵权,减少损害的发生。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此予以了详细的分析。此处笔者需强调的是,有些执法措施为国际展会所特有,而有些执法措施则并非如此,执法部门在处理一般的知识产权纠纷时亦会用到该类措施,比如临时禁令制度、证据保全制度等,对此进行梳理以契合国际展会的上述特征极为必要。二、国际展会组织者的义务与责任。制止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侵权仅凭借公权力部门执法显然不够,有时效果也并不理想。鉴于组织者的特殊地位,组织者有义务建立相应的制度遏制展会侵权,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因此对此进行阐述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一些着名国际展会组织者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由此归纳出组织者可通过登记、备案制度,快速、有效的处理制度,制裁制度等实现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此情形下,本文根据法律的基本规则以及组织者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了在参展商从事侵权行为时,组织者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提出组织者对参展商于展会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注意义务,在违反该义务时根据具体情形需承担相应的间接侵权法律责任:替代责任、帮助侵权责任。这亦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三、对参展商在国际展会上的展出、演示等行为进行法律定性。本文的另一创新点在于深入探讨了参展商在未经专利权人同意前提下展出专利产品、演示专利方法等行为的法律性质,对当前普遍认为的参展商展出、演示等行为必然构成专利侵权的观点提出质疑。从实践分析,参展商上述行为的主要讨论点在于其是否构成侵权“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行为。笔者认为,首先,专利法上的“使用”一词具有特殊的含义,即行为人必须利用具有权利要求所述技术特征的专利产品,使其技术功能得到了应用。1因此,无论是参展商的展出行为还是演示行为,必须符合上述特点,才能认定其构成“使用”侵权;其次,我国当前的学者观点以及司法实践基本上将参展商未经许可于展会上展示他人享有专利权的产品认定为许诺销售侵权。笔者认为,该种观点有失偏颇,许诺销售侵权制度的本意是遏制他人即将对侵权产品或者方法予以在知识产权保护国进行销售的行为,然而参展商的某些行为如仅对研发成果予以展示、并不准备在国际展会所在国予以销售等显然不应归属于该范畴,将参展商未经许可的所有展出或者演示行为皆认定为许诺销售行为是不正确的;最后,笔者提出,不能因参展商未经知识产权人允许与他人签订相应销售专利产品的订单或者合同就认定其构成销售侵权,“销售”应具有实际履行的含义。因此,只有双方当事人实际履行上述合同才能将参展商的行为界定为销售侵权行为。四、国际展会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展会标志的知识产权研究目前在理论上基本处于空白,而其系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其进行侵犯的情形亦时有发生,构建对其进行保护的法律规则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展会标志的法律属性,借鉴国外立法,提出国际展会标志应被认定为商业标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五、建构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从类型化区分,国际展会分为境外的展会与境内召开的国际展会,因此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也应当分为两个方面。我国企业出境参展非常频繁,也多次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显然势在必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无疑将我国举办国际展会推向一个全新的层次,在清醒认识到我国就国际展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措施的优点及缺点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此处笔者需提及的是,正如有些执法措施并非专门针对国际展会设计一样,本文论述的一些制度国内展会也存在,且有时这些制度同时适用于国内展会与国际展会,但本文论述的立足点在于国际展会。正是由于我国的企业参加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国际展会产生了大量知识产权纠纷,被该国的执法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而又缺乏应对的方法;正是由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由此引发了如何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探讨,才促使了本文的形成。诚然,德国等国家的临时禁令等执法措施显然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企业所设置,但对中国企业而言,其系在国际展会上遭受了上述措施;就外国人在我国参加国际展会产生纠纷而言,我国的执法措施亦然。因此本文才在展会上套用了“国际”二字。

黄玉妹[6](2011)在《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马克思的交换理论为会展业奠定理论基础。我国现代会展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换的速度快、效率高,必然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效率。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产品是订单化生产,产品的交换范围从一个国家扩大到国际区域,传统的交换媒介已无法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展业因其对提高交换效率的重要作用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力求揭示出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现代产业分类来看,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其在产品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现代会展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资本、技术、信息,为促进交换的快速有效进行提供了商务平台,为会展举办地的城市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会展活动举办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现代会展业素有“城市面包”、绿色产业、无烟产业等美称,其实质是一种低碳产业。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研究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会展业是“引爆行业”,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它可以带动诸如建筑、交通、通讯、运输、广告、旅游、宾馆、餐饮、城市建设等系列产业的发展,联动效应达到1:9。此外,现代会展业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会展业的举办能够提升举办城市的形象,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会展业的举办使其迅速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外界人士了解该城市,吸引投资。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促进经济进步的新引擎。现代会展业通过高科技推广与展示功能、产业联动功能、经济辐射功能、提升软实力等功能,推动会展城市集群和会展产业带的出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未来,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将朝着生态化、高科技和信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等的方向发展,现代会展业的后劲足、潜力大,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颖[7](2011)在《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广义的会展通常被称为MICE,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它的发展成为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奖励旅游等,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当前,会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会展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日益显着,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提升。伴随着我国会展行业迅速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也逐步拉开。尽管武汉是历史上着名的“会展名城”,但当前与国内许多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武汉市会展业发展水平是比较滞后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武汉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显着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关于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而为武汉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府经济学的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势机遇、制约瓶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提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本文对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展经济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带来信息传播效应,有效拉动内需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美誉度。会展经济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立足于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本文介绍了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共分三个阶段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情况。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进行分析,并指出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未能依托优势产业、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进一步研究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本文对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武汉应当充分发挥人文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并紧密结合优势产业驱动会展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措施有:第一,要培植知名品牌。要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与经营;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中国会展名城。第二,要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互动机制。充分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会展企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武汉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第三,要加强区域合作。无论是企业间,还是区域间都要大力加强合作,从而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第四,要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充分发挥武汉教育资源优势,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当前,武汉正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各种现代化的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建成。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展览馆规模大并不等于会展业发展水平先进。因此,伴随会展场馆大规模建设的兴起,必须结合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理念,借鉴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而共同推动武汉会展业实现大跨度发展。

管欣欣[8](2011)在《德国会展主办模式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会展业以其强大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崭新的形象在迅速崛起,并日益成为第三产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行业。而众多的大大小小会展在面临办展时,会选择怎样的主办模式,事实上是有待研究的。本文认为会展可以选择不同的会展主办模式来办展。德国是会展王国,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行业导向性展会都在德国举办,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又是知名会展,本文选取这两个会展作为案例分析研究,分别从参观方式、会展场馆、其他活动及营销等方面来阐述主宾国模式和合作伙伴国模式,进而通过两种模式对比分析得出对我国今后办展有何借鉴意义。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论证,本文采取理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会展管理、营销策略、黑箱理论的知识来分析解答。全文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会展主办模式案例描述分析及案例结论和启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写作的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会展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界定会展及会展管理的概念,并阐述论文在案例分析时运用的营销渠道方式和模式设计的基础理论;第三部分介绍德国会展的发展历程,及现在的发展现状,也是本论文选取会展主办模式案例的背景,为论文主体部分介绍案例分析案例做铺垫;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选取了德国典型的成功会展作为研究案例,分别对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进行介绍,之后从招展、观众分类、场馆介绍、同期举办的项目、宣传及服务等多个方面分析德国会展的不同主办模式的会展管理问题;第五部分通过对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办展分析对比,得出德国会展主办模式经验,并总结出德国会展对中国办展的借鉴意义。

张阳[9](2010)在《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识别、结构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超常规增长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增强,上海展览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展览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公司,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产业组织呈现出纵、横多向分解的趋势,导致产业链的扩散和复杂化。同时,新的分工方式带来了价值传递与信息传递的改变,而不同企业按照新的规则和市场标准,在新的界面上相互交叉、融合,演变成一种网络状的产业组合形态,称之为网络状产业集群。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依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从技术上对上海展览产业集群进行了界定。首先利用区位商(LQ)的方法,按照产业收入和办展面积这两个经济量对集群的集中度进行了测量;其次对集群内部的具体行业与企业进行了细分;最后分析了展览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从而综合利用以上结论揭示并界定了上海展览产业集群。本文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无差异网络节点理论的启示,分析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通过揭示组展商与展览场馆在产业集群的核心地位,阐述各个网络节点的作用与现状,并分析了该结构的优势与矛盾。在此部分还着重分析了上海展览产业集群中的三个区块模式:CBD模式、SUB-CBD模式、近郊模式。本文最后根据发展上海展览业的需要,结合产业集群升级理论,提出了以产业市场化运作、龙头公司上市融资为核心的发展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一些建议。

余剑生[10](2010)在《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服务业正逐步代替传统服务业的时候,作为新型的无烟产业——会展业越来越成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一大亮点。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已具备发展会展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及产业规模。上海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将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一翼来发展,确立了将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将促进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大大提升。但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会展发达城市有较大差距。因而研究上海会展业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有现实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波特钻石模型对上海会展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行业需求、支持及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机遇和政府这六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通过钻石模型的对上海会展业的剖释后,笔者发现上海会展业中的会展场馆、从业人员素质、品牌展会、会展企业和管理机制是制约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论文的第五部分,提出了提升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二、汉诺威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京举行2003年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诺威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京举行2003年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市会展城建设研究 ——以河西国博中心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1.1.2 南京市关于于会展建设的政策和文件
        1.1.3 南京市会展管理机构建立
        1.1.4 南京市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1.5 近年南京市会展活动举办情况
        1.1.6 南京市城市规划解读
        1.1.7 南京市会展产业规划布局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会展业的概念
        1.2.2 会展城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文献阅读
        1.5.2 网络搜索
        1.5.3 实地调研
        1.5.4 归纳法
        1.5.5 本研究基本框架
第二章 会展城的发展分析
    2.1 会展城在我国的发展
    2.2 国内外会展城及会展活动比较分析
        2.2.1 汉诺威
        2.2.1.1 概况总述
        2.2.1.2 汉诺威会展中心
        2.2.1.3 品牌展览
        2.2.2 法兰克福
        2.2.2.1 概况总述
        2.2.2.2 法兰克福国际展览中心
        2.2.2.3 品牌展览
        2.2.3 东京
        2.2.3.1 概况总述
        2.2.3.2 东京BIG SIGHT国际展览中心
        2.2.3.3 品牌展览
        2.2.4 北京
        2.2.4.1 概况总述
        2.2.4.2 会展场馆状况
        2.2.4.3 品牌展览
        2.2.4.4 交通状况分析
        2.2.5 上海
        2.2.5.1 概况总述
        2.2.5.2 会展场馆及交通情况
        2.2.5.3 品牌展览
        2.2.6 广州
        2.2.6.1 概况总述
        2.2.6.2 会展场馆及交通状况
        2.2.6.3 品牌展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会展城建设的要素
    3.1 展馆设施
    3.2 城市基础交通设施
    3.3 酒店服务设施
    3.4 旅游业的发展
    3.5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6 品牌会展活动的支撑作用
    3.7 城市形象
    3.8 展会的推广宣传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市会展建设基础调研及分析
    4.1 研究范围及制定依据
    4.2 停车场设施的调研
        4.2.1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停车场的配套情况
        4.2.2 对比分析
    4.3 酒店设施的调研
        4.3.1 酒店类型的分布情况
        4.3.2 酒店消费标准的调研分析
    4.4 交通设施的调研
        4.4.1 南京的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
        4.4.2 南京城市内部交通
        4.4.3 场馆周边及内部交通
        4.4.4 国内外会展城市交通方式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4.5.1 停车场设施不足
        4.5.2 酒店分布不合理
        4.5.3 出行便捷性问题
第五章 南京市会展城的建设建议
    5.1 会展城建设的前景分析
    5.2 会展城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
        5.2.1 认证展会与品牌展会的缺失
        5.2.2 现有场馆的能力不足
        5.2.3 会展场馆地理位置的相对孤立
    5.3 关于会展城的建设建议
        5.3.1 建立全新的会展场馆布局
        5.3.2 完善城市交通与会展产业区的联系
        5.3.3 引导具有针对性的酒店业建设
        5.3.4 积极创办和引进品牌会展
        5.3.5 拓展和优化会展活动的推广方式
        5.3.6 各产业协同发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验证—以“2016南京车展”策划设计为例
    6.1 展会背景分析
    6.2 展会场馆布置
        6.2.1 场外布置
        6.2.2 场内布置
        6.2.3 现场服务台及医疗点
    6.3 展会交通
        6.3.1 公共交通
        6.3.2 自驾车
        6.3.3 免费接驳车
        6.3.4 应急管制
        6.3.5 场内交通
    6.4 展会推广宣传
        6.4.1 标志
        6.4.2 入场券设计
        6.4.3 交通工具广告
        6.4.3.1 公交车广告
        6.4.3.2 地铁广告
        6.4.4 周边产品设计
    6.5 展会工作人员形象
        6.5.1 志愿者
        6.5.2 场馆工作人员及安保人员
    6.6 展会服务
        6.6.1 导览手册
        6.6.2 手机应用软件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
    7.1 问题研究重点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2.1 研究成果的阶段性
        7.2.2 问题的典型性
    7.3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1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周边地区停车设施的调研情况
附录2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周边酒店分布情况
附录3 参展人员出行距离态度问卷调查
附录4 2016年南京车展Ⅵ手册
致谢

(2)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二) 分析方法
    (三) 会展业基本概念
三、国外会展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经验及借鉴
    (一) 德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二) 英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三) 美国会展企业发展经验
    (四) 国外会展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四、HB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一) HB公司发展战略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二) HB公司发展战略竞争环境分析
    (三) HB公司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五、HB公司战略制定与选择
    (一) 制定战略的基本准则
    (二) 发展战略及其目标体系
    (三) 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六、HB公司发展战略管控与实施
    (一) 战略实施步骤
    (二) 战略实施重点
    (三)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四) 战略管控
七、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珠三角的区域会展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的意义
    0.2 会展理论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0.2.1 国外会展理论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0.2.2 国内会展理论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0.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0.3.1 研究方法
        0.3.2 论文的结构
    0.4 论文的难点、创新与不足之处
1 区域会展的概念、特征及功能体系
    1.1 区域会展的相关概念
        1.1.1 区域会展的概念
        1.1.2 区域会展经济的概念及性质
        1.1.3 区域会展活动的内容及内涵
    1.2 区域会展的基本特征
        1.2.1 拉动性特征
        1.2.2 形象性特征
        1.2.3 选择性特征
        1.2.4 风险性特征
        1.2.5 整合性特征
    1.3 区域会展的功能体系
        1.3.1 产品展示功能
        1.3.2 传播信息功能
        1.3.3 企业营销功能
        1.3.4 宣传教育功能
        1.3.5 商务洽谈功能
        1.3.6 树立形象功能
        1.3.7 资源整合功能
        1.3.8 经济辐射功能
        1.3.9 产业联动功能
        1.3.10 城市优化功能
        1.3.11 促进就业功能
        1.3.12 推动经济发展功能
2 区域会展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区域会展发展理论的形成及研究范围
        2.1.1 区域会展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区域会展发展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2.2 区域会展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
        2.2.1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2.2.2 经济发展理论
        2.2.3 经济关系理论
        2.2.4 经济政策理论
    2.3 区域会展发展研究体系框架的构建与解读
        2.3.1 区域会展发展研究体系框架
        2.3.2 区域会展业发展研究体系框架的解读
3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会展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3.1 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会展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3.1.1 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会展的起源
        3.1.2 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会展的发展历程
    3.2 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会展发展概况
        3.2.1 德国的区域会展发展
        3.2.2 西欧的区域会展发展
        3.2.3 美国的区域会展发展
        3.2.4 加拿大的区域会展发展
        3.2.5 澳大利亚的区域会展发展
        3.2.6 新加坡的区域会展发展
        3.2.7 香港的区域会展发展
    3.3 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会展发展的经验借鉴
        3.3.1 欧洲的经验借鉴
        3.3.2 美国和加拿大的经验借鉴
        3.3.3 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借鉴
4 中国大陆的区域会展发展及珠三角区域会展业概况
    4.1 中国大陆区域会展发展概况
        4.1.1 中国大陆区域会展发展现状与态势
        4.1.2 中国大陆区域会展发展的分布与格局
        4.1.3 中国大陆区域会展发展瓶颈与存在的问题
    4.2 珠三角区域会展业与城市会展概况
        4.2.1 珠三角区域会展业总体概况
        4.2.2 广州会展业
        4.2.3 深圳会展业
        4.2.4 珠三角区域其他城市会展业
        4.2.5 珠三角区域会展发展水平与北京和上海比较
5 珠三角区域会展发展思路
    5.1 珠三角区域会展发展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S)
        5.1.2 劣势分析(W)
        5.1.3 机会分析(O)
        5.1.4 威胁分析(T)
    5.2 珠三角区域会展发展的活动区位定位
        5.2.1 珠三角区域会展的运输成本与集聚经济
        5.2.2 珠三角区域会展的区位决策因素
        5.2.3 珠三角区域会展的区位产业集群构想
    5.3 珠三角区域会展发展的路径选择
        5.3.1 会展创新与区域会展业发展
        5.3.2 会展教育与区域会展业发展
        5.3.3 区域分工与协调合作
        5.3.4 区域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5.3.5 第三配置与珠三角区域会展发展
    5.4 珠三角区域会展发展的重点突破
        5.4.1 珠三角必须以会展旅游为重点突破口
        5.4.2 以会议旅游、展览旅游、节事旅游与奖励旅游为基本发展项目
        5.4.3 着力打造会展旅游产业链
        5.4.4 有针对性的解决会展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4)努力工作 引导林木机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大会以来工作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近年来林木机械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1.1 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
    1.2 行业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
    1.3 行业与协会的变化和发展
        1.3.1 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1)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2) 国有企业焕发青春:
        (3) 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4)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 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6) 行业整体走向成熟:
        1.3.2 协会的变化和发展
        (1) 服务政府、服务行业, 发挥桥梁作用:
        (2) 联合会员单位, 共同发展:
        (3) 与地方行业组织建立良好合作机制:
        (4) 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会:
        (5) 开阔国际视野, 获得国际认可:
        (6) 做好自身建设, 寻求更好发展:
2 近8年来协会主要工作
    2.1 反映行业诉求, 服务政府制订政策
    2.2 引导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3 关注长期发展, 参与编制行业规划
    2.4 组织技术研讨会, 引导行业转型升级
    2.5 搭建贸易平台, 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2.6 搞好品牌建设,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2.7 开展国际交流, 拓展协会活动空间
    2.8 提供信息服务, 帮助企业决策经营
        (1)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信息:
        (2) 做好《中国林机网》网站维护工作:
        (3) 做好调查统计工作:
    2.9 加强内部管理, 夯实协会发展基础
    2.1 0 推进协会改革, 促进协会市场运作
3 近年来协会工作留下的启示
    3.1 立足林业, 贯彻发展的指导思想
    3.2 牢记宗旨, 凝聚会员的强大力量
    3.3 平等协商, 赢得行业的共同支持
    3.4 推进改革, 获得发展的前进动力
    3.5 加强管理, 夯实协会的发展基础

(5)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产生与选题的意义
    二、 资料来源与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基本理论
    第一节 展会的基本概述
        一、 展会的定义
        二、 展会的基本分类
        三、 国际展会的界定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基本概述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 知识产权的范围
    第三节 国际展会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一、 国际展会促使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产生
        二、 对世界博览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法律规范
        三、 各国国内法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四节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属性
        一、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类型
        二、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执法措施
    第一节 民事执法措施
        一、 知识产权人的私力救济
        二、 知识产权人的公力救济
    第二节 行政执法措施
        一、 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予以行政保护的方式
        二、 海关于国际展会执法的国际法渊源
        三、 有关国家海关于国际展会的行政执法
        四、 国际展会海关执法的特殊规则:香港的“快速行动计划”
    第三节 刑事执法措施
        一、 国际展会刑事执法措施介绍
        二、 国际展会刑事执法措施特点
        三、 刑事执法的新动向:《反假冒贸易协定》对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第四节 国际展会知识产权执法替代措施
        一、 意大利国际展会特定执法方案:“知识和工业产权服务规定”
        二、 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和珠宝展的特殊执法措施:专家组裁决
        三、 对替代性执法措施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展会主体的行为定性与责任探讨
    第一节 国际展会组织者的积极作为
        一、 国际展览业协会“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建议”
        二、 着名国际展会组织者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三、 组织者保护展会知识产权措施的作用
        四、 组织者保护国际展会知识产权措施的完善
    第二节 展会组织者就参展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 国际展会组织者的注意义务
        二、 组织者违反注意义务产生的间接侵权责任
        三、 组织者因对参展商的“指使”产生的间接侵权责任:替代责任
        四、 组织者因对参展商的“协助”产生的间接侵权责任:帮助责任
    第三节 参展商于国际展会上的专利侵权行为探究
        一、 侵害专利专有权的规则
        二、 参展商于国际展会上的行为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展会特殊知识产权:展会标志
    第一节 展会标志的法律属性
        一、 展会标志的定义
        二、 展会标志的特征
        三、 展会标志的定性:商业标识(Commercial signs)
    第二节 国际展会标志保护的典型立法
        一、 德国
        二、 日本
        三、 美国
    第三节 我国国际展会标志保护现状
        一、 我国国际展会标志的受侵害情形
        二、 我国对展会标志的保护依据
    第四节 完善我国展会标志保护的建议
        一、 展会标志权的取得
        二、 对展会标志权的异议制度
        三、 侵权的具体形态
        四、 展会标志的保护期限
        五、 展会标志权的使用许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就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为
    第一节 我国对境外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
        一、 参展企业预防与妥善处理国际展会知识产权纠纷的对策
        二、 组展单位的举措
        三、 我国政府的措施
    第二节 我国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一、 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措施
        二、 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措施
    第三节 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
        一、 以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形式制定《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二、 完善《办法》的规则,统一纳入《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三、 完善展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具体措施
        四、 衔接展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背景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方法
    第三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为本文研究指明方向
第三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涵义及特点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变迁
第四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产业联动功能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产业关联效应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第五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经济辐射功能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形成特色会展产业带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六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竞争力的功能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城市软实力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第七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运作方式更加规范化、市场化
    第四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品牌化发展趋势
    第五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联盟化及国际化发展趋势
    第六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趋势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会展的形成与发展条件
        一、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二、会展产业形成的条件与特征
        三、会展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会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三、会展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第三节 会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一、会展经济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
        二、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武汉会展业发展历程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二、计划经济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三、市场经济改革阶段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第二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一、会展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二、展会专业化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第三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
    第一节 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竞争力理论回顾
        二、会展目的地竞争力要素
    第二节 武汉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一、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条件
        二、相关支持条件
        三、会展市场需求条件和发展规模
        四、政府支持政策和推广力度
        五、发展机遇
第四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一、会展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二、面临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
        三、会展管理机制不健全
        四、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
    第二节 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
        二、会展业关联性强的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三、会展业发展未能紧密依托优势产业
        四、缺乏有效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城市文化形象的美誉度不高
第五章 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国际会展业发展模式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我国会展业成功发展模式
        三、我国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第六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培植知名会展品牌
        一、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
        二、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和经营
        三、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
        四、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
        五、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六、打造中国会展名城
    第二节 构建三方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二、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
        三、强化会展企业的规模与实力
        四、实现政府、协会和企业的互动
    第三节 加强会展在区域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一、加强企业间合作
        二、加强中部地区重要会展城市间合作
        三、加强跨区域合作
        四、加强专业会展人才的培训合作
    第四节 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
        一、武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二、发展武汉会展教育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德国会展主办模式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关会展的研究
        1.2.2 有关德国会展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会展相关理论
    2.1 理论基础——会展管理理论
        2.1.1 会展的基本内涵
        2.1.2 会展管理
    2.2 营销理论
        2.2.1 营销策略
        2.2.2 营销渠道
        2.2.3 会展营销
    2.3 黑箱理论
第三章 德国会展发展及趋势
    3.1 德国会展发展概述
    3.2 德国会展发展趋势
第四章 德国会展主办模式案例分析
    4.1 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主宾国"模式
        4.1.1 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案例描述
        4.1.2 "主宾国"模式运作要素分析
        4.1.3 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主宾国"模式
    4.2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合作伙伴国"模式
        4.2.1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案例描述
        4.2.2 "合作伙伴国"模式运作要素分析
        4.2.3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合作伙伴国"模式
第五章 德国会展主办模式案例结论与启示
    5.1 选择"主宾国"或"合作伙伴国"
    5.2 区分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
    5.3 场馆设置的方式
    5.4 相应的其他活动
    5.5 采取多种营销方式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识别、结构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概念
    第二节 产业集群识别概述
        一、产业集群的边界及其构筑
        二、产业集群识别的技术方法
        三、产业集群的特征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结构理论概述
        一、经济地理学范畴的产业集群结构
        二、产业集群的网络与节点理论
    第四节 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概述
        一、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与内涵
        二、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三、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集群
第三章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识别与特征
    第一节 上海展览业概述
        一、展览业的概念界定
        二、产业内的组成机构与产业外部联系
        三、上海展览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识别
        一、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概念与识别路径
        二、集群度——区位商测量与结论
        三、产业分类——生产网络层与社会网络层
        四、产业边界——价值链所形成的边界
        五、上海展览产业集群识别小结
    第三节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特征分析
        一、空间区位特征
        二、集群绩效特征
第四章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
        一、集群的双核网络结构
        二、集群双核及其他节点的现状分析
        三、世博会对展览产业集群网络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结构的区域模式
        一、CBD中心模式
        二、SUB-CBD模式
        三、近郊展览中心模式
        四、小结
    第三节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结构中的优势与矛盾
        一、结构优势
        二、结构矛盾
第五章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优化路径选择
    第一节 展览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与国外经验
        一、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与优化升级
        二、国外展览产业集群发达区域的特点比较
    第二节 基于国外发展经验的优化升级路径探讨
第六章 趋势与结语
    第一节 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论文成果

(10)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会展业及竞争力研究
        1.2.2 国内会展业及竞争力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2 产业竞争理论学说和钻石模型分析
    2.1 产业竞争力理论学说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制度说
        2.1.3 钻石体系说
    2.2 钻石模型分析
        2.2.1 生产要素
        2.2.2 需求条件
        2.2.3 相关和支持产业
        2.2.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2.2.5 机遇和政府
    2.3 钻石模型的修正和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3 会展产业内涵和上海会展业概况
    3.1 会展产业内涵和会展业竞争力
        3.1.1 会展产业内涵
        3.1.2 城市会展业竞争力
    3.2 上海会展业发展概况
        3.2.1 上海会展业萌芽期和起步期
        3.2.2 上海会展业发展期
        3.2.3 上海会展业的成熟期
4 上海会展业竞争力要素分析
    4.1 会展业的生产要素
        4.1.1 上海会展业的人力资源分析
        4.1.2 上海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分析
        4.1.3 上海会展业的资本资源分析
        4.1.4 上海会展业的科技资源分析
        4.1.5 上海会展业的地理优势分析
    4.2 上海会展业的需求分析
        4.2.1 上海的会议业
        4.2.2 上海的展览业
        4.2.3 上海的节庆活动
    4.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4.3.1 旅游业
        4.3.2 酒店业
        4.3.3 餐饮业
    4.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4.4.1 上海展会集中度
        4.4.2 上海会展业的区域合作
        4.4.3 上海会展业的国际合作
    4.5 机遇
    4.6 政府
5 上海会展业竞争劣势及对策建议
    5.1 上海会展业现存问题
        5.1.1 场馆设施
        5.1.2 人才差距
        5.1.3 品牌展会差距
        5.1.4 会展企业的差距
        5.1.5 管理体制差距
    5.2 提升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的对策
        5.2.1 加强展览场馆的建设和完善场馆配套设施
        5.2.2 推进会展业人才培养和提升人才素质
        5.2.3 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
        5.2.4 加强会展企业的合作
        5.2.5 明确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四、汉诺威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京举行2003年汉诺威国际林业木工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市会展城建设研究 ——以河西国博中心地区为例[D]. 侯朝炜. 南京工业大学, 2016(05)
  • [2]HB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邓远德. 兰州大学, 2014(10)
  • [3]基于珠三角的区域会展发展研究[D]. 蒋旭. 武汉大学, 2012(12)
  • [4]努力工作 引导林木机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大会以来工作回顾[J]. 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秘书处,马启升,吴奇,王雯.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07)
  • [5]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毛海波. 华东政法大学, 2012(11)
  • [6]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 黄玉妹.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7]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 王颖. 武汉大学, 2011(07)
  • [8]德国会展主办模式案例研究[D]. 管欣欣. 兰州大学, 2011(12)
  • [9]上海展览产业集群的识别、结构与优化研究[D]. 张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会展业竞争力研究[D]. 余剑生.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汉诺威展览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2003年汉诺威国际林业与木工展览会新闻发布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