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河流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甘肃省天水市河流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一、甘肃省天水市江河分水岭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乔育,种培芳[1](2021)在《天水市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天水市的生态敏感性,阐明天水市的生态敏感性分布特征,为其提供分类保护的策略和建议.【方法】研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系、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6个敏感性因子,利用AHP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天水市单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极敏感区占天水市总面积的0.50%,高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2.85%,中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40.50%,轻度敏感区占总面积的33.31%,不敏感区占总面积的2.81%;极敏感区和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等地区,其海拔高、坡度大、土地利用多为林地、植被覆盖度高较少;中度敏感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州区、秦安县、清水县等海拔较高、坡度大,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耕地为主的区域;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集中分布在沿河谷分布的城市建成区等开发建设强度较高的区域.【结论】研究区整体上以中度敏感为主,其次为高敏感分布,区域呈现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敏感程度加深.

苏静[2](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冯朝红[3](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武丽[4](2021)在《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优劣势分析及对策》文中提出所谓陇山文化是指以陇山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它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在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过程中,陇山文化既有诸多优势,但又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而遇到了瓶颈。本文就如何利用陇山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高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张寒[5](2021)在《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社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越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等理念也逐渐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逐渐紧缺的自然资源、越发加快的城市扩张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精准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嘉陵江流域上游是我国南、北方的交错带,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带,长江流域的重要子流域,川、陕、甘三省的交界带,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安全屏障,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储备地,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保持物种资源丰度的后方。区域内冰雪的消融、黄土的进退、水源的浊清都指示着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选取能够反映嘉陵江流域上游自然、社会两大方面的22种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不同的指标组合方式,分别进行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专项评价。评价项目包括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环境恢复性、生态环境压力性3大方面。然后本文基于专项评价的结果,运用熵权法确定其对应的权重系数,从而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最后依据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地理要素分异性特点,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一致。就总体情况而言,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22下降到了2015年的0.21,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降低和升高的地区分别占77%和23%。研究区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良好。(2)本文一共划分出了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带、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带、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带、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5大生态环境脆弱区;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5大生态环境稳定区;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和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3大生态环境优良区。(3)通过考量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与地理要素分异特征的关系,本文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异质性分布方面体现了地理学第一定律。本文把造成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的要素归结为:地貌要素、海拔要素、断层要素和人口要素。4大要素相互关联共同造就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4)为了更好地支持研究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协助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本文将研究区77个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对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脆弱性较高的小流域主要集中发育于黄土丘陵地区,而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的在2000年主要集中于九寨沟县附近,而2015年则变为集中于凤县附近的秦岭山地之中。就统计结果来看:盐官河、漾水河、峁水河、太石河、北峪河、沟坝河、巩家河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较高。(5)通过分析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地表植被类型是最主要的因子,而其它主要驱动因子还有:土地利用情况、植被指数、道路密度、沟谷密度和人口密度。因此想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可以从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合理种植适应区域自然条件的植物、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区域陡坡垦殖率等方面入手。

石彦,何俭翔,崔凡[6](2021)在《甘肃省市域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时空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入境旅游流量流质特征及其时空动态演变规律能客观地反映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是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及策略的重要依据。采用流量指数、流质指数、二维矩阵模型,运用GIS技术对甘肃省入境旅游流量流质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间,甘肃省入境旅游流量流质都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且均呈现出波动下降态势;随着旅游流由高质高量型向低质低量型转化,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有所下降。(2)甘肃省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重点旅游城市,客流的扩散作用微弱。(3)甘肃省入境旅游流量流质演变存在同向相关性,也存在正反向偏移现象。

高云亮[7](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苏兴田[8](2021)在《天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多种优秀文化交融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天水文化,也为当地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与素材。该文通过分析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发展条件及表现形式,探索其传承发展路径及对策,对推进天水文化,弘扬民俗体育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王军[9](2021)在《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第四纪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第四纪生态环境地质成为应用第四纪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九寨沟被誉为“人间的天堂”、“童话王国”,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A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首个为保护自然风景而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其在国际间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所导致的诸多问题对景区的地貌、生态等带来了极为恶劣的损伤,对整个聚落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让景区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在保证景观质量基础上进行灾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根据九寨沟震后崩塌滑坡景观修复的切实需求,确定了此次研究的课题,运用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遥感空间信息技术,从生态-地质-环境的思想角度,对九寨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地质条件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以植被恢复景观重建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开展了分类体系构建,针对不同类型崩塌滑坡的立地条件完成对物种的选择,同时尽可能的去建立景区典型不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范和景观重建模式,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对典型修复崩塌滑坡景观协调性进行了综合评判,让崩塌滑坡灾害防范和景观协调能够科学的结合,完成两者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保护、改善景观的目标,同时也是应用第四纪地质学在生态环境学科内涵基础上的拓展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及现场调研,运用不同的灾害评价模型对区内崩塌滑坡灾害进行了影响因素、成因机制以及成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站在植被重建的角度,采用第四纪地质学、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对崩塌滑坡特征实施整理分析,同时对其和我国已有的崩塌滑坡生态恢复技术进行联系,充分考虑立地海拔、土壤(岩性、风化程度)等植物生长发育时的8大要素基本特性,充分尊重崩塌滑坡的地学规律,将区域内受损边坡划分为六类:(1)微风化中山整体结构平整高-超高岩质急坡面(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2)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轻微凹凸中高岩质急坡面(荷叶寨后山式崩滑)、(3)弱风化中高山块状结构凹凸中高岩质急-峻坡面(五花海右岸式崩塌)、(4)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轻微凹凸中低土石质陡坡面(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5)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黑角寨道路式滑坡)、(6)全风化中山散体结构凹凸中低缓松散堆积物坡面(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2)采用历史遥感影像和现场样方调查综合迹地周围地块植被调查的方式对各个地区海拔建群种和优势种详细研究后得到了16种乔木、20种灌木、12种草本,并掌握了它们在九寨沟的分布情况,为之后的物种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针对典型六类崩塌滑坡开展立地条件分析,在筛选适宜物种的基础上选择出合理的搭配模式: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宜低矮植被:灌-草-藓模式、灌-藓模式、草-藓模式;五花海右岸式崩塌:乔-灌-草-藓模式、灌-草-藓模式;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草模式等;强风化中高山碎裂结构凹凸中低土石质缓坡面:阴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阴坡乔-草模式和草本模式、阳坡乔-灌-草模式和灌-草模式以及草本模式。(4)通过六种不同典型类型坡面的立地条件及地质特征分别对相应坡面的崩塌滑坡防治措施:(1)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适用于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微生境创造(掘孔)+适量孔内填土+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2)荷叶寨后山式崩塌适合被动防护网+桩板拦石墙+相应海拔乡土先锋乔-灌-草-藤蔓-真藓模式+一定量孔内填土;(3)五花海右岸式崩塌适合清方+一定量填土+挂网喷播+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藤蔓、穴植乔木+灌草先锋物种模式;(4)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黑角寨道路式滑坡适合清方+主动防护网+穴植乔木+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6)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适用于清方+穴植乔木+主动防护网+相应海拔乡土灌草类先锋物种自然播种模式。(5)根据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特殊性并结合了前人已有研究方法,综合层次分析法(AHP)、专家咨询法(Delphi)建立了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的景观协调性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景观内部协调、外部景观协调以及整体美学效果,对各项指标的内在含义进行阐述,并对其对应的评估标准进行界定。其次充分发挥综合指数法的作用,对景观协调度展开相对精确的计算,并根据协调度的具体数据确定等级评价标准。最后运用新构建的评价方法对六类典型崩塌滑坡修复模式进行了评价计算,得出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B)分别为4.6.、4.6、5.4、6、6.6、7.2,景观协调度得分(M)及等级分别为(57.5,Ⅲ级)、(57.5,Ⅲ级)、(67.5,Ⅲ级)、(75,Ⅱ级)、(82.5,Ⅰ级)、(90,Ⅰ级),研究结果表明九寨沟景区震后受损边坡植被修复景观后与周围景观协调性良好。

李宝军[10](2020)在《浩荡大关山 丝路张家川》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重镇张家川县成立于1953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陇山西麓,镶嵌于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东段的"关陇古道"之上。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宗教和顺,资源丰富,风景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羲皇故里——天水市的后花园。全县总人口33.7万人,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其中回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9.41%,是全国回族聚居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辖10镇5乡255个行政村。

二、甘肃省天水市江河分水岭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天水市江河分水岭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天水市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及等级体系的划分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3 AHP法构造敏感性评价矩阵
    2.4 空间叠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3.1.1 高程生态敏感性分布
        3.1.2 坡度生态敏感性分析
        3.1.3 坡向生态敏感性分析
        3.1.4 水域生态敏感性分布
        3.1.5 植被归一化指数生态敏感性分布
        3.1.6 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分布
    3.2 综合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植被
    2.3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3 NDVI变化分析
        3.1.4 NPP变化分析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3.2.1 人口分布特征
        3.2.2 GDP分布特征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6.1.1 能值理论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优劣势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陇山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陇山文化的内涵
    (二)陇山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二)资源优势
    (三)历史优势
    (四)后发优势
    (五)气候优势
    (六)特色优势
    (七)交通优势
三、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劣势分析
    (一)抱团发展打组合拳意识缺乏
    (二)旅游服务设施欠佳,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三)旅游景点开发散乱
    (四)旅游企业发展较慢
    (五)旅游产业基础薄弱
    (六)旅游从业人员参差不齐
    (七)旅游营销能力不足
四、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陇山文化全域旅游靓丽名片
    (二)整合陇山文化全域旅游精品线路
    (三)开创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新途径
    (四)探索陇山文化全域旅游产业新形式
    (五)提升陇山文化全域旅游接待能力
    (六)创建陇山文化全域旅游新平台
    (七)开发陇山文化全域旅游多元特色新产品
    (八)锻造陇山文化全域旅游人才队伍新形象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3.1 理论目标
        1.3.2 现实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流程
        1.4.3 创新点
第2章 嘉陵江上游概况
    2.1 研究地区范围
    2.2 地质构造特征
    2.3 水文气象特征
    2.4 土壤分布特征
    2.5 植被分布特征
    2.6 地貌分布特征
        2.6.1 西秦岭山地
        2.6.2 陇南黄土丘陵
        2.6.3 徽成盆地
        2.6.4 岷迭山地
        2.6.5 龙门山地北段
    2.7 生态环境问题
        2.7.1 地质灾害
        2.7.2 地震活动
        2.7.3 水土流失
    2.8 社会经济特征
第3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
    3.1 实验指导理论
        3.1.1 地理学第一定律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3.2 数据选取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主导性原则
        3.2.3 综合性原则
        3.2.4 可行性原则
    3.3 评价体系建立
        3.3.1 数据种类
        3.3.2 数据处理
        3.3.3 流域单元提取
    3.4 实验指标计算
        3.4.1 地表湿度指数
        3.4.2 土壤侵蚀强度K值
        3.4.3 核密度指数
        3.4.4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指数
        3.4.5 植物缺水指数
        3.4.6 岩层坚固指数
第4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1 生态环境敏感性专项评价
        4.1.1 地形地貌敏感性评价
        4.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4.1.3 地震地质敏感性评价
    4.2 生态环境恢复性专项评价
    4.3 生态环境压力性专项评价
    4.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4.1 评价模型
        4.4.2 指标权重
        4.4.3 评价结果
        4.4.4 流域评价
        4.4.5 空间格局分析
        4.4.6 面积高程积分
        4.4.7 驱动因素分析
第5章 嘉陵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办法
    5.2 生态环境脆弱区
        5.2.1 陇南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区
        5.2.2 徽成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区
        5.2.3 勉略断裂-嘉陵江生态环境脆弱区
        5.2.4 白龙江流域干流生态环境脆弱区
        5.2.5 龙门山北段生态环境脆弱区
    5.3 生态环境稳定区
        5.3.1 高山-黄土丘陵生态环境稳定区
        5.3.2 若尔盖草原-岷迭山地生态环境稳定区
        5.3.3 白龙江-白水江分水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5.3.4 九寨沟高海拔生态环境稳定区
        5.3.5 西秦岭生态环境稳定区
    5.4 生态环境优良区
        5.4.1 南北秦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5.4.2 摩天岭生态环境优良区
        5.4.3 米仓山生态环境优良区
    5.5 分区分析
    5.6 建议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一、学术论文
    二、科研项目

(6)甘肃省市域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流量指数
        1.2.2流质指数
        1.2.3二维矩阵模型
2甘肃省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演变分析
    2.1甘肃省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演变
    2.2甘肃省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矩阵时空演变
3甘肃省14州市入境旅游流质流量时空演化分析
    3.1甘肃省14州市入境旅游流量演变
    3.2甘肃省14州市入境旅游流质演变
    3.3甘肃省14州市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的一致性分析
4研究结论及建议

(7)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天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水市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条件
    1.1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地缘结构
    1.2 深厚的文化底蕴
    1.3 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
2 天水市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
    2.1 祭祀类
    2.2 表演娱乐类
    2.3 武术类
    2.4 游戏竞技类
3 天水市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3.1 发挥“品牌”效应,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
    3.2 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体育旅游业
    3.3 借力品牌赛事,推介“羲皇故里”知名度
    3.4 发掘整理民俗民间体育,创新发展
4 结语

(9)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九寨沟地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第四纪震后受损边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震后受损边坡与活动断裂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4 研究区域活动构造与崩塌滑坡灾害研究现状及进展
        1.2.5 震后崩塌滑坡灾害修复及植被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及成果
        1.5.1 论文工作量
        1.5.2 章节结构
        1.5.3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3 区域地质概况
        2.3.1 大地构造背景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特征
    2.4 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
    2.5 第四纪地层及崩塌滑坡灾害
第3章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像来源及预处理
        3.1.1 影像处理
        3.1.2 影像解译标志建立
        3.1.3 影像解译
    3.2 震后受损边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震后受损边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风险性评价
        3.3.1 地形地貌的影响
        3.3.2 地质构造条件的影响
        3.3.3 地层与岩土体结构条件的影响
        3.3.4 降雨条件及植被覆盖程度的影响
        3.3.5 活动构造与历史地震的影响
        3.3.6 崩塌滑坡灾害风险性评价
第4章 基于植被生态修复的典型震后受损边坡分类及立地分析
    4.1 受损边坡类型划分
        4.1.1 分类原则
        4.1.2 分类依据
        4.1.3 分类结果
    4.2 老虎嘴不稳定斜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2.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2.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2.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2.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2.5 立地分析
    4.3 荷叶寨后山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3.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3.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3.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3.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3.5 立地分析
    4.4 五花海右岸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4.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4.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4.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4.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4.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4.6 立地分析
    4.5 五花海右侧中段震后崩塌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5.1 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
        4.5.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5.3 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分析
        4.5.4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5.5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5.6 立地分析
    4.6 黑角寨公路震后滑坡灾害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6.1 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
        4.6.2 构造地貌及临空面条件分析
        4.6.3 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4.6.4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6.5 立地分析
    4.7 五花海上端不稳定斜坡地质条件与成因分析
        4.7.1 灾害的基本特征
        4.7.2 斜坡表层变形破坏特征
        4.7.3 形成机制及成灾过程分析
        4.7.4 立地分析
第5章 典型震后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与景观协调度评价
    5.1 受损山体生态植被修复基本原理
        5.1.1 生态恢复原理
        5.1.2 植被群落演替原理
        5.1.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原理
        5.1.4 物种生态适应性原理
        5.1.5 物种共生生原理
    5.2 植物种筛选
        5.2.1 植物种选择的原则
        5.2.2 植物种选择方法
        5.2.3 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筛选
    5.3 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3.1 老虎嘴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2 荷叶寨式滑坡模式
        5.3.3 五花海右岸式崩塌模式
        5.3.4 五花海右侧中段式崩塌模式
        5.3.5 黑角寨式滑坡模式
        5.3.6 五花海上端式不稳定斜坡模式
        5.3.7 不同类型受损边坡植被生态修复模式
    5.4 受损边坡景观修复协调度评价
        5.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5.4.2 评价计算指标体系构建
        5.4.3 评价计算指标选取
        5.4.4 评价方法
        5.4.5 评价因子分级及赋值
        5.4.6 综合评价计算
        5.4.7 典型受损边坡协调度评价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浩荡大关山 丝路张家川(论文提纲范文)

厚重的历史文化
特有的民族文化
多彩的生态文化

四、甘肃省天水市江河分水岭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水市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J]. 乔育,种培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05)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陇山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优劣势分析及对策[J]. 武丽.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1(02)
  • [5]嘉陵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D]. 张寒.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6]甘肃省市域入境旅游流量与流质时空演变研究[J]. 石彦,何俭翔,崔凡. 陇东学院学报, 2021(02)
  • [7]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8]天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苏兴田. 当代体育科技, 2021(04)
  • [9]九寨沟震后受损边坡类型划分与植被生态修复研究[D]. 王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10]浩荡大关山 丝路张家川[J]. 李宝军. 文化月刊, 2020(08)

标签:;  ;  ;  ;  ;  

甘肃省天水市河流流域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