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商界浮躁的通病

谨防商界浮躁的通病

一、警惕 商界浮躁通病进入深层次(论文文献综述)

贾一村[1](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冀心蕾[2](2020)在《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研究(1896-1937)》文中认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在嬗变过程中带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从戏院茶园等放映场所到专业电影院的建立的过程中,批评群体产生了对戏曲电影和旧市民电影中的传统旧道德等群体性批评。专业电影报刊的兴起,为批评群体提供了公共媒介,群体性发声借助这一平台得以实现。鸳鸯蝴蝶派文人在旧市民电影中贡献了大量的剧本素材,他们创作的通俗小说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同样,这一批评群体也带有厚重的文学审美特色。戏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影戏观是剧人影评群体的基本思想观念,启发了这一群体的批评活动。新市民电影的出现意味着新思想的形成,左翼电影是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民族标志,由此形成的左翼影评群体便贯穿着这一思想。批评群体的身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最初,除了观众这一基本身份以外,批评群体还充当着体验者的角色。这一时期,批评群体话语初步形成,影评文章从记录外国电影和少量国产电影带来的直接刺激的观感,发展为讨论电影功能的观念,这是一大进步与突破。1920年代出现了三个跨界的身份转变,报刊界、文学界、戏剧界人士纷纷转向电影界。报刊媒介促成的圈子批评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群体对电影批评的开创作用。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市民阶层表达了对传统伦理和历史古装片等的理解与批评。戏剧界人士的艺术专业人才对社会教育和电影艺术作出指导。同样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群体还有中国新感觉派,他们受到日本文学思潮的影响,对电影进行了技巧和视觉审美批评。1930年代的主要批评群体是左翼影评群体,他们为底层人民服务,他们的批评文字披露了社会现实、注重电影意识,构成了以社会价值评判为主的现实主义批评。本研究共有四个章节,在历史发展脉络和社会进程中试图勾勒出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的整体轮廓和变化过程。群体研究不是单线进行的,对个体的分析必不可少。本文不仅对早期批评群体做了纵向梳理,并且从横向入手,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绪论分为三个部分,阐释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资料来源、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等。第一章论述了从电影传入中国到电影报刊出现这一阶段批评群体的兴起过程,通过影评探寻话语的初步显露和观念的演变。第二章研究了1920年代报刊媒介圈子批评群体、鸳鸯蝴蝶派从文学到电影批评的跨度以及戏剧界人士进行的民族电影理论批评及其实践。第三章研究了1937年前的三十年代出现的两个批评群体——软性电影论者与左翼影评群体,此部分弱化政治斗争以及意识形态争论,从两方的重要影评入手,凸显批评观念与方法。第四章从文化视角和当下发展入手,分析批评群体在历史演进中的变化,群体心理如何选择以及对如今电影批评有何启示。

葛姗姗[3](2019)在《新时期中国泛喜剧化现象分析》文中提出伴随着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与之契合的“喜剧美学”正成为主导性审美原则,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时代异化与精神偏差。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喜剧、小品盛极一时,喜剧化的传播方式是引起人们开怀大笑、精神放松的催化剂,同时也说明大众需要宣泄途径。论文试图从传播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来剖析泛娱乐化现象下喜剧的现状与本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进而完善喜剧理论自身的整体性。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悲剧的典范之作远远多于喜剧,这种创作现象与人们当时的生活状况相吻合,血与火曾经是生活的主要元素,我们极少从中找到笑声。最近数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喜剧因素又开始广泛聚集。通过研究,我们从三个时期详细的论述了泛喜剧时代的历史回顾,一是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是喜剧的起源,从“旧喜剧”和“新喜剧”看古希腊的喜剧特点和亚里士多德的喜剧叙事论;二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看喜剧美学及其演变,主要以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文艺复兴时期喜剧作品的共性。最后一部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讲述中国传统的喜剧意识及从哲学、美学角度剖析中国传统喜剧,分析当时受众的喜剧审美心理。中国传统的喜剧文化因发展历程和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喜剧作品的文本生产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而无法简单地通过某一种范式对其进行概括归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喜剧的文本生产行为研究将会受到进一步关注,并对文化的走向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娱乐化”与“喜剧化”两个词既有内在联系也有本质区别,喜剧风格的作品有较明显的娱乐性,但是二者不能完全画等号。娱乐是一种人类广泛的精神愉悦现象,包括了普遍存在的游戏等娱乐形式都具有娱乐性,但不具备喜剧性。娱乐也是一种人们需要和期望“逃避”现实压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获得身心的愉悦、快感,达到精神的放松,负能量得到释放。不同的艺术虽然创作意图可能千差万别,但除了要实现这些创作初衷外,还有娱乐的共同目的。无论哪一种艺术,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娱乐,其他的想法则位居其次,而娱乐活动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现今,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开化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娱乐的条件,新媒体给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娱乐的方便条件,使人们压抑已久的娱乐兴趣都焕发出来了,使人们方便地享受各种娱乐乐趣。娱乐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喜剧化,喜剧是带有剧情的精神娱乐,只有叙述了一段具有娱乐性的故事,有了情节内容,才具有喜剧性。从媒体的飞速发展,来看当今“泛娱乐化”全民狂欢的现象,其实本质上是社会主流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放弃人文精神,疏离庄重和现实,是一种精神肤浅化和麻木化。不是单纯的大众文化的需求,是一种个体生命的蒙昧所致。泛娱乐化的表现是低层次化的感官娱乐,缺少思想和人之理性。今天,泛娱乐化时代来临,新媒体的出现再一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业的发展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而进步,娱乐归属于传播媒介表现形式的超意识形态,新媒介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认知体系,打破并重构了人类认知界限。人具有娱乐需求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媒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的目标导致需求异化和泛化,经典美学被欲望严重压榨,在经济利益的面前,地位上不再占有主导位置,大众文化将失去艺术价值。如果不掌握尺度,一味采取迎合的方式,娱乐化将会沦为一场经济的狂欢,或者成为“秀”场游戏。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话剧和喜剧性作品均表现出了不同的喜剧精神,逐渐形成了喜剧发展史上极具特色的景观。喜剧是风格独特的戏剧题材,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未提高对喜剧的关注度,因此喜剧精神无法得到有效弘扬。近年来,国人崇尚独立、自由、民主,喜剧逐渐成为了代替国人发声的作品,形成了新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喜剧精神。喜剧的“笑”有社会意义,包含了对丑的事物的否定和鄙弃,喜剧类型的作品在心灵愉悦的同时应具备更多的理性,在迎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如何达到喜剧美学“寓庄于谐”的本质,并且能和泛娱乐化“寓教于乐”的趋势相结合,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泛喜剧文化下观众有娱乐化的心理诉求,喜剧的传导形式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我们从喜剧的精神本体——自由作为切入点,与喜剧美学的审美特质相结合,运用现象描述替代理论逻辑,对喜剧美学进行夹叙夹议的阐述。传统喜剧观念以扮“丑”为主,所以一些喜剧性元素都在丑角身上进行表现,不免将中国喜剧引向狭隘化发展道路。现代讽刺喜剧冲破重在表达自身的传统努力,加强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生成一种喜悲圆融的复合式的喜剧审美情感,叙述手法从传统的代言叙述,到现代对话呈现的新的话语的追求,这不仅意味着话语外在形式的变化,而且也标志着话语内在机制的转换。论文从经济、哲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四个角度对泛娱乐背景下泛喜剧化的现象进行剖析,进而从四个方面界定了泛喜剧时代娱乐化的理想状态,即“娱乐要有尺度,娱乐要有界域,娱乐要有文化,娱乐要有精神”。娱乐是喜剧的一种实践,但是如何避免其走向低俗化、媚俗化?如何打破浅层次的精神快感与快餐式的享乐导致出现的精神断层?在当今这个喜剧性时代,在泛娱乐化生长蔓延的过程中,我们不应遮蔽问题,也不应止步于批判。在反思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良性规制,在认知的道路上,弘扬自由价值。

周子钧[4](2019)在《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文中提出本文拟就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本论文的框架:一方面是划分和考察40年资本化进程经历的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个阶段,把握期间演进的脉络和螺旋式上升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此形成了论文的第一、第二、第三章。另一方面是总结40年资本化进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论文的第四、第五章。第一章即1978年-1999年的市场化阶段。这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79年:“文革”后电影业的恢复;第二阶段1979年-1992年:电影业机制在转型时期的改良;第三阶段1993年-1999年:电影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这个市场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破行业垄断,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焕发电影业的活力,实现电影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第二章即2000年-2008年的产业化阶段。这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2004年:电影业内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二阶段2005年-2008年:电影业对非公资本和境外资本进一步开放。这个产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由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走向集团化和院线化,实现电影行业向产业化转轨。第三章即2009年-2018年的证券化阶段。这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2012年是启动期;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是高潮期;第三阶段2016年-2018年是提升期。2009年10月创业板设立华谊兄弟上市标志证券化阶段来临,民营电影公司率先陆续登陆A股市场;2016年8月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两大国有电影公司在A股上市,标志着证券化成为主流。电影公司通过IPO或借壳实现在A股上市融到大量资金,上市以后通过增发、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做优做强健康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证券化的水平,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资本化进程的成效和问题。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取得的成效,首先是对于资本化规律和特点的把握、运行原理和阶段、启动和发展的认知。这是思想上的觉醒,是对于发展电影产业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的道路,必须接纳、借力资本、资本市场和A股市场取得了广泛共识。政策的制定和推动是一直往这个正确的大方向前进,实际运行当中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把握、处理好产业与资本的关系;产业为主资本为附,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对资本化的负面影响和破坏力,必须采取电影行业整顿、A股市场监管、财税严格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而又严格的治理。第五章是完善推动资本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梳理中国电影产业40年资本化进程,勾画资本化的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大阶段脉络与走向,分析资本化进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都是为了提出更好的对策,以指导电影产业资本化历程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的更加扎实更加长远。其中,坚持保证资本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遵循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做优做强产业、提高通过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健康发展、构建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实现影企自身发展、推动与资本化进程相适应的规范运行体制、把握“内容为王渠道致胜”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与资本化进程相一致控制好金融风险等七大原则至关重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资本化进程”观察中国电影产业1978年-2018年40年的发展,在学术研究上填补了一定的空白;从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阶段把握40年资本化进程,揭示了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由浅入深、不断递进、螺旋式上升的逻辑进程;从产业与资本的博弈入手进行分析,指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是观察中国电影“资本化进程”的一个本质性把握;研究方法上融合历史学、金融学、电影产业理论于一体。本文认为,中国电影产业40年资本化进程有力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站在新起点上,充分吸取资本化进程呈现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必将更加充分,在把握和运用金融杠杆的“度”上必将更加精确,这必然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的空间和质量,推动中国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

刘赛雄[5](2018)在《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是英国爱德华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产量高,而且内容涵盖广,涉及科学、文学、政治、历史、生物、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威尔斯依靠亦幻亦实的科学幻想作品,让他获得“科幻界的莎士比亚”的美誉,凭借对社会现实予以讽刺表达的社会小说,让他赢得“狄更斯继承人”的美称,加上晚期对世界范围内的前瞻性创作,更是被郭沫若评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威尔斯的社会小说继承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秀传统,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1900年前后起创作了一系列社会讽刺小说,描绘了英国转型期的社会状况,记述了许多小人物既令人心酸又令人发笑的坎坷历程。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中的“失范”为切入口,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失范、经济失范、教育失范和道德失范等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威尔斯《爱情与路维宪先生》、《吉普斯》、《托诺-邦盖》和《波里先生传》等四部社会小说,展示了作家对工业文明转型时期英国社会失范状况的书写,并从时代影响、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三个方面分析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进一步考察作家对良序社会的探索途径。威尔斯出身于“经济困顿”的中下层资产阶级家庭,在机缘巧合和自身努力下接受了一段有限的初等教育。十四岁的时候,迫于生活的压力离开学校,走上了药店学徒和布店学徒的谋生之路。十八岁的时候,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学习科学知识。毕业留校任教后,开始尝试写作,从此走上了专职作家的道路。这一艰难的成长历程不仅锤炼了他的品格,磨砺了他的意志,还为他今后各类作品,尤其是社会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始素材。在威尔斯笔下,几乎所有社会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缺少教育机会的受害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中下层资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作为在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世界强国,英国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时候开始,不断推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充分发展了国内的自由资本主义,但同时也加剧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社会的贫困问题,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威尔斯继承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深刻地思考着英国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问题,具有令人深思的哲理性和批判性。威尔斯的四部社会小说对转型社会中失范主题的书写,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教育和道德等四个方面。在生态方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时期,自然环境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威尔斯从失谐的乡村、失衡的城镇和失序的都市等三方面描绘了生态失范的景象。在经济方面,工业文明给英国带来了繁荣昌盛,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在此社会背景下,经济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和功利化,威尔斯从欺诈式的生产、悖论性的流通和炫富性的消费等三个方面揭露了经济失范的状况。在教育方面,1870年英国《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政府开始广设公立学校,逐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然而在威尔斯的笔下折射出不成熟的自我教育、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和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等失范状况。在道德方面,受重商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出现滑坡,情感关系出现异化。威尔斯通过小说人物冷漠的亲情、功利的爱情和虚伪的友情等三个方面,展示当时社会背景下道德失范的现状。可以说,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社会失范问题的书写,既反映了英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又预示着英国旧的社会结构面临着解体的风险。威尔斯社会小说创作于爱德华时代,这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结构呈现失范的状态。如何实现良序社会的转型发展,这是威尔斯毕生不断探索和努力追求的问题。威尔斯个人成长经历、小说人物思想无不体现了其探索良序社会的愿望和过程,具体表现在对科学教育的反思、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等三个方面。在科学教育的反思上,威尔斯是努力走出宗教束缚的“离经叛道者”,成为一名接受科学教育的底层“幸运儿”,并最终成为反思科学进步的“科幻小说家”。在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上,威尔斯曾加入费边社,作家从路维宪的幻想、马斯特曼的挣扎到尤尔特的妥协等情节,向读者展示出当时费边社会主义者只希望在政治上妥协,没有在经济、社会变革、未来筹划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决心与努力,呈现出一种政治上的空想,他的政治构序之路也只能就此作罢。在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上,威尔斯通过路维宪的抉择、吉普斯的回归、乔治的省悟及波里的救赎等小说人物的不同结局,最终转向了对道德规范的探寻之路,从而实现自我的认识,最终回归德性的精神发展。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小说中,威尔斯以充满调侃的口吻介绍了英国世纪之交的社会失范状况,也婉转地表达了他自己历经时代裂变后的忧思隐衷。他创造性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揭露出时代的黑暗面,批判社会各领域中的失范现实,与同时代作家一道书写那个时代的“焦虑”。威尔斯并不追求“詹姆斯式”的语言表达上的精致美感,而是忠实于社会现实,“指出个体遭遇的变幻莫测与随机性”,传达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写实旨趣。他的最大贡献并非为社会失范的英国开出救世良方,而是为“爱德华盛世”号准了脉搏。威尔斯煞费苦心所精心构筑的失范结构,对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和中国转型时代的文化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邬玲[6](2018)在《资本与文化的缝合 ——万达电影院线研究》文中指出万达电影,即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万达集团。万达电影成立于2005年,经历13年的发展,它已占有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份额,位居国内院线行业第一。那么,万达电影发展至今面临如此局势的原因是什么?万达电影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万达电影院线存在这些问题是否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万达电影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具有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万达电影相关资料,展开深入分析,并反思电影产业中资本与文化的矛盾关系,探索万达电影在资本与文化方面的裂隙与缝合。本文从电影文化传播角度,借鉴文化资本理论和电影缝合理论,把万达电影作为电影文化传播个案来考察中国电影产业的资本与文化缝合问题,主要从符号、结构、意识和文化四个角度论述万达电影的四种缝合过程及效果。万达电影作为资产联结型的电影院线,因万达集团雄厚的资本后盾而具有强大的资本优势,却因其地产商业模式,使其在文化创意、内容生产方面比较缺乏现实关怀和艺术审美,而一味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因此,万达电影的经济资本亟需缝合文化,构建电影文化资本,来创造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效益和实现文化增值。在资本与文化的缝合方面,万达电影通过将资本与符号、结构、意识和文化进行缝合,塑造万达电影的符号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和文化资本等电影资本形态,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路径与方向。在符号缝合方面,万达电影品牌作为一种符号资本,已然深入人心,具有扩大消费、标识身份的功能,并成为一种符号暴力控制人们的消费欲望和行为方式。在结构缝合方面,万达电影结构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具有垄断电影市场,形塑社会结构,建构社会认同等功能。在意识缝合方面,万达电影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象征资本,具有整合大众、意识形态控制和强化权力支配等功能。在文化缝合方面,万达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在传播电影文化,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区隔和文化全球化等功能。综上所述,资本与文化的深入缝合是否能解决现阶段电影产业中“IP化、资本逐利化、票房量化”等问题,是否能促进中国电影事业健康发展,万达电影在此方面探索出了一个发展方向和一种发展思路,值得中国电影产业借鉴与学习。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也需取长补短,避免重犯万达电影发展中的某些失误。电影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中国电影产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注重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审美艺术。电影资本与文化缝合的关键在于电影文化深层缝合,通过电影传播中国文化,进行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杨深林[7](2016)在《艺术与资本 ——以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表明当今艺术与资本的关系日益密切,其中严肃艺术与资本相对疏离并日益被边缘化,娱乐艺术与资本渐趋亲密且中心化。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历史、具体与辩证地分析严肃艺术、娱乐艺术这两种不同艺术类型与资本的复杂性关系。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总共有五章。绪论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艺术与资本关系以及艺术类型分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探讨了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的性质。首先提出了区分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进的标准,即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功能。进而分别论述了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分别是:严肃艺术具有超越性的美学特性,反思性与批判性的特征:娱乐艺术具有世俗性的美学特性,宣泄性与消遣性的特征。论文还以老舍的《断魂枪》与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为个案探讨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美学特性的差异性。章末分析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的相对区分与相互联系。第二章分析了严肃艺术与资本之联姻、疏离与异化。严肃艺术与资本之联姻体现为资本促进了严肃艺术生产的经济独立与艺术独立,以及艺术消费的地位提高与传播。接下来指出了严肃艺术与资本的疏离,具体表现为:低效率、个体性的生产方式与资本;小众化的消费方式与逐利最大化的资本以及超越性的美学特性与资本。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严肃艺术与资本疏离的主要原因,即以资本为后盾的现代科技与严肃艺术,严肃艺术无法适应高压力的现代社会。资本导致严肃艺术的异化体现为生产的反资本姿态间接强化资本的宰制以及消费的投机性与夸饰性。第三章探讨严肃艺术反抗资本的突围路径。严肃艺术坚守超越性美学特性,坚持精神品格之引领导向等层面反抗资本。这种超越性的美学特性体现为怀旧的古典艺术与反抽象性的现代艺术生产,以及扬深度思考抑快餐消费。严肃艺术所坚持的精神品格的引领导向体现为四个方面:以理解与同情之平等心态走入民众的生活世界;寻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展现当代中国的立体与复杂的生存面相;坚持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第四章分析娱乐艺术与资本之疏离、联姻与异化。由于艺术传播限制娱乐艺术的普及,和自身艺术话语权的薄弱,这两方面因素导致娱乐艺术与资本的疏离。娱乐艺术与资本的深度联姻表现为现代科技与新的艺术类型的产生;高效率、配方化的生产方式与资本的契合;相对大众化的消费方式与逐利最大化的资本;世俗性的美学特性与资本的吻合。娱乐艺术能够与资本深度联姻的主要原因为:资本通过科技对娱乐艺术的操控;娱乐艺术对资本的高度倚重;娱乐艺术与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契合等。论文从利润为先的生产导向;过分渲染暴力与色情;反配方化生产的反抗姿态与媚商内核三个方面探讨资本对娱乐艺术的异化。第五章探讨娱乐艺术反抗资本的突围路径。娱乐艺术坚守世俗性美学特性,坚持精神品格之提升导向反抗资本。前者表现为娱乐艺术构造梦幻世界,拙朴的原生态方式,非深度消费等方面。后者包括创作上关注人民的生存境遇;提供叙事紧凑的艺术精品;生产具有道德意蕴的艺术优品;丰富人的感觉等。结语探讨了艺术与资本的矛盾统一的复杂关系。艺术与资本的矛盾体现为资本对艺术的历史性规约与推动,即资本促使艺术必须关注多数人的总体性生存境遇与特定社会传统,努力生产出艺术性与经济性俱佳的艺术作品;艺术与资本的联系体现为艺术对资本的价值性引领,即艺术作为人的自由天性与自由意志的对象化产物,能够对以逐利为目的资本以及受其裹挟下的过于功利与单调的世俗生活进行美学提升。艺术必须发挥对资本的美学批判与文化引导之功能,艺术与资本应该互相影响,最终服务于人的全面解放。

武兆雨[8](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刘莹[9](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王敏[10](2015)在《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文中指出在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人们对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始了更深入的思考,并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更好、更能守护人类社会长远未来的发展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方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汉语小说领域出现了一批年轻作家,他们关注底层,书写社会变迁,反思现代化进程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方向描绘了一个更为丰富的前景。绪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以文学方式描摹社会转型,反映了作家们对现代性的反思。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需要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分析,这不仅继承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传统,也拓展了新世纪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第一章:乡土叙事的现代性反思。乡土叙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数量众多,在其中,直接表达人与土地关系的作品较为突出,有以下倾向值得关注:描写城市的扩张对农村土地的侵蚀;展示土地的被污染和被损害;述说人与土地的情感;描绘土地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发展。而陶丽群和关仁山的作品几乎包含有上述所有倾向,在不同程度上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一个在回望土地和故乡,另一个则在迎接新型的人与土地关系,展现了作家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第二章: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中的城乡叙事有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年轻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部分农民对城市充满抵触情绪;描写农民进城后的生活状态;描写进城农民返乡的现实和心灵之旅;描写城市底层人之间的温情和城市对他们的善意。王华的作品主要表现为城乡冲突主题,集中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乡村与城市的种种互动和矛盾。少数民族文学中也不乏对于城乡融合的书写,作家们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具有了多元化的价值立场。第三章:伦理叙事的现代性反思。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显现出明显的伦理叙事内涵,有如下几种不同的书写倾向:描写了乡村伦理关系的毁坏;展现家庭伦理的被损害;描绘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伦理观念;书写“孤独”的生命伦理感觉。对于乡村伦理和家庭伦理变化的描写,集中体现了现代性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而肖勤的女性生命伦理观、王华感性的生命伦理观以及了一容对孤独的生命伦理体认,显示出少数民族年轻作家对伦理叙事范围的拓展以及对现代性的深度思考。第四章:生态叙事的现代性反思。进入新世纪之后,少数民族生态小说呈现井喷之势,表现出以下几种倾向:描写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对动物的描写;展示大自然呈现的各种危机;歌颂保卫自然环境的人。以叶广芩和了一容的作品为例分析被人类贪欲伤害的自然和生物;以王华作品为例展示生态恶托邦和生态乌托邦的启示;对潘灵的小说的分析则是为了探讨合理而科学的发展观念。总之,在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创作中,有大量的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作品出现,这类小说体现的是文学介入生活的美学原则,也是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

二、警惕 商界浮躁通病进入深层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 商界浮躁通病进入深层次(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2)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研究(189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文献简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批评群体的兴起(1896-1920)
    第一节 电影最初放映与《味莼园观影戏记》
    第二节 观影体验:作为观众的批评者
    第三节 批评观念渐变:从重视感官到强调功能
第二章 专业视野:批评群体走向成熟(1921-1931)
    第一节 报刊、媒介与圈子批评
    第二节 从文学到电影批评:“鸳鸯蝴蝶派”
    第三节 剧人影评与民族电影理论批评实践
第三章 观念的碰撞:批评群体的黄金时期(1932-1937)
    第一节 视觉形式、艺术价值与技巧批评
    第二节 内容意识、社会价值与现实主义批评
    第三节 电影公共空间的批评实践
第四章 群体批评的文化审视与当下观照
    第一节 批评群体与电影理论评论的演进
    第二节 批评群体的心理及其文化选择
    第三节 批评历史经验与当下借鉴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早期电影批评与评论文章选目(1896-193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新时期中国泛喜剧化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喜剧时代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喜剧的黄金时代
        一、古希腊的喜剧典范
        二、从“旧喜剧”和“新喜剧”看古希腊喜剧特点
        三、亚里士多德的喜剧叙事论
    第二节 喜剧性作品的崛起——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喜剧美学
        二、喜剧性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喜剧审美心理
        一、中国传统喜剧意识的文学表现及其审美意义
        二、中国传统喜剧意识的发展深化
第二章 新媒体的兴起与泛喜剧化的时代转型
    第一节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
        一、波兹曼娱乐业时代和“童年消逝”理论分析
        二、“媒介即隐喻”命题理论的含义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泛娱乐业时代的媒介特征
        一、主流媒体的娱乐化转型
        二、腾讯实施“泛娱乐”战略,对互联网平台产生拉动效应
    第三节 泛娱乐化的市场走向
        一、受众的娱乐化追求与喜剧的勃兴
        二、中国喜剧作品发展历程
    第四节 当代中国喜剧作品的特点分析
        一、具有区域特色的小品及影视剧的兴起
        二、“开心麻花”模式——电影嫁接于话剧之树上
        三、喜剧综艺节目——谁能“笑”到最后
第三章 泛喜剧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自由是喜剧的精神本体
        一、“狂欢化”理论与喜剧本体
        二、乌托邦色彩的狂欢式自由
    第二节 喜剧性精神的特定内涵
        一、从“表象自由”到“人性自由”——由康德到席勒的理论推进..104二、释放压抑的智性
        三、泛喜剧时代的审美精神
    第三节 泛娱乐化背景下开放的喜剧观念
        一、传统的喜剧观念与喜剧手法的继承与发扬
        二、喜剧意识的强化与喜剧性矛盾的建构
第四章 泛娱乐背景下泛喜剧化的思考
    第一节 消费娱乐、消费时尚的审美误区
        一、大众娱乐的媚俗化、低俗化倾向
        二、浅层次的快感与快餐式的享乐导致出现精神断层
    第二节 经典化的困境与突围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精英文化的衰落转型
        二、后现代消费语境下的文化误区
        三、喜剧对现实的观照及喜剧作品的经典化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与概念界定
        (一) 论文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一) 研究现状
        (二) 文献述评
    四、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主要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框架、创新点与不足
        (一) 框架
        (二) 创新点
        (三) 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资本化的市场化阶段(1978年-1999年)
    一、第一阶段:“文革”以后电影业的恢复(1978年-1979年)
        (一) 电影业在新中国的发展与曲折进程
        (二) “文革”后恢复老电影放映时出现的盛况
    二、第二阶段:电影业体制在转型时期的改良(1979年-1992年)
        (一) 政策上重点是先后调动“制发放”行业的积极性
        (二) 电影单位由事业转为企业走市场化道路
        (三) 调整机构设置形成“影视合流”的局面
    三、第三阶段:电影业体制启动全面改革(1993年-1999年)
        (一) 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统购统销的垄断
        (二) 打破中影集团和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
        (三) 打破16家制片厂的垄断调动各界拍片积极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资本化的产业化阶段(2000年-2008年)
    一、第一阶段:电影行业内改革向纵深发展(2000年-2004年)
        (一) 政策上大力推进集团化和院线制改革,推动向产业化转向
        (二) 投融资上国企加快转企改制,民企扩大融资渠道
        (三) 资本多元化大力促进了电影产业发展
    二、第二阶段:电影行业对外开放打开大门(2005年-2008年)
        (一) 政策上对于境外资本和非公资本进一步开放
        (二) 投融资上中影发债民企谋求上市,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三) 电影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快资本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化的证券化阶段(2009年-2018年)
    一、第一阶段:证券化的启动期(2009年-2012年)
        (一) 政策上加大金融政策推动企业上市成为着力点
        (二) 投融资上电影公司上市标志着证券化时代来临
        (三) 华谊兄弟首家在A股上市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第二阶段:证券化的高潮期(2013年-2015年)
        (一) 政策上继续鼓励公司上市,同时改进和完善电影审查
        (二) 投融资上互联网资本强势进入,电影产业基金十分活跃
        (三) 二级市场并购火爆与出现问题的表现与原因
    三、第三阶段:证券化的提升期(2016年-2018年)
        (一) 政策上对明星证券化的遏制和再融资疏堵结合
        (二) 投融资上资本有进有退步入去伪存真的提升期
        (三) 中影上影两大国企实现A股上市的标志性意义
        (四) “内容为王”获得支持,资本流向发生结构性变化
        (五) 互联网影业与国企和民企三分天下重塑行业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本化进程的成效与问题解析
    一、电影产业资本化的成效解析
        (一) 对资本化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 对资本化的运行原理和阶段的把握更加准确
        (三) 对资本化进程的启动和发展形成的共识更加坚定
        (四) 对借力A股市场做优做强的意义和路径更加明确
        (五) 对保持市场活力与严控风险之间的把控能力更加强大
        (六) 对建构产业与资本辩证关系的良好生态系统更加自觉
    二、电影产业资本化的问题解析
        (一) 电影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影响通过IPO进行融资
        (二) 跨界定增存在虚火与企业并购存在严重障碍
        (三) 证券化负面影响凸显影企上市后的风险边界
        (四) 资本的霸权导致电影产业的异化和扭曲行为
        (五) “保底发行”与“天价片酬”对于电影产业的侵蚀
        (六) 电影板块在A股市场回报率偏低、规模偏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推动资本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保证资本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原则
        (一) 把握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发生的方向性调整
        (二) 努力创作出资本与内容结合的佳作
    二、遵循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做优做强产业的原则
        (一) 影企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在A股市场上市融资
        (二) 借力A股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三) 重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推动与A股市场对接
        (四) 打造影视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小微影企融资
    三、通过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影企健康发展
        (一) 发挥股市先发优势的公司在外延并购上的优势
        (二) 通过不断外延并购做优做强是必然选择
    四、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实现影企自身发展
        (一) 把握互联网资本在电影产业链地位主流化的趋势
        (二) 上市电影企业要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的进入
    五、构建与资本化进程相适应的规范运行体制
        (一) 应制定和出台规范资本运行的相关制度
        (二) 尽快组建电影经纪人群体的行业协会
    六、把握“内容为王渠道致胜”的原则,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一) 上市影企要打造全产业链模式防控业绩下滑的风险
        (二) 上市影企要瞄准“内容+渠道”模式以提高经营业绩
    七、完善与资本化进程相一致的产业规则和市场规则
        (一) 要遵从产业和市场规律推动资本化进程
        (二) 用大工业运行的方式分散和控制好金融风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威尔斯研究综述
        0.2.1 国外威尔斯研究综述
        0.2.2 国内威尔斯研究综述
    0.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主要创新之处
    0.4 主要概念界定
        0.4.1 社会小说
        0.4.2 社会转型
        0.4.3 社会秩序与失范
第1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
    1.1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生态失范
        1.1.1 怀旧的村庄与失谐的乡村生态
        1.1.2 工业化发展与失衡的城镇生态
        1.1.3 城市化进程与失序的都市生态
    1.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经济失范
        1.2.1 “自由放任”与欺诈性的生产行为
        1.2.2 交通广告业繁荣与悖论性的流通关系
        1.2.3 “一夜暴富”与炫富性的消费观念
    1.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教育失范
        1.3.1 “机械的学习计划”与“不成熟”的个体智育
        1.3.2 “无能为力的父母”与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
        1.3.3 “悲惨的智识命运”与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
    1.4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道德失范
        1.4.1 寄居生活与冷漠的亲情
        1.4.2 攀附新富与功利的爱情
        1.4.3 “向上流社会看齐”与虚伪的友情
第2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
    2.1 英国转型社会的时代影响
        2.1.1 信仰危机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宗教维度
        2.1.2 科学发展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思想维度
        2.1.3 社会变迁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维度
    2.2 威尔斯家庭背景的影响
        2.2.1 经济困顿的下层阶级家庭
        2.2.2 传统有限的家教影响
        2.2.3 情感淡漠的家庭关系
    2.3 威尔斯独特成长经历的影响
        2.3.1 “支离破碎”的童年教育
        2.3.2 艰难坎坷的求职历程
        2.3.3 喜忧相参的大学经历
第3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良序社会的探索
    3.1 科学教育的反思
        3.1.1 离经叛道者:走出宗教束缚
        3.1.2 教育“幸运儿”:接受科学教育
        3.1.3 科幻小说家:反思科学进步
    3.2 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
        3.2.1 激进者:路维宪的幻想
        3.2.2 抗争者:马斯特曼的挣扎
        3.2.3 空想者:尤尔特的妥协
    3.3 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
        3.3.1 反躬自省:路维宪的抉择
        3.3.2 返璞归真:吉普斯的回归
        3.3.3 蓦然回首:乔治的省悟
        3.3.4 凤凰涅磐:波里的救赎
第4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意义
    4.1 威尔斯小说的艺术表现
        4.1.1 威尔斯小说的整体创作特点
        4.1.2 威尔斯社会小说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比较
    4.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4.2.1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4.2.2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4.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4.3.1 “日不落帝国”失范问题的预警
        4.3.2 中国良序社会建构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中国威尔斯研究学位论文
附录(二) 中国威尔斯研究期刊论文
附录(三) 威尔斯简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资本与文化的缝合 ——万达电影院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为何选择“万达电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电影产业及电影院线的研究情况
        二、关于万达电影院线的研究情况
        三、电影院线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步骤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步骤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资本与文化的裂隙与缝合
    第一节 资本与文化的内涵界定
        一、资本的双重属性
        二、文化的三层属性
        三、资本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与文化的裂隙
        一、艺术作品的裂隙
        二、万达电影裂隙的具体农现形式
    第三节 缝合的四种表现形态
        一、从电影缝合体系到电影意识形态缝合
        二、缝合的四种表现形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符号缝合:塑造品牌的符号资本
    第一节 缝合内容:企业符号和资本形态
        一、万达符号和万达电影符号
        二、万达的企业文化与商业形象
        三、万达的资本逻辑
    第二节 缝合手段:意指、阐释和联想
        一、意指:万达符号指称万达品牌神话
        二、阐释:万达品牌“无限符号化”
        三、联想:万达品牌符号建构万达符号资本
    第三节 缝合效果:作为符号资本的万达电影品牌
        一、塑造万达电影品牌的符号资本
        二、万达电影符号资本的功能:扩大消费和标识身份
        三、万达电影品牌隐喻符号暴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构缝合:形塑社会的资本结构
    第一节 缝合内容:产业结构和观众结构
        一、万达电影纵向与横向产业结构
        二、万达电影院线结构与市场结构
        三、万达电影的人才结构与观众结构
    第二节 缝合手段:嵌入、并购和认同
        一、嵌入:万达资本嵌入电影产业
        二、并购:万达资本并购文化产业
        三、认同:万达电影建构文化认同
    第三节 缝合效果:作为社会资本的万达电影结构
        一、形塑社会的资本结构
        二、万达电影社会资本的功能:建构社会认同和权力支配
        三、万达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衰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意识缝合:隐含霸权的资本意识
    第一节 缝合内容:商业意识和人文意识
        一、商业意识与人文意识
        二、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三、管理意识与控制意识
    第二节 缝合手段:整合、涵化与规训
        一、整合:构建万达电影的“集体无意识”
        二、涵化:培养万达电影受众
        三、规训:万达电影规则的破与立
    第三节 缝合效果:作为象征资本的权力意识
        一、隐含霸权的资本意识
        二、万达电影象征资本的功能:整合大众和意识形态控制
        三、万达电影强化象征权力与资本意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缝合:走向世界的文化资本
    第一节 缝合内容:万达电影的文化传播特征
        一、万达电影渲染享乐文化
        二、万达电影凸显草根文化
        三、万达电影传播消费文化
        四、万达电影呈现空间文化
    第二节 缝合手段:杂糅、改编、延伸与衍生
        一、杂糅:电影文化和电影类型杂糅
        二、改编:电影IP化、商业化改编
        三、延伸:电影媒介延伸至社会生活领域
        四、衍生:电影衍生新文化产品
    第三节 缝合效果:作为文化资本的万达电影
        一、走向世界的文化资本
        二、万达电影文化资本的功能:传播文化和区分阶层
        三、万达电影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与转换
    本章小结
余论: 万达电影的“缝合逻辑”与发展前景
附录1 万达集团发展历程及大事记
附录2 万达电影发展历程及大事记
附录3 万达影视(影业)出品发行的影片目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艺术与资本 ——以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之概念
    一、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之概念缘由
    二、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严肃艺术的性质:超越性的美学特性
        (二) 严肃艺术的特征:反思性与批判性
        (三) 娱乐艺术的性质:世俗性美学特性
        (四) 娱乐艺术的特征:宣泄性与消遣性
        (五) 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的个案分析:老舍的《断魂枪》与金庸的《倚天屠龙记》
    三、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之相对区分与相互联系
        (一) 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之相对区分
        (二) 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之相互联系
第二章 严肃艺术与资本:从联姻到疏离
    一、严肃艺术与资本之联姻
        (一) 资本促进严肃艺术生产的经济独立与艺术独立
        (二) 资本促进严肃艺术消费的地位提高与传播
    二、严肃艺术与资本疏离之具体体现
        (一) 低效率、个体性的生产方式与资本
        (二) 小众化的消费方式与逐利最大化的资本
        (三) 超越性的美学特性与资本
    三、严肃艺术与资本从联姻到疏离之溯源
        (一) 以资本为后盾的现代科技与严肃艺术
        (二) 严肃艺术与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之隔膜
    四、资本导致严肃艺术的异化
        (一) 生产的反资本姿态间接强化资本的宰制
        (二) 消费的投机性与夸饰性
第三章 严肃艺术反抗资本的突围路径
    一、坚守超越性的美学特性
        (一) 怀旧的古典艺术与反抽象性的现代艺术生产
        (二) 扬深度思考抑快餐消费
    二、坚持精神品格之引领导向
        (一) 以理解与同情之平等心态走入人民的生活世界
        (二) 寻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三) 展现当代中国立体与复杂的生存面相
        (四) 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批判
第四章 娱乐艺术与资本:从疏离到联姻
    一、娱乐艺术与资本疏离之具体体现
        (一) 艺术传播的限制
        (二) 艺术话语权的薄弱
    二、娱乐艺术与资本之深度联姻
        (一) 现代科技与新的艺术类型
        (二) 高效率、配方化的生产方式与资本
        (三) 大众化的消费方式与逐利最大化的资本
        (四) 世俗性的美学特性与资本
    三、娱乐艺术与资本深度联姻之溯源
        (一) 资本科技对娱乐艺术的操控
        (二) 娱乐艺术对资本的高度倚重
        (三) 娱乐艺术与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契合
    四、资本导致娱乐艺术的异化
        (一) 利润为先的生产导向
        (二) 过分渲染暴力与色情
        (三) 反配方化生产的反抗姿态与媚商内核
第五章 娱乐艺术反抗资本的突围路径
    一、坚守世俗性的美学特性
        (一) 构造梦幻世界
        (二) 拙朴的原生态方式
        (三) 非深度消费方式
    二、坚持精神品格之提升导向
        (一) 关注民众的生存境遇
        (二) 提供叙事紧凑的艺术精品
        (三) 生产具有道德意蕴的艺术优品
        (四) 丰富人的感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一、社办期刊
        二、书刊互动形式
        三、刊社共生意义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一、刊企合作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10)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发展与研究
    二、现代性与少数民族文学之关联
    三、现代性反思类作品的总体特征
    四、研究方案
    五、主要内容、文本选择的说明及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乡土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土地与故乡
        一、人对土地的热爱
        二、人与土地的别离
        三、土地是生命之根
    第二节 土地神性的复归
        一、小麦崇拜:土地神性的复归
        二、土地即命运
        三、唯一不变的是土地
第二章 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城乡冲突
        一、因为贫苦,所以逃离
        二、“逃”往城市
        三、被“剩下”的故乡
        四、返乡:故乡的失落
    第二节 城乡融合:城乡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一、勤劳坚忍善良的城市打工者
        二、小人物之间的温情与温暖
        三、城市对农村所表现出的善意
第三章 伦理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现代社会伦理变化之反思
        一、乡村伦理关系的变异
        二、家庭伦理关系的轰塌
    第二节 女性生命伦理观
        一、“重男轻女”恶习造成的人生悲剧
        二、女性生命伦理观的美善救赎
        三、女性自主生命意识:长成一棵树
    第三节 张扬感性的生命伦理观念
        一、白芍:“理性”的生命策划
        二、红杏:感性的生命伦理观
    第四节 孤独的生命伦理感觉
        一、孤独的无处不在
        二、孤独源自存在的荒谬
        三、与荒谬对抗
        四、“山”的象征
第四章 生态叙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人类的贪欲与动物的受难
        一、生态反思: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二、被损害的“红山羊”
    第二节 生态恶托邦与生态乌托邦
        一、生态恶托邦:生态伦理的毁坏
        二、生态乌托邦:寻找逝去的家园
    第三节 发展的快慢之思
        一、发展之殇:自然生态危机
        二、人性异化:人文精神危机
        三、发展还是不发展:快慢之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4暑期调研实录
附录二 王华访谈:小说写到最后拼的就是一个想象力
附录三 肖勤访谈:我相信文学的力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警惕 商界浮躁通病进入深层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2]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群体研究(1896-1937)[D]. 冀心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3]新时期中国泛喜剧化现象分析[D]. 葛姗姗. 吉林大学, 2019(10)
  • [4]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D]. 周子钧. 山东大学, 2019(09)
  • [5]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D]. 刘赛雄. 湘潭大学, 2018(12)
  • [6]资本与文化的缝合 ——万达电影院线研究[D]. 邬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7]艺术与资本 ——以严肃艺术与娱乐艺术为考察对象[D]. 杨深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8]《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9]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10]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D]. 王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谨防商界浮躁的通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