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绿砂技术讲座第一讲粘土绿砂的特性

粘土绿砂技术讲座第一讲粘土绿砂的特性

一、粘土湿型砂技术讲座 第一讲 粘土湿型砂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向若飞[1](2017)在《熔模铸造废弃型砂耐火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熔模铸造行业平均产出1吨铸件会产生1.5吨旧砂,我国旧砂的再生回用率一般为30-60 wt%,大量无法回用的熔模铸造废弃型砂通常以堆填方式处理,造成大面积土地被占用,并且对环境特别是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目前在砂型铸造废弃型砂的再利用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鲜有针对熔模铸造废弃型砂资源化利用的报道,因此需要结合熔模铸造废弃型砂自身的特点,探索其适宜的处理途径。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分析熔模铸造废弃型砂的特性,并将熔模铸造废弃型砂压制成型以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所产生的影响,评价以填埋方式处理废砂对环境潜在的危害;然后通过分析锆英石对粘土熟料的影响明确熔模铸造废弃型砂主要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前述研究工作为基础,以熔模铸造废弃型砂为原料,制备不同种类的耐火材料。通过上述的研究工作,可得到以下结论:(1)熔模铸造废弃型砂主要组成物相为莫来石、方石英和锆英石,其中锆英石以离散和与基质结合两种形式存在;经1500℃处理后,锆英石分解产生m-Zr O2和t-Zr O2,经1550℃处理后,方石英完全熔融。(2)熔模铸造废弃型砂中的Fe和Ti元素以Fe3O4和TiO2的形式赋存,存在Cr/Mn富集的区域;基于美国法定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获得的熔模铸造废弃型砂浸出液中Hg元素浓度超过限制标准。(3)在粘土熟料中加入锆英石,对粘土熟料的物相组成和物理性能产生了显着影响。粘土熟料中加入锆英石机压成型后于1500℃处理,主要组成物相为莫来石、方石英和锆英石,锆英石促进了粘土熟料中方石英向玻璃相的转化。锆英石和粘土熟料中的莫来石形成骨架结构,抑制了粘土熟料高温处理过程中的收缩;粘土熟料中加入锆英石提高了粘土熟料的常温和高温(1100℃)断裂强度,锆英石颗粒的断裂形式均以穿晶断裂为主。锆英石加入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高温弹性模量的稳定;所使用的锆英石对2.6-6.7μm波段红外线具有遮蔽能力,降低了粘土熟料的高温导热系数。(4)在熔模铸造废弃型砂中分别加入氧化铝微粉和氧化镁等其他原料,制备莫来石-氧化锆和堇青石-锆英石复相材料。莫来石-氧化锆复相材料中的氧化锆为单斜晶系;温度是堇青石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过量的氧化镁造成样品线膨胀系数上升。(5)制备轻质骨料,加入80 wt%的熔模铸造废弃型砂,样品的微观结构均匀,200-1000℃的导热系数为0.27-0.38 W·(m·K)-1。制备轻质砖,熔模铸造废弃型砂加入量为55 wt%的样品在200-1000℃的导热系数为0.13-0.92 W·(m·K)-1;骨料和轻质砖的浸出液中特定重金属元素浓度均在限制范围内。

肖昌武[2](2017)在《铸钢电机壳缺陷分析及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机壳广泛应用于内燃机车电机上,是内燃机车关键零部件之一,对电机的使用起着重要作用。电机壳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粘土砂工艺、水玻璃砂工艺、树脂砂工艺,但是由于各种型砂工艺的固有问题、企业的工艺装备不同、工艺设计上的缺陷、操作上的不足等,致使各企业产品缺陷也存在差异。常见的缺陷主要有裂纹、夹砂、气孔、粘砂、缩孔等,这些缺陷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电机壳的使用和寿命。因此,对电机壳的缺陷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对其工艺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对生产企业和使用客户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GC公司与客户合作开发的B10型电机壳为对象,对原有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缺陷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总结了产品的主要缺陷(裂纹和夹砂),并分别对缺陷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电机壳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包括:(1)呋喃树脂砂高温退让性差,阻碍铸件收缩产生裂纹;(2)呋喃树脂砂表面渗S,形成硫化物,增加产生裂纹倾向;(3)铸造工艺设计上存在缺陷,导致铸件产生裂纹;(4)化学成分控制不合理,冶炼钢水中S含量高,浇注温度高产生裂纹;(5)铸件壁厚不均匀、局部铸造圆角小。夹砂缺陷的原因主要为: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砂型局部强度低。针对裂纹产生的原因,对铸造工艺进行优化,主要包括:(1)型砂工艺优化;(2)铸件结构工艺优化;(3)铸造工艺方案优化;(4)钢水化学成分优化及控制。针对夹砂产生的原因,通过优化浇注系统、型芯局部采用特种砂工艺等措施进行解决。论文最后对优化方案进行了生产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工艺,产品整体质量大幅度提升,裂纹、夹砂缺陷显着减少;废品率、质量安全风险与反馈率、交货期、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同类型的产品研究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李文军[3](2013)在《发动机曲轴铸造孔洞缺陷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曲轴,是汽车汽油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主要是通过铸造方法获取铸件毛坯,再经机加工而成。曲轴铸件应具有高强度及耐磨性、耐疲劳性和抗冲击韧性,所以其材质一般为球墨铸铁。对其铸件质量要求较严格,不允许存在铸造缺陷,特别是孔洞类铸造缺陷。本文首先介绍曲轴在发动机总成中的重要性及曲轴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后续章节中重点介绍在生产过程中铸件经常出现的孔洞类铸造缺陷。曲轴铸件孔洞类铸造缺陷归结为缩孔、气孔、渣孔、砂眼四大类。本文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即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了四大孔洞类铸造缺陷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止方法,这其中还引用浇注系统设计原理、冒口补缩原理、过滤片过滤原理、铁水合金元素反应原理、铁水与铸型作用原理等,对产生孔洞类铸造缺陷的成因进一步解析与研究,从中归纳出浇注系统及冒口、铁水合金成分、型砂参数等是影响缩孔、气孔、渣孔、砂眼主要的因素。根据孔洞缺陷影响的因素及形成的原理,着重介绍了我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中重点阐述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应用,如浇注系统设计改变、冒口设计改善、发热块的应用、过滤片技术及新型保温冒口的应用等,通过多次实验或生产,证明上述新工艺的可行性。还有一些方法是通过对孔洞缺陷特征的分析,在长期生产数据中总结出来的,如铁水合金及型砂的工艺参数合理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管理等方法。缺陷的解决,除了从直接的产生因素考虑之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仅从单一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徃徃缺陷无法得到根治,所以文章中每种孔洞类缺陷的解决方法,都是多种方法的综合实施,这样才能使曲轴孔洞缺陷得到有效的控制。无论工艺参数的控制,生产过程的改善,还是新技术的应用,都应该基于铸件本身的特性,根据自己的铸造生产方式来采取适合的方法,最终才能使发动机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井建[4](2012)在《含芯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铸件生产第一大国,2010年铸件产量达到3960多万吨,其中大约60%铸件采用粘土砂工艺生产,每年在废弃大量的粘土旧砂,这不仅浪费自然资源,也极大危害了生态环境。为此开展粘土旧砂完全再生技术的研究,是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铸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入了解国内外粘土旧砂再生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前期对含芯砂粘土砂的再生及再生砂用于相同体系芯砂工艺的研究成果,对含芯砂粘土砂的再生砂用于变体系芯砂混制时的铸造工艺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再生砂对变体系芯砂工艺的适应性,并对粘土再生砂的改性及改进用再生砂混制覆膜砂时的铸造工艺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由含煤粉和呋喃自硬树脂砂粘土砂的再生砂混制水玻璃砂时,其最高强度为1.11Mpa;混制热芯盒砂时,最高热态抗拉强度为0.89Mpa、最高常温抗拉强度为1.51 Mpa,可满足铸造生产的要求。由再生砂混制冷芯盒砂和覆膜砂时均不能满足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由含煤粉和水玻璃砂粘土砂的再生砂混制呋喃自硬树脂砂、热芯盒砂、冷芯盒砂、覆膜砂时均达不到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由含煤粉和热芯盒砂粘土砂的再生砂用于混制水玻璃砂时铸造工艺性能与新砂接近,混制冷芯盒砂及覆膜砂时的强度接近或达到由新砂混制的型砂强度的80%,可满足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混制呋喃自硬树脂砂时,最高强度只有0.08Mpa,不能满足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由含煤粉和冷芯盒砂粘土砂的再生砂混制水玻璃砂时,其强度接近由新砂混制的水玻璃砂的强度,混制热芯盒砂及覆膜砂时,其强度达到或超过由新砂混制的相应型(芯)砂强度的80%,可以满足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由再生砂混制自硬树脂砂时,其最高抗拉强度只有0.14Mpa,不能满足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由含煤粉和覆膜砂粘土砂的再生砂混制的水玻璃砂的强度均超过1Mpa,混制的热芯盒砂的最高热态抗拉强度为0.66Mpa,最高常温抗拉强度为1.12Mpa,混制的冷芯盒砂的最高即时抗拉强度为1.02Mpa,最高1h抗拉强度为1.21Mpa,可满足铸造生产的般要求。由再生砂混制的呋喃自硬树脂砂最高抗拉强度只有0.05Mpa,不能满足铸造生产的工艺要求。粘土再生砂经过800℃保温10min的二次焙烧后性能没有明显提升,混制的覆膜砂强度略高于由未经处理的粘土再生砂混制的覆膜砂的强度,但仍低于由新砂混制的覆膜砂的强度。在粘土再生砂混制覆膜砂的过程中加入占砂子质量3%、浓度为0.01%的草酸溶液能一定程度提高由粘土再生砂混制的覆膜砂的强度,但当加入的草酸溶液过量时强度严重降低。加入占树脂质量1.5%的硅烷偶联剂时,由粘土再生砂混制的覆膜砂的热态抗拉强度提高31%,常温抗拉强度提高25.4%,但仍低于由新砂混制的覆膜砂的强度。加入草酸溶液和硅烷偶联剂后的覆膜砂强度低于只添加硅烷偶联剂时覆膜砂的强度。加入占砂子质量3%、浓度为0.01%的草酸溶液和占树脂质量1.5%的硅烷偶联剂后,热态抗拉强度提高6.9%,常温抗拉强度提高12.3%。

侯成东[5](2012)在《冷铁消除薄壁球铁法兰件缩松缩孔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铸件的要求日益提高,但在生产薄壁球铁法兰件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缩松缩孔缺陷,造成产品不合格。如何能够便捷、有效地解决缩松缩孔问题,提高铸件的质量,成为很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针对薄壁球铁法兰件在生产中的缩松缩孔缺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了解了球铁件缩松缩孔形成机制和前人生产薄壁件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几种生产工艺,其原理都是通过加入冷铁加快铸件局部冷却速度,改善铸件的温度场,平衡壁厚差,防止缩松缩孔的出现。采用的铁液化学成分为C3.6%-3.9%、Si2.5%-2.7%、Mn≤0.3%、P≤0.03%、 S≤0.03%、Mg0.04-0.06%、稀土0.03-0.05%;粘土砂手工造型,浇注系统的设计遵从大孔出流理论。应用ProCAS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观察所生产铸件的温度场及凝固率,在铸件最后凝固部分加入冷铁,冷铁工艺为:加入不同厚度的直接外冷铁、加入不同厚度的间接外冷铁、加入不同覆砂层厚度的间接外冷铁。生产出的铸件进行机加工处理后,通过目测的方法以及超声波探伤与金相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检测铸件缩松缩孔的情况;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布氏硬度试验比较铸件的性能,从而得到既能解决缩松缩孔,又能得到良好机械性能的薄壁球铁法兰铸件的冷铁使用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当在铸件热节处安放直接外冷铁时,冷铁厚度为7mm时,缩松缩孔问题就得以解决,且随冷铁厚度的增加,石墨球直径减小,数量增多,但组织中除了石墨球、铁素体、珠光体外,还出现了渗碳体,对铸件的性能起到不利的影响:当在铸件的热节处安放间接外冷铁时,随着冷铁厚度增加,铸件的缩松缩孔缺陷减少,而且石墨球直径减小,数量增多,基体组织中珠光体含量也有所增加,硬度提高;当减少铸件与间接外冷铁之间的覆砂层厚度时,可以减少铸件缩松缩孔缺陷,减小石墨球直径,增加石墨球数,提高组织中珠光体的含量,提高铸件的硬度;通过模数法对没有出现缩松缩孔缺陷的铸件进行计算验证,发现通过加入冷铁可以减小热节处的几何模数,获得没有缩松缩孔的铸件,需要热节处的模数减小到相邻部位模数的90%左右。

高博[6](2011)在《高速旋流旧砂再生装置设计参数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我国年均铸件产量都在3000万吨以上,将铸造旧砂进行回收再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绿色生产。再生后的旧砂具有粒度均匀、表面光滑、耐热度好等优点,可以提高型砂和铸件的质量。目前的旧砂再生设备存在再生率低、砂粒破碎率高、耗能大、再生工艺繁琐、耗时长等缺点。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开发新的设备来提高旧砂再生能力,满足旧砂再生的要求。旋流式旧砂再生装置的提出是以热法和气流式再生机理为基础,采用旋动射流的气流为动力源的新型旧砂再生装置。本文通过对不同旧砂再生方法优、缺点的对比指出干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再生方法,而气流再生法又以其工作稳定、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干法再生中的主流方法。通过对旋动射流相关理论的研究发现旋动射流的气体在强旋度的情况下存在很强的卷吸能力从而产生很强的掺混作用,这样会使砂粒与砂粒间发生相互摩擦,这有利于提高旧砂的再生效果。并根据横吹式旧砂再生机存在的砂粒易破碎、回收率低等现象和旋转的射流打击力随偏转角增大而递减的规律分析以后,提出了采用热法与旋动射流气流撞击法相结合的再生新方法。本文采用气流式旧砂再生机理及低温加热脆化方法针对粘土混合型旧砂的再生提出了旋流式旧砂再生装置的设计方案。在详细分析了旋流发生方式以后,采用管内导流法设计了该装置的旋流发生器。并通过Fluent软件的大量模拟仿真分析,得知圆弧板翼型叶片的导叶会使直流射流的气流产生强旋度的旋动射流。并指出在同一安装轴上,选择适当弧度、安装角、叶片数、弦长,叶片高度的圆弧板翼型叶片的旋流发生器,将产生更强旋度的旋动射流气流,并指出圆弧板翼型的安装角、弧度和叶片数量对气流的影响最强。又根据仿真结果提出入砂漏斗应尽量布置在靠近旋流发生器喷嘴的位置上,这有利于提高砂粒的流动速度和磋磨作用。并对入砂漏斗、入风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使入砂量可以调节、入风口入风均匀。并应用Fluent软件提供的离散相模型,对砂粒的流动轨迹、流动速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速旋流旧砂再生设备的工艺步骤和优点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胡雪婷[7](2011)在《基于图像识别的有效膨润土含量自动测定方法及仪器》文中提出粘土砂型铸造是主要铸造方法之一,粘土砂型由原砂、膨润土、煤粉等组成,测定型砂或旧砂中的有效膨润土含量是铸造用型砂性能检测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国内企业大部分采用传统SEL型测定仪,测定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检测周期长、效率低、精度不高。本论文将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有效膨润土含量,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动化的检测方法及仪器。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有效膨润土含量检测的原理及方法,在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分析基础上,以传统吸蓝量测定方法为核心,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测定法,然后统计相关数据并精确确定测定终点判定值。利用图像处理完成人眼识别检测的功能,通过嵌入式微处理器与上位PC机通信,研发了集自动移液滴定、图像采集识别、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测定仪。在硬件系统设计上,本文详细地说明了测定仪硬件方案、各模块的硬件选型、控制板的ARM处理芯片及其外围扩展电路方案等。所设计的控制板硬件以STM32芯片为核心,通过板上的USB口将MV-200UC采集到的图像向上位PC机传输数据。整个嵌入式开发板与PC机的通讯是通过UART串口实现的。在软件系统设计上,本文在已搭建的图像处理平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图像分析算法。以keil C嵌入式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开发了控制板相关底层的驱动程序;按照软件设计规范,用C语言实现了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开发。通过本课题研究,为铸造行业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新的型砂性能测定方法和自动化仪器。该仪器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人工测定方式中存在的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为稳定控制粘土型砂质量、生产优质铸件提供了保障,也逐步推动了铸造行业向实现新时代“绿色铸造”的目标发展前进。

胡朝晟[8](2008)在《粘土湿型砂性能控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铸造方法,型砂因其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是目前造型工艺中最重要的造型材料。用砂型生产的铸件占铸件生产总量的80%以上。用粘土粘结砂作造型材料生产铸件是历史悠久的工艺方法,粘土湿型砂是使用最广泛的、最方便的造型方法,大约占所有砂型使用量的70~80%。型砂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铸件的外表质量及铸件产生砂眼、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粘土砂铸件的废品有50%以上是由型砂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型砂性能不佳是造成铸件缺陷的主要因素。对型砂性能的进行严格控制是减少铸件废品率的最好方法。同时型砂性能的预测可以指导实际型砂生产工艺的改进并有助于型砂的质量控制。型砂原材料对型砂性能影响直观重要。本文对型砂的关键的型砂材料(硅砂、膨润土、煤粉)的性能进行研究。结合上海汇众汽车车桥厂铸造车间实际,测量了目前所用型砂材料的性能参数,并比较国内外一些型砂材料的性能参数,修订车间的关键辅料标准。研究型砂性能参数并对国内外铸造工厂所采用的指标范围进行讨论。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型砂水分控制、热砂问题、透气性、泥分控制和混砂工艺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针对目前产品和设备状况的型砂质量控制方案可以使铸件生产的缺陷情况得到改善,降低废品率,而且对工厂进一步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有实际应用价值。决定型砂性能的指标较多且具有模糊性、灰色性,从而导致砂型质量的预测极为复杂、困难。本文提出了铸造砂型质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准则(SRM)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能建立型砂性能参数与质量间的定量关系,直接预测出已知性能参数砂型的废品数。并且与已提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比较。实例分析证明,支持向量回归估计模型预测型砂性能更加科学、合理。经试验验证,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型砂质量是可行的。

谢华生,李汉锟,吕德志,张震,刘加军,罗昊,周静一[9](2008)在《坚持循环经济,开发绿色铸造粘结剂 推进铸造业走清洁生产之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我国铸造粘结剂的发展历史、存在问题以及开发无污染新型无机铸造粘结剂对推进我国铸造业走清洁生产之路的必要性,并指出利用中高模数水玻璃和含碳集料对其进行改性的技术,是提高水玻璃砂强度,改善其溃散性,解决我国铸造生产严重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张学锋[10](2007)在《厚大铸钢件涂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净形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以提高产品零件质量(特别是外观质量)为中心。由于近净形铸件增值明显,已成为众多铸件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对于近净形铸件至关重要。80%~90%以上的铸件采用砂型铸造(效率高、成本低),粘砂问题由来已久。要想实现铸件的近净形,必须解决粘砂。中小铸件的粘砂较易解决,厚大铸件较为棘手。解决铸件粘砂措施繁多,但既经济又可行的当属铸造涂料。结合当前三大型砂(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和厚大铸钢件的铸造特性,本研究拟采取耐火易剥离型和烧结易剥离型涂料方案来解决厚大铸钢件粘砂问题。在分析厚大铸钢件粘砂机理和涂料烧结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首先确定了粘土砂水基和水玻璃砂醇基耐火易剥离型涂料配方,然后在水玻璃砂醇基涂料配方的基础上,结合树脂砂特性,采取底涂料加面涂料双层涂料方案,开发出了树脂砂适用醇基耐火型涂料;考虑到我们国家铸钢件生产以水玻璃砂为主,在水玻璃砂醇基涂料配方基础上,添加合适的烧结助剂,筛选出了较为成功的醇基烧结易剥离型涂料。对粘土砂水基耐火易剥离涂料、水玻璃砂和树脂砂醇基耐火易剥离涂料以及烧结易剥离型醇基涂料进行了生产验证,落砂结果表明所实验的涂料抗粘砂效果相当好。分别计算其成本,与市售同类商品涂料比较,价格优势明显。经济性和使用效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涂料配方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二、粘土湿型砂技术讲座 第一讲 粘土湿型砂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土湿型砂技术讲座 第一讲 粘土湿型砂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熔模铸造废弃型砂耐火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熔模铸造及其型壳材料
        1.1.1 熔模铸造
        1.1.2 型壳材料
    1.2 废弃型砂资源化利用现状
        1.2.1 建筑材料
        1.2.2 铸造废砂制造聚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
        1.2.3 改良土壤
        1.2.4 其他处理方式
    1.3 废弃型砂的环境效应(毒性)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2章 熔模铸造废砂表征及烧结性能研究
    2.1 实验
        2.1.1 原料及样品制备
        2.1.2 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组成分析
        2.2.2 显微结构
        2.2.3 物理性能
        2.2.4 浸出毒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锆英石在熔模铸造废砂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3.1 实验
        3.1.1 原料及样品制备
        3.1.2 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物相组成
        3.2.2 弹性模量
        3.2.3 断裂强度及裂纹扩展
        3.2.4 热传导
        3.2.5 荷重软化温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熔模铸造废砂基致密耐火材料制备
    4.1 莫来石-氧化锆复相材料
        4.1.1 原料及样品制备
        4.1.2 测试方法
        4.1.3 结果与讨论
    4.2 堇青石-锆英石复相材料
        4.2.1 原料及样品制备
        4.2.2 测试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熔模铸造废砂基轻质耐火材料制备
    5.1 轻质耐火骨料
        5.1.1 原料及样品制备
        5.1.2 测试方法
        5.1.3 结果与讨论
    5.2 轻质隔热定形制品
        5.2.1 原料及样品制备
        5.2.2 测试方法
        5.2.3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铸钢电机壳缺陷分析及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型砂工艺研究概况
        1.2.1 粘土砂工艺及其应用
        1.2.2 水玻璃砂工艺及其应用
        1.2.3 呋喃树脂砂及其应用
        1.2.4 碱性酚醛树脂砂及其应用
    1.3 铸造工艺研究概况
    1.4 冶炼浇铸工艺研究概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GC公司电机壳生产工艺现状
    2.1 产品简介
        2.1.1 产品结构
        2.1.2 产品技术要求
        2.1.3 产品用途
    2.2 主要生产工艺
        2.2.1 生产工艺流程
        2.2.2 型砂工艺
        2.2.3 铸造工艺
        2.2.4 冶炼浇注工艺
    2.3 质量状况
        2.3.1 缺陷统计分析
        2.3.2 毛坯状态电机壳裂纹分布情况
        2.3.3 电机壳加工面裂纹分布情况
        2.3.4 电机壳夹砂分布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电机壳缺陷分析
    3.1 热裂纹
        3.1.1 热裂纹的宏观形貌分析
        3.1.2 热裂纹的微观形貌分析
        3.1.3 热裂纹的形成机理
    3.2 电机壳热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3.2.1 电机壳的铸件结构
        3.2.2 电机壳的材质
        3.2.3 呋喃树脂砂工艺
        3.2.4 电机壳工艺设计
    3.3 夹砂
        3.3.1 夹砂原因分析
        3.3.2 电机壳夹砂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电机壳工艺优化研究
    4.1 型砂工艺优化
        4.1.1 碱性酚醛树脂砂与呋喃树脂砂比较分析
        4.1.2 工艺装备改造
        4.1.3 工艺试验
        4.1.4 试验结果及讨论
    4.2 铸件结构工艺优化
    4.3 铸造工艺方案优化
        4.3.1 浇注系统优化设计
        4.3.2 砂芯、砂型优化设计
        4.3.3 浇注工艺优化
    4.4 钢水化学成分优化及控制
        4.4.1 钢水化学成分优化
        4.4.2 钢水冶炼化学成分控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产实践与效果
    5.1 质量状况
        5.1.1 裂纹改善情况
        5.1.2 夹砂改善情况
    5.2 废品率
    5.3 在产品数量及交货期
        5.3.1 在产品数量
        5.3.2 交货期
    5.4 质量安全风险及反馈
    5.5 成本分析
        5.5.1 造型材料成本
        5.5.2 焊修成本
        5.5.3 质量损失成本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发动机曲轴铸造孔洞缺陷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汽车曲轴铸造技术现状
        1.2.1 曲轴在汽车发动机结构中的重要性
        1.2.2 曲轴铸造生产方式
    1.3 曲轴孔洞缺陷类型及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曲轴孔洞类缺陷中缩孔缺陷的分析
    2.1 缩孔种类
        2.1.1 收缩的概念
        2.1.2 缩孔的种类
    2.2 缩孔的形成机理
        2.2.1 缩孔的形成
        2.2.2 灰铁与球铁的缩孔
    2.3 产生曲轴缩孔的要因分析
        2.3.1 浇注系统的影响
        2.3.2 铸铁各种合金成分的影响
        2.3.3 浇注条件的影响
        2.3.4 铸型刚度的影响
    2.4 缩孔的防止方法
        2.4.1 重新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
        2.4.2 铁水成分的控制
        2.4.3 新型保温冒口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曲轴孔洞类缺陷中气孔缺陷的分析
    3.1 气孔的种类
    3.2 气孔的形成机理
        3.2.1 析出性气孔的形成机理
        3.2.2 反应性气孔的形成机理
    3.3 产生曲轴气孔的要因分析
    3.4 气孔的防止方法
        3.4.1 浇注系统的改善
        3.4.2 减少原铁水含气量
        3.4.3 铁水成分控制
        3.4.4 型砂参数的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曲轴孔洞类缺陷中渣孔缺陷的分析
    4.1 渣孔形成机理
        4.1.1 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及主要来源
        4.1.2 初生夹杂物的形成
        4.1.3 次生夹杂物的形成
        4.1.4 二次夹杂物的形成
    4.2 产生曲轴渣孔的要因分析
    4.3 渣孔的防止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曲轴孔洞类缺陷中砂眼缺陷的分析
    5.1 砂眼形成机理
        5.1.1 铁水对砂型表面的冲刷作用
        5.1.2 砂眼形成机理
    5.2 产生曲轴砂眼的要因分析
        5.2.1 湿型砂强度
        5.2.2 砂芯强度
        5.2.3 造型过程
    5.3 砂眼防止方法
        5.3.1 湿型砂强度的控制
        5.3.2 芯砂强度的控制
        5.3.3 造型过程控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含芯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粘土砂工艺的应用
    1.2 粘土旧砂再生研究的意义
    1.3 粘土旧砂再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再生砂质量评价体系
    2.1 粘土旧砂的性能与特点
    2.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3 粘土完全再生砂的质量评价体系
第3章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 实验用原材料
    3.2 实验用主要仪器及设备
    3.3 实验用砂的制备
第4章 变体系条件下粘土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
    4.1 粘土再生砂的性能
    4.2 变体系条件下含自硬树脂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
    4.3 变体系条件下含水玻璃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
    4.4 变体系条件下含热芯盒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
    4.5 变体系条件下含冷芯盒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
    4.6 变体系条件下含覆膜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
    4.7 结论
第5章 提高由再生砂混制覆膜砂铸造工艺性能的途径
    5.1 实验方法及步骤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粘土旧砂完全再生技术的展望
参考文献
谢辞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5)冷铁消除薄壁球铁法兰件缩松缩孔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薄壁球铁法兰件缩松缩孔形成机理
    1.3 影响薄壁球铁法兰件缩松缩孔的因素
        1.3.1 冶金因素的影响
        1.3.2 铸型工艺因素的影响
        1.3.3 气体的影响
    1.4 防止缩松缩孔理论
        1.4.1 均衡凝固理论
        1.4.2 有限补缩原则
        1.4.3 大孔出流理论
        1.4.4 防止薄壁球铁法兰件缩松缩孔注意事项
    1.5 冷铁在解决球铁件缩松缩孔中的应用
        1.5.1 冷铁概述
        1.5.2 冷铁的作用
        1.5.3 冷铁的计算
        1.5.4 设计冷铁时注意事项及所出现问题
    1.6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2 试验工艺、方案及测试方法
    2.1 试验工艺
        2.1.1 成分设计
        2.1.2 原材料的选择
        2.1.3 粘土砂造型
        2.1.4 球墨铸铁熔炼
        2.1.5 球化及孕育处理
        2.1.6 球墨铸铁溶液的检验
        2.1.7 浇注工艺
    2.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2.2.1 铸件结构
        2.2.2 浇注系统设计
        2.2.3 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2.2.4 方案设计
    2.3 检测方法
        2.3.1 超声波检测
        2.3.3 布氏硬度
3 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3.1 缩松缩孔检测
        3.1.1 目测结果
        3.1.2 超声波探伤
    3.2 试验方案一 结果及分析
        3.2.1 缩松缩孔检测
        3.2.2 石墨球的观察
        3.2.3 基体的观察
        3.2.4 硬度测试
    3.3 试验方案二 结果及分析
        3.3.1 缩松缩孔检测
        3.3.2 石墨球的观察
        3.3.3 基体的观察
        3.3.4 硬度测试
    3.4 试验方案三结果及分析
        3.4.1 缩松缩孔检测
        3.4.2 石墨球的观察
        3.4.3 基体的观察
        3.4.4 硬度测试
    3.5 试验方案四结果及分析
        3.5.1 缩松缩孔检测
        3.5.2 石墨球的观察
        3.5.3 基体的观察
        3.5.4 硬度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试验验证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高速旋流旧砂再生装置设计参数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型砂在铸造工艺中的应用
        1.1.2 粘土混合旧砂形貌及其再生用于制芯
        1.1.3 旧砂再生问题的提出
        1.1.4 旧砂再生的意义
    1.2 旧砂再生后应获得的效果及质量要求
        1.2.1 旧砂再生后的效果
        1.2.2 再生砂的质量要求
    1.3 旧砂再生技术研究动态与现状
        1.3.1 旧砂再生的主要处理方法
        1.3.2 干法再生的主要方法
        1.3.3 旧砂再生技术的发展概况
        1.3.4 气流式再生设备的发展概况
    1.4 课题研究的提出及内容
        1.4.1 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4.2 课题提出的可行性
        1.4.3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旋流气流的相关理论
    2.1 旋动射流的旋度和卷吸能力
        2.1.1 旋度
        2.1.2 卷吸能力
    2.2 产生旋动射流的方法
        2.2.1 对发生旋流射流的研究
        2.2.2 常用的旋转方式
    2.3 旋动射流的特性分析
        2.3.1 旋动射流出口处速度分布
        2.3.2 旋动射流的轴向速度分布
        2.3.3 轴向速度、旋转速度沿轴向衰减的情况
        2.3.4 旋动射流紊动特性
        2.3.5 旋动射流的击打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FD理论及Fluent软件选用
    3.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3.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工作步骤
    3.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特点
    3.4 Fluent软件的选用
    3.5 SIMPLE算法
    3.6 湍流模型
    3.7 离散相模型
        3.7.1 多相流的研究方法
        3.7.2 离散相模型的主要功能
        3.7.3 离散相模型的应用限制
        3.7.4 离散相模型的选择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流发生器的主要参数分析
    4.1 加旋方式选择
    4.2 叶片参数的研究
        4.2.1 翼型的几何参数
        4.2.2 叶栅的几何参数
        4.2.3 基于Fluent的叶片参数分析
    4.3 叶片参数的综合优化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再生装置的基本结构设计与砂粒运动情况分析
    5.1 撞击式旧砂再生机理—脱膜能理论
    5.2 高速旋流旧砂再生装置的结构设计
    5.3 砂粒运动情况分析
    5.4 实验工艺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速旋流旧砂再生机的工艺流程
    6.1 高速旋流旧砂再生机的工作流程
    6.2 旋流再生新技术的优点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7)基于图像识别的有效膨润土含量自动测定方法及仪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粘土型砂的主要性能指标
    1.3 有效膨润土含量的主要测试方法及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图像识别的有效膨润土含量的自动测定新方法
    2.1 概述
    2.2 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
    2.3 基于图像处理的滴定终点判定标准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自动测定仪的硬件方案
    3.1 自动测定仪的总体方案
    3.2 自动测定仪的主要硬件设计及选择
    3.3 自动测定仪的控制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自动测定仪的软件方案
    4.1 ARM 系统驱动软件程序设计
    4.2 PC 机软件控制平台的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控制电路原理图
附录 2 控制电路封装图
附录 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粘土湿型砂性能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粘土湿型砂原材料
    1.3 粘土湿型性能
    1.4 型砂质量的评价方法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粘土湿型砂原材料试验
    2.1 硅砂
    2.2 膨润土
    2.3 煤粉
    2.4 小结
第三章 型砂性能及其配制
    3.1 型砂性能指标
    3.2 型砂实际性能指标规范和分析
    3.3 型砂质量的控制
    3.4 型砂性能的控制和总结
第四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型砂质量预测
    4.1 SVM 基本思想和相关概念
    4.2 SVM 抽取模糊规则的基础
    4.3 质量预测的核函数及其实现软件
    4.4 铸造型砂数据获取
    4.5 铸造砂型质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建立和结算结果
    4.6 灰色关联法与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的比较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厚大铸钢件涂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选题意义及目的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大主流铸造型砂特性及其适用涂料
    2.1 粘土砂
        2.1.1 粘土砂特性
        2.1.2 粘土砂干型适用涂料
    2.2 水玻璃砂
        2.2.1 水玻璃砂特性
        2.2.2 水玻璃砂适用涂料
    2.3 树脂砂
        2.3.1 树脂砂特性
        2.3.2 树脂砂适用涂料
第三章 粘砂机理与粘砂控制
    3.1 粘砂类型
    3.2 液态渗透(机械)粘砂形成机理
        3.2.1 渗透动力
        3.2.2 渗透阻力
        3.2.3 砂型毛细力
        3.2.4 渗透压
    3.3 化学反应渗透(化学)粘砂形成机理
    3.4 气态渗透粘砂
    3.5 影响粘砂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3.5.1 机械粘砂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3.5.2 化学粘砂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3.6 粘砂层与铸件的粘连
        3.6.1 共格对应理论
        3.6.2 玻璃体理论
        3.6.3 氧化铁层厚度理论
    3.7 厚大铸钢件粘砂机理
        3.7.1 热节部位粘砂壳XRD分析
        3.7.2 易剥离粘砂壳XRD分析
        3.7.3 厚大铸钢件粘砂特点
    3.8 厚大铸钢件粘砂的控制
第四章 耐火易剥离型涂料试验
    4.1 涂料原材料选择
        4.1.1 耐火填料
        4.1.2 悬浮剂
        4.1.3 粘结剂
        4.1.4 附加物
    4.2 涂料性能及其检测
        4.2.1 涂料工艺性能及其检测
        4.2.2 涂料使用性能及其检测
    4.3 涂料制备与涂刷
        4.3.1 涂料混制设备及工艺
        4.3.2 涂料涂刷方法
    4.4 粘土砂水基耐火易剥离型涂料试验
        4.4.1 探索性试验
        4.4.2 正交试验
    4.5 水玻璃砂耐火易剥离型醇基涂料试验
        4.5.1 探索性试验
        4.5.2 正交试验
    4.6 树脂砂醇基涂料试验
        4.6.1 试验方案
        4.6.2 底涂料试验
        4.6.3 面涂料试验
    4.7 生产验证及经济性分析
        4.7.1 粘土砂水基涂料生产验证
        4.7.2 水玻璃砂醇基涂料生产验证
        4.7.3 树脂砂醇基涂料生产验证
        4.7.4 经济性分析
    4.8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烧结易剥离型涂料试验
    5.1 烧结易剥离型涂料更适合厚大铸钢件
    5.2 烧结机理与涂料烧结性
        5.2.1 粉末烧结原理
        5.2.2 固相烧结
        5.2.3 液相烧结及活化烧结
        5.2.4 涂料的烧结性
    5.3 烧结易剥离型涂料方案的制定
    5.4 涂料烧结壳电镜照片分析
    5.5 生产验证及经济性分析
        5.5.1 生产验证
        5.5.2 经济性分析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砂型铸造用涂料标准(ZBJ31008-90)

四、粘土湿型砂技术讲座 第一讲 粘土湿型砂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熔模铸造废弃型砂耐火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D]. 向若飞.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4)
  • [2]铸钢电机壳缺陷分析及工艺优化研究[D]. 肖昌武. 重庆大学, 2017(06)
  • [3]发动机曲轴铸造孔洞缺陷的分析[D]. 李文军. 吉林大学, 2013(04)
  • [4]含芯砂粘土砂的再生砂工艺适应性研究[D]. 井建. 山东建筑大学, 2012(09)
  • [5]冷铁消除薄壁球铁法兰件缩松缩孔的工艺研究[D]. 侯成东. 郑州大学, 2012(09)
  • [6]高速旋流旧砂再生装置设计参数的优化研究[D]. 高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7]基于图像识别的有效膨润土含量自动测定方法及仪器[D]. 胡雪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8]粘土湿型砂性能控制试验研究[D]. 胡朝晟.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
  • [9]坚持循环经济,开发绿色铸造粘结剂 推进铸造业走清洁生产之路[J]. 谢华生,李汉锟,吕德志,张震,刘加军,罗昊,周静一.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8(10)
  • [10]厚大铸钢件涂料研究[D]. 张学锋.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标签:;  ;  ;  ;  ;  

粘土绿砂技术讲座第一讲粘土绿砂的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