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论《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一、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陈梦熊[1](2020)在《宋代史论文中的“事”与“理”》文中提出浸润于儒家价值理念中的史论文在宋代达到发展巅峰,史论文作者以儒家价值理念作为思考原点,将自身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解释建立在先验性设定的理论模式之中。为了能够为自身的理论提供价值本体得以成立的依据,他们采用了从史"事"中抽绎史"理"的思考方式,赋予了宋代史论文会通"殊相"与"共相""古"与"今"的现实功能,又在各自的学术体系日渐完备之后开启了基于"事功伦理""道德伦理"的争鸣,其本质仍然是即"事"就"理"的运思方式在发挥作用。

任建芳[2](2020)在《《通鉴·唐纪》编纂思想研究 ——基于两《唐书》的比较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唐纪》既是《通鉴》的核心部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北宋中后期史学家对唐史的又一次深刻总结。在编纂体例上,司马光及其助手既以编年为体,又善于抓历史大纲,对于跨度较长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专题,如贞观之治,安史之乱,宦官专权,牛李党争,藩镇割据等,往往是以纵深的历史眼光,相对客观、全面地梳理其发展线索和脉络,寓“纪事本末”手法于编年之中,《目录》即是这一特点的缩影。在史料采撰上,《通鉴》参考两《唐书》,但不囿于两《唐书》,或删削正史,或改写正史,或补充正史,或考证其失,或存疑备考,对于野史小说,亦采取同样做法。在丰富和细化历史细节的同时,亦从实践层面回答了唐代刘知几所提出的,自魏晋南北朝以降“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的时代课题,《唐纪》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原因主要在此。在历史思想上,则善于通过“载言”与史论相结合的方式,指陈形势,评论人物、事件,鉴往以训今,述往以思来,史论中寄寓着其政论。如此,成功地将记史、考史与论史有机融为一体,代表了古代编年体史书编纂的最高成就。至于其在历史事实选择上的明显倾向性,要辨证地予以认识,一方面,司马光为突出“资治”的目的,为表达其历史观,在记事和材料的使用上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研究者需要辨别的;另一方面,这一“局限”主要是由传统史学“借事言理”的叙述模式所决定的,那些不具备说理论道价值的事件,自然被摒弃不录,这是传统史学的普遍特征,并非《通鉴》所独有。

刘岩[3](2020)在《北宋史论类试策研究》文中提出试策可以分为史策(即史论类试策)、经策和时务策,分别考查考生对历史典籍、儒家经典和对国事要务的把握,其中史策又基本以考查三代史与汉唐史为主。本文以北宋史论类试策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考查内容的不同,分三代史与汉唐史两个方面,结合北宋的时代背景,探讨其设问方式与考查重点,并归纳史论类试策的结构特征与行文特色。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第一章考查北宋史论类试策中有关三代史的篇目。按照三代治理之要、井田与军事、风俗与礼制、取士与用人四个类别,对相应试策进行编年整理,分别探讨北宋史论类试策对三代“王道”政治、军事思想和风俗礼仪等的出题方式与考点侧重,重在分析三代理想于宋人的榜样作用以及士大夫为此所做的努力。第二章分析北宋史论类试策中有关汉唐史的篇目。按照汉唐治理之要、取士之道、用兵之术、人物品评四个方面,对相应试策进行编年整理,分别论述北宋史论类试策对汉唐治世之方、取士之法、治兵方略以及对汉唐帝王、名相等的评价,重在观察宋人怎样以汉唐故事为鉴,既学习前代之良策,又吸取以往之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第三章分析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结构与特点。按照科场样式的不同,本章在探讨北宋史论类试策结构时,将其分为策问与对策两部分。策问通常由导语、问题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往往具有导向性。对策的结构分为策头、策项、策尾,策项部分须完全按照策问中问题的顺序展开,有其严谨的答题规范。整体上看,北宋史论类试策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立论正大,融通义理;二是不务虚言,贴合实际;三是主题突出,条理清晰;四是骈散相间,简洁畅达。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指出论文不足之处,以便更进一步的研究。

杨帆[4](2020)在《《涑水记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涑水记闻》作为历史琐闻类笔记,是司马光为编撰《资治通鉴后纪》所准备的资料之一,在中国古代笔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司马光政治家、史学家、学者、文学家等多重身份影响,《涑水记闻》也呈现出文史兼备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学价值。所以对《涑水记闻》的研究有助于从不同角度了解司马光其人及着作,同时对于客观认识北宋历史也有着重要意义。论文试图在挖掘《涑水记闻》史料价值的同时,从文史结合角度切入,在深入解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以史为文”的文学史观及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学色彩。采用细读文本、文献研究与具体条目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对《涑水记闻》的政治价值、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进行详细论述。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涑水记闻》的研究现状及版本流传情况。主体部分主要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司马光的着史原则与《涑水记闻》的史料价值。司马光《涑水记闻》中的着史原则具体表现为从以史为鉴、潜行教化、反对灾异迷信等原则,并凭借珍贵独特的史料价值成为后世史学着作文献之源;第二章:深受党争影响的《涑水记闻》。北宋时,士大夫首倡“君子有党”论,他们虽因政见不同而争,但始终不坠君子品格,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君子气度。司马光与王安石作为新旧两党的代表人物,是政敌亦是知己。论文首先对二人间的君子之交与君子之争进行了简要论述,并从《涑水记闻》对王安石其人的相关记载入手,分析作品中的党争色彩;第三章:文史兼备的《涑水记闻》。从匡正文风、鉴古镜今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了司马光“以史为文”的写作特色,并结合文本中的具体事例分析了《涑水记闻》的叙事情节、叙事手法、人物语言等方面体现的小说色彩。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归纳总结,进一步阐明了《涑水记闻》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

杨晓辰[5](2019)在《司马光道德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德是人通过反思自我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一种主观认识,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约束的作用。正是因为道德的约束力量,才使得人们日常的生产实践活动得以有序展开。因此对于道德相关问题的探索,一直受到古代士人的重视。司马光正是一位重视对道德问题探索和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着作《资治通鉴》开篇就明确阐述了“德胜于才”的观点。作为北宋中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司马光在政治上所采取的种种举措对北宋后期政局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在道德问题上的探索和主张,不仅涉及其对个人生存、政治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更与其对世界根本运动发展规律的观察产生直接的关联。对其政治思想、价值取向及其对人类发展根本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司马光对道德涵义的理解是其整体思想体系构建的关键。从内容上看,司马光的道德思想涉及广泛,在司马光对社会诸多领域存在发展的观点阐释中,都体现出其对道德问题的重视。从其对道德问题阐述情况来看,主要围绕实现君主道德、践行士大夫职责和对基层宗族伦理关系塑造三个方面对人道德行为诉求,来阐述其相关的道德思想问题。其中对君主的道德要求是其道德思想内容的核心,司马光认为君主形成对社会发展规律完整且合理的认知,是实现道德的根本诉求即形成和谐天人关系的关键。因此司马光以君主能够“正心”,在确立起能够正确认知世界存在根本的先决主观条件下,实现对社会整体发展方向的正确掌握,作为对君主的道德内容要求。对士大夫阶层,司马光确立以忠君、尽责为基础的道德原则,目的在于辅佐君主形成最为合理的道德认知。至于基层宗族方面,司马光所阐述的道德问题主要立足于对家族成员关系和谐的维护,以保证社会基层构建的合理有序,为社会发展提供基本的秩序保障。司马光对于君主、士大夫、基层宗族的具体道德内容的要求,彼此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其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司马光道德思想的确立,源于在其丰富的政治实践经历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世界存在的根本看法。司马光通过多年的政治实践经验总结,认为君主实现其职能是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本。在与其他士大夫政治合作交流中,司马光认为士大夫职责的根本在于辅佐君主实现其道德与职能。在其客观世界构成的观察中,司马光认为世界存在的根本是合理有序的,体现在现实社会之中就是建立以君权为核心,等级层次鲜明的阶级社会,可以说司马光道德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等级色彩。

张子峻[6](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研究指明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梁瑾[7](2019)在《北宋学人唐史论专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宋中期,国家内忧外患,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北宋君臣一直致力于从历史中寻求挽救危机的途径。而在北宋的学术界,产生了一股研究唐史的热潮,同时伴随着理学的产生,对史学家论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甫《唐史论断》、范祖禹《唐鉴》、张唐英《唐史发潜》三部史书是北宋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评论性史书,皆以唐代历史为研究对象,对当时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总结出唐代历史治乱兴亡的经验教训,从而达到为当政者提供鉴戒的目的。孙甫所撰《唐史论断》的内容主要是对于唐代历史事件的评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君臣关系的探讨;二是对于唐代灭亡的几个重要事件的探讨,如朋党问题、宦官擅权的问题、藩镇割据、民族关系的处理等等。范祖禹所撰《唐鉴》带有很强烈的理学色彩,在对“君道”、民族问题、“祖宗之法”等问题的探讨中始终贯穿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张唐英所撰《唐史发潜》则主要是对唐代君臣的辩护或者批判,并进一步挖掘被历史学家们所忽略的史事,从而揭示这些史事潜在的真相,并强调“春秋褒贬”的治史理念。三位史学家对唐代历史的评论和研究各有其倾向和侧重,但他们的研究也体现出这一时期史学家探讨唐史的共同特点,在编纂上皆为以编年形式为主的史评着作,皆以鉴戒前代历史为撰述宗旨,同时体现出史学理学化的发展倾向。三部史书在北宋史学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史学史发展过程来看,它们的出现加深了关于唐代历史的研究,同时对中国古代历史评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此外,这三部史书体现了古代史学的鉴戒传统,为北宋君臣挽救社会危机提供鉴戒,反映了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体现了史学的社会功用。

廖荣[8](2018)在《陶懋炳史学研究》文中指出陶懋炳(1923—1992)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幼时便读“四书”、《三字经》等书,有较好的古文功底。1943年,陶懋炳考入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在老师熊德基的指点下,细读《资治通鉴》和《廿二史札记》,解放后任教于衡山中学。他于195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中世纪史的研究生班,在白寿彝、赵光贤的教导下,刻苦专研,为后来的着书立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熊德基、白寿彝等老师的指导下,陶懋炳通过对司马光史论的整理研究,写成了《司马光史论探微》一书。该书整理汇编了《资治通鉴》《历年图》《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的相关史论,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考订,是通鉴学发展至今的一个传承,也是今天研究司马光史论的一个重要参照。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史得以长足发展,陶懋炳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略》便成于这时,有着有益的见解和独到价值,如详他人之所略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史学发展分期观点,尤其是在书中每一编末都有中外史学的横向比较,即便是在如今的“中国史学史”着作中也是相对少见的。而对于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探索,他亦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讨,发表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史学论文,在史学界产生影响。在隋唐五代史领域陶懋炳也做出了研究,先后撰写《窦建德、李密、杜伏威评传》和《五代史略》。陶懋炳通过对窦建德、李密、杜伏威三人评传的撰写,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评介历史人物,同时在传播历史知识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体而微的五代史研究使陶懋炳梳理出一条脉络清晰的五代历史逻辑轨迹,用以描绘复杂多变的五代格局。该书亦在弘扬民族情怀培养民族气节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论史以知世,治古史不忘今人是陶懋炳一贯的治史态度。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陶懋炳积极运用唯物史观,对前史进行认真的分析考释,以史育人,普及历史知识,弘扬民族精神。所有这些,都值得认真研究。

韩宏韬[9](2017)在《论《资治通鉴》评价李唐的礼法标准》文中研究表明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唐纪》部分,以"臣光曰"形式出现的史论共有25则,绝大部分却是对唐代君臣的批评,这与盛唐的称号极不相符。司马光以"礼"作为价值尺度,审视了唐代近三百年的历程,认为治少乱多,祸乱在于失礼,上行下效:君王闺门无法、臣僚不知廉耻、君臣待不以诚、治国不以礼义。礼法缺失的根源是李唐轻视礼乐,没有认识到礼的治世之功。司马光之所以重视礼、倡导礼,源于"惧亡"情结,希望君主能从李唐的乱亡中汲取教训。他反对霸道和功利,倡导王道和礼乐,主张以礼为旨归,重建高下有别、贵贱有序的社会秩序和祖宗家法。范祖禹佐其以礼救世的思想,比他走得更远。此乃赵宋内敛风格形成中的重要一维。

聂旺承[10](2017)在《司马光的“外国”观 ——以《资治通鉴》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资治通鉴》用来以古鉴今,垂训将来。其中一百一十九篇“臣光曰”,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书的历史叙事提升到理性认识。它的丰富的内涵与深刻的忧思,成为后世理解全书、认识历史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其对“外国”的看法与认识这一角度为切入点,从司马光人才思想中的“外国”观、礼治思想中的国际秩序观、民本思想中的国家安全观、交邻以信的外交原则、战争观五个方面来分析“外国”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和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价值意义。本文的第一章会介绍司马光“外国”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包括其在《资治通鉴》中对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存在的内忧外患的记载与评论,结合宋朝社会的内忧外患,如宋时期产生了很多如冗官兀兵冗费的浪费、社会逐渐贫困弱小、农民赋役负担十分沉重等社会问题。此外,这一部分还分析了宋时期的内忧外患对司马光“外国”观形成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司马光将其忧患意识贯穿于整本着作之中,以劝谏统治者。本文的第二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从司马光人才思想中的“外国”观、礼治思想中的国际秩序观、民本思想中的国家安全观、交邻以信的外交原则、战争观五个方面分别来阐释中央王朝对“外国”的看法,结合案例分析。并且分别用方法论给出了当时的统治者如何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以及加强同中央王朝以外的国家的交流。本文的第三章会分析司马光“外国”观中消极观念的局限性以及将“外国”观中的积极理念运用于今天的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当代国际关系价值。指出其人才安全战略、礼的国际秩序观、国际安全观,国与国之间交往追求诚信、慎战等观念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借鉴意义与当代国际关系建设的启示。

二、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史论文中的“事”与“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代史论文的前世今生
二、“殊相”与“共相”的会通
三、“古”与“今”的会通
四、“事功伦理”与“道德伦理”的争鸣

(2)《通鉴·唐纪》编纂思想研究 ——基于两《唐书》的比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重点、难点
一、记太宗之治
    (一) 重视纳谏与从谏如流
    (二) 关于为君之德的思考
    (三) 关于保业之难的体察
    小结
二、记安史之乱
    (一) 叙事主线之一: 李林甫专政
    (二) 叙事主线之二: 安禄山谋反始末
    (三) 叙事主线之三: 玄宗之所以失国
    小结
三、记宦官专权
    (一) 叙事主线: 宦官掌兵的四个阶段
    (二) 权宦与将领、宰辅间的权势之争
    (三) 司马光关于宦官专权的反思
    小结
四、记牛李党争
    (一) 司马光是否偏袒牛党
    (二) 《通鉴》中“是李非牛”的记载
    (三) 借牛李党争表达熙、丰用兵之见
    小结
五、记藩镇割据
    (一) 安史之乱至建中年间
    (二) 元和年间至黄巢起义前
    (三) 黄巢起义后至唐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及情况表

(3)北宋史论类试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北宋试策对三代史的考查
    第一节 三代治理之要
    第二节 井田制与军事问题
    第三节 风俗道德与礼制问题
    第四节 取士与用人问题
第二章 北宋试策对汉唐史的考查
    第一节 汉唐史在试策中地位的变化
    第二节 汉唐治理之要与“王、霸之道”的讨论
    第三节 汉唐取士之道与“冗官”、“冗费”问题
    第四节 汉唐用兵之术与“屯田”、“刑罚”问题
    第五节 汉唐人物品评与“封建”、“灾异”问题
第三章 北宋史论类试策的结构与写作特点
    第一节 策问的结构
    第二节 对策的结构
    第三节 北宋史论类试策的写作特点
结语
附录一 北宋三代史试策一览表
附录二 北宋汉唐史试策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涑水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有裨于史的《涑水记闻》
    第一节 《涑水记闻》中司马光的着史原则
        一 以史资治,直言无隐
        二 潜行教化,以礼持国
        三 反对灾异迷信和佛老之教
    第二节 后世史书的重要史源——《涑水记闻》
        一 为正史所引录的《涑水记闻》
        二 为其他史学着作之源
第二章 深涉新旧党争的《涑水记闻》
    第一节 君子和而不同—司马光在政治纷争中的君子风范
        一 “君子有党”论
        二 司马光的君子气度
    第二节 生平知己与政治对手——司马光与王安石
        一 君子之交
        二 君子之争
        三 《涑水记闻》中对王安石的书写
第三章 熔铸文史于一炉的《涑水记闻》
    第一节 司马光创作中的“以史为文”
        一 关照文运,匡正文风
        二 铺陈史实,鉴古镜今
    第二节 《涑水记闻》的小说化倾向
        一 叙事情节曲折
        二 凸显叙事细节
        三 人物语言多样
结语
附录一:相关着作对《涑水记闻》的介绍
附录二:《宋史》采录《涑水记闻》条目列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司马光道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二、本文对司马光道德思想涵义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及不足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家庭环境对于司马光道德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经历对司马光道德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与学者的思想交流对司马光道德思想形成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司马光“善恶混”的人性论
    第二节 追求尽善的发展观
    第三节 司马光中和思想与其道德思想的关联
    第四节 《潜虚》尊卑有序的“世界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主要内容布局
    第一节 对构建基本人伦关系的内容阐释
    第二节 对于促进政治发展的道德问题阐释
    第三节 实现和谐天人关系的相关内容阐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司马光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宗族道德伦理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士大夫道德修养的内容要求
    第三节 君主道德的内容要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2.5 本章结语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致谢

(7)北宋学人唐史论专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述评
        (一) 关于宋代史论的整体性研究
        (二) 关于北宋唐史论专书的研究
        (三) 若干思考
    三、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北宋唐史论专书的成书背景
    第一节 北宋中期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主体意识的加强
    第三节 北宋史学的发展
第二章 孙甫与《唐史论断》
    第一节 孙甫生平及着作
        一、孙甫的生平
        二、孙甫的着作
    第二节 《唐史论断》的史论内容
        一、评论唐代君臣
        二、论朋党与党争
        三、论“制内臣”
        四、论藩镇割据
        五、论夷夏关系
第三章 范祖禹与《唐鉴》
    第一节 范祖禹生平及着作
        一、范祖禹生平
        二、《唐鉴》的编纂过程
    第二节 《唐鉴》史论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
        二、君道
        三、关于“华夷之辨”
        四、“祖宗之法”不可变
第四章 张唐英与《唐史发潜》
    第一节 张唐英生平及着作
        一、张唐英生平
        二、《唐史发潜》的编纂
    第二节 《唐史发潜》的史论内容
        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二、揭示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
        三、强调“春秋褒贬”的治史理念
第五章 北宋唐史论专书的特点和价值
    第一节 北宋唐史论专书的特点
        一、以编年形式为主的史评类着作
        二、崇尚褒贬之法
        三、反映了北宋中期理学对史学的影响
    第二节 北宋唐史论专书的价值
        一、加深了关于唐代历史的研究
        二、对古代历史评论发展有推动作用
        三、对北宋政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今人论着
附录
    1. 孙甫《唐史论断》篇名表
    2. 张唐英《唐史发潜》篇名表
致谢

(8)陶懋炳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启示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材料
    1.4 研究内容、创新及不足
2 生平轨迹与史学师承
    2.1 国恨家仇,艰苦求学
    2.2 求学北师,教书立说
3 司马光史论发微
    3.1 对“通鉴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2 关于司马光史论渊源与核心的认识
        3.2.1 学术渊源
        3.2.2 时代思潮
        3.2.3 理想君主观
        3.2.4 立政以礼
    3.3 关于司马光史论的原则与亮点的认识
        3.3.1 因势变革与实事求是
        3.3.2 无神论与正统观
4 勾勒中国史学发展的轨迹与框架
    4.1 《中国古代史学史略》的编撰、特点与价值
        4.1.1 《中国古代史学史略》的特点
        4.1.2 《中国古代史学史略》的价值
    4.2 旧史评议—对旧史的梳理与总结
        4.2.1 《三国志》曲笔之说的辩护
        4.2.2 评介欧阳修史学
        4.2.3 对《辽史》《金史》的评议
        4.2.4 马端临史学科学性的探索
5 在隋唐五代史领域的探索
    5.1 《五代史略》——五代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5.1.1 具体而微,生动形象
        5.1.2 弘扬民族情怀
        5.1.3 问题意识突出
    5.2 知人论世与史论结合
        5.2.1 历史人物评价
        5.2.2 评议隋末农民起义政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资治通鉴》评价李唐的礼法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一) 君王闺门无法
(二) 臣僚不知廉耻
    1. 叛逆作乱
    2. 窃位盗名
    3. 偷合苟容
(三) 君昏臣佞, 待不以诚
(四) 君臣治国不以礼义
    1. 奖惩失信义
    2. 治军不顾礼
    3. 民族关系无诚信
    4. 用人无是非之心

(10)司马光的“外国”观 ——以《资治通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的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司马光“外国”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内忧外患
        一、外部忧患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
        二、内部忧患的主要类型和表现形式
    第二节 司马光时期宋朝存在的内忧外患
    第三节 司马光时期宋朝的内忧外患对其“外国”观的影响
第二章 司马光的“外国”观
    第一节 古代中国“外国”的概念
        一、古代中国“外国”的内涵
        二、古代“外国”疆域的范围
        三、古代中国体系的基本单位——政治体制
    第二节 司马光主要的国际政治思想
        一、司马光的外交人才思想
        二、司马光的国际秩序观——礼治思想
        三、司马光国际政治思想中的终极关怀:以民为本
        四、司马光外交思想的基本准则——交邻以信
        五、司马光的战争观——“慎战”
第三章 司马光“外国观”的局限性及其当代意义
    第一节 司马光的人才思想中的局限性以及其当代意义
        一、人才思想的局限性
        二、人才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司马光礼治思想中的局限性以及其当代意义
        一、司马光礼治思想的局限性
        二、司马光礼治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司马光的战争观的局限性及其当代意义
        一、司马光的战争观的局限性
        二、司马光战争观的当代意义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史论文中的“事”与“理”[J]. 陈梦熊. 史志学刊, 2020(05)
  • [2]《通鉴·唐纪》编纂思想研究 ——基于两《唐书》的比较考察[D]. 任建芳. 山东大学, 2020(12)
  • [3]北宋史论类试策研究[D]. 刘岩. 兰州大学, 2020(11)
  • [4]《涑水记闻》研究[D]. 杨帆. 兰州大学, 2020(11)
  • [5]司马光道德思想研究[D]. 杨晓辰. 河北大学, 2019(04)
  • [6]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7]北宋学人唐史论专书研究[D]. 梁瑾. 云南大学, 2019(03)
  • [8]陶懋炳史学研究[D]. 廖荣.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9]论《资治通鉴》评价李唐的礼法标准[J]. 韩宏韬. 中国文化论衡, 2017(01)
  • [10]司马光的“外国”观 ——以《资治通鉴》为中心[D]. 聂旺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论《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