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

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

一、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论文文献综述)

许波[1](2020)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形象在西方社会的出现可追溯到1250年前后。在中世纪晚期,《马可·波罗游记》(约1298)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大汗的大陆”形象影响深远,成为西方社会对于当时神秘东方中国集体记忆的想象范本。地大物博、城市繁荣、财富丰沛……的中国形象由此在西方社会被传奇性地塑造成人间天堂。然而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却因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影作为最受大众喜爱的文化传播艺术形式,成为了美国描述和塑造中国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的代表当数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作品,其所刻画的中国形象多变。好莱坞及其制作的电影作品所具有工具性、宣传性、统治性自20世纪伊始(约20年代)开始逐步引起美国政府关注,随后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形象的使者和政府宣传的一种主要工具、策略。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时常出现,并伴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特征。本文在深入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问题时,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生成的。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有关西方社会的“文化他者”是如何产生、生产与塑造的。二、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是如何延续的,而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变化又是因何引发。从而揭示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在历史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稳定性文化程式。三、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是如何运作的。以此揭示出它不但在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中诠释中国形象的意义,而且将中国形象置于一种好莱坞的强权话语体系之中,以此彰显美国的文化霸权。所以在欣赏融入中国元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作品过程中,中国观众有必要抽丝剥茧地将好莱坞电影作品镜头下潜在性的中国形象看清;通过对比、梳理20世纪至21世纪好莱坞电影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特色,可以对中国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变化的原因与本质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判,有助于将美国文化霸权的目的与策略、措施看清,对认清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全球格局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文化的全球竞争力展开全面反思。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就研究背景、价值意义及研究现状、方法进行阐述。第一章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深层次分析了基于好莱坞电影西方视角下的他者“中国形象”的历史成因及定型化内因。第二章系统性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资源;从题材故事、文化符号、影人资源、自然人文景观四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第三章从人物形象、符号拟人形象、场域、空间及景观形象整体性描述了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构成样貌及特征。第四章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及艺术因素角度深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反观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及电影产业经验,以求在本国电影中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输出优秀的中国文化。

张阿娇[2](2020)在《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96年,“电影视镜”传入日本。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东方岛国,从此踏上了漫长的电影探索之路。纵观日本电影发展史,几经沉浮,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一批注重个人风格的新锐导演脱颖而出,以全新的电影创作理念对日本传统电影进行大规模革新,这一举动,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新电影运动”。岩井俊二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备受关注。岩井俊二——作为一名男性导演,他以敏锐、独特的视角关注着周围的世界,他的作品塑造着性格不一的女性形象;他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搬上银幕,以其特有的笔触描绘着当下女性的生存状态;他的影像世界错综复杂,流露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成为日本最擅长表达女性的男性导演之一。截止到笔者截稿,关于岩井俊二电影作品,从女性意识角度分析研究的论文屈指可数。本文从女性主义运动论及女性主义电影,再对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意识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从而综合学界各方观点,对“电影中的女性意识”提出相关界定,为本文展开详细论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文将不同时期日本电影中所蕴含的女性意识与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比较,寻找其异同,提出研究“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的事实依据。基于理论依据和事实分析,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意识进行详细研究:一是通过分析影片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女性成长意识、女性救赎意识和女性自审意识,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地深入剖析岩井俊二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多元化体现;二是以岩井俊二电影作品为依托,以女性意识为切入点,从叙事意象、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声音四方面着手,深入探讨岩井俊二电影作品如何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来建构女性意识,进一步探索导演的艺术之思;最后,通过研究岩井俊二电影中女性意识建构的影像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对电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进行再思考。总体而言,本文以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对岩井俊二电影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形式、意义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从而论述了岩井俊二电影创作的主题内涵。直击后现代日本社会中,女性生活的飘零感与断裂感,突出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关怀,更深层次地探索岩井俊二电影创作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余勇[3](2018)在《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研究(1980-1988)》文中提出二战后,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197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上台,令欧洲越来越担忧的苏联SS-20中程导弹日趋明朗化。由于卡特坚信美国的核实力,从而延迟了美国政府对苏联部署SS-20导弹引起的中导问题的解决进程,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卡特的继任者罗纳德·里根曾因忙于国内改革而对中导问题采取了类似的拖延态度。然而,在里根政府时期,美苏还是开启了中导谈判,并各自扮演了其在冷战新缓和阶段的重要角色。在既对抗又对话的冷战背景下,美苏中导谈判总体上保持了连续性,而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则成为了美国在军控问题上的风向标。毋庸置疑,在中导谈判后期,随着美苏关系再度走向缓和,双方共同签订了《中导条约》。然而,随着对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导谈判中的一些引人注目之处:一方面,里根政府的中导谈判政策是一个充满灵活性策略的政策体系,它历经拖延政策、新遏制政策再到新缓和政策的调整,延续了之前遏制苏联的决心;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内部对中导谈判政策的分歧,以及美欧之间利益协调的结果,都影响了美国制定和实施其谈判政策。此外,鉴于苏联对美国中导谈判政策的不同反应,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政策的有效性,并作出政策调整回应苏联。所有以上种种现象表明,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不失其目的性。本文主要是凭借现有研究成果,以及依据美国国务院最新解密的外交档案文件和相关的外文数据库的基础上,探讨1980-1988年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试图从美国政府的视角,剖析美国对中导谈判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以下观点作出解释:首先,美国对中导谈判政策的调整,体现了美国政府试图履行北约“双轨决议”以维持欧洲核平衡,也体现了美国遏制苏联的目的,因而不断进行谈判策略上的变化来实现其一箭双雕的利益。其次,美国中导谈判政策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对苏联政策变化采取的相应回应。尤其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缓和契机,而里根政府对戈尔巴乔夫的新缓和善意作了积极回应。因此,美苏双方铸成了从日内瓦至莫斯科的首脑峰会。尽管期间双方有诸多分歧,但经过彼此反复博弈,最后还是相对完美地结束了持续7年的中导谈判。

肖熹[4](2017)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九三九年至二〇〇一年间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文史料的梳理,对戛纳电影节在策展选片、评审组织、奖项设定、形式沿革、重要事件、经典作品、美学倾向和文化策略等方面展开历史性分析。论文根据二十世纪对欧洲以及法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戛纳电影节自身发展的重要事实,把戛纳电影节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大量参展、参赛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展开分析与评述。绪论部分先对电影节研究的趋势、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概括,重点围绕针对戛纳电影节的史料研判、文献类型和研究倾向进行了综合,并通过“艺术界”、“艺术惯例”、“世界电影”等理论构想,把“艺术等级体制”作为研究戛纳电影节历史的核心方法,重点研究不同时期在作品、名人和美学方面的积极倾向与历史特征。第一章通过对一九三九年到一九五八年间历史资料的爬梳,对戛纳电影节的充满对抗性和政治性的起源展开研究,对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八年间戛纳电影节初创时期的展赛形式、选片规则、单元设定、举办时间、硬件建设、奖项设定等重要环节的调整与固定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戛纳电影节早期通过明星效应来引起媒体关注,但扶植《第三人》《花都艳舞》这些边缘类型片和标榜《朱丽小姐》《神秘的毕加索》等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这些文化策略让戛纳电影节完成成长中的蜕变,从初创的电影节向国际化的电影节过度。第二章主要研究一九五九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到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之间,重点结合史料,分析戛纳电影节如何通过“新浪潮运动”、“五月风暴”等重大电影史事件,介入欧洲的社会运动,把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变成制造电影史的历史现场,成为见证电影史上重要的美学、电影运动和政治活动的特定时空。同时,戛纳在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现代主义电影大师的创作不被承认时,抵制社会偏见和舆论偏见,支持他们的作品在电影节上加冕。第三章研究了从一九六九年“一种关注”单元的创立到一九八一年弗朗索瓦·密特朗赢得法国总统大选,戛纳电影节在选片、策展和评奖方面不断变化,逐渐运用新的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把青年导演在性与政治方面具有挑衅性、争议性、探索性的作品呈现出来,在选片方面完成“去政治化”,由法国政府占主导的选片模式改为由电影节形成选片人制度,通过选片人和选片小组邀请优秀的导演和作品,同时也运用“争议政治”的策略进一步提高电影节在全球文化中的影响力,推出了《如果》《感官王国》等具有争议性的经典作品。戛纳在这个时期,通过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等美国导演的支持,完成了对“新好莱坞”的历史建构。第四章从一九八二年雅克·朗格推行“文化例外”政策到一九九一年的冷战结束,结合个案作品研究了戛纳电影节如何在电影艺术的体系中巩固地位,强化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及其纯粹性,强化电影创作的多元性,与美国商业电影展开对抗。因此除了在选片上更为开放,也强化电影作为表达工具的创作自由,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在社会主义国家遭遇政治压迫和文化冷遇的导演提供文化流亡的栖居地,并通过《鸟人》《天堂电影院》等作品表达出观众在冷战后期对新鲜美学风格的呼唤。第五章的历史节点设定在一九九二年“冷战”结束到二〇〇一年“九一一事件”之间,戛纳电影节一方面把电影市场建成欧洲最大的电影贸易展会,一方面推行“去西方中心主义”,向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敞开大门,以消除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心理。这个时期是华语电影通过戛纳电影节在国际电影界迅速崛起的十年,陈凯歌、侯孝贤、王家卫、杨德昌等一大批优秀的华语导演被介绍到西方,以及把阿巴斯等伊朗电影推介到欧洲,同时,戛纳在一九九〇年代开始扶植美国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通过《性、谎言、录像带》《巴顿·芬克》《低俗小说》等影片把美国新独立电影运动推向高潮。通过对史实、作品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认为,戛纳电影节通过积极的、策略性的评审和展映活动,已成为世界电影界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在生产电影经典、缔造导演和明星、培植电影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然而世界电影史研究中,往往忽视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在电影美学的发生、电影经典的缔造和电影人的流动交往等方面的贡献,戛纳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电影节,在于它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首先,不断摆脱起源时携带的政治对抗性和文化外交属性,逐渐实现办展选片的独立性,这激发了戛纳电影节积极主动选择商业合作和媒体合作的发展路线。其次,把新的电影美学和艺术风格推送到观众面前,是戛纳最为坚定的美学策略,尤其对于大众难以理解、无法接受、充满争议的作品与风格,戛纳电影节始终推动这些作品与观众和国际电影界相遇。最后,戛纳电影节不断强化一种文化平等意识,发现和推送文化弱国、电影小国的作品,展示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影片,建构了一个世界电影彼此相遇、相互影响、彼此竞争的文化空间,强化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李琦[5](2016)在《试论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的诗意现实主义》文中研究表明阿基·考里斯马基是世界着名的电影导演之一,他擅长用冷峻的视角传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电影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关怀。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和国籍背景,国内对于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展开,相关的报道文章和文献资料也比较少。本文将以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及其切入点,借鉴相关国际、国内研究成果及相关评论报道(根据导演个人叙述、采访、相关影评、生活趣事等方面)从现代文艺理论、社会学等诸多角度加以探析,进而阐释阿基电影在新时期产生了新贡献。文章具体将从三大部分综合介绍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创作:第一部分介绍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之路:包括导演介绍、创作历程和与芬兰电影新浪潮的传承等三个方面。具体探析他是如何与电影结缘并进行电影创作,又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脱颖而出,代表着芬兰电影走向世界舞台。以此探析他的电影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对待生活的方式。第二部分探析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的诗意现实主义传达,主要从风格化特征和审美追求来展现。研究视角将从现代文艺理论方面,探讨其艺术风格和美学呈现方式,其中风格化特征主要从作者电影、黑色幽默、极简主义这三个方面分析;审美追求主要从主题内涵、视听语言、现实呈现方式这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并尝试从命运的角度对其电影创作加以评析,从而深入研究阿基的电影创作内涵。第三部分探析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作品的叙事形态。主要从文化视角对其叙事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体从叙事风格、叙事结构、叙事语境三方面探析,由浅及深地对阿基电影创作进行较深入地分析。

马克·尼凯宁,王好强,钱云华[6](2012)在《“新原始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十四岁的模特儿宋妮雅·亚当斯居住在丹佛,她拍的广告经常在电视上与观众见面,事业正如日中天。一天,她受邀去蒙大拿州拍一则新广告,到达目的地不久就遭到环保激进组织的绑架。原来,所谓的拍广告是一个骗局。环保激进组织的人将她带到了设在冰天雪地里的一处名为"坚固之地"的定居点,这里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人们使用的是石器时代的原始工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突遭变故的宋妮雅心怀忐忑,但是她的不安很快就变成了恐惧:该组织将她在这里生活的情况通过播客向全世界直播,目的是向世人展示,一个宣扬奢侈生活的广告模特在经过他们的调教之后,如何慢慢喜欢上低消耗的原始生活方式。他们希望通过宋妮雅发生重大转变的这一典型事例,让现代社会不再过度依赖石油,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变暖的趋势。美国反恐特种联合部队立即开始了营救行动。此时,与宋妮雅失和多年的女儿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救出自己的母亲……

屈文琳[7](2010)在《马基德·麦吉迪导演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基德·麦吉迪,伊朗第一位以电影《小鞋子》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导演。他为伊朗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名热爱伊朗传统文化,恪守伊斯兰宗教思想的穆斯林,也是一个敢于走向世界传播本土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中寻求个体存在的优秀电影人。在马基德·麦吉迪导演的影片中,他用自身独特的镜语讲述来自“天堂”的故事,用简朴自然的笔触勾勒现实生活影像。银幕上,平凡而质朴的人民是马基德·麦吉迪关注的焦点,自然流畅的单线叙事是其一贯的风采。他将人物还原自本真的城市、山村、沙漠和林间,经受生活的压力和战争的混乱,并在生命抗争的过程中谱写诗意的情怀,诉说人文的意愿。马基德·麦吉迪电影的造诣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纪实与表意的呈现,而是一种思想的延续、情感的涅盘。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论述马基德·麦吉迪电影的内容和个人创新之处:第一部分,“天堂”的视界。以马基德·麦吉迪生平切入,分“舞台到银幕”、“演员到导演”、“伊朗到世界”三个阶段论述马基德如何走上电影之路。借马基德自1991年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手足情深》到2008年《麻雀之歌》的创作历程,论述电影艺术创作和个人成长、情感选择、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关系的观点。继而扩展到随新伊朗电影一同成长的马基德·麦吉迪,从个体叙述到集体意识表达的心路历程。第二部分,马基德·麦吉迪电影的文化背景及内涵。该段基于马基德·麦吉迪关于伊朗传统文化对电影巨大影响的论点,探析传统与外来文化折中后的地缘文化因素、宗教人文观念等对马基德电影文化内涵形成的影响及最终构成情况。其创新之处在于,起于微观现象然后散射至宏观历史文化背景和现今伊朗电影产业现状,联系中伊传统文论中的“和”元素寻找中伊文化交流之缘,用以进一步说明马基德·麦吉迪电影兼顾民族化精神和全球化意识的思想突破。最后,结合伊朗本土伊斯兰哲学思想和皮亚杰发生认识心理学深入剖析马基德电影中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儿童世界对成人社会的折射体现。第三部分,马基德·麦吉迪电影的美学特征。本部分利用外部剧作结构、视听语言层层推进,应用“看得见”与“看不见”,“在场”与“缺席”的辩证思考,重述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发现形成于马基德影片内部的节奏韵律——诗意纪实风格。

周文萍[8](2009)在《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电影市场对好莱坞打开了大门,美国电影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在人才、内容、景观、民俗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资源进行了全面开发,中国故事、中国影星、中国风光等进入美国电影。那么,美国电影如何使用中国资源?塑造中国形象?在当今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与传统相比是否有所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系统梳理分析了当今美国电影对中国资源的开发使用以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研究显示,当今美国电影虽然热衷于开发中国资源,但在以中国风情、中国元素招徕观众的同时其所传达的并非中国文化内涵,而是西方价值观念。中国虽然为美国电影提供了相关材料及资源,但对如何在好莱坞银幕上表达自己却是无语的。形象塑造方面,传统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带有强烈的东方主义色彩:傅满洲(对应女性形象为“龙女”)、陈查理(对应女性形象为莲花)、神秘古老的东方、苦难的土地、待拯救的世界这些“定型化形象”在美国电影里被不断复制与演绎,形成并强化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以及优越感。当今美国电影对此也未有多少改善,在“功夫”的外表下,中国仍然是美国电影里遥远的他者,是承续了傅满洲、陈查理等形象基因的神秘古老的东方、“非常”英雄、功夫坏蛋等“定型化形象”。这些“定型化形象”甚至进入中美合拍电影与中国电影之中,直接影响中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电影里的中国形象亦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美国电影以巨大的影响力将中国“定型化形象”传播至全球范围,中国电影却处于失语状态,这不利于中国银幕形象的塑造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改善。改善银幕上的中国形象,中美合拍片是一条可能的途径,但这一责任终将由中国电影自身来担当,中国电影应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塑造传播积极正面的中国银幕形象,为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建设国家软实力尽到自己的责任。

邹强[9](2002)在《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文中研究表明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的一支奇葩,在阿富汗却沉寂枯萎了近10年。随着塔利班政权的瓦解,一些电影工作者重操旧业,开始新的影片制作。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 日前,一部名为《投机者》的电影已经开机。这是应喀布尔电视台的要求拍?

二、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论文提纲范文)

(1)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价值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1、东方主义
        2、他者
        3、定型化形象
第一章 好莱坞强权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好莱坞强权与意识形态
        一、后殖民主义下的好莱坞霸权
        二、意识形态差异下的中国形象丑化
    第二节 政治与种族:东西方权力的再现
        一、种族歧视的外露
        二、政治因素的延伸
    第三节 他者拯救:中国苦难与西方救赎
        一、中国苦难
        二、西方救赎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资源利用
    第一节 中国题材故事:西方化表述的中国故事
        一、经典改编
        二、原创性电影作品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文化符号的借用与再造
        一、中国服饰
        二、中国图案
        三、中国饮食
        四、中国物件
    第三节 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地域空间及环境景观
        一、自然景观:贫瘠大地与奇幻仙境
        二、人文景观:异域东方与东方文明
第三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1894—1937:丑陋怪诞的中国人物形象
        二、1937—1945:淳朴坚强的中国人物形象
        三、1945—1972:红色邪恶的中国人物形象
        四、1972—1999:东方功夫的中国人物形象
        五、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重塑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符号拟人形象
        一、“龙”符号形象
        二、功夫熊猫形象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场域、空间、景观形象
        一、香格里拉:西方想象的田园牧歌式伊甸园
        二、唐人街、鸦片馆:地狱的想象与描绘
        三、上海:东方情调的遐想地
        四、香港、北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都市
第四章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建构变因
    第一节 政治因素:角逐与对抗——充满变数的中美外交关系
        一、清政府时期至民国初期——“他者”的自我想象
        二、二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基于政治利益的丑化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初期——政治需求的中国形象变化
        四、中美关系正常化成熟期——中国形象的正常化
    第二节 经济因素:资本与市场——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企图
        一、借用中国资源,提升电影的资本聚集效应
        二、拓展中国电影市场,提高整体票房收益
    第三节 艺术因素:套路与定型——好莱坞电影创作思维定式
        一、美国英雄主义套路
        二、好莱坞电影自身定型化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影片
作者简介
致谢

(2)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女性意识与日本电影
    2.1 “女性意识”发端之路
        2.1.1 从女性主义运动到女性主义电影
        2.1.2 女性主义电影与“女性意识”
    2.2 日本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崭露
        2.2.1 从沟口健二到河濑直美
        2.2.2 岩井俊二的创作之路
3 岩井俊二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多元化书写
    3.1 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3.1.1 多元化女性形象塑造
        3.1.2 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3.1.3 男性话语的解构与缺失
    3.2 流动中的女性成长意识
        3.2.1 镜像“两生花”
        3.2.2 “雌雄同体”的双性气质人格
    3.3 向死而生的女性救赎意识
        3.3.1 女性对自我的救赎
        3.3.2 女性对他者的救赎
    3.4 冲破樊笼的女性自审意识
4 岩井俊二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叙事化表达
    4.1 叙事意象彰显女性意识
        4.1.1 水: 内心的觉醒之源
        4.1.2 琴声: 命运的反抗之音
        4.1.3 蝶&风筝:人生的成长之翼
    4.2 叙事视角呈现女性意识
        4.2.1 女性视角的聚焦
        4.2.2 女性视角的转换
    4.3 叙事结构深化女性意识
        4.3.1 缀合式团块结构
        4.3.2 交织式对比结构
    4.4 叙事声音传递女性意识
        4.4.1 女性的对白之声
        4.4.2 女性的自我言说
5 岩井俊二电影中女性意识建构的再思考
    5.1 女性意识建构的影像价值
    5.2 女性意识建构的社会意义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片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研究(1980-198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五、文章结构
第一章 美国核军控政策的回顾与美苏中导谈判的缘起(1946-1979)
    一、美国核军控政策的演变
        (一) 50年代的核垄断政策
        (二) 60年代的核限制政策
        (三) 70年代的核均势政策
    二、美苏中导谈判的缘起
        (一) 中导问题的起源
        (二) 北约“双轨决议”
    小结
第二章 美国的拖延政策与中导谈判的开启(1980-1981)
    一、美国的拖延政策及其实施困境
        (一) 美国拖延政策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
        (二) 美国拖延政策下的美苏交锋
        (三) 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军备控制谈判的争论
    二、美国拖延政策的调整与中导谈判的启动
        (一) 黑格与葛罗米柯首次会谈
        (二) 里根抛出“零点方案”
        (三) 美国拖延政策的失败与中导谈判的启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新遏制政策的出台与中导谈判的受挫(1982-1983)
    一、美国新遏制政策的酝酿及其基本内涵
        (一) 政策过渡期的第一轮会谈
        (二) 黑格离任与美国政策的转向
        (三) 新遏制政策的出台及其基本内涵
    二、美国新遏制政策的实施与中导谈判的中止
        (一) 新遏制政策背景下的艰难谈判
        (二) 里根的“战略防御计划”
        (三) 美国导弹部署与谈判中止
    小结
第四章 美国的新缓和政策与中导谈判的曙光(1984-1988)
    一、美国新缓和政策的制定与美国中导谈判政策的变化
        (一) 美国尝试缓和美苏关系的努力
        (二) 美国新缓和政策下的日内瓦首脑会晤
        (三) 雷克雅未克峰会上的美苏分歧
    二、美国新缓和政策的执行与《中导条约》的诞生
        (一) 美国新缓和政策的坚守与苏联的妥协
        (二) 谋求共识:舒尔茨——谢瓦尔德纳泽的“穿梭外交”
        (三) 美苏《中导条约》的诞生
    小结
第五章 关于美国中导谈判政策的若干思考
    一、影响美国中导谈判政策因素的分析
    二、美国中导谈判政策对核军控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电影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戛纳电影节的地位与影响
        二、戛纳电影节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五个研究方向
        二、三种研究立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理论预设
        一、戛纳的历史与文化战略
        二、戛纳电影节是文化生产机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生产自身
        二、生产经典作品
        三、生产名人与明星
        四、生产艺术等级
第一章 戛纳电影节的缘起与形塑(一九三九—一九五八)
    第一节 戛纳的缘起与自我塑造
        一、戛纳的缘起:与威尼斯对抗
        二、戛纳的初创与形成:组织、评选与仪式
        三、冷战中的电影、外交与政治
    第二节 边缘类型片的舞台
        一、《第三人》
        二、《花都艳舞》与《四海一家》
        三、《恐惧的代价》
    第三节 名人与明星的传奇场域
        一、孤傲艺术家:让·谷克多
        二、失落的明珠:大卫·里恩
        三、新现实主义领袖:德·西卡
        四、印度电影灵魂:萨蒂亚吉特·雷伊
        五、明星神话:褒曼与格蕾丝·凯丽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转折
        一、黑色电影的加冕
        二、现代主义美学的发端
第二章 电影史的现场(一九五九—一九六八)
    第一节 见证电影史的现场
        一、参赛片与市场的扩大
        二、狂欢派对与评委升级
        三、第三世界的大门
        四、组委会制的确立
        五、商业宣传的阵地
    第二节 新浪潮的兴起
        一、从《广岛之恋》到《四百击》
        二、瓦尔达与德米
        三、回归本真的《男欢女爱》
    第三节“五月风暴”的电影史现场
    第四节 现代电影的舞台
        一、现代生活观念的兴起
        二、现代美学风格的彰显
    第五节 作者论视野下的风格家
        一、类型改良家奥托·普雷明格
        二、风格大师小林正树
        三、《饥饿》与《洞》
第三章 议题政治的年代(一九六九—一九八一)
    第一节 多板块化与再政治化
        一、“导演双周”与多元板块的形成
        二、一九七二年的转折
        三、弗朗索瓦·萨冈事件
    第二节 新好莱坞的推手
        一、戛纳的宠儿科波拉
        二、罗伯特·奥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
        三、沙茨伯格的《稻草人》
    第三节 政治介入主义
        一、黑名单上的人
        二、政治争议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三、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与戛纳
    第四节 宗教批判与天主教奖
        一、戛纳的宗教问题
        二、《如果》对教会寄宿学校的批判
        三、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第五节 性禁忌的边界
第四章 文化例外的博弈(一九八二—一九九一)
    第一节“文化例外”与戛纳
        一、电影节升级
        二、周年纪念奖和一种关注单元
        三、从戴安娜王妃到麦当娜
        四、美法的文化博弈
        五、冷战的结束与戛纳
    第二节 流亡者的圣地
        一、塔可夫斯基与戛纳
        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追问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噩梦
        一、一片多奖
        二、双黄蛋
        三、双金棕榈
    第四节 法国电影的舞台
        一、新浪潮在继续
第五章 东方电影的崛起(一九九二—二〇〇一)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全球化电影舞台
        一、金棕榈中的金棕榈
        二、新旧更替与全球视野
        三、争议中的法国新电影
    第二节 华语电影的崛起
        一、华语电影与戛纳电影节的早期交往
        二、“第五代”的登场
        三、侯孝贤与李安:两种命运
        四、杨德昌的《一一》
        五、《鬼子来了》一鸣惊人
    第三节 美国独立电影的博兴
        一、“天才”索德伯格与《性、谎言、录像带》
        二、“鬼才”塔伦蒂诺与《低俗小说》
        三、“怪才”特里·吉列姆与《恐惧拉斯维加斯》
    第四节 戛纳的性别政治
        一、简·坎皮恩与女导演加冕
        二、阿莫多瓦的女性形象
    第五节 后冷战时期的加冕
        一、乌托邦绘图员: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二、希腊历史的沉思者安哲罗普洛斯
    第六节 阿巴斯与伊朗电影的发现
结论 欧洲电影节体系的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5)试论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的诗意现实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研究现状与研究目标
    1.2 研究方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阿基·考里斯马基及其电影创作历程
    2.1 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概述
        2.1.1 导演生活历程
        2.1.2 阿基的电影创作历程
    2.2 阿基与芬兰的电影新浪潮
3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的诗意现实主义传达
    3.1 风格化特征
        3.1.1“作者电影”:形式化追求
        3.1.2 黑色幽默
        3.1.3 极简主义:散文化叙事,极简主义美学风格
    3.2 审美追求
        3.2.1 主题内涵:书写底层关怀,爱情止步接吻,孤独彰显真诚
        3.2.2 视听语言分析
        3.2.3 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的延续
4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的叙事特征
    4.1 叙事上的省略与克制(间离效果)
        4.1.1 极简叙事与间离效果
        4.1.2 民族寓言(allegory)与超现实展现
        4.1.3 时空处理特征
    4.2 叙事结构类型化
        4.2.1 戏剧化的特征
        4.2.2 情节剧模式的女性形象
    4.3 深层次的文化叙事语境:记忆文化与身份认同
        4.3.1 凝视普通人
        4.3.2“焦虑”的现代人:芬兰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4.3.3 漂泊与孤独 :生存焦虑与身份认同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影视作品目录
    C.阿基·考里斯马基导演电影作品

(7)马基德·麦吉迪导演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
    1.2 本文创建之处
2 “天堂”的视界——马基德·麦吉迪电影创作历程
    2.1 马基德·麦吉迪生平及创作
        2.1.1 导演简介
        2.1.2 主要电影作品
    2.2 马基德·麦吉迪的创作背景——新伊朗电影
3 马基德·麦吉迪电影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3.1 历史视角下的马基德·麦吉迪电影文化
        3.1.1 折中文化中的民族意识
        3.1.2 寻找与探索的地缘文化
        3.1.3 亘古不变的人文关怀
    3.2 宏观背景下的伊朗电影产业现状
        3.2.1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对弈
        3.2.2 双面而立的伊朗电影体制
    3.3 比较中的取长补短——共荣发展的中伊文化交流
        3.3.1 源远流长的交流历史
        3.3.2 求同存异的文化精神
    3.4 马基德·麦吉迪电影的哲学思辨
        3.4.1 本土的伊斯兰哲学思想
        3.4.2 皮亚杰发生认识心理学——儿童世界折射成人社会
4 马基德·麦吉迪电影的美学特征
    4.1 剧作特征
        4.1.1 主题思想
        4.1.2 人物选择
        4.1.3 开放式结局——“凤凰涅盘”
    4.2 视听语言
        4.2.1 画面:简约而朴素的组合
        4.2.2 声音:音乐与话语的对白
    4.3 诗意纪实风格的形成——自然而生,叙事抒情
        4.3.1 诗意——“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交织
        4.3.2 纪实——生活与艺术的重组
5 结语
    5.1 回顾——成果与经验
        5.1.1 审美与信仰的最终选择
        5.1.2 儿童电影的重大启示
    5.2 展望——开拓与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关键词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
    第一节 市场的诱惑:美国电影为何开发中国资源
    第二节 全面深入:美国电影对中国资源的开发使用
    第三节 西方化的中国故事:美国电影里的中国故事——以《花木兰》为例
    第四节 从龙套到主演:美国电影里的华人影星
第三章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遥远的想象:传统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定型化形象"
    第二节 "功夫"外表下依然遥远的想象: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定型化形象"
第四章 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定型化形象"对当今中美合拍电影及中国电影的影响
    第一节 "定型化形象"对当今中美合拍电影的影响
    第二节 "定型化形象"对当今中国电影的影响
第五章 反思与启示:改变银幕上的中国"定型化形象"
    一 总结与反思
    二 改变合拍片里中国"定型化形象"的可能:从《太阳帝国》到《黄石的孩子》的启示
    三 美国电影里中国"定型化形象"变化的趋势
    四 结语:中国电影的责任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 许波.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D]. 张阿娇.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3]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研究(1980-1988)[D]. 余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4]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D]. 肖熹.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8)
  • [5]试论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的诗意现实主义[D]. 李琦. 重庆大学, 2016(03)
  • [6]“新原始人”[J]. 马克·尼凯宁,王好强,钱云华. 译林, 2012(01)
  • [7]马基德·麦吉迪导演电影研究[D]. 屈文琳. 重庆大学, 2010(03)
  • [8]当今美国电影里的中国资源与中国形象[D]. 周文萍. 暨南大学, 2009(10)
  • [9]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N]. 邹强. 光明日报, 2002

标签:;  ;  ;  ;  ;  

阿富汗影坛迎来转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