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预报预报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加强地质预报预报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一、加强地质预测预报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薛宏杰[1](2022)在《提高矿井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精准性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矿井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并且地质、水文方面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易发生一些危险问题。为了保障矿井作业的安全开展,必须在开采前进行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工作,明确开采地区的地质和水文情况,这样才能预测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障矿井生产的安全性。主要通过对提升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的精准性技术创新手段进行分析,以实现针对性的水害防治,促进矿井长期安全高效生产。

姬腾达[2](2021)在《西北旱区典型煤矿涌水量预测及风险应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田资源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煤矿开采受众多水害事故的影响,导致资源开采速率下降,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开采,固本文以大海则煤矿,纳林河二号煤矿作为西北旱区典型矿区,运用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等理论,通过资料的收集、野外高精度物探试验、野外水文地质试验及室内参数的仿真估算、野外水位统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手段,动态预测了大海则煤矿和纳林河二号煤矿井工矿的涌水量;并分析提出了矿井生产途中可能产生的水灾事故及风险规避措施;为煤矿资源开采与安全生产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研究区水文地质钻孔资料与野外物探试验,根据地层岩性及含隔水性能,将地层进行了合理的概化。将大海则煤矿和纳林河二号煤矿概化为9个地层,并确定了可采煤层的直接和间接充水水源。(2)在大海则煤矿和纳林河二号煤矿研究区建立数值模拟模型,该模型通过识别验证阶段和水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调参后的水文地质参数是与实际条件相符的,数值模型模拟的水文地质实体模型可以替代实际的水文地质实体结构。(3)运用数值法、大井法和集水廊道法分别对大海则煤矿和纳林河二号煤矿进行了涌水量预测及研究。通过涌水量的预测结果得出,各种预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进行了印证。因煤矿开采处于不断掘进的状态,大井法和集水廊道法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其煤矿涌水量的预测还是以数值法为准。(4)通过融合物探-钻探数据精细剖分刻画地层和含水层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数值模拟计算涌水量准确性,达到8%以上。(5)基于数理统计的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对纳林河二号矿区疏干水量与降水量、蒸发量、气温、原煤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显着性检验,通过计算将实际值与与计算值拟合,其拟合效果一般。后经多次试算分析,以原煤产量10万t为界时,再次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显着性检验,得出结果为,结合气象因子对疏干水量进行预测效果优于直接对整体进行预测,相关性系数提高0.15左右。(6)基于数值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以纳林河二号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影响因子有渗透系数和贮水系数,通过对影响因子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涌水量预测值的结果呈现出改变渗透系数大于改变贮水系数的结果。当以地下水位变化速率为基准时,贮水系数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更快;当以改变涌水量的大小为基准时,渗透系数的变化引起涌水量大小的变化更大。本文以地下水量为考量基准,认为渗透系数是影响涌水量变化的主要关键因素。(7)对于研究矿区开采可能引发的矿井突水事故,本文运用突水系数法对其进行突水事故的预警预报,结果表明:在大海则煤矿,当水压大于3.96MPa时易发生突水事故,反之亦然;对于纳林河二号煤矿,当水压大于3.47MPa时易发生突水事故,反之亦然。

王博[3](2021)在《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文中提出陕蒙浅部矿区采深普遍为53~280m,而其深部矿区采深已普遍超过580m,且近年来开采深度以每年数十米的速度增加。根据现场调研,陕蒙深部矿区具有开采强度大、煤层冲击倾向性强、顶板存在大范围富水区和厚硬砂岩组等特点,部分矿井开采过程中已发生十余起冲击地压、矿震等动力灾害,严重制约了矿区的安全、高效生产。针对陕蒙深部矿区动力显现频发的现状,本文以该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动力灾害为研究背景,采用案例调研、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了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冲击地压和矿震)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取得如下成果:(1)调研分析了陕蒙深部矿区开采条件与动力灾害特征,确定了形成动力灾害的力源类型,并据此将动力灾害划分为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型冲击地压、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型冲击地压和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2)分别建立了疏水转移应力和高强度开采支承压力分布力学模型,研究了疏水及高强度开采对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揭示了陕蒙深部矿井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理:疏水后形成增压区和卸压区,当工作面快速推采至疏水形成的增压区时,采动应力与增压区应力叠加后超过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值,是诱发冲击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疏水前后冲击危险区的动态变化,提出了疏水区基于防冲的推采速度动态调控方法。(3)研究了该矿区典型开采条件下不同埋深和不同宽度区段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特定条件下宽区段煤柱破坏分区特征,建立了宽区段煤柱冲击力学模型并给出了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的力学判别条件,揭示了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宽区段煤柱冲击地压防治对策和下阶段基于防冲的窄煤柱宽度设计方法。(4)分别建立了煤柱支撑条件下关键层挠曲变形力学模型和隔离煤柱压缩量估算模型,给出了关键层挠曲破断诱发矿震的判别条件,揭示了陕蒙深部矿井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诱发矿震机理,提出了冲击地压和矿震协同控制的合理隔离煤柱宽度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已在陕蒙深部纳林河、呼吉尔特矿区3对冲击地压矿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杨洋[4](2020)在《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程潮铁矿的开采深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矿井采场巷道的地压活动越来越频繁,对矿井的施工效率和工作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矿山地压显现的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程潮铁矿概况,建立深部采场地压显现的预警模型,结合能量支护理论,提出合理的支护方式,并对支护方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支护方式是否满足支护工程的可靠性要求,从而达到节约支护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以及预防和控制巷道地压显现的目的。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巷道地压显现易发性的预警工作以及支护方式的可靠性分析,运用现场监测、理论模型等手段进行相关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第一,基于程潮铁矿的现场概况,将密切值法模型应用在程潮铁矿的地下油库和5-1工作面,预测得到地下油库地压显现具有低易发的危险,5-1工作面地压显现有中易发的危险,预警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因此采用密切值法模型对采场地压显现进行预警研究是可行的,可以用来指导矿山的安全生产。第二,基于密切值法模型预测地下油库地压显现和5-1工作面地压显现的预警结果,结合程潮铁矿的实际概况,运用能量支护理论指导巷道油库和5-1工作面的支护方式。第三,针对对地下油库地压显现有低易发的风险,结合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和两帮支护的三个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分析回采巷道整体锚杆支护系统的稳定性,针对5-1工作面地压显现有中易发的风险,结合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的极限状态方程,运用Rosenblueth方法进行巷道锚喷网支护的可靠度计算。Rosenblueth方法不必掌握各类变量的概率分布,正确应用各类变量的均值和方差得到状态函数的各阶矩,从而可求解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该方法理解简单,科学合理,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王振兴[5](2020)在《榆北曹家滩煤矿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自燃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开采深度、采煤方式、顶板处理、漏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西北地区,基本为侏罗纪时期成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分的特点,属于优质煤资源,约占各成煤时期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侏罗纪煤自燃发火较为严重,为此开展陕北地区曹家滩煤矿侏罗纪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的研究,提升煤矿开采安全性,对净化环境、保护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榆北曹家滩矿属于榆神矿区一期规划区范围,是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其设计生产能力1500万t/a。该矿井田周围无采空区,属保存完整的整装井田,开采的2-2煤层属于容易自燃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危险,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35天。矿井现在开采的煤层为2-2煤层,煤层属于特厚煤层,平均厚度11m,该矿首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大采高分层开采,回采过程造成采空区不同程度遗煤,尤其是顺槽两端头遗煤量较多,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难度较大。本文立足于榆北曹家滩煤矿采空区防灭火,通过对开采的2-2煤层自燃标志性气体及临界值进行实验室测定,大采高分层开采过程中漏风规律研究,测定采空区自燃三带,确定最小安全推进速度,利用气体良好飘逸特性,提出通过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氧气和一氧化碳变化速率反应采空区遗煤自燃变化程度,建立自燃发火预警机制。在防灭火预警机制上综合建立了注氮、灌浆、堵漏风、喷洒阻化剂等防灭火措施,并对措施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曹家滩煤矿防灭火体系,指导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黄远龙,张启荣[6](2020)在《地质预报在尚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尚庄煤矿安全生产,从地质预报与安全生产的密切关系、指导意义、事故发生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地质预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将地质预报成功应用于断层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采掘方案设计等过程中,对尚庄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刘小明[7](2020)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心不断西移,西部矿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亟需在保证安全与环境容量允许范围的前提下,经济高效采出煤炭,实现科学采矿。而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防控是当前制约煤矿安全的重要难题。针对宁东矿区羊场湾煤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渗流建模构建、工作面覆岩裂隙场相似模拟、围岩应力演化特征分析、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采动影响下羊场湾煤矿水害形成机理,初步形成了羊场湾煤矿水害综合防控治理体系。研究成果对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煤矿的水害防控治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羊场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煤层埋藏条件。运用地质调研、钻孔抽水等多重了地质勘查技术,研究矿井及工作面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及其概况。勘察资料反映出羊场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十分复杂。羊场湾煤矿二煤层开采主要充水水源是直罗组底部砂岩段至二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组水和构造裂缝带充水,六煤层开采主要充水水源为第四系含水层水、二煤至八煤间煤岩层组粗砂岩砂岩含水层组水、二煤磁窑堡扩建井各区段采空区积水和Y142采空区积水。(2)揭示了考虑复杂水文条件的煤岩体宏观力学特性。开展自然和饱水状态的煤岩样压缩实验,对比不同状态下煤岩样的宏观破坏特征。饱水煤岩非稳定破坏阶段不明显,饱水煤样应力跌落时间较长且出现曲线呈现下凹型的双峰变化;此外,饱水煤岩内部裂隙更容易发生多次贯穿,更加破碎。饱水岩样的声发射信号特征要剧烈,振铃计数和能率数量级要高,说明饱水使煤岩发生多个阶段的破坏。借助相似模拟实验及热红外辐射监测,模拟宏观尺度下煤岩体裂隙场演化规律及破坏过程,为后续顶板水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3)确定了羊场湾煤矿真实开采环境下地下水的渗流规律及上覆围岩应力演化特征。采用MODFLOW软件建立高精度三维渗流模型,自编程序实现了对真实条件地下水运动的模拟,对真实条件下煤矿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显示,因为排水标高、所穿越的岩层、工作面面积等不同,工作面各回采段回采期间涌水量也不尽相同。如果不在回采前采区防治水工程措施,回采期间一分区涌水量最大值为81580.84m3/d,最小值为617.60m3/d。二分区涌水量最大值为35040.02m3/d,最小值为733.80m3/d。(4)明确了羊场煤矿水害发生的类型。得出了该矿1#井由矿井涌水为主导的复杂水文地质类型、2#井老空水分布为决定因素的复杂水文地质类型,这足以说明羊场湾煤矿一号井今后防治水工作的重点是矿井涌水量,二号井今后防治水工作的重点老空水。结合羊场湾煤矿现场钻孔数据及煤矿底板突水系数评价方法,基于克里格插值法修正了突水系数的插值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显着提高突水系数的计算精度,并预测羊场湾矿区底板突水危险区域北部<西部<东南部,为后续防治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5)形成了羊场湾煤矿复杂条件下水害综合防治体系。开展水文地质钻探、物探和化探工作;通过抽放水试验、测井预测工作面及矿井涌水量,掌握其变化和规律,总结以往各种防治水方法及应用效果,形成了顶板砂岩水疏放技术,初步得出适用于羊场湾煤矿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煤矿水害综合防控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区煤矿水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王东[8](2020)在《白羊岭矿煤自燃特性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羊岭矿为高瓦斯矿井,开采煤层为高硫无烟煤,一旦发生自燃,伴生采空区瓦斯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是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之一。为了更好防控白羊岭矿煤自燃灾害的发生与发展,需要对首采面煤自燃特性参数进行分析,判定采空区危险区域,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白羊岭矿煤自燃防控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白羊岭矿煤自燃防治提供指导。利用大型煤自然发火试验台测试了 15#煤样气体产生率、极限参数、耗氧速率等自然特性参数,确定白羊岭矿15#煤煤样临界温度为60℃~65℃,干裂温度为110℃~115℃。并使用束管监测的方法开展了采空区煤自燃的“三带”测试,把极限参数代入数值模拟软件,通过采用流体模拟软件模拟确定了采空区氧气浓度场、漏风流场等数分布特征。结合煤自燃的条件,对漏风供氧、浮煤遗留、蓄热环境、氧气浓度等影响煤自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现场实测及ANSYS Fluent模拟,最终确定了该矿15101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规律,即15101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在进风侧宽约55m,回顺侧宽50m。基于煤自燃特性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危险区域的特征,拟定了工作面生产期间的防灭火技术方案,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根据白羊岭矿15101工作面的发火原因及影响因素,采取井下打钻注胶形成隔离带的方法成功的治理了工作面的自然发火的问题,治理了煤自燃隐患,有效保障了该矿井的安全生产,为后期该类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胡彦博[9](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段新伟[10](2019)在《断层区煤层自燃特性及防控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断层区工作面易自燃,防治难度大,论文针对断层影响煤自燃的效应不清,断层区与正常区煤自燃差异不明,断层区煤自燃三带和漏风情况未知,煤自燃分级预报和防控不科学等问题,运用实验室测试、物理相似模拟、Fluent数值模拟及现场综合分析相结合,围绕无断层和断层工作面覆岩垮落的差异性,最可能自燃区分布,构造煤多尺度孔隙特征与煤自燃特性,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三带分布和煤自燃分级防控展开研究。这对于断层区煤层自然发火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论文通过无断层和有断层工作面开采的物理相似模拟,发现断层活化影响顶板垮落周期、冒落带高度和裂隙带发育。断层工作面顶板垮落周期比无断层工作面增加了两次,冒落带高度比无断层作面高了3.6m,裂隙带平均裂隙率(19.36%)高于无断层工作面(14.56%)。提出了断层直过工作面最可能自燃区为“两道两线+断层直过形成的三角煤和破碎煤岩堆积区”。遇断层工作面搬家的最可能自燃区为“两道两线”+“断层活化影响区”+“两道两线”。基于构造煤与原煤多尺度孔隙、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等的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构造煤(孔径>100nm,孔径介于2-100nm和孔径<2nm)的累计孔容均大于原煤。构造煤比原煤具有更多的开放孔和墨水瓶型孔且连通度高,构造煤开放孔比表面积高于原煤。构造煤与原煤受热自燃都经历了失水反应失重、氧化反应增重和燃烧反应失重三个过程与吸热、放热两个阶段。但原煤氧化反应增重阶段的活化能是构造煤活化能的1.486倍;构造煤吸热阶段的吸热量小于原煤;原煤放热阶段的放热量大于构造煤。建立了断层工作面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模型,模拟了大气压力、风量、地温、注氮步距及设置堵漏对采空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进风巷风压降低会减少采空区漏风和漏风影响范围。地温升高时采空区内的漏风影响范围扩大且采空区易氧化升温。增阻堵漏和注氮均可使采空区的氧化自燃带变窄,延缓高温区的出现。确定出了构造煤的复合预测指标,基于现场实测和数据统计,把断层区煤自燃的危险划为安全、基本安全、自燃威胁、自燃危险四个级别。确定并提出了工作面防灭火四级响应参数及防控措施。

二、加强地质预测预报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地质预测预报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矿井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精准性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对象
2 矿井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3 精准地质预测预报的结构与内容
4 地质预测预报的类型与预测预报技术的优点
    4.1 地质预测预报的类型
    4.2 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的优点
5 矿井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技术分析
    5.1 对煤层顶底板的含水率以及相对富水区域进行检查
    5.2 监测采动岩层地应力预报矿井出水技术应用
    5.3 老空水预测预报技术的应用
6 提高矿井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精准性的技术创新对策
    6.1 综合物探防治水技术
    6.2 三维地震模拟数据防治水技术
    6.3 超前地质勘查防水技术
    6.4 配套保障技术
7 结语

(2)西北旱区典型煤矿涌水量预测及风险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顶板突水的理论研究
        1.2.2 底板突水的理论研究
        1.2.3 矿井涌水量预测理论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海则煤矿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系及气象
        2.1.4 地质概况
    2.2 纳林河二号煤矿研究区概况
        2.2.1 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系及气象特征
        2.2.4 地质概况
    2.3 本章小结
3 水文地质条件的辨识
    3.1 大海则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辨识
        3.1.1 水文地质条件
        3.1.2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3.2 纳林河二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辨识
        3.2.1 水文地质条件
        3.2.2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3.3 研究区试验及数据分析
        3.3.1 试验设计
        3.3.2 试验内容与原理
        3.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1.1 研究矿区范围的确定
        4.1.2 模型结构层的确定
        4.1.3 地下水流态的概化
        4.1.4 边界条件的概化
    4.2 数学模型建立
    4.3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4.3.1 模拟计算区域的剖分
        4.3.2 源汇项的处理与确定
        4.3.3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3.4 各层初始水位的确定
        4.3.5 模拟期时间的确定
        4.3.6 地层概化顶底板的确定
        4.3.7 模型识别验证
        4.3.8 水均衡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矿区涌水量预测
    5.1 大海则煤矿涌水量预测
        5.1.1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案
        5.1.2 数值法涌水量预测
        5.1.3 大井法涌水量预测
        5.1.4 集水廊道法涌水量预测
        5.1.5 矿井涌水量对比
    5.2 纳林河二号煤矿涌水量预测
        5.2.1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案
        5.2.2 数值法涌水量预测
        5.2.3 大井法涌水量预测
        5.2.4 集水廊道法涌水量预测
        5.2.5 矿井涌水量对比
    5.3 本章小结
6 动态预测涌水量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应对研究
    6.1 基于数理统计的涌水量计算及不确定性分析
    6.2 基于数值模拟模型的涌水量计算不确定性分析
    6.3 风险应对研究
        6.3.1 风险预警预报理论与原则
        6.3.2 基于不同水灾事故的风险预警预报方法
        6.3.3 井工矿风险规避对策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绪论
    2.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课题来源
        2.1.2 研究背景
        2.1.3 论文研究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现状
        2.2.2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2.2.3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2.2.4 矿震发生机理、预测及防治研究现状
    2.3 主要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4.1 主要研究内容
        2.4.2 研究方法
        2.4.3 技术路线
3 陕蒙深部矿区动力灾害特征及其分类
    3.1 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地质开采条件特征
        3.1.1 陕蒙深部矿区地层条件
        3.1.2 陕蒙深部矿区煤岩体冲击倾向性
        3.1.3 陕蒙深部矿区现阶段开采设计概况
    3.2 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开采条件下动力灾害特征
    3.3 陕蒙深部矿区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3.3.1 首采工作面开采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3.3.2 沿空工作面开采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3.3.3 两侧采空边界条件下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力源类型
    3.4 陕蒙深部矿区动力灾害分类
    3.5 本章小结
4 陕蒙深部矿井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及其防治
    4.1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案例分析
    4.2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力学模型
        4.2.1 疏水对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影响
        4.2.2 推采速度对支承压力的影响
        4.2.3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诱冲机制
    4.3 疏水区开采冲击地压发生机制的相似材料模拟
        4.3.1 相似材料模拟模型
        4.3.2 相似模拟揭示的疏水后应力演化规律
    4.4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发生机制的数值模拟
        4.4.1 数值模拟揭示的疏水前后应力分布规律
        4.4.2 不同推采速度过疏水影响区支承压力分析
    4.5 疏水前后221_上06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划分
        4.5.1 221_上06工作面富水区疏水概况
        4.5.2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前冲击危险区划分
        4.5.3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后冲击危险区划分
        4.5.4 221_上06工作面④号富水区疏水前后冲击危险区对比分析
    4.6 采动疏水应力叠加冲击地压防治
        4.6.1 疏水增压区的防治措施
        4.6.2 疏水影响区域推采速度的动态调控
    4.7 本章小结
5 陕蒙深部矿井宽区段煤柱应力叠加诱冲机理及其防治
    5.1 陕蒙深部矿井宽区段煤柱诱冲案例分析
    5.2 区段煤柱所处应力环境分析
        5.2.1 不同埋深条件下宽区段煤柱应力环境分析
        5.2.2 不同宽度条件下区段煤柱应力环境分析
    5.3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5.3.1 区段煤柱破坏分区
        5.3.2 不同区段煤柱弹性核区宽度数值分析
        5.3.3 宽区段煤柱应力演化规律
        5.3.4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机理
    5.4 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防治与现场应用
        5.4.1 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结果
        5.4.2 已留宽区段煤柱冲击地压防治对策
        5.4.3 宽区段煤柱诱发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现场实施方案
        5.4.4 下阶段基于防冲的窄煤柱宽度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陕蒙深部矿井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机理
    6.1 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案例
        6.1.1 工程地质概况
        6.1.2 工作面现场矿震发生情况
    6.2 隔离煤柱区硬岩破断型矿震发生机理
        6.2.1 关键层挠度弯曲变形分析
        6.2.2 采动引起的隔离煤柱压缩量分析
        6.2.3 煤柱压缩量与关键层挠曲变形量关系分析
    6.3 基于“冲击-矿震”协同控制的隔离煤柱宽度设计
    6.4 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验证
        6.4.1 理论计算验证
        6.4.2 数值模拟分析验证
        6.4.3 微震监测分析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采场地压显现预警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现场监测
        1.2.2 理论模型
        1.2.3 其他研究手段
    1.3 国内外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3.1 可靠性概述
        1.3.2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3.3 可靠性理论在矿山巷道支护结构中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程潮铁矿地质概况及地压显现现状调查
    2.1 矿山概况
    2.2 矿山工程地质特征
    2.3 矿区构造概况
        2.3.1 断层
        2.3.2 破碎带
        2.3.3 节理构造
    2.4 程潮铁矿巷道地压显现现状调查
        2.4.1 程潮铁矿巷道地压显现特征
        2.4.2 程潮铁矿各水平区的地压显现概况
        2.4.3 巷道破坏现象及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
    3.1 深部采场地压显现概述
    3.2 预警方法的选择
    3.3 权重的确定
        3.3.1 指标规范化处理
        3.3.2 求解各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和权重
    3.4 密切值法理论
        3.4.1 建立评价单元初始指标矩阵
        3.4.2 初始指标矩阵规范化
        3.4.3 计算最优解和最劣解
        3.4.4 利用欧式距离法确定各评价单元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
        3.4.5 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密切值
        3.4.6 根据D_i对各评价单元进行综合排序
    3.5 密切值法的采场地压显现预警模型
        3.5.1 选取评价指标
        3.5.2 评价指标的量化
        3.5.3 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指标评价标准
        3.5.4 地压显现预警的判断依据
    3.6 预警模型的应用
        3.6.1 程潮铁矿概况
        3.6.2 构造初始指标矩阵
        3.6.3 初始指标矩阵的量化
        3.6.4 最优解和最劣解的确定
        3.6.5 求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3.6.6 确定各评价单元与最优解和最劣解的距离
        3.6.7 密切值计算结果及排序
        3.6.8 结果分析
        3.6.9 密切值法模型的优越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能量支护理论的巷道支护方式设计分析
    4.1 能量支护理论的概述
    4.2 确定巷道地压显现的震级
    4.3 巷道支护方法的概述
    4.4 求解巷道地压显现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5 巷道支护方式设计实例分析
        4.5.1 地下油库
        4.5.2 5-1工作面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巷道工程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5.1 巷道工程支护结构可靠性分析的概述
    5.2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5.2.1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变量
        5.2.2 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5.3 计算可靠度的常用方法
        5.3.1 一次二阶矩法
        5.3.2 蒙特卡罗法
    5.4 计算可靠度的新方法
        5.4.1 选取新方法的依据及内容简介
        5.4.2 选定取值点
        5.4.3 求解状态方程的均值
        5.4.4 求解状态函数Z的各阶矩
        5.4.5 求解可靠度P
    5.5 常见可靠度模型
        5.5.1 串联可靠度模型
        5.5.2 并联可靠度模型
        5.5.3 n中之r模型
        5.5.4 相关单元系统的可靠度模型
        5.5.5 等相关单元系统的可靠度模型
        5.5.6 条件概率的可靠度模型
    5.6 基于Rosenblueth方法的巷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6.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6.2 巷道两帮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6.3 锚杆支护回采巷道整体的可靠度
    5.7 基于Rosenblueth方法的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7.1 锚喷网支护结构力学分析
        5.7.2 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实例应用
    6.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6.1.1 巷道顶板锚杆支护结构计算分析
        6.1.2 相关参数对顶板锚杆支护结构可靠度的影响
    6.2 巷道两帮锚杆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6.3 锚杆支护回采巷道整体的可靠度计算
    6.4 巷道锚喷网支护结构的可靠度计算
    6.5 巷道支护效果的评定
        6.5.1 数显收敛仪的特点
        6.5.2 数显收敛仪的结构
        6.5.3 数显收敛仪的使用方法
        6.5.4 监测记录与数据处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5)榆北曹家滩煤矿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炭自燃机理过程
        1.2.2 煤的自燃影响因素
    1.3 煤的自燃防治技术
        1.3.1 预测预报技术
        1.3.2 防灭火技术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榆北曹家滩煤矿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井田地质情况
        2.1.2 曹家滩井田构造与断层
    2.2 井田水文地质
        2.2.1 地表水文特征
        2.2.2 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2.2.3 曹家滩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3 曹家滩矿煤层及煤质
    2.4 开拓开采及通风
    2.5 曹家滩矿井采空区情况
        2.5.1 采空区遗煤情况
        2.5.2 采空区漏风情况
    2.6 本章小结
3 曹家滩2-2 煤层自燃特性及指标气体
    3.1 煤层自燃倾向性
    3.2 曹家滩2-2 煤层自燃标志气体及临界值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3.2.3 实验条件
    3.3 煤自燃标志性气体分析
        3.3.1 标志气体
        3.3.2 气体产生情况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耗氧速度分析
        3.4.2 气体产生率
        3.4.3 临界温度和干裂温度
    3.5 指标气体及临界值
    3.6 本章小结
4 曹家滩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及漏风规律研究
    4.1 采空区不同气体浓度及漏风强度分布规律
        4.1.1 采空区不同气体浓度分布
        4.1.2 工作面采空区漏风强度分布规律
    4.2 采空区自燃“三带测定
        4.2.1 自燃三带划分
        4.2.2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方法和步骤
        4.2.3 曹家滩矿122106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
    4.3 工作面极限推进速度
    4.4 本章小结
5 曹家滩煤矿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
    5.1 煤层自燃指标性气体研究分析
    5.2 采空区自燃预警体系
        5.2.1 预报系统
        5.2.2 预警系统
    5.3 采空区自燃防治体系
        5.3.1 喷洒阻化剂
        5.3.2 灌浆防灭火
        5.3.3 预防性注氮
        5.3.4 堵漏风防灭火
    5.4 本章小结
6 曹家滩矿井122106 工作面防灭火应用
    6.1 122106 工作面概况
    6.2 工作面防灭火系统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地质预报在尚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井基本情况
2 地质预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2.1 地质预报与矿井灾害密切相关
    2.2 地质预报可有效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2.3 地质预报可有效地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3 地质预报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1 对断层的预测预报
    3.2 地质预测预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3.3 地质预测预报为采掘施工方案的精准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4 结语

(7)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煤矿水患防治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开采水文地质特征研究进展
        1.2.2 煤矿开采水患研究进展
        1.2.3 煤矿开采水患防治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复杂地质条件下水文地质特征综合勘察及分析
    2.1 地质赋存复杂性
        2.1.1 井田地层复杂性
        2.1.2 区域构造复杂性
        2.1.3 水文地质复杂性
    2.2 矿井生产及采空区分布
        2.2.1 矿井生产情况
        2.2.2 采空区分布
        2.2.3 老窑水分布
    2.3 本章小结
3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体特性及破坏特征
    3.1 自然与饱水状态煤岩体力学实验
        3.1.1 煤体实验分析与结果
        3.1.2 岩体实验分析与结果
    3.2 煤岩体裂隙场演化特征相似模拟实验
        3.2.1 相似模拟参数及模型构建
        3.2.2 模型实验结果
        3.2.3 采动覆岩运移规律
        3.2.4 覆岩破断声发射结果分析
        3.2.5 基于热红外辐射特征的覆岩裂隙场演化规律
    3.3 本章小结
4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体渗流数值计算
    4.1 矿井地下水数学模型构建
        4.1.1 数学模型提出
        4.1.2 数学模型求解原理
        4.1.3 计算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4.1.4 数学模型含水层结构
    4.2 矿井地下水数学模型参数设置
        4.2.1 渗流区域剖分
        4.2.2 模型参数设置
        4.2.3 数值模型计算
        4.2.4 研究区边界条件
        4.2.5 模型的识别验证
    4.3 矿井地下水数值模拟分析及结果
        4.3.1 抽水孔的实测降深与计算降深的s-t拟合分析
        4.3.2 二煤层不同开采时期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
    4.4 矿井覆岩应力演化特征数值分析
        4.4.1 数值模型构建
        4.4.2 围岩状态分析
        4.4.3 水平与垂直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羊场湾煤矿水害发生机理
    5.1 水害类型
        5.1.1 顶板水害
        5.1.2 烧变岩水害
        5.1.3 底板水害
        5.1.4 老空水害
    5.2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5.2.1 充水水源
        5.2.2 充水通道
        5.2.3 充水状况及强度
    5.3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5.3.1 一号井水文地质类型
        5.3.2 二号井水文地质类型
    5.4 本章小结
6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
    6.1 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
    6.2 煤底板隔水层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
        6.2.1 底板隔水层岩性
        6.2.2 底板隔水层岩性组合的关系
    6.3 宝塔山砂岩含水层勘探情况
        6.3.1 矿井早期揭露宝塔山砂岩含水层情况
        6.3.2 近期探查宝塔山砂岩含水层情况
    6.4 底板宝塔山砂岩含水层充水通道
        6.4.1 底板采动裂隙
        6.4.2 导水断层及不良地质体
        6.4.3 钻孔质量及不良钻孔的封闭
    6.5 突水系数临界指标
    6.6 钻孔数据分析
    6.7 突水系数等值线
    6.8 突水系数等值线具体分析
        6.8.1 2112钻孔直接突水系数演化规律
        6.8.2 2112钻孔的间接突水系数随位置走势
    6.9 本章小结
7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防控技术应用
    7.1 涌水量理论计算
        7.1.1 静态储存量计算
        7.1.2 比拟法计算工作面涌水量
        7.1.3 Ⅱ020601工作面涌水量计算评价
    7.2 矿井水疏放技术
    7.3 矿井水探测技术
        7.3.1 探放水技术路线
        7.3.2 井下直流电法设计
        7.3.3 瑞利波探测技术
        7.3.4 探放水钻孔设计
    7.4 160201工作面顶板水疏放效果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8)白羊岭矿煤自燃特性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自燃机理
        1.2.2 煤自燃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1.2.3 高硫煤自燃特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白羊岭矿15101工作面煤自燃特性参数实验室模拟研究
    2.1 试验装置及条件
        2.1.1 炉体结构
        2.1.2 供风系统
        2.1.3 气体采集及分析
        2.1.4 实验条件
        2.1.5 结果分析
    2.2 理论分析
        2.2.1 耗氧速度
        2.2.2 放热强度
        2.2.3 煤自燃极限参数
        2.2.4 最小浮煤厚度
    2.3 煤样自燃特性参数研究
        2.3.1 耗氧速率与放热强度
        2.3.2 煤自燃极限参数
        2.3.3 煤自燃指标气体与煤温关系
        2.3.4 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白羊岭矿15101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
    3.1 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划分的理论与分析
        3.1.1 采空区浮煤自燃极限参数
        3.1.2 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划分条件
    3.2 白羊岭煤矿15101综采面采空区“三带”现场观测方法
        3.2.1 白羊岭矿15101工作面概况
        3.2.2 测点的布置
    3.3 现场观测结果及分析
        3.3.1 采空区浮煤分布状况
        3.3.2 工作面推进情况
        3.3.3 氧气浓度分布
        3.3.4 数值模拟验证
    3.4 15101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
        3.4.1 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条件
        3.4.2 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方法和步骤
        3.4.3 白羊岭煤矿15101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
        3.4.4 白羊岭煤矿15101采空区极限推进速度
    3.5 本章小结
4 白羊岭矿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及应用
    4.1 采空区煤自燃监测预警
        4.1.1 工作面煤自燃预警
        4.1.2 矿井火灾监测方案
    4.2 回采过程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技术
        4.2.1 初停采期间采空区防灭火技术
        4.2.2 回采速度低于安全推进度防灭火技术
    4.3 应急防控技术方案
        4.3.1 CO超限或小范围自燃火灾防控技术方案
        4.3.2 大面积煤层火灾快速灭火技术方案
    4.4 防灭火技术应用
        4.4.1 工作面简介
        4.4.2 煤自燃过程分析
        4.4.3 煤自燃防治措施
        4.4.4 工作面未恢复推采条件下的煤自燃防治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3.3 本章小结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5.3 本章小结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断层区煤层自燃特性及防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综合研究现状
        1.2.1 煤自燃的内在影响因素
        1.2.2 煤自燃的外部影响因素
        1.2.3 覆岩垮落对煤自燃的影响
        1.2.4 断层对煤自燃的影响
        1.2.5 煤自燃的预测预报
        1.2.6 煤自燃的防控技术
        1.2.7 采动空间的漏风规律
    1.3 研究不足及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断层区覆岩垮落影响煤自燃分析
    2.1 试验矿井概况及区域地质
        2.1.1 试验矿井概况
        2.1.2 矿井区域地质概况
        2.1.3 区域内可采煤层情况
    2.2 煤岩层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2.2.1 实验内容与有关仪器
        2.2.2 试样采集与加工制备
        2.2.3 煤岩物理力学测试结果
    2.3 断层区覆煤岩垮落的相似模拟
        2.3.1 相似模拟设计与实验方案
        2.3.2 模型的制作与测点布置
        2.3.3 回釆程序设计
    2.4 断层区与无断层区覆煤岩垮落分析
        2.4.1 顶板垮落规律的对比分析
        2.4.2 应力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
        2.4.3 破断裂隙发育规律的对比分析
    2.5 断层区覆岩垮落对煤自燃的宏观影响
        2.5.1 无断层工作面的最可能自燃区
        2.5.2 断层影响下的最可能自燃区
    2.6 本章小结
3 构造煤物性参数对煤自燃的影响分析
    3.1 构造煤与原煤的物性参数测试
        3.1.1 构造煤与原煤煤样的采集与制备
        3.1.2 构造煤与原煤的物性参数测试
    3.2 构造煤与原煤孔隙特征的综合表征
        3.2.1 压汞法的煤孔隙特征测试
        3.2.2 低温氮气吸附法的煤孔隙特征测试
        3.2.3 二氧化碳吸附法的煤孔隙特征测试
        3.2.4 小角X射线法
    3.3 构造煤与原煤的TG-DSC综合分析
        3.3.1 实验工况及实验参数
        3.3.2 构造煤与原煤的特征温度
        3.3.3 构造煤与原煤的吸放热特性
        3.3.4 构造煤与原煤的动力学参数
    3.4 构造煤与原煤的程序升温实验
        3.4.1 实验过程
        3.4.2 实验结果
        3.4.3 原煤和构造煤实验数据对比
    3.5 本章小结
4 断层区煤层采动时的煤自燃危险区
    4.1 煤自燃危险区的Fluent模拟分析
        4.1.1 采场气体的运移理论
        4.1.2 采场气热场模型的建构
    4.2 大气压力影响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分析
        4.2.1 进风巷压力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
        4.2.2 进风巷压力变化对采空区温度的影响
        4.2.3 不同进风巷压力时采空区氧化带分布
    4.3 风量影响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分析
        4.3.1 风量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
        4.3.2 风量变化对采空区温度的影响
        4.3.3 不同风量时采空区氧化带分布
    4.4 地温影响煤自燃危险区的模拟分析
        4.4.1 地温变化对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影响
        4.4.2 地温变化对采空区温度的影响
        4.4.3 不同地温时采空区氧化带分布
    4.5 本章小结
5 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分级防控体系
    5.1 断层区煤自燃的预测指标优选
        5.1.1 预测指标优选方法
        5.1.2 煤自燃预测指标优选
        5.1.3 煤自燃预测指标确定
    5.2 断层区工作面漏风情况分析
        5.2.1 现场漏风的SF6测试方案
        5.2.2 漏风计算假设与公式
        5.2.3 断层工作面漏风分析
    5.3 断层工作面煤自燃分级响应体系
        5.3.1 断层工作面煤自燃分级响应参数
        5.3.2 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分级响应措施
    5.4 断层区工作面煤自燃防控技术
        5.4.1 增阻堵漏防控煤自燃技术
        5.4.2 注氮防控煤自燃的关键参数
        5.4.3 预注阻化液防控煤自燃技术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术论文
    三、专利情况
    四、获奖情况
    五、研究项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加强地质预测预报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矿井地测防治水预测预报精准性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J]. 薛宏杰.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2(01)
  • [2]西北旱区典型煤矿涌水量预测及风险应对研究[D]. 姬腾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陕蒙深部矿区典型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D]. 王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程潮铁矿深部采场地压显现预警研究及支护方式可靠性分析[D]. 杨洋.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5]榆北曹家滩煤矿易自燃特厚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D]. 王振兴.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6]地质预报在尚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 黄远龙,张启荣. 江西煤炭科技, 2020(04)
  • [7]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 刘小明.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8]白羊岭矿煤自燃特性及防控技术研究[D]. 王东.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断层区煤层自燃特性及防控体系研究[D]. 段新伟.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加强地质预报预报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