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教学效能

论教师的教学效能

一、试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论文文献综述)

赵彤[1](2021)在《中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学校组织氛围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吴娇娇[2](2021)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界对于汉语教师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教师效能感作为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对于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受疫情影响,目前国内外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以线上教学的模式进行,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区别,对教师的效能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以往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教龄是影响教师效能感的关键因素,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间的效能感存在显着差异。那么在新型的线上教学模式下,这种差异是否依然存在?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线上教学的效能感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效能感的差异原因是什么?线上教学对教师的效能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笔者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图丰富教师发展研究理论,拓展教师研究的视野,并对促进新手教师发展、推动线上汉语教师的培养、提升对外汉语线上教学质量做出一定贡献。笔者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对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与线上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整理,并对徐彩华(2007)编制的“对外汉语教师效能感问卷”进行改编,设计出“线上教学模式下对外汉语教师效能感问卷”,收集到75名新手教师和30名熟手教师的效能感数据,再利用spss26.0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探究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线上教学效能感的现状与异同。为了更好地探究其差异产生的原因,笔者对6位新手教师与3位熟手教师分别进行了访谈,从多个角度探究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线上教学效能感不同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发现,在线上教学模式下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整体效能感均处于较高水平。熟手教师的效能感在各个维度以及除了幽默感与负担感以外的各单项因素上均显着高于新手教师。这主要因为相较于新手教师而言,熟手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教学实践能力更强、归因方式更加积极,因此熟手教师的效能感更高。而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教学效能感三个维度的得分排序一致,均为自身认同感>教学控制感>教学情感体验,这与线上教学模式的特点对教师效能感产生的影响有关。线上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控制和教学情感体验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教师自身认同感相对较为稳定,受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小。从教师效能感的单项因素得分比较来看,最影响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线上教学的两大因素相同,分别是负担感和忠诚感,而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这两个因素上得分偏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综合以上结论,笔者认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笔者对教师、学校与社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建议。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能力;同时树立积极心态,合理归因;最后要加强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学校方面则应该为教师提供稳定的教学平台与资源,同时为不同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线上教学水平;社会方面要加快线上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线上教材的开发,还要规范和促进线上汉语教学行业的发展,提高教师从事线上汉语教学工作的意愿。

赵雅晴[3](2021)在《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具备一定能力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感知与判断。教师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工作投入度产生影响,还会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研究当前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及其课堂教学行为,既有利于建设优质志愿者教师队伍,也有利于提升泰国的汉语教学质量。本文以2019年6月派出的102位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为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从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和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影响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对其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为绪论和正文两大板块。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和文献综述,正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设计与实施。阐述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过程。第二部分,问卷结果与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教学行为自评量表》两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前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和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影响志愿者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显着因素;志愿者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其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第三部分,质性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自我效能感高低不同的志愿者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进一步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其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导致其自我效能感差异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升建议与结论。基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研究结论,从志愿者管理体系、志愿者个人两方面提出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建议。总结全文研究结论,阐述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毕香怡[4](2020)在《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及其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这一话题开始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但也由于最近几年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逐渐得到重视,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幼儿园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迷惘,他们所面对的不只是实际工作的困难之处,还有在专业成长中的困惑。同时,学前教育教师所形成的教学风格会对其教学效能感产生作用。所以,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对于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培养幼儿优良个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问卷法,对500位幼儿教师进行关于教学风格、教学效能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问卷调查包括三个部分:基本人口学变量、教学风格与教学效能感。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幼儿园教师主要以司法型、立法型、激进型三种教学风格为主,局部型、保守型、执行型教学风格不占优势。3.幼儿园教师主要以个人教学效能感为主,31-40岁的幼儿园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得分达到峰值;学历对教学效能感产生极其显着的影响;月薪1001-3000元的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最强烈;教龄5年以下的幼儿园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最低。4.从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与人口学变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状况、薪资水平、教龄、优秀称号、园所性质、地区、园所规模、园所等级、从教班级在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5.从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人口学变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年龄、学历、薪资水平、教龄、园所性质、园所规模在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性别、职称、园所等级、所教班级在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单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婚姻状况、优秀称号、工作地区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存在影响。6.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的正相关。教学风格中的激进型、执行型、局部型、司法型能显着预测教学效能感。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各层面可以解释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31.6%的变化原因。

李欣[5](2020)在《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被定位为幼儿园教师所必须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观察能力不仅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必备能力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儿童素质发展的重要变量。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20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教学效能感的描述统计结果,进行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教学效能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并进行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园所级别分别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不同维度与总体水平表现出显着性差异。3.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状况良好,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4.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园所性质、园所级别分别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不同维度与总体水平表现出显着性差异。5.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总体及各因素呈现显着正相关。其中,观察能力中的确定观察目标的能力、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会对整体教学效能感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分析,研究者对调查所得结果一一展开讨论。此外,基于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对教学效能感的预测作用,研究者针对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从加大职前教育培养力度、加强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建设、完善园本培训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郭婷[6](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其自身在教学工作中,所能实现教学工作目标、完成教学工作的一种知觉和信念,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状态与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更加关注小学语文学科和小学语文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在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探索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殊性。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策略的研究,将有利于引导大家进一步关注小学语文教师,增强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状态投身于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有利于丰富卓越语文教师的发展路径。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文章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概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要点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本论题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明确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基本功能及其发展要求、特征、影响因素,确定本文将结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性、小学语文教师主体身份的多样性和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三章,根据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目前呈现的现状情况以及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般教育效能意识欠缺、个人认知发展定位不明确、职业倦怠感较强,以及教学工作动力不足。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教师自身因素,即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及专业信念的影响;学校因素,即学校工作安排、教学资源配置、学校认知定位等方面;社会因素,即教师地位、评价体系、社会资源等。第四章,根据以上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教师自身、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三个方面分析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思路及策略。其中主要运用了专业能力增强策略、综合素养激励策略、语文教学归因策略、教学共促策略、教育研究策略、心理资本建设策略、教师课堂内隐形象激励策略等,从教师自身、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反思不足,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陈睿[7](2020)在《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湖北省属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有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各国学者从国家、学校等宏观和中观层面研究的比较多,对教师个体微观层面关注的较少。高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教学状况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问题。本研究尝试从教师个体微观层面,对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关注影响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将教学工作投入作为外在工作特征和教师内在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变量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以学界有关工作投入理论为基础,选取湖北省属公办本科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从教师个体内在因素和工作特征外在因素两个方面构建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逻辑线索,并提出相应假设,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本研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规范研究进行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相关理论推导,构建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再运用实证研究来验证该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具体而言,首先是问题提出,通过对微观层面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现状的观察以及宏观层面教学发展背景的分析,凝练研究方向、提炼研究问题,选择了教学工作投入的角度对教师本科教学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教学工作投入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是收集国内外有关工作投入的研究文献,同时介绍了工作特征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等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初步确定研究的重点和研究目标。第三章研究设计,主要对研究测量工具和测量模型的实施步骤和安排进行介绍。该部分以工作特征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相关文献和教师访谈资料的分析,确定了研究模型的基本结构维度和关键变量。接着,通过相关量表的构建对研究变量进行操作化处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该部分也对研究中用到的主要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第四章研究工具与信效度检验,该部分主要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所设计的问卷工具进行检验和分析,首先通小样本预测试对问卷信效度检验后,得到正式调查问卷。然后在正式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题项进行了进一步修订。第五章湖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现状分析。以六所湖北省属本科院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对湖北省属高校师的教学工作投入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教师在教学工作量、备课时间、学生答疑、教学交流讨论、教学研究等方面客观工作投入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在上课任务之外的自主性教学工作投入中存在结构性不足,与教师对自身较高水平的教学工作投入自测结果形成反差。此外,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个体特征在教学工作投入上没有显着性差异。第六章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对影响教师教学工作投入水平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学工作资源和教学个人资源等三类工作特征因素,及其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学生不良行为、角色冲突、其他工作琐事等教学工作压力因素,并不全部都是阻碍性工作因素,其中,教学压力和角色冲突属于挑战性教学工作压力因素,学生不良行为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的阻碍性工作因素,其他工作琐事对教学工作投入并没有显着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教师所能获得的组织支持、上级支持、同事支持和教学反馈等教学工作资源中,从影响的范围上看,同事支持是最主要的教学工作资源因素,其次依次是上级支持和组织支持,调查显示教学反馈对教学工作投入没有显着影响。此外,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作为教师教学投入的内在动力因素,教师教学个人资源在教学工作资源和教学工作要求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第七章结论与对策。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指出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本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挑战性教学工作要求和丰富教学资源支持的教学工作环境能够促进教师教学工作投入,而教师工作环境中的阻碍性教学工作要求会对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教学个人资源作为教学工作投入的中介变量,是影响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的重要动力因素。这意味着高校组织可以从优化教师教学工作的外部工作环境和调动教师教学内在积极性入手,促进和提升教师教学工作投入。

付单单[8](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行为特征与教学效能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教育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基于网络为载体的学习行为应运而生,人们意识到,传统的面授学习模式并不能满足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求,且面授的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这使得教育资源也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移动学习的出现解决了上面的一系列问题,教师享有灵活的学习时间,并且还可依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此外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打破了地域方面的局限。移动学习是未来学习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移动学习的存在满足了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评价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会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参考大量有关教育教学效能感、移动学习以及学习行为研究的文献后,结合教师学习特点设计研究工具: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感的调查问卷和相关访谈提纲,旨在对高中化学教师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体行为做以研究分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提高一线高中化学教师的移动学习效能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山东省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如何?影响山东省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的因素是什么?移动学习对山东省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如何?如何从移动学习方面提高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研究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是绪论部分,这里包括提出研究问题、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目的、表明研究意义、叙述研究内容、呈现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从各学者对移动学习和教学效能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出发,阐述核心概念。第三部分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描述了问卷调查的信效度,并从中提取出主要分析因素。第四部分分析了山东省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的移动学习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阐述了移动学习对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并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几种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效能感的可行性方案,以期为今后在移动学习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提供帮助。第六部分是对前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和总结,介绍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研究结论如下:1.目前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开展情况良好,学习效果良好。影响教师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是移动学习工具、教师个人素质和周围环境。学习工具越易操作、续航能力越强、存储能力越强、学习界面越清晰、价格越便宜;教师信息素养越高,自我约束能力越强,教师自身素质越高;工作环境越适宜,家庭学习氛围越浓厚,移动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越好。男性教师认为移动学习对其教学效能感的积极影响不如女性教师。低学历教师认为移动学习对其教学效能感的积极影响不如高学历教师。教龄在1-2年的教师认为移动学习对其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最好。职称方面,移动学习对其教学效能感影响最好的是中教三级教师,然后是正高级职称教师,其次是高级职称教师,试用期的教师移动学习效能感最差。高中化学教师所处学校等级越高认为移动学习对其教学效能感的影响越好,其中省级示范化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最好,市级重点学校次之,普通中学最差。2.教师除了能将移动学习应用到教学能力的提高上,也能用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上,如良好师德的培养,开阔胸襟的形成,价值观的发展等。3.提出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学习工具,开发学习资源,强化外界督促四项策略提高移动学习效能感。创新点:1.将当地高中化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移动学习。2.教师的移动学习效能感既包括教学能力,还包括教师的个人素质,个人学习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有待提高之处:首先是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太过单一,不能全面的反映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其次,问卷只有42份,覆盖面不太广泛,因此数据量少,所以得出的结论较片面。最后,没有对提升学习效能感的策略进行后续效果检验。

刘莎莎[9](2020)在《幼儿教师组织承诺与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者对于教师组织承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组织承诺也成为教师管理中的重要指标。Mowday,Steers和Porter认为较高的教师组织承诺将会对教师本身、组织以及社会产生一个积极且卓有成效的结果。教师的组织承诺是联结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能够降低其缺勤率和离职率,也是影响教师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研究的拓展,国内外学者也同样将研究焦点放在教师组织承诺上。但研究者大都从组织因素、工作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对于社会因素的研究理论还有待补充。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资源,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组织承诺感。并且,教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教学,对于教学的认知和信念定会影响到其在组织中的行为和态度。基于此,幼儿教师组织承诺、社会支持以及教学效能感这三者之间可能存有更为复杂的关系。故本研究拟考察幼儿教师组织承诺发展水平的一般特点,探讨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本研究抽取山东省各地区幼儿园469名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凌文辁等人编制的《组织承诺量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以及赵丽君的《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分别测量幼儿教师组织承诺、社会支持以及教学效能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其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修改后的组织承诺量表信效度良好;组织承诺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规范承诺水平最高,最低的是机会承诺;有编制的幼儿教师组织承诺水平较无编制幼儿教师高;城市和农村幼儿教师在组织承诺上没有显着差异;不同月收入、学历和教龄对组织承诺有显着影响,工资较高的幼儿教师组织承诺较高,本科比大专的水平低,教龄为1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比0-5年、6-10年高。第二,对于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已婚比未婚幼儿教师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都要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观支持水平要高于城市幼儿教师。第三,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最高;教龄为10年以上、6-10年明显高于0-5年的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在婚姻上,已婚的幼儿教师水平高于未婚幼儿教师。第四,社会支持、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组织承诺均呈显着正相关,并且回归分析显示教师的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以及个人教学效能感均可以显着正向预测教师组织承诺。第五,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在主观支持与组织承诺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个人教学效能感在支持利用度与组织承诺之间也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刘欢[10](2019)在《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以福田区J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高教师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变量——教师所在的学校环境因素和教师本人的认知方式即归因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进行了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观点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接下来主要进行行动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参考国外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先进经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提升策略。本研究选取了福田区J学校各年级共121名有效被试,以多种量表为研究工具研究了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归因取向、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由于笔者长期在小学任教,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借通过对J小学教师进行效能感现状调查和案例分析研究,了解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文献及理论研究,提出与之相应的提升策略。本研究认为优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来源于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而教师队伍的完善则需要外部教育环境的支持,再结合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教师队伍的优化是高水平教育产出的必要条件。学校往往对学生的进步与提高更加关注,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与提高,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空间越大,解决教师的问题就相当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有关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正是缘于教师这一重要角色的特殊性。全方位的考量教师的内在能量和外在功效,能够更精准的分析教育质量不高的教师因素,探寻不断提升的实践策略。

二、试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论文提纲范文)

(2)线上教学模式下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教学效能感研究
        2.1.1 教学效能感理论发展
        2.1.2 教学效能感的测量
        2.1.3 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2.1.4 教学效能感的功能
    2.2 对外汉语教学效能感研究
    2.3 线上汉语教学研究
        2.3.1 线上汉语教学发展
        2.3.2 线上教学资源研究
        2.3.3 线上汉语教学实践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
        3.3.1 调查问卷
        3.3.2 访谈提纲
    3.4 研究问题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比分析
        4.1.1 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教学效能感比较
        4.1.2 结果讨论
    4.2 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教学效能感三维度对比分析
        4.2.1 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教学效能感三维度比较
        4.2.2 结果讨论
    4.3 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教学效能感单项因素对比分析
        4.3.1 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教学效能感单项因素比较
        4.3.2 单项因素分数比较
        4.3.3 结果讨论
第五章 建议与结论
    5.1 建议
        5.1.1 教师层面的建议
        5.1.2 学校层面的建议
        5.1.3 社会层面的建议
    5.2 结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线上教学模式下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3)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二、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
        三、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四、海外志愿者教师自我效能感及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及过程
第三章 问卷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整体情况
    第二节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现状
        一、志愿者教师自我效能感基本现状分析
        二、志愿者教师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教学行为现状
        一、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教学行为总体情况分析
        二、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教学行为表现维度分析
    第四节 志愿者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其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
        一、赴泰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和课堂教学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
        二、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质性调查与分析
    一、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教学观察
    二、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访谈分析
第五章 建议与结论
    一、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提升建议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创新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及其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师幼互动的质量息息相关
        (二)教学效能感是制约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要素
        (三)更深层探讨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对其教学效能感所产生的影响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学风格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
        (三)教学效能感
        (四)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有关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二)有关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三)有关教学效能感的研究
        (四)有关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
        (五)有关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效能感的研究
        (六)已有研究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探讨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的现状
        (二)探讨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
        (三)探讨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法
        (二)文献分析法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工具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问卷》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六、数据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效能感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效能感的人口学差异结果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的人口学差异结果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人口学差异结果
    三、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效能感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的状况分析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状况分析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教育建议
        (一)形成积极、良好的教学风格
        (二)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三)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发展教学风格的机会
    三、研究创新与反思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问卷
附录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致谢

(5)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项关键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其专业成长密切相关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存在不足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
三、文献综述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分析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分析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七、讨论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讨论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讨论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讨论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九、本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样本取样有一定局限性
    (二)相关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提升的特殊性
        1.1.2 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发展教学效能感的有效性
        1.1.3 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1.1.4 有利于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1.5 有利于丰富卓越语文教师的发展路径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教学效能感
        1.2.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
        1.2.3 提升策略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明确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要求
        1.3.2 明确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1.3.3 探索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原则、思路与策略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行动研究法
        1.4.4 比较研究法
        1.4.5 问卷调查法
    1.5 研究现状
        1.5.1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
        1.5.2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研究进展
        1.5.3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研究
        1.5.4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
        1.5.5 语文教师教学效能的特殊性研究
        1.5.6 小结
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概述
    2.1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基本理论
        2.1.1 控制点理论
        2.1.2 自我效能理论
    2.2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主要功能
        2.2.1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
        2.2.2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2.2.3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功能
    2.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殊性、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主要功能
        2.3.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殊性
        2.3.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构成要素
        2.3.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基本功能
        2.3.4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3.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主要特点
        2.3.6 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3.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调查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现状
        3.2.1 一般教育效能意识欠缺
        3.2.2 个人认知发展定位不明确
        3.2.3 职业倦怠感较强
        3.2.4 教学工作动力不足
    3.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3.3.1 教师自身原因
        3.3.2 学校层面原因
        3.3.3 社会层面的原因
4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主要策略
    4.1 教师自身
        4.1.1 在专业信念的强化中提升个人教育信念效能
        4.1.2 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效能
        4.1.3 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提升专业基础效能
    4.2 学校层面
        4.2.1 调整工作任务,减轻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负荷
        4.2.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归属感
        4.2.3 通过完善语文教师评价机制激发其教学动力
    4.3 社会层面
        4.3.1 通过提升语文教师的地位及待遇提高其工作幸福感
        4.3.2 通过提供语文教学资源增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成功的可能性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湖北省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和工具
        1.4.3 研究的结构内容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工作投入
        1.5.2 高校教师工作投入
        1.5.3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投入
    1.6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工作投入相关研究
        2.1.1 工作投入测量研究
        2.1.2 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2.1.3 工作投入理论模型研究
    2.2 高校教师工作投入相关研究
        2.2.1 教师工作投入的测量
        2.2.2 教师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2.3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相关研究
        2.3.1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现状研究
        2.3.2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量表建构和问卷设计
        3.1.1 量表设计思路
        3.1.2 量表初始维度建构
        3.1.3 访谈过程和结果
        3.1.4 量表维度确定
        3.1.5 量表内容建构
        3.1.6 问卷设计
    3.2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3.2.1 研究假设
        3.2.2 研究模型构建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因子分析
        3.3.2 多元回归分析
        3.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问卷工具与信效度分析
    4.1 预调查和问卷修订
        4.1.1 预调研的样本选择与实施
        4.1.2 预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预调研数据的信度分析
        4.1.4 预调研数据的效度分析
        4.1.5 问卷修订
    4.2 正式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4.2.1 正式调查的样本选择与实施
        4.2.2 正式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4.2.3 正式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北省属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现状分析
    5.1 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5.2 教师个体特征在教学工作投入上的差异性分析
        5.2.1 教学工作投入的性别差异分析
        5.2.2 年龄和教龄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影响
        5.2.3 学科专业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影响
        5.2.4 学历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影响
        5.2.5 收入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影响
        5.2.6 职称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影响
    5.3 教师个体特征在教学工作特征因素上的差异性分析
        5.3.1 教学工作特征的性别差异分析
        5.3.2 年龄和教龄在教学工作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5.3.3 学科专业在教学工作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5.3.4 学历在教学工作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5.3.5 收入在教学工作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5.3.6 职称在教学工作特征上的差异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
    6.1 教学工作特征各因素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回归分析
        6.1.1 教学工作资源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回归分析
        6.1.2 教学个人资源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回归分析
        6.1.3 教学工作要求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回归分析
        6.1.4 教学工作资源对教学个人资源的回归分析
        6.1.5 教学工作要求对教学个人资源的回归分析
        6.1.6 回归分析小结
    6.2 教学个人资源的中介作用分析
        6.2.1 教学个人资源在教学工作资源与教学工作投入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6.2.2 教学个人资源在教学工作要求与教学工作投入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6.2.3 中介作用分析小结
    6.3 教学工作投入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3.1 教学工作资源与教学工作投入直接关系检验
        6.3.2 教学工作要求与教学工作投入直接关系检验
        6.3.3 教学个人资源在教学工作要求对教学工作投入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6.3.4 教学个人资源在教学工作资源对教学工作投入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6.3.5 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结
    6.4 本章小结
        6.4.1 各变量线性回归关系分析小结
        6.4.2 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分析
        7.1.1 研究结论
        7.1.2 结论分析
    7.2 实践启示
        7.2.1 整合优化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的外在要求和条件
        7.2.2 丰富完善教学投入的支持性工作资源环境
        7.2.3 充分发挥教学个人资源在教师教学工作投入中的积极作用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行为特征与教学效能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文献研究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移动学习
        2.1.2 学习行为
        2.1.3 教学效能感
    2.2 研究现状综述
        2.2.1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2.2.2 教学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2.2.3 移动学习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3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3.2 问卷的试测
    3.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3.4 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检测
4 山东省聊城市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
    4.1 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的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整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使用情况
        4.1.3 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认知情况
        4.1.4 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现状的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4.2 影响移动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
        4.2.1 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总体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学习者自身素质对移动学习的影响
        4.2.3 学习资源对移动学习的影响
        4.2.4 周围学习环境对移动学习的影响
5 移动学习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研究
    5.1 移动学习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移动学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5.1.3 移动学习对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
        5.1.4 移动学习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人口背景因素差异性分析
    5.2 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5.2.1 职业的固化
        5.2.2 移动学习资源的陈旧和杂乱
        5.2.3 学习工具落后,网络技术不成熟
        5.2.4 学习环境嘈杂,学习动力不足
    5.3 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移动学习效果的可行性方案
        5.3.1 发展自我评价,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5.3.2 促进合作学习,强化外界督促管理
        5.3.3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5.3.4 学习工具和网络技术的优化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现状
        6.1.2 提升策略
    6.2 研究的创新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幼儿教师组织承诺与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1.1 组织承诺概述
        1.1.1 组织承诺的界定
        1.1.2 组织承诺的结构与测量
        1.1.3 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
        1.2 社会支持的含义及与教师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
        1.2.1 社会支持的含义
        1.2.2 教师组织承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1.3 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及与教师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
        1.3.1 教学效能感的含义
        1.3.2 教师组织承诺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缘起
        2.1.1 组织承诺水平影响着教师的行为表现和教育质量
        2.1.2 组织承诺水平的高低是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
        2.1.3 对于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探讨还不够系统深入
        2.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创新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假设
    2 研究设计
        2.1 被试
        2.2 研究变量和测量工具
        2.2.1 组织承诺量表
        2.2.2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
        2.2.3 社会支持量表
        2.3 数据录入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组织承诺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1.1 结构效度
        3.1.2 收敛效度
        3.1.3 区分效度
        3.1.4 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3.2 描述性分析
        3.3 幼儿教师组织承诺、教学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3.4 教师教学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作用
    4 讨论
        4.1 幼儿教师组织承诺、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的特征
        4.2 幼儿教师组织承诺、社会支持以及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4.3 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5 研究结论
    6 研究不足及未来方向
第三部分 教育建议
    1 关注幼儿教师组织承诺,注重队伍建设
    2 优化社会支持,提高教师组织承诺水平
        2.1 摆正幼儿教师职业地位,提高组织认同感
        2.2 促使教师获得尊重和支持,提高其对组织忠诚度
        2.3 幼儿教师提高心理调控和自我管理,感知和利用支持
    3 提高教学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发挥合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以福田区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标、价值及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的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现状
    第三节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
    第四节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节 成就动机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小学教师效能感现状调研
    第一节 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
    第二节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讨论
    第三节 教师教师幸福感问卷及工作满意度问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外提升小学教师教学效能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提升教师效能的经验
    第二节 日本提升教师效能的经验
    第三节 国外经验对我国提升教师效能的启示
第五章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
    第一节 个人认知提升策略
    第二节 学校管理改进策略
    第三节 社会环境支持策略
    第四节 职业发展建构策略
    第五节 其他策略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试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学校组织氛围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 赵彤. 石河子大学, 2021
  • [2]线上教学模式下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比较研究[D]. 吴娇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D]. 赵雅晴.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幼儿园教师教学风格及其对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 毕香怡.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 李欣.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策略研究[D]. 郭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湖北省属高校为例[D]. 陈睿.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高中化学教师移动学习行为特征与教学效能感研究[D]. 付单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幼儿教师组织承诺与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刘莎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以福田区J小学为例[D]. 刘欢. 深圳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教师的教学效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