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应用初探

草地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应用初探

一、草原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应用研究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宋艳红[1](2019)在《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的种植,为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和稀缺资源,然而橡胶林面积不断扩大使该地区热带雨林面积显着减少,与此同时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结构,对该区域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土壤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壤质量下降。并且这种影响在随着橡胶林面积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严重。由橡胶林种植所带来的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为此开展针对橡胶林种植对土壤质量变化的研究,是缓解区域环境恶化,恢复和改善西双版纳地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此,本研究对西双版纳主要橡胶林种植区域土壤样品进行了系统采集,并对土壤主要理化指标进行测试,运用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法、生态化学计量学等对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揭示了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的变化机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容重随林龄增长而增加,而土壤总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呈相反的趋势,自然含水率则表现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且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呈酸性,土壤有机碳、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均随林龄的增长呈降低的趋势,而全氮、全钾和速效钾则随林龄的增长表现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2)运用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以纳板河土壤质量最高为0.440,其次是瑶区乡、曼帕村、麻疯村、小磨公路、大卡老寨和广纳里。随海拔变化,土壤质量表现为1050m>950m>750m>550m>650m>850m。随林龄的增加,土壤质量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不同土层橡胶林土壤质量不同。(3)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因区域和海拔不同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也不同,但对于橡胶林林龄来说,C/N随林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N/P和C/P随林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但N/P<14,说明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N元素缺乏。(4)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碳、速效磷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全磷和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结果能为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的改善,以及为我国热带地区林业资源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朱琳[2](2019)在《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酶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揭示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载畜率下(禁牧,No Grazing,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和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土壤酶活性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不同载畜率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AGB)、地下生物量(BGB)及根冠比(R/S)和土壤C:N,土壤pH值,电导率(EC)、全硫(TS)、全碳(TC)、全氮(TN)、有机碳(SOC)、碱解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等土壤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pH值和EC在HG区最高,TS、TC、SOC、AP和AK等营养物质含量随着载畜率增加整体呈现降低趋势,而TN和AN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土壤C:N在HG区最低。AGB和BGB随着载畜率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R/S在HG区最高。除EC、TN和AN在LG区与HG区内不同土层间有显着差异(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载畜率下不同土层间皆有显着差异(P<0.05),表现为 0-10cm>10-20cm。(2)随着载畜率的增加,脱氢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和磷酸酶活性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脲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脱氢酶与脲酶活性较高载畜率下(MG区和HG区)不同土层内有显着差异(P<0.05),β-葡萄糖苷酶在较低载畜率(CK区和LG区)下不同土层内有显着差异(P<005),磷酸酶活性在不同载畜率下不同土层内有显着差异(P<0.05),表现为0-10 cm>10-20 cm。(3)脱氢酶活性与AGB、BGB、TS、SOC、AP和AK之间为正相关。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pH值为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皆为正相关。脲酶活性与pH值、EC、TN、TC、AN和AP为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AGB、EC、TC、TN、AN和AP为正相关。脱氢酶活性与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有较大相关性,脱氢酶活性与脲酶活性呈负相关。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有较大相关性。脲酶活性与磷酸酶活性有较大相关性。

杨志[3](2019)在《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重心已由东部环境优良区逐步转移至西部干旱生态脆弱区。本文以陕北侏罗纪煤田干旱半干旱典型矿区,榆神矿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矿区范围内自然地理、地质和植被生态环境的相关资料,定义了矿区自然条件下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分析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植被生态发育的空间展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矿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规律及年际变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下植被生态发育与地下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生态地质环境类型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以金鸡滩井田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原位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土层相对隔水层渗透性变化特征、开采前后工作面上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机理和采后地表植被对地下水敏感性分区响应,取得如下的主要结论:(1)矿区内存在的三种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以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4%,大面积的黄土裸露伴有少量保德红土出露、地形梯度大、纵向节理丰富、黄土易侵蚀等特点,少部分区域有风积沙覆盖,植被类型贫乏主要是耐旱草本类植物和少量灌木。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09%,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沿着沟谷河流两岸边生长着许多高大乔木,同时草本植物和灌木也十分丰富,同时分布有大面积的农田;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97%,地表普遍被风积沙和萨拉乌苏组砂层所覆盖,零星区域有离石黄土出露,浅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植被以小型草本灌木类植物,分布相对稀疏。因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是矿区内最为主要且受未来煤炭开采影响最为广泛的生态地质环境。(2)矿区内地下生态潜水主要包括第四系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侏罗系烧变岩潜水和萨拉乌苏组潜水四类。黄土生态潜水含水层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冲积层潜水和侏罗系烧变岩潜水主要分布于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常与萨拉乌苏组含水层构成同一含水层。萨拉乌苏组潜水分布于面积比例最大的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中且与黄土潜水、冲积层潜水及烧变岩潜水均有联系。因此,矿区内萨拉乌苏组砂层地下潜水对矿区内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及居民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灌溉以及居民生活至关重要。(3)矿区内地下水埋深的展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地下水埋深总体在030 m左右变化,局部区域埋深可以超过30 m,仅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及南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12 m,东部部分区域地下水埋深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地下水埋深普遍小于6 m。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生态地质环境中,潜水位埋深分布在029.8 m之间,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5 m之间,其中在地下水埋深01 m之间的数据分布频率最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地下水埋深分布在032.3 m之间,其中在26 m左右,数据分布频率最为集中。(4)通过分析不同生态地质环境类型的地下水埋深对反映植被生长发育的植被指数之间相互关系,确定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及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发育控制较为有效,对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植被发育分布情况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将矿区植被对地下水埋深敏感性划分为三类区域,Ⅰ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增强,在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中这一敏感区临界埋深约8 m,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总面积的3.6%。3米是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地下水临界埋深,Ⅰ类敏感区约占整个矿区的9.7%。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中地下水临界埋深约2 m,Ⅰ类敏感区占矿区总面积的16.8%。Ⅱ类敏感区,植被生长随地下水埋深的下降而削弱,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为816 m,约占矿区的1.6%。地表植被在地下水埋深319 m范围内,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植被逐步恶化,约占矿区总面积的10.5%。在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Ⅱ类敏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约210 m,约占整个矿区的40%。非敏感区,植被生长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关系不明显,地表径流黄土沟壑类型区地下水埋深大于16 m,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9 m,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埋深超过10m时,EVI值变化相对稳定,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基本保持不变。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2 m,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即开始发生衰败,地表水沟谷河流绿洲型在地下水埋深下降至3 m时,其地表植被开始发生退化,地表径流黄土沟壑型地表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由此,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最为敏感。(5)以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下典型矿井金鸡滩矿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原位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三种不同采厚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11.32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194.88 m,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最大高度203.46 m,对比顶板上覆岩土层厚度分布状况,三种采厚条件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一般不会直接发育穿透关键隔水土层进入砂层潜水含水层引发地下水位短时快速下降,给地表植被正常生长发育带来威胁,但为了安全起见,采厚11 m综合放顶煤开采区需对关键隔水土层厚度较小区域采用限制采厚,以防止导水裂缝带直接贯通砂层潜水含水层。(6)通过在工作面正上方及周边布置地下水位监测孔,监测开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状况,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确定采厚5.5 m分层大采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2.07 m,后期水位回升至最高点,下降幅度约0.34 m,约需94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15 m;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埋深最大下降约1.31 m,后期水位埋深恢复,水位上升幅度约0.44 m,约需85天,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上升约0.58 m,总的来说,煤层的开采虽在短时期内造成地下水埋深的快速下降,但后期经过约90天地下水埋深基本能够得以恢复,经过一年补给,地下水埋深反而有所上升,有利于植被对地下水的吸收利用。(7)结合对开采前后地下水文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地下水模拟软件,反演出关键隔水土层渗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由于关键隔水土层主要组成不同,采厚5.5m分层大采高开采条件下且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保德红土组成,渗透系数由初始的0.0012 m/d缓慢增大到0.0187 m/d,其后迅速增大到0.8485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1884 m/d,渗透系数由0.0187 m/d恢复至0.01884 m/d所需时间约91天;采厚8 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开采条件下土层相对隔水层主要由离石黄土组成,渗透系数大致由初始的0.011 m/d缓慢增大到0.0823 m/d,其后迅速增大到4.9526 m/d,后由于土层的自修复特性,其渗透系数又逐渐减小并逐渐稳定在0.0842 m/d,渗透系数由0.0823 m/d恢复至0.0842 m/d所需时间约82天。(8)通过实地勘察,开采对地表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地表裂缝及开采后地面沉陷形成的积水区。模拟四个工作面及一盘区开采后井田内地下水位分布情况,划分出不同植被敏感区,对比结果表明一盘区开采后,地表积水面积有所增大,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型生态地质环境向沙漠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转化,未开采区虽水位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预计一盘区植被生长状况将有所改善。该论文有图157幅,表48个,参考文献336篇。

吴秀芝[4](2019)在《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草地退化不断加剧。土地沙漠化是土地退化过程的典型现象之一。宁夏中北部荒漠草原处于农牧交错带,受人为因素干扰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荒漠草原长时间、大范围的退化和沙漠化。本研究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演替的方法,以宁夏中北部不同沙漠化阶段的草地土壤(荒漠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速效养分、土壤(碳、氮、磷)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探讨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随着草地沙漠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呈显着降低趋势,而土壤速效磷在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变化不显着。土壤碱解氮对荒漠草原沙漠化的反应更加敏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土壤碱解氮分别比荒漠草原降低了12.0%、50.1%和54.4%。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土壤C:P、N:P均呈降低趋势,而土壤C:N逐渐增加。土壤碱解氮、铵态氮与土壤碳、氮、磷及C:N、C:P、N:P生态化学计量呈极显着相关关系;土壤速效磷与土壤碳、氮、磷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C:N、C:P、N:P无显着相关性。(2)从荒漠草原到流动沙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到46.1%、80.8%和30.0%。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磷酸酶(AP)的活性均表现为荒漠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壤MBC:MBP(微生物生物量C:P)、MBN:MBP(微生物生物量N:P)和胞外酶BG:NAG(C:N)逐渐降低,而胞外酶BG:AP(C:P)和胞外酶NAG:AP(N:P)基本表现为增加趋势。(3)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微生物熵(qMBC、qMBN、qMBP)均表现为荒漠草原>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而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不平衡性(C:Nimb、C:Pimb、N:Pimb)基本表现为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与C:Nimb显着正相关,与N:Pimb负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C:Pimb显着正相关。RDA冗余分析表明:第一排序轴解释了微生物熵变异的35.4%,第一和第二排序轴累计解释率了 43.0%,其中土壤生态化学计量(C:N,C:P)对微生物熵的负效应最明显。荒漠草原沙漠化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微生物熵。(4)随着荒漠草原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C:N和CUEC:P与土壤微生物氮利用效率NUEN:C和土壤微生物磷利用效率PUEP:C的变化趋势相反。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碳氮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以及胞外酶活性(BG、NAG、AP)对土壤C:N和胞外酶NAG:AP(N:P)化学计量有极显着负效应,而对土壤(C:P、N:P)、微生物生物量(C:P、N:P)和胞外酶BG:NAG(C:N)有显着或极显着正效应影响。荒漠草原土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胞外酶C:N化学计量(C:N,MBC:MBN,BG:NAG)与土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胞外酶N:P化学计量(N:P,MBN:MBP,NAG:AP)显着负相关,而土壤和胞外酶C:N化学计量(C:N,BG:NAG)与土壤和胞外酶C:P化学计量(C:P,BG:AP)显着正相关。土壤N:P与土壤MBN:MBP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胞外酶NAG:AP(N:P)化学计量呈显着负相关。分析表明,荒漠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胞外酶活性随着土壤养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微生物-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养分存在协变关系,为理解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系统碳、氮、磷循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王丹[5](2018)在《新疆36团土壤地球化学及环境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新疆36团位于罗布泊南岸、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总面积565 km2,平均海拔900 m左右,是若羌县重要的红枣生产基地。本研究以36团地球化学为背景进行调查和采样,测试土壤中元素的全量及化合物的百分含量,利用测试结果分析研究区土壤中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分布特征,为研究区优质农产品的可持续种植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以及优化该区农业生产模式及种植结构。本文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浅层土壤中测试的39个指标元素中绝大部分元素含量的平均水平低于中国土壤元素含量的平均水平,而Ba、F、P、Zn、As、Sn、Be和Sr这8个元素含量的平均值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绝大部分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变异性不强。而变异性最为突出的是Ca O、Mg O和Sr,变异系数分别为5.78、3.76和2.98。(2)根据不同沉积类型下土壤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分析,冲积洪积物中的元素含量水平与研究区土壤背景值基本一致,只有C的富集系数最高为1.52,表明该沉积类型下C元素分布不均。Sr、Mo、Br、C、Na2O、Se、B和N这7种元素在风积物中的含量高于研究区土壤元素背景值,最高可达2倍以上。三种沉积类型下土壤均呈碱性环境。(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水平有所差异,N、B、Se、C、Mo、Br和Sr这7个元素在农用地中的平均含量高于未利用地,其中Mo元素的富集系数最高,可达3.51。(4)浅层土壤中必需元素B、Mo、Mn、S、B、Zn、Cu、Se和I中含量较为丰富的有Mo、S、F,其中有20%的F元素处于过剩等级。研究区土壤中含量比较缺乏的有Zn、Cu,两元素都有超过70%的采样点处于四级-稍缺等级以下,超过50%的I、Mn元素处于四级缺乏等级,Se和B元素含量水平适中。(5)浅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有超过90%的采样点处于一级-无污染等级下。深层土壤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均处于一级环境质量标准下,说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原始含量较低,后期人为活动干预导致了浅层土壤有轻微重金属污染。总体来说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轻,基本处于无污染状态。

王程[6](2016)在《渝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建立集约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其实施是通过各种土地整理措施及相关配套设施来完成,而各种土地整理措施的实施又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渝西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条田整理区、旱改水整理区和田块整形区三个不同整理区的田块进行分层采样,对比分析同一土层深度整理前后变化和整理前后不同深度在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进而探析该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最后利用已测得的土壤理化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三个不同土地整理区整理前后的土壤环境质量作一简要评价,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和质地组成等物理指标测定可知:总体上看,土壤容重在垂直方向由表层到底层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整理前土壤容重变化显着,而整理后变化却不显着,这说明一定程度上使土壤剖面各层之间更加均匀。从同一土壤深度整理前后的变化特征来看,020cm,2040cm的土壤容重都发生了较为显着的变化,这说明土地整理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壤容重产生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力主要集中在表040cm的表层耕作土,由于土壤孔隙度是在土壤容重的基础上计算而来,且与土壤容重呈现负相关,故土壤孔隙度的变化特征与土壤容重相反。土壤含水率由表层至底层有一定变化但并不显着,整理前和整理后土壤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呈现出不一致性,从均值上看,整理前由上到下含水率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整理后由上到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同一土壤深度整理前后的变化特征来看,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显着。土壤质地从垂直剖面上看,条田整理区和田块整形区的黏粒、粉粒、砂粒从上到下变化并不显着,而旱改水整理区的整理前粉粒和砂粒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从同一深度整理前后的横向对比来看,条田整理区和田块整形区各个土层整理前后变化也不显着,而旱改水整理区表层020cm的粉粒和砂粒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整体上看,土地整理对该区域的土壤质地结构并未产生太大影响。(2)从土壤剖面垂直方向变化特征看,整理前和整理后,都是随着深度的增加,各养分指标含量在逐渐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不一致,整理前变化显着,整理后变化不显着,这说明土地整理后,土壤剖面各个土层之间养分含量差距在减少,间接反映出土地整理对土壤剖面的扰动作用;从同一深度整理前后的横向对比来看,条田整理区和田块整形区大部分指标整理前后变都不显着,而旱改水整理区整理后变化显着,各养分指标含量大幅增加。(3)通过物元模型的综合关联度计算结果判定可知:条田整理区和田块整形区整理前后,土壤质量都为Ⅳ级,旱改水整理区由整理前的Ⅵ级变为整理后的Ⅳ级,土地质量有所提高,其原因可能是耕地旱改水之后土壤潜育化过程导致养分含量大幅提升。此外,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对于土壤环境质量的制约影响较大。(4)各种土地整理措施必然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整理后土壤剖面各层之间更加均匀,三个不同土地整理区整理前后的变化方向和程度并不一致,主要与各自的整理措施和整理力度有关。排除人为耕作、施肥等因素,土地整理并不会对土壤质量产生质的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果更多的是通过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来体现。

梅杨[7](2016)在《时空克里格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自然过程的不断探索,信息获取来源从局部扩展到整体,进而扩展到不同圈层甚至于宇宙空间,数据信息格式基准从空间数据演变为时空数据。所谓时空数据,是指同时具有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的数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时空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包括经验正交函数、贝叶斯-马尔科夫链、灰色预测模型、时空地统计学等方法。其中,时空地统计学因其能运用时空插值和随机模拟估算和量化时空变化,动态反映地理空间变化过程而日益成为地理和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以时空克里格基本理论为框架,分别从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时空预测和时空分析三个方面对时空数据予以归纳分析研究,并在Matlab环境下,开发出时空克里格程序软件,实现时空克里格法的软件化与功能化。本研究以山东省2014年PM2.5日均质量浓度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时空普通克里格(Spatio–Temporal Ordinary Kriging,STOK)、时空趋势克里格(Spatio–Temporal Trends Kriging,STTK)和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OK)对其进行预测。其中,对于时空普通克里格,选取六种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对山东省PM2.5日均质量浓度时空经验变异函数进行拟合,探讨不同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对时空预测精度的影响;对于时空趋势克里格,设定时空趋势部分最高空间趋势和时间趋势阶数均为2阶,并对时空残差部分运用时空普通克里格法进行预测;对于普通克里格,选取同一时间下的PM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分析。基于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选取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最大预测误差(Maximum Error,MAXE)、最小预测误差(Minimum Error,MINE)为精度验证指标,计算并评价各预测方法不同时间段和综合预测精度。最后,选取精度评价中最优预测结果,对山东省PM2.5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特征予以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时空普通克里格预测中,六种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拟合相对精度依次为:MM>DM>BM>GM>CH1>CH2,其预测RMSE精度依次为:STOKDM(12.9119)>STOKMM(13.0124)>STOKGM(14.2160)>STOKBM(14.2626)>STOKCH2(15.4129)>STOKCH1(15.9724);MAE精度依次为:STOKMM(9.853)>STOKDM(10.0664)>STOKGM(10.4671)>STOKBM(10.0664)>STOKCH2(11.661)>STOKCH1(12.0023)。就研究对象而言,分离模型不仅在时空模型拟合精度上由于非分离模型,其后续时空预测精度也优于非分离模型。(2)在时空预测精度对比上,不同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后续时空普通克里格预测精度相差较大,不同趋势模型后续时空趋势预测精度相当。整体上,时空克里格预测精度优劣依次为:STOKDM≈STOKMM>STTK>STOKGM>STOKBM>STOKCH2>STOKCH1;在时空预测精度与空间预测精度对比上,时空克里格各时间段预测精度与综合预测精度均优于普通克里格,且综合时空克里格预测结果相较于普通克里格在RMSE和MAE上分别提高41.01%和31.32%以上。说明了相对普通克里格而言,时空克里格预测精度有显着提高。(3)山东省PM2.5整体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在空间上,中部和西部PM2.5年均浓度超过100μg/m3,日均浓度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空气质量准则》过渡期目标III的天数大于290天。其次为中北部和中南部,年均浓度为75150μg/m3,日均浓度高于过渡期目标III的天数为220天左右。东部沿海地区受污染较轻,年均浓度低于50μg/m3,达到过渡期I目标的天数大于146天;在时间上,山东省PM2.5污染程度最严重为1、2、11和12月,6、7、8月污染较轻,各季节污染程度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同时,从山东省2014年PM2.5日均质量浓度基尼系数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基尼系数小于0.3,东部沿海为0.30.4,表明2014年山东省中西部存在PM2.5持续性高危污染,东部存在间歇性轻微污染,且从西部到东部地区,污染程度和污染持续时间均相对降低。

王锐[8](2016)在《贺兰山东麓土壤特征及其与酿酒葡萄生长品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地资源、水热系数、光温优势明显,酿酒葡萄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好,糖含量高,酸度适中,病虫害轻,被国内外专家认定为世界最佳酿酒葡萄生态栽培地区之一。气候因素与优质酿酒葡萄品质关系的研究较多,但与葡萄品质形成关系密切的土壤因子尚不明确。通过大量采样研究和试验,全方位分析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系统研究了土壤质量因子与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建立了完善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贺兰山东麓典型酿酒葡萄园不同土壤层次和种植年限的土壤物理指标进行分析发现:(1)贺兰山东麓土壤质地粗,砂粒含量50%以上,受冬季埋藤的影响,表层和次表层差异不显着,1 m左右洪积母质特征明显,土壤发育程度差。(2)土壤团聚体含量较少,随酿酒葡萄种植年限的增加,葡萄园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显着增加。(3)葡萄园土壤容重普遍偏大,平均达到1.39 g·cmP-3P以上,过大的容重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发育,长势受限。(4)土壤表层以通气孔隙和毛管孔隙为主,次表层以毛管孔隙为主,底层则以非活性孔隙和毛管孔隙为主,土壤通透性好,但水肥渗漏严重。(5)土壤底层田间持水量最高,表层饱和含水量最高,田间持水量变异系数较大,饱和含水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土壤干湿转换快,保水性能差。(6)按照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分布区域划分,贺兰山沿山产区砂性较强,以砾质砂土为主,不利于酿酒葡萄根系发育;芦花台产区土壤过于粘重;黄羊滩和玉泉营产区土壤以淡灰钙土和风沙土为主,土壤物理结构不稳定;青铜峡和大武口产区以砂壤土为主,通气性较好;红寺堡产区以中壤为主,土壤持水能力强。2.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化学指标空间变异显着,(1)酿酒葡萄园土壤p H变异较大,主要集中在8.11-9.21之间,多呈强碱性。(2)不同层次间全盐含量差异不显着,区域间变异较大,总体上含量较低,非限制因素。(3)土壤有机质普遍偏低,新定植葡萄园<6 g kg-1,表聚性明显。(4)土壤碱解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水氮协同分布,差异不显着。(5)酿酒葡萄园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普遍较高,但受表土施肥影响变异性较大,其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显着降低。(6)受土壤母质和酿酒葡萄施肥方式影响,表层速效钾含量较高,随深度增加而降低。(7)贺兰山东麓土壤中微量元素处于低水平状态,除了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铜以外都比较缺乏,强碱性环境加重了微量营养元素供应不足。3.不同种植区域和种植年限酿酒葡萄园土壤生物学指标研究表明,(1)随着定植年限的增加微生物代谢熵显着降低,葡萄的种植降低了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维持微生物活性需要消耗更多的碳源。2年生酿酒葡萄园土壤微生物呼吸消耗碳最高,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与有机碳的比率随着葡萄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2)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可用于表征石灰性瘠薄土壤的肥力水平。(3)土壤微生物量氮越高,对应的微生物量氮和全氮的比值非同步越高,2年葡萄园整体最高,5年生葡萄园随深度增加而减少,8年生葡萄园随深度增加而增加。(4)贺兰山东麓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在0.28-3.00 mg·kg-1之间,施肥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磷显着增加,酿酒葡萄定植年限越长,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越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含量随之降低。4.对贺兰山东麓土壤质量指标与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1)土壤质地能显着影响酿酒葡萄的品质,砂粒含量越高,对应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单宁含量越高,可滴定酸则越低。(2)土壤有机质与副梢发生数、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和单宁呈显着正相关,与根量、根深和总酚呈极显着相关,但与果汁p H呈负相关。(3)土壤全氮和碱解氮与葡萄生长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与百叶重、新梢长、副梢数和产量相关性均达到显着水平。磷素对酿酒葡萄百粒重、果穗重和鲜重均有明显影响,磷素能促进酿酒葡萄含糖量增加,降低总酸。速效钾与果汁p H呈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和总酚呈显着正相关。(4)土壤有效铁对新梢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有效锌对副梢数有一定促进作用,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显着正相关;有效锰与花色苷和总酚呈显着相关。(5)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直接影响葡萄果粒大小和果穗松散度,果穗越松散,受光效果越好,花色苷越高,果粒越小,花色苷的累积越高。(6)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与酿酒葡萄品质形成因素相关性不大,微生物量C、N、P与可溶性固形物相关性较高。(7)土壤因素参与了酿酒葡萄浆果的酚类化合物合成,不同土壤类型下酿酒葡萄成熟度和品质差异显着。风沙土酿酒葡萄成熟期较早,果实糖分、果皮颜色物质含量较高,对葡萄芳香物质形成较好;灰钙土上葡萄成熟期适中,单宁适中,酸度偏低,对单宁和酚类物质形成较为适宜;灌淤土上葡萄成熟期较长,葡萄果实酸度含量较高。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构建了贺兰山东麓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从代表性、经济性、重现性、可操作性等多方面综合信息考虑,从33个指标中得到了一个能最大限度的代表所有候选土壤参数而又尽可能少的损失这些候选参数所包含的土壤质量信息的最小数据集,分别由物理质量指标中的质地、容重和田间持水量,化学质量指标中的有机质、速效钾、有效钙,生物学质量指标中的微生物区系总量共8项关键指标共同构成。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反映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自身质量优劣,也能充分反映土壤质量与酿酒葡萄产量品质的紧密关系,从而能够用于提高土壤质量,优化区域土地资源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并有力促进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优势产区酿酒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卫青[9](2013)在《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研究 ——以洛川塬面耕地和苹果园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洛川塬面典型耕地和苹果园为例,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考察与典型剖面采样、结合土壤微形态方法及理化性质实验分析,系统研究了洛川塬面耕地及持续利用20~60年苹果园的土壤组成成分、土壤性质与土壤微形态特征,探讨了耕地转变为苹果园以及苹果园持续利用对土壤功能和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土地利用时间变化与土壤组成、结构、性质与功能演变的耦合关系,为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与结果:(1)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剖面构型由典型耕地土壤剖面构型(Ap/(Ap1-Ap2)-Bc-A-Ck-C)转变为典型苹果园土壤剖面构型(AB-Bc-A-Ck-C)。(2)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着,不同土层深度和不同利用年限变化趋势不同。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在0-20cm 土层中,土壤粘粒含量、容重、含水量显着升高,土壤总孔隙度、磁化率、CaCO3含量显着降低;在20-40cm 土层中,总孔隙度显着升高;土壤容重、磁化率、pH显着降低;在40-60cm 土层中,土壤容重、磁化率显着降低;在60-80cm 土层中,土壤CaCO3含量显着升高;在80-100cm 土层中,土壤性质大多没有显着变化。在0~60a范围内,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粘粒、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40a(个别为20a)时达到最大值;而土壤磁化率、总孔隙度和CaCO3呈现显着降低趋势。(3)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土壤养分变化显着。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在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含量显着升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显着降低;在20-40cm 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显着升高,而土壤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显着降低;在40-60cm 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含量显着升高;而土壤全钾、速效磷含量显着降低;在60-80cm 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含量显着升高,而土壤全钾、速效磷显着降低;在80-10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大多没有显着变化。在0~60a范围内,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40a(个别为20a)时达到最大值,而土壤全钾、碱解氮含量没有显着变化。(4)土地利用变化使土壤组成成分变化明显。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在0-20cm土层中,土壤常量元素SiO2、Al2O3、Fe2O3及微量元素Mn、Cu、As、Co、Zn、Pb含量显着升高,而MgO、CaO、Na2O、Cr含量显着降低;在20-40cm 土层中,只有常量元素Fe2O3、Na2O显着升高;在40-60cm 土层中,CaO、Na2O含量显着升高,而 SiO2、Al2O3、Fe2O3、MgO、Mn、Cr、Ni、Cu、Co 和 V 含量显着降低;在 60-80cm 土层,CaO 含量显着升高,而 SiO2、Fe2O3、MgO、Mn、Cr 和 Cu 含量显着降低;在80-100cm 土层,绝大多数土壤元素含量没有显着变化。在0~60a范围内,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延长,土壤元素含量没有显着变化。(5)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微形态影响显着,而且不同土层之间存在差异。在0-20cm 土层中,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由个体较小的团粒状团聚体变为大小不等的多级团聚体,土壤孔隙变大,孔壁较光滑,表明苹果园土壤较耕地受到人为扰动较少,有利于较大土壤团聚体和较大孔隙发育;在0~60a范围内,土壤孔隙大小及≥10μm孔隙率等土壤孔隙形态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多在40a时达最大;≥10μm 土壤粗颗粒形态变小变圆趋势降低;粘土含量、次生方解石、腐殖质凝团、碳化物质及动物粪粒明显增加。在20-40cm 土层中,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球形土壤团聚体非常发育,≥10μm孔隙率、孔壁光滑度、孔径显着提高;土壤粗颗粒圆度降低,而C/F10μm值升高;粘土含量、方解石晶体增加,分解半分解植物残体、黑色碳化物质、土壤动物粪粒明显增加。在0~60a范围内,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延长,上述土壤微形态参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多在40a时最大。在40-80cm 土层中,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团聚体增加,孔隙圆度、孔壁光滑度显着提高;粘土含量增加,次生方解石增多;但是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增加,白色次生碳酸盐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形态及土壤粗颗粒形态变化规律不明显或没有显着变化。在80-100cm 土层中,土壤团聚体、土壤孔隙、土壤粗颗粒和土壤形成物没有显着变化,而且随着果园利用年限延长也没有显着差异。(6)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生产与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土壤质量显着提高。土壤生产功能指数主要在0-20cm 土层分别显着提高(38.44%);土壤生态功能指数在各土层中均显着提高。在0~60a范围内,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延长,土壤生产与生态功能指数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40a时最强。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质量指数(SQI)在0-40cm 土层中升高14.53%;在0~60a范围内,随着苹果园利用年限的延长,SQI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40a时为最大值,60a时为最小值,即40a苹果园土壤质量最好,60a土壤质量最差。耕地和苹果园土壤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但人类活动在其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耕地转为苹果园后,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过程发生了显着变化:由耕、翻、犁、耙等农作物种植活动变为果树栽培和管理行为,植被类型从草本类植物(玉米、小麦等)变为木本类植物(苹果树),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深度从35cm增加到约80cm,20-35cm之间的较紧实的犁底层(Ap2)被逐渐破坏,生产中频繁的周期性喷洒农药以及化肥从施于地表0-20cm 土层变为施于地下20-35cm位置,而且施肥量不同,耕作土壤的成土过程逐渐被苹果园土壤的成土过程所替代。这些变化使土壤结构显着改变,导致土壤中组成物质的赋存形式、迁移转化过程、堆积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土壤性质分异,从而导致土壤功能的演变;而苹果园持续利用时间越长其分异程度呈增强趋势。

范燕敏[10](2009)在《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的演变与评价及预警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多处于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带,是当地重要的春秋草场,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超载过牧,草地退化现象十分普遍,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极度退化。本文以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处于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阶段的典型草地设置样地,研究地上植物特征和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超载过牧造成草地退化,致使土壤容重增大,总盐含量、pH值显着升高(p<0.05),有机质含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全钾是比较稳定的指标,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受植物、放牧家畜排泄物等的影响,土壤氮含量显着升高,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具有波动性,在极度退化阶段含量最高,达到显着水平(p<0.05)。因此,反映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较敏感的土壤理化指标有:土壤容重、总盐、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2.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粘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随着草地的退化,土壤颗粒分形维数逐渐增大,表明在现草地退化阶段,虽然地表植被已经退化,但是土壤并未表现出沙质化现象。分形维数D与土壤物理性质没有相关性,与土壤氮素、全磷、速效钾、有机质、pH、总盐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分形维数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水平。3.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中,细菌数量最多,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各退化阶段草地土壤0-10cm表层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差异均不显着;10-20cm土壤剖面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总数在重度退化草地显着升高;20-30cm土层,仅细菌和微生物总数在中度退化草地显着升高。说明该类草地的退化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深度主要在0-20cm土层。4.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呈现递减的规律。在0-10cm土层,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的活性提高,极度退化草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的活性均比中度、重度退化草地土壤酶的活性有显着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重度退化草地显着小于极度退化草地。脲酶活性仅在10-20cm土层各退化梯度间差异显着。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的活性在土壤剖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仅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差异。因此,在监测草地土壤质量演变时,敏感的土壤生物指标有: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碱性磷酸酶、脱氢酶、转化酶活性。5.伊犁绢蒿荒漠草地退化后物种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下降,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土壤容重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的化学性质均与其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与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着负相关,说明植被的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影响较大。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构造了退化草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为pH、碱解氮、容重、有效磷和总盐。根据评分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土壤质量排序为: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极度退化草地。7.根据土壤质量分布的频度将土壤质量划分为5个警度级别:无警情、轻警、中警、重警和剧警。研究区草地土壤质量大部分处于中度以下警度级别。

二、草原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应用研究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原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应用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3.2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1.3.3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1.3.4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变化机制分析
    1.4 研究方法
        1.4.1 样品采集
        1.4.2 样品处理与分析
        1.4.3 数据处理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土壤植被
    2.4 气候水文
第3章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 土壤物理性质
        3.1.1 土壤容重
        3.1.2 土壤自然含水率
        3.1.3 土壤总孔隙度
    3.2 土壤化学性质
        3.2.1 土壤pH
        3.2.2 土壤有机碳
        3.2.3 土壤全氮
        3.2.4 土壤碱解氮
        3.2.5 土壤全磷
        3.2.6 土壤速效磷
        3.2.7 土壤全钾
        3.2.8 土壤速效钾
第4章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4.1.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4.1.2 土壤因子隶属度分析
        4.1.3 土壤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综合质量评价分析
        4.2.1 不同区域橡胶林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4.2.2 不同海拔橡胶林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4.2.3 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4.2.4 不同土层橡胶林土壤综合质量评价
第5章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5.1 不同区域橡胶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2 不同海拔橡胶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3 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4 不同土层橡胶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4.1 不同土层橡胶林土壤C/N特征
        5.4.2 不同土层橡胶林土壤N/P特征
        5.4.3 不同土层橡胶林土壤C/P特征
第6章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变化空间异质性分析
    6.1 土壤质量与理化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
    6.2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机制分析
    6.3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变化机制分析
    6.4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机制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土壤酶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2.2 土壤酶的选择与测定方法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载畜率与土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 不同载畜率及土层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 不同载畜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2 不同载畜率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3.2.3 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3.3 不同载畜率对植物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
    3.4 不同载畜率及土层深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1 不同载畜率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土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 载畜率与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放牧干扰土壤特性和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4.2 放牧干扰下不同土层内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4.3 放牧干扰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4.4 放牧干扰对土壤肥力与潜力的影响
    4.5 放牧干扰下土壤酶活性土壤内分布规律
    4.6 放牧干扰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之间的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矿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质条件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本章小结
3 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及区划
    3.1 主要植被类型及生态意义
    3.2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
    3.3 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区划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生态地质环境植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4.1 植被指数的遥感数据
    4.2 植被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4.3 植被发育变化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植被发育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的定量分析
    5.1 矿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分布特征
    5.2 植被发育的遥感指数分析
    5.3 EVI与地下水埋深相互关系分析
    5.4 矿区地下水埋深影响植被生长发育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潜水沙漠滩地绿洲区煤炭开采影响研究
    6.1 金鸡滩井田地质概况
    6.2 煤炭开采对顶板覆岩结构的影响
    6.3 采动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动态监测
    6.4 采动引起的地下水埋深变化数值模拟
    6.5 地表生态地质环境对煤炭开采响应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研究现状
    1.4 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现状
    1.5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1.6 草地退化对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样地选择
    2.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养分及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3.1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碳、氮、磷含量分布特征
    3.2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分布特征
    3.3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3.4 荒漠草原土壤速效养分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关系
    3.5 讨论
第四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及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4.1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变化规律
    4.2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4.3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微生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4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5 讨论
第五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熵及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不平衡性的影响
    5.1 荒漠草原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微生物熵和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不平衡性特征
    5.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不平衡性的耦合关系
    5.3 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熵对土壤-微生物C:N:P化学计量变化的响应
    5.4 讨论
第六章 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胞外酶的C:N:P化学计量的影响
    6.1 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养分利用效率
    6.2 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含量和胞外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关系
    6.3 土壤-微生物-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新疆36团土壤地球化学及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地质特征
    2.2 土壤沉积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
    2.3 气候及水文特征
    2.4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第3章 采样方法与样品测试分析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3.3 样品分析方法
    3.4 小结
第4章 36团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特征
    4.1 浅层土壤中元素全量特征
    4.2 浅层土壤不同沉积类型下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4 浅层土壤中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全量特征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5.1 研究区土壤盐渍状况
    5.2 研究区浅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5.3 深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研究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渝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1.2.2 土壤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3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3 研究方法
    3.1 采样点的选择与概况
        3.1.1 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和方法
        3.1.2 采样点的概况介绍
    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2.1 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和粒径的测定
        3.2.2 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的测定
    3.3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
        3.3.1 数据统计分析
        3.3.2 构建模型,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4 不同土地整理区整理前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分析
    4.1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变化特征
    4.2 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特征
    4.3 土壤质地结构的变化特征
    4.4 小结
5 不同土地整理区整理前后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分析
    5.1 土地整理前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
    5.2 土地整理前后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特征
        5.2.1 全氮的变化特征
        5.2.2 全磷的变化特征
        5.2.3 全钾的变化特征
    5.3 土地整理前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特征
        5.3.1 碱解氮的变化特征
        5.3.2 速效磷的变化特征
        5.3.3 速效钾的变化特征
    5.4 小结
6 渝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1 物元模型介绍
    6.2 评价指标的确定
    6.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4 评价标准的划分
    6.5 计算关联度及评定土壤质量等级
    6.6 改进措施及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时空克里格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2.1 时空变量定义
        1.2.2 时空结构性分析
        1.2.3 时空预测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时空变异函数及模型
    2.1 时空变量
    2.2 时空平稳性
    2.3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2.4 时空经验变异函数
    2.5 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
        2.5.1 时空分离模型
        2.5.2 时空非分离模型
    2.6 时空理论模型拟合
        2.6.1 遗传算法染色体编码与解码
        2.6.2 遗传算法个体适应度评价
        2.6.3 遗传算法遗传算子
        2.6.4 遗传算法基本运行运行参数
        2.6.5 遗传算法流程图
3 时空克里格
    3.1 时空普通克里格预测
    3.2 时空趋势克里格
        3.2.1 时空趋势分析
        3.2.2 非平稳条件下的时空协方差函数和时空变异函数
        3.2.3 时空残差分析
        3.2.4 时空趋势克里格预测
    3.3 基于Matlab的时空克里格系统软件实现
4 基于时空克里格方法的PM_(2.5)浓度时空预测研究
    4.1 数据来源
        4.1.1 山东省矢量化地图
        4.1.2 山东省PM_(2.5)浓度数据
    4.2 数据预处理
    4.3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4.4 时空经验变异函数计算
    4.5 时空理论变异函数模型表达式
        4.5.1 BM模型表达式
        4.5.2 DM模型表达式
        4.5.3 MM模型表达式
        4.5.4 CH1模型和CH2模型表达式
        4.5.5 GM模型表达式
    4.6 时空理论模型拟合
    4.7 时空普通克里格精度验证
    4.8 时空趋势克里格
        4.7.1 时空趋势模型
        4.7.2 时空残差经验变异函数
        4.7.3 时空残差理论变异函数模型拟合
        4.7.4 时空趋势克里格精度验证
    4.9 时空预测精度与空间预测精度对比
    4.10 时空预测立方体
5 山东省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5.1 山东省PM_(2.5)日均浓度达/超标率分布
    5.2 山东省PM_(2.5)日均浓度基尼系数分析
    5.3 山东省重点城市日均PM_(2.5)浓度分布
    5.4 山东省PM_(2.5)月均浓度分布
    5.5 山东省PM_(2.5)年均浓度分布
    5.6 山东省PM_(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指数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Matlab的时空克里格系统软件实现
附录2 科研成果
    1 论文发表
    2 软件着作权
致谢

(8)贺兰山东麓土壤特征及其与酿酒葡萄生长品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壤物理性质与葡萄的关系
        1.3.2 土壤化学性质与葡萄的关系
        1.3.3 土壤生物学特征与葡萄的关系
        1.3.4 土壤质量与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间的关系
        1.3.5 土壤质量评价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物理性质
        2.2.2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化学性质
        2.2.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微生物性质
        2.2.4 贺兰山东麓土壤质量与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相关性分析
        2.2.5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质量评价
    2.3 研究方法
        2.3.1 采样点布设
        2.3.2 土壤样品采集
        2.3.3 酿酒葡萄园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3.4 酿酒葡萄园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3.5 酿酒葡萄园土壤生物学性质测定
        2.3.6 酿酒葡萄生长指标监测及品质分析
        2.3.7 土壤评价指标构建
        2.3.8 数据统计及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物理性质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机械组成
        3.3.2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团聚体
        3.3.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容重
        3.3.4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孔隙性状
        3.3.5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水分特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化学性质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pH
        4.3.2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全盐
        4.3.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有机质
        4.3.4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氮
        4.3.5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磷
        4.3.6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钾
        4.3.7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中微量元素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生物学特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微生物数量
        5.3.2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酶活性
        5.3.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微生物量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贺兰山东麓土壤质量与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相关性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物理性质与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关系
        6.3.2 土壤化学性质与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关系
        6.3.3 土壤微生物性质与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关系
        6.3.4 贺兰山东麓产区典型土壤类型与酿酒葡萄品质的关系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法
        7.3.2 主成分分析法
        7.3.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验证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果及研究创新点
    8.1 主要结果
        8.1.1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物理性质
        8.1.2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化学性质
        8.1.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
        8.1.4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质量指标与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8.1.5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研究 ——以洛川塬面耕地和苹果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结构、性质及功能研究进展
        1.2.2 土壤微形态学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
        2.1.3 水文
        2.1.4 母质
        2.1.5 气候
        2.1.6 植被
    2.2 研究材料
    2.3 野外研究方法
        2.3.1 典型剖面选择
        2.3.2 采样方法
    2.4 土壤微形态研究方法
        2.4.1 本文中土壤微形态术语约定
        2.4.2 土壤微形态薄片的制备
        2.4.3 土壤微形态的观察和图像采集
        2.4.4 土壤微形态的分析和描述
    2.5 土壤理化性质实验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6.1 数据检验
        2.6.2 实验设计的基本术语
第3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组构和性质的影响
    3.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剖面演变
        3.1.1 典型耕地土壤剖面构型特征
        3.1.2 苹果园土壤剖面构型特征
        3.1.3 土壤剖面构型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3.2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演变
        3.2.1 土壤质地
        3.2.2 土壤容重与总孔隙度
        3.2.3 土壤含水量与磁化率
        3.2.4 土壤CaCO_3与pH
        3.2.5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耦合关系研究
    3.3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演变
        3.3.1 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量养分
        3.3.2 土壤速效养分
        3.3.3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
    3.4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元素分布
        3.4.1 常量元素
        3.4.2 微量元素
        3.4.3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元素分布的耦合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
    4.1 土壤孔隙和团聚体
        4.1.1 耕地与苹果园土壤孔隙和团聚体特征
        4.1.2 耕地与苹果园土壤孔隙形态特征定量比较
        4.1.3 不同利用年限苹果园土壤孔隙特征定量分析
    4.2 土壤粗颗粒
        4.2.1 耕地和苹果园土壤粗颗粒特征
        4.2.2 苹果园持续利用时间与粗颗粒变化
    4.3 土壤形成物
        4.3.1 耕地与苹果园土壤形成物特征
        4.3.2 耕地与苹果园土壤形成物比较
    4.4 土壤微形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4.4.1 土壤微形态的变化特征
        4.4.2 土地利用与土壤微形态变化耦合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功能演变
    5.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功能的影响
        5.1.1 土壤功能分类
        5.1.2 土壤功能评价
        5.1.3 土壤功能演变
    5.2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质量演变
        5.2.1 土壤质量评价
        5.2.2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质量演变
    5.3 土壤组构、性质与功能耦合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和成果

(10)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的演变与评价及预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演变
    3.1 退化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3.2 退化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3.3 退化草地土壤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4 土壤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4.1 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分析指标
    4.2 结果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演变
    5.1 取样方法及分析项目
    5.2 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数量特征
    5.3 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与数量特征变化
    5.4 退化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5.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5.6 讨论
    5.7 结论
第六章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评价
    6.1 主成分分析原理
    6.2 土壤质量评价参评因子的筛选方法
    6.3 筛选结果的可靠性检验
    6.4 土壤质量评价
    6.5 讨论
    6.6 结论
第七章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预警系统的建立
    7.1 土壤质量预警与土壤质量评价之间的关系
    7.2 退化草地土壤质量预警指标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7.3 隶属度的确定
    7.4 土壤质量预警系统的建立
    7.5 结论
第八章 结论
    8.1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演变
    8.2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生物特性的演变
    8.3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8.4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状况
    8.5 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变化预警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草原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应用研究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质量变化特征研究[D]. 宋艳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酶的影响[D]. 朱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陕北榆神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及煤炭开采影响机理研究[D]. 杨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4]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胞外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 吴秀芝. 宁夏大学, 2019(02)
  • [5]新疆36团土壤地球化学及环境质量评价[D]. 王丹.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6]渝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 王程.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7]时空克里格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梅杨.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8]贺兰山东麓土壤特征及其与酿酒葡萄生长品质关系研究[D]. 王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9]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研究 ——以洛川塬面耕地和苹果园为例[D]. 张卫青.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10]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的演变与评价及预警系统的研究[D]. 范燕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草地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应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