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呼唤——论高更绘画主题对《月亮与六便士》的影响

远方的呼唤——论高更绘画主题对《月亮与六便士》的影响

一、远方的呼唤——论高更绘画作品主题对《月亮和六便士》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江[1](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赵丹丹[2](2021)在《高中外国名着整本书阅读研究 ——以《月亮与六便士》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高考改革的趋势,整本书阅读成为一个热词,越来越受到关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认识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注意到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一些语文教师对整本书阅读不了解,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系统理论知识作指导,不知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这是当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根据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趋势和高中名着阅读教学现状,本文以整本书《月亮与六便士》阅读教学为例,研究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整本书阅读,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反思及建议。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共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介绍选择《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原因、《月亮与六便士》的教学目标、《月亮与六便士》的实施计划、以及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评价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主要是完成三阶段任务:任务一是整本书阅读阶段安排,任务二是整本书阅读课程形式,任务三是整本书阅读的学生反馈形式。第三部分是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研究《月亮与六便士》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实践成效。同时,根据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的建议及解决策略。笔者通过开展《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活动发现,整本书阅读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整本书,规范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方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分析文本的能力。此外,还应注意在实施整本书阅读中书目选择、教学评价等问题。

何婷婷[3](2020)在《冲撞与幻想-高更作品中的补色关系研究 ——以《塔希提田园诗》为例》文中提出补色在绘画中的使用历来有之,它既是构成画面色彩的重要表现手段,本身还是一种独特的符号,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能产生视觉平衡的作用。保罗·高更作品中对补色的使用显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其惯用纯色和互补色在画面中并置形成强烈的视觉冲撞感,同时,在色彩的选用上也常常不拘于客观真实,十分主观地来使用色彩,由此显示出一种具有幻想意味的个人色彩风格。本文主要分析高更作品中以互补色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品,重点研究《塔希提田园诗》一画,通过分析该作品中的互补色彩对比法,使其产生具有视觉冲撞性和幻想性特征以及色彩与精神交融的魅力。最终,通过对高更作品的研究,以期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产生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文章主要分为几个部分:第一章:对高更作品中的补色关系进行概述,共分为三小节,第一节分析补色的作用,第二节指出高更众多作品中补色使用的情况,第三节概述高更作品《塔希提田园诗》中的补色使用。第二章:分析高更《塔希提田园诗》补色的“冲撞”内涵,共分为三小节。结合高更所处的时代背景分别以“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的冲撞、“文明和野蛮”的冲撞、“文化间的冲撞和转换”来谈高更画面中补色对比的视觉冲撞特性,正是这些矛盾导致高更在作品中使用对比强烈的补色。第三章:分析高更《塔希提田园诗》补色的“幻想”内涵,共分为二节:以“情感的幻想”、“诗意象征”来论述高更作品中的色彩特性。正是以“幻想”的色彩方式,高更画面中的风景显得和谐且具有诗意。第四章:主要围绕从研究高更的作品所得到的启示,共分为三节:以“自由表达”、“探究秩序”、“象征思考”结合自身的创作作品来谈创作构思。

张思[4](2019)在《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月亮与六便士》成书于1919年,这部小说秉持毛姆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时又借鉴了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技巧。作者通过淡化时间的处理,重点放在小说的空间叙事上。小说在伦敦、巴黎、马赛、塔希提四个地点进行空间换移,以其中一个场所作为叙事基点,推动叙事进程,揭露空间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示人物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命运走向。本文主要从空间叙事角度出发来探讨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在追寻艺术之路的过程中,他如何在不同的物质空间中觉醒和探索,在不同的社会空间找寻身份的自由,以及打破束缚心理空间的枷锁,最终实现生命的解放。文章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在绪论中简述问题缘起、国内外对《月亮与六便士》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正文第一章围绕故事的物质空间分析主人公存在的四个具体地理位置,从城市和岛屿展开论述,阐发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第二章围绕故事的社会空间和人物的心理空间,分析主人公随着身份的转变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并结合不同阶段中人物的内在心理乃至精神层面不同阶段的发展去体会主人公的生命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来分析空间元素对研究对象的独特意义。《月亮与六便士》的空间书写不仅有利于为故事框架的搭建提供平台,也能调节叙事节奏和表征人物形象,同时对小说主题起到一定的深化作用。结语部分则总结概括全文主要观点,阐发该小说空间叙事的意义和独特性。

董晓平[5](2019)在《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文中认为学界关注到张爱玲的现代性、个人主义、与五四的关系、女性主义、虚无等,她的小说作品既有情爱的世俗,又兼有对人生理性思考的色彩,骨子里作者通过人物的精神世界反应人性和现实世界,这种心理现实主义创作倾向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张爱玲是经过“五四”文学革命洗礼的,处于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沦陷的上海这一特定环境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段历史,文化思想、深层心理的研究有待加强。传统文化本质与西方文学蕴含的精神在张爱玲的创作中完美结合。她塑造的人物,多数是生活在时代的夹缝中的人。关于张爱玲研究要有更高更广的视角。她既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的否定和怀疑,又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宝贵的东西表现出继承和怀恋,保有传统文化的神韵和审美情趣,又对人物的知觉、内心世界、无意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无意识、非理性的活动等研究欠缺,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角度更是稀缺。运用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解读张爱玲是一种有效途径。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合体发展来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现实主义在西方是有相当影响力的文艺流派,有很多大师级的文学巨匠之功。基于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还有张爱玲文本及创作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尝试对张爱玲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现实主义的涵义和特征:小说中必须含有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和现实之间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是对象化的心理,也就是必须是对现实的反应,现实必须是心灵化的现实等,本文初步提出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应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并从成因、特征和表现、与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价值和局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上海地域的特殊性、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对内心真实的执着追求……她的小说,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符合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规律,把描写的对象放在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一个个稍纵即逝的心理横断面,运用艺术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将其串联,使其动起来,将人物最难以传达、最隐蔽的内心动态用文字表现出来,宣之于众,开掘人们思想心理的最深、最细密处,展露人物内心的动态变化,挖掘人物丰富、多元、变化莫测的心理和思想,通过临摹人们内心世界的欲望与纠结理性看待现实世界和饮食男女。在创作中,作者使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主观的精神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小说中,作者将自己原生心理元素和特征带入作品,成为小说中的现实;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心理内容的独特的环境描写等,体现出心理现实化。另一方面,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都与生存现实血肉相连;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音乐、美术等元素的运用等,体现出现实心灵化。在主客观的融合过程中,作者表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气质和特点,形成了特有的内心临摹——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内心分析、白描、全能视角的叙述、联想与回忆、象征、白日梦、微表情、微反应等)。张爱玲的心理现实主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传统现实主义有所扬弃,主要表现在:避开宏大主题、重视个性、避开英雄悲壮的人物、表现普通人的安稳人生等。对现代主义也起到了推动和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考察人与自我的关系、新形式、新题材等。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其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主要有:生动极简的叙事策略、强烈的女性意识、对生命本真的思索、独特苍凉的美学、永恒的人文关怀等。其小说创作也存在局限,比如: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虚无主义的倾向等。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成名较早的作家,而且,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直颇有争议,正如柯灵所说的那样,无法归属任何一个流派。然而,在四十年代的上海乃至中国文坛,张爱玲的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有目共睹的。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在评论家和学术界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批评的声音高于赞美和认可。苍凉是张爱玲独有的开创性的写作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价值。苍凉表现在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作品的结局,表现在人物的命运,表现在字里行间,苍凉如同洪涛大浪,从作者的心底涌出,源源不断的渗入到她的作品中,哪怕一个句子,都如同掬一抔饮,满浸着苍凉的味道。这是心理现实化的集中表现。是用真实的人性和心理对现实真诚的回应。在其创作上,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内容,都让人看到了一个和心理现实主义相对应、有着紧密联系的张爱玲。将张爱玲归属心理现实主义范畴,不但对张爱玲自身的写作倾向和风格有了清晰的定位,而且对于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创作倾向都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心理现实主义是小说现代化的标志,张爱玲在小说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赵梦雅[6](2018)在《毛姆的东方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莎士比亚以来的第一人”,是英国现代着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他一生游历广泛,其创作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异域的书写,而受时代政治影响,尤其是关乎东方的书写。毛姆的东方书写一方面继承延续了英国文学中的殖民文学传统,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毛姆常以南洋、中国以及印度作为写作素材,如同其他东方书写的西方作家,毛姆同样关注迥异于西方海洋文明的异国情调,但他感兴趣的是这些国家的过去,以及他们的原始淳朴的世界观。他甚至在东方找到了解救西方精神世界的办法,那就是简单生活,回归安宁,追求真善美。尽管这个结果仍不尽人意,但足以抚慰灵魂,赋予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高贵。同时,毛姆观察异域环境对人的影响,身居异乡的殖民者如何对抗陌生环境带来的孤寂,如何调解文明的隔阂,这是毛姆东方之旅中最为关注的地方,也是毛姆东方书写中最为迷人之处。通过东方书写,毛姆尝试解决因帝国扩展、科技进步所引发的文明与野蛮的悖论,致力于回答因空间压缩、世界祛魅所带来的进步与退化的矛盾。毛姆笔下的东方形象经常被后殖民批评模式解读为殖民话语的体现,但又因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殖民地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白人统治者的嘲讽,所以也有声音称毛姆为反殖民主义作家。事实上,毛姆的东方书写一方面是西方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同帝国主义事业存在某种隐性的共生关系;另一方面毛姆作为东西文化交流进程中的一环,他的东方书写促进了异质文化的深入交流。脚踏东西文化,手写宇宙文章,这是对毛姆东方书写最好的写照,他的东方书写是从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到东方原始农业社会的跨越,是空间置换,也是时间返祖,他在努力挣脱文明的束缚,努力摒弃种族优越感,希望跳出西方中心主义,为人类的发展寻找得救之道。

贺婷婷[7](2018)在《身份差异与伦理悲剧 ——毛姆小说《克雷杜克夫人》的伦理学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威廉·萨姆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着名小说家、剧作家,一生着作颇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戏剧《恶性循环》《贵族夫人》等。综观国内外对毛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小说研究,其中又以长篇小说为重,且主要集中在对《月亮和六便士》《刀锋》《人生的枷锁》《彩色的面纱》几部作品的研究。可是毛姆一生共创作了 10部长篇小说,除了以上几部作品,其他小说都很少引起评论者的关注,《克雷杜克夫人》便是其中之一。有评论认为:或许正是对毛姆几部重要作品的重视才导致了对于其它作品的忽略。《克雷杜克夫人》是毛姆的早期作品,其出版正值现代主义在欧陆和英国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毛姆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观,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运用写实手法创作《克雷杜克夫人》,使其成为再现十九世纪末英国一个角落的“社会风俗画”。此外,这部作品中已经出现婚姻与爱情和精神探索两大主题,这也成为毛姆一生创作的主旋律。这部小说以十九世纪末的英国为背景,讲述了伯莎·莱伊和爱德华·克雷杜克这两个来自不同阶级的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本文主要从婚姻伦理的角度切入,综合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文本细读批评、性别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等方法,对小说进行研究。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笔者认为伯莎与爱德华结婚前后的伦理身份悬殊,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社会对其的认同具有很大差别,身份的差异使他们陷入三大伦理困境之中:阶级出身与思想行为千差万别;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常常引发冲突;社会身份差异导致各种矛盾。伯莎和爱德华为了解决伦理困境,都作出了相应的伦理选择:爱德华在爱情与阶级中选择了爱情,在社会抱负和家庭责任中选择了社会抱负;伯莎在爱情与世俗中选择了爱情,并且为之展开了三次逃离与回归,这也成为小说的主线。两位主人公不同的选择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悲剧的产生,他们的伦理悲剧体现在婚姻层面,也体现在个人的精神追求层面。此后,笔者揭示了作品中彰显的伦理价值,主要概括为两点:婚姻中爱与责任同样重要;女性应该走出家庭拥抱人生。同时也阐述了隐藏在作品中的作家的伦理思想:外在实际与内在精神并重;同性恋情结导致对女性的傲慢与偏见。最后,文章把《克雷杜克夫人》这部小说放到毛姆的整个创作过程之中进行关照,发现女性出走问题正是婚姻爱情和精神探索两大主题交汇处的关键问题。这不仅是这部小说的核心问题,更是毛姆系列作品中都涉及的重要问题,毛姆毕生创作都离不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因此对这部小说的探讨也成为毛姆整个创作研究的重要部分。

黄蕾[8](2015)在《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求索》文中研究指明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塑造了一个交织热忱与冷漠、充满巨大人格张力的天才艺术家——思特里克兰德。他本是伦敦一证券经纪人,家庭美满、生活优渥,过着万千俗子向往的中产生活,某天却突然出走献身绘画,甘受嘲讽、贫苦和疾病折磨,好歹在塔希提找到了灵魂归宿,终老异域。本文以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求索探究为主线,对毛姆提出的问题,如精神求索者的内涵、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等进行思考,兼及探讨毛姆所给出路的可能性。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求索呈现出一种在西方文学史上带有普遍性的轨迹:超越世俗——拣尽寒枝——收获归宿。本文将从此三部分探究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求索之路。第一章探讨起点。关注思特里克兰德出走的动力、反抗的姿态及莫名的期待。第一节探讨思特里克兰德精神求索的动力,乃是一股难以言状的“力”,分析其激变的形式,并探析这股“力”的实质。第二节揭示画家的出走本质上体现的是世俗秩序同精神追求之间的冲突,当精神求索者们审视人生之枷锁时,必然生出反抗的渴望。第三节指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似乎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且探寻的魅力恰恰在于投放本身,而非落矢之地。第二章探讨在路上。揭示精神求索之路上一组深刻的对立,即对现实透彻的清醒并追寻道路上激越的癫狂。从所谓“爱情”“道德”和“理性”三个范畴进行考察。第一节探讨“两种爱情”。第二节探讨道德问题,指出不应用世俗现实规则去框定精神性行为。第三节指出世俗道德秩序是理性原则的某种呈现,它遮蔽了精神存在,致使灵魂无处栖居。第三章探讨归宿。本章并非探究归宿本身,而是思考“塔希提”背后的价值立场与艺术倾向。第一节探究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点明毛姆的浪漫主义假托。第二、三节辨析理想的归宿是否存在,探究一种更为诚实的艺术理想。

路璐[9](2014)在《论高更与毛姆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不同表现》文中提出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后期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具哲理性的巅峰之作。画家在这幅油画中寄寓了自己毕生追逐的生命意义。而毛姆在以高更的一生为原型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则以文学的想象和诗性的语言再现了这幅艺术巨着的创作过程,以及它给观者带来的强烈冲击,并以它作为画家一生苦苦追求的结果,使其具有了更加鲜明的象征意义。

庞荣华[10](2011)在《毛姆异域游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作者用抽象的追寻表达内心的悲凉。小说方面,追寻常表现在具体的旅途上,即所谓“路的主题”。如班扬的《天路历程》、吴承恩的《西游记》等。英国作家毛姆一生游历广泛,他以旅行和写作两种方式,以一种在路上的状态,在世界范围内追寻着一处理想的精神家园,他试图在现实与精神的两难中寻求一种均衡与和谐,找寻一种理想境界。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转向了西方传统文化之外,在现实之外重新构筑了一处崭新的伊甸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型式。本文以毛姆的三部异域游记为研究目标,分析毛姆的独特的异域文化追寻之路。绪论部分在对“毛姆现象”和毛姆异域创作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论述了毛姆的旅行人生以及旅行对其创作的影响。毛姆一生喜欢旅行,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在无数的旅行中寻找创作素材,不停地写作,不断地旅行构成了他生活的中心,也构成了他认识自己、体会人生、思索世界的中心。同时养成了一种超越性的旁观视角以及丰富的空间体验。这构成了毛姆创作的特色之一。第二至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对毛姆的三部异域游记进行研究。主要基于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解析毛姆在其游记作品中建构起的一处“毛姆式东方”。《客厅里的绅士》是观景之旅,通过清晰的旅程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迷人的“山水图”,一处原生态的“诗意的栖居地”;《在中国屏风上》是阅人之旅,以人物为主体,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人物群像。将两组人物剪影共置于中国屏风上,构建起动态的文化对话,从而反思西方的文化危机状态,试图找到疗救的良方;《西班牙主题变奏》是文化之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班牙的文化全景图。探求了生命的真谛、艺术的真理和宗教的真义。在这里找到了一处精神的伊甸。中国的含蓄,泰缅的简朴,西班牙的奔放,在这三个差异性的异质文化中,毛姆找到了一个同质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本真生存状态,一种原始生命力的张扬。一种自然原始的生命状态,一种感性的生命体验,一首首人的赞歌。第五章为延伸章。除了在游记中直观记录异域旅行,毛姆还常常把旅行见闻重置于小说等其他体裁中进行再创作,在作品中构建起广阔的异域空间。通过跨越地域边界的空间旅行,不同的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交流,实现对原有文化环境的出走和超越、对异质文化的体验和比较。呈现出一种东西方文化横向交流的动态特征,力图表现的是人寻找物质和精神家园过程中的体验。第六章借助相关理论分析毛姆作品中的异域空间建构的内涵。毛姆的异域空间是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构建出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即“第三空间”,对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对如何建构个人文化身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这一空间呈现为前现代时期简朴纯真的状态,这种状态中人与外界处于一种和谐关系,是一处诗意栖居的家园。这种重返自然和人类文明本源的“回家”模式,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即借助将过去时代理想化的方式来对文明进步进行反思,这种文化心理被称为文化原始主义。因此,毛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对人类理想生存状态的界定,是基于一种理想化的文化原始主义心态。

二、远方的呼唤——论高更绘画作品主题对《月亮和六便士》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方的呼唤——论高更绘画作品主题对《月亮和六便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画语
    第二节 画语转向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小结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第二节 风格迷宫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第四节 画语修辞
    第五节 物性拓展
    第六节 动态画语
    小结——无界创造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第二节 文化图像
    第三节 人物形象
    第四节 自然物像
    小结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高中外国名着整本书阅读研究 ——以《月亮与六便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和意义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
    4.概念界定
第一章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1.1 整本书阅读书目的确定
        1.1.1 确定《月亮与六便士》选题的原因
        1.1.2 《月亮与六便士》版本推荐
    1.2 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
        1.2.1 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
        1.2.2 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表述
    1.3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
        1.3.1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学程设计
        1.3.2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第二章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具体实施过程
    2.1 整本书阅读阶段安排
        2.1.1 整本书阅读阶段内容安排
        2.1.2 整本书阅读导学案任务设计
        2.1.3 整本书阅读问题收集
    2.2 整本书阅读课程形式
        2.2.1 导读课
        2.2.2 初读课
        2.2.3 活动课
        2.2.4 展示课
第三章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3.1 调查概况
        3.1.1 调查说明
        3.1.2 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3.1.3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3.2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成效
        3.2.1 整本书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2.2 整本书阅读教学规范了学生的阅读方法
        3.2.3 整本书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3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思考
        3.3.1 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
        3.3.2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问题
        3.3.3 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冲撞与幻想-高更作品中的补色关系研究 ——以《塔希提田园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问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问题说明
    五、选题的创新点
第一章 对高更作品中补色关系的解读
    第一节 补色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二节 高更作品中的补色
    第三节 高更《塔希提田园诗》作品中的补色使用
第二章 高更《塔希提田园诗》作品中补色的“冲撞”
    第一节 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的冲撞
    第二节 “文明”和“野蛮”的冲撞
    第三节 文化间的冲撞和转换
第三章 高更《塔希提田园诗》作品中补色的“幻想”
    第一节 情感的幻想
    第二节 诗意象征
第四章 高更绘画作品对我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自由表达
    第二节 探究秩序
    第三节 思考象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文对叙事空间的划分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人物生存的物质空间
    第一节 充满束缚与诱惑的城市
    第二节 弥漫自由与新生的塔希提
第二章 人物生存状态: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
    第一节 查尔斯对保守社会的逃离
    第二节 潦倒不堪者与物质社会的冲突
    第三节 天才画家与精神归宿的融合
第三章 《月亮与六便士》中空间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空间作为推动故事进程的动力
    第二节 空间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第三节 空间对小说主题进行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5)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张爱玲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的背景及成因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概述
    第二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源泉
    第三节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的接受环境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现实化
    第一节 带有张爱玲心理特质的人物心灵性格
    第二节 心理结构与情节结构并行发展
    第三节 独特的环境描写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现实心灵化
    第一节 从小说三要素看现实心灵化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男女之爱
    第三节 从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运用看现实心灵化
第四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内心临摹
    第一节 静水深流的两性心理
    第二节 万境归空的苍凉心理
第五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第一节 注重细节刻画
    第二节 外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真实心理
    第三节 情节结构与心理结构并行
    第四节 多元化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第六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关系
    第一节 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扬弃
    第二节 以最真实的状态走近现代性
第七章 张爱玲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与局限性
    第一节 “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创作风格
    第二节 极其浓厚的个人生活色彩和虚无主义倾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6)毛姆的东方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
        0.2.2 国内研究
    0.3 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
    0.4 创新点
第1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起因
    1.1 毛姆的漂泊人生与书写东方
        1.1.1 动荡的人生经历
        1.1.2 坎坷的文学道路
        1.1.3 作家与东方之行
    1.2 毛姆东方情结的社会文化原因
        1.2.1 东方书写的传统
        1.2.2 西方文明的危机
第2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内容
    2.1 屏风上的景致——中国书写
        2.1.1 毛姆中国书写概况
        2.1.2 古老中国景象
        2.1.3 百态华人形象
        2.1.4 中国跨国婚恋故事
    2.2 英国的客厅——南洋书写
        2.2.1 毛姆南洋书写概况
        2.2.2 南洋风光
        2.2.3 南洋人情
        2.2.4 南洋故事
    2.3 精神国度——印度书写
        2.3.1 毛姆印度书写概况
        2.3.2 印度书写中的神秘宗教
        2.3.3 印度的精神价值
第3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特色
    3.1 罗曼司书写
        3.1.1 原始主义
        3.1.2 文化利用
    3.2 白人中心主义
        3.2.1 白人赞歌
        3.2.2 嘲讽主义
        3.2.3 作家寄托
第4章 毛姆东方书写的反思
    4.1 旅行书写与帝国批判
        4.1.1 似是而非的政治观
        4.1.2 暧昧含混的殖民观
    4.2 跨文化交流道阻且长
        4.2.1 正视东方
        4.2.2 东学西渐
        4.2.3 跨文化交流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身份差异与伦理悲剧 ——毛姆小说《克雷杜克夫人》的伦理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毛姆的生平及其创作
    二、毛姆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章 伯莎与爱德华的伦理身份
    第一节 伯莎的伦理身份
        一、社会对伯莎的身份认同
        二、伯莎的自我身份认同
    第二节 爱德华的伦理身份
        一、不断攀升的社会伦理身份
        二、爱德华的自我身份认同
第二章 由身份差异引起的伦理困境
    第一节 阶级出身与思想行为差异
        一、沉迷幻梦的贵族女性
        二、注重实际的英国男性
    第二节 自我身份认同的缺失引发冲突
        一、妻子角色缺失
        二、丈夫对爱的忽视
    第三节 社会身份反差导致困境
        一、女性角色的内化
        二、男性生活的扩张
第三章 夫妻的伦理选择与伦理悲剧
    第一节 爱德华的伦理选择与悲剧
        一、爱情与阶级地位
        二、社会抱负与家庭责任
    第二节 伯莎的伦理选择与悲剧
        一、爱情与世俗观念
        二、逃离与回归
第四章 作品的伦理价值与作家的伦理思想
    第一节 作品的伦理价值
        一、婚姻中的爱与责任
        二、女性应该走出家庭拥抱人生
    第二节 作家的伦理思想
        一、外在实际与内在精神并重
        二、同性恋情结导致对女性的傲慢与偏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求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起点
    第一节 求索的动力
        一、 “力”的驱使
        二、 “力”的激变
        三、 “力”的实质
    第二节 醒目的姿态
        一、 枷锁的禁锢
        二、 逃离的愿望
    第三节 莫名的期待
        一、 期待何物
        二、 投掷本身
第二章 在路上
    第一节 思特里克兰德和女人们
        一、 从爱中解脱
        二、 未必是爱情之果,可能是艺术之花
    第二节 第二道德
        一、 两种道德
        二、 所谓良心
    第三节 理性与秩序
        一、 理性的遮蔽
        二、 在理性之外
第三章 归宿
    第一节 艺术与生活间的敌意
        一、 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 毛姆的浪漫主义假托
    第二节 远方情结
        一、 总要被救赎
        二、 远方是天堂
    第三节 带着裂痕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毛姆异域游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在路上"的毛姆
    第一节 旅行人生
    第二节 旅行写作
第二章 阅人之旅:游记《在中国屏风上》
    第一节 白描勾画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漫画刻画的英人形象
    第三节 画外音---文化对话
    第四节 想象:意向性建构
第三章 观景之旅:游记《客厅里的绅士》
    第一节 西方的自然观传统
    第二节 丛林之魅:生态原野的诗意栖居地
    第三节 废墟意象:原始与文明的对话
    第四节 观看:印象式写意
第四章 读文化之旅:游记《西班牙主题变奏》
    第一节 生命的真谛
    第二节 艺术的真理
    第三节 宗教的真义
    第四节 言说:小说体游记
第五章 跨界之旅:毛姆非游记作品中的异域空间建构
    第一节 塔希提:原始伊甸园
    第二节 印度:走向香格里拉
    第三节 东方殖民地:文化杂糅
第六章 原始的回归:毛姆式东方
    第一节 第三空间的身份建构
    第二节 返归本真的原始主义
结语
附录一:毛姆年表
附录二:毛姆作品列表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远方的呼唤——论高更绘画作品主题对《月亮和六便士》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高中外国名着整本书阅读研究 ——以《月亮与六便士》为例[D]. 赵丹丹.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3]冲撞与幻想-高更作品中的补色关系研究 ——以《塔希提田园诗》为例[D]. 何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空间叙事研究[D]. 张思. 暨南大学, 2019(02)
  • [5]张爱玲小说与心理现实主义写作[D]. 董晓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6]毛姆的东方书写研究[D]. 赵梦雅. 湘潭大学, 2018(02)
  • [7]身份差异与伦理悲剧 ——毛姆小说《克雷杜克夫人》的伦理学解读[D]. 贺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求索[D]. 黄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论高更与毛姆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不同表现[J]. 路璐. 青春岁月, 2014(07)
  • [10]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 庞荣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远方的呼唤——论高更绘画主题对《月亮与六便士》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