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处理反冲洗污水

净水器处理反冲洗污水

一、净水器反冲污水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任婕灵[1](2021)在《基于BIPV的梯级净水系统在农村水污染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因水污染状况导致饮水安全问题有待解决。市面上的家庭型水处理设备大多为城市市政水源设计,过滤环节不适用于农村地区,费水耗电不够环保,产水率和回收率也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本设计结合农村地理优势和水质状况,从节能减排角度上,将新能源和智能控制与制水相结合,研究了基于BIPV的梯级净水系统,根据生活中不同用水需求产出相应净化水,这对新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襄阳市朱集镇翟湾村为实验点,对该地区的太阳辐射量、水质等进行数据统计,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光伏发电系统研究设计,利用PVsyst建模仿真,实现光伏系统发电量最大化的安装设计;采用改进版Inc Cond算法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式更适合农村独立家户的小场合,提高充电效率,减少电能损失。(2)纯水制备工艺研究分析,针对受污染地区的水质情况,采用UF+RO+EDI+UV技术相结合与单RO过滤工艺相比精度更高,寿命更长,口感更好;对RO反渗透过程模型优化设计,求解非线性方程,得出适合当地水质的一级两段的膜组合方式,实现脱盐率95%以上,达到直饮水的水质标准,回收率28%以上,提高了单膜的经济效率。(3)纯水机智能控制,采用HMI串口屏控制纯水制备各环节的运行,同时具备参数设置,报警信息存储等功能。采用MODBUS RTU协议,实时上传流量、水质等数据和报警信息到IOT云平台上,是设备长期有效运行的保证。通过对系统的硬件组合测试和软件调试,设备样机能正常运行各项过滤功能;再对系统整体的水处理结果分析以及10种多样本水质过滤测试,出水水质的电导率均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充分验证了本系统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罗廷庆[2](2021)在《工业用水净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工业用水在化工生产中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在化工生产中,工艺用水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纯度和除杂质效果,随着水质恶化和市场对化工产品的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水资源急剧减少和水质的恶化,企业获得稳定和高质量工业用水越来越困难,因此一套高效、可靠的净化水系统对于企业工业生产至关重要。论文针对一家传统化工企业水资源利用现状,以附近潦河可供工业开发使用的河水资源为源水进行净化处理,根据企业不同用水用途的水质要求,将工业用水分为一级净化水和二级净化水,分别采取不同的净化方法。一级净化水设计处理规模为4800 t/d,设计年水处理规模160万t,用于潦河源水净化,系统主体采用两套处理量200m3/h一体化净水器(一开一备),配合加碱装置、絮凝剂投加装置、管道混合器、二氧化氯杀菌装置等。经过系统运行调试,一级净化水系统产出净化水水质达标,系统平均产水量215t/h、日产水量4945t/d,水处理成本0.97元/t,同比使用自来水降低了68.3%使用成本,达到企业一级净化水用量需求。二级净化水设计处理规模为2000t/d,设计年净化水规模60万t,采用反渗透膜法进行二级净化水,系统主体采用两套50m3/h反渗透装置,配套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阻垢剂投加装置、非氧化性杀菌剂投加装置、RO清洗设备。二级净化水系统产出净化水水质达标,平均产水量106t/h、日产水量2438t/d,水运行成本约1.06元/t,脱盐率均值为96.0%,产出浓水回收用于间接冷却用水,实际利用率达到97%,达到企业二级净化水用量需求。通过净化水系统设计,在满足企业用水需求和水质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企业可用于净化水系统的场地,充分考虑设备设施制造成本和净化水系统运行成本,组成一套高效工业用水净化系统,实现企业对不同等级工业用水的需求。

郭鹏昊[3](2021)在《阵发式煤尘捕集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在开采、运输、户外堆放等多生产环节产生大量的阵发式含煤废气和含煤废水,对生态环境、工业安全及职业健康构成威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强调设备结构优化升级改造,强化对爆炸性粉尘的局部预防和监控检测。《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因此,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工业成为必由之路本研究立足于发掘更为安全、节能、有效的阵发式煤尘治理手段,结合实践对象——国家能源集团天津煤码头(后称“煤码头”)亟待解决的多种煤污染治理需求,对存在阵发式煤尘颗粒物的废气和废水分别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分析了原有阵发式煤污染物治理手段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比较了不同抑尘、除尘技术的除尘机理,结合除尘工艺及除尘目标提出了新的煤尘捕集回收体系的构建思路,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最终在煤码头进行应用。经过现场调研与分析,发现原有阵发式煤尘治理手段存在的问题如下:(1)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煤码头T1至T13等多所转运站原配备干式静电除尘器。该种除尘设施在应对易燃易爆的干燥颗粒物时存在安全风险,且捕集下来的煤尘在人工卸料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二次扬尘隐患;(2)废气污染问题:T3转运站内输煤皮带落料产生的阵发式含煤废气,随投运皮带的数量变化引起了煤尘浓度(5000~20000mg/m3)的巨大波动,原有的干式静电除尘系统已面临出力不足和风道老化锈蚀问题,难以应对现有的恶劣工况;(3)废水污染问题:煤码头多处开放户外空间与翻车机房内,抑尘喷淋所产生的阵发式含煤废水进入雨水管网,和煤码头其他生产排水汇合得到稀释,达到排放标准外排。但含煤污水中依然存在的污染物仍对港外环境或常规污水治理设施形成隐患。根据发现的上述三个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问题(1),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备优化、更换;针对问题(2),采用更高效的除尘工艺体系优化系统,以改善含煤废气污染现状;针对(3),对原阵发式含煤废水进行有效收治,使煤资源与水资源进一步资源化利用。通过对现场原工艺系统进行检测,对主要设备如除尘设备等进行实验研究,在搜资调研基础上,根据相关热力设备、环保设备的节能与减有排原理,比较了系统工艺方案,提出以循环喷淋抑尘+湿式电除尘+含煤废水处理一体化的湿法煤尘捕集回收体系。该一体化技术进行工程应用后,解决了现场存在的主要相关问题,取得如下结果:(1)采用湿法除尘系统将阵发式煤尘污染物统一收集到液体介质中,从而消除了粉尘爆炸的风险;对收集的煤尘进行脱水处理,生产出煤饼产品,不仅解决了二次扬尘的隐患,还有效回收了煤尘,节约了资源;(2)现场应用测试表明:含煤废气经过湿法煤尘捕集回收系统净化,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mg/m3,个别最恶劣工况的排气颗粒物浓度也低于10mg/m3,基本达到近零排放,使工作环境质量大幅提高;(3)含煤废水经过混凝沉降过滤工艺的煤水处理系统后,水质达到煤码头中水、消防水使用要求。该处理水一部分用于煤尘捕集回收系统,其他的为煤码头提供区域清洗用水,年回收水资源约122316t/a,达到区域煤水近零排放,极大地缓解了水环境污染的压力;(4)经过全新的煤尘捕集回收体系,自含煤废气中回收的煤资源约1431t/a,自含煤废水中回收的煤资源约243t/a,平均年回收煤资源共1674t/a,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邓妍[4](2019)在《A2/O-MBR组合工艺运行优化与氮磷深度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水污染的问题也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中氮、磷的超标是导致该问题严重的主要因素。为了遏制水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保持水环境生态平衡,我国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如天津市推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要求设计规模≥10000 m3/d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满足A标准要求,即TN≤10 mg/L和TP≤0.3 mg/L,而仅通过生物处理的优化已经难以达到该排放标准。为满足此标准,一般在二级生物处理后,进行后续的化学除磷和反硝化脱氮。本课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A2/O-MBR组合工艺稳定运行时最优参数,并考察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然后针对A2/O-MBR组合工艺出水,通过化学除磷和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试验,考察集成系统连续运行特性,确保最终出水满足A标准排放要求。为了深入探讨A2/O-MBR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特性,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各控制参数对出水TN浓度和膜比通量的影响,考察其对COD、NH4+-N、TN、TP、SS的处理效果,确定A2/O-MBR组合工艺最佳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系统最佳工况为气水比20:1,MLSS为8000-10000 mg/L,回流比250%时,COD、NH4+-N、SS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8%、98.87%、95.9%,均达到天津市DB12/599-2015 A标准排放要求。但出水中TN和TP的去除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A标准排放要求。为达到更高排放要求,需要进行深度脱氮除磷。采用化学除磷工艺,对A2/O工艺的出水进行深度除磷,考察聚合氯化铝(PAC)不同投加量对TP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PAC的最佳投加量为30 mg/L。在最佳投药量下连续运行50 d,除磷效果稳定。出水TP浓度在0.24 mg/L,TP平均去除率达到87.1%,满足A标准。同时分析化学除磷对MBR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膜污染情况以及对MBR池内污泥混合液的变化情况。对于深床滤池反硝化阶段,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控制进水C/N为4:1,滤速为0.6m/h时,可满足出水TN≤10mg/L。采用A2/O-MBR工艺+化学除磷+深床滤池三个单元分别优化的基础上,考察了组合工艺连续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废水中的COD、NH4+-N、T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43%、98.97%、91.0%、97.32%和95.5%,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各项污染物出水浓度均可满足天津市DB12/599-2015中A标准的排放要求。

许晨辉[5](2019)在《基于激光表面织构技术的掺硼金刚石电极预处理工艺研究及性能评价》文中提出掺硼金刚石(Boron doped diamond,BDD)涂层电极,因为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及理化性能,在生活用水水处理领域拥有极高的应用前景。但BDD电极的预处理工艺及制备工艺,限制了BDD电极的产业化应用。为进一步提高BDD涂层电极的使用性能,本文开展了激光衬底表面预处理工艺研究以及BDD涂层沉积工艺研究,并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使用寿命和电解水能力进行了评价。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1.采用激光表面织构技术,对铌衬底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单脉冲能量、扫描间距、单脉冲间距对衬底表面形貌以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表面清洗技术,完成了衬底表面氧化层及附着物的去除。2.在激光预处理后的衬底上进行BDD涂层的沉积,采用洛氏压痕试验对电极膜基结合性能进行评估,建立起激光预处理工艺参数、衬底表面性能及形貌、膜基结合性能三者之间的具体联系,并进行了激光预处理提高膜基结合性能的机理分析。3.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行了BDD涂层电极的沉积实验,具体分析了热丝温度、碳源浓度、掺硼浓度三个工艺参数对BDD电极表面形貌、成分以及导电性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佳制备参数。4.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涂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价,采用加速寿命实验对不同预处理电极的使用寿命进行表征,从而确认激光预处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使用三槽电解水机,使用BDD涂层电极与钛基铂电极进行酸碱水制备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BDD电极的优越性能。

冯晓强[6](2016)在《超滤技术在喷水织机废水回用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超滤技术在某纺织有限公司喷水织机废水回用项目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超滤膜运行通量48L/(m2·h)以下,化学加强反洗加入400 mg/L次氯酸钠、400 mg/L氢氧化钠、500 mg/L盐酸能有效控制膜污染,系统运行稳定,超滤直接运行费用为0.249元/t,系统出水水质符合喷水织机用水要求,超滤技术在喷水织机废水回用中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

刘剑平,赵娜,肖林,徐焱[7](2010)在《BAF处理焦化尾水和钢厂杂排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4万m3/d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调试实践,对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处理焦化尾水和钢厂杂排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有一定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对SS的去除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的大小是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B/C是曝气生物滤池降解有机物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根据调试中实际操作情况确定:水反冲洗强度为5.83 L/(m2.s);气反冲洗强度为16 L/(m2.s);反冲洗周期为5 d,各反冲阶段时间分配:气洗时间为5 min,气水联合洗时间为3 min,水漂洗时间为5 min,反洗后,大约6 h出水恢复到反洗前的处理效果。

杜战鹏,曾磊,雷晓静,李恒,马新明,林盛培[8](2010)在《沙钢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设计及运行》文中研究表明沙钢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处理规模为4.0×104m3/d,采用配水井/气浮池/BAF/中间水池/全自动净水器的工艺流程。实际运行表明,处理效果较好。介绍了各工艺单元的设计参数及运行效果,并总结了设计、运行经验。

张娇[9](2010)在《混凝气浮—两级BAF-全自动净水器处理钢厂杂排水的调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焦化废水经传统工艺处理后,多数情况下出水(焦化尾水)水质未达到国家《钢铁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焦化尾水的进一步处理已成为水处理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混凝气浮-两级BAF-全自动净水器”工艺对江苏省某钢厂的焦化尾水进行处理,使出水不仅达标排放,而且回用于生产。该工艺的应用不仅使企业做到了节能减排,而且为焦化尾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以BAF为主体处理焦化尾水,通过配水提高原水的可生化性。调试中主要研究了气浮池的运行参数控制、两级BAF运行参数的控制及BAF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等,获得了大量有意义的运行和控制参数。调试结果表明:在进水COD≤200 mg/L,SS≤150 mg/L的情况下,工艺处理出水COD≤60 mg/L,SS≤15 mg/L,不仅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工业水的二级排放标准,而且满足了企业提出的回用水水质标准。气浮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混凝剂的投加量。BAF短期运行受进水浓度波动的影响,待稳定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BAF出水水质受有机负荷影响显着,COD出水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氨氮受进水有机负荷的影响较大。水温在14.726℃内变化,出水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小;反冲洗强度及反冲洗周期皆能影响BAF出水水质。系统运行的工艺参数:PAC和PAM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20 mg/L和2.5 mg/L;BAF水反冲洗强度为5.83 L/m2·s,气反冲洗强度为16 L/m2·s;一级反冲洗周期为5 d,二级反冲洗周期为6 d。

沈雅琴[10](2010)在《气浮+BAF在焦化尾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焦油、苯、苯酚、氰化物、吡啶、喹啉、嘧啶等生物难降解物质,并且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是一种典型的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经A2/O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称为焦化尾水,焦化尾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本课题以江苏某钢厂“4×104 m3/d废水处理及回用项目”为依托,以废水中的COD和SS为主要因子,开展了了气浮+曝气生物滤池(BAF)在焦化尾水处理及回用中的应用研究。该工程为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引入了部分杂排水和生活污水。实际工程应用表明,通过气浮+BAF工艺处理该废水效果良好,经检测系统出水COD、SS浓度分别为60 mg/L和10 mg/L以下,达到回用标准。通过对气浮、BAF工作机理的研究和该工艺的实际工程应用实践,本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气浮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同时去除部分COD,达到了预期处理效果。该工艺性能稳定、操作方便,保证了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2)BAF的运行情况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去除COD和SS的能力,在进水水质不超过设计值的情况下能够使出水COD浓度降至60 mg/L以下。(3)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际工程的现场调试与运行,验证了气浮+BAF工艺处理焦化尾水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其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是一项经济实用的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

二、净水器反冲污水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净水器反冲污水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PV的梯级净水系统在农村水污染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RO反渗透净水系统
        1.2.2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
        1.2.3 IOT云技术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设计
    2.1 试点用户情况分析
        2.1.1 光伏系统项目选址
        2.1.2 用户用电需求分析
        2.1.3 试点水质状态分析
    2.2 基于BIPV的梯级净水系统研究方案
        2.2.1 一体化设计原则
        2.2.2 整体结构分析
    2.3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及设计方案
    2.4 纯水制备系统工艺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3.1 光伏电池选型与容量配置分析
        3.1.1 光伏电池选型
        3.1.2 光伏电池组件的容量计算
        3.1.3 光伏系统发电量最大化安装设计
    3.2 蓄电池选型与容量配置分析
    3.3 光伏控制器控制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硬件与纯水制备工艺设计与应用
    4.1 主控制模块
    4.2 传感器检测模块
    4.3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4.4 IOT远程运维云平台设计
    4.5 纯水制备工艺
        4.5.1 超滤UF
        4.5.2 反渗透RO
        4.5.3 EDI装置、高纯水循环
        4.5.4 制水系统过程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PPT控制和RO模组的优化仿真与实现
    5.1 基于改进Inc Cond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
        5.1.1 光伏电池特性分析
        5.1.2 光伏系统MPPT算法比较
        5.1.3 改进Inc Cond算法
        5.1.4 仿真结果分析
    5.2 反渗透膜组件优化模型
        5.2.1 反渗透过程模型
        5.2.2 不同规格的反渗透膜
        5.2.3 一级两段膜组合方式
        5.2.4 反渗透膜组件优化模型
        5.2.5 优化模型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
    6.1 总体流程图
    6.2 触摸屏主界面
    6.3 触摸屏纯水制备设置
    6.4 触摸屏自动取水设置
    6.5 触摸屏系统运行维护
    6.6 云平台管理主界面
    6.7 云平台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报警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硬件、软件调试与结果分析
    7.1 硬件、软件调试
    7.2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7.2.1 水质整体测试
        7.2.2 多样本水处理测试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工业用水净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企业用水概况及研究现状
        1.2.2 工业用水净化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2.1 企业可利用水资源和水质情况
    2.2 企业用水水质要求及需求量分析
    2.3 企业用水存在问题分析
    2.4 净化水处理流程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级净化水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一级净化水工艺
    3.2 一级净化水系统主要设备核算及布置
    3.3 一级净化水系统各组件配置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级净化水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二级净化水工艺
    4.2 二级净化水系统主要设备核算及布置
    4.3 二级净化水系统各组件配置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净化水系统控制设计
    5.1 净化水系统控制面临需求
    5.2 净化水系统控制流程及结构组成
    5.3 净化水系统运行控制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与水质质量
    6.1 净水系统软、硬件运行测试
    6.2 净水系统产水量
    6.3 净水系统产出水质量
    6.4 净水系统运行成本
第7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阵发式煤尘捕集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性
        1.1.2 阵发式粉尘的危害
        1.1.3 煤尘颗粒物的特性
        1.1.4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 阵发式煤尘治理技术现状
        1.2.1 阵发式煤尘抑制和捕集技术
        1.2.2 颗粒物捕集技术发展进程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实践对象概况及问题分析
    2.1 阵发式煤尘污染物的成因研究
        2.1.1 实践对象概况
        2.1.2 原有含煤尘废气净化工艺
        2.1.3 原有含煤尘废水排放体系
    2.2 实践对象的摸底检测
        2.2.1 检测对象的概况
        2.2.2 检测内容与检测依据
        2.2.3 检测结果及目标对象取值的确定
    2.3 原除尘工艺存在问题分析
        2.3.1 除尘效率问题分析
        2.3.2 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2.3.3 含煤废水排放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阵发式煤尘捕集工艺集成研究
    3.1 研究工作思路
    3.2 煤污染物末端处置研究
        3.2.1 多相污染物合并处置方案的提出
        3.2.2 煤污泥缓存浓缩研究
        3.2.3 末端煤污泥脱水研究
        3.2.4 脱水设备选型过程分析
        3.2.5 含煤废水的散点收集
    3.3 除尘提效与节能研究
        3.3.1 除尘效率
        3.3.2 湿式电除尘器研究
        3.3.3 阳极失水研究
        3.3.4 湿式电除尘器应用研究
        3.3.5 洗涤塔研究
        3.3.6 洗涤塔喷淋抑尘区应用研究
        3.3.7 洗涤塔循环浓缩区定型过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阵发式煤尘捕集工艺集成应用
    4.1 工艺过程概述
    4.2 煤尘捕集回收系统
        4.2.1 风道引风机系统
        4.2.2 捕集塔系统
        4.2.3 供水系统
    4.3 含煤废水处理系统
        4.3.1 废水提升系统
        4.3.2 一体化净水器系统
        4.3.3 回用与排放系统
        4.3.4 加药系统
    4.4 工艺系统的改进
        4.4.1 脱水进料设备
        4.4.2 程控逻辑
        4.4.3 扰动设备
    4.5 工程实施及应用效果
    4.6 主要经济效益
第5章 全文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应用成果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A2/O-MBR组合工艺运行优化与氮磷深度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1.2.1 生物脱氮的基础理论
        1.2.2 生物除磷的基础理论
    1.3 MBR脱氮除磷工艺的发展现状
        1.3.1 MBR工艺概述
        1.3.2 MBR脱氮除磷工艺
    1.4 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工艺发展现状
        1.4.1 污水深度脱氮工艺发展现状
        1.4.2 污水深度除磷工艺发展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水
        2.1.2 活性污泥
        2.1.3 试验试剂
        2.1.4 试验设备
    2.2 试验装置与运行
    2.3 分析项目及其方法
        2.3.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2.3.2 特殊指标检测方法
3 A~2/O-MBR工艺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3.1 污水水质分析
    3.2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3.3 正交实验对运行参数的优化研究
        3.3.1 正交试验性能指标的确定
        3.3.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3.4 最优工况下运行效果分析
        3.4.1 COD的去除效果分析
        3.4.2 NH_4~+-N的去除效果分析
        3.4.3 TN的去除效果分析
        3.4.4 TP的去除效果分析
        3.4.5 SS的去除效果分析
    3.5 污泥增殖特性与沉降性能分析
        3.5.1 污泥增殖特性分析
        3.5.2 MLVSS/MLSS的变化
        3.5.3 污泥的沉降性能
    3.6 本章小结
4 氮磷深度控制与运行优化研究
    4.1 MBR辅助化学除磷优化研究
        4.1.1 PAC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4.1.2 连续恒量投加铝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4.2 组合工艺MBR膜污染控制
        4.2.1 PAC不同投加量对上清液SMP的影响
        4.2.2 PAC的投加对膜组件TMP的影响
        4.2.3 PAC的投加对污泥粒径的影响
        4.2.4 膜组件外观对比
        4.2.5 膜污染扫描电镜分析
    4.3 化学除磷对COD和NO_3~--N去除效果影响
    4.4 深床滤床优化研究
        4.4.1 碳源不同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4.2 碳氮比不同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4.3 不同滤速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设计与运行
    5.1 工程概况
    5.2 工艺流程
    5.3 工程设计与构筑物设计参数
    5.4 主要工艺设备
    5.5 工程现场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5.6 运行效果
        5.6.1 对COD的去除效果
        5.6.2 对NH_4~+-N的去除效果
        5.6.3 对TN的去除效果
        5.6.4 对TP的去除效果
        5.6.5 对SS的去除效果
    5.7 运行成本
    5.8 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 致谢

(5)基于激光表面织构技术的掺硼金刚石电极预处理工艺研究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掺硼金刚石的研究现状
        1.2.1 掺硼金刚石的性质
        1.2.2 掺硼金刚石的制备
        1.2.3 掺硼金刚石的应用
        1.2.4 掺硼金刚石电极存在的问题
    1.3 衬底表面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1 金刚石涂层衬底预处理技术
        1.3.2 激光衬底预处理技术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实验材料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
        2.2.1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2.2.2 纳秒脉冲激光系统
    2.3 电极性能表征设备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2 拉曼光谱
        2.3.3 角接触测量仪
        2.3.4 X射线衍射
        2.3.5 洛氏压痕测量
        2.3.6 四探针电阻仪
        2.3.7 电化学工作站
    2.4 实验材料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秒激光衬底预处理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激光预处理提高电极膜基结合性能研究
        3.2.1 实验方案选择
        3.2.2 激光预处理方法及参数
        3.2.3 涂层沉积方法及参数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衬底性能及涂层性能初步评价
        3.3.2 单脉冲能量对衬底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3.3.3 扫描间距对衬底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3.3.4 单脉冲间距对衬底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3.3.5 激光预处理提高膜基结合性能原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面掺硼金刚石电极沉积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双面掺硼金刚石电极沉积工艺
        4.2.1 掺硼方式选择
        4.2.2 沉积实验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热丝温度对涂层的影响
        4.3.2 碳源浓度对涂层的影响
        4.3.3 掺硼浓度对涂层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掺硼金刚石电极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掺硼金刚石电极性能表征
        5.2.1 电极电化学性能表征
        5.2.2电极加速寿命实验
        5.2.3 电极电解水性能研究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电极电化学性能
        5.3.2 电极寿命评价及失效机理分析
        5.3.3 电极电解水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超滤技术在喷水织机废水回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质状况
2 系统及设备介绍
    2.1 项目概况
    2.2 系统工艺流程介绍
    2.3 超滤系统
3 系统运行效果
4 经济效益分析
5 总结

(7)BAF处理焦化尾水和钢厂杂排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1.1 污水站设计进水水质
    1.2 污水站处理工艺流程
    1.3 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
        1) 一级曝气生物滤池。
        2) 二级曝气生物滤池。
2 曝气生物滤池的调试及运行
    2.1 挂膜启动阶段
    2.2 生物膜的培养及驯化阶段
        2.2.1 BAF低负荷运行阶段
        2.2.2 BAF高负荷运行阶段
3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
4 结论

(8)沙钢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设计及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 设计进、出水水质
2 设计工艺流程
3 主要构筑物设计
4 设计特点
5 运行效果
6 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总结

(9)混凝气浮—两级BAF-全自动净水器处理钢厂杂排水的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杂排水的定义
    1.2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1.2.1 国内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状况
        1.2.2 国外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状况
    1.3 焦化尾水的水质特点
    1.4 焦化尾水处理新技术的研发情况
        1.4.1 曝气生物滤池
        1.4.2 活性炭吸附
        1.4.3 电化学氧化法
    1.5 课题的产生、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产生
        1.5.2 研究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污水站处理能力与进、出水水质的要求
        2.1.1 处理能力的确定
        2.1.2 进水水质的情况
        2.1.3 具体的配水措施
        2.1.4 处理后的出水水质
    2.2 工艺流程的选择
    2.3 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
        2.3.1 工艺流程图
        2.3.2 主要处理单元的特点
    2.4 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
        2.4.1 加压溶气气浮装置的设计参数
        2.4.2 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
        2.4.3 全自动净水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调试
    3.1 调试前的准备
        3.1.1 调试人员培训
        3.1.2 化验分析
        3.1.3 常用药剂和器材
        3.1.4 试车
    3.2 气浮池的调试研究
        3.2.1 调试期间各阶段气浮池实际进水水质与水量的测定
        3.2.2 气浮池投加絮凝剂种类的选择
        3.2.3 气浮池加药量的初步确定
        3.2.4 气浮池最佳加药量的确定
        3.2.5 进水水量和水质的波动对气浮出水的影响
        3.2.6 影响气浮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3.2.7 气浮池处理杂排水的处理效果的评价
    3.3 两级BAF 的调试研究
        3.3.1 自然培菌阶段BAF 挂膜情况的研究
        3.3.2 BAF 的接种过程研究
        3.3.3 接种后BAF 挂膜情况的研究
    3.4 全自动净水器的出水效果
    3.5 调试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采取相应对策
    3.6 工程中还存在的不足
    3.7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10)气浮+BAF在焦化尾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焦化废水
        1.1.1 焦化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1.1.2 焦化废水的治理现状
    1.2 焦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1 物化法
        1.2.2 生物处理法
        1.2.3 新处理技术
    1.3 处理工艺的选定
        1.3.1 主体工艺的确定
        1.3.2 预处理工艺的选定
    1.4 气浮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5 BAF 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6 课题来源、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意义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工艺流程
    2.1 工程概况
    2.2 进、出水水质要求
    2.3 处理工艺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艺原理及设计参数
    3.1 气浮的工艺原理及设计参数
        3.1.1 气浮的机理分析
        3.1.2 溶气气浮的优点
        3.1.3 影响气浮工艺的因素
        3.1.4 气浮的工艺参数
    3.2 BAF 净化机理及工艺参数
        3.2.1 生物膜的净化机理
        3.2.2 BAF 的工作原理
        3.2.3 BAF 的工艺特点
        3.2.4 影响BAF 运行的主要因素
        3.2.5 BAF 工艺参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调试运行及结果分析
    4.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4.2 工艺调试
        4.2.1 第一阶段
        4.2.2 第二阶段
        4.2.3 第三阶段
        4.2.4 第四阶段
    4.3 非电控全自动净水器
    4.4 投资、运行成本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及处理对策
    5.1 与气浮相关的异常状况
        5.1.1 天气对气浮的影响
        5.1.2 刮渣机效率低
    5.2 与BAF 相关的异常状况
        5.2.1 BAF 曝气不均匀
        5.2.2 BAF 反冲洗问题
        5.2.3 滤料磨损
    5.3 其他问题
        5.3.1 水量不足
        5.3.2 进水水质超标
        5.3.3 进水氨氮浓度变化
        5.3.4 净水器出水COD 浓度变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净水器反冲污水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PV的梯级净水系统在农村水污染地区的应用研究[D]. 任婕灵. 广西大学, 2021(12)
  • [2]工业用水净化设计与实现[D]. 罗廷庆. 南昌大学, 2021
  • [3]阵发式煤尘捕集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D]. 郭鹏昊. 山东大学, 2021(09)
  • [4]A2/O-MBR组合工艺运行优化与氮磷深度控制研究[D]. 邓妍.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5]基于激光表面织构技术的掺硼金刚石电极预处理工艺研究及性能评价[D]. 许晨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超滤技术在喷水织机废水回用中的应用[J]. 冯晓强. 工业水处理, 2016(07)
  • [7]BAF处理焦化尾水和钢厂杂排水的研究[J]. 刘剑平,赵娜,肖林,徐焱. 环境工程, 2010(04)
  • [8]沙钢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设计及运行[J]. 杜战鹏,曾磊,雷晓静,李恒,马新明,林盛培. 中国给水排水, 2010(14)
  • [9]混凝气浮—两级BAF-全自动净水器处理钢厂杂排水的调试研究[D]. 张娇. 燕山大学, 2010(08)
  • [10]气浮+BAF在焦化尾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沈雅琴. 燕山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净水器处理反冲洗污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