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一年退耕还林18.8万亩

辽源一年退耕还林18.8万亩

一、辽源一年退耕还林18.8万亩(论文文献综述)

关斌[1](2021)在《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压环保在我国已成新常态。随着终身问责制、一票否决、党政同责、军令状、环境离任审计等考核措施的实施,中央政府已将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历史高度。在严监管态势下,尽管我国环境治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诸如“重发展、轻保护”“胡作为、乱作为”“环保一刀切”“表面整改、敷衍整改”“打折扣、搞变通”“无视公民诉求”等偏差行为。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激化了公共价值冲突,诱导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出现了偏差行为并进而影响了其环境治理效率。因此,随着我国环境治理逐步进入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深水区,我们在看治理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偏差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关注、警惕和反思。如何协调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破解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压力型体制”的分析框架入手,以公共价值理论(Public Value Theory)、价值多元论(Value Pluralism Theory)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为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五个紧密联系的关键问题:(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对其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否会激化公共价值冲突?具体会激化哪些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4)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下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了什么样的作用和角色?(5)针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有哪些协调路径?本研究选取我国216个地市级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综合使用了数据包络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Python网络爬虫技术、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方法(Computer-Aided Text Analysis)、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技术、冲突关系模型(Conflicting Relations Model)、非线性中介和调节模型、面板数据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关系。针对所提研究假设,本文首先检验了地方政府承受的财政压力、绩效压力、竞争压力及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其次检验了多重压力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接下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的作用机制;最后,本研究结合调节效应模型、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Bootstraping方法分别从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声誉威胁四个方面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最终共得出了五方面的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不同类型的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不同。首先,财政压力会显着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对于环境治理效率具有“双刃剑”效应,适当的绩效压力具有显着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但是当绩效压力过大时,将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另外,竞争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存在着“U”型影响,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地方政府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开展“逐底竞争”行为,进而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当地方政府承受的竞争压力过大时,反而会出现“退赛效应”,弱化了其通过“逐底竞争”而实现经济赶超的意愿,进而缓解了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激化地方政府公共价值冲突的重要因素。首先,财政压力会激化“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其次,绩效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面临的“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了非线性的“U”型关系;再次,研究发现竞争压力会显着激化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即“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问题,且二者之间同样呈现出非线性关系;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会显着激化“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文称之为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会影响地方政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都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因为公共价值冲突的发生让地方政府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让环境治理变成了一个棘手问题,进而容易出现一系列偏差行为,诸如“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保“一刀切”“一律关停”“开口子、开绿灯”等行为,因此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是本研究同时发现,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4)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首先,财政压力以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以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发挥其“双刃剑”效应;再次,竞争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是以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中介机制的,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是竞争压力诱发地方政府出现“退赛效应”的关键节点;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之所以会正向积极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5)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四个协调路径。首先,环保垂直管理可以对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所扮演的中介作用起到了负向调节效应,即当地方政府实施环保垂直管理,可以有效弱化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在财政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的中介作用;其次,公众参与具有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和纠偏作用,可以显着负向调节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负向关系,即当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负面影响;类似的,绿色技术创新负向调节了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当一个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不利影响;最后,当地方政府受到了声誉威胁时,可以显着强化公共舆论压力对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进而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本研究的创新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揭示了环境治理中多元化的公共价值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冲突的内在逻辑,对于识别公共价值冲突产生的根源和背景,理解公共价值冲突的演化路径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不仅对其影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而且揭示了其作用机理,对于打开公共价值“黑箱”有一定贡献;另外,本研究在实证分析公共价值冲突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破解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本研究将公共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基于中国情景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棘手问题”,对于推动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提高其解释力和应用潜力具有一定的贡献。

向雁[2](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赵悦[3](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于婷婷[4](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赵彪[5](2019)在《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辖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学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十九大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作为调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市辖区正好处于纵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横向的城市空间布局重构的焦点所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转型,还包括社会体制转型和政治体制转型,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城市化支撑,市辖区的科学合理设置对于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促进农民转变为市民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体制维度和空间维度,探究市辖区应该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设置,以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外需不振、投资乏力,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作为最大的内需,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城市等级化造成的发展严重失衡、公共服务之车与建制之马不匹配、人口频繁流动与真实分布造成的资源错位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社会的构成中心,其发展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城市问题实质上也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当前的城市化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等问题,共有2.7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期的家庭分割对家庭关系、子女身心健康、老人养老等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解决这些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形成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就有必要对市辖区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伴随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实践需求的不断增加,行政区划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在研究视角、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关于市辖区改革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本研究在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性治理、尺度重构、施坚雅区域体系等理论,运用了GIS和RS技术,通过对市辖区的体制内涵、演化历程、发展路径、调整模式、作用机制和政策绩效的研究,探索当前我国城市型政区体制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强调了降低体制成本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市辖区改革对于破除城市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意义重大。二是提出了行政区划研究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多重思维,市辖区改革必须与城市化和行政区划改革两个更宏大的系统相对接,才能看清当前市辖区面临的复杂问题及其改革方向。三是详细分析了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及其转换逻辑,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是把“双刃剑”,若实际经济发展中行政区划“不需要调整的调了”,或“需要调整的没调”,都会产生体制与现实的“矛盾”,要把行政区划当作一种资源,做到有效化解矛盾,真正推进行政区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四是阐述了建国以来市辖区设置可分为大幅调整期、波动上升期、地市合并期、大城市主导期和战略引领期,市辖区设置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是论述了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的调整路径、主要模式和空间差异,发现市辖区设置呈由东向西逐步推进,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两种扩张路径相结合,“大区制”和“小区制”两种偏向共存的特征,提出市辖区变动可以分为规模增减、结构调整、建制转换三种模式。六是分析了当前我国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体制障碍和空间瓶颈,其中市辖区设置的体制障碍包括市与市辖区、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市辖区设置的空间瓶颈主要包括城市型政区地域化、市辖区面积过小、市辖区建制缺失和市辖区空间结构不合理四类,并对各类问题分别举例说明了其作用机制。七是发现了近年来我国撤县(市)设区显着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撤县(市)设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中小城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县(市)改区效果更加显着,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也具有最佳调整期,并以大西安建设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具体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市辖区优化设置的对策建议:(1)基于城市群思维统筹推进市辖区空间优化布局。城市群内要重点考虑(培育形成网状城镇体系),根据城市群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重要发展轴线上(重在培育发展轴),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非关键地区(重在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重点优化中心城区的行政区划,有效回应其市辖区规模不适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其次着重布局区域次中心城市,再次是县级市等其他中小城市,不同等级的城市空间距离要适度,特大镇问题的解决也要优先考虑城市市辖区的发展需求。(2)重点解决大城市市辖区规模不适度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只有大城市的区划先行调整好了,城市群内部的次一级区划调整才能进行,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区划调整是上位规划,只有上位规划调整了,才能落实次一级的区划调整,大城市行政区划界线的划定落实,将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大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群布局优化的重点。(3)调整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的行政区划设置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共同作为历史政区边界的划定原则,造成一些完整的生态环境单元被不同的行政边界所人为分割,加大了行政区交界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要优化行政边界的设置原则,可基于实际情况跨河流设置行政边界。(4)市辖区调整应重点关注城市的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只有在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都较大的情况下才需要增设市辖区,在开发强度大、发展潜力小的城市,更需要进行内部城市空间重构,区县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增设市辖区时,首先要看中心城区是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其次看拟设市辖区是否具有典型的城市型政区特征,再次要符合地域相邻、紧密相连的条件。

李晨曦[6](2019)在《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8.4万吨,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1623.9万吨,增长50305.5万吨,年均递增2.56%。与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相伴的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粮食生产出现“三量齐增”、“三高并存”的局面,粮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配置紊乱等。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20世纪40年代吉林省玉米、大豆、杂粮约各占粮食总产量的1/3。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玉米生产持续增长。2015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所占份额达到7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基本呈现“玉米型”单一格局。当前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粮独大”,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一是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过高。二是吉林省玉米产量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过高。面对这些问题,探究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未来的优化方向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国家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可以为吉林省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提高政策目标瞄准性提供决策借鉴,能够为下一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利用1949-2017年吉林省相关统计资料,梳理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近70年的演变进程,厘清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寻粮食生产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基于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的分析,根据既有的粮食生产结构,对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窥见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探讨未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方向。(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应该坚持在玉米生产优势的客观前提下进行。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是历史演变的过程,目前“玉米独大”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对玉米有最好的适应性。二是玉米的科技进步最显着,取得了高产作物的地位。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为玉米生产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较厚的基础。(2)在市场供求关系下,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生态可持续原则和产业协调发展原则。总体优化思路是以纵向层级优化为主,横向层级优化为辅,将横向层级优化和纵向层级优化相结合。从目前的市场供求看,横向层级优化的空间较为有限。因此,以作物质量、用途以及所连带的产业为优化的突破口,实现纵向层级的优化更能发挥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实质效果。(3)各层级具体优化方向即:横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稳、减、增”的方向。“稳”即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玉米优势区的玉米种植。“减”即适当减少玉米非优势区的种植面积,调减籽粒玉米。“增”即适当增加大豆及其他杂粮的种植。根据区域发展布局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在粮食生产结构中,将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种植面积比重设计调整为6:1.5:1.5:1。纵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优粮、扩经、增饲、促牧”的方向。最主要的就是玉米内部结构要按照三元结构来调整。促进形成主粮、饲草、杂粮三元格局,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结构,推动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农业发展趋势。

郭灵计[7](2019)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四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18年是四平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企业经营异常艰难、金融信贷全面收紧、固定资产投资直线下跌、债务风险解决难度加

王超[8](2018)在《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每年的全国“两会”和东北地区地方“两会”上,都有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强烈呼吁重视黑土地保护问题。在学术界,专家学者多年坚持开展黑土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在黑土地保护的技术层面、政策层面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强化黑土地保护的设想和具体建议。从相关文献来看,各方面专家学者对黑土地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吉林省黑土地地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吉林省21个县份土壤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榆树、农安、长岭、永吉四个典型县份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吉林省黑土地变化的总体判断,即:黑土区土壤有机质下降幅度比较明显,西部黑土区中低产田增加幅度比较明显,东部黑土区中高产田面积增加比较明显。(2)分析黑土地地力影响因素。吉林省黑土区地貌类型复杂,土壤垂直分布明显,虽然开发垦殖时间不长,但由于土地使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造成土地输出量大,输入量小,破坏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生产潜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率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具体从自然因素、耕作方式、生态破坏三个方面分析了黑土退化的原因。(3)阐述黑土地保护的耕作措施。耕作方式的变化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变化,黑土地保护必须强化耕作技术的创新。本文中集中阐述了探索换茬与轮作、推广大田作物科学化耕作、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深耕与秸秆还田等适用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4)阐述黑土地保护的生态措施。任何土壤都是在一定气候、地形条件下生物因素和母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随着成土条件的发展而变化。同时,土壤本身的变化也对环境因素产生影响。保护黑土地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框架下研究其内在和外在的协调统一。本文中对水资源保护、林业资源保护、草地资源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土壤环境保护进行了阐述。(5)阐述黑土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在全面梳理现行与黑土地保护有关的政策的基础上,分析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关于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政策碎片化、薄弱化的问题,以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够、社会监督缺失、相关法律缺位等问题。关于政策建议主要提出了整合现有土地政策、强化黑土地保护政策、保护调动农民积极性、建立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和加强立法等建议。

路昌[9](2018)在《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阶段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近年来不论是在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实践案例方面,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如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京津冀协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案例,重要性日益突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老工业基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规划实施区域协调性偏低、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现行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了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振兴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通过规划调整推动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协调、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开展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探讨,推动东北地区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实施效果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创新“多规合一”的协调机制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思路和方法的研究。粮食主产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其土地利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但是现有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关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实现土地利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基本理论基础,首先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构建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以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结果和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然后,以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作为规划的区域划分方案,依据差异化的土地发展战略确定不同类型区各项规划指标的调控策略;最后,选取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验证构建的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规划编制相关理论基础,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念确定为:以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分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案,通过对区域整体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2)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至2015年的总体评价得分仅为79.52,等级为“一般”,规划整体实施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较好地完成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控制指标矛盾突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偏低、规划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重视不足、规划的社会意识度亟待加强等问题。(3)1995~2015年间,东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81持续下降至0.575,研究期间东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和生活用地持续增加,前期剧烈后期趋缓;三生用地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各类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研究期间辽宁省较为发达、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较为落后的区域差距格局依然存在,研究后期则有所缓和。(4)以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共有18项指标,其中保留现行规划指标体系中的12项指标,将现行指标体系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3项指标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新增水域面积、生态用地比例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3项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在较好的兼顾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各个方面。(5)构建的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反映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的自然本底条件、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征,其中土地发展潜力相关指标的选取不应只单纯反映经济效益,应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考虑在内,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潜在的发展潜力。(6)东北地区可划分成3种类型共12个分区,各分区之间土地利用条件、开发程度、发展潜力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由北向南基本上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区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高,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粮食生产区是农业生产集中区域,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少量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适度增加林地面积;林农生态区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低,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林地面积,保持耕地面积稳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7)在构建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约束下,利用多目标规划法得到了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7.51%、6.14%、6.35%。优化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分别为2303.97亿元、526.84亿元、487.17亿元、3317.98亿元,优化方案全面优于现行规划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区“优先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需求,其次满足生态安全需求,协同平衡经济发展需求”的整体土地利用发展策略。本研究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框架,并针对东北地区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基于不同类型分区构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最终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验证了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通过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区域(市、县)级别通过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侧重方案,进而在地区(全国、省)级别最终实现统筹满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陈佳[10](2018)在《干旱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的脆弱性—恢复力整合研究 ——以甘肃民勤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西北乡村干旱环境变化、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等促使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评估这种变化对乡村可持续性的影响,本文按照“环境变化与社会变迁—乡村转型适应—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变化—乡村人地系统演进”的逻辑思路,以甘肃省民勤绿洲为例,对乡村人地关系演化与适应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构建脆弱性-恢复力整合分析框架,从乡村适应出发,对乡村系统脆弱性-恢复力演化评估,界定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态势;进而,以适应性循环与扰沌理论为指导,通过量化数理分析,明确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恢复力演化的动力因素,探索系统动态时间演化效应,农户适应能力对乡村演化影响的尺度效应,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作用机制。最后,总结乡村人地演化适应路径,在对案例地人地系统演化反思基础上,基于系统适应性管理理念提出乡村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优化策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国内研究进展的梳理,在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和演化过程的理论探讨基础上,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的脆弱性-恢复力整合分析框架。研究认为乡村人地系统是由核心层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构成,其与关联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反馈关系,外部环境的风险冲击将会推动乡村人地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变化。乡村系统受外部风险扰动的暴露度、敏感性和调整适应的恢复力大小直接关系系统演化趋势与发展态势。系统脆弱性-恢复力因果反馈循环是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的动力,系统反馈循环作用的结果将推动系统不断演化发展到不同阶段,乡村人地系统一般经历开发利用、稳定守恒、释放混乱和更新重组四个适应循环阶段。(2)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迁,系统阶段特征存在显着差异。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1990年)乡村生态系统逐步恶化,传统农业生产扩张推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乡村人口温饱问题解决,乡村社会文化与观念更新。市场经济改革时期(1990-2002年),粗放式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剧生态恶化,但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下农业经济收入大幅提升,乡村社会关系网络重构。生态环境治理时期(2002-至今),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缓解了乡村人地系统矛盾,生态恶化态势得到遏制。人民生活水平与社会保障不断提升,但生态治理与乡村发展利益矛盾突出,社会关系网络分化。(3)适应管理策略决定系统脆弱性-恢复力作用效应,影响乡村人地系统发展态势及演化路径,有效的适应模式(行动)能促进系统恢复力提升,降低系统脆弱性。30年来,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模式不断演变,政府适应行动由被动适应向以水资源调控与经济结构调整为主导的主动适应策略转变,而农户生计适应行为表现出以农业转变主导的生计多元化转向。(4)通过构建脆弱性-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对近30年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恢复力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7年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总体呈现出“南降-北升”的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南低-东北高”的格局。而系统恢复力总体下降,空间分布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格局。其次,1990-2017年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恢复力正循环效应不断强化,乡村人地系统发展态势好转。但系统发展态势空间上出现两极分化格局,湖区乡村人地系统受高脆弱性主导。(5)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是影响乡村人地系统的动力因素、作用机制以及系统适应演化路径所构成的系统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地理环境、水资源匮乏加剧的生态环境恶化是民勤县人地系统脆弱性的根源。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理想的恢复力一直受限于生态、经济恢复力不足。各时期系统演化的主控因素不同,其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也迥异,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的时间效应受人类活动强度、水资源变化、政府政策以及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影响,而农户自然资源利用及方式、认知学习能力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对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存在尺度效应。(6)基于扰沌理论揭示了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自改革开放(1978年)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适应循环过程。其中,1978-1990年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处于持续稳定的阶段;1990-2007年人地系统发展由持续稳定向释放混乱阶段转变;2007年-至今人地系统向更新重组阶段转变。(7)基于适应性管理理念提出了乡村人地系统适应路径优化的思路与策略。在乡村尺度上,首先,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乡村生态治理与管理;其次,实施科学有效的水资源调控,不断“开源节流”,进行水资源调控动态监测与评估,以“农户导向”推动水资源管配方案修订,推进水价改革。最后,以效益与节水为导向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探索生态农业差异化发展机制,不断创新与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在农户尺度上,首先,政府生态治理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尊重农民意愿与话语权,保障农户主体地位。其次,政府应引导农户以市场效应导向的生产结构调整,打开农产品销路,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最后,农户自身应增强教育投入和参与农业技术等培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选择多元化适应策略,避免被动和单一生计适应策略风险。

二、辽源一年退耕还林18.8万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源一年退耕还林18.8万亩(论文提纲范文)

(1)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1.5.1 理论视角的创新
        1.5.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压力型体制与多重压力相关文献综述
        2.1.1 压力型体制
        2.1.2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
    2.2 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2.2.1 价值“一元论”和价值“多元论”
        2.2.2 多元价值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2.2.3 公共行政中的价值冲突
    2.3 公共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2.3.1 公共价值的内涵
        2.3.2 公共价值的多元化属性
        2.3.3 公共价值的邻近性与集群性
        2.3.4 公共价值冲突发生的理论基础
        2.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内涵
    2.4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偏好
        2.4.1 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
        2.4.2 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
        2.4.3 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
        2.4.4 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
    2.5 现有研究评述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2.5.1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2.5.2 本研究的定位及试图填补的缺口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3.1.1 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1.2 绩效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1.3 竞争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1.4 公共舆论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2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3.2.1 财政压力与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
        3.2.2 绩效压力与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
        3.2.3 竞争压力与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
        3.2.4 舆论压力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
    3.3 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3.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4 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3.5.1 环保垂改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3.5.2 公民参与的调节效应
        3.5.3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
        3.5.4 声誉威胁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4.1 样本
    4.2 变量测量
        4.2.1 环境治理效率
        4.2.2 公共价值冲突
        4.2.3 财政压力
        4.2.4 绩效压力
        4.2.5 竞争压力
        4.2.6 公共舆论压力
        4.2.7 环保垂直管理
        4.2.8 公民参与
        4.2.9 绿色技术创新
        4.2.10 声誉威胁
    4.3 控制变量选取
        4.3.1 工业化程度
        4.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4.3.3 人均GDP水平
        4.3.4 人口密度
        4.3.5 地方政府规模
        4.3.6 外商投资规模
        4.3.7 失业率
        4.3.8 社会组织规模
    4.4 计量方法
        4.4.1 “U型”或“倒U型”关系检验
        4.4.2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4.4.3 非线性中介关系检验
        4.4.4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
        5.1.2 相关性分析
    5.2 假设检验
        5.2.1 财政压力、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2 绩效压力、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3 竞争压力、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4 公共舆论压力、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5 环保垂直管理的调节作用
        5.2.6 公众参与的调节作用
        5.2.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5.2.8 声誉威胁的调节作用
    5.3 稳健性检验
        5.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5 环保垂直管理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3.6 公众参与的调解效应检验
        5.3.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
        5.3.8 声誉威胁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
        6.1.2 多重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6.1.3 不同类型的公共价值冲突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不同影响
        6.1.4 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
        6.1.5 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和声誉威胁可以起到不同类型的调节作用
    6.2 理论贡献
        6.2.1 发现了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
        6.2.2 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作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6.2.3 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6.2.4 强化了公共价值理论的解释力、应用潜力和实证基础
        6.2.5 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了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6.2.6 拓宽了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场域
        6.2.7 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双刃剑”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6.3 政策建议
        6.3.1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行环境治理绩效的公共价值建构
        6.3.2 环境治理要合理施压,注重统筹有序推进
        6.3.3 进一步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确保环境监察执法的独立性
        6.3.4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6.3.5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和引导机制
        6.3.6 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过声誉机制强化震慑效应
        6.3.7 培养绿色 GDP税源,建构绿色 GDP考核体系
第七章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7.1 研究的不足之处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1.3.2 景观脆弱性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1.4 研究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2.1.4 人地关系理论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2.4.1 指标体系法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3.1 乡村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3.3.3 自然环境景观
        3.3.4 聚落景观
        3.3.5 经济景观
        3.3.6 文化景观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4.2.1 脆弱性三要素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筛选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评价单元选取
        5.1.3 评价指标体系
        5.1.4 数据来源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1 因子分级方法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6.2.1 目标体系
        6.2.2 规划衔接
        6.2.3 规划模式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市辖区行政区划改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行政分割与政府碎片化问题
        2.1.2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经济发展
        2.1.3 行政区划与财政体制改革
    2.2 国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城镇化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2.2.2 行政区划制度与市制改革取向
        2.2.3 市辖区体系改革与建制创新
    2.3 相关述评与本文的切入视角
第三章 基本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行政区划
        3.1.2 县
        3.1.3 县级市
        3.1.4 市辖区
    3.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比较辨析
        3.2.1 县与县级市的体制差异
        3.2.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
        3.2.3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转换
    3.3 相关理论基础
        3.3.1 整体性治理理论
        3.3.2 尺度重构理论
        3.3.3 施坚雅区域体系理论
        3.3.4 其他相关理论
第四章 经济结构转型与市辖区体制变迁的阶段与脉络
    4.1 阶段一(1949-1957):体制转轨下市辖区的大幅波动与逐步规范
    4.2 阶段二(1958-1977):投资规模与粮食产量的双重制约
    4.3 阶段三(1978-1997):经济分权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阶段四(1998-2011):土地财政催化大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
    4.5 阶段五(2012 年以来):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布局引领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我国城市市辖区空间扩展的基本趋向与主要模式
    5.1 城市布局调整与市辖区扩展的演化路径
        5.1.1 由东向西逐步推进
        5.1.2 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
        5.1.3 “大区制”和“小区制”
    5.2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模式
        5.2.1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
        5.2.2 市辖区设置的主要模式
    5.3 市辖区设置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5.3.1 我国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状况
        5.3.2 各省市辖区设置的现实需求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6.1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其影响
        6.1.1 市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6.1.2 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6.2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空间瓶颈及其影响
        6.2.1 城市型政区地域化问题
        6.2.2 市辖区面积过小问题
        6.2.3 市辖区建制缺失问题
        6.2.4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问题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与城市发展:市辖区调整的政策效果评估
    7.1 研究回顾与理论假说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来源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基准回归结果
        7.3.2 异质性分析
    7.4 稳健性检验
        7.4.1 平行趋势检验
        7.4.2 改变控制变量
        7.4.3 灯光指数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与市辖区改革:以大西安为例
    8.1 大城市市辖区改革是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焦点
        8.1.1 城市空间布局重构也是体制改革
        8.1.2 中小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城市
    8.2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瓶颈与“大西安”的战略突破
        8.2.1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建设大西安
        8.2.2 行政区划改革:大西安建设的必由之路
    8.3 大西安行政区划不合理导致的主要问题
        8.3.1 城三区的城市管理问题
        8.3.2 西咸新区发展的问题
        8.3.3 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问题
        8.3.4 咸阳城市衰落的问题
    8.4 基于城市群思维重构大西安行政区划新格局
        8.4.1 推动西安向北跨河发展
        8.4.2 妥善解决咸阳出路问题
        8.4.3 加快渭北地区设市进程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
    2.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进程
    2.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的因素分析
    3.1 自然条件
    3.2 市场因素
    3.3 科技因素
    3.4 政策因素
第四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
    4.1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依据
    4.2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指标
    4.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分析
第五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及优化方向
    5.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
    5.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原则
    5.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方向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二、今年主要目标及重点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名词解释

(8)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1.1.2 东北黑土地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1.1.3 东北黑土地在退化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黑土地自然情况的研究
        1.3.2 关于黑土地退化原因的研究
        1.3.3 关于加强黑土地保护对策的研究
    1.4 理论基础
        1.4.1 施肥基本原理
        1.4.2 土壤生态理论
        1.4.3 协同理论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数据来源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吉林省黑土地基本情况与典型地区调查
    2.1 黑土地基本情况分析
        2.1.1 土壤有机质分布
        2.1.2 土壤氮分布
        2.1.3 土壤磷分布
        2.1.4 土壤钾分布
    2.2 黑土区地力变化态势分析
        2.2.1 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
        2.2.2 西部黑土区中低产田增加
        2.2.3 东部黑土区中高产田面积增加
    2.3 黑土地调查与评估方法
        2.3.1 调查方法
        2.3.2 调查内容
        2.3.3 调查步骤
        2.3.4 评价路线
        2.3.5 评价内容
        2.3.6 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黑土区地力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因素
        3.1.1 气候
        3.1.2 其它自然因素
    3.2 耕作方式
        3.2.1 现行耕作方式对土壤剖面构型的影响
        3.2.2 现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3 现行耕作方式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3.2.4 种植结构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3.2.5 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3 生态破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耕作方式转变
    4.1 合理安排农作物轮作
    4.2 推广大田作物科学化耕作
        4.2.1 改进传统耕作方式
        4.2.2 推广玉米“垄侧栽培”生产模式
        4.2.3 推广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
    4.3 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4.3.1 农田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
        4.3.3 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使用
        4.3.4 主要作物的化肥施用量
        4.3.5 加强农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
    4.4 推进机械深耕、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
        4.4.1 机械深松整地
        4.4.2 秸秆还田
        4.4.3 增施有机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生态系统建设
    5.1 水资源保护
        5.1.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5.1.2 黑土区水资源保护的原则
        5.1.3 黑土区水资源保护
    5.2 林业资源保护
        5.2.1 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5.2.2 黑土区林业保护的总体方向
        5.2.3 林业资源保护的重点项目
    5.3 草地资源保护
    5.4 湿地资源保护
    5.5 土地资源保护
    5.6 土壤环境保护
        5.6.1 土壤污染
        5.6.2 土壤污染的特点
        5.6.3 土壤污染现状
        5.6.4 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机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政策与存在的问题
    6.1 黑土地保护政策现状
        6.1.1 制度性政策
        6.1.2 具体政策措施
    6.2 黑土地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
        6.2.1 黑土地保护政策“碎片化”
        6.2.2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6.2.3 社会监督缺失
        6.2.4 相关法律缺位
    6.3 完善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建议
        6.3.1 建立黑土地保护政策整合机制
        6.3.2 保护调动农民积极性
        6.3.3 健全完善监督体制
        6.3.4 加强黑土地保护立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1.吉林省黑土地下降趋势
    2.黑土地退化的原因
    3.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情背景
        1.1.3 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1.5.2 两维图论聚类法
        1.5.3 多目标规划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7.1 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
        1.7.2 构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1.7.3 构建了“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第2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基础和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2.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2.1.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区位理论
        2.2.2 地域分异理论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2.3.1 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
        2.3.2 规划编制理念
        2.3.3 规划编制原则
        2.3.4 规划编制流程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2.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2.4.2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2.4.3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2.4.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条件
        3.1.3 水文条件
        3.1.4 土壤条件
    3.2 社会经济情况
        3.2.1 人口条件
        3.2.2 经济发展
        3.2.3 粮食生产
第4章 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4.1 数据来源与评判标准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判标准
    4.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确立
    4.3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指标的标准化
        4.3.2 权重的确定
    4.4 规划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4.4.1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4.4.2 规划实施成效分析
        4.4.3 规划实施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5.1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1.1 数据来源
        5.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5.2.1 规划指标体系的发展
        5.2.2 现行规划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5.2.3 规划指标体系的确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确定
    6.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目的和原则
        6.1.1 分区目的
        6.1.2 分区原则
    6.2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过程
        6.2.1 分区思路
        6.2.2 指标体系构建
        6.2.3 数据来源
        6.2.4 指标数值空间分布
        6.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6 两维图论聚类分析
    6.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6.3.1 经济发展区
        6.3.2 粮食生产区
        6.3.3 林农生态区
    6.4 各分区土地利用战略
        6.4.1 经济发展区土地利用战略
        6.4.2 粮食生产区土地利用战略
        6.4.3 林农生态区土地利用战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7.1 案例选择及数据来源
        7.1.1 区域位置概况
        7.1.2 自然环境条件
        7.1.3 社会经济概况
        7.1.4 数据来源
    7.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7.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7.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7.2.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7.3.1 现行规划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
        7.3.2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策略
        7.3.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7.3.4 规划控制指标预测
        7.3.5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方案确定
    7.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7.4.1 决策变量设置
        7.4.2 多目标函数建立
        7.4.3 约束条件设置
        7.4.4 优化方案分析
    7.5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5.1 法律手段
        7.5.2 行政手段
        7.5.3 经济手段
        7.5.4 技术手段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10)干旱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的脆弱性—恢复力整合研究 ——以甘肃民勤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对象选择及概况
        1.4.1 案例地选择依据
        1.4.2 案例地区位及概况
    1.5 研究数据与时段
        1.5.1 遥感影像及统计数据
        1.5.2 实地调查数据
        1.5.3 研究时段划定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回顾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
        2.1.2 人地(关系)系统
        2.1.3 脆弱性、恢复力、适应性
    2.2 基础理论与方法
        2.2.1 系统论
        2.2.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3 适应性循环理论
        2.2.4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乡村发展与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2.3.2 脆弱性和恢复力研究进展
        2.3.3 人地系统演化与适应研究进展
        2.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理论与框架建构
    3.1 乡村人地系统特征、结构和功能
        3.1.1 乡村人地系统基本特征
        3.1.2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要素
        3.1.3 乡村人地系统功能
    3.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因素
        3.2.1 自然环境因素
        3.2.2 人文环境因素
        3.2.3 人类活动因素
    3.3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3.4 乡村人地系统整合分析框架
        3.4.1 整合框架构建必要性
        3.4.2 整合分析框架构建
第四章 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过程与特征
    4.1 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概况
        4.1.1 自然环境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划分
    4.2 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乡村人地系统发展与特征(1979-1990年)
        4.2.1 乡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4.2.2 乡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
        4.2.3 乡村社会更新
    4.3 市场经济改革时期乡村人地系统发展与特征(1990-2002年)
        4.3.1 乡村生态整体恶化与局部治理
        4.3.2 乡村经济(粗放式)快速发展
        4.3.3 乡村社会发展与分化
    4.4 生态环境治理时期乡村人地系统发展与特征(2002-2017年)
        4.4.1 乡村生态系统综合治理
        4.4.2 乡村经济发展调整与转型
        4.4.3 乡村社会发展与变迁
第五章 脆弱性-恢复力整合的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演化
    5.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策略演变
        5.1.1 政府适应性管理政策
        5.1.2 农户生计适应行为
    5.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恢复力演化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数据处理与评估模型
        5.2.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化特征
        5.2.4 乡村人地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化特征
    5.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恢复力响应
        5.3.1 乡村人地系统主导态势变化
        5.3.2 乡村人地系统态势空间分异
第六章 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理
    6.1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内涵
        6.1.1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内涵解析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内容体系
    6.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动力因素
        6.2.1 数据处理与方法
        6.2.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脆弱性主控因素
        6.2.3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恢复力主控因素
    6.3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作用机制
        6.3.1 数据处理与方法
        6.3.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时间效应
        6.3.3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尺度效应
    6.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演化路径
第七章 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与优化策略
    7.1 民勤县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演化思考
        7.1.1 适应性管理与思路
        7.1.2 系统关键要素变化及影响
        7.1.3 系统适应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7.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路径优化策略
        7.2.1 因地制宜主导乡村生态适应管理
        7.2.2 科学有效的水资源调控与管理
        7.2.3 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发展模式
    7.3 农户尺度适应管理与策略
        7.3.1 确立农户适应主体地位
        7.3.2 强化生态移民和扶贫实施正效应
        7.3.3 推动农户自适应选择与认知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辽源一年退耕还林18.8万亩(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D]. 关斌.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D]. 赵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D]. 李晨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政府工作报告[N]. 郭灵计. 四平日报, 2019
  • [8]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机制研究[D]. 王超. 吉林大学, 2018(04)
  • [9]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 路昌. 东北大学, 2018(12)
  • [10]干旱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的脆弱性—恢复力整合研究 ——以甘肃民勤县为例[D]. 陈佳.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辽源一年退耕还林18.8万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