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敲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

10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敲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

一、国内外10家设计单位擂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雷天来[1](2019)在《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北川新县城为田野调查点,重点考察重建空间与北川灾后移民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分析北川人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以及由此形成“地方感”,从而理解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空间——地方”关系。本研究试图在经验层面增加关于中国灾后社会的研究,探索北川在灾后重建后的社会生态及变迁,并对其内在机理给予审视和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从交代选题缘和研究意义开始,论述灾后北川异地重建空间的特殊性,其研究的特殊意义;进而对“空间——地方”关系进行讨论,厘清“地方感”概念的来源、发展,从而论述日常生活视角于“地方”研究的重要性;再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本研究存在的突破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最后对研究方法以及田野点的选择等进行说明。第二章“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本章分别从北川县的历史背景、行政规划、人文地理、城镇生活等方面,对北川县的区域背景和地方历史地理进行大致梳理。通过追溯北川老县城空间形成的历史,以显示地震前的北川人自在状态下的生活环境,生长于斯的北川人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地方观念及生活方式,老县城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地方”,为当地人提供身份归属、认同和情感维系作用。而2008年的特大地震使北川老县城物理空间成为废墟的同时,也摧毁了当地人的生活空间和一处极为重要的“地方”,为北川人的生活带来阴影,并附上无数不确定性。第三章“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本章对地震后北川重建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国家权力和高规格重建标准等话语给予自身全权承担空间重建以合法性,并赋予新县城空间以“民族文化特色”、“绿色”、“科学”等“地方身份”。在此背景下,新县城之自然地理环境、区位格局、城镇面貌无处不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意义”,与老县城之空间格局、面貌产生强烈对比。此外,源于国家权力和专家系统的知识和话语也对新县城未来发展以框定,间接对城镇空间秩序和生活秩序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使空间商榷和文化调适成为北川人未来生活的重要主题,也意味着失去“地方”(家园)的北川人面临“地方”再造的问题。第四章“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本章从北川人安置社区温泉路上的一处“占道菜场”现象入手,讨论一个在中国社会常见的“违规”空间如何在新县城中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围绕“占道菜场”在新县城近十年的数度变迁,指出北川人对于占道经营现象态度的前后变化,这背后隐藏着特殊的社会心态和文化逻辑,即“占道菜场”并非主要由社会消费层次差异而衍生,也并非仅作为地方社会日常生活消费空间而存在,其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占道菜场”与地方传统生活“场”(集市)文化相关,其形成位置及其所带有的人气、热闹等特质,贴合北川人关于“场”的记忆、认知和想象;另一方面,“占道菜场”之所以于新县城超前的规划和严密的管理中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该空间作为灾后社会情感世界的依托而存在,这种特质是政府规划中的公共菜场所不具备的。在此背景下,当城镇空间治理与地方社会逐渐和解后,“占道菜场”以合理不合规的状态存在于新县城,尽管该空间之“身份”仍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新的富有情感内涵、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地方”正由此产生。第五章“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本章呈现的是灾后公共纪念空间——抗震纪念园空间的规划过程、使用情况及意象争议,描述抗震纪念园成为与北川人日常休闲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过程,并对该园未能成为北川人纪念地震灾害及遇难者的空间进行解释。就规划过程而言,抗震纪念园自空间规划到实体建筑落成过程中,持续体现出一个“去灾化”的思路和导引北川人走向未来新生活的理念。就使用情况而言,地方政府、商家、居民于抗震纪念园中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该园由一个以灾后纪念为主导意象的公共空间逐渐转化为公共日常休闲空间。就意象争议而言,北川人与非北川人不同的灾害记忆、认知导致形成迥异的空间评价,显示出灾害纪念(祭祀)于北川人灾后情感中的特殊意义。抗震纪念园引发意象争议背后,存在城镇空间公共规划层面和受灾群体关于纪念(祭祀)空间价值之认知差异,传统祭祀(信仰)与现代纪念(唯物主义生死观)之思维差异,现代城镇空间管理与祭祀活动的现实矛盾,灾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灾害议题之内在冲突,更隐藏着公共死亡事件背景下社会内部结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合法性因素)对于纪念(祭祀)空间和仪式的影响,以上问题使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纪念空间与纪念(祭祀)活动难以真正融合,而开辟于城镇偏僻处的多处祭祀空间则成为地方政府与北川人相互妥协下的产物。第六章“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本章主要围绕萨朗舞被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标志性羌族文化符号移植入安置社区的社区广场后引发的互动过程展开论述。改革开放后,萨朗舞先是被地方精英由茂县、汶川等羌族地区引进北川老县城,经由改编、重组,并成功实现萨朗舞舞蹈形式的在地化。地震后,萨朗舞成为国家向灾后重建空间容器中注入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尤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推进下,各安置社区配有专门的社区广场以进行萨朗舞日常训练,北川人的日常生活开始与萨朗舞产生了种种关联。尽管萨朗舞舞蹈形式及其隐含的羌族族群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长期引发北川人的质疑和争论,但在社区广场空间日复一日的舞蹈实践中,萨朗舞对于北川人的意义早已超越舞蹈本身,它转而为灾后安置社区培育起地方归属感和新的社区道德秩序,使社区广场成为新县城安置社区中新的日常生活中心和社区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空间,这在无形中增强和塑造了个体对社区、北川新县城的地方感和凝聚力,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确认自我身份归属的重要纽带。以上数章通过对北川新县城三处空间再生产过程的描述,论述北川人通过对规划空间所赋予的定义和情感,使“空间——地方”紧张关系得以改观,并由此建构新的“地方感”的过程。最后,研究试图提出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地方感”生成的主要构成维度,并指出灾后社会“空间——地方”关系的特殊之处。

宋明星[2](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周雪梅[3](2014)在《长沙湿地公园规划分析》文中认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本文选取了长沙梅溪湖湿地公园、洋湖湿地公园、松雅湖湿地公园和苏托垸湿地公园四个案例,从生物与生态、功能与布局、道路与交通、历史与人文、农民与安置、程序与方法六个方面,探讨城市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全文按照“提出问题——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提出了四个基本问题:(1)当代中国城市湿地和湿地公园面临着哪些压力与挑战?(2)长沙四个湿地公园规划是如何推进的,有何机缘?有何业绩?有何困惑?(3)长沙四个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有何异同,各自有什么优劣?(4)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划原则,又有哪些方法可循?本文分为四个章节对上述研究问题进行了思考。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及背景,相关概念及对象界定,并提出四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介绍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以城市湿地的生态环境、生活条件、社会功能和传统文化四个方面的现状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代城市湿地公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第三章选取了长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湿地公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场地条件、规划过程和规划内容三个方面,对四个城市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四个湿地公园规划的横向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同与异、优与劣;第四章结合国内外相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及过程分析,初步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原则与设计方法。城市湿地保护与公园规划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项研究仅仅有一个初步成果,展示笔者的一点思考和分析,笔者期待能够抛砖引玉,对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者有所启迪,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尽绵薄之力。

余慧[4](2012)在《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徐婷[5](2012)在《“一线一景”式地铁出入口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中国许多大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的进程中,地铁出入口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均呈现出标准化和系列化的特点。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对北京近几年建设的几条具有代表性的地铁线路上的地铁出入口展开研究,通过现场调研,揭示出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地铁出入口与相对复杂的城市空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继而挖掘问题背后不同层面的原因,再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地铁出入口的设计实例,总结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具体地阐释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界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并且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地铁出入口的发展沿革,阐述了地铁出入口形式和功能的演变,并且从规划形式、外观、与路面的位置关系、所在城市空间类型等多方面,对地铁出入口进行了分类。第三章从调查北京地铁出入口的现状入手,一方面,以“线”为单位,对北京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上的地铁出入口展开广泛的调查,了解现象和问题的总体状况,并对每条线路上的典型站点的地铁出入口进行重点调查;另一方面,对地铁使用者展开访问调查,了解普通市民的感受、评价和意见。最后,总结出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地铁出入口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将隐藏在地铁出入口“一线一景”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结为六点。第五章基于“一线一景”式地铁出入口造成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从宏观的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张薇[6](2010)在《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北京作为首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北京在五十年代末建设的国庆工程一直以“十大建筑”的名号影响着全国各地的潮流,80年代以来,北京建筑有长城饭店、建国饭店、香山饭店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建筑,也有“夺回古都风貌”口号下的创作总体混乱时期,也有世纪之交的国家大剧院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北京建筑的总体变化快,近十年来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总体面貌尚缺少专门的研究成果和总结性结论。本文对北京近十年建筑艺术风尚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形式三大潮流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梳理,总结出与前20至30年相比,现代主义建筑在实践中占主流地位;民族传统元素越来越呈隐性存在状态;西洋古典元素只在极个别情况下出现。北京建筑艺术风尚多样化,所受到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是多样化的。与前20至30年相比,行政干预主要针对政府主持的或者有政府投资的较大型的项目上,如奥运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建筑项目。近十年来,受到商品社会市场化的影响,开发商投资兴建的项目越来越多。开发商更注重其建设的项目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的属性,而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因为是以顾客为导向,注重社会大众的审美品位,因此在商品房领域大众的审美品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十年来媒体发展迅速,媒体在对大众的建筑艺术风格引导上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媒体更以其方便、快捷、自发性的、广泛参与更能反映大众社会心理而在逐渐壮大。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本身的商业属性和缺少建筑专业知识的背景下,这种引导并非准确无误。另外学术界作为专业人士,舆论导向作用也在显现。近十年来,建筑师群体中一部分“明星”建筑师的话语权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一部分外国设计师和本土的知名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风格上有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分析各个阶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近十年的建筑艺术风尚可见,今后北京的建筑风格还将继续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本土化的的发展趋势,传统形式建筑将以更适应现代发展的形式得到发扬;西洋古典形式建筑生存的空气日渐稀薄。随着全球建筑实践交流日益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建筑艺术设计水平也将更大的提高。

夏林茂[7](2005)在《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控规调整”。“控规调整”是自北京市中心区“控规”(1999)实施之后紧随出现的,针对原“控规”指标进行调整的现象。论文采用社会统计学方法,对2002年~2004年期间的230多个案例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从描述性分析、解释性分析和评价性讨论三个层面,对“控规调整”的内部规律和外部效果展开全面解析。“控规调整”是规划实施和管理当中的典型环节,集中了反映了编制、管理、申请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多因素的交叉影响,对它的研究有利于重新审视“控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规划本身。“控规”源于美国区划,而区划是一种作为“控制”的规划传统,转译成“控规”强加在作为“计划”的中国传统之上,带来实践矛盾和思想困惑。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控规”应遵循“控制”的规划传统走向法治,由此产生了其中的“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控规调整”是研究这个关系的典型事件。“控规调整”的产生有区位、经济、政策、技术和制度上的原因,论文通过建立综合解析模型,得出结论认为:“控规调整”当中的“技术”和“政治”不是毫无规律的突变关系,而是一种有显着规律的协调博弈关系,而且“政治”的作用力要大得多。另外,从“控规调整”审查的总体运作规律来看,规划部门并没有违背公共利益准则,然而产生的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高度和容积率偏高)。由此反映出,在合法性、公共利益优先之外,还有很大的规划讨论空间,在这个空间之内,通常是“技术”和“政治”博弈的结果。而“技术”要与“政治”抗衡,最有力的形式是立法,然后是制定由多方利益人参与的管制程序。基于这样结论,我们给出的建议主要包括:(1)“控规调整”可以发展成为一般意义的“规划调整”,并逐步将规划调整的程序开放,允许听证、质询和公众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公平。(2)“控规”要确立统一的规划文件形式,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建立“规划单元”的制度,构建“技术”与“政治”协调运作平台和框架。(3)城市规划实践要“技术”和“政治”双条腿走路,规划理论要研究政治;规划师要走入社会,承担公众教育、知识传播和推动公众参与的角色。

余贵玲[8](2004)在《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及设计选优研究》文中提出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作为我国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我国广大居民的居住问题,对加强社会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引起广泛争议。鉴于此,论文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进行了理论上和发展实践上的系统研究,为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决策依据。同时为提高经济适用住房在其功能及质量等住宅性能上的满意度,确保合理的建造成本,项目价值最大化,对其设计进行建模选优。 为力求结果的准确化、科学化,使之更具理论性与参考价值,文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论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论文从理论层面上介绍了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它有着自身诸如价格、产权、运行模式等等方面的特殊性,在住宅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分析了由于我国住宅及房地产业的现状、经济及社会的原因决定了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然性,同时发展经济适用住房除解决广大居民的住房问题外,也具有诸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等重要作用。再次,重点分析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发展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单价过高、销售对象失控、建造定位不准等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这一政策完善的建议,探讨让优惠政策直接面向经济适用住房的消费者,以达到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设计阶段对项目方案功能和投资的重大影响,引入价值工程研究思路,运用功能系数法,建立经济适用住房设计选优模型。模型中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功能指标权重,选用指数标度。论文中的设计选优模型可供相关工程项目开发参考使用。

陈震宇[9](2003)在《转型与重构 ——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建筑文化的演进与前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国的城市住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居民的居住水平告别了“短缺”而初步实现“小康”。然而住房体制市场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商品房结构性积压、房地产市场无序“操作”等严重问题。从居住建筑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的城市住宅并探讨其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文化、建筑文化的定义,结合居住建筑的特点,论文首先对居住建筑文化及其基本特征做出了界定。以经济、社会、文化深刻变革为背景,提出了当代中国居住建筑文化的总体特征,即回归人本精神、多元层次性和多方向变革;在分析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代中国居住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接着分析了中国当代城市居住文化中的四个重要文化现象。最后,论文对未来进行了畅想,提出建立开放型体系、创新型体系、科技型体系、生态型体系作为未来居住建筑文化重构的保障。

天闻[10](2001)在《国内外10家设计单位擂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文中认为 北京天鸿集团开发建设的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工程规划设计评标会于2000年11月15日上午在宝辰饭店举行,评标会历时3天。参加投标的设计单位共有10家,最后依据参加评标的18位专家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第一名即为中标方案,第二至第四名为提名方案。工作人员将在公证人员监督下打开密封有投标单位名称的图册,公布中标设计单位及提名设计单位名称。此次评标过程将在东城区公证处的监督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于 11月 17日郑重向社会宣布评标最终结果。 评标结束后,11月18日、19日将在崇文区东花市北里东区1号楼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三层

二、国内外10家设计单位擂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10家设计单位擂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解“空间——地方”关系
        一、“空间”与“地方”在思想脉络中的分歧与发展
        二、日常生活研究视野下的“空间”与“地方”
        三、日常生活之上的“地方感”
        四、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点的选择
第二章 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
    第一节 北川县地理区位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北川老县城日常生活空间图景
    第三节 地震后的北川老县城空间
第三章 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
    第一节 新县城空间的重建与规划
        一、重建:选址
        二、重建:规划与定位
    第二节 新北川县城空间图景
        一、城镇空间边界
        二、安置小区空间
        三、城镇街道空间
    小结
第四章 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
    第一节 去“地方化”:规划空间与违规空间的“交锋”
        一、“占道菜场”:一个“违规”空间的初现
        二、北川人:城镇空间秩序的“扞卫者”
        三、选址与协商:新的公共菜场的规划与落成
    第二节 再“地方化”:“违规”空间的合理化进程
        一、“违规者”群体的“道义”资源与空间诉求
        二、空间秩序“扞卫者”诉求的变更
        三、多方协作:违规空间的“合理化”改造
    第三节“菜场”亦“集市”:灾后重建空间上的地方文化逻辑
        一、地方传统集市的时空演变
        二、集市空间于灾后地方社会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
    第一节 北川抗震纪念园建设始末
        一、规划设计
        二、空间深描
    第二节 灾害纪念空间的再生产及其现实功用
        一、大型活动空间
        二、日常休闲空间
        三、商业活动空间
    第三节 灾后重建空间何以达成“纪念”?
        一、不同主体与纪念空间感知分歧
        二、纪念空间中个体性符号的缺失及其根源
        三、个体化哀悼的空间困境
    小结
第六章 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
    第一节 移植来的羌族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空间的发展图景
        一、北川地区羌族历史与复杂的族群认同
        二、移植来的族群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的“在地化”过程
    第二节 社区广场空间与萨朗舞日常实践
    第三节 社区广场空间日常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感知的形成
        一、社区广场空间中的舞种冲突
        二、作为国家权力实践场域的社区广场空间
        三、社区广场空间:“地方”认同重构的载体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日常生活与“地方感”的形成:北川新县城空间上的实践与经验
    二、灾后社会视野下的“空间——地方”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深度访谈一览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后记

(2)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2.2.1 经济适用住房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2.2.5 城中村改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4.1.1 城市非平衡性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4.3.2 混合居住模式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6.1.1 社会公平性
        6.1.2 保障适度性
        6.1.3 长期动态性
        6.1.4 地区非平衡性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6.2.1 保障主体
        6.2.2 保障房类型
        6.2.3 保障标准
        6.2.4 保障方式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6.3.1 保障对象
        6.3.2 农民工市民化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6.3.4 老龄化人口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7.2 公共交通导向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7.3.4 其他房源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8.2 户型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8.2.3 单元组合
    8.3 室内空间利用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附录C

(3)长沙湿地公园规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
        1.2.2 对象范围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2章 来自城市湿地的压力与挑战
    2.1 生态系统退化
    2.2 生活条件恶化
    2.3 传统功能消退
    2.4 传统文化流失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沙四个城市湿地公园调查与分析
    3.1 从无到有的传奇——梅溪湖湿地公园
    3.2 变劣为宝的经典——洋湖垸湿地公园
    3.3 退田还湖的精彩——松雅湖湿地公园
    3.4 织水成网的梦想——苏圫垸湿地公园
    3.5 比较分析
        3.5.1 生物与生态
        3.5.2 功能与布局
        3.5.3 道路与交通
        3.5.4 历史与人文
        3.5.5 农民与安置
        3.5.6 程序与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规划原则与设计方法分析
    4.1 规划原则
        4.1.1 生态优先最小干预
        4.1.2 延续文脉恢复遗存
        4.1.3 融入城市合理利用
        4.1.4 注重民生妥善安置
    4.2 设计方法
        4.2.1 全面的现状调查
        4.2.2 详细的生态监测
        4.2.3 充分的科学论证
        4.2.4 权威的专家评审
        4.2.5 广泛的公众参与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目录)

(4)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城市恢复与保护
    2.1 灾难种类及危害
    2.2 国外防灾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2.2.1 日本灾害立法和防御对策
        2.2.2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启示
        2.2.3 地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
    2.3 国外灾区重建保护实践
        2.3.1 日本阪神震灾复兴规划中的历史保护
        2.3.2 美国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2.3.3 其他城市的灾后重建
    2.4 国内震后城市恢复与保护
        2.4.1 代表城市——唐山
        2.4.2 代表城市——丽江
        2.4.3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后重建
        2.4.4 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2.5 地震纪念馆与遗址公园相关案例
        2.5.1 阪神大地震纪念馆经验
        2.5.2 台湾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文化名城理论及其实践
    3.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3.2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
        3.2.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3.2.2 有关历史保护的立法
        3.2.3 国际保护公约和宪章
        3.2.4 国外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3.3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
        3.3.1 美国
        3.3.2 英国
        3.3.3 意大利
    3.4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
        3.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3.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
    3.5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
        3.5.1 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3.5.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1 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4.1.1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4.1.2 灾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1.3 灾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4.1.4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与价值
    4.2 汶川地震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和影响
        4.2.1 受灾范围及受灾概况
        4.2.2 历史文化灾损情况分析
    4.3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
        4.3.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
        4.3.2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变化
    4.4 灾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4.4.1 评价原则
        4.4.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4.3 评价体系释义
        4.4.4 评价方法及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级名城都江堰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5.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5.1.1 历史久远度
        5.1.2 遗产价值
        5.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5.2 地震影响评估
        5.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5.2.2 历史街区
        5.2.3 老城核心区
    5.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5.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5.3.2 社会影响
    5.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5.4.1 保护规划
        5.4.2 恢复重建措施
        5.4.3 抗震性能
        5.4.4 城市规划布局
        5.4.5 保障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级名城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6.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6.1.1 历史久远度
        6.1.2 遗产价值
        6.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6.2 地震影响评估
        6.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6.2.2 历史街区
        6.2.3 老城核心区
    6.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6.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6.3.2 社会影响
    6.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6.4.1 保护规划
        6.4.2 恢复重建措施
        6.4.3 抗震性能
        6.4.4 城市规划布局
        6.4.5 保障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川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
    7.1 北川地震灾损分析
    7.2 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
        7.2.1 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
        7.2.2 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7.2.3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7.2.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
    7.3 北川历史文化分析
        7.3.1 历史文化资源
        7.3.2 文化遗存及其保护策略
        7.3.3 历史文化保护类型
        7.3.4 防灾减灾系统
        7.3.5 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讨论和结论
    8.1 名城价值评估和分析
    8.2 讨论
        8.2.1 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8.2.2 防灾系统的构建
        8.2.3 景观风貌的重塑
        8.2.4 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
        8.2.5 政策法规导向
    8.3 结论
    8.4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一线一景”式地铁出入口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铁成为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工具
        1.1.2 我国地铁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快速发展
        1.1.3 我国地铁出入口呈现标准化和系列化的特点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确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基础
        1.3.1 相关研究概况
        1.3.2 与已有研究的关系和区别
        1.3.3 相关概念
        1.3.3.1 地铁与轨道交通
        1.3.3.2 标准化与系列化
        1.3.3.3 策略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本研究的内容
        1.4.2 本研究的目的
        1.4.3 本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铁出入口的发展沿革及分类
    2.1 地铁出入口的发展沿革
    2.2 地铁出入口的分类
        2.2.1 按地铁出入口的规划形式分类
        2.2.2 按地铁出入口的外观分类
        2.2.3 按地铁出入口与路面的位置关系分类
        2.2.4 按地铁出入口所在城市空间类型分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地铁的建设历程及地铁出入口的现状调研
    3.1 北京地铁的建设历程
    3.2 北京地铁出入口的现状调研
        3.2.1 北京典型线路地铁出入口的客观现状调研
        3.2.1.1 北京地铁 4 号线的调查分析
        3.2.1.2 北京地铁 5 号线的调查分析
        3.2.1.3 北京地铁 10 号线的调查分析
        3.2.3 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调研
    3.3 总结北京地铁出入口存在的问题
        3.3.1 地铁出入口的规划布局孤立于周围的环境
        3.3.2 地铁出入口的建筑形式孤立于周围的环境
        3.3.3 地铁出入口的功能孤立于周围的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铁出入口“一线一景”现象的原因
    4.1 莫斯科地铁出入口的影响
    4.2 市政工程设计的思路
    4.3 土地产权的界限
    4.4 城市设计意识的薄弱与缺失
    4.5 地铁出入口的外在形式被误解为地铁的标志
    4.6 以“线”为单位的招标方式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解决“一线一景”式地铁出入口问题的对策
    5.1 打破行业垄断局面
    5.2 突破用地性质限制,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5.3 以城市设计为工具,进行整合设计
    5.4 以“站”为单位招标而不是以“线”为单位
    5.5 以集群设计分散决策风险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状况
    1.2 本文的理论基础
    1.3 本文所涉及的几个概念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
2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2.1 社会文化心理对艺术风尚的直接决定作用
    2.2 近十年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状况
    2.3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动态和格局
        2.3.1 专业文献统计
        2.3.2 现实状况
        2.3.3 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与专业评价之间的异同
        2.3.4 对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分类: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
3 现代主义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3.1 现代主义的概念
    3.2 当代北京现代主义风尚的发展
    3.3 近十年北京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风尚
        3.3.1 奥运会建筑所体现的现代主义风尚
        3.3.2 新建筑的现代主义风尚
4 民族传统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4.1 民族传统风尚的概念
    4.2 当代北京民族传统风尚的发展
    4.3 近十年北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风尚
5 西洋古典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5.1 西洋古典风尚的概念
    5.2 当代北京西洋古典风尚的发展
    5.3 近十年北京西洋古典建筑艺术风尚
6 结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格局和走势
参考文献
附录1:《建筑学报》等11种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中北京建筑相关文章目录(共594篇)
附录2:近十年部分现代主义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3:近十年部分民族传统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4:近十年部分西洋古典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5:2000年到2009年落成的北京十大建筑候选项目(50栋)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为什么研究“控规调整”
    1.1 体制转型、规划发展与管理改革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控规调整”
    1.4 研究意义和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综述:“控规”及其理论问题
    2.1 “控规”的发展历程
    2.2 “控规”技术的解读
    2.3 “控规调整”事件
    2.4 研究问题的提出
    2.5 研究步骤的设计
第3章 描述性分析:什么是“控规调整”
    3.1 典型程序:一个“控规调整”案例的过程
    3.2 申请单位——动力主体
    3.3 论证单位——技术支持
    3.4 为什么提出“控规调整”
    3.5 “控规调整”的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解释性分析:各种因素如何作用
    4.1 单个因素和“是否通过”的相关分析
    4.2 各个环节对“是否通过”的影响
    4.3 最后的综合解析模型
    4.4 其他因素如何解释
    4.5 总结:影响“控规调整”的三大要素
第5章 规范性讨论:什么是公共利益
    5.1 公共利益的历史解析
    5.2 公共利益的概念解析
    5.3 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
    5.4 对国内情况的分析
    5.5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5.6 本章小结:公共利益原则
第6章 评价性讨论:“控规调整”的效果如何
    6.1 政策效果评价
    6.2 技术效果评价
    6.3 政治效果评价
    6.4 结论与建议:走向“规划调整”
第7章 拓展性讨论:城市规划的再思考
    7.1 John Friedmann 的总结
    7.2 城市规划的再思考
    7.3 中国城市规划处境
    7.4 城市规划与政治
    7.5 一种设想——“技术·政治”的行动框架
结论
    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2. 论文研究的几点创新
    3. 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附录 A 本研究借鉴社会统计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附录 B “控规调整”数据的采集
附录 C 社会统计学中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法
附录 D 单个因素和“是否通过”的相关分析过程
附录 E 如何证明信息重复问题
附录 F 证明:目前审批效率还有没有提高的空间?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及设计选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基本结构和框架
        1.4.1 论文基本结构
        1.4.2 论文框架
2 经济适用住房理论体系
    2.1 定义
    2.2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由来
    2.3 经济适用住房的性质及其基本要素
        2.3.1 经济适用住房的性质与特点
        2.3.2 经济适用住房基本要素
    2.4 基本运行模式
    2.5 在住宅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2.6 经济适用住房与其它类型住宅供给的关系
3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然性及重要性
    3.1 我国住宅与房地产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基本形势
        3.1.2 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3.2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然性
        3.2.1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是建立新的住房供应体系的必然要求
        3.2.2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内容
        3.2.3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房地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3.2.4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是解决我国住房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3.2.5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是实现住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
    3.3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重要作用
        3.3.1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3.2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平抑了房价
        3.3.3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促进了城市布局的调整
        3.3.4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促进了居住公平,加强了社会的稳定
4 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发展现状
        4.1.1 全国经济适用住房总体情况
        4.1.2 我国部分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情况
        4.1.3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特点
    4.2 海内外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现状
        4.2.1 建立实施政策的组织机构
        4.2.2 对建造供应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房产商提供经济支持
        4.2.3 对购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
    4.3 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问题
        4.3.2 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对象问题
        4.3.3 经济适用住房的建造定位问题
        4.3.4 经济适用住房的质量问题
    4.4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对策建议
        4.4.1 切实降低经济适用住房的建造成本
        4.4.2 完善有关政策,加大监管力度
        4.4.3 经济适用住房也应注意其售后物业管理
        4.4.4 探索让优惠政策直接面向经济适用住房的消费者
5 经济适用住房设计选优
    5.1 价值工程理论
        5.1.1 价值工程的含义
        5.1.2 价值工程一般工作程序
        5.1.3 价值评价标准和方法
    5.2 价值工程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5.2.1 在建筑行业中推广应用价值工程的意义
        5.2.2 建筑业应用价值工程的特点
        5.2.3 建筑行业应用价值工程的途径
    5.3 经济适用住房设计选优模型
        5.3.1 优化设计的意义
        5.3.2 经济适用住房设计选优模型
        5.3.3 经济适用住房设计选优模型主要步骤简介
    5.4 实例分析
        5.4.1 项目简介
        5.4.2 项目设计选优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9)转型与重构 ——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建筑文化的演进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文化、建筑文化和居住建筑文化
    第一节 文化及其概念
        一、 文化概念溯源与释义
        二、 文化的一般性概念
    第二节 建筑文化与居住建筑文化
        一、 建筑文化的概念
        二、 居住建筑文化的概念
        三、 居住建筑文化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20年中国城市居住建筑文化的演进
    第一节 当代中国居住建筑文化的总体特征
        一、 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经济基础的重大变革
        二、 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转型
        三、 当代中国居住建筑文化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1978-1986 前商品化时期初步告别“短缺文化”
        一、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住宅状况
        二、 城市住宅体制转型迈出第一步,初步告别住房短缺时代
        三、 城市住宅设计的全面探索
    第三节 1986-1992 商品化时期向“市场”、“人本”的回归
        一、 国家政策的发展
        二、 城市住宅在商品经济双轨制下走向“市场”
        三、 城市住宅的全面繁荣,住宅设计回归“人本”
        四、 住宅设计走向科学化轨道
    第四节 1992以来:市场化进程中居住建筑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 基本背景
        二、 关注市场,逐步转型
        三、 以人为本,功能细化
        四、 多元融合,倡导创新
        五、 维护生态,注重景观
第三章 中国当代城市居住建筑文化发展的“节点”
    第一节 借鉴与创新--1980年代本土建筑师的先锋性探索
        一、 论源头和探索的路径
        二、 1980年代的四个先锋作品分析与点评
        三、 新形势下的启示与意义
    第二节 交流与吸收--境外建筑师作品对中国的影响
        一、 从建筑理论的全面介绍到1990年代境外建筑师住宅设计作品的引进
        二、 境外建筑师的住宅作品分析
        三、 “洋设计”风潮中的思考
        四、 “引进来”与“走出去”--期待中的双向交流
    第三节 趋同与多元--两种并存的居住建筑文化现象
        一、 趋同--一种进步的居住建筑文化现象
        二、 多元--居住建筑文化演进的动力和方向
    第四节 流行与淡出--“欧陆风”住宅的反思
        一、 欧陆风住宅种种原因
        二、 “风”中的深刻反思与对策
第四章 新世纪中国城市居住建筑文化前瞻
    一、 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 未来中国居住建筑文化的趋向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内外10家设计单位擂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D]. 雷天来.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2]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3]长沙湿地公园规划分析[D]. 周雪梅. 湖南大学, 2014(03)
  • [4]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 余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 [5]“一线一景”式地铁出入口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北京为例[D]. 徐婷.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02)
  • [6]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D]. 张薇. 北方工业大学, 2010(08)
  • [7]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D]. 夏林茂. 清华大学, 2005(08)
  • [8]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及设计选优研究[D]. 余贵玲. 重庆大学, 2004(01)
  • [9]转型与重构 ——当代中国城市居住建筑文化的演进与前瞻[D]. 陈震宇. 天津大学, 2003(01)
  • [10]国内外10家设计单位擂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J]. 天闻. 中国房地信息, 2001(01)

标签:;  ;  ;  ;  ;  

10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敲鼓竞标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后期规划设计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