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 (1978)

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 (1978)

一、《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1978)(论文文献综述)

解丽琴,杨伟伟[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岩石学微观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源内石油勘探的突破对烃源岩提出进一步精细化研究的要求,有必要开展微米级以下尺度的岩石学特征研究,从而为深化优质烃源岩发育机理及源内石油勘探目标优选提供帮助。本次研究选取40个烃源岩样品,重点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对烃源岩岩石学微观特征,包含有机质赋存状态、主要矿物类型、特殊矿物类型及孔隙裂缝发育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7段优质烃源岩可以分为纹层状页岩与块状页岩两种,前者富含有机质纹层与草莓状黄铁矿,有机质以纹层状、条带状为主;后者粘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以团块状、不规则状、粘土复合体为主。优质烃源岩内可见多种特殊矿物类型,如水铵长石、黄铁矿、菱锰矿、磷灰石等,反映了长7沉积期湖盆富营养化特征及频繁的湖底热液活动。此外,通过岩样干磨预处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实验技术,可见多种微孔裂隙与溶孔,构成了基质页岩油的有效储集空间,孔裂隙密集发育区可能成为页岩油甜点。该研究为烃源岩精细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

金雄伟[2](2021)在《浸矿下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军事、电子、医疗、机械等多个领域。离子型稀土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其开采为我国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对离子型稀土矿区滑坡的防治和重金属迁移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稀土矿中粘土矿物空间分布及力学性质等成为研究的焦点。形成离子型稀土矿的母岩多为花岗岩,其风化壳主要物质组成为石英、长石、粘土矿物及云母等。在浸矿过程中,由于浸矿液的作用,促进风化壳中长石类的矿物不断风化分解,逐渐转换为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目前,系统研究离子型稀土矿浸矿过程中粘土矿物迁移及微观结构演化较少,粘土矿物结构变化与稀土矿采场滑坡等成因机理探讨还存在诸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分析,本文以赣州龙南市典型稀土矿花岗岩风化壳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粒度分析、室内模拟浸矿,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区域粘土矿物粒度、分布和花岗岩风化壳剖面浸矿前后的矿物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探究,揭示了离子稀土矿中粘土矿物迁移及转化规律。主要认识如下:(1)区域稀土矿花岗岩风化壳表土层粒度和矿物组成分析表明,稀土矿中主要粘土矿物为高岭石和伊利石,绿泥石和蛭石含量较少,分布不均。稀土矿表土层风化壳及矿石粒度分布特征,明显的受化学风化作用、地形地貌等作用控制。总体颗粒表土层以细颗粒为主,随着化学风化的不断进行,风化壳中粗颗粒长石等加速分解,细颗粒向下部迁移。(2)XRD图像显示,稀土矿中特征衍射峰为1~10(?),强度最高的为石英d=3.3532(?),其次为高岭石d=3.2546(?)。在不同浸矿条件下,各土柱样品的XRD特征衍射峰大致相同,仅在峰强、半峰宽等方面略有差异。浸矿液浓度越高,pH越低,对于矿物的结晶度越不利,更容易破坏矿物的结晶度,使得其XRD特征衍射峰变弱。在浸矿过程中,粘土矿物的迁移受浸矿液的控制向四周弥散,在浸矿液的作用下,粘土矿物会更加分散、粘聚性更低,更易发生迁移。低p H值和高浓度浸矿液会加快其迁移。(3)TEM分析结果显示,粘土矿物高岭石条纹断断续续,且经常发生尖灭、扭曲,伊利石的条纹较为平直;高岭石和伊利石混合矿物出现,揭示高岭石和伊利石之间发生了转化。模拟浸矿TEM图像显示,在浸矿早期的全风化层粘土矿物表面可见稀土元素被剥离形成的蚀坑,而在过渡层和中风化层则会形成黑色集合体。在浸矿中期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至浸矿晚期,伊利石大量向高岭石转化。在不同浸矿条件下,在p H为3-4时有利于粘土矿物的互相转化,p H为4-5时有利于钾长石向粘土矿物转化。在相同条件下,浸矿液浓度越高,高岭石的形成越有利,低浓度浸矿液则有利于伊利石的形成。(4)离子型稀土浸矿持续进行,导致稀土矿采场土体内部矿物分解破碎、疏松,降低了土体的粘聚力,导致抗滑力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浸矿使得粘土矿物之间互相转化,不同粘土矿物的抗剪强度和吸水膨胀性能力不同,粘土吸水发生膨胀加大了下滑力。在两种共同耦合下,促进浸矿后的离子型稀土矿采场边坡失稳下滑。

陈佳妮[3](2021)在《矿物微区分析中透射电镜测试技术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提供了超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多样化的微区分析方法,是纳米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运用TEM技术研究矿物时,由于地质样品的高度复杂性和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实验测试过程复杂而困难。文章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地质样品的TEM分析测试流程。首先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粉末制备法、离子减薄法及聚焦离子束法;然后进行目标矿物的定位,提出了一种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TEM组合定位法;接着进行包括明场像、暗场像、高分辨像、电子衍射花样等不同类型图像的获取,着重说明了各种图像的成像原理、拍摄过程、注意事项和实验技巧;最后是选定关注的微区,测试元素组成及分布情况,并与常用的微区成分分析仪器进行对比,从而说明TEM成分分析的适用范围及优点。

杨思宇[4](2021)在《明清滇西南地区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古代铅银冶炼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古代文献的解读上,而对分布在铅银遗址的冶炼渣的分析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滇西南地区的铅银冶炼废弃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因此,本研究对滇西南地区古代铅银冶炼技术的探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石羊厂,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遗址、杨梅厂,保山腾冲市明光镇明光六厂,德宏芒市厂河、德宏盈江县六红厂,临沧市沧源班洪乡茂隆厂这几处遗址的年代均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本研究采用文献解读、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主要是扫描电镜)的方法,对云南省西南部七处冶炼遗址采集的炉渣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检验,揭示了这些遗址生产铅、银的初步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龙陵县勐糯遗址、明光镇明光六厂遗址使用炼铅炉,添加木炭与钙质造渣剂,采用焙烧—还原熔炼法冶炼含银的铅锌矿,冶炼产物考虑为含银铅锭与炉渣;双柏县石羊厂遗址、龙陵县杨梅厂遗址、盈江县六红厂遗址以及沧源县茂隆厂遗址使用分银炉,以木炭为燃料,氧化吹炼含银铅锭,冶炼产物考虑为纯银与氧化铅熔渣。炉渣的硅酸度、碱度、密度基本符合现代冶金理论对于炉渣理化性质的要求。根据古籍记载、实地调查情况来看,芒市厂河遗址普遍被认为是一个铅银遗址,但实验结果表明,该遗址为一炼铜遗址,推测有使用铅银遗址进行铜矿冶炼的可能。通过对滇南西地区银厂系统的梳理,发现明清时期滇西南银厂已具有现代化组织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本研究还以石羊厂的两种冶炼炉测量数据为基础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流体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石羊厂蜂窝炉有使用自然风鼓风的可能。由于材料有限,本研究所涉及的几处遗址的具体提银方法,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加以详尽的研究与探讨。

陈林皓[5](2021)在《有机胺类粘土稳定剂的合成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以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多乙烯多胺等为原料合成了环氧氯丙烷/多乙烯多胺缩聚物系列粘土稳定剂(ETP);用氯乙酸分别与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多乙烯多胺等反应得到了羧甲基多乙烯多胺系列粘土稳定剂(CTP)。以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的防膨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防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的优化合成条件。参照“SY/T 5970-2016,油气田压裂酸化及注水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方法”,对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用量为2%时,ETP系列粘土稳定剂防膨率在86%以上,C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防膨率在91%以上,且耐冲刷性能良好。岩屑回收实验、耐温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合成ETP、CTP粘土稳定剂具有较好的抑制分散能力、长效性和耐温性能。将合成的6种粘土稳定剂分别与KCl、NH4Cl、Ca Cl2三种无机盐进行复配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相同使用浓度下其防膨效果优于ETP、CTP粘土稳定剂,但耐冲刷性能降低。对未处理、蒸馏水处理和粘土稳定剂溶液处理的钠膨润土进行了热重分析、粒度分析、电镜扫描分析和XRD分析,结果显示:经ETP、C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处理过的膨润土粒径与蒸馏水处理过的膨润土粒径相比较显着增大,粘土层间距较纯水处理的粘土层间距减小;未处理膨润土在125℃左右质量损失为4.72%,经纯水处理的膨润土在100℃左右其质量损失为5.54%,经ETP、C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处理过的膨润土在相同温度下质量损失显着降低,经ETP-2处理过的膨润土在200℃左右质量损失为0.60%,经ETP-3处理过的膨润土在225℃左右质量损失为0.78%,经CTP-1处理过的膨润土在200℃左右质量损失为0.86%,经CTP-2处理过的膨润土在150℃时质量损失为0.52%。说明ETP、CTP系列粘土稳定剂能够吸附在粘土表面,进入了粘土层间,包裹黏土颗粒,阻碍了水分子的进入,从而束缚粘土的分散并阻隔水分子与粘土的接触,最终实现防膨作用。

唐渊[6](2021)在《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文中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部极其重要的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它不仅控制着高原物质向东挤出,而且是我国强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断裂带之一。2008年Ms8.0级汶川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值明显增加,特别在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急剧增加、极有可能是下一次发生大地震的断裂。因此,它已成为人们尤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鲜水河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和物理化学性质,是认识断裂带地震发生机制的关键,也是目前国际公认解决2021年《Science》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的基础和关键。鲜水河断裂带在走向上以八美惠远寺为界可划分为北段和南段。北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炉霍断裂、道孚断裂、乾宁断裂等3条几何形态比较单一的次级断层。鲜水河断裂南段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则比较复杂,呈四条右阶雁列式分支——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木格措南断裂和折多塘断裂。本论文以鲜水河断裂带不同段的断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分析,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同位素年代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年代进行分析测定,系统开展鲜水河断裂带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认识断裂带的流变学特征、变形行为,探讨断裂带的变形行为、滑移机制及其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获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如下:(1)通过断裂带内部结构、断层岩类型、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等方面研究,厘定出鲜水河断裂带北段不同段落之间的变形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炉霍断裂段,发育厚度可达15~20米的黑色含碳质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含有约30%粘土矿物。强面理化,具有碎基交织结构,发育似“S-C’”组构。扫描电镜下,粘土矿物定向排列,局部发生弯曲或褶曲,发育卡片屋型和层状孔隙,广泛存在压溶作用,断裂段经历了相对缓慢变形的蠕滑过程。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揭示出断层泥中存在碳质石墨化。石墨作为相对稳定的矿物,可作为古地震发生的证据,表明其发生过地震快速滑动。因此,炉霍断裂在经历长期的蠕滑过程中存在粘滑行为。断层带中大量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存在使断层变弱易产生滑动;碳质石墨化的存在,说明断裂地震滑动存在热增压滑移机制。道孚断裂段,发育于碳酸盐岩地区的断裂具有多核结构特征。沿主滑移面发育厚约2mm的断层泥。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滑移面附近的灰岩碎屑被截切去顶的现象,表明断层活动方式为粘滑。纳米级球形颗粒和港湾状片晶在滑移面上的发现是本次论文工作的亮点之一,它们的存在与地震滑动和强烈摩擦弱化有关。摩擦加热和碳酸盐岩的热分解作用在断裂滑移机制中占重要的地位,热增压作用是断裂滑移的主要弱化机制。(2)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断裂带结构组成、断裂作用过程和变形行为更为复杂。沿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出露折多山花岗岩体及宽度不等的韧性剪切带,局部还发育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淡色脉体。不同于北段相对单一的断裂几何学特征和相对脆性的变形特征。发育于八美附近的强劈理化黑色断层角砾岩和折多塘断裂北西端的断层泥,变形表现为压溶作用,表明经历了蠕滑变形过程。方解石或石英细脉发育,表明流体作用的广泛存在。普遍可见碳质物质呈细脉状发育,碳质物质的来源可能与岩石的原岩或附近的围岩有关。局部碳质石墨化的程度较高,揭示出该段发生过快速滑移。糜棱岩带宽约数百米至两公里不等。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韧性剪切带中发育“S-C”组构、长石“σ型”残斑、石英多晶条带、“云母鱼”等变形特征。石英和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机制揭示花岗质糜棱岩形成于450℃~600℃温度条件下。折多山岩体腹地处13个AFT样品的年龄范围在2.2~9.2Ma之间,可计算折多山岩体的主体隆升速率大约为0.36~1.5mm/a。结合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出从北端到腹地再到南端,岩体抬升年龄具有变年轻的趋势;推测可能是由于鲜水河断裂带从北往南水平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垂直运动速率逐渐增大导致的。(3)在全面总结前人的年代学资料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建立了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I:ca.32~24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开启和初始阶段,变形集中在地壳深部,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II:ca.20~13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的峰期变形期,变形遍布在整个地壳层次,表现为强烈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和大规模的岩浆作用;III:ca.10~现今,变形集中在上地壳,表现为块体旋转和强烈隆升,地震活动性加强。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地震活动性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出的陆内变形过程的约束。

韩松[7](2021)在《树脂基黑色页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因其资源合理利用性、环保性和功能性而倍受青睐。广西拥有丰富的黑色页岩资源,温湿气候条件下易形成具有较强腐蚀性的酸性环境,对黑色页岩合理开发,有望代替或部分代替碳酸钙、滑石粉等填料,可以显着降低橡塑制品的成本和减少环境灾害。国外内对黑色页岩的开发利用却鲜有报导,改性黑色页岩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科学实践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发掘。本文通过TG、SEM、EDS、XRD等全面研究了黑色页岩的形貌及组成,首次研究了利用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同时改性页岩并制备的黑色页岩/HDPE、黑色页岩/PP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对黑色页岩煅烧处理后成分和形貌的改变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黑色页岩进行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地区黑色页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1%,黏土约占39%,有机碳占8%左右,并含有少量硫铁矿。页岩粉末片层厚度平均为10.75 nm,体现了黑色页岩为沉积岩的纳米堆叠特征。亚甲基蓝法测得其阳离子交换容为8.53 mmol/100g,有一定的塑料用无机纳米填料应用空间。2、采用不同质量份的黑色页岩填充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同时采用不同电荷属性(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偶联剂复配的方式进行增容。研究表明,即使填充量为50份时,拉伸强度仍高于22MPa;偶联剂相同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复合材料性能优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烷基链相对长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影响不同;黑色页岩的加入对材料体系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热分解动力学数据表明复合材料热分解为一级热分解反应。3、采用不同黑色页岩填充量和复配增容剂制备聚丙烯基复合材料。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在性能上表现为冲击强度的提升和拉伸强度的严重下降;材料热稳定性依然无明显变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规律和高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相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取决于官能团的不同;复合材料热分解同样为一级热分解反应。4、黑色页岩中的小分子油脂严重阻碍了页岩与偶联剂之间的有效结合,而硫铁矿在加工的分解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本文首次采用热裂解对黑色页岩进行了加工,利用XPS、FTIR、SEM等研究了煅烧对页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并制备了热裂解页岩/HDPE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煅烧去除了黑色页岩中的有机质和硫铁矿,煅烧后页岩的碳元素含量由35.95%下降到了6.98%,而硫原子浓度已经不可测出,页岩保持层状结构并有片层裂碎现象,XRD显示页岩层间距略有缩小。煅烧页岩/HDPE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了显着提升,复合材料断面的微观形貌研究表明煅烧后的页岩与HDPE之间存在大量的界面粘接,而天然页岩与HDPE之间是完全相分离的状态。黑色页岩的热裂解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为提升黑色页岩的利用价值提供了新思路,对黑色页岩的开采和矿山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周斌[8](2021)在《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在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亟待得到解决。其中,采空区煤自燃火源的精准探测一直是制约矿井火灾高效治理的一项难题。基于探测原理的不同,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火源位置探测方法。地表同位素测氡法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不受探测地形限制等优势,有望为隐蔽火源位置的精准探测提供可行的解决途径。数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煤自燃氡气析出特性及氡气运移规律进行了广泛研究,并进行了大量实际探测。尽管地表同位素测氡法在现场判定采空区火源位置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煤自燃过程中的氡气析出机理尚未完全清晰,这制约了地表测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采空区上覆岩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现有理论不能完全对各类地质条件下的地表测氡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地表测氡技术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常温下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随后结合小型煤氧化升温实验、数值模拟实验和大型煤自燃实验对煤自燃过程中的氡气析出机理及不同覆岩分布下的采空区氡气运移规律进行了串联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参考多孔介质单颗粒氡射气模型,建立了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模型。对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常温下破碎煤体的氡气析出主要受到镭核素含量、矿物含量、水分含量和孔隙结构参数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煤氧化升温特性,对氧化升温过程中可能影响氡气析出的水分、孔隙、裂隙、矿物、自燃气体等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2)以褐煤、长焰煤、弱粘煤、气煤、焦煤、贫瘦煤和无烟煤7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为研究对象,对其常温下的氡气析出强度以及影响氡气析出的主要物性参数(镭核素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和孔隙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煤变质程度增加,氡气析出浓度整体呈快速下降趋势。煤种氡气析出强度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7,由大到小依次为镭核素含量、孔体积、水分含量和矿物含量。(3)在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率变化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单峰”或“双峰”特征。褐煤和气煤的氡气析出率“单峰”峰值位于100°C,弱粘煤、焦煤和贫瘦煤(样品1)的氡气析出率“单峰”峰值位于200°C,长焰煤和贫瘦煤(样品2)的氡气析出率呈“双峰”形态变化,其主峰分别位于200°C和250°C,次峰位于100°C。(4)结合氡气析出影响因素实验对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水中氡气的溶解与毛细孔中氡气的吸附、封闭是煤体氡气赋存的主要方式。在氧化升温阶段,水分蒸发和煤体热解造成煤体氡气析出率明显增加,水中溶解的氡原子数量与毛细孔中封闭的氡原子数量差异导致了不同煤种的氡气析出率曲线呈现“单峰”或“双峰”变化。对于高变质煤种,其热解温度相对较高,氡气析出率达到峰值的温度点相对较大。(5)在讨论均匀多孔介质氡气运移一般微分方程的基础上,简化得到了覆岩介质空间氡气运移的二维偏微分方程。“两带”覆岩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垮落带区域的氡气浓度呈线性趋势缓慢降低,裂隙带区域的氡气浓度呈对数形式快速减小。“两带”覆岩氡气运移速率越大,地表氡气异常越明显。当氡气穿过含水层覆岩向地表方向运移时,地表氡气异常现象有所减弱。“三带”覆岩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弯曲下沉带区域较低的氡气运移效率使得氡气在到达地表之前就已经发生完全衰变,地表无氡气异常现象产生。随着“三带”覆岩氡气运移速率加快,采空区氡气成功穿过覆岩到达了地表并在地表形成氡气浓度异常。由多煤层采空区运移至地表的氡原子数量与单煤层采空区地表的氡原子数量相差较小,二者属于同一氡气浓度水平。(6)以补连塔矿32201工作面为地质原型进行的“两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升温阶段,水分蒸发和煤体热解导致煤自燃区域测得的氡气浓度有小幅度升高。当煤体发生小范围燃烧时,地表区域的氡气浓度上升至其本底浓度的2.32~5.56倍。随着煤燃烧范围扩大,地表氡气浓度增大至其本底浓度的4.35~10.42倍。当覆岩有含水层分布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减弱至本底浓度的2.53~7.45倍。以斜沟矿区8#回采煤层为地质原型进行的“三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煤体发生燃烧时,完整性好、空隙率低的弯曲下沉带岩层阻碍了氡气的快速上移,地表无氡气异常现象发生。随着煤燃烧范围扩大,聚集于裂隙带区域的气体在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作用下向地表方向运移,地表氡气浓度上升至本底浓度的2.00~6.75倍。当下部13#煤层采空区发生大面积燃烧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是其本底浓度的1.78~4.90倍,单煤层和多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时地表测得的氡气浓度异常范围有所重合。

于佳琦[9](2021)在《半开放体系下油页岩热模拟储集特征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油页岩含油率品级划分,选取高品级、中等品级、低品级三种类型油页岩,通过半开放体系热模拟实验获得不同加热阶段下的油页岩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岩石热解、有机碳分析测试、高压压汞测试、低温氮气吸附测试等技术手段研究油页岩矿物组分变化、有机质热演化及储集特征演化规律与不同品级油页岩之间的变化差异。岩石热解测试结果显示高品级、中等品级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低品级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Ⅰ型,三种油页岩原样有机质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原始样品中高品级油页岩矿物组成以石英(46.5%)、粘土矿物(46.1%)为主,含少量黄铁矿(5.4%)、长石(1.0%)、白云石(1.0%),粘土矿物由伊利石(43%)、高岭石(57%)组成;中等品级油页岩矿物组成以黄铁矿(56.8%)为主,其次为石英(18.6%)与粘土矿物(19.8%),含少量长石(4.8%),粘土矿物由伊利石(100%)组成;低品级油页岩矿物组成以粘土矿物(42.0%)、石英(40.7%)为主,含少量黄铁矿(5.6%)、长石(8.8%)、方解石(2.9%)。各品级油页岩粘土矿物在室温~185℃与475℃~520℃脱水失重,含量降低。高品级油页岩内伊利石、高岭石,中等品级油页岩内伊利石,低品级油页岩内绿泥石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热稳定性较好。低品级油页岩内伊蒙混层在475℃~520℃脱水向伊利石转化,伊蒙混层相对含量降低,伊利石相对含量升高。加热过程中高品级、低品级油页岩内石英、长石等碎屑矿物受溶蚀作用与其他矿物失重的影响含量上下波动。中等品级油页岩内黄铁矿在400℃~520℃热变质脱硫向磁黄铁矿转化,黄铁矿含量降低,磁黄铁矿含量升高,其余碎屑矿物含量在加热过程中上下波动。依据各加热阶段油页岩总有机碳含量与岩石热解参数的变化规律,油页岩有机质的热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低温加热阶段(室温~300℃):油页岩内有机质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有机质少量消耗;主要生烃阶段(300℃~475℃):有机质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消耗量在400℃~475℃达到最大,加热至475℃时油页岩内有机质基本消耗完全;高温加热阶段(475℃~520℃):有机质处于过成熟阶段,少量生排烃,加热至520℃时各品级油页岩基本不再具备生烃能力。高压压汞测试与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油页岩孔隙度、总孔容、平均孔径持续增大,介孔孔径增大逐渐向宏孔转化,在高温加热阶段油页岩内孔隙以宏孔为主。油页岩储集特征演化与有机质热演化呈良好的耦合性:油页岩总孔容、孔隙度在主要生烃阶段(300℃~475℃)迅速增加,在有机质消耗较少的低温加热阶段(室温~300℃)、高温加热阶段(475℃~520℃)增加较缓慢。随有机质成熟度增加,有机质的消耗使油页岩储集物性变好,孔隙结构参数总孔容、孔隙度、平均孔径与TOC、Pg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与Tmax呈正相关关系。进入过成熟阶段有机质生烃潜力耗尽后,品级越好的油页岩总孔容、孔隙度、平均孔径越大,综合说明有机质丰度越高、生烃潜力越强的油页岩在加热过程中有机质对储集物性的改善作用越强。扫描电镜下各加热阶段油页岩半焦孔隙成像特征表明,油页岩储集特征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粘土矿物脱水作用与有机质的热演化。脱水作用使粘土矿物体积缩小、构造破坏,形成粘土矿物粒间孔隙、边缘收缩孔隙、粒内孔隙与微裂缝。有机质热演化对油页岩储集物性的改善主要为两方面,一方面随有机质成熟度的升高,有机质生排烃在有机质内部、有机粘土复合体内部形成孔隙、缝隙。另一方面有机质热裂解生成有机酸溶蚀碎屑矿物,形成溶蚀孔隙、缝隙,且随碎屑矿物颗间有机质的热解排出,碎屑矿物粒间孔隙逐渐发育。随热演化程度的加深,上述孔隙、缝隙数量增多,孔径、孔容增大,连通性变好。

李承霖[10](2021)在《地震区黄土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微观结构分析 ——以西吉县夏家大路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作业中往往伴随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用地问题,例如: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路基的塌陷、道路的变形等。而对黄土动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对指导该地区的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效应与风险”课题,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夏家大路的黄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GDS动三轴仪对黄土土样施加振动循环荷载,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接着使用FEI Quanta 400 FEG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振动后的土样,对比其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并得出以下的结论:(1)夏家大路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总体表现为:产生相同动剪应变的情况下,围压、固结比和加载频率越大,所需的动剪应力越大;含水率增大,动剪应力呈逐渐减小的趋势;(2)夏家大路地区黄土的动剪切模量Gd随动剪应变γd的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二者之间关系可以用对数函数进行拟合;动剪切模量Gd和初始动剪切模量G0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密切,表现为:在产生相同动剪应变的情况下,Gd、G0均随围压、固结比及加载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梯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比归一化处理后的Gd/G0-γd关系曲线图,发现:各影响因素对黄土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含水率>固结比>围压>加载频率;(3)该地区黄土的阻尼比γ随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关系曲线拟合结果符合对数函数;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随黄土试样含水率的增大而呈现增大的趋势,随加载频率、固结应力比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随围压的变化不明显;(4)黄土的动强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随围压、固结比和加载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各试验条件对动内摩擦角和动粘聚力的影响与对动强度的影响相同;(5)通过观察夏家大路地区黄土在不同振动力下的SEM图片,可知,随着振动力的增大,黄土的骨架颗粒之间受到的挤压力增大,颗粒之间变得更加密实,集粒也在挤压力的影响下胶结形成更大的集块,骨架颗粒之间的接触形式则更多的出现面接触,颗粒之间的粘结相含量增多,更多出现焊接连结;而孔隙面积也在不断减小,大孔隙被更多的挤压变形,分裂出许多小孔隙;(6)通过计算对比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定量参数,并总结各定量参数与黄土动力学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7)将黄土动力学特性作为参考数列,微结构参数作为比较数列,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初始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动阻尼比与各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联度,判断各参数对动力参数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多项式拟合二者之间的函数曲线,得到定量关系。

二、《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197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1978)(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岩石学微观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样品的选取与分析
三、认识与讨论
    3.1、长7泥页岩的显微结构特征
    3.2、长7泥页岩中有机质赋存状态特征
    3.3长7泥页岩中的孔隙类型及发育特征
        1)与有机质有关的孔隙
        2)无机矿物中的孔隙裂缝
    3.4长7泥页岩中的主要矿物类型特征
        1)石英
        2)长石
        3)云母
        4)碳酸盐矿物
        5)黄铁矿
        6)磷灰石矿物
        7)黏土矿物
四、结论

(2)浸矿下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离子型稀土赋存情况
        1.2.2 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研究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地形地貌
    2.3 地表水与地下水
    2.4 区域地层及构造
        2.4.1 地层
        2.4.2 岩浆岩
        2.4.3 构造
    2.5 离子型矿稀土矿母岩风化壳剖面概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子型稀土粒度及粘土矿物迁移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来源
        3.1.2 仪器及试剂
        3.1.3 模拟浸矿
        3.1.4 矿物物相分析
        3.1.5 矿物定量分析
    3.2 粒度分析
    3.3 粘土矿物XRD分析
    3.4 稀土矿剖面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3.4.1 未浸矿稀土矿剖面粘土矿物含量变化
        3.4.2 模拟浸矿粘土矿物含量变化(P3)
        3.4.3 稀土矿粘土矿物衍射特征及迁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粘土矿物微观转化与防灾减灾意义
    4.1 TEM分析
    4.2 离子型稀土矿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4.2.1 未浸矿剖面微观结构特征
        4.2.2 不同浸矿时间、深度矿物微观结构特征
        4.2.3 不同浸矿条件矿物微观结构特征
    4.3 粘土矿物转化规律分析
    4.4 稀土矿粘土矿物转化的防灾减灾意义
        4.4.1 粘土矿物诱发滑坡机理分析
        4.4.2 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一、个人简历
    二、已发表的论文
    三、参与项目

(3)矿物微区分析中透射电镜测试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TEM的基本原理
2 矿物样品的TEM测试实验过程
    2.1 矿物样品的制备
        2.1.1 粉末制备法
        2.1.2 离子减薄制备法
        2.1.3 聚焦离子束法
    2.2 目标矿物的定位
    2.3 图像的获取
        2.3.1 明场形貌像
        2.3.2 电子衍射花样
        2.3.3 高分辨晶格条纹像
    2.4 微区成分分析
3 结论与展望

(4)明清滇西南地区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古代铅银冶炼研究概况
        1.2.2 云南地区铅银冶炼沿革
        1.2.3 冶炼遗址研究方法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性
2 遗址简介与样品介绍
    2.1 遗址简介
    2.2 样品介绍
3 实验方法及炉渣检测
    3.1 实验方法
    3.2 炉渣检测
        3.2.1 楚雄双柏县石羊厂炉渣检测结果
        3.2.2 保山龙陵县勐糯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3.2.3 保山龙陵县杨梅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3.2.4 腾冲明光镇明光六厂炉渣检测结果
        3.2.5 德宏芒市厂河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3.2.6 德宏盈江县六红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3.2.7 临沧沧源县茂隆厂遗址炉渣检测结果
4 滇西南地区铅银冶炼技术分析
    4.1 炉渣成分
    4.2 炉渣中的金属颗粒
    4.3 硅酸度分析
    4.4 碱度分析
    4.5 密度分析
    4.6 矿石类型分析
    4.7 燃料和还原剂的分析
    4.8 冶炼方法的分析
5 滇西南地区冶炼炉分析——以石羊厂为例
    5.1 石羊厂文献记载
    5.2 双柏县石羊厂遗址调查
    5.3 石羊厂典型冶炼炉型复原
    5.4 基于数值模拟的炼炉鼓风分析
6 滇西南地区银厂体系与其影响
    6.1 云南滇西南地区银厂体系概况
        6.1.1 滇西南银厂建设——以明光厂为例
        6.1.2 云南地区矿厂厂务设置
    6.2 滇西南地区银厂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以茂隆厂为例
        6.2.1 茂隆厂兴衰史
        6.2.2 茂隆厂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6.2.3 茂隆厂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有机胺类粘土稳定剂的合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粘土稳定剂概述
        1.2.1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机理
        1.2.2 粘土稳定剂的膨胀抑制机理
        1.2.3 粘土稳定剂的类型
    1.3 粘土稳定剂的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粘土稳定剂的评价方法
    2.1 防膨率的测定
    2.2 岩屑回收率的测定
    2.3 耐温性能评价
    2.4 耐冲刷性能评价
    2.5 热重分析
    2.6 激光粒度分析
    2.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8 扫描电镜分析(SEM)
第三章 环氧氯丙烷/多乙烯多胺缩聚物的合成及防膨性能评价
    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2 E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反应原理
    3.3 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粘土稳定剂(ETP-1)的合成
        3.3.1 ETP-1 的合成方法
        3.3.2 影响ETP-1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3.3.3 正交实验
    3.4 环氧氯丙烷/三乙烯四胺粘土稳定剂(ETP-2)的合成
        3.4.1 ETP-2 的合成方法
        3.4.2 影响ETP-2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3.4.3 正交实验
    3.5 环氧氯丙烷/多乙烯多胺粘土稳定剂(ETP-3)的合成
        3.5.1 ETP-3 的合成方法
        3.5.2 影响ETP-3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3.6 产物结构表征
    3.7 E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性能评价
        3.7.1 粘土稳定剂加量与防膨性能的关系
        3.7.2 岩屑回收实验
        3.7.3 耐温性能评价
        3.7.4 耐冲刷性能评价
        3.7.5 E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复配性能研究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羧甲基多乙烯多胺系列粘土稳定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4.1 实验仪器与药品
    4.2 C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反应原理
    4.3 N-羧甲基二乙烯三胺粘土稳定剂(CTP-1)的合成
        4.3.1 CTP-1 的合成方法
        4.3.2 影响CTP-1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4.3.3 正交实验
    4.4 N-羧甲基三乙烯四胺粘土稳定剂(CTP-2)的合成
        4.4.1 CTP-2 的合成方法
        4.4.2 影响CTP-2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4.4.3 正交实验
    4.5 N-羧甲基多乙烯多胺粘土稳定剂(CTP-3)的合成
        4.5.1 CTP-3 的合成方法
        4.5.2 影响CTP-3 防膨性能的单因素实验
        4.5.3 正交实验
    4.6 产物结构表征
    4.7 防膨性能评价
        4.7.1 粘土稳定剂加量与防膨性能的关系
        4.7.2 岩屑回收实验
        4.7.3 耐温性能评价
        4.7.4 耐冲刷性能评价
        4.7.5 CTP系列粘土稳定剂复配性能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粘土稳定剂防膨机理探究
    5.1 实验仪器与药品
    5.2 热重分析
    5.3 激光粒度分析
    5.4 XRD分析
    5.5 扫描电镜分析
    5.6 ETP与 CTP系列粘土稳定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2.4 鲜水河断裂带的历史地震
3 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变形特征与滑移机制
    3.1 前言
    3.2 炉霍断裂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3.3 碳酸盐岩中地震断裂带内部结构与主滑移带
    3.4 讨论
    3.5 小结
4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变形特征
    4.1 前言
    4.2 断裂带组合与物质组成
    4.3 断层岩特征
    4.4 讨论
    4.5 小结
5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5.1 折多山脉的隆升时代
    5.2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5.3 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背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样品实验分析数据
个人简历

(7)树脂基黑色页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层状硅酸盐矿物概述
        1.2.1 天然层状硅酸盐矿物
        1.2.2 天然层状硅酸盐研究概况
        1.2.3 天然层状硅酸盐改性方式
        1.2.4 黑色页岩
    1.3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概述
        1.3.1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
        1.3.2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3.3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3.4 聚合物/黑色页岩纳米复合材料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2章 黑色页岩物性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及主要原料
        2.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3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2.3.1 热力学分析(TG)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EDS& SEM)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3.4 X射线衍射仪(XRD)
        2.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4 黑色页岩
    2.5 黑色页岩的物性分析
        2.5.1 黑色页岩的组成
        2.5.2 黑色页岩TGA分析
        2.5.3 黑色页岩的SEM分析
        2.5.4 阳离子交换容量测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及主要原料
        3.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主要仪器
    3.3 本章实验配方
    3.4 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3.5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3.5.1 拉伸性能测试
        3.5.2 悬臂梁冲击性能测试
        3.5.3 热力学分析(TG、DSC、DTG、热分解动力学)
        3.5.4 扫描电子显微镜
        3.5.5 熔体流动测试
    3.6 力学分析
        3.6.1 不同配方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3.6.2 不同配方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3.7 复合材料断面分析
    3.8 TG、DSC和 DTG分析
        3.8.1 不同配方TGA数据分析
        3.8.2 不同配方DSC数据分析
        3.8.3 不同配方DTG数据分析
    3.9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3.9.1 复合材料的热分解
        3.9.2 基本原理
        3.9.3 活化能的计算
        3.9.4 反应级数的计算
    3.10 熔体流动速率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及主要原料
        4.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主要仪器
    4.3 本章实验配方
    4.4 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4.5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4.5.1 拉伸性能测试
        4.5.2 悬臂梁冲击性能测试
        4.5.3 热力学分析(TG、DSC、DTG、热分解动力学)
        4.5.4 扫描电子显微镜
        4.5.5 熔体流动测试
    4.6 力学分析
        4.6.1 不同配方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6.2 不同配方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4.7 复合材料断面分析
    4.8 TG、DSC和 DTG分析
        4.8.1 不同配方TGA数据分析
        4.8.2 不同配方DSC数据分析
        4.8.3 不同配方DTG数据分析
    4.9 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4.9.1 复合材料的热分解
        4.9.2 基本原理
        4.9.3 活化能的计算
        4.9.4 反应级数的计算
    4.10 熔体流动速率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色页岩煅烧及复合材料制备和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及主要原料
        5.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5.2.2 实验主要仪器
    5.3 本章实验配方
    5.4 煅烧黑色页岩粉及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5.5 材料测试表征方法
        5.5.1 拉伸性能测试
        5.5.2 悬臂梁冲击性能测试
        5.5.3 热力学分析(TG、DSC、DTG)
        5.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5.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5.5.6 X射线衍射仪(XRD)
        5.5.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5.6 不同温度煅烧后的黑色页岩
    5.7 煅烧后的黑色页岩的物性分析
        5.7.1 红外光谱分析
        5.7.2 XRD分析
        5.7.3 XPS分析
        5.7.4 SEM分析
    5.8 复合材料力学分析
        5.8.1 HDPE基复合材料
        5.8.2 PP基复合材料
    5.9 复合材料热力学分析
        5.9.1 HDPE基复合材料
        5.9.2 PP基复合材料
    5.10 复合材料断面分析
        5.10.1 HDPE基复合材料
        5.10.2 PP基复合材料
    5.11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8)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氡气基本性质
        1.2.2 多孔介质氡气析出研究现状
        1.2.3 氡气长距离运移研究现状
        1.2.4 测氡法探测煤自燃火源位置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及长距离运移理论分析
    2.1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
        2.1.1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模型
        2.1.2 常温下破碎煤体氡气析出影响因素
    2.2 氧化升温过程中破碎煤体氡气析出
    2.3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长距离运移
        2.3.1 采空区煤自燃氡气长距离运移机理分析
        2.3.2 覆岩分布特征对氡气长距离运移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常温下不同煤种氡气析出规律及物性参数影响研究
    3.1 常温下不同煤种氡气浓度测定
        3.1.1 实验部分
        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煤种物性参数对氡气析出的影响
        3.2.1 实验部分
        3.2.2 铀镭核素含量测定结果
        3.2.3 水分含量及灰分含量测定结果
        3.2.4 孔隙结构参数测定结果
        3.2.5 煤种物性参数与氡气析出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氡气析出特性实验研究
    4.1 氧化升温过程中不同煤种氡气析出率变化
        4.1.1 实验部分
        4.1.2 小波分析数据处理
        4.1.3 氡气析出率计算模型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氧化升温过程中氡气析出影响因素实验
        4.2.1 实验部分
        4.2.2 等温干燥实验结果及分析
        4.2.3 低温氮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4.2.4 微观裂隙及矿物电镜扫描实验结果及分析
        4.2.5 室温下处理煤样氡气浓度测定实验结果及分析
        4.2.6 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覆岩分布下采空区氡气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5.1 均匀多孔介质氡气运移方程
    5.2 “两带”覆岩分布下氡气运移的数值模拟
        5.2.1 “两带”覆岩氡气运移二维数学模型
        5.2.2 基于有限差分的数学模型求解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2.4 含水层对氡气运移的影响
    5.3 “三带”覆岩分布下氡气运移的数值模拟
        5.3.1 “三带”覆岩氡气运移二维数学模型
        5.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5.3.3 多煤层采空区对氡气运移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实验研究
    6.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及采空区煤自燃模拟系统研发
        6.1.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6.1.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装置
        6.1.3 气体取样测量
        6.1.4 装置气密性保障
    6.2 “两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规律研究
        6.2.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
        6.2.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
        6.2.3 监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6.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5 含水层对煤自燃氡气运移的影响
    6.3 “三带”覆岩分布下采空区煤自燃氡气运移规律研究
        6.3.1 煤层回采相似模拟实验
        6.3.2 采空区煤自燃模拟实验
        6.3.3 监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6.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5 多煤层采空区对煤自燃氡气运移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半开放体系下油页岩热模拟储集特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样品及样品制备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民和盆地
        2.1.2 鄂尔多斯盆地
        2.1.3 松辽盆地
    2.2 油页岩原始样品特征
    2.3 油页岩半焦制备
第3章 热模拟过程中油页岩变化特征
    3.1 实验概述
    3.2 岩石矿物组分变化特征
        3.2.1 高品级油页岩
        3.2.2 中等品级油页岩
        3.2.3 低品级油页岩
    3.3 有机地球化学参数演化特征
        3.3.1 有机质丰度
        3.3.2 残留烃与热解烃
        3.3.3 有机质成熟度
        3.3.4 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第4章 油页岩热模拟储集特征演化
    4.1 实验概述
    4.2 宏观变化特征
    4.3 油页岩孔隙演化特征
        4.3.1 氮气吸附等温线特征
        4.3.2 孔隙结构参数演化特征
第5章 油页岩热模拟储集特征演化影响因素
    5.1 实验概述
    5.2 原始样品孔隙镜下特征
    5.3 热模拟过程中油页岩储集特征演化影响因素
        5.3.1 粘土矿物
        5.3.2 碎屑矿物
        5.3.3 有机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地震区黄土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微观结构分析 ——以西吉县夏家大路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1.2.2 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动力特性试验方案
    2.1 土动力特性试验原理
        2.1.1 土动力学研究内容
        2.1.2 土动力学特点
        2.1.3 土体动力特性测试分析方法
    2.2 GDS动三轴仪
    2.3 试验土样选择
        2.3.1 试样土料
        2.3.2 试样制备
    2.4 试验方案
        2.4.1 动模量及阻尼比试验
        2.4.2 动强度试验
        2.4.3 试验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家大路非饱和黄土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3.1 概述
    3.2 动应力与动应变时程曲线
    3.3 动应力-动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3.3.1 围压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
        3.3.2 固结应力比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
        3.3.3 加载频率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
        3.3.4 含水率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
    3.4 动剪切模量试验研究
        3.4.1 围压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
        3.4.2 固结应力比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
        3.4.3 加载频率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
        3.4.4 不同含水率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
        3.4.5 动剪切模量归一化处理
    3.5 动阻尼比试验研究
        3.5.1 含水率对黄土阻尼比的影响
        3.5.2 固结比对黄土阻尼比的影响
        3.5.3 加载频率对黄土阻尼比的影响
        3.5.4 围压对黄土阻尼比的影响
        3.5.5 λ与γ_d之间关系的探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家大路非饱和黄土动强度特性研究
    4.1 .概述
    4.2 破坏标准
    4.3 各因素对黄土动强度的影响
        4.3.1 含水率对黄土动强度的影响
        4.3.2 围压对黄土动强度的影响
        4.3.3 固结应力比对黄土动强度的影响
        4.3.4 加载频率对黄土动强度的影响
        4.3.5 σ_(df)与N之间关系探讨
    4.4 动内摩擦角与动粘聚力
        4.4.1 含水率对动强度参数的影响
        4.4.2 加载频率对动强度参数的影响
        4.4.3 固结应力比对动强度参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力试验前后黄土的微观结构对比研究
    5.1 概述
    5.2 微观试验
        5.2.1 试验设备
        5.2.2 试验方案
        5.2.3 试样制备
        5.2.4 扫描电镜试验
    5.3 黄土微观结构的定性分析
        5.3.1 黄土的骨架颗粒
        5.3.2 颗粒间的接触方式和连结方式
        5.3.3 黄土的孔隙特征
        5.3.4 微观图像的定性分析
    5.4 黄土微观结构的定量分析
        5.4.1 PCAS图像处理软件
        5.4.2 SEM图像处理
        5.4.3 定量参数
        5.4.4 试验结果定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微结构与动力特性关系研究
    6.1 利用灰色关联法探讨动力学特性与微结构之间的关系
        6.1.1 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
        6.1.2 灰色关联法计算过程
        6.1.3 黄土微结构与动力特性关联性分析
    6.2 黄土动力学特性与微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探讨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1978)(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岩石学微观特征及地质意义[A]. 解丽琴,杨伟伟. 2021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下册), 2021
  • [2]浸矿下离子型稀土矿粘土矿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金雄伟.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矿物微区分析中透射电镜测试技术的应用[J]. 陈佳妮. 高校地质学报, 2021(03)
  • [4]明清滇西南地区铅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D]. 杨思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有机胺类粘土稳定剂的合成与评价[D]. 陈林皓.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6]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D]. 唐渊.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7]树脂基黑色页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韩松.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8]采空区煤自燃氡气析出机理及运移规律研究[D]. 周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半开放体系下油页岩热模拟储集特征演化研究[D]. 于佳琦.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地震区黄土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微观结构分析 ——以西吉县夏家大路地区为例[D]. 李承霖. 西北大学, 2021(12)

标签:;  ;  ;  

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 (1978)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