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与城镇化

城市绿化与城镇化

一、城市绿化与城市化(论文文献综述)

南鹏飞[1](2021)在《基于WRF的未来(2050s)城市气候预测及适应性规划策略》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当前最紧迫的环境危机之一,与城市化的叠加则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从而导致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城市宜居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更好的缓解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避免高温热浪事件的发生,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应性的规划策略。本文利用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全球气候模式与中尺度气象模型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进行耦合,针对RCP8.5(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代表性浓度路径)情境下的大连市未来城市气候进行研究,提供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预测数据,以此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热岛潜在变化。研究利用WRF进行了两组数值模拟研究,一组为当前气候所对应的初始边界条件,另一组为未来气候对应的初始边界条件。当前气候条件下,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将大连市现状土地利用数据转换为WRF静态地理场,通过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FNL(Final)气象数据驱动WRF模型,以2005年作为气候现状代表年,8月为典型月进行逐时模拟;采用5个国际气象交换站气象观测数据对WRF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值在0.8-0.9之间,结果表明了WRF模型的准确性;未来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数据保持不变,通过RCP8.5代表性浓度路径气象数据驱动WRF模型,以2041-2050年作为未来气候代表年,8月为典型月进行逐时模拟。结果表明,在RCP8.5情境下2050年大连市8月份地面2m平均温度为27.8℃;相较于2005年8月份平均温度将增加3.8℃,2044、2048年8月份地面2m平均温度为29.2℃,相较于2005年8月份平均温度将增加5.2℃。2041-2050年8月份大连市高温热浪天数达81天。将高温热浪日数叠加求平均值得到高温热浪期间平均温度,与大连市土地利用数据相叠加,得到大连市暴露度空间分布图,对大连市未来高温热浪风险进行评估。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核心区、金州城区和营城子区域,中风险区集中在旅顺城区、金州城区、西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区域,低风险区集中在大黑山、西郊山体群、北部山区等。最后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层面针对热浪灾害高风险区提出适应性规划策略。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气候分区、城市“冷岛”保护、构建城市通风廊道、高温避灾场所规划等。城市设计包括街道布局设计,拓宽街道、调整街道朝向利于通风,增加绿化带及隔离带缓解高温现象;控制沿海区域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形态和建筑群布局组合,更大限度发挥城市通风作用;通过调整下垫面材质、增加遮阳设施、降温喷雾设施和立体绿化改善区域热环境,提升局部环境热舒适。城市管理层面通过建立高温热浪预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公众宣传、健全医疗体系、脆弱人群保障体系来降低高温热浪灾害对城市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陈格[2](2021)在《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区花园起源于欧美,至今依旧流行于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地区,近年来,“社区花园”也逐渐频繁地出现于我国的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中。社区花园从19世纪起发展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作为城市绿地空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不仅是对城市绿地的有效利用,还意味着联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化空间,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词组。论文旨在探讨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其自身实现要素。首先,在梳理中外社区花园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社区花园是:由一群有组织的、具有某种社会联系的人共有共建的,以公共园艺为特征的绿色空间。通过Cite Space可视化共现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以“三生空间”为归纳逻辑,归纳了社区花园的城市生活、生态、生产多元效益,从理论层面论证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当代社区花园成功案例的实例分析与调研走访,本文横向对比了其营造模式,梳理并总结了以充分的社区成员意愿为基础、全周期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更灵活的实现形式为途径的社区花园自身实现要素;并由设计者视角出发,提出了降低参与者门槛、健全可持续花园运营机制的营造策略,根据NbS理念推导了社区花园低影响开发、低成本维护、可持续生长、资源循环利用与多功能复合的设计原则。基于上述理论的推导,本文开展了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问卷结果肯定了受访者对社区花园的认可与需求,但此需求并不是绝对的;对此,作者于杭州首创并实践了“快闪花园”这一“短平快”的社区花园新形式,尝试降低社区花园的参与门槛,并得到良好反馈;结合杭州未来社区规划,本文对比总结了二者间生态性与教育性、技术性与社区特色风貌、服务性与便利性三方面的适配性。本文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推导总结了城市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并付诸实践,希望为国内社区花园设计和营建提供借鉴。

肖路[3](2021)在《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绿视率与影响因素多尺度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绿地是重要的公共资源,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以往研究人员常用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和人均绿地面积等来衡量城市绿化,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城市二维平面上的绿化情况,忽略了三维空间上绿化资源和质量。绿视率(GVI:Green View Index)是指视野中绿色所占的比例,其较传统二维绿化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城市三维绿化效果。近年来,网络街景大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绿视率的更大范围应用。尽管绿视率已被广泛用于城市绿色评价,但尚存在知识缺失如:1.绿视率与以往常用的城市绿地量化参数的关系不清;2.绿视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明,尤其是城市内、城市间和全国水平绿视率的主要影响因素;3.绿视率应用方面,绿视率能否用于指示城市生物多样性尚存在知识空缺。基于此,本论文利用百度街景大数据测量GVI,并结合遥感数据、实地调查数据和文献数据围绕上述3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绿视率与传统城市绿化参数NDVI和绿地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在道路尺度上,按照垂直视角将绿视率分解为仰视绿视率、平视绿视率和俯视绿视率三层分别与之对应高大乔木绿化、低矮乔灌绿化和地被绿化,并分析了其与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在街区水平上,利用基尼指数对GVI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了量化,并分析了GVI和基尼指数与社会经济因素、生物物理因素和绿地景观格局的关系;在城市水平上,对比分析哈尔滨和长春两个城市间和城市内的GVI空间分布差异以及与植物组成、树木大小和景观格局间的关系;在国家水平上,选取31个典型城市分析了绿视率与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城市鸟类多样性及其组成与GVI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GVI与NDVI和绿地覆盖率间的相关性较弱(r<0.63),GVI与NDVI和绿地覆盖率相比主要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后者则主要受生物物理因素的影响。GVI、NDVI和绿地覆盖率反映了城市不同维度的绿化。在今后城市绿化评价时,应构建包含GVI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城市绿化质量进行评价。道路尺度上,GVI在垂直方向上大小顺序为平视GVI>俯视GVI>仰视GVI,在分析GVI与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后发现,使用大树和提高杨柳科植物所占比例能够创造更多的平均GVI和仰视GVI;整体上,道路GVI与土壤p H和电导率呈负相关关系。在街区水平上,长春市城市建成区各街区平均GVI为5.5,平均基尼指数为0.53。位于城市中心街区的GVI和空间公平性低于靠近郊区的街区。最优增强回归树(BRT)模型分别解释了GVI和基尼指数56.8%和52.5%的变异。绿地景观格局是驱动街区平均GVI及其空间公平性分布的主要因素。绿地斑块所占比例(PLAND)和边缘密度(ED)对街区平均GVI和基尼指数的影响均存在阈值效应。大面积、形状复杂的城市绿地能够创造更多的GVI和改善GVI空间分布公平性。此外,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街区通常具有较高的GVI和相对公平的空间分布。在城市尺度上,哈尔滨市平均GVI、平视GVI和俯视GVI显着高于长春(p<0.05)。两城市俯视GVI由城市中心到郊区呈上升趋势,而仰视GVI则表现为辐射状下降趋势。绿地景观格局能够解释城市GVI的大部分变异,其解释能力随尺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树木大小的解释率上升。哈尔滨GVI的主要受绿地斑块密度(PD)、树高、绿地面积(TA)和ED的显着影响,而长春市的GVI则主要受树高、ED和绿地聚合度指数(AI)的显着影响(p<0.05)。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可通过景观配置和保护城市大树来提升城市GVI。在国家尺度上,城市平均GVI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而不是社会经济因素,而城市GVI最大值受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仰视GVI受日照时数的直接影响,其他气候因子则主要通过日照时数间接的影响仰视GVI;平视GVI受年均降雨量(MAP)的显着影响,其次是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GDP。俯视GVI受到相对湿度显着的直接影响(p<0.05),其次为日照时数和人均收入但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作为新兴的城市绿化评价指标,GVI能够用于指示城市鸟类多样性。城市鸟类的科、属、种数量均随城市年均温、GVI、GDP和植物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城市鸟类组成主要受城市空间距离和温度差异影响,其组成差异随城市间距离和温度差异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可以通过百度街景计算绿视率用于城市绿化评价,其是对传统实测和遥感方法的补充,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探讨街道、街区、城市和国家水平城市绿化差异及其可能的地理气候与社会发展驱动因素,并有潜力用于评价其他生物多样性差异。预期其简单快捷性和大数据特征可以用于支撑我国森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群的评价与建设。

梁陈涛[4](2021)在《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快速准确的掌握城市行道树的结构特征和健康状况,有利于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进而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基于百度街景平台,利用街景测树法对长江中游主要城市武汉、南昌、长沙的行道树进行网络调查。共2828个样方、66498株行道树展开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行道树大小指标(树高、胸径、冠下高和冠幅)、健康指标(支架比例、枯稍比例、叶色不健康比例和死亡比例(和植被垂直结构配置等级;并且探究了不同行政区和不同城市化强度(环城道路发展下的城乡梯度)下行道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社会道路发展因素、地理因素与行道树特征复杂关系进行研究,为城市行道树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行道树大小、健康状况及垂直结构情况。武汉、南昌、长沙均以小树为主,但不同城市行道树大小差异显着。长沙行道树普遍较大,南昌行道树普遍较小。长沙市胸径较其他两个城市高出4~5.5 cm,冠下高高出14~51 cm,树高高出122~201 cm,冠幅高出155~164 cm。南昌市行道树林分健康状况优于武汉和长沙,虽然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均在较低水平。并且武汉、南昌城市行道树叶色健康状况较为突出,分别达到了37%、65%。城市植被垂直结构配置以均以乔-灌-草为主,长沙市比重最低,但也在五成以上。长沙市裸地占比较大,达到了 15%,是其他两个城市的4-5倍。就树木长势而言,南昌市行道树长势较弱的比重较高,为44.63%,是武汉市的1.7倍,是长沙市的3倍。2、行道树结构与健康的空间分布特征。各指标空间分布显示出一致性梯度变化规律。从城乡结合部到市中心,行道树单个个体呈现增大趋势,而垂直结构则逐渐简单化。这种变化达到了显着性差异水平,但是差异水平有所不同,就垂直结构而言,武汉内外环相差1.2个等级,南昌内外环相差0.9个等级,长沙内外环相差1.8个等级。三个城市林分健康整体较好,虽然各行政区、环路间存在差异,但是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几乎每个城市外环区域的林分健康等级为一般或较差,其中武汉外环区域、南昌市整个西部区域叶色健康状况较差,武汉市外环的蔡甸区、江夏区支架比例较高,长沙市开福区支架比例较高。3、行道树健康与行道树大小、结构等级复杂关系分析。三个城市均表现出,行道树大小与健康多呈负相关关系,且较高等级的植被垂直结构往往能够增加树木不健康的风险。而不同城市之间,垂直结构等级对行道树健康指标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在武汉市随着垂直结构等级的增加,行道树支架比例和死亡比例存在增加的趋势。在南昌市随着垂直结构等级的增加,叶色不健康比例和支架比例有所增加。而长沙市,行道树支架比例叶色不健康、枯梢比例、死亡比例均随垂直结构等级的增加而增加。4、行道树特征、垂直结构与社会道路发展因子、地理因子复杂关系分析。社会道路因子、地理因子对行道树大小、健康和垂直结构的总解释力为17.3%。胸径、树高、冠下高、冠幅大小与车流量、人流量、商铺量多呈正相关关系,与行道树密度、车道数、绿化带宽度多呈负相关关系。垂直结构则与上述关系呈相反的关系。随着经、纬度的增加,林分支架比例升高,枯梢比例和叶片不健康比例下降。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出现一些较大、较小、健康和不健康的情况,但是总体而言变化较为连续,无明显的分布差异。所有因子对行道树特征解释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利用行道树直接相关的周围环境因子进行评估,从而更有利于行道树的管理工作的进行。找出最关键指示因子对于阐明城市化形成原因、未来采取更加可靠措施构建更加可持续和有弹性森林的基础。基于这些简单的指示因子,可以把社会发展因素、地理因素与城市森林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综上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行道树整体健康状况良好,行道树个体较小,而且以复层结构为主。基于街景测量,针对树木大小、健康与垂直分布大范围、多指标更加全面性评价和空间图示,将更有助于基于数据的城市森林管理提升。为区域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王小元[5](2021)在《江浙沪城市立体绿化在应对温室效应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高速发展带来的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加剧。该文以江浙沪地区为例,介绍城市立体绿化在治理城市温室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中的应用。对江浙沪地区的环境气候及城市立体绿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着重介绍了该地区城市屋顶绿化及墙面绿化。希望以江浙沪地区为指导,为全国的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建设提供思路和指引。

崔佳奇,刘宏涛,陈媛媛[6](2021)在《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建成区绿地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居适宜度,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2002—2018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影响因子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2018年达到了41.11%,相比2002年增加了11.36%,2018年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0%以上的城市占全国城市的93.55%。(2)中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按照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地区划分中国城市区域,华东地区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最高,中南地区次之,其余四个地区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各地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随时间发生显着变化(P<0.05),华北地区绿化覆盖率发生显着变化的城市占比最高达94.60%,中南地区最低为65.88%。(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城市化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地区人均生产总值PGDP、绿化投入LP、建成区面积BUA、城区面积百分比UAP、建成区面积百分比BUAP、总人口TP、城市人口密度UPD、城区人口UP、建成区人口BUP、城区人口百分比UPP、建成区人口百分比BUPP)和气候因子(年平均温度YT、年平均湿度YH和年降雨量YW)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PGDP、LI、BUAP、UAP、UPD、BUPP和YT、YW、YH是影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最主要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未来城市绿地建设均衡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尹国君[7](2020)在《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如何合理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首先要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畅通物流网络,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应加强中小城市与物流通道的连接,形成高效率、低成本、优服务的物流集聚区。实践经验表明,只有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抗风险能力。物流集聚区内,通过物流企业间的竞合关系、营运优势的互补、价值增值服务的提供、前后向关系的延伸,形成的资源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物流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物流集聚能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收益、促进物流创新。依据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的主要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区域城镇化率。以2005年至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分别从全国整体、东中西分区域和大中小分等级城市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及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等因素,基本上都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门槛效应测度表明,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城市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存在不同影响。以城市人口规模、市辖区面积和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以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多样化、专业化集聚和协同集聚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因此,深入分析物流集聚的影响因素、促进物流集聚发展是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一是以物流集聚理论为基础,以物流集聚效应为切入点,以区域城镇化为研究目标,在中国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纳入了统一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影响的机理、方向及大小,并分析了城市的区位差异和等级差异对结论的影响。二是研究了物流空间集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对人口城镇化存在显着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对区域城镇化影响也非常显着的观点。同时,研究认为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作用也非常显着。通过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测算,认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三是运用多方法、多样本开展分类研究。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历年数据为样本,在整体影响、城市区位和等级差异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检验了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存在的相关关系;在借鉴其它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城市历年区域城镇化的水平;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方法,对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使用门槛效应模型,测算了物流集聚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的门槛效应。最后从合理扩大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物流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强化物流与制造业协同的集聚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冒卓影[8](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刘宇峰[9](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城市高密度发展条件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语义背景下,建筑绿化提供了将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契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而大学校园建筑作为耗能较大的一类建筑群体,也在运用越来越多的建筑绿化手法来改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升绿色校园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WSSD),会议在总结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申了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带来了近十几年来大学绿色校园、绿色建筑、建筑绿化设计的蓬勃发展。随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如何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在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和校园的发展趋势之下,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城市增绿、校园增绿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文献、书籍基本都将绿化与建筑设计相分离,更多的归为景观或者生态学的范畴去研究,而没有更深层地从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的角度去思考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有欠缺的,立体绿化是专属于建筑自身而不同于水平向层面的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空间,因此更有必要结合建筑本身来研究其中的常见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得出一般性设计策略。本文就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结合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学、绿量理论、生境营造等理论来科学地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模式和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展开了对地理气候与粤港澳大湾区高度相似的新加坡立体绿化的研究,旨在为本文研究的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分析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处大学校园共15个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际案例。第四、第五章为本文核心章节,其中第四章归纳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五种常见类型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第五章是设计策略部分,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五种类型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张瑞君[10](2020)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园林绿化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园林绿化作为一项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的“底子”和“外衣”,既是城市健康的表征,也是保障市民健康的要素之一。城市的绿色空间和园林绿地是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成果,在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减弱城市噪音、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的现状,希望以此为基础,为位于民族边疆地区自然气候较为恶劣的城市进行园林绿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对相关的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进行阐释,重点梳理城市园林绿化、社会治理的概念,以及多元治理理论、田园城市理论等内容;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官方资料,分析乌兰察布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条件与现状,梳理乌兰察布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造成这些困境和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深挖其根源。选取国内三个较为典型的城市,对其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背景和采取的重要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可以供乌兰察布市进行借鉴的先进经验。最后基于多元治理理论,提出了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二、城市绿化与城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绿化与城市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RF的未来(2050s)城市气候预测及适应性规划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趋势
        1.1.2 城市热岛效应
        1.1.3 大连城市现状及气候特征
        1.1.4 大连未来城市发展与气候变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城市发展与城市气候
        1.2.2 城市高温热浪风险
        1.2.3 全球尺度气候模拟
        1.2.4 区域尺度气候模拟
        1.2.5 城市气候风险应对策略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城市气候数值模拟方法
    2.1 模拟资源
    2.2 研究过程
    2.3 模型设置
    2.4 边界条件
        2.4.1 地形和土地利用数据
        2.4.2 气象数据
        2.4.3 物理方案
        2.4.4 城市形态参数和人为热
    2.5 WRF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
        2.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5.2 数据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气候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1 数值模拟结果处理
    3.2 温度场数值提取分析
        3.2.1 典型月平均温度空间分布特征
        3.2.2 典型月平均温度增长趋势
        3.2.3 典型月平均温度均值与极值分析
    3.3 未来高温热浪风险评估
        3.3.1 高温热浪灾害日数
        3.3.2 暴露度空间分布图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市热浪风险的规划应对策略
    4.1 城市规划应对热浪风险措施
    4.2 城市设计应对热浪风险措施
        4.2.1 主城区适应性规划设计策略
        4.2.2 重点区域研究范围概况
        4.2.3 街道空间布局
        4.2.4 建筑设计策略
        4.2.5 调整下垫面材质
        4.2.6 城市降温设计
        4.2.7 城市遮阳设计
        4.2.8 立体绿化设计
    4.3 城市管理应对热浪风险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表格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居民结构与需求的变化
        1.1.2 “三生空间”失衡与“城市双修”微更新
        1.1.3 后疫情时代,城市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1.1.4 美丽中国背景下浙江“大花园”建设规划
        1.1.5 全国范围内“社区花园”建设数量增多
        1.1.6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与案例分析法
        1.4.2 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文献图谱研究法
        1.4.3 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
        1.4.4 实证研究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社区花园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2.1.2 社区花园形式发展
        2.1.3 社区花园的界定
    2.2 社区花园国外研究综述
        2.2.1 西欧份地花园:由乡村兴起的权利争取有趣实验
        2.2.2 美国社区花园运动:从社会关怀到自我实现
        2.2.3 日本都市农园:创新技术与农耕需求的结合
        2.2.4 新加坡花城建设:社区花园与城市名片打造
    2.3 社区花园国内研究综述
    2.4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社区花园营建效益分析
    3.1 国内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3.2 国外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3.3 基于“三生”理论的社区花园效益总结
4 国内外社区花园实例分析
    4.1 国外典型社区花园创新案例
        4.1.1 伦敦Northfield份地花园
        4.1.2 圣地亚哥智慧农场与纽约103 街社区花园
        4.1.3 温哥华东南福溪临时社区花园
        4.1.4 日本花城建设与东京写字楼花园
        4.1.5 新加坡绽放社区与自然社区
    4.2 国内典型社区花园案例调研
        4.2.1 上海社区花园:社区参与与城市更新
        4.2.2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公园里的城市
        4.2.3 杭州自发型社区花园:游击园艺行为
    4.3 案例小结与归纳
5 社区花园要素归纳及设计原则推导
    5.1 社区花园实践要素归纳
    5.2 激发公共参与热情
    5.3 可持续的花园管理与运营
        5.3.1 多方参与与多方共建
        5.3.2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支持
        5.3.3 全年性社区花园运营计划
    5.4 “自然解决方案”下的花园设计原则
    5.5 本章小结
6 杭州社区花园营建实践
    6.1 针对上班族与高校学生的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
        6.1.1 问卷内容及回收情况描述性统计
        6.1.2 问卷受访者属性对受访者倾向的影响
        6.1.3 问卷结果讨论与反思
    6.2 快闪花园:短平快的社区花园热身
        6.2.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6.2.2 项目营造过程
        6.2.3 项目反思
    6.3 幼儿园屋顶花园:社区花园与自然教育
        6.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6.3.2 项目营造过程
        6.3.3 项目反思
    6.4 未来社区花园:与杭州未来社区规划适配性
        6.4.1 疫情中社区花园所受到的影响
        6.4.2 后疫情时代,杭州未来社区中的社区花园畅想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7.1.2 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与“三生”效益
        7.1.3 社区花园的实现要素与设计原则
        7.1.4 实践反思: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绿视率与影响因素多尺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视率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城市绿视率研究进展
        1.2.3 基于街景城市环境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绿视率与传统绿化指标关系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技术与方法
        2.2.1 街景图像获取和绿视率计算
        2.2.2 NDVI和绿地覆盖率计算
        2.2.3 社会经济因素数据获取
        2.2.4 生物物理因素数据获取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
        2.4.1 GVI、NDVI和绿地覆盖率间关系分析及其空间分布
        2.4.2 GVI、NDVI和绿地覆盖率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视率与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和土壤关系研究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实地调查及相关指标测定
        3.1.3 街景图像获取与绿视率计算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街区水平绿视率公平性与驱动因素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技术与方法
        4.2.1 街景图像获取及其绿视率计算
        4.2.2 街道尺度绿视率空间分布公平性量化
        4.2.3 社会经济因素获取
        4.2.4 生物物理因子数据
        4.2.5 遥感数据与景观指数计算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
        4.4.1 街道尺度平均绿视率和公平性空间分布特征
        4.4.2 解释变量对街区平均绿视率和Gini指数的相对作用
        4.4.3 解释因子对街道平均绿视率和Gini指数的边际效应
    4.5 讨论
        4.5.1 街区水平绿视率空间分布公平性分布特征
        4.5.2 绿视率公平性主要驱动因素
        4.5.3 如何提升绿视率公平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城市间绿视率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研究技术与方法
        5.1.1 街景图像获取和绿视率计算
        5.1.2 实地调查和虚拟调查
        5.1.3 城市绿地提取和景观参数计算
        5.1.4 数据质量控制和不确定性分析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
        5.4.1 两城市绿视率大小和空间分布
        5.4.2 两城市树木大小、植物组成及其景观参数比较
        5.4.3 绿视率与解释变量的RDA分析
        5.4.4 绿视率与解释变量的方差分解和回归分析
    5.5 讨论
        5.5.1 城市内和城市间街道绿视率组成比较
        5.5.2 影响城市街道绿视率的主要因素
        5.5.3 城市绿视率管理与提升建议
        5.5.4 不确定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国主要城市绿视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2 研究技术与方法
        6.2.1 街景图像获取和绿视率计算
        6.2.2 气候因子和社会经济数据收集
    6.3 数据分析
    6.4 结果
        6.4.1 31城市气候和社会经济基本特征
        6.4.2 31城市平均绿视率及空间分布
        6.4.3 31城市垂直绿视率及空间分布
        6.4.4 城市绿视率与气候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
        6.4.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作用
    6.5 讨论
        6.5.1 城市绿视率大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6.5.2 城市绿视率主要驱动因素
        6.5.3 研究不足及不确定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鸟类组成多样性与绿视率关系初探
    7.1 研究区域概况
    7.2 研究技术与方法
        7.2.1 城市鸟类数据获取
        7.2.2 影响因子数据获取
        7.2.3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城市鸟类多样性及其组成
        7.3.2 城市绿视率及绿化特征差异
        7.3.3 城市鸟类多样性与绿视率关系:简单相关与回归分析
        7.3.4 城市鸟类组成差异与绿视率关系:Mantel检验与方差分解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1.1.1 城市森林概念及国内外发展历史
        1.1.2 城市化活动与城市森林
    1.2 行道树研究概况
        1.2.1 行道树概念及功能
        1.2.2 行道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行道树与城市化关系研究概况
        1.2.4 行道树与城市道路发展因子及周围环境关系研究概况
    1.3 长江中游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1.4 行道树调查方法研究概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武汉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植被垂直结构研究
    2.1 区域研究概况
    2.2 实验方法
        2.2.1 基于街景照片行道树数据的获取
        2.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行道树大小指标频率及空间分布
        2.3.2 行道树健康状况频率与空间分布
        2.3.3 行道树垂直结构频率及空间分布
        2.3.4 不同行政区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2.3.5 不同环路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2.3.6 武汉市行道树大小、健康状况、垂直结构复杂关系分析
    2.4 讨论
        2.4.1 武汉市城市路边森林的结构组成、健康、垂直结构区域化评价
        2.4.2 武汉市行道树管理:问题与建议
    2.5 本章小结
3 南昌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植被垂直结构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行道树大小频率与空间分布
        3.2.2 行道树健康频率与空间分布
        3.2.3 植被垂直结构频率分布和空间分布
        3.2.4 不同行政区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
        3.2.5 不同环路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3.2.6 南昌市行道树健康与大小、垂直结构复杂关系分析
    3.3 讨论
        3.3.1 南昌市不同区域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及评价
        3.3.2 针对南昌市行道树大小、生长状况的管理建议
    3.4 本章小结
4 长沙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植被垂直结构研究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行道树大小频率分布与空间分布
        4.3.2 行道树健康情况频率分布与空间分布
        4.3.3 植被垂直结构频率分布与空间分布
        4.3.4 不同行政区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及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4.3.5 不同环路间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分析
        4.3.6 行道树健康与大小、垂直结构复杂关系分析
    4.4 讨论
        4.4.1 长沙市不同区域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及评价
        4.4.2 针对长沙市行道树大小、生长状况的管理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三个城市行道树结构特征、生长状况、植被垂直结构差异研究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三个城市行道树大小、健康、垂直结构差异
        5.3.2 三城市城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健康状况与社会道路发展因子、地理因子复杂关系分析
    5.4 讨论
        5.4.1 三城市行道树特征
        5.4.2 城市行道树管理建议
        5.4.3 客观的评估方法更有效和准确:基于街景测量城市森林的优势
6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江浙沪城市立体绿化在应对温室效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室效应与城市立体绿化之间的交互关系
2 城市立体绿化
    2.1 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与初衷
    2.2 城市立体绿化的意义
3 江浙沪地区案例分析
    3.1 江浙沪地区自然概况
    3.2 江浙沪地区城市立体绿化现状
结语

(6)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2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间变化特征
    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区域差异
    2.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7)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相关文献
        1.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1.2.2 文献简评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2.1.1 传统城镇化理论
        2.1.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
        2.1.3 以区域为基础的区域城镇化理论界定
    2.2 物流集聚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2.2.1 物流集聚的内涵
        2.2.2 运输成本与物流集聚
        2.2.3 产业区位与物流集聚
        2.2.4 规模经济与物流集聚
        2.2.5 循环累积与物流集聚
    2.3 物流集聚直接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2.3.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2.3.2 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2.3.3 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2.4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机理
        2.4.1 协同集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区域城镇化质量
        2.4.2 协同集聚通过产业关联效促进区域城镇化质量提升
        2.4.3 协同集聚通过就业效应促进区域城镇化扩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物流集聚发展水平的测度
    3.1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3.1.1 物流空间集聚规模的测度方法
        3.1.2 中国省域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3.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发展现状
        3.1.4 中国物流空间集聚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3.2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3.2.2 中国省域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3.2.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专业化集聚发展现状
        3.2.4 中国物流专业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3.3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3.3.1 物流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3.3.2 中国省域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3.3.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多样化集聚发展现状
        3.3.4 中国物流多样化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熵值法的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
    4.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
        4.1.1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
        4.1.2 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4.1.3 大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4.2 应用熵值法测度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
        4.2.1 熵值法测度步骤
        4.2.2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5.1 变量测算与数据说明
        5.1.1 被解释变量
        5.1.2 解释变量
    5.2 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5.2.1 相关程度分析
        5.2.2 单位根检验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5.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模型构建
    5.4 物流空间、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5.4.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5.4.2 东中西部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5.4.3 大中小城市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6.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6.1.1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
        6.1.2 中国省域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6.1.3 中国主要城市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现状
        6.1.4 中国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 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6.2.1 变量的选取
        6.2.2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模型构建
        6.2.3 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6.2.4 东中西部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6.2.5 大中小城市协同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研究
    7.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效应的初步分析
    7.2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7.2.1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门槛模型分析方法
        7.2.2 面板门槛效应实证估计方法
    7.3 物流集聚影响区域城镇化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7.3.1 以人口数量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7.3.2 以市区面积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7.3.3 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
    8.1 优化物流空间集聚规模促进区域城镇化
        8.1.1 中央政府主导物流发展规划
        8.1.2 地方政府协调物流发展规划
    8.2 推动物流专业化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发展
        8.2.1 物流企业合作促进物流专业化集聚
        8.2.2 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物流专业化集聚
        8.2.3 创新趋动加速物流专业化集聚
    8.3 促进物流多样化集聚引领区域城镇化
        8.3.1 政府角色转变助力物流多样化集聚
        8.3.2 宽松的发展环境优化物流多样化集聚
        8.3.3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流多样化集聚
    8.4 鼓励物流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促进区域城镇化
        8.4.1 制造业物流部门的优化
        8.4.2 引导新建园区制造业集聚与物流集聚同步发展
        8.4.3 完善物流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8.5 实行差异策略促进物流集聚推动区域城镇化
        8.5.1 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8.5.2 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促进物流集聚的差异策略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8)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范围界定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广州都市边缘
        1.3.2 乡村住宅
        1.3.3 更新改造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小结
    2.2 共生理论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2.3 新陈代谢理论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6 触媒理论
        2.6.1 触媒理论释义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5.1 项目概述
        5.1.1 实践案例概况
        5.1.2 项目定位分析
        5.1.3 项目现状调研
        5.1.4 居民意愿需求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研究
    2.1 国内外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1 欧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2 亚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3 北美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4 国内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2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2.2.1 国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2.2.2 国内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2.3 新加坡的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2.3.1 新加坡的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2.3.2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气候
        2.3.3 新加坡的相关政策指引
        2.3.4 新加坡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
    2.4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特点
        2.4.1 绿化空间结合建筑的整体性,充分利用室内外
        2.4.2 多种绿化空间设计方式的综合运用
        2.4.3 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2.4.4 绿化空间的设计融入校园的文化精神中
    2.5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四种模式及设计策略
        2.5.1 建筑庭院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5.2 建筑平台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5.3 建筑屋顶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5.4 建筑垂直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6 粤港澳大湾区与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对比研究
        2.6.1 两地气候适应性比较
        2.6.2 两地基础数据对比分析
        2.6.3 可借鉴之处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案例分析
    3.1 广州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1.1 华南理工大学清清文理楼
        3.1.2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C2-C3建筑组团
        3.1.3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3.1.4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组团
    3.2 深圳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2.1 清华大学深圳校区海洋大楼
        3.2.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组团
        3.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二期学生宿舍楼
        3.2.4 南方科技大学行政楼
        3.2.5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
    3.3 香港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3.1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综合楼
        3.3.2 香港理工大学西九龙校区专上学院
        3.3.3 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湾校区专上学院
        3.3.4 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楼
    3.4 澳门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4.1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图书馆
        3.4.2 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类型及综合效益
    4.1 建筑庭院绿化类型及特点
        4.1.1 中庭型庭院绿化
        4.1.2 组团立体型庭院绿化
        4.1.3 垂直型庭院绿化
    4.2 建筑屋顶绿化类型及特点
        4.2.1 种植型屋顶绿化
        4.2.2 花园型屋顶绿化
    4.3 建筑平台绿化类型及特点
        4.3.1 窗台型平台绿化
        4.3.2 阳台型平台绿化
        4.3.3 露台型平台绿化
        4.3.4 廊道型平台绿化
    4.4 建筑墙体绿化类型及特点
        4.4.1 植物型墙体绿化
        4.4.2 容器型墙体绿化
        4.4.3 生物墙型墙体绿化
    4.5 建筑室内绿化类型及特点
        4.5.1 盆栽型室内绿化
        4.5.2 悬垂型室内绿化
        4.5.3 种植池型室内绿化
    4.6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
        4.6.1 生态效益
        4.6.2 经济效益
        4.6.3 社会效益
        4.6.4 人文效益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及策略研究
    5.1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5.1.1 考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5.1.2 呼应建筑功能和形态
        5.1.3 延续和传承校园文化
        5.1.4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做出积极应对
        5.1.5 考虑可持续性,提升建筑及绿化全生命周期
    5.2 建筑庭院绿化设计策略
        5.2.1 充分结合建筑形态
        5.2.2 与交通空间的融合
        5.2.3 结合校园内共享交往空间
        5.2.4 立体化景观空间渗透
        5.2.5 庭院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5.3 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策略
        5.3.1 生态构造的综合考虑
        5.3.2 最大化利用屋顶空间
        5.3.3 活化校园内共享游憩空间
        5.3.4 立体屋顶绿化的打造
        5.3.5 屋顶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5.4 建筑平台绿化设计策略
        5.4.1 与建筑立面的协调与统一
        5.4.2 融合室内外校园景观
        5.4.3 多维度系统化设计
        5.4.4 种植装置的合理选用
        5.4.5 平台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5.5 建筑墙体绿化设计策略
        5.5.1 选择适宜的墙体绿化类型
        5.5.2 前置性引导立面设计
        5.5.3 合理设计支撑连接体系
        5.5.4 墙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5.6 建筑室内绿化设计策略
        5.6.1 自然性原则
        5.6.2 适量性原则
        5.6.3 整体性原则
        5.6.4 点线面结合的综合布局
        5.6.5 室内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5.7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10)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园林绿化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发文量分析
        2.高被引文献分析
        3.核心作者及其机构分析
        4.高频关键词分析
    (三)国内研究的热点主题
        1.对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2.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及植被应用的研究
        3.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国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发文量分析
        2.高被引文献分析
        3.核心作者及其机构分析
        4.高频关键词分析
    (五)国外研究的热点主题
        1.对园林绿化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理论探讨
        2.对城市化发展与园林景观规划的研究
        3.园林绿化建设中植被覆盖度和多样性的测量与应用
    (六)国内外研究述评
    (七)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1.研究方法
        2.研究技术路线图
    (八)创新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园林绿化的概念
    (二)生态城市理论
    (三)多元治理理论
二、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一)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
        1.乌兰察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政策沿革
        2.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的治理架构及工作流程
    (二)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1.街头、公园绿地建设成效显着
        2.市建成区道路绿化达标率高、道路绿化状况良好
        3.住宅小区的公共绿地达标率高
        4.城市河道绿化治理成效显着
    (三)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公众满意度调查
        1.样本数据介绍
        2.公众对道路绿化的满意度
        3.公众对居住小区绿化的满意度
        4.公众对公园绿地绿化的满意度
        5.公众对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综合满意度
三、乌兰察布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层面
        1.园林设计精品意识差、街头绿地植物多样性不足
        2.园林绿化设计缺少地方特色文化
        3.园林绿化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缺少协调性和衔接性
    (二)政府管理层面
        1.园林局下属科室之间存在自监自管与职责不清的双重困境
        2.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市场监管力度不足
        3.园林绿地的布局和设计缺少前期民意调研
    (三)社会参与层面
        1.城市居民的知绿、爱绿、护绿意识不足
        2.社会志愿组织力量薄弱、参与程度较低
        3.公众对于小区绿化和公园绿化的满意度较低
四、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园林绿化要求的建设资金存在缺口
        1.政府园林绿化养护的经费匮乏
        2.社会资金的引进乏力
        3.财政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二)人才队伍建设不健全
        1.从事园林绿化建设的人员缺少实践经验
        2.人才队伍老化、年轻骨干人员匮乏
        3.人才激励机制的效果不佳
    (三)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管理体制不完善
        1.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理念相度落后
        2.部门决策过程较为封闭、社会参与度不足
        3.政府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市场监督体制不够完善
五、国内经验借鉴
    (一)河北张家口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模式
        1.张家口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背景
        2.张家口市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主要举措
    (二)内蒙古乌海市——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的“国家园林城市”
        1.乌海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背景
        2.乌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主要举措
    (三)河北保定市——“三阶段”绿化监督管理机制
        1.河北保定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背景
        2.保定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六、乌兰察布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构建园林绿化建设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1.政府优化资金结构、控制预算成本
        2.创新PPP融资模式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3.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园林绿化建设
    (二)通过“引进来+留下来”打造多元化人才梯队
        1.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与当地校企签署共建协议、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人员
        3.提供培训机会、完善人才激励考评机制
    (三)创新园林绿化工作的管理方式和监管机制
        1.构建规划先行、职责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机制
        2.拓宽公众参与园林绿化管理的渠道
        3.实现对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全过程监督评审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城市绿化与城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RF的未来(2050s)城市气候预测及适应性规划策略[D]. 南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D]. 陈格.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绿视率与影响因素多尺度分析研究[D]. 肖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4]武汉、南昌、长沙行道树特征分析[D]. 梁陈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江浙沪城市立体绿化在应对温室效应中的作用[J]. 王小元. 华中建筑, 2021(03)
  • [6]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崔佳奇,刘宏涛,陈媛媛. 生态环境学报, 2021(02)
  • [7]物流集聚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D]. 尹国君. 湖南大学, 2020(12)
  • [8]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刘宇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园林绿化的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D]. 张瑞君. 内蒙古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城市绿化与城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