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地质基本概念的看法

我对地质基本概念的看法

一、地质基础理念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然[1](2021)在《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晋创办教会中学研究(1907-1937)》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代教育中,教会中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山西的教会学校成立较早,成为当时最早出现的新式学堂和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机构,对山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示范和补充的作用。就其兴办主体而言,以(美国)公理会最值得关注。本文从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结合当时在美国开展的轰轰烈烈的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分析当时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条件。本文针对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山西开办的教会中学进行研究,从他们三十年(1907-1937)的办学历程,先后经历从初步发展、调整改革到动荡新生三个阶段,他们的创建与发展有力地证明了20世纪初期美国基督新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兴衰起伏。在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这三十年的发展改革中,一直不变的是他们的教学理念,正是“学以事人”和“苦学苦练苦做”的教学理念让他们与同期山西其他普通中学相比有极大的优势。当然这与山西公理会教会中学强大的师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分析其学生来源也可见当时教会中学在山西巨大的影响力。山西公理会教会中学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英语课程、劳动课程、训育课程等课程设置方面和科学的教学管理方面,从而树立了铭义中学和铭贤中学良好的学风。教会中学丰厚的工资制度和奖学金制度也吸引了全国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校园文化是中学生在校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他们的成长有深远影响。山西教会中学的文体活动、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本领,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整体而言,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山西社会来说,教会中学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革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促进社会的发展。虽然教会中学的出现向中国输入了近代教育制度,但它强行渗透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仍然暴露了传教士传教的目的。

杨丹丹[2](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对培养学生自身素质以及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对于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载体,进行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研究,可以提高对当前地理教育发展的认识,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编写设计特点,有利于地理教育的发展。因此,进行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教学策略,可以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产生重要意义。本文以2019人教版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做中学”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教学策略。首先分析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系统地分类梳理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其脉络,明确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思路框架。其次分析了地理实践力的表现及地理实践力的水平划分,将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其整体结构、类型、内容、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对教材“活动系统”分为了3大类8小类,第一类为认知性活动,包括绘图填表活动、图表分析活动、问题分析活动和资料分析活动,第二类为探究性活动,第三类为实践性活动,包括地理考察活动、地理调查活动、地理实验活动;通过前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内容及其对应的地理实践力,分析基于不同类型的活动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然后得出教材“活动系统”的内容与其所对应的地理实践力的关系,并把每一个活动栏目的内容进行研究,将其所在章节与对应的地理实践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索出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知识点。最后根据教材“活动系统”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教材“活动系统”的类型为依据,设计出6项教学案例:《气象灾害——探究“寒潮灾害”的形成》《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大气热力环流》《观察家乡的土壤》《校园内植被调查活动》《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基于以上的研究,探究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教学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设计出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行动研究,检测策略的可行性。

冯书静[3](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指出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王英娜[4](2020)在《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庄子》义理不竭、文笔妙奇的特点,促使历代释庄者完成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新诠解。尤其,在近现代这个充满危机和变革的特殊时代,《庄子》的阐释呈现出继承传统与借鉴西学并存的多元格局,这些庄学成就证明了《庄子》作为传统经典所具有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生命力。与古代的庄学相较,中西并存的文化背景使近现代的庄子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不论在研究范式,还是在思想探索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并对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训鉴。因此,近现代庄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阐释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近现代庄学新变进行整体观照,并从以佛解庄、以儒解庄、以西学解庄、以文学解庄等几个角度契入,考察近现代庄学的发展与新变,从而呈现其新时期的问题意识及时代文化价值。全文共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社会、学术的历史背景,探讨近现代庄学的复兴问题。在近现代,庄学复兴是诸子学思潮兴起的产物,而诸子的兴起亦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即从儒学的附庸走向独立,其包含了社会时局变化、学术发展等诸多因素,亦经历了从清初到近现代学者们超越儒学并使诸子独立的不断自觉。内在演变与西学东渐是近现代诸子学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子学的致用思想、解经功能尤其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发掘。这些诸子学发展的共性直接影响了近现代庄学的复兴,并使近现代庄学呈现出《庄子》校释类、义理类着作的新发展以及《庄子》文学的专题探索。第二章主要从“以佛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以佛解庄”是庄学史上传统的释庄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格义”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格义”最初是以传统典籍中的概念或思想来诠释佛学,其中《庄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经历了概念式“格义”、会通式“格义”、系统化“格义”以及实用化“格义”的过程。近现代“以佛解庄”的“格义”新变主要表现为法相唯识宗概念体系的系统化应用以及西学中平等、自由、科学等观念的融入,它实现了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既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对外来文化精华的汲取,从而使《庄子》发挥了时代所需的社会效用。杨文会是使近现代佛学复兴的关键学者,他的“以佛解庄”推进了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发展,在其影响下,章太炎、梁启超等学者均走向了实用化的新变道路。可以说,对于庄子思想的致用探求是近现代学者“以佛解庄”的重要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以儒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学者们之所以采用“以儒解庄”的诠释路径,是因为庄、儒之间在形上之“道”与形下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均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行性,这为消解庄儒矛盾,提升庄学的社会效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探索前提。近现代学者的“以儒解庄”是试图通过儒道互补应对危机境遇中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其拯救危亡的经世致用价值。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对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对庄、儒义理相通处的深入探析,尤其是对《庄子》中实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以及廖平通过重构经学体系,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可以说,这些不同角度的新研寻体现了近现代学者救世的共同理想,以及开发《庄子》致用思想的时代风貌。第四章主要从中西融合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西学东渐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核心地位,引发了近现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与反思,而学者们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融通既使《庄子》研究有所继承,同时亦为之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并呈现出庄学新变的时代性特征。在近现代西学与《庄子》的比较融合中,西方的进化论、快乐主义、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等均对庄子思想的重新诠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胡适、章鸿钊等人的庄子研究主要体现了进化论与庄子思想会通的渐进过程。此外,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宾诺莎的“自然”“自由”等,也被近现代学者引入与《庄子》思想的对话与阐释中,中西文化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庄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其开拓性的尝试亦成为后世学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以及启蒙救亡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最科学、最前沿的思想和方法。在庄学界,吕振羽、侯外庐、郭沫若等学者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使《庄子》研究呈现了新的时代意义。可以说,近现代学者以不同的西学理论为《庄子》阐释提供了诸多新的视角,虽然在解庄中不免历史环境的局限,但其为中西文化交融做出的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效用,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亦具有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在西学与本土文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近现代“文学”观念明确从传统文史哲不分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并出现了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界定。《庄子》是否是文学作品虽然存在争议,但从总体来看,《庄子》的文学性特征在近现代具有新的发展,而这种新发展与近现代“文学”认知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本章探讨了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与近现代“文学”理论视角的建构两个方面,以之作为《庄子》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在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中,本文主要从《庄子》的文学语言、篇章结构、文体、文学的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古今比较及中西文法的参照中突显《庄子》文学的继承与发展。近现代学者对《庄子》文学的探讨虽然不免简单和粗糙,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文学自觉意识以及多元化的思维使《庄子》的文学性得到新的发掘,这对后世《庄子》文学的发展亦具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王乃荣[5](2020)在《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凉山彝区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山川广布、河流纵横的特征造成该地区封闭的地理环境,由于凉山彝族特殊的政治经济形态,政府难以对凉山地区实行管控,凉山一度成“独立”之态。历史上地方政府一贯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是造成与凉山彝族的关系一直紧张对立的原因。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要的转型,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之下,川康地方势力兼具地方政府与军阀的双重色彩。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既有向近代民族关系转型的趋向,又有历史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研究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研究的。本文从三个部分来论述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对凉山彝区封闭状态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区隔的状态进行呈现。首先对凉山彝区的传统的社会秩序与民族关系进行叙述。之后,当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之后,将清末民初的凉山彝区的所发生的社会流变进行逐一阐述。最后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边地整合诉进行叙述。第二部分是在中央政府势力未深入四川之前,将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对凉山彝区所统辖的川省地方军阀以及对凉山彝区介入的其他地区的军阀与凉山彝族所发生的关系进行阐述。在该时期,四川省实行防区制,凉山地区在刘文辉所属的二十四军的管辖之内。刘文辉对该地区的有非常大的自主权,对夷态度与治夷政策都是对以往政策的延续。凉山地区地处川滇交界之处,滇军势力对凉山地区进行数次侵扰,加剧了该地区的民族矛盾与隔阂。第三部分是对中央势力入川之后,对30年代中期之后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进行阐述。30年代中期,中央势力深入四川地区,打破原有的防区制,扶持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并命各军交出防区统归四川省政府管辖。原管辖凉山地区的刘文辉在与刘湘的争斗中退居西康,中央政府为分化刘湘势力敦促刘文辉加快建立西康省的步伐,1938年刘湘死后,刘文辉在与川省军阀、中央政府的权力角逐与博弈中将凉山地区的宁属划归西康。1939年西康建省,刘文辉任西康省政府主席,凉山地区被川康两省分省而治。川康两省改变以往的对夷态度,根据各省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宜的对夷政策,缓和民族矛盾与民族隔阂,打破以往混乱的格局,逐渐地将处理与彝族的关系步伐迈入正轨。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之下,凉山彝族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谋求政治承认的诉求和从各方面支援抗战。总之,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既有激烈的对抗冲突,也有不断地妥协磨合与认同。中央政府的宏观把控与地方政府的着眼于实际的治理,使得凉山地区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改变,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与民族隔阂。但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川康地方势力,在处理与凉山彝族关系中对夷的歧视与政策上的不平等,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缓和矛盾对立的关系。

张凌[6](2020)在《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深度教学从教学结果来看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学习领会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学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当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说明了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种培养方式,通过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而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具有动态、精炼等特征的教学资源,在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价值不容小觑,所以在微课设计当中落实深度教学策略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明确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内涵及表现基础之上,以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中国微课网优秀作品中的20例微课案例的内容选择、教学过程以及设计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当中能体现深度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发现当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已经受到深度教学理念的影响,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微课设计当中,地理图表是实现深度教学的重要手段;知识的联系和综合是深度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微课设计的核心思路。第二,依据案例分析启示总结出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策略,即关注学情深度挖掘学生潜力;情感教学优化情境沉浸学习;问题教学结合经验诱发探究;反思教学思维结构对比评价;学科教学依据地理思想与方法。第三,依据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的表现及要求提出微课设计的一般思路,即通过筛选教学内容符合深度教学水平、调整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学习效果以及提供参照标准及时评价结果反馈四个步骤进行案例设计。同时对设计出的案例进行了线上实施并总结了微课案例实施的三点启示,即微课的使用时间应在课后;应以单独或学习小组方式使用;以及教师适当收集学生的反馈,分析其学习效果,为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微课案例提供基础。本文利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行动研究法,设计出以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综合思维素养、区域认知素养以及地理实践力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各两例,提供了能直接使用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资源。

李昊原[7](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研究表明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伟[8](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汤士东[9](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魏胜强[10](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污染防治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当前的污染防治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生态文明的视域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抽象条文过多而具体制度太少、预防理念有余而治理力度不足、行政色彩浓厚而处理手段简单三个方面。根据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制度要求和建设实践而对污染防治法重新定位,是完善污染防治法的前提。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污染防治法是具有行政法和社会法属性的生态法,是国家建构和社会生成高度统一的实用法,是稳定性和创新性融为一体的时代法。根据这种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完善我国污染防治法:一是细化法律条文,通过法规和规章完善制度与标准;二是立足现实需求,开展预防的同时加强污染治理;三是丰富调整手段,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污染防治工作。这三者分别从形式、内容和方法三个角度展开,基本涵盖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完善我国污染防治法的主要方面。

二、地质基础理念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基础理念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晋创办教会中学研究(190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缘起
        2.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民国时期基督教在华教育研究
        2.关于基督教公理会在晋文化事业研究
        3.关于民国时期山西教育的研究
        4.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相关概念
        2.理论依据
        3.研究方法
二、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创建与发展沿革
    (一)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1.基督教公理会传入山西及其早期传教情况
        2.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
        3.山西教会办学的社会条件
    (二)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在晋发展历程
        1.初步发展阶段(1890 年—1922 年)
        2.调整改革阶段(1922 年—1937 年)
        3.动荡新生阶段(1937 年—1951 年)
三、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师生情况
    (一)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师资来源
    (二)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学生构成
四、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课程设置与实施
    (一)国文课程设置
    (二)英文课程设置
    (三)训育课程设置
    (四)劳作课程
    (五)家政实习课程
    (六)宗教课程
四、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教学管理
    (一)山西教会中学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山西教会中学的学生管理
        1.山西教会中学的训育制度
        2.奖、助学金的设置
    (三)山西教会中学的教职员管理
五、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课余活动
    (一)山西教会中学的文体活动
    (二)山西教会中学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三)山西教会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山西基督教公理会教会中学的历史意义
    (一)山西教会中学对学生的影响
        1.山西教会中学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2.山西教会中学传播了西方现代文明理念
        3.向中国输入近代教育制度
        4.山西教会中学强行渗透西方文化价值观念
    (二)山西教会中学对社会的影响
        1.山西教会中学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山西教会中学革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2)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地理实践力
        2.活动系统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杜威“做中学“理论
        3.信息加工理论
        4.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总体分析
    (一)课程标准分析
    (二)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分析意义
    (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位置
    (四)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类型
    (五)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内容
    (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与其他表层系统的关联性
    (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对应的地理实践力
    (八)总结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案例设计依据
    (二)案例选择说明
    (三)实践性活动教学案例设计
    (四)案例设计评析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活动参与的兴趣
    (二)明确活动系统与教材正文的关系,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三)结合实践活动内容,挖掘乡土资源
    (四)一材多用,探索“活动系统”的本质
    (五)构建以地理实践力为核心的评价量表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案例实施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二)教学案例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水平划分表
附录2 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察评价表
附录3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3)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考古研究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1.2 明矾史研究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1.4 小结
2 论文选题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2.4 史料来源
    2.5 创新点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3.1 地理、地质概况
    3.2 历史沿革
        3.2.1 明清时期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3.2.3 新中国成立后
    3.3 生产状况
    3.4 运输销售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3.5.1 采矿工艺技术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3.6.1 资源综合利用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3.8 小结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4.1 采矿遗址
        4.1.1 溪光采矿遗址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4.1.4 南洋400平硐
        4.1.5 南洋312平硐
    4.2 炼矾遗址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4.2.2 溪光炼矾遗址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4.2.5 其他炼矾遗址
    4.3 小结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5.2 焙烧及其设施
        5.2.1 第一代焙烧炉
        5.2.2 第二代焙烧炉
        5.2.3 第三代焙烧炉
        5.2.4 第四代焙烧炉
    5.3 风化及其设施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5.4 溶解及其设施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5.5 结晶及其设施
        5.5.1 简易结晶设施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5.6 小结
6 讨论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6.1.1 遗址年代问题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近现代庄学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现代历史语境下的庄学复兴
    第一节 近现代诸子学的兴起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学的复兴
    第三节 近现代庄学复兴的意义
第二章 以佛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以佛解庄的“格义”方法及历史演进
        一、“格义”方法的发生
        二、传统概念式“格义”的释义策略
        三、传统会通式“格义”的发展
        四、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推进
        五、近现代实用化“格义”的新变
    第二节 章太炎“以佛解庄”的致用理路
        一、以庄、佛构建“致用”理路的动因
        二、“齐物”与真如目标的预设
        三、由真返俗的致用方法
    第三节 梁启超以佛、儒释庄的新诠解
        一、对胡适解庄方法的质疑
        二、“真我”本体的确立及开拓
        三、庄儒融合与实践途径的新探索
        四、以佛、儒释庄的原由及意义
第三章 以儒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传统的“以儒解庄”思想
        一、儒、庄融通的可行性前提
        二、传统“以儒解庄”的特点
    第二节 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风貌
        一、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
        三、庄、儒义理融合的深入与开拓
    第三节 近现代以经学解庄的新融合
        一、《庄子》与经学的互动融合
        二、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
        三、以经学解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庄子》与进化论思想
        一、严复以“天演”解庄: 进化思想的引入
        二、胡适以“进化”解庄: 物种依据的相通
        三、章鸿钊的“天择律”与“天钧律”:进化思想的新定位
        四、以进化论阐释《庄子》的评价
    第二节 《庄子》与快乐主义
        一、根本相通:快乐与自得
        二、追求持久快乐的相似途径
        三、伊、庄认识论的异同辨析
        四、伊、庄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节 《庄子》之“本体”与“自由”
        一、斯、庄比较的可能性及新特点
        二、形而上: 本体的相契与殊异
        三、形而下: 相似的“自由”追求与不同路径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论庄子
        一、吕振羽以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较早尝试
        二、侯外庐对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补充
        三、郭沫若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新拓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
    第一节 近现代“文学”认知的新变
        一、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
        二、近现代“文学”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
        一、《庄子》的文学语言
        二、《庄子》的篇章结构
        三、《庄子》的文体
        四、《庄子》文学与社会
        五、《庄子》与传统典籍的文学比较
        六、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地理空间范围界定
        (三)川康地方势力
        (四)民族关系
        (五)夷人、夷务、夷族
    三、文献综述
        (一)政府、学术团体和学者个人对凉山彝族的考察研究
        (二)凉山彝族地区的开发与建议的研究
        (三)关于凉山彝族的社会制度研究
        (四)关于民国政府对凉山治理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凉山彝区的区隔
    第一节 凉山彝区的传统社会秩序和民族关系
        一、凉山彝族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
        二、凉山彝族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第二节 清末民初凉山彝区的社会场阈变化
        一、晚清凉山彝区的政治经济场阈流变
        二、国家政治场阈的介入:中华民国的建立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边地整合诉求
第二章 动荡与失序: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地方政治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
    第一节 西南军阀势力在凉山彝区的介入
        一、刘文辉对凉山地区的统辖
        二、胡若愚势力进驻盐源、盐边
        三、龙云统治集团在凉山地区的介入
    第二节 凉山彝族的治理回应
        一、与国民党武装的斗争
        二、夷患事件频发
第三章 冲突与整合:30年代中期之后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的关系
    第一节 对凉山地区的考察
        一、对凉山地区考察的背景
        二、政府、学术团体、个人对凉山地区的考察及其影响
    第二节 鸦片种销经济中的彝汉关系
        一、宁属地区鸦片的种销情况
        二、小凉山地区的种销情况
        三、鸦片的种销对凉山地区的影响
    第三节 武力冲突与妥协调适
        一、凉山彝族与政府的武装冲突
        二、凉山彝族与政府的相互妥协与调适
    第四节 凉山地区夷卡制度的改造与更新
        一、雷马峨屏夷卡:由坐质夷卡向夷差的转变
        二、宁属地区夷卡:对夷人进行汉化教育
    第五节 全面抗战背景下凉山彝族的政治诉求与建设行动
        一、凉山彝族的政治承认诉求不断上升
        二、凉山彝族参加支援抗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深度学习
        2. 深度教学
        3.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
        4. 微课
    (二) 理论基础
        1. 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2. 目标分类理论
        3.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二、高中地理微课案例分析
    (一) 案例分析说明
        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分析目的
        2. 案例分析内容与案例分析方法
    (二) 案例分析呈示
    (三) 案例分析启示
        1. 深度教学的设计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2. 地理图表是实现深度教学的有效手段
        3. 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是设计的核心思路
三、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
    (一) 关注学情深度挖掘学生潜力
    (二) 情感教学优化情境沉浸学习
        1. 以学生为主体
        2. 情境完整有层次
    (三) 问题教学结合经验诱发探究
        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 问题具体有目的
        3. 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4. 利用问题实施有限教导
    (四) 反思教学思维结构对比评价
    (五) 学科教学依据地理思想与方法
四、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案例
    (一) 案例设计思路
        1. 筛选教学内容符合深度教学水平
        2. 调整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3. 丰富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学习效果
        4. 提供参照标准及时评价结果反馈
    (二) 案例设计说明
    (三) 案例设计呈示
        1. 以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2. 以培养综合思维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3. 以培养区域认知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4. 以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为主的微课案例
    (四) 案例设计启示
        1. 深度教学评级需更加细化
        2. 系统化微课推进深度教学
    (五) 微课案例实施
        1. 案例实施目的
        2. 案例实施过程
        3. 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和展望
    (一) 基本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7)《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3.2.1 杂志内容概况
        3.2.2 重点文章分析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结语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1.4 研究目的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2.1.1 童年时期
        2.1.2 中学时期
        2.1.3 中央大学时期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2.2 着述情况
        2.2.1 着述成果概况
        2.2.2 着述统计分类
    2.3 本章小节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3.1.1 大学毕业以前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3.1.3 执教时期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3.4.1 “通”的思想观
        3.4.2 “驭”的思想观
        3.4.3 “理”的思想观
        3.4.4 “和”的思想观
    3.5 本章小节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4.1.1 执教之前
        4.1.2 执教之后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4.2.4 仙居范式思想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4.4.1 “堪”的思想观
        4.4.2 “源”的思想观
        4.4.3 “求”的思想观
        4.4.4 “真”的思想观
    4.5 本章小节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5.1.1 执教之前
        5.1.2 执教之后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5.2.1 诗歌中的洞穴
        5.2.2 诗歌中的峡谷
        5.2.3 诗歌中的奇峰
        5.2.4 诗歌中的水景
        5.2.5 诗歌中的生境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5.4.1 “境”的思想观
        5.4.2 “比”的思想观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6.2 研究结论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6.3 总结与展望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张良皋生平年表

(10)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污染防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污染防治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抽象条文过多, 具体制度太少
    2. 预防理念有余, 治理力度不足
    3. 行政色彩浓厚, 处理手段简单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污染防治法的重新审视
    1. 污染防治法是具有行政法和社会法属性的生态法
    2. 污染防治法是国家建构和社会生成高度统一的实用法
    3. 污染防治法是稳定性和创新性融为一体的时代法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完善污染防治法的基本路径
    1. 细化法律条文, 通过法规和规章完善制度与标准
    2. 立足现实需求, 开展预防的同时加强污染治理
    3. 丰富调整手段, 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污染防治工作

四、地质基础理念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晋创办教会中学研究(1907-1937)[D]. 王卓然.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杨丹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D]. 王英娜. 山东大学, 2020(08)
  • [5]民国时期川康地方势力与凉山彝族关系研究(1927-1949)[D]. 王乃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研究[D]. 张凌.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污染防治法研究[J]. 魏胜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标签:;  ;  ;  ;  ;  

我对地质基本概念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