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用写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用写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克秋[1](2021)在《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结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写作又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之一,传统教师反馈写作的方式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朝着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发展的需要。随着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自动评价系统应运而生,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对自动评价系统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不断探索,将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这两种反馈形式相结合运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探讨将二者结合能否改变写作自动评价系统的弊端,并解决传统单一教师评价的问题。鉴于此研究目的,本文试图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什么?2.与自动反馈相结合的教师反馈和传统单一的教师反馈相比在写作教学中有什么优势?3.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相结合的反馈方式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在篇章结构、文章内容、语言表达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提高?针对研究问题,开展如下研究:笔者将哈尔滨市某高二年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长达14周的教学实验,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成绩前测,确保两班英语写作水平大致相当,同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实验中,实验班采用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相结合的反馈方式,对照班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师反馈。为了说明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应用教师反馈与自动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写作成绩的提高是否有成效,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又进行了中测和后测。实验后,在实验班的低、中、高三档学生中各抽取两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了解与自动反馈相结合的教师反馈和传统单一的教师反馈相比在写作教学中有什么优势,笔者并对学生的三次写作文本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写作的篇章结构、文章内容、语言表达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提高。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过程中收集的问卷数据、文本分析数据、测试成绩和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并讨论后发现:(1)目前高中生的英语写作修改意识不强,写作信心不足,焦虑过大,写作水平提高的较慢。教师反馈的效果不佳,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疑虑和问题不能通过教师反馈得到积极解决。(2)和传统单一的教师反馈相比,与自动反馈相结合的教师反馈方式能明显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缓解了学生写作的焦虑,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3)相对于普通班的成绩,实验班应用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相结合的写作教学模式的英语写作成绩提高的更多,自动反馈是教师反馈的有益补充,能帮助学生修改篇章结构、文章内容、语言表达的错误。

李梦杨[2](2020)在《庄元臣写作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庄元臣的一生大致经历了明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这三个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时期的鲜明特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元臣在继承前人写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写作实践,提出了许多既反映当时写作文风和特点,又体现个人特色的写作理论。庄元臣的写作理论集中体现在《论学须知》《行文须知》以及《文诀》三部作品中。这三部作品表面上虽无联系,但是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无论是论述古文写作还是时文写作,都可以从中找到一定的共同之处,这些对研究文章写作理论起到丰富和完善的作用。第一,庄元臣写作理论肯定意在文章写作中的主要作用。一方面,庄元臣将意比作大将,强调古文写作中立意要追求高、婉。同时,他指出立意谋篇全局、结构全篇的功用。另一方面,庄元臣将意比作木材,强调其在时文写作中衍发题意的重要性。第二,庄元臣写作理论强调起承转合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时文中的格如建造屋室的间架,需要在熔炼和拨炼中调整文章框架,做到文意收放、虚实契合有度。时文中的调如建造屋室的隔断,通过裁炼和倒炼来保证文章表达恰到好处。同时,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也被庄元臣无形中运用到了古文写作的章法中,并通过多种上乘章法进行详细论述。第三,庄元臣写作理论讲求文章写作中对语言的锤炼。古文写作中,庄元臣将句子比作士兵,追求炼字的精、确,又将字比作盔甲,要求炼字要亮、健。而在时文写作中,他将词比作建造屋室用到的彩绘装饰,注重其对整体的修饰作用。第四,庄元臣写作理论追求文章能够达到平淡、精神、圆融的审美标准。其中,平淡要求文章写作时要自然、真实,反对华丽,旨在无意、无为中立言;精神要求在平淡的基础上体现文章写作不同于他人的神奇之处;圆融则是在做好文章起承转合中达到圆转无痕表达文意的目的。第五,庄元臣写作理论重视文随见识增长的写作主体素养,并且提出积识养气、文德统一的具体要求,使得自身的主观条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文章写作。

肖扬[3](2020)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研究 ——以《发展汉语》阅读系列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将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或者兴趣。与之同时,“汉语热”也推动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材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工具,受到了学者及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阅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作为辅助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编写质量应当受到关注。而选文作为阅读教材的主体部分,又影响着整本教材的质量。因此,阅读教材中选取的文章是否合适,在教材编写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对于中高级两个汉语学习的重要阶段而言,其教材选文的优劣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针对不同阶段阅读教材的选文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以《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选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调查问卷与访谈,了解学生及教师对教材选文最真实的感受。本文旨在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对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课文的选择提供具有考虑价值的建议与新思路。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系列教材选文分析,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从题材、体裁、来源、生词、文章字数、价值取向(场域取向、性别取向、道德与政治价值取向、阶层取向)等方面分析教材,并对其进行总结。第三章是教材使用者调查与访谈分析,主要是通过向老师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进行访谈,了解留学生喜欢的选文类型及学生与教师对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的意见及建议。在调查问卷方面,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题材、体裁、字数、来源、生词、语言风格等。访谈除涉及以上方面的问题外,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对教材选文编写的评价。学生访谈方面还另外包括了学生对每类题材、体裁、来源等的详细见解与好恶原因以及对教材所反映中国形象的认识等。第四章是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编写启示,主要基于第二章的结论,以及第三章对留学生及教师的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分析,同时借鉴前人提供的数据资料,总结阅读教材选文选编的启示。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关于题材、体裁与语言风格;关于来源;关于生词与字数;关于价值取向与国家形象;关于其他。第五章是结语,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研究不足之处并进行展望。

杨燕[4](2020)在《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在我国语文教育界中一直存在着“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在语文教育研究者看来,写作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鲜有人问津”。虽然已有不少前沿的写作学理论,但是却没能够很好地下放到写作教学中来,写作教学理论与写作学理论之间存在断层,不能很好地服务彼此。因此,这就导致写作教学领域严重“营养不良”,存在诸多问题:写作知识亟需重构;写作教学学段设置不合理;传统的“文章体系”亟待变革。长此以往,我国的写作教学一直得不到显着改善,教师“不会教、不知道教什么、不敢教”,学生“不想写、不知道写什么、不会写”。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我国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笔者的研究是基于荣维东教授的“交际语境写作”这一新理论所进行的写作教学实践,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某一文体写作——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来,运用“交际语境写作理论”来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从而分析取得的效果,反思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的建议,以此找到一条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新思路。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交际语境写作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三轮行动研究,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反思。在绪论部分中,主要说明研究缘起、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意义,并且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整理从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和交际语境写作教学两方面去进行文献综述的梳理,最后介绍了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第二部分中,笔者分析了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功能语言学和言语教学理论两方面去探讨的。在第三部分中,笔者实施了三轮行动研究,运用交际语境写作理论重新对记叙文教学进行教学设计、行动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次的写作教学行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在第四部分中,笔者将从整体上对此次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的效果与价值,并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希望能够找到记叙文写作教学与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有效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为一线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提供经验的参考。

吴成君[5](2020)在《扬州市高中数学写作实施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写作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很早就受到美国教育界的关注,这反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高等教育界的“跨学科写作”运动,肇端于高等教育界的这场教学改革运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基础教育。也是从70年代开始,美国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者在数学写作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应用和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得出了数学写作在发展数学知识、成就问题解决、培养反思行为、促进情感流露和加强对话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数学写作在美国已经较为广泛地被用作数学学习的工具。在中国,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开启了“数学写作”的热潮,但早期的数学写作是以“数学日记”“数学周记”“数学小论文”等形式出现。2001年,关于数学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确立为省级规划课题,与此同时,很多学校都开启了“数学写作”的全新数学教育教学模式,也得到的了中国教育界的重视。在西方,数学写作的研究体系已经成熟,也有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进行了实践,但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却十分薄弱,仍是一个在发展中的新事物。那么作为新事物,数学写作在实施过程中究竟怎样?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呢?数学写作的优势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数学写作的实施现状成为笔者关心的话题。本研究以数学写作学校联盟中的两所高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构建数学写作实施的基本框架,据此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从学生对数学写作的态度、认识以及实施三个维度展开,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及案例分析法对数学写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依据Paugalee的数学作文分类标准,对学生的数学作文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数学写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数学写作的态度和认识还有待提升,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写作方向迷茫;师生写作态度不积极;写作间隔时间过长;整体写作效率偏低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又从学校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其中给学校的建议包括组织数学写作等(跨)学科写作的专题培训;开设趣味数学的校本课程;开展数学作文评比活动。给教师的建议包括结合教材,设计数学写作习题;提供范文,引导学生模仿写作;定期点评,开拓作文评价途径;考虑学情,灵活安排写作时间;授之以渔,让数学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陆洁琰[6](2019)在《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应用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使用价值,应用写作能力是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学生的必备能力之一。目前,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偏低,高职院校存在应用写作课程不合理、教材脱离实际、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通过提高高职学生对应用写作的认识、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途径可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应用写作能力。

汤静文[7](2019)在《税务新闻特征与写作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税收法制逐渐健全,而税务新闻报道作为税法和税务宣传的主要渠道,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目前税务新闻及其写作研究中还存在着税务新闻的内涵界定不清晰、功能分类不明确、特征分析不明显和写作研究不细致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功能文体学和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以文献检索法、定性分析法、经验研究法、个案例证法为研究方法,根据税务新闻语料库的调查分析,把税务新闻界定为利用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发布税务信息的文体,按功能将其分成三大类:社会普税类、办税指引类、税务动态类,将其作用归纳为助力社会发展、促进征纳和谐、推动税务工作,并根据税务新闻在内容上的税务性和文体的新闻性,提出了税务新闻的三个特征:官方权威性、税务专业性和内容多解性。同时,根据当前税务新闻写作存在的不足,从宏观管理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完善税务新闻写作的管理机制、掌握新闻稿件写作的一般技巧,等。

江舟[8](2019)在《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语境下《公安文书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在新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教育制度改革形势使得公安职业院校的《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改革具有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当前《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是学科知识复杂、学校与教学主客体间存在矛盾、学生对课程认知存在误区三大问题,需要探寻提升《公安文书写作》教学质量的对策。可以主要通过改进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课外实践这三个方面的对策来提升教学质量。

罗茜文[9](2013)在《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信息量的增多,语病方面的错误越来越多,各个时期语病呈现出的特点各有不同。语病方面的研究也随着语病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立体化、多角度的趋势。本论文以近百年来的语病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前人语病研究的基础上,对百年来汉语语病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点。其次语病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语病研究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语病研究的总结,了解语病研究的概况,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心,并力图找到语病研究变化的方向。通过对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分期研究,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点,为人们了解语病、纠正语病和深入进行语病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语病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的语病研究概况又分别从实词、虚词、结构、表达、标点符号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本文在对这三个时期进行细致的共时研究和精细的历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突显近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变化,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心。

宋文志[10](2010)在《《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文中提出《文心雕龙》50篇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应用写作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开始研究其应用写作理论的构成、价值及其对现代应用写作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意义。一些学者发表了不少论着,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研究的时间不长,研究的人员有限,目前学界对《文心雕龙》应用写作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其中关于主体论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文主要阐述《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内容包括“文德论”、“才学论”、“文思论”和“文术论”四个方面:其一,《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文德论”挖掘整理了刘勰对应用写作主体所应遵循的写作原则:“诚”“信”原则、“表里必符”原则、“利民之志”原则,并指出了刘勰应用写作主体“文德论”的价值和局限。其二,《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才学论”探讨了刘勰关于应用写作主体素养的“才、气、学、习”四个构成要素的地位、关系及其要求,认为应用写作主体的“才学”既包括属于写作主体先天方面的素质“才、气”,又包括属于写作主体后天努力而具有的修养“学、习”。先天的“才、气”起着决定和先导作用,后天的“学、习”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两者都不可偏废。应用写作主体写作应用文必须具备相应的“才、气”,并应努力通过后天的“学、习”达到写作应用文所需的各种知识、能力。其三,《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文思论”总结了刘勰论述的应用写作主体思维的几种形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灵感思维,提出了应用写作主体思维培养的要求:速。其四,《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文术论”梳理了刘勰提出的各类应用文写作的“术”,强调了应用写作主体掌握各种应用文的为文之术的重要性。《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应用写作主体理论具有很大的启示,同时对于当下的应用写作教学与应用写作实践亦有启示意义。

二、应用写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写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结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教师反馈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教师反馈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教师反馈的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自动反馈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自动反馈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自动反馈的研究现状
    五、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相结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过程化写作理论
    二、输出假设理论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五、实验过程
        (一)实验前测阶段
        (二)实验过程
        (三)实验中测阶段
        (四)实验后测阶段
    六、教学案例
    七、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问卷的信度分析
        (二)问卷的效度分析
        (三)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二、写作测试成绩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测数据结果分析
        (二)实验中测数据结果分析
        (三)实验后测数据结果分析
        (四)实验班和对照班写作成绩对比分析
    三、作文样本对比分析
    四、访谈结果分析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研究的启示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庄元臣写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以意为主的写作观念
    2.1 意如大将,贵在高、婉
    2.2 意如木材,贵在衍发题意
第3章 起承转合的写作结构
    3.1 格如间架,“非熔不操纵,非拨不虚实”
    3.2 调如隔断,“非裁不脱,非倒不婉”
第4章 辞达而已的写作语言
    4.1 句如士卒,贵在亮、健
    4.2 字如盔甲,贵在精、确
第5章 “平淡精神圆融”的写作审美标准
    5.1 平淡追求“无意立言之言”
    5.2 精神讲求“易简中求神奇”
    5.3 圆融旨在“动吾天机而不知所以然”
第6章 “文随识长”的写作主体素养
    6.1 积识养气
    6.2 文德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研究 ——以《发展汉语》阅读系列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研究
        1.3.2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编写研究
        1.3.3 对外汉语教材选文研究
        1.3.4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分析
    2.1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介绍
        2.1.1 《发展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2.1.2 《发展汉语》中级阅读教材目标及特色
        2.1.3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教材目标及特色
    2.2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题材分析
        2.2.1 “题材”的界定
        2.2.2 教材选文题材分析
        2.2.3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题材分析
    2.3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体裁分析
        2.3.1 “体裁”的界定
        2.3.2 教材选文体裁分析
        2.3.3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体裁分析
    2.4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来源分析
        2.4.1 “选文来源”的界定
        2.4.2 教材选文来源分析
        2.4.3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来源分析
    2.5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词汇分析
        2.5.1 “生词”的界定
        2.5.2 生词总量分析
        2.5.3 生词等级分析
    2.6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字数分析
        2.6.1 “字数”界定
        2.6.2 教材选文字数分析
    2.7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价值取向分析
        2.7.1 “价值取向”的界定
        2.7.2 场域取向分析
        2.7.3 性别取向分析
        2.7.4 道德与政治价值取向分析
        2.7.5 阶层取向分析
第三章 教材使用者调查与访谈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设计思路及调查对象
        3.1.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3.2 访谈分析
        3.2.1 学生访谈
        3.2.2 教师访谈
第四章 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编写启示
    4.1 关于题材、体裁与语言风格
        4.1.1 题材方面
        4.1.2 体裁方面
        4.1.3 语言风格方面
    4.2 关于来源
    4.3 关于生词与字数
        4.3.1 生词方面
        4.3.2 字数方面
    4.4 关于价值取向与国家形象
    4.5 关于其他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果
    5.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发展汉语》阅读教材学生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题材统计表
    附录三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体裁统计表
    附录四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来源统计表
    附录五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字数统计表
    附录六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题材、体裁、来源统计表
致谢

(4)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交际语境写作
        1.3.2 记叙文写作
        1.3.3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交际语境写作理论的研究
        1.4.2 关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的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功能语言学
    2.2 言语教学理论
3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三轮行动研究
    3.1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
        3.1.1 尝试解决的问题
        3.1.2 设计理念与思路
        3.1.3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3.1.4 第一轮行动研究教学效果
        3.1.5 第一轮行动研究问题反思及改进
    3.2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
        3.2.1 尝试解决的问题
        3.2.2 设计理念与思路
        3.2.3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3.2.4 第二轮行动研究教学效果
        3.2.5 第二轮行动研究问题反思及改进
    3.3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
        3.3.1 尝试解决的问题
        3.3.2 设计理念与思路
        3.3.3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3.3.4 第三轮行动研究教学效果
        3.3.5 第三轮行动研究问题反思
4 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的结论与反思
    4.1 研究结论
        4.1.1 教学价值
        4.1.2 实践策略
    4.2 研究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5)扬州市高中数学写作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分析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分析框架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数学写作
        1.5.2 数学核心素养
第2章 数学写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2 元认知理论
    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调查研究设计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工具
        3.2.1 问卷调查设计
        3.2.2 访谈调查设计
    3.3 数据收集
第4章 调查结果和分析
    4.1 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4.1.1 学生对数学写作的态度
        4.1.2 学生对数学写作的认识
        4.1.3 数学写作的实际运用情况
    4.2 访谈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4.2.1 数学写作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反思
        4.2.2 数学写作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4.2.3 教师被动执行数学写作
        4.2.4 数学写作实施存在现实阻碍
        4.2.5 数学写作的未来发展
    4.3 学生作品分析
        4.3.1 学生写作类型的总体分析
        4.3.2 学生写作类型的个案分析
第5章 数学写作的问题及建议
    5.1 数学写作的问题
        5.1.1 学生写作方向迷茫
        5.1.2 师生写作态度不积极
        5.1.3 写作间隔时间过长
        5.1.4 整体写作效率偏低
    5.2 建议
        5.2.1 给学校的建议
        5.2.2 给教师的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研究结论
        6.1.2 问题与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数学写作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6)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一)应用写作能力是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应用写作能力是高职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二、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偏低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三)教材脱离实际
    (四)教学方法陈旧
三、培养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高职学生对应用写作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内容,实现与专业紧密结合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四)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7)税务新闻特征与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税务新闻的内涵界定、功能分类和主要作用
    第一节 税务新闻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税务新闻的功能分类
    第三节 税务新闻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 税务新闻的特征
    第一节 税务新闻的官方权威性特征
    第二节 税务新闻的税务专业性特征
    第三节 税务新闻的内容多解性特征
第三章 税务新闻的写作研究
    第一节 当前税务新闻写作工作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当前税务新闻写作存在不足的原因
    第三节 提高税务新闻写作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语境下《公安文书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代教育制度改革对《公安文书写作》教学的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改革的紧迫性
    第二节 《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节 《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改革的可能性
第二章 当前《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与存在主要问题
    第一节 课程内容涉及多学科交叉渗透
    第二节 学校与教学主客体间存在矛盾
    第三节 讲授理论与写作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第三章 提升公安职业院校《公安文书写作》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对策
    第一节 改进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提升质量
    第二节 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质量
    第三节 利用网络平台与加强实践提升质量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说明
        1.6.1 语病的定义
        1.6.2 病句研究的范围
2.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 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1 用字方面
        2.1.2 实词方面
        2.1.3 虚词方面
        2.1.4 结构方面
        2.1.5 表达方面
        2.1.6 标点符号方面
        2.1.7 综合
    2.2 本章小结
3.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1 用字方面
        3.1.2 实词方面
        3.1.3 虚词方面
        3.1.4 结构方面
        3.1.5 表达方面
        3.1.6 标点符号方面
        3.1.7 综合
    3.2 本章小结
4.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1 用字方面
        4.1.2 实词方面
        4.1.3 虚词方面
        4.1.4 结构方面
        4.1.5 表达方面
        4.1.6 标点符号方面
        4.1.7 综合
    4.2 本章小结
5.总结
    5.1 20 世纪初——5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50——80 年之前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1.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1.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1.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1.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1.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2 20 世纪50——8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80 年——21 世纪初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2.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2.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2.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2.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2.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0)《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相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现代应用写作界对应用写作主体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文心雕龙》应用写作理论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的内容
    第一节《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文德”论
    第二节《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才学”论
    第三节《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文思”论
    第四节《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文术”论
第三章《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的启示意义
    第一节 对现代应用写作理论建构的启示意义
    第二节 对当今应用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 对当前应用写作实践的启示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词

四、应用写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师反馈和自动反馈结合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研究[D]. 李克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庄元臣写作理论研究[D]. 李梦杨.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3]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研究 ——以《发展汉语》阅读系列教材为例[D]. 肖扬.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下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D]. 杨燕.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扬州市高中数学写作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 吴成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 陆洁琰.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7]税务新闻特征与写作研究[D]. 汤静文. 暨南大学, 2019(04)
  • [8]新时代职业技术教育语境下《公安文书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 江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D]. 罗茜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10]《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 宋文志. 广西师范学院, 2010(03)

标签:;  ;  ;  ;  ;  

应用写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