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谱》及其文献价值

《孔子家谱》及其文献价值

一、《孔子世家谱》及其文献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吴佩林,邓利平[1](2021)在《内生还是外力?——民国合修《孔子世家谱》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合修《孔子世家谱》是孔氏宗族继乾隆大修180多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修谱活动,也是孔氏第一次合修全国族谱。其得以合修并修成,尊祖、敬宗、收族、防奸杜冒是内生动力,应对因时局变化导致的不断下滑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是外部动因,家族头面人物的热心支持是保障,民国时期便利的交通为其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孔子家族之所以以谱系明晰、辈次有序而有别于他族,与历朝统治者崇儒重道,以及圣裔重视和维系孔氏家族的正统谱系密不可分,这主要取决于内因。而民国时期,受西学冲击,孔道式微,外因在此一时期的修谱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就此意义而言,民国合修《孔子世家谱》是孔府和孔氏族人在外力冲击下为确保其优渥地位的一次自救行为。

丛鑫[2](2020)在《现时谱牒的编撰与出版研究》文中提出谱牒,自周代诞生起就一直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几经兴衰,但纂修谱牒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在建国初期遭受过沉重打击,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文化自信逐渐恢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意识觉醒,谱牒编撰文化重新得到认可。此外,海内外同胞的寻根活动、学术研究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谱牒编撰与出版的重新兴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谱牒的编撰与出版亦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无论是所记内容、所用体例还是表现形式、实际用途、技术手段都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在推进家庭教育,弘扬家族文化;提供翔实资料,推进学术研究;开发文创旅游,推动地方发展;促进资源整合,满足大众需求;发扬乡邦文化,促进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中存在的资料使用缺乏考实、纂修流程不够规范、发行使用层面狭窄、技术使用程度不佳等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将不利于谱牒编撰出版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谱牒价值的实现,不利于谱牒的长远发展。从出版的角度对现时我国谱牒的编撰与出版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探究我国谱牒编撰与出版重新兴起的原因,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创新之处,深入挖掘其社会意义,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当下以及未来谱牒编撰与出版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促进谱牒编撰出版水平的提高,最终推动谱牒健康、蓬勃发展。

高文豪[3](2020)在《河南新修家谱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质的文化之一。家谱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载体,与正史、方志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其独特的优势在于广泛生动地记录了底层普通民众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河南,即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了重修家谱的热潮;21世纪之后,民间新修家谱数量又创新高,目前这些新修家谱分散于河南各地,但尚缺少系统整理与研究。此文章选取1949年后的河南新修家谱作为研究对象,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了一个系统研究,力图说明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编写河南新修家谱目录,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为各个地区的家谱数量、出版的年代、各个家谱的基本信息等,对河南部分新修家谱做一个基础的文献资料整理,并对其作简要分析。其次以亲自察验及所编新修家谱目录为基础,对河南新修家谱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新修家谱目录、编修缘由、编修过程和编修主要内容,探究河南新修家谱的史料价值与不足之处,并阐述新修家谱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王凯,成积春[4](2018)在《民国孔府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在封建社会时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优渥孔府方面出现"朝代竞赛"的局面,朝代兴替虽然会引起孔府境况的波动,但是从未在真正意义上损害到孔府的富贵尊荣,孔府也由此被称作"天下第一家"。民国肇造,宣告封建时代的结束,此时的孔府与封建时期的孔府相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孔府的研究实质上主要限于对封建时期孔府的研究,而关于民国孔府的研究相对薄弱。如果忽视对民国孔府的研究,或者将封建时期的孔府与民国时期的孔府混为一谈,这都不利于对孔府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为此,我们应当对前人有关民国孔府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合新发掘的档案资料加强对民国孔府相关内容的研究工作,进而将孔府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刘增强[5](2017)在《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文中提出度量衡,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一个文明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传统度量衡起源很早,至迟在春秋时已形成严密的计量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礼乐特征的度量衡文化,表现在多种构思巧妙的度量衡器具上。虽然,随着王朝的兴替,器具淹没存留不定,但历代典籍对度量衡制度、器物形制的记载,从未间断。后代据存世古器和史籍文献的片断记忆,多次尝试恢复度量衡古制,当然也曾因时制宜的创制。有清一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国家度量衡制度、管理上,仍然因循前朝,并以不滋扰百姓为其宗旨,在度量衡制度建设方面并无显着建树,似无足观。然而,前辈度量衡史家,对清代部颁度量衡器的形制、量值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等方面,仍然作了有益的总结,取得了重要成果。而本文则转换视角,基于对清代复兴古学与西学渗透并存的学术特点的认识,试图从学术史角度,讨论清代度量衡的知识存在状态和演化情形。由于清人在这方面工作众多,本文仅做了初步的研究,选取律学中、经学中、西学下的部分工作进行梳理,希望对理清清代度量衡学术和深化认识有所裨益。第一章,首先对度量衡的一般认识和明末至清末的总体学术背景做了交待;接着简要介绍了西方度量衡和近代计量发展的情况。在这一章,重点梳理了清代以前中国度量衡相关文献,分析了民国以来学者对古代度量衡的研究成果。其中,着重讨论了前人对明末至清末度量衡的研究情况,并尽可能的介绍与度量衡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如律与度量衡关系、民间度量衡及海关度量衡、清宫仪器、物质比重、清代测量以及科技翻译中的度量衡问题。总之,本章尽可能的梳理清人学术之外的度量衡研究成果,以作为后面研究清代度量衡学术之基础。第二章,探讨清代学者律学中的度量衡研究。首先讨论了清人对律与度量衡关系的认识,发现康熙及之后的官方表述不打算脱离《汉书·律历志》以黄钟律为根本、度量衡为其用的藩篱,这也是清代大多数律学家的一般认知;而仍有一些律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江永从早期的以象数为本、度量衡为范、律生于度数之中的认识到宗承朱载堉的观点,认为律度相互为用而无相生关系。揭示安清翘超越前此众家的认识,律与度本无相生,也无须相互未用,律仅是一种数学比率,这是一种与今人观点相近的认识。本章又从度、量、衡三个方面梳理了清人的研究。在考度方面,指出康熙累黍工作与朱载堉的异同之处,并揭示了康熙考尺度时曾使用西法验证;首次梳理江永考古尺的工作,指出其在朱载堉学说之外,坚持以人体起度、用水银校准并完善数学计算等不同认识;首次讨论了孔尚任及之后清代学者群体对建初铜尺的狂热追踪及鉴赏考证;揭示了钱塘在考证历代尺度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及前人成果,驳乱反正,认清了周尺、汉尺的不同,在清人尺度考证上成就最高,其汉尺尺度与今日所得基本相同。在容量考证方面,本章梳理并重新解读了江永、戴震、钱塘、徐养原、成瓘、邹伯奇对《考工记》“栗氏量”的考证工作,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并发现成瓘试图解释《九章算术·商功章》粟斛、米斛、菽麻麦斛斛积的工作;全面梳理了钱塘因律考律的工作,认为其汉斛研究是闭门造车之举,但其对《隋书·律历志》所载晋以来及唐宋造律考律工作能追溯源流并纠正史书错误,功力独到;并考察了孔继涵所作周代、汉代容量与清代量值折算表。在权衡考证方面,梳理了江永、钱塘、孔继涵所得古今量值,指出清人使用传统的以黍定权、以钱定权、以米定权,虽有实验验证,但均为间接方法,与今人依据出土古权直接测量所得,差距很大。第三章,选取《小尔雅》“度量衡”三篇作为窗口,考察清代经学研究中的度量衡问题。首先介绍了《小尔雅》的版本、体例以及清代注解情况。接下来,围绕戴震以《小尔雅》中度量衡进位关系的混乱为判据、贬低《小尔雅》的观点,以此讨论了莫栻、王煦、胡承珙、胡世琦、葛其仁、宋翔凤对“度量衡”三篇的解读,发现王煦和胡承珙、胡世琦的解读最详尽,对《小尔雅》的维护最有力;并介绍了诸家的生平和着述情况以见其人学术工作之概况;同时,探讨了诸家的研究方法;并揭示了胡世琦《小尔雅义疏》参考了胡承珙的工作;另外,对胡世琦、洪亮吉、段玉裁围绕《小尔雅义疏》书信交流的情况,做了分析。本章还统计分析了这些注家注释《小尔雅》度量衡三篇时所引用的文献,发现以经部文献最多,而经部中又以三礼文献最多,并专门讨论了《考工记》、《汉书·律历志》、《说文解字》、《春秋》的引用情况。指出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度量衡”主要使用经部文献,是为读经、读礼服务的。也可以认为,清代考据家眼中的“度量衡”是存在于经学和及其礼学中的,这是其知识存在的状态。同时,本章讨论了清人注解《小尔雅》的缘由及其价值,认为注解缘由是随清代考据学之潮流,提升《小尔雅》的地位;也考察了这些注家对《小尔雅》度量衡三篇并没有区别对待,而是基于名物之学的训诂研究;至于其价值,仍然是经学之羽翼,潜在的目标是求古礼以治世。最后又介绍了晚清学者邹伯奇补充《小尔雅》度量衡三篇的工作,笔者对其内容作了分类,并逐条考察了其内容,认为邹伯奇与此前诸家不同,对经学中的度量衡,已区别对待,有客观的度量衡标准意识,并形成认知体系。第四章,论述晚清西学东渐影响下,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及庚子事变后政体改革中,清代学者的度量衡研究状况。首先讨论了冯桂芬在洋务时期,以今文经学家托古改制的目标,撰述《校邠庐抗议》,提出《一权量议》;但在此后的丈量田亩实践中,遇到阻碍而无法统一步弓,最终妥协,并以清代官方文献为准,施行新旧两套办法,取得相对统一;并统计分析了戊戌变法中朝廷官员对冯桂芬《一权量议》的签注意见,揭示了庚子事变后的意见与戊戌时期截然不同。接着,研究了叶在扬的《度量衡新议》,指出其着作综合中、西两种办法,取长补短,以数理协和为宗旨创制新度量衡,是出于对时局的忧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文章对其着作做了详细分析,纠正一些错误;并交代了该着作产生的时代背景;最后揭示了清末政府颁定度量衡改革办法和章程时参考了叶在扬的着作,并推断叶氏可能直接参与了清末度政改革。本章最后,对清末众多的中西度量衡用表,作了考察,介绍了其基本情况、对各表翻译名词作了统计、分析了中西尺度折算的数据来源;并讨论了这些数表的流传和影响,指出其对民国时期划一度量衡的工作作了铺垫。最后一章,对前面三章的工作作了总结,同时提出并讨论清代度量衡学术研究的若干问题。如,清代学者的学术旨趣、度量衡知识的存在情状及在时间向度的演化、度量衡研究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清代学者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官方学术对民间学者的影响等等。文章最后,分析了本文的不足,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有待深化、拓展的内容。本文仅仅是对清代度量衡学术的初步研究,还有很多工作可以从事,研究清人的度量衡学术,对认识清代学术的整体面貌,将有助益。

石芳[6](2016)在《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文中研究说明清代考据学以考据法为治学途径,以经史之学为中心,衍及小学、天文历算、金石地理等,是全方位总结我国传统学术的一代学术思潮。它在戏曲领域的渗透,使清代戏曲理论的着作群体、思想倾向、构建型式、关注内容和治学风格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从考据学切入考察清代戏曲理论的变化,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清代戏曲理论的演变趋向和学术特征。正文包括绪论、五个章节与结论。绪论部分阐述经学与戏曲之关系,揭示考据学渗入戏曲理论的历史事实,概括学界研究现状,并对由此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必要阐释与辨析。第一章阐析清代戏曲理论与考据学之渊源。第一节概述清代考据学演变简史和其学术特征,并特别就清代考据学是否讲求义理与经世这两个学界争议问题加以说明,表明二者与清代相关戏曲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第二节从考据学兴起的原因和戏曲理论演变的学理趋向两个角度分析清代考据学渗入曲论的历史原委与学理缘由;第三节概括明以前戏曲理论中考据方法的使用、明代考据学萌芽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和清代考据学影响下戏曲理论之变化。第二章分析与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曲论之特征。第一节从《诗》《乐》《春秋》《易》四个角度阐述清人对六经与戏曲关系的认识;第二节阐述清人对戏曲与历史关系的认识,包括曲史观、虚实论和曲史互证的研究倾向;第三节表明清儒对“礼”“理”“情”等儒学核心概念的认识,影响了他们的戏曲思想与戏曲观。第三章至第五章选择清代不同时期代表性曲论家与着作,由个体特征辨析考据学与戏曲理论演变之关联。清前期代表为曲学考据先驱毛奇龄、贯通戏曲与经史小学的正统学人毛先舒、以曲为史之典型的孔尚任和戏曲本身考据集大成之《传奇汇考》,四者所展现出的治曲倾向已全面展现出考据学对曲论演变方向之影响。清中期以沈乘麐、徐大椿和凌廷堪曲论着作为代表阐明清代音韵学、乐学发展对戏曲音律、演唱理论的影响;以李调元“二话”为代表展现曲话的历史嬗变;着重介绍朴学大师焦循的戏曲研究。清后期以梁章钜、平步青为代表论述笔记中的戏曲考据特征;分析梁廷枏、姚燮、杨恩寿曲论研究中所呈现出的传统曲论的总结趋势和发展局限;论述王国维以西学理念弥补了清代考据学之不足,开创性地实现了传统曲学向现代曲学的转型。结论部分,概括并总结清代考据学语境下戏曲理论演变之特征与得失,由此而及考据学在民国曲论中的继承与革新,指出新的时代变化也对学人恰当运用传统治学方式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

梁晨[7](2013)在《孔安国年谱》文中指出孔安国,字子国,鲁国人。孔子第十一世孙,西汉大儒,汉代经学传承的重要人物。约自汉景帝中元年至汉武帝征和年间在世。作为一位经学大师,孔安国少学《诗》于申培,受《尚书》于伏生,毕生以经学为业,博通儒典,为孔氏家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安国曾整理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和古文《孝经》并为之训解作传,同时还编集了记述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着作《孔子家语》。另外,孔安国游学河间,积极入仕,汉武帝时曾任博士、侍中、谏大夫,官至临淮太守,学宦双成。目前史学界尚没有一部关于孔安国的年谱问世,且关于孔安国的许多史事,文献记载或隐晦不清,或颇多歧异,这为研究孔安国带来了困难。有感于此,本文本着“知人论世”的目的,考证了孔安国的生卒、世系、子嗣、仕历、交游、着述等有关情况,厘清了许多与孔安国相关的史事,对孔安国做出了较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有助于正确认识一代经学大师孔安国的历史贡献。

常佩雨[8](2012)在《上博简孔子言论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以下简称“上博简”)是指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回来的一批战国楚地竹简。这批竹简包括100余种战国典籍,绝大部分是历史上未流传的珍贵文献,包括儒家、道家、兵家等各类文献。其中涉及孔子言论(包含“子曰”、“孔子曰”、“夫子曰”等)的文献目前已整理发表13种。本文主要利用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及语言文字考释方法,对《鲁邦大旱》、《仲弓》、《孔子见季桓子》、《君子为礼》、《弟子问》等五篇上博简孔子言论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一、考察各篇孔子言论竹简的形制特点;二、总结前期上博简整理、研究成果,尝试对散乱残缺的简文进行简序编联与缺字增补,对简文进行文字隶定考释与文本整理;三、分析上博简孔子言论的语言学、文献学、思想及文学价值。引言部分:论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等。第1章《上博简<鲁邦大旱)考论》:《鲁邦大旱》记载了孔子为鲁哀公抵御旱灾所献“正刑与德”对策的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刑德观与宗教观。其精神实质是神道设教、德刑并重而以德为主,赞同用珪璧币帛祭祀山川的宗教仪式。《鲁邦大旱》中的孔子言论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第2章《上博简<仲弓)考论》:《仲弓》是久佚的先秦儒家文献,它全面阐述了先秦儒家政治思想,对于探讨《论语》成书问题及认识孔子政治思想有重要文献价值。本章考察了《仲弓》的形制,指出其保存了简牍篇题及编联状况的真实资料。对简序进行重新编排和分段疏证,并探讨孔子政治思想的若干重要内容:孔子重视政治与人民、宗教的关系,重视政治集团内部上下级的关系,重视选贤、身心修养与政治的关系。《仲弓》作者当包括孔子、仲弓及无名文本写定者,文本写定者当为仲弓弟子或再传弟子,文本写定时间应在战国早期或早中期。就文体发展看,《仲弓》开创了记载孔子言行的风气,多采用商周史官记言文的对话体,标志着我国说理散文在孔子第一、二代弟子手中逐渐走向成熟。第3章《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一):本章包括简文形制、简序编联两节。简文共27简,557字,与其他各篇相比,篇幅较长,弥足珍贵。简文集中反映了孔子法古兴鲁、仁政赐爱、司不失人等政治观、伦理观、管理思想,尤其是论及“二道”(“仁”与“不仁”)观念,对恢复先秦鲁国史与儒家政治哲学具有独特价值,大大丰富了孔子作为政治思想家的理论成果。第4章《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二):本章立足《孔子见季桓子》竹简字形,大量考察简文字形的形体变化(包括甲骨文、金文、传抄古文、其他战国文字等字形),对第一编联组(简1、4、20、3、24、21)简文中22个疑难字形进行深入探讨,整理出该篇文献的基础文本。第5章《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三):本章立足《孔子见季桓子》竹简字形,大量考察简文字形的形体变化(包括甲骨文、金文、传抄古文、其他战国文字等字形),对第二编联组(简16、9、6、10、8)简文中14个疑难字形进行深入探讨,整理出该组文献的基础文本。第6章《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四):本章立足《孔子见季桓子》竹简字形,大量考察简文字形的形体变化(包括甲骨文、金文、传抄古文、其他战国文字等字形),对第三编联组(简12、2、7、26、14、11,22、19、17、18、13)简文中32个疑难字形进行深入探讨,整理出该组文献的基础文本。第7章《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五):本章立足《孔子见季桓子》竹简字形,大量考察简文字形的形体变化(包括甲骨文、金文、传抄古文、其他战国文字等字形),对第四编联组(简15、5、27)、散简组(简25、23)简文中7个疑难字形进行深入探讨,整理出该组文献的基础文本;对新校理简文进行翻译;探讨《孔子见季桓子》的思想内涵。第8章《上博简(君子为礼>考论》:本章考察了《君子为礼》这篇孔子言论文献,认为其集中反映了孔子的礼学观念。对其进行简文释读,简序编联;比照传世文献,探讨其礼学内涵:孔子认为君子行事当依于仁,言、视、听、动均合于仁,才有益于修身:君子须与人分享智、贵、富;多得严师益友砥砺修身。此篇文献对研究早期儒家礼学思想乃至先秦思想史,具有重要价值。第9章《从上博简<弟子问>看孔子的言行观》:《弟子问》作为一组孔门师生课堂答问的真实记录,集中展现了孔子的言行观。孔子提出“言行相近,然后君子”,“巧言令色,未可谓仁也”等论题,与《论语》、《孔子家语》等传世文献及上博简其他孔子言论若合符节。通过与传世及出土文献比观,可见孔子的言行观是一套系统的理论建构,包括言语要信实,出言要慎重,反对巧言令色,言行应高度一致等。孔子通过言行观教育来培养君子人格。本章尝试补足了两处阙文。《弟子问》为系统认识孔子言行观及政治思想提供了新材料,对全面辨正“《孔子家语》伪书”说,尤具重要文献价值。第10章《上博简孔子言论价值考论》:分别讨论了上博简孔子言论文献的语言学、文献学、思想及文学价值。包括上博简孔子言论在内的出土文献,为研究早期儒家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新材料,有助于人们准确释读同类楚系文字与其他古文字资料,科学校读先秦秦汉古籍,为考察原始儒家思想奠定文献基础,重新考察先秦散文发展史,极具重要的语言学、文献学、思想及文学价值,值得充分重视。附录第1章《上博简等孔子言论观照下的(孝经)成书时代与作者复议》:《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地位独特,影响深远。从文本的名称、传播、体裁、思想源流、衍生形态等方面推测,《孝经》当成书于战国早期。关于《孝经》作者,大约有九种说法:孔子自撰说、曾子所录说、子思所作说、七十子之徒遗书说、齐鲁间儒者附会说、孟子门人所着说、汉儒所作说、折中说、曾子门人编录说等。从先秦古书成书体例、思想内容、出土文献旁证等方面考察,尤其是以新出土上博简孔子论孝言论为参照,我们认为,曾子门人乐正子春编录说较为妥当。附录第2章《上博简等孔子言论观照下的(论语·子罕)首章句读新论》:《论语·子罕》首章大约有八种代表性句读方法。通过综合分析《论语》文本、尤其是以上博简等出土文献中多种孔子言论为参照,我们发现,孔子很少说到“利”,而多次谈论“命”、“仁”。孔子信从命与仁的观念。《子罕》首章句读应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以上博简为代表的孔子言论出土文献,在帮助研究传世孔子文献时,发挥了值得重视的独特作用。总之,本文通过对五篇上博简孔子言论文献的探讨,获得了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新认识,加深了人们对于原始儒家及春秋战国社会思想文化的了解。这一探讨将有助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陈以凤[9](2010)在《孔安国学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孔安国,字子国,是汉代孔氏家学和两汉经学史上的重要传承人。他以经学为业,博通儒家典籍,对汉代的《古文尚书》学、《古文论语》学、《古文孝经》学均有开启之功,但存史料对其一生事迹和治学活动的记载比较简约,署名于他的着述也是历代学者争论不已的话题。本文依据现有的材料,对孔安国的生卒时间、世次、家世、学术渊源和治学背景及家学传承等各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重点考论了其治学活动的诸方面,如他与今、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孔子家语》、孔氏家学的具体关系,并评述他在汉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孔安国为孔子后裔,依据《汉书》、《史记》以及各时代所修孔氏家谱的记载,考证知他为孔子第十一代孙,大约生活在汉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之间。他少时积极求学,受伏生《尚书》,于申公习《鲁诗》,游学河间,学优入仕,先后任武帝经学博士、侍中、谏大夫、临淮太守等职,可谓学宦两成。孔安国出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孔氏家族,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孔子及其后裔都以儒学为业、勤于治经,家族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博学广闻的家学风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他的治学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孔安国的学术渊源颇广,主要来源于家学、师学及河间学术,其中既有今文经学如伏生之《今文尚书》、申公之《鲁诗》,也有古文经学如家学之《古文尚书》、河间之《毛诗》,这为他日后取得的突出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孔安国生活于汉景、武年间,正是汉王朝统治思想由黄老无为渐转至“独尊儒术、表彰六经”的时期。汉武帝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尊崇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促使今文经学逐步走向兴盛,(?)这为他继承祖业、研治经书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汉景帝末年,鲁恭王拓宫室坏孔子旧宅,发现了《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礼古经》等先秦古书。这批古文经书后归孔安国所有,为他治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外,孔安国生活在全国文化的重镇——齐鲁大地,地域文化深厚,名儒云集,浓郁的学术氛围不仅让他深受熏陶,更为其从师治学、切磋交流提供诸多便利。孔安国精通《尚书》学,是汉代尚书学史上的关键人物。作为汉武帝时的《今文尚书》博士,他通过传授弟子兄宽,促成《今文尚书》三家学派的形成,推动了《今文尚书》学的发展兴盛。同时他整理、认读、训解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并传授弟子与后人,形成明确的传授谱系,开创了《古文尚书》学派。因此,孔安国对汉代的今古文《尚书》学之兴均有发起之功,为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将今本题名孔安国的《尚书孔传》与《小尔雅》进行比较研究,可知他确曾训解《古文尚书》,释经成果即保存在《孔传》中。从“传”字本义、与《孔丛子》的联系、孔氏家学传承等方面看,今本《孔传》当始于孔安国的训解、传授,后由孔家学者不断完善补充,纂集成书的,是汉代孔氏家学的产物。对于来源于孔壁的《古文论语》,孔安国是最早的整理者、研治者。他主要作了整理、认读、隶古定、训解的工作,然后传授后人及弟子,从而使此书在民间流传不息,形成了《古文论语》学派。而今收在何晏《论语集解》中孔注的作者,自清代以来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合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深入考察今存孔注的底本和注文内容,我们认为其当为孔安国所作。孔安国的《论语》训解是迄今尚存最古老的《论语》注本,训释简洁精练,重在训诂,兼及大义,为后代学人研究《论语》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孔安国与《古文孝经》的关系亦非常密切,他对此书也进行了整理、认读,隶古定,后传授子孙。在传授中可能对《古文孝经》还作了文字训诂和义理阐释,形成《孝经》孔氏古文说。汉昭帝时,此书由担任鲁国三老的孔安国家人上献于朝廷。今本《孝经孔传》流传过程曲折复杂,但非日本人伪造,直接渊源于刘炫本《古文孝经》孔传,约在我国隋唐之际传出。从史志记载、着录和传文内容、体例、文风各方面看,此书非孔安国所作。联系汉代的孔氏家学传承,它极可能是孔家学者在“《孝经》孔氏古文说”的基础上增益成书的。《孔子家语》是专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着作,成书后命运多舛,长期以来被认定为“伪书”,此书与孔安国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史上的一大疑团。而深入考察王肃与《家语》的关系,可知清代流行而来的“增加说”与“伪造说”均不能成立。近年来,有多种出土文献的内容可见于今本《孔子家语》,论文通过将定州《儒家者言》竹简、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上博简《民之父母》与《家语》的相关篇章进行比勘,可知《家语》一书的材料渊源有自,非抄袭《大戴礼记》、《说苑》等书而成。今本《家语》所附的“孔安国序”是考察此书真伪的重要文献,从《家语》本身、其他传世文献、目前出土文献、序言具体细节等方面考察,可证此序内容真实可靠,其作者当为孔安国。孔安国与《孔子家语》具体关系亦可从“孔安国序”的记载中概括得知:他从秦、汉初流传的“孔子之言与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的原简副本以及相杂的“《曲礼》众篇”的竹简中整理出四十四篇,“以事类相次”,撰集成书,又特作书序介绍成书原委,并以家学形式流传于孔家内部,直至三国孔猛时。孔安国是孔氏家族的佼佼者,他对汉代孔氏家学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孔氏家学由先秦时期的孔子创立,代代传承于家族内部。汉代孔家学者传习《尚书》,世修古经,博通儒典,教育宗亲,薪火相传,使孔氏家学蓬勃发展,呈现出内容丰瞻、成就显赫的兴盛面貌。其中孔安国博览众书,研治群经,全面传承先祖遗学;整理孔壁古书,为家学的继续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推崇、传承古文经学,维护了家学的纯洁性。且他身体力行、树立榜样,以品德学识感召孔家学人,对孔氏家学的继承和开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先秦两汉时期孔氏家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孔安国后裔孔印、孔衍、孔驩、孔子立、孔僖、孔季彦等人皆继承他的遗学,传习古文经书,成就斐然,促进汉代孔氏家学的繁荣和发展。总之,孔安国整理孔壁古书、编集《孔子家语》,保存、整理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为后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他甘于寂寞,研习传承孔壁古书,使古文师法逐步形成,促进了古文经学的兴起,对汉代儒学的发展也有显着影响。同时他积极教学育人,传授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家精义的传播与汉代经学的发展。

常建华[10](2009)在《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族谱学史、族谱工具书与资料整理、族谱介绍与族谱史料价值研究、族谱意义的讨论、族谱资料的利用、少数民族族谱研究等方面。族谱意义的讨论颇具新意,利用族谱开展北方宗族研究进展明显,历史人口学的研究提出新问题,移民史的研究持续进行,族谱的发现推动了对武术史的认识。

二、《孔子世家谱》及其文献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子世家谱》及其文献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2)现时谱牒的编撰与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悠久的谱牒编撰历史
        1.1.2 新中国谱牒编撰传统的中断与恢复
        1.1.3 现时谱牒学研究的兴起
        1.1.4 谱牒编撰与出版的现实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1.5.1 理论意义
        1.5.2 应用价值
    1.6 相关概念界定
2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兴起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谱牒编撰历史概述
        2.1.1 我国谱牒编撰的起源
        2.1.2 我国谱牒编撰的历史发展
    2.2 新时期谱牒编撰与出版的兴起历程
    2.3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兴起的表现
        2.3.1 谱牒类图书数量增多
        2.3.2 各类谱牒编撰编委会的成立
        2.3.3 专业修谱公司的兴起
        2.3.4 谱牒编撰相关论坛、网站、公众号的活跃
    2.4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兴起的原因分析
        2.4.1 经济发展后文化自信的恢复
        2.4.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意识
        2.4.3 海内外同胞的寻根意识与寻根活动
        2.4.4 学术研究的需求
3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工作的实施
    3.1 谱牒编撰出版的筹备工作
        3.1.1 人员及组织的筹备
        3.1.2 资金的筹措
    3.2 信息的搜集、考实与统计
        3.2.1 传统手段的继承
        3.2.2 新技术手段的采用
    3.3 体例的确定
    3.4 途径的选择
    3.5 序言的编写
    3.6 谱牒的印制与出版
        3.6.1 印刷的方式
        3.6.2 样式的选择
        3.6.3 纸张的选择
        3.6.4 牌记的印刷
        3.6.5 数量的确定
4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变革与创新
    4.1 内容创新
        4.1.1 女性情况入谱
        4.1.2 高等教育情况入谱
        4.1.3 家规、家训的修正
    4.2 体例创新
        4.2.1 版权页的出现
        4.2.2 版式的变化
    4.3 技术创新
        4.3.1 彩色照片、图片的使用
        4.3.2 谱牒数字化
    4.4 方法创新
        4.4.1 委托修谱公司
        4.4.2 借助网络修谱
    4.5 典藏创新
        4.5.1 网络共享
        4.5.2 机构收藏
5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社会意义
    5.1 促进资源整合,满足大众需求
    5.2 推进家庭教育,弘扬家族文化
    5.3 发扬乡邦文化,促进农村建设
    5.4 开发文创旅游,推动地方发展
    5.5 提供翔实资料,推进学术研究
6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1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存在的问题
        6.1.1 资料使用缺乏考实
        6.1.2 纂修流程不够规范
        6.1.3 现代技术使用不足
        6.1.4 发行使用层面狭窄
    6.2 现时谱牒编撰与出版的改进措施
        6.2.1 去伪存真,注意资料考实
        6.2.2 严格标准,规范编制流程
        6.2.3 广泛学习,采用先进手段
        6.2.4 推广使用,服务社会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河南新修家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一 河南省民间兴起修谱热潮
        二 家谱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三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重点难点
        三 学术创新
第一章 河南新修家谱概况
    第一节 新修家谱区域分布
    第二节 新修家谱年代分布
    第三节 新修家谱姓氏分布
第二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编修方式
    第一节 个人独力编修
    第二节 群体编修
        一 倡修家谱
        二 成立修谱机构
        三 筹措资金
        四 编修印刷
第三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的内容及特色
    第一节 新修家谱的主要内容
        一 谱序方面的内容
        二 凡例方面的内容
        三 图片方面的内容
        四 世系源流方面的内容
        五 世系图表方面的内容
        六 人物传记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 新修家谱的思想特色
第四章 河南省新修家谱之学术及社会价值
    第一节 极具地方史料价值
        一 社会之沧桑变迁
        (一)时代中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
        (二)乡路漫漫之变化历程
        (三)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发展
        基层山村的医疗资源紧缺
        社会医疗卫生水平之进步
    第二节 河南灾难之真实记录
        一 豫西匪患
        (一)宜阳县乡村匪患猖獗
        (二)当地村民深受土匪残害
        (三)各乡村建村寨以避匪患
        (四)民国宜阳县政府软弱无力
        (五)当地存在亦农亦匪的现象
        二 河南灾荒
        (一)农民受灾之真实状况
        (二)乡村灾害之真实记录
        (三)战乱之苦
    第三节 为婚姻及习俗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一 乡村婚姻及习俗之反映
        (一)婚姻观的转变
        (二)乡村高价彩礼的兴起
        (三)高价彩礼之根源
        二 少数民族婚姻及习俗之记载
    第四节 实录了回、汉两个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一 对回汉文化融合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二 回族民族的抗日斗争
    第五节 新修家谱之社会价值
        一 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社会价值。
        二 教化子女,警励后人之主要目的。
        三 为民立传和为国写史的观念。
        四 海外同胞寻根问祖之心愿。
结语
附录: 河南新修家谱目录
    一 郑州地区新修家谱
    二 开封地区新修家谱
    三 洛阳地区新修家谱
    四 新乡地区新修家谱
    五 许昌地区新修家谱
    六 安阳地区新修家谱
    七 商丘地区新修家谱
    八 焦作地区新修家谱
    九 濮阳地区新修家谱
    十 鹤壁地区新修家谱
    十一 周口地区新修家谱
    十二 驻马店地区新修家谱
    十三 平顶山地区新修家谱
    十四三 门峡地区新修家谱
    十五 济源地区新修家谱
    十六 信阳地区新修家谱
    十七 南阳地区新修家谱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民国孔府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人物研究
    (一) 关于孔府主人的研究
    (二) 关于孔氏族人的研究
    (三) 关于户人的研究
二、相关事件研究
    (一) 民国前期
    (二) 民国中期
    (三) 民国后期
三、相关着述研究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5)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1.2.1 西方度量衡史及近代计量史的研究简述
        1.2.2 明末之前中国度量衡相关史料及研究简述
        1.2.3 对明末至清末中国度量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1.3 概念界定
    1.4 本文的目标及研究思路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律学与度量衡:清代学者律学研究中的度量衡问题
    2.1 清代对律与度量衡关系的讨论
        2.1.1《律吕正义》、《律吕正义后编》及嘉庆御制诗中的认知
        2.1.2 江永对律与度量衡的认识
        2.1.3 钱塘《律吕古谊》所述观点
        2.1.4 安清翘《律吕心得》之见解
        小结
    2.2 清代学者对古代尺度的考订
        2.2.1 清代学者古尺考订的基础:朱载堉考历代尺度
        2.2.2《律吕正义》及其后编论古尺
        2.2.3 江永的考订
        2.2.4 孔尚任及钱塘的考订
        2.2.5 陈澧《声律通考》中的考订
    2.3 清代学者对量之考订
        2.3.1 清代官方文献历代量考
        2.3.2 江永对古代量值的讨论
        2.3.3 戴震、徐养原、成瓘、邹伯奇对栗氏量形制的探讨
        2.3.4 钱塘因律考量
        2.3.5 孔继涵《同度记》推算古今量值
    2.4 清代学者对权衡之考订
        2.4.1 清代官方文献论历代权衡
        2.4.2 江永宗承朱载堉论权衡
        2.4.3 钱塘因律考权
        2.4.4 孔继涵《同度记》推算古今权重
第3章 经学与度量衡:清代学者注解《小尔雅》度量衡三篇研究
    3.1《小尔雅》编辑体例、度量衡三篇内容及注本简介
        3.1.1 编辑体例
        3.1.2 度量衡三篇内容
        3.1.3 注本简介
    3.2 清代学者注解《小尔雅》之成果
        3.2.1 莫栻《小尔雅广注》
        3.2.2 王煦《小尔雅疏》
        3.2.3 胡承珙及胡世琦《小尔雅义证》
        3.2.4 宋翔凤《小尔雅疏证》及葛其仁《小尔雅训纂》
    3.3 清代诸家注疏《小尔雅》度量衡三篇所引用文献
        3.3.1 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引文统计分析
        3.3.2 清代其它学者对度量衡相关引文的统计
    3.4 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之缘由及价值
    3.5 乾嘉经学之余绪:邹伯奇《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3.5.1 邹伯奇及其着述
        3.5.2 邹伯奇对度量衡的关注
        3.5.3《补小尔雅释度量衡》着述方式及内容
        3.5.4 小结
第4章 西学与度量衡:晚清度量衡礼乐特征蜕变后的研究
    4.1 晚清官绅对度量衡统一的认识:围绕冯桂芬及其《一权量议》讨论
        4.1.1 冯桂芬及其《校邠庐抗议》
        4.1.2 冯桂芬《一权量议》及其划一度量衡的思想演变
        4.1.3 戊戌时期朝廷官员对划一度量衡的看法
        4.1.4 庚子事变后《一权量议》的影响
        4.1.5 余论
    4.2 叶在扬对中西度量衡的研究与清末度量衡的改制——以《度量衡新议》为中心
        4.2.1《度量衡新议》着者的一度误解
        4.2.2 叶在扬对度量衡划一的理论探讨
        4.2.3《度量衡新议》产生的时代背景
        4.2.4《度量衡新议》与《画一章程》关系
        4.2.5 小结
    4.3 清末度量衡用表浅谈
        4.3.1 清末度量衡表简介
        4.3.2 中西度量衡表术语统计
        4.3.3 各表数据分析
        4.3.4 中西度量衡表用途及影响
        4.3.5 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清代度量衡知识的存在状态
    5.2 清代度量衡知识在时间向度的演化
    5.3 清代学者对于度量衡的学术旨趣
    5.4 清代学者研究度量衡的方法
    5.5 清代学者研究的成就
    5.6 度量衡研究者之间知识共享及交流
    5.7 官方学术对民间学者的影响
    5.8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戏曲理论与考据学渊源
    第一节 清代考据学概说
        一 清代考据学史简溯
        二 义理与经世之辨
        三 清代考据学之学术特征
    第二节 清代考据学渗入曲论的历史原委与学理缘由
        一 历史原委
        二 学理缘由
    第三节 考据学语境下戏曲理论之历史演变
        一 明代以前相关戏曲考据
        二 明代戏曲理论中考据方法的出现
        三 清代戏曲理论的变化
第二章 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曲论特征
    第一节 以曲为经:六经与戏曲关系的解读
        一 诗教观下清代戏曲理论变化
        二 “今之乐犹古之乐”
        三 “义则《春秋》”
        四 “变化也似乎《易》”
    第二节 以曲为史与以史为曲:曲事与史事关系的解读
        一 从“诗史”观到“曲史”观
        二 戏曲叙事“虚实论”
        三 曲史互证的曲学研究倾向
    第三节 以礼代理与以礼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重释
        一 “以礼代理”学术思想由来
        二 从“发乎性情止乎义理”到“发乎情止乎礼义”
第三章 清前期戏曲理论中的考据学倾向
    第一节 考据学萌芽时期“集成”戏曲理论之时代特征
        一 金圣叹与《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二 李渔与《闲情偶寄》
    第二节 毛奇龄:曲学考据之先导
        一 通达的戏曲观
        二 考据学与曲学之贯通
    第三节 毛先舒:正统学者曲论倾向之代表
        一 曲韵与古音学研究之贯通
        二 诗学理论与戏曲理论之贯通
        三 史学与戏曲关系之辨
    第四节 孔尚任:以曲为史之典范
        一 以曲为史的创作动因
        二 经史之学与传奇之道的融汇
        三 以着史之法着传奇
    第五节 《传奇汇考》:戏曲本事考据集大成者
        一 《传奇汇考》之整理概况
        二 来集之与《传奇汇考》
        三 《传奇汇考》之考据学特征
第四章 清中期戏曲理论中的考据学风尚
    第一节 音韵学的繁荣与戏曲理论之变化
        一 以《韵学骊珠》为代表的曲韵着作
        二 徐大椿与《乐府传声》
    第二节 李调元:考据学与曲话的历史嬗变
        一 曲话文体的定义
        二 李调元考据之特点与“二话”得失
        三 融汇诸家,铸为新论
    第三节 凌廷堪:礼乐思想主导下的曲论探索
        一 《燕乐考原》之戏曲音律研究
        二 《论曲绝句三十二首》
    第四节 焦循:考据学家曲论研究之典范
        一 考据中的戏剧学
        二 易学思想主导下的戏曲理论
        【附录】 金德瑛《观剧绝句》及其影响
第五章 清晚期戏曲理论中考据学传统与革新
    第一节 梁章钜与平步青:笔记中的戏曲考据的深化与局限
        一 梁章钜与其戏曲考据
        二 平步青与其戏曲考据
    第二节 梁廷枏与杨恩寿:考据学与曲话之总结
        一 梁廷枏与《藤花亭曲话》
        二 杨恩寿与《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
    第三节 姚燮:以考据学为传统曲论之大成者
        一 考据学与《今乐考证》之编着特征
        二 《缘起》与综合艺术论
    第四节 王国维:考据学与戏曲理论的转型
        一 去儒家之“是”及“纯学术”研究
        二 中西之学,各取其长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发
致谢
附件

(7)孔安国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二、孔安国生卒时间与生平事迹考
三、西汉孔安国与东晋孔安国
四、学术史上与孔安国有关的几桩学术公案
    (一)孔安国与古文《尚书》和《尚书孔传》
    (二)孔安国与古文《论语》、古文《孝经》
    (三)孔安国与《孔子家语》
年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上博简孔子言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0.2 本选题的内容框架
    0.3 本选题的创新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1 上博简《鲁邦大旱》考论
    1.1 《鲁邦大旱》形制述略
    1.2 寻找致灾原因
    1.3 “正刑与德”:孔子的刑德观
    1.4 “毋爱珪璧币帛于山川”:孔子的宗教观
    1.5 小结
2 上博简《仲弓》考论
    2.1 《仲弓》形制述略
    2.2 简文编联与文字释读
    2.3 为政何先:老老慈幼,先有司,举贤才,赦过与罪
    2.4 “敢问民务”:刑政不缓,德教不倦;导民举德,唯有孝德
    2.5 《仲弓》的作者与成篇时代
    2.6 小结
3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一)
    3.1 《孔子见季桓子》形制述略
    3.2 《孔子见季桓子》简序编联
4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二)
    4.1 第1简校理
    4.2 第4简校理
    4.3 第20、3简校理
    4.4 第24简校理
    4.5 第21简校理
    4.6 小结
5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三)
    5.1 第16简校理
    5.2 第9简校理
    5.3 第6、10简校理
    5.4 第8简文本校理
    5.5 小结
6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四)
    6.1 第12简校理
    6.2 第2、7简校理
    6.3 第26、14、11简校理
    6.4 第22、19、17简校理
    6.5 第18、13简校理
    6.6 小结
7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校理(五)
    7.1 第四编联组(简15、5、27)校理
    7.2 散简组(简25、23)校理
    7.3 《孔子见季桓子》全文校理编联及文字翻译
    7.4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思想内涵探析(略)
    7.5 小结
8 上博简《君子为礼》考论
    8.1 《君子为礼》形制述略
    8.2 《君子为礼》简序编联
    8.3 《君子为礼》简文释读
    8.4 《君子为礼》礼学思想简论
    8.5 小结
9 从上博简《弟子问》看孔子的言行观
    9.1 《弟子问》形制述略
    9.2 《弟子问》简文释定
    9.3 孔子的言行观
    9.4 小结
10 上博简孔子言论价值考论
    10.1 上博简孔子言论的语言学价值
    10.2 上博简孔子言论的文献学价值
    10.3 上博简孔子言论的思想价值
    10.4 上博简孔子言论的文学价值
    10.5 小结
附录
    附录.1 上博简等孔子言论观照下的《孝经》成书时代及作者复议
        附录.1.1 《孝经》的成书时代
        附录.1.2 《孝经》的作者
        附录.1.3 小结
    附录.2 上博简等孔子言论观照下的《论语·子罕》篇首章句读新论
        附录.2.1 《子罕》篇首章句读的几种观点
        附录.2.2 “罕”、“与”的用法
        附录.2.3 “利”、“命”、“仁”在孔子言论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附录.2.4 语法角度的考察
        附录.2.5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孔安国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孔安国的生卒时间、世次及生平考
    第一节 孔安国生卒时间考异
    第二节 孔安国世次考证
    第三节 孔安国生平事迹考查
第二章 孔安国的家世背景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文化世家的影响
    第二节 广博的学术渊源
第三章 孔安国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汉武帝尊崇儒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孔壁古书的文献基础
    第三节 齐鲁地域文化的兴盛
第四章 孔安国与汉代尚书学
    第一节 孔安国与《今文尚书》
    第二节 孔安国与《古文尚书》
        一、整理、隶古定说辨析
        二、献书说辨析
        三、传授起家说辨析
        四、作训解说辨析
    第三节 今本《尚书孔传》成书问题考察
        一、《孔传》的来历及研究情况
        二、今本《孔传》非孔安国作
        三、《孔传》成书与孔氏家学
第五章 孔安国与《古文论语》
    第一节 《古文论语》出现、概貌及流传
    第二节 孔安国与《古文论语》关系考辨
        一、整理、隶古定说辨析
        二、命名说辨析
        三、传授起家说辨析
        四、作训解说辨析
    第三节 《论语》孔注诸问题考察
        一、《论语》孔注诸家说概述
        二、孔注作者考辨
        三、孔安国《论语》注评析
第六章 孔安国与《古文孝经》
    第一节 《古文孝经》及其在汉代的流传
    第二节 孔安国与《古文孝经》关系考辨
        一、整理、隶古定说辨析
        二、献书说辨析
        三、传授起家说辨析
        四、作传说辨析
    第三节 今本《孝经孔传》成书问题考察
        一、《孔传》的流传及研究
        二、《孔传》可能出于孔家学者之手
第七章 孔安国与《孔子家语》
    第一节 王肃与《孔子家语》
    第二节 《孔子家语》与出土文献研究
    第三节 "孔安国序"考察
    第四节 孔安国与《孔子家语》的关系
        一、材料搜集、文献整理
        二、编集作序命名
    第五节 《孔子家语》的孔氏家传
第八章 孔安国与汉代孔氏家学
    第一节 汉代孔氏家学概述
    第二节 汉代孔安国一支学术活动考察
    第三节 孔安国对孔氏家学的贡献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孔安国的学术贡献
    第二节 孔安国着述研究与中国学术史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族谱学史
    1.论集与专书。
    2.有关论文情况。
二、族谱工具书与资料整理
三、族谱介绍与族谱史料价值研究
    1.族谱馆藏以及利用。
    2.地区性族谱介绍。
    3.族谱在史学等方面的价值。
    4.族谱的地方文献价值。
    5.论述族谱总体价值。
    6.对于单部族谱价值的介绍。
    7.新发现族谱的报道。
    8.修谱介绍。
四、族谱意义的讨论
五、族谱资料的利用
    1.北方宗族研究有了显着进展。
    2.人物研究。
    3.族姓源流与族谱考订研究。
    4.专题研究。
六、少数民族族谱研究
    1.满族。
    2.回族。
    3.其他少数民族。
七、结 语

四、《孔子世家谱》及其文献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生还是外力?——民国合修《孔子世家谱》原因分析[J]. 吴佩林,邓利平. 史学月刊, 2021(08)
  • [2]现时谱牒的编撰与出版研究[D]. 丛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河南新修家谱初探[D]. 高文豪. 郑州大学, 2020(08)
  • [4]民国孔府研究述评[J]. 王凯,成积春. 枣庄学院学报, 2018(06)
  • [5]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D]. 刘增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4)
  • [6]清代考据学语境下的戏曲理论[D]. 石芳. 上海戏剧学院, 2016(02)
  • [7]孔安国年谱[D]. 梁晨.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8]上博简孔子言论研究[D]. 常佩雨. 郑州大学, 2012(02)
  • [9]孔安国学术研究[D]. 陈以凤. 山东大学, 2010(09)
  • [10]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 常建华. 河北学刊, 2009(06)

标签:;  ;  ;  ;  ;  

《孔子家谱》及其文献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