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险投资的理解与思考

对风险投资的理解与思考

一、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婷[1](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乔琴,樊杰,孙勇,刘宝印,刘汉初[2](2021)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投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深入分析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投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8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39个城市风险投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线地区风险投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呈现为沿海高、西部低的分异格局;(2)风险投资的全局自相关系数均为正,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3)风险投资机构数、国家高新区数量、风险投资退出、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风险投资具有显着促进作用,环境污染对风险投资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ESG投资理念逐渐获得认可,沿线地区可以通过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李环宇[3](2021)在《风险投资、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文中认为科技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都在谋求国际化市场的参与程度,我国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地深化对外合作。如今在“一带一路”顶层战略布局的有效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到鼓励,开始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这些企业中,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对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对我国宏观经济战略的实施和未来对外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囿于规模,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积累不足,实施国际化运营难度相对较大。正因为如此,对中小企业、创业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对这一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一部分学者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可以解决制约中小企业或者创业企业发展的资金、技术、经验、管理等难题,因此有助于创业企业国际化运营战略的实施。但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会对企业国际化运营产生消极影响。基于这种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研究对象,选择A股上市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非金融行业企业为样本。其次,根据前人的总结,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另外,本文基于对风险投资这一市场行为的剖析,分别对风险投资介入与否以及风险投资机构介入特征对企业国际化发展广度、深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从企业管理与决策的视角出发,探究了高管海外背景对以上作用机理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能够显着提升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风险投资机构介入的企业中,风险投资机构介入程度越高的企业,其国际化发展广度也会显着提升,但其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深度会受到抑制;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越丰富,企业的国际化广度和深度也就越高;外资型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国际化广度无显着作用,但对企业国际化深度具有促进作用。综合考虑各项介入特征的情况下,风险投资机构的联合投资方式会抑制企业国际化深度,但对于企业国际化广度则无显着影响。而高管海外背景占比的上升能够显着提升企业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并弱化风险投资介入因素的促进作用,也能强化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和联合投资方式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提升作用,还可以替代有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国际化运营深度的提升作用。最后文章基于对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国际化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创业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张晨[4](2021)在《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及对结构演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金融创新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风险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助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创业企业发展,对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风险投资网络化发展的作用也愈加显着。风险投资网络社群作为风险投资网络化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表现,不仅展现了风险投资机构在网络空间中的集聚现象,也展示了一种介于整体网络和自中心网络之间的、建立在风险投资机构交互偏好基础之上的中观网络结构。现有少量关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研究,大多从静态视角出发,集中在社群探测、社群的影响等方面,缺乏从动态视角出发关注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关系变动的相关研究。与风险投资行业实际的快速扩张、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广泛存在相比,相应的理论研究略显滞后,无法系统性探索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运行规律,难以为风险投资机构依靠社群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试图探索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并搭建围绕社群关系变动的整体研究框架,分别探究社群关系变动机理以及关系变动对结构演化的影响,进而为风险投资行业的网络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论文首先厘清了风险投资网络中的社群现象、并对社群类型以及社群特征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扎根理论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并对整体研究框架进行构建;第三,探究关系变动影响因素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构建纵向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数据集,采用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SAOM)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分析关系变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影响,采用基于主体建模的仿真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关系变动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模型,探究关系变动与不同社群结构演化的关联。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打破了现有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琐碎且零散的局限,全面且系统地提炼、归纳影响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重要因素,从机构层面、机构间关系层面和社群整体层面识别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已存在少量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视角涉及了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但是相关研究零碎化的散落在大量文献中且鲜见针对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显得分散且缺乏系统。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确定了多层次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属于微观主体层面的市场地位和社群地位因素,属于主体间关系层面的地理邻近和认知邻近因素,属于社群局域层面的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因素。本研究全面且系统地提炼和归纳了决定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因素,丰富了中观层次风险投资网络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第二,破解了社群关系变动中的社群关系形成过程和社群关系解散过程,厘清了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形成、关系解散的关系,揭示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内在规律和机理。跳出了关系变动研究中只关注关系形成的研究范式,将关系变动划分为关系形成过程和关系解散过程,从更完整的视角分析了网络社群关系变动。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对社群关系形成和关系解散的影响,发现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有利于促进社群关系的形成、不利于社群关系解散;认知邻近有利于社群关系的形成、不利于社群关系解散,地理邻近有利于推动社群关系的形成但对社群关系解散没有显着影响;市场地位有利于推动社群关系的形成、不利于社群关系解散,社群地位有利于推动社群关系形成且会促进社群关系解散。研究结论能够系统、深刻地揭示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机理和内在规律,丰富了组织间关系动态的研究内容。第三,构建了关系变动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揭示了不同关系变动情境中风险投资机构的社群行为偏好,辨析了关系变动过程的持续累积如何引起聚集性、地位不对称性、可达性等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强弱差异。为了突破现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视角探究网络社群结构的局限,搭建关系变动微观过程与全局网络社群结构之间的共演关联。本研究界定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形成和关系解散的社群行为,分情境探讨了关系变动过程中社群行为聚合导致社群演化过程、路径的差异,构建基于关系变动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不同关系变动情境中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演化过程和结构变量演变过程进行了刻画。研究发现了关系变动对社群结构演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情境依赖性,破解了关系变动过程中不同社群行为选择偏好对社群结构动态演变的影响,从而深化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涌现的权变特征。

夏金玲[5](2020)在《中国清洁技术行业风险投资回报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兴起比西方国家晚,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历经了1992年到2008年的萌芽阶段、2009年至2014年的起步阶段,再到2015年至今的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管理机构数量急剧攀升、基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大,项目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监管方面自2014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介入后逐渐完善。此外,因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原因,各国都很重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及创新开发。在我国,关于清洁技术行业的发展,政府也从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同时通过政策补贴来大力支持,风险投资机构也热衷于对清洁技术行业企业的投资。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对投资清洁技术行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及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新老风险投资机构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可以结合研究结论即投资回报受哪些因素影响来对自身的投资环境布局、以及对投资退出决策作出相应的重视;对清洁技术行业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引导作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做好加强技术提升改革、收入费用支出规划、管理层能力培养提升等,不盲目扩张,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业绩稳步上升;利于清洁技术行业的大力发展,清洁技术行业的有效发展又会使各种环境资源压力得以缓解,从而我们的生存环境如空气、水的质量得到改善,煤炭、石油等资源压力得以缓解,形成多赢局面;最后,通过本文研究得知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参与项目投资有利于获得更好的风险投资回报,这与清洁技术行业项目的高科技、大规模、高精专资质等特性有关。在文章的研究过程中本人做了以下几点工作:由于本人从事清洁技术行业风险投资股权管理工作,所以经与导师请教讨论后便很快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文章的研究分析。本人对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回报影响因素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整理总结,了解并分析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发展情况及其在清洁技术行业的投资情况,对影响投资回报的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清科集团私募通和Wind等平台搜集样本数据,对数据筛选整理后运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性描述、相关性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通过运用Stata软件对近10年来风险投资机构在清洁技术行业的85个项目退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几点结论:首先,本次实证研究的85个样本取自项目退出时间为2010年至2020年这个时段,其中2014年前样本数为23家、2015年至2017年间样本数为37家、2018年至2020年间样本数为25家;样本在地区分布上多集中在北上广深以及江浙地区,占比为总样本数一半以上;在二级子行业的分布上85个样本主要集中在环保领域、新能源其次、新材料最低,这和最近几年的行业发展周期、子行业轮动发展以及政策优惠倾向等有一定关系。其次,实证分析结果表示联合投资者数的多少与风险投资回报高低成显着正相关关系,且结果特别显着。清洁技术领域属于高新技术、专业性强的行业,且这类标的企业规模一般较大,多个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联合投资,可以在投资前期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寻找发掘好的标的企业,也给标的企业后续发展资金带来持续力量、同时为标的企业提供更加综合的增值服务。再次,实证分析结果表示投资规模的大小与风险投资回报高低具有较为显着负相关关系,究其原因或许是投资金额过大过多往往会导致标的企业因资金充足而松懈发展,或者盲目扩张而发展后劲不足、管理跟不上,最终导致企业经营不优从而给风险投资回报打了折扣。最后,实证分析结果表示投资周期与风险投资回报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已有学者对这一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存在矛盾观点。从实操来说,一般风险投资机构的基金年限配置为投资期3年、回收期3年加1年清算等,所以投资周期不会特别长,且投资周期过长若不是战略性投资更加容易出现经营管理不善和业务发展不确定性,从而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回报。

张鹏[6](2020)在《联合风险投资成员异质性对企业IPO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险投资(VC)对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也因此对风险投资的发展采取鼓励的态度,近十几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得以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都会被VC投资,联合风险投资成为了VC的主要投资方式,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成员VC的异质性会对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IPO绩效。这种影响是利是弊会因为联合风险投资中成员VC的异质性而有所改变,所以研究出联合风险投资成员异质性在何种状态下有利于企业IPO绩效非常重要。学者们对联合风险投资的定义有两种,其中一种认为它是指两家及两家以上的VC在同一轮投资中对同一家企业进行投资,这种定义也被称为狭义定义。还有一种广义定义,这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对多家VC的投资时间进行限制,即只要一家企业被两家及两家以上的VC进行投资,无论是同一轮还是非同一轮,都可以认为这种投资方式是联合风险投资。本文认为VC对企业的影响贯穿企业从刚开始到IPO这一期间,而不应该只关注某一轮的投资,所以本文采用广义的定义。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异质性会影响到被投资企业的IPO绩效。其中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成员的异质性是指组成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在自身特征和对被投资企业的服务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异质性,被投资企业的IPO绩效是根据IPO当日的抑价率来判断,IPO抑价率低,说明IPO绩效好,反之,则表明IPO绩效差。本文所研究的是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成员VC的持股比例、年龄和资本背景这三个方面的异质性对企业IPO绩效的影响,其中持股比例异质性是指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成员VC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份比例不同所造成的异质性,年龄异质性是指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成员VC的成立时间长短的不同所造成的异质性,资本背景异质性是指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成员VC的资本来源不同所造成的异质性。本文所用的样本数据选自国内沪深主板、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这些样本都是在2008年到2018年这11年间被VC投资且IPO成功的企业。通过筛选,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数为607家。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有风险投资相关数据、企业IPO绩效指标数据和IPO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检验时,首先排除了异方差和共线性对检验结果的干扰,最终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企业IPO绩效与联合风险投资成员持股比例异质性负相关,这说明在一个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VC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份相差越大,被投资企业的IPO绩效就会越差;(2)企业IPO绩效与联合风险投资成员年龄异质性正相关,这说明在一个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VC的成立时间相隔越大,被投资企业的IPO绩效就会越好;(3)企业IPO绩效与联合风险投资成员资本背景异质性正相关,这表明在一个联合风险投资中,各个VC的资本背景呈现多元化,被投资企业的IPO绩效会更好。在理论上,本文研究结果既充实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理论成果,又丰富了企业IPO绩效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理论成果;在现实世界的风投业务中,本文研究结果能够帮助创业企业更好的寻找不同的VC进行融资。

陈静谊[7](2020)在《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不断升级,企业整体创新水平加强,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之间呈现耦合关系。为支持风险投资发展和企业创新,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并在2019年启动了科创板。而随着贸易战爆发,科技战明面化,社会上对创新的呼声愈发高涨,需求更加迫切,创新成为评价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在成长期和发展期寻求的融资渠道,天然具有扶持创新的属性。分析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企业与社会创新的合适切入点,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认识,积极应对当前的经济升级转型。在已有文献对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与机制研究上,本文从风险投资追求退出回报率的动因角度出发,结合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参与和市场对两者耦合的认同,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存在性和可持续性,对风险投资的资本配置、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监管部门的决策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采用我国2009—2018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首先,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事件,采用专利(发明专利)数据衡量企业创新产出,采取全样本方差分析和泊松回归分析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结合风险投资估值事件和退出事件研究基于创新信号的风险投资——企业创新——市场高估值的资本增值闭环;其次,通过城市等级分类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分地区差异;最后,基于资本输入——资本输出矩阵,通过分样本回归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分阶段和分行业效应。结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论总结如下:(1)存在基于创新信号的风险投资——企业——市场的资本增值闭环。风险投资持股比例与企业专利产出显着相关。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以专利产出为代表的企业创新产出越高。(2)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分地区差异。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表现为正向显着,而在其余地区则不显着。(3)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分阶段和分行业效应。在不同时间段,风险投资对不同行业出现创新驱动效果差异,主要是资本输入和资本输出环境交叉所导致。

谢孝娴[8](2020)在《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管理层权力视角》文中提出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在技术的驱动下正在改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资本赋能企业创新行为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头部独角兽的必由之路。由于初创企业上市之前大多存在创新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融资困境等诸多难题,获取风险投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风险投资能够通过提供资金、产业链等资源支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投资经验、尽职调查筛选公司并给予咨询等增值服务,通过设立董事会席位、派驻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意愿,最终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而另一方面,在风险投资短期投资收益目标和资源攫取的动机下,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水平。因此,本文以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深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此外,对于初创企业而言,风险投资机构属于股东范畴,而管理层是企业的关键决策者,那么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层权力对风险投资机构与企业创新影响的作用又会如何?本文以上述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在论述风险投资、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相关的现有文献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企业治理结构,以企业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丰富了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以2006-2017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OLS模型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介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以管理层权力为调节,研究两权分离所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以我国特殊制度为背景,研究公司的股权背景差异对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其中风险投资机构和股权背景均为股东范畴,管理层权力为管理者范畴。研究发现:(1)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有更高的创新水平;(2)管理层权力降低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即管理层权力越高,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着;(3)国有股东的参与同样制约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作用,即国有产权性质背景下,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着。此外,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风险投资对企业战略激进度的影响,发现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往往会选择相对激进的战略,由于创新是战略激进度的重要维度,因此再一次证明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正向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风险投资、经营权与所有权权力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机理,一方面为风险投资机构筛选项目、向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等行为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也为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提供战略选择、管理层权力设置的决策依据。

霍孜睿[9](2020)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信息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 ——基于处理效应与CDM模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政策的推行,我国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拉开了创新发展的序幕,对国家经济形成日益明显的影响。而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以初创企业为投资目标的资本形式,在企业创新与发展过程中,对其融资难题的解决以及管理运营的指导都使风险投资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新三板的扩容也使风险投资具有了更加丰富的退出渠道,其作为中小企业聚集,资金需求较高的平台,将在我国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方面具有分析价值。本研究聚焦“风险投资与新三板企业创新”这一基本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分析:第一,首先通过梳理与总结相关文献,从中发现可改进之处与本文的创新切入点,选择运用处理效应模型以解决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并建立企业创新的CDM阶段回归方程,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绩效”等方面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全流程的影响,以及不同创新阶段之间存在的递进关系。第二,本研究以2014-2018年间在新三板挂牌的信息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创新的作用。通过所构建的处理效应模型,研究得出影响风险投资决策的相关企业特质,并且验证企业创新投入、产出与绩效之间存在递进式的促进作用;同时,风险投资参与及以上三个企业创新阶段间分别存在正向、双向与弱逆向的因果关系。说明风险投资的加入会对样本企业创新流程中的初期阶段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其后期阶段的作用则主要是逆向选择的结果。第三,在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创新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其特征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作用。由实证分析可知,在机构背景方面,国有背景尤其是国有参股机构可显着提升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水平,混合背景机构未能对企业创新形成互补作用,且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创新绩效;在投资轮次方面,风险投资机构自融资早期进入企业、增加投资轮数与缩短轮次间隔均可为企业创新提供不同力度的有效支持;在投资方式与机构声誉方面,联合投资可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但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弱抑制作用。此外,高声誉机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但是在面对风险较大的新三板信息技术企业等投资对象时,高声誉机构则倾向于选择联合投资方式来降低投资失败导致其声誉价值受损的风险,其声誉在联合投资中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则相应地有所减弱。

郜钰格[10](2020)在《网络规模与2-步可达性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 ——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在风险投资领域中随着联合投资方式越来越重要和普遍,风险投资行业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同时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尤其近十年中,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对风险投资网络研究成为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对风险投资网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中国社会人情关系背景下,关于网络规模对风险投资绩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网络中成员的距离对绩效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将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相结合,探讨外部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投资绩效的影响下,加入自身知识属性特征研究对其调节作用。由于在风险投资网络中投资机构所获取信息、知识等资源不仅与网络规模大小有关还与网络伙伴之间路径长度有关。因而本文首先通过搜集文献,提出网络规模对投资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再从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两个角度来衡量知识属性,提出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其次,本文再通过搜集文献,提出2-步可达性对投资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依旧从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两个角度来衡量知识属性,提出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对其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以上研究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共搜集了198家投资机构的1207轮投资数据,使用Ucinet和Spss软件对变量进行测度,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规模与风险投资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风险投资机构的联合投资网络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适度的网络规模最有利于投资绩效的提高;(2)知识深度对网络规模与风险投资绩效之间关系起到显着调节作用;但是,知识宽度对网络规模与风险投资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3)2-步可达性与风险投资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网络成员之间的距离既不能过于亲近也不能过于疏远,适度的距离有利于投资绩效达到最大值。(4)知识深度与知识宽度对2-步可达性与风险投资绩效之间的关系均起到了显着的调节作用。

二、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2.5 简要评述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风险投资
        3.1.2 新三板
        3.1.3 企业价值
        3.1.4 机制
        3.1.5 溢出效应
    3.2 相关基础理论
        3.2.1 风险投资理论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3.2.4 溢出效应理论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4.7 本章小结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5.3.1 治理作用机制
        5.3.2 认证作用机制
        5.3.3 支持作用机制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5.4.1 资源配置机制
        5.4.2 竞争合作机制
        5.4.3 协作链接机制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6.2.1 研究假设回顾
        6.2.2 计量模型设定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4 内生性分析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6.5 稳健性检验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6.7 本章小结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7.1.3 研究假设回顾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7.2.1 计量模型设定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2.3 稳健性检验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内生性分析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7.4.5 稳健性检验
        7.4.6 内生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投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回顾
    (1)有关风险投资区域分布特征的研究。
    (2)有关区域风险投资驱动因素的研究。
    (3)有关区域风险投资的理论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选取
        (1)风险投资机构数。
        (2)创新活动。
        (3)风险投资退出。
        (4)政府引导基金发展。
        (5)地区金融发展程度。
        (6)政府干预。
        (7)环境污染。
    2.2 研究方法
        2.2.1 空间分析方法
        (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2.2 计量模型构建
        (1)普通面板模型。
        (2)空间面板模型。
        2.2.3 空间权重矩阵
    2.3 数据来源
3 沿线城市风险投资时空分布格局
    3.1 时空格局分析
        3.1.1 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3.1.2 东高西低格局明显
    3.2 空间相关性分析
4 沿线城市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选择
    4.2 结果分析
        (1)风险投资机构数。
        (2)创新活动(发明专利申请量)。
        (3)创新活动(国家高新区数量)。
        (4)风险投资退出。
        (5)政府引导基金发展。
        (6)地区金融发展程度。
        (7)政府干预(财政科学支出)。
        (8)环境污染(空气污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3)风险投资、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模式及经济后果
        2.1.1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2.1.2 企业国际化的模式
        2.1.3 企业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2.2 风险投资的动因、模式及经济后果
    2.3 风险投资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影响路径
    2.4 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风险投资机构
        3.1.2 高管海外背景
        3.1.3 企业国际化战略
    3.2 理论基础
        3.2.1 知识基础观理论
        3.2.2 信号传递理论
        3.2.3 认证监督理论
        3.2.4 高阶理论
        3.2.5 行业专长理论
第4章 研究假设及设计
    4.1 研究假设提出
        4.1.1 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与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1.2 风险投资机构特质与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1.3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定义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调节变量
        4.3.4 控制变量
    4.4 模型构建
第5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5.1 变量基本特征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相关性分析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1 风险投资介入与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5.2.2 风险投资机构特征与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5.2.3 高管海外背景占比、风险投资与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5.3 实证结果检验
        5.3.1 内生性检验
        5.3.2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性及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4)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及对结构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风险投资与联合风险投资
        1.3.2 风险投资网络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相关研究
        2.1.1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内涵特征
        2.1.2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类型
        2.1.3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识别算法
    2.2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的相关研究
        2.2.1 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2.2 社群关系变动过程的相关研究
        2.2.3 社群关系变动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2.3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
        2.3.1 社群特征规模演化的相关研究
        2.3.2 社群结构指标演化的相关研究
        2.3.3 社群结构演化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述评
3 我国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识别与特征分析
    3.1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识别
        3.1.1 Louvain社群识别算法
        3.1.2 社群探测数据
        3.1.3 社群探测结果
    3.2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特征分析
        3.2.1 社群类型划分
        3.2.2 社群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探索与框架构建
    4.1 研究方法选择与数据收集
        4.1.1 研究方法选择
        4.1.2 数据收集
    4.2 资料分析
        4.2.1 开放编码
        4.2.2 主轴编码
        4.2.3 选择性编码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3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影响因素确定
    4.4 研究框架构建
    4.5 相关概念界定
    4.6 本章小结
5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机理研究
    5.1 概念模型构建
    5.2 研究假设提出
        5.2.1 社群嵌入对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
        5.2.2 多维邻近对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
        5.2.3 机构地位对社群关系变动的影响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方法介绍——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
        5.3.2 变量选取与测度
        5.3.3 数据来源
    5.4 实证分析与结果
        5.4.1 假设检验
        5.4.2 稳健性检验
    5.5 结果讨论
        5.5.1 社群嵌入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
        5.5.2 多维邻近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
        5.5.3 机构地位与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
    5.6 本章小结
6 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对结构演化的影响
    6.1 关系变动及其社群行为
        6.1.1 关系形成及其社群行为
        6.1.2 关系解散及其社群行为
    6.2 基于关系变动的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模型
        6.2.1 社群演化的模型设置
        6.2.2 社群演化的过程描述
        6.2.3 基于关系变动的社群演化路径分析
        6.2.4 基于关系变动的社群演化仿真规则
        6.2.5 仿真分析的变量测量
    6.3 仿真结果分析
        6.3.1 关系变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演化影响的过程分析
        6.3.2 关系变动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演化的影响分析
    6.4 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实践启示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原始访谈资料示例及概念编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5)中国清洁技术行业风险投资回报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1 关于风险投资发展状况的研究
        1.2.1.2 关于风险投资回报影响因素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1 关于风险投资发展状况的研究
        1.2.2.2 关于风险投资回报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总结法
        1.3.2.2 理论分析法
        1.3.2.3 统计回归分析法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文章创新点
2 风险投资及清洁技术概念以及发展状况概述
    2.1 风险投资基本概念及运作过程介绍
        2.1.1 风险投资基本概念
        2.1.2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2.1.3 清洁技术基本概念
    2.2 风险投资发展及其投资我国清洁技术行业的现状
        2.2.1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2.2.2 风险机构投资于我国清洁技术行业状况分析
3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模型设计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1 经济和政策因素
        3.1.2 行业和地域因素
        3.1.3 微观因素
        3.1.3.1 从风投机构经验及声誉和项目管理规模及经营质量分析
        3.1.3.2 从风险投资规模及投资周期和联合投资者数分析
    3.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3.2.1 实证研究模型设计
        3.2.2 模型变量定义
4 风险机构投资清洁技术行业回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6)联合风险投资成员异质性对企业IPO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3.1 本文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风险投资异质性相关研究
        2.1.1 风险投资异质性界定
        2.1.2 风险投资的相关研究
    2.2 企业IPO绩效的相关研究
        2.2.1 企业IPO绩效的度量方法
        2.2.2 企业IPO绩效的影响因素
    2.3 风险投资异质性对IPO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2.3.1 风险投资对企业IPO的影响
        2.3.2 风险投资异质性对企业IPO的影响
        2.3.3 联合风险投资异质性对企业IPO的影响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联合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异质性与企业IPO绩效
        3.1.1 VC的监督作用与认证作用
        3.1.2 VC持股比例的高与低对企业的影响
        3.1.3 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成员VC的持股比例存在着异质性
    3.2 联合风险投资年龄异质性与企业IPO绩效
        3.2.1 成立时间短的VC存在逐名效应,成立时间长的VC不存在这种效应
        3.2.2 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成员VC在年龄上存在着异质性
    3.3 联合风险投资资本背景异质性与企业IPO绩效
        3.3.1 不同资本背景的VC,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不同
        3.3.2 外资背景和承销商背景的VC可以更好的帮助被投资企业的发展
        3.3.3 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成员VC的资本背景存在着异质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1.2 变量设计
        4.1.3 模型构建
    4.2 实证检验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多重共线性检验
        4.2.4 异方差检验
        4.2.5 假设检验
        4.2.6 稳健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企业IPO绩效与联合VC成员持股比例异质性负相关
        5.1.2 企业IPO绩效与联合VC成员年龄异质性正相关
        5.1.3 企业IPO绩效与联合VC成员资本背景异质性正相关
    5.2 相关建议
        5.2.1 联合风险投资中,企业应该使各成员VC持有相接近的股份数量
        5.2.2 联合风险投资中既要有成立时间短的VC,也要有成立时间久的VC
        5.2.3 联合风险投资中既要有中资VC,也要有外资VC或者中外合资VC
    5.3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论文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现状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风险投资
        2.1.2 企业创新
    2.2 历史与现状分析
        2.2.1 国内风险投资历史与现状分析
        2.2.2 国内企业创新现状分析
3 文献研究与理论模型
    3.1 文献综述
        3.1.1 国外对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文献
        3.1.2 国内对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文献
    3.2 理论基础
        3.2.1 资源基础理论
        3.2.2 信号传递理论
    3.3 理论模型
4 模型设定和数据处理
    4.1 数据处理
    4.2 模型设定
        4.2.1 风险投资——企业——市场资本增值闭环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3 上市公司的分类原则
5 实证分析
    5.1 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影响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
    5.2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5.3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作用存在分阶段效应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分析结果小结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8)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管理层权力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风险投资运作机制
        2.1.2 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
        2.1.3 融资与企业创新
        2.1.4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
        2.1.5 风险投资与管理层权力
        2.1.6 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
        2.1.7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企业融资理论
        2.2.2 资源基础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2.5 管理层权力理论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
    3.2 风险投资、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
    3.3 风险投资、股权性质与企业创新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变量设计与回归模型构建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2.5 模型设计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均值T检验
    5.4 回归分析
        5.4.1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
        5.4.2 风险投资、管理层权力与企业创新
        5.4.3 风险投资、股权性质与企业创新
    5.5 稳健性检验
    5.6 进一步检验
        5.6.1 研究假设
        5.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信息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 ——基于处理效应与CDM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投资参与及不同层面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2.1.1 风险投资与国家层面创新的关系
        2.1.2 风险投资与产业层面创新的关系
        2.1.3 风险投资与企业层面创新的关系
    2.2 风险投资特征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2.2.1 风险投资背景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2.2.2 风险投资轮次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2.2.3 风险投资方式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2.2.4 风险投资声誉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2.3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挂牌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基础
        3.1.1 资源基础与资源互补理论
        3.1.2 信息不对称及认证理论
        3.1.3 委托代理与一般均衡理论
    3.2 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
        3.2.1 直接资金支持与后续融资帮助
        3.2.2 间接提供非资本增值服务
        3.2.3 参与企业管理及创新监督
    3.3 风险投资特征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
        3.3.1 机构背景的差异化资源优势
        3.3.2 投资轮次的时机与策略选择
        3.3.3 投资方式与声誉的综合作用
    3.4 研究假设提出
        3.4.1 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4.2 风险投资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险投资参与对新三板信息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
        4.1.1 样本选取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变量设计
        4.2.1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
        4.2.2 控制变量
    4.3 实证模型构建
        4.3.1 研究问题分析与模型选择
        4.3.2 处理效应模型的初步构建
        4.3.3 基于处理效应的CDM阶段回归
    4.4 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4.4.1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4.2 分组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4.5 实证检验
        4.5.1 风险投资决策模型的实证检验
        4.5.2 风险投资参与及企业创新的实证检验
    4.6 实证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风险投资特征对新三板信息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
    5.1 变量设计
    5.2 实证模型构建
    5.3 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4 实证检验
        5.4.1 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的影响
        5.4.2 风险投资轮次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的影响
        5.4.3 风险投资方式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的影响
        5.4.4 风险投资声誉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的影响
    5.5 稳健性检验
    5.6 实证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6.1 政府机构指导层面建议
    6.2 企业创新发展层面建议
    6.3 风险投资机构层面建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网络规模与2-步可达性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 ——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
        1.2.1 网络规模和2-步可达性内涵
        1.2.2 风险投资绩效内涵
        1.2.3 知识属性内涵
        1.2.4 社会网络理论
        1.2.5 知识基础理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投资网络相关研究
        2.1.1 风险投资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2.1.2 风险投资网络的分类
    2.2 风险投资网络特征对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2.2.1 网络关系维度与投资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2.2.2 网络结构维度与投资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2.2.3 网络位置与投资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2.3 知识属性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网络规模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及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
    3.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1.1 网络规模对投资绩效的直接影响
        3.1.2 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
    3.2 研究设计
        3.2.1 数据收集
        3.2.2 变量测度
        3.2.3 模型构建
    3.3 研究结果分析
        3.3.1 描述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3.3.2 层次回归分析
        3.3.3 调节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第四章 2-步可达性对投资绩效的影响及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
    4.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1.1 2-步可达性对投资绩效的直接影响
        4.1.2 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
    4.2 研究设计
        4.2.1 数据收集
        4.2.2 变量测度
        4.2.3 模型构建
    4.3 研究结果分析
        4.3.1 描述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4.3.2 层次回归分析
        4.3.3 调节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第五章 稳健性检验
    5.1 网络规模、2-步可达性与风险投资绩效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
    5.2 知识属性调节作用回归分析
        5.2.1 知识深度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
        5.2.2 知识宽度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四、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2]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风险投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乔琴,樊杰,孙勇,刘宝印,刘汉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18)
  • [3]风险投资、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国际化[D]. 李环宇.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风险投资网络社群关系变动及对结构演化的影响[D]. 张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中国清洁技术行业风险投资回报的影响因素分析[D]. 夏金玲. 浙江大学, 2020(02)
  • [6]联合风险投资成员异质性对企业IPO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D]. 陈静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8]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管理层权力视角[D]. 谢孝娴. 山东大学, 2020(12)
  • [9]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信息技术企业创新的影响 ——基于处理效应与CDM模型分析[D]. 霍孜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网络规模与2-步可达性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 ——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D]. 郜钰格.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对风险投资的理解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