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价标准探讨

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价标准探讨

一、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估标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颍[1](2018)在《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移动网络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现代社会,通讯移动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越发重要。这是人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面对着用户日渐增长的移动通讯需求,移动网络建设的步伐势必不能停止。为了给越来越多的人们提供移动通讯的便捷,移动网络运营商需要建设规模更大,信号质量更高的移动网络。地铁内的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地表建筑,地铁内建筑具有横向和纵向建筑结构复杂,地形多,隧道多的特点。并且,全金属的地铁车厢具有信号阻碍作用。如何保证地铁内移动信号的质量,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CDMA网络的发展历史以及建设原理,对于南京地铁的特点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在南京地铁内建设CDMA网络的建设原则。地铁内建筑不同于一般,具有结构复杂多变,通道多,隧道多的特点,通讯信号难于展开。因此,需要针对性的建设地铁内专用的室内移动通讯信号分布系统。本文针对地铁内的建筑结构复杂的特点,针对性的指出了了不同的地形所适用的信号设备。地铁内,主要的信号覆盖难点在于长直站台信号的覆盖,以及不同小区之前通讯信号的切换。结合地铁特点,需要采用光纤直放站和泄露电缆等设备,组合覆盖长通道。同时,对地铁内的通讯容量,信号切换要求等问题也做了相应分析。以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测试了地铁站内CDMA网络的信号分布质量。本文对实验结果做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主要的掉话问题发生在隧道内部。针对实验中暴露出信号质量不好的情况,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

徐光前[2](2011)在《CDMA无线网络运维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DMA是为满足现代移动通信网在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方面的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先进移动通信技术。其最初由美国军方使用,前期进入中国国内也由军队内部使用,它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CDMA网络是中国电信的主推品牌,CDMA2000(3G)业务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电信的成败,而CDMA业务的发展必须依赖完善的网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CDMA系统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网络优化,一是为了能够给系统当前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二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以接纳越来越多的系统未来用户。目前中国电信CDMA用户已突破1亿户,年均增长3000万户。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和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扩容提供依据。具体的网络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网络覆盖问题:掉话问题;二次呼叫问题;越区切换问题;与其他网络手机用户的互连互通等。本文主要研究CDMA无线通信网络中掉话和切换问题的分析和优化。通过对覆盖区基本情况、网络覆盖、质量、话务的分析,应用现有理论和技术,在前期工程的基础上为完善CDMA网络的覆盖并优化网络,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本文选取了多个实际无线网络区域作为实验,首先记录下该区域网络的各项相关指标和参数情况,然后进行分析,再制定优化方案,根据方案对网络进行了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网络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路测指标还是用户投诉,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进一步检验了本课题的可行性。使得网络容量、质量、经济效益、竞争力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值,最终满足客户市场的需求,提高无线网络质量。

王仁楷[3](2009)在《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网络以达到强大的竞争力。但网络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网络的完善、在竞争中具有威慑力。真正意义上竞争力的提高,应靠运营商在不断的工程建设以及摸索中对网络进行不断的优化而提升。在电信重组方案刚刚实施的情况下,尚未有相关网络运营经验的中国电信已经逐步的接手CDMA2000网络。但是由于工程间隔期短,网络规模及用户量增长快,网络质量远远不能达到CDMA网络应有的标准。因此采用什么样CDMA网络优化理论及其系统的实施方案,来解决网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改善网络的运行环境,使网络运行在最佳状态,已成为网络优化工程师和网络运营商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的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本文首先介绍了CDMA技术历史、发展与现状,对无线网络的优化目的和内容做了系统的论述,接着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作系统论述,对无线网络优化工具及使用方法做了介绍,系统的分析了CDMA2000网络优化的主要指标和网络优化流程,并以实际的案例为依托,综合考虑覆盖、容量、质量等具体网络问题,重点论述了CDMA2000无线网络语音业务的优化分析方法,并对作为今后无线网络发展方向数据业务的网络优化进行了探讨。

杜敏芳[4](2008)在《GSM/CDMA/PHS/WLAN/3G室内覆盖无线干扰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中国的通信运营商在无线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目前中国移动有GSM900和DCS1800系统,中国联通有GSM、CDMA和DCS1800系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有PHS和WLAN系统,另外,3G业务也有望在年内开始启动,今后同一地点实现多张不同网络同时覆盖将是发展的趋势。而用户已不再满足于只有室外的移动通信服务,同时也要求在室内拥有更好的无线通信服务,而室内多系统无线综合覆盖的需求也日益突出。由于楼宇自身室内的环境和空间要比室外环境更为复杂,无线室内综合覆盖的难度也更高。本文的核心目标是选择目前CDMA800、GSM900、PHS、WLAN和WCDMA五个代表性网络室内综合覆盖的无线干扰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设定系统间的合理隔离度和互调抑制度,采用良好的干扰规避措施,不仅可节省多运营商之间的重复投资,同时也有效保障了各系统的稳定通信质量,实现在同一个楼宇内多系统的良好共存。本文将专注于五网室内共存建设中系统间干扰的分析,研究方法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理论分析,数据分析以及试验网数据采集与验证。本文理论分析主要以无线传输原理和干扰分析为主,结合无线室内覆盖网络建设的规范和标准,通过采用干扰分析确定法计算系统间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的隔离度,并对互调干扰设定互调抑制度。在工程建设上引进多频段合路器设备,采用上下行分缆的方式,实现对系统间隔离度的有效设置,并简单探讨了在最小隔离度情况下其他辅助的隔离措施,保障五网系统共站共室内分布系统情况下的通信质量。最后,利用一个五网室内综合覆盖试点项目的测试数据来验证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并做了多系统下的业务测试。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了在室内复杂环境下的GSM、CDMA、PHS、WCDMA和WLAN共用布线系统间的干扰是可以用技术手段适当规避和有效抑制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作为五网共存可行性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室内多网共建提出建设性意见。由于现在多网多运营商经营的模式,使得跨运营商间的室内综合覆盖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目前五网综合建设的楼宇仅限于对政府重点楼宇和标志性建筑的政策性覆盖,覆盖的范围和力度均不够大,实地测试项目也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和测试为确定综合分布系统的设备和器件指标、采取相应措施和制定技术规范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无线通信多网络多运营商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节约网络建设总投资将产生极其重要的意义。

严剑锋[5](2008)在《应急通信多接入技术并存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急通信系统是城市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重要赛事、突发事件、大型活动时,应急通信系统经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拟在讨论目前各种适应于应急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方式,如WIFI,WIMAX,卫星,GSM/CDMA/WCDMA等;基于应急通信车的主要工作方式,系统地总结了此类通信环境的工作特点,重点分析了应急通信在固定与移动环境中的不同侧重点。同时论文基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规范,提出了一种计算隔离度方法,指出各工程设备在实现时均可以根据实际性能参数进行详细计算,从而取得隔离要求更佳的工程结果。论文还基于几种主流通信系统,如GSM、WCDMA、TDSCDMA、WIMAX等系统共址的应用环境,定量讨论了共址所存在的问题,仿真研究了WCDMA与WIMAX,WCDMA与PHS系统,WCDMA与TD-SCDMA等系统的共址共存的干扰影响。并指出如何通过引入可控的系统插损,提高系统整体增益的问题。另外本论文对目前的UMTS和WLAN异构网络融合和无缝切换技术的实现过程做了简单阐述和分析讨论。

吕振玉[6](2007)在《联通CDMA产品营销战略和市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移动用户超过3亿户,位居世界第一位。联通公司在我国通信产业改革的大潮中顺势而为,加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在联通崛起的过程中,CDMA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CDMA运营之前,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一直被中国移动独家统治。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旗鼓相当、各具特色”的要求,中国联通从2001年开始投入巨资1200亿元大规模建设CDMA移动通信网络,并利用CDMA的技术优势和资费优势向中国移动的市场霸主地位发起了有力挑战,迅速改变了国内原有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格局。本文对中国联通CDMA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营销战略的执行情况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通CDMA发展的新战略和营销策略。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的思路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产品市场战略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了联通CDMA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第四部分分析了CDMA营销战略的执行过程及问题;第五部分重构CDMA营销战略;第六部分提出了联通CDMA业务下一步发展所应采取的营销策略;第七部分为小结和展望。

张振刚[7](2007)在《WCDMA系统无线网络评估和优化》文中认为GSM网络从1993年在我国开始商用,在这10多年的发展中,移动用户数量的惊人发展,GSM系统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质量虽然也得到不断的提升,但频率资源逐渐匮乏,无线网络的频率复用系数越来越小,网络规模扩大带来的各类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仅仅依靠单纯的日常网络维护已无法切实为移动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用户要求的提高,如何使网络达到最近运行状态,如何提高网络通信质量,已成为我国网络运营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网络优化管理日益成为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3G通信技术是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点课题。作为一种新型通信技术,在其工程应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类与用户感受直接相关的网络问题。如何在网络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快速提升3G网络服务质量,是我国3G商用工程布网前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WCDMA系统作为3G体制的重要标准之一,技术体制和市场规模方面都得到了较好发展。UTRAN(WCDMA通信系统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是WCDMA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2G系统相比由全新的协议构成。从网络运营的角度看无线接入网络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移动用户的服务质量感受。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说明,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关键技术和网络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指出了WCDMA技术应用于3G系统的优势。接着,结合作者对2G及2.5G网络优化管理的经验,建立了WCDMA技术体制下的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模型及网络优化管理模型。最后,结合3G实验网络中出现的实际网络优化分析解决案例,对前面建立的网络性能评估模型指标、算法以及网络优化管理中提到的具体网络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

李渝燕[8](2006)在《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性能评估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SM网络从1993年在我国开始商用,在这10多年的发展中,移动用户数量的惊人发展,GSM系统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质量虽然也得到不断的提升,但频率资源逐渐匮乏,无线网络的频率复用系数越来越小,网络规模扩大带来的各类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仅仅依靠单纯的日常网络维护已无法切实为移动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用户要求的提高,如何使网络达到最近运行状态,如何提高网络通信质量,已成为我国网络运营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网络优化管理日益成为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3G通信技术是近年来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点课题。作为一种新型通信技术,在其工程应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类与用户感受直接相关的网络问题。如何在网络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快速提升3G网络服务质量,是我国3G商用工程布网前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WCDMA系统作为3G体制的重要标准之一,技术体制和市场规模方面都得到了较好发展。UTRAN(WCDMA通信系统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是WCDMA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2G系统相比由全新的协议构成。从网络运营的角度看无线接入网络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移动用户的服务质量感受。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说明,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关键技术和网络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指出了WCDMA技术应用于3G系统的优势。接着,结合作者多年对2G及2.5G网络优化管理的经验,创新性地建立了WCDMA技术体制下的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模型及网络优化管理模型。最后,结合3G实验网络中出现的实际网络优化分析解决案例,对前面建立的网络性能评估模型指标、算法以及网络优化管理中提到的具体网络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

郑明强[9](2005)在《四川联通CDMA目标网成都地区目标网的规划和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的,移动通信的发展受到技术和市场地驱动。中国联通公司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提供CDMA网络服务的电信营运商,针对目前用户对移动网络的规模、容量、服务等级和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出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建设更为合理的CDMA网络以及如何利用CDMA网络的技术优势提供更多的数据增值服务,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CDMA网络阵营成为联通公司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依据中国联通公司CDMA目标网络设计要求和规范,以及四川成都地区移动通信发展的需求分析,分别从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描述、联通CDMA网络现状分析、阶段性目标网的规划、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及实施、移动数据优化流程和方法等方面来对成都地区的CDMA网络进行了阶段性目标网的规划和设计。论文主要章节如下: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基于宽带的移动通信技术第三章四川联通网络现状第四章目标网规划和建设第五章无线规划步骤和设置原则第六章移动数据业务优化流程和方法第七章总结和建议

任大勇[10](2005)在《CDMA与GSM同频传输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频谱资源有限和用户数急剧增加的矛盾详细论述了三种GSM系统与CDMA系统同频传输实现系统扩容的方案。即N-CDMA覆盖GSM扩容;W-CDMA覆盖GSM扩容;CDMA/TDMA混合多址扩容。窄带覆盖的基本原理是N-CDMA信道不与GSM频带在同一小区的同一扇区重叠,而是和N-CDMA扇区相邻小区里的,且与该扇区不相邻的GSM扇区重叠。宽带覆盖的基本原理是在同一扇区,宽带CDMA与GSM同频传输,而在宽带CDMA的发送和接收端使用了高性能的窄带陷波滤波器,陷波的频带正好是GSM信道所用频带。CDMA/TDMA混合多址扩容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通过扩频码对GSM信号进行直接序列扩频,使其多址方式由TDMA变换为CDMA/TDMA,然后与CDMA信号在空间同频传输;在接收端,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对CDMA/TDMA信号进行解扩,使其多址方式由CDMA/TDMA还原为TDMA,由此可以将GSM与CDMA两种信号进行分离。本文通过对多址干扰的数学建模分析,得出窄带覆盖系统容量是纯GSM系统的4.75倍,宽带覆盖系统容量是纯GSM的2.50倍。本文还提出用完全互补码作为CDMA/TDMA混合多址的扩频码,分析了完全互补码的相关特性,并给出了一个时隙内GSM用户被扩频调制的具体过程。理论分析得出基于完全互补码扩频的CDMA(CCC—CDMA)的多址接入干扰为零。从而极大的增加了CDMA/TDMA混合多址结构的容量。分析比较三种扩容方案可得:窄带覆盖无线接口的改变最小;宽带覆盖最易与3G融合;CDMA/TDMA混合多址结构的容量最大。论文最后的仿真验证了三种扩容方案的可行性。

二、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估标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估标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南京地铁介绍
        1.1.1 南京地铁建设现状
        1.1.2 南京地铁运营现状
    1.2 CDMA网络发展国内外现状
        1.2.1 国内发展
        1.2.2 国外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目标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室内分布系统及关键技术
    2.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2 室内分布系统
        2.2.1 室内分布系统的现实需求
        2.2.2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法
        2.2.3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2.2.4 地铁内的室内分布系统
    2.3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2.3.1 功率控制
        2.3.2 分集技术
        2.3.3 软容量
        2.3.4 切换
        2.3.5 软切换的实现
    2.4 无线网优方法和流程
        2.4.1 网优的目的和主要流程
        2.4.2 无线网优化的方法
    2.5 导频污染简介
        2.5.1 导频污染的原理
        2.5.2 Pilot pollution对系统的不良影响
        2.5.3 Pilot pollution产生的客观原因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地铁通信系统
        3.1.1 概述地铁通信系统
        3.1.2 传播环境特征分析
        3.1.3 业务需求量估算
    3.2 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
        3.2.1 分布系统的设计思想
        3.2.2 覆盖区域及指标要求
        3.2.3 GPS的安装要求
        3.2.4 多系统之间的隔离度要求
        3.2.5 越区切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4.1 分布系统的构成配置
    4.2 综合合路系统
        4.2.1 综合合路系统概述
        4.2.2 综合合路系统方案设计
        4.2.3 综合合路系统实际应用
    4.3 天馈分布系统
        4.3.1 站台天线阵分布系统
        4.3.2 隧道内泄露电缆分布体系
    4.4 容量估算
        4.4.1 分布系统的容量估算
        4.4.2 分布系统的分区说明
    4.5 分布系统切换分析
        4.5.1 人员站内信号切换以及进出站信号切换
        4.5.2 列车行驶中的站间切换
        4.5.3 列车进出隧道的切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地铁信号质量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方案介绍
        5.1.1 测试流程
        5.1.2 实验方案
    5.2 测试结果
    5.3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优化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CDMA无线网络运维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CDMA发展概况
    1.2 CDMA网络优化的必要性
    1.3 网络优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论文内容
第2章 CDMA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特点
    2.1 技术标准
    2.2 系统容量
    2.3 通话质量
    2.4 CDMA关键技术特点
        2.4.1 软切换
        2.4.2 扩频技术
        2.4.3 分集技术
    2.5 辐射问题
        2.5.1 CDMA和GSM手机发射功率
        2.5.2 手机安全辐射标准
    2.6 覆盖范围
    2.7 保密性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CDMA网络优化算法
    3.1 CDMA频点计算
    3.2 基站发射功率计算
    3.3 载频最大过载功率算法
    3.4 系统容量算法
    3.5 CDMA系统优化算法
        3.5.1 HASH算法
        3.5.2 前向调度算法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CDMA无线网络运维优化
    4.1 网络优化的分类
        4.1.1 工程优化
        4.1.2 运维优化
    4.2 网络运维优化流程
    4.3 网络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
    4.4 网络运维优化方法研究
        4.4.1 导频污染优化方法
        4.4.2 切换优化方法
        4.4.3 邻区优化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运维优化方法测试
    5.1 掉话专题优化测试
    5.2 无线网络拥塞处理测试
    5.3 高层建筑导频污染优化测试
        5.3.1 高层建筑导频污染常规优化测试
        5.3.2 多载频差异化组网解决测试
        5.3.3 室外、室内差异化组网解决测试
    5.4 动车站高掉话优化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世界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1.2 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CDMA 移动通信网络特点
    2.1 蜂窝移动通信特点
        2.1.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1.2 传输速率
        2.1.3 多址方式
        2.1.4 信号损耗
        2.1.5 分集技术
        2.1.6 无线传输质量的评定
    2.2 移动通信天线技术
        2.2.1 移动通信天线基础
        2.2.2 基站天线的电性能参数
        2.2.3 天线的选用原则
        2.2.4 天线选择的建议
    2.3 CDMA 网络的关键技术
        2.3.1 CDMA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特点
        2.3.2 CDMA 网络的关键技术
        2.3.3 网络参考模型
        2.3.4 无线网络规划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流程
    3.1 网络优化的概念
    3.2 网络优化的目的和内容
        3.2.1 工程优化的内容
        3.2.2 运维优化的内容
    3.3 网络优化前期准备
        3.3.1 运营商需求分析
        3.3.2 设备准备
        3.3.3 资料准备
        3.3.4 人员联系准备
    3.4 问题定位和网络调整
        3.4.1 投诉数据分析
        3.4.2 告警数据分析
        3.4.3 话统数据分析
        3.4.4 路测数据分析
    3.5 网络验证和评估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DMA 网络优化工具准备
    4.1 硬件部分
        4.1.1 数码相机
        4.1.2 指南针
        4.1.3 坡度仪
        4.1.4 天馈线分析仪
        4.1.5 频谱分析仪
        4.1.6 GPS
        4.1.7 CDMA 测试仪
    4.2 软件部分
        4.2.1 路测软件
        4.2.2 后台分析和处理软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DMA2000 网络优化分析方法
    5.1 网络优化指标
    5.2 话统数据的分析方法
        5.2.1 话统分析的重要性
        5.2.2 话统分析注意事项
        5.2.3 话统分析的主要指标
        5.2.4 话统主要指标分析方法
        5.2.5 实际案例分析
    5.3 路测数据分析方法
        5.3.1 概述
        5.3.2 分类及案例
    5.4 过覆盖小区定位方法的研究
        5.4.1 定位原理
        5.4.2 路测数据的处理
        5.4.3 站间距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DMA2000 1X 数据业务网络优化
    6.1 CDMA2000 1X 网络数据业务性能的评价指标
        6.1.1 无线网络覆盖的评价
        6.1.2 无线网络性能和系统容量利用率的评价
    6.2 CDMA2000 1X 数据业务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及流程
        6.2.1 优化准备
        6.2.2 优化条件
        6.2.3 基于路测的优化
        6.2.4 基于话务统计的优化
        6.2.5 CDMA2000 1x 网络数据业务优化流程
        6.2.6 CDMA2000 1x 网络数据业务典型问题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CDMA2000 1X EV-DO 网络规划
    7.1 CDMA20001XEV-DO 与CDMA20001X 在体制上的区别
    7.2 CDMA20001XEV-DO 关键技术
        7.2.1 EV-DO 无线网络结构
        7.2.2 EV-DO 关键技术介绍
    7.3 CDMA2000-1X 增强系统EV-DO 天馈系统设计
    7.4 CDMA2000-1X 增强系统网络参数设计
    7.5 广东CDMA2000-1X EV-DO 系统总体规划
    7.6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GSM/CDMA/PHS/WLAN/3G室内覆盖无线干扰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2 无线室内覆盖的概念及目的
    1.3 无线室内综合覆盖的概念及干扰分析的意义
    1.4 无线室内综合覆盖干扰分析的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室内覆盖网络无线干扰分析的基础理论
    2.1 无线电传输理论
        2.1.1 大尺度衰落
        2.1.2 小尺度衰落
        2.1.3 室内传播模型
    2.2 无线干扰的原理和概念
        2.2.1 发射机特性
        2.2.2 接收机特性
        2.2.3 无线干扰原理和成因
    2.3 室内无线干扰主要类型分析
        2.3.1 杂散干扰
        2.3.2 互调干扰
        2.3.3 阻塞干扰
    2.4 无线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5 干扰分析的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系统室内综合覆盖的干扰分析
    3.1 五系统原理简介
        3.1.1 GSM 系统简介
        3.1.2 CDMA 系统简介
        3.1.3 PHS 系统简介
        3.1.4 WLAN 系统简介
        3.1.5 3G(WCDMA)系统简介
    3.2 各系统频率分配
    3.3 室内综合覆盖系统组网思路
        3.3.1 室内综合覆盖系统组网思路
        3.3.2 室内无线综合覆盖系统架构
        3.3.3 各综合系统室内分布组成
        3.3.4 室内无线综合系统描述
    3.4 各系统设计参数
    3.5 室内综合覆盖无线干扰分析
        3.5.1 无线系统间干扰分析
        3.5.2 干扰分析相关参数与定义
        3.5.3 杂散干扰分析
        3.5.4 互调干扰分析
        3.5.5 阻塞干扰分析
        3.5.6 无线干扰隔离度设置
        3.5.7 其他无线干扰隔离规避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覆盖实施案例与测试分析
    4.1 工程实施案例情况
    4.2 测试内容
    4.3 系统互调干扰测试
    4.4 噪声、杂散测试
    4.5 系统隔离度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下一步工作与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I:POI 及合路器设备指标
附录II:缩略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5)应急通信多接入技术并存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应急通信系统概述
    1.1 前言
    1.2 应急通信系统概述
    1.3 应急通信车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应急通信平台各种接入网络
    2.1 固定电话方式的应急通信
    2.2 移动方式的应急通信
        2.2.1 卫星应急通信
        2.2.2 应急电台
        2.2.3 互联网应急通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应急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探讨
    3.1 码分蜂窝系统技术
    3.2 卫星
        3.2.1 VSAT 概述
        3.2.2 VSAT 构建应急通信网络技术
        3.2.3 卫星技术特点
    3.3 无线WIFI
        3.3.1 WIFI 系统简介
        3.3.2 WIFI 技术特点
    3.4 高速无线接入系统 Wimax
        3.4.1 Wimax 系统概述
        3.4.2 WiMAX 宽带无线接入的特点分析
        3.4.3 WIMAX 技术优缺点
    3.5 数字集群
        3.5.1 数字集群TETRA 网络技术简介
        3.5.2 TETRA 系统特点
        3.5.3 TETRA 技术优缺点
    3.6 短波通信
        3.6.1 短波通信简介
        3.6.2 短波技术优缺点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急通信无线接入技术干扰分析
    4.1 时分蜂窝系统/码分蜂窝系统共站干扰分析
        4.1.1 概述
        4.1.2 网间干扰定性分析
        4.1.3 网间干扰定量分析
        4.1.4 网间干扰解决方案
    4.2 WCDMA 与其他主要移动通信系统基站间干扰分析
        4.2.1 WCDMA 与GSM 干扰隔离和共存
        4.2.2 WCDMA 与PHS 干扰隔离和共存
        4.2.3 WCDMA 与WCDMA 干扰隔离和共存
        4.2.4 WCDMA 与CDMA2000 干扰隔离和共存
        4.2.5 WCDMA 和TD-SCDMA 干扰隔离与共存
        4.2.6 有效的干扰预防措施
    4.3 WCDMA 与高速无线接入系统共存干扰仿真分析
        4.3.1 引言
        4.3.2 干扰产生及类型
        4.3.3 系统仿真分析
        4.3.4 仿真结果
        4.3.5 结论
    4.4 WCDMA 与无绳电话系统共存时的干扰仿真分析
        4.4.1 频率干扰原理分析
        4.4.2 干扰类型及分析方法
        4.4.3 仿真及假设
        4.4.4 仿真结果
        4.4.5 结论及建议
    4.5 WCDMA 与TD-SCDMA 系统共存时的干扰仿真分析
        4.5.1 邻频干扰原理
        4.5.2 确定性计算方法
        4.5.3 静态仿真模拟方法
        4.5.4 结论
    4.6 异构网络的切换技术分析
        4.6.1 概述
        4.6.2 WLAN 与UMTS 的交叉融合
        4.6.3 松耦合
        4.6.4 紧耦合
        4.6.5 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急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5.1 互联互通技术实现
    5.2 通信车与指挥中心的通信-工程应用设计举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贡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与标记(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联通CDMA产品营销战略和市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1 企业战略的概念及特征
    2.2 企业战略管理的步骤
    2.3 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
第3章 联通 CDMA 业务竞争环境分析
    3.1 公司背景介绍
    3.2 CDMA 在联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3 联通上马 CDMA 的战略考虑
    3.4 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3.5 联通 CDMA 产品 SWOT 分析
第4章 CDMA 产品营销战略的系统诊断
    4.1 CDMA 产品的营销战略
    4.2 CDMA 营销战略的执行和控制
    4.3 CDMA 产品营销战略的系统诊断
第5章 CDMA 营销战略的重构
    5.1 以中高端客户市场为主要的目标市场
    5.2 整合营销一点带动两线突破
    5.3 两种业务独立运营
    5.4 同时打技术和服务两张牌
    5.5 将规模转变为效益
    5.6 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合作
第6章 联通 CDMA 产品市场策略研究
    6.1 产品策略
    6.2 品牌策略
    6.3 渠道策略
    6.4 价格策略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WCDMA系统无线网络评估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1.2 WCDMA技术标准演进
        1.2.1 R99版本网络结构特点
        1.2.2 R4版本网络结构特点
        1.2.3 R5版本网络结构特点
    1.3 课题的提出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3G系统关键技术与网络结构
    2.1 CDMA技术在3G系统中的优势
        2.1.1 话音激活技术
        2.1.2 扇区划分技术
        2.1.3 高系统容量
        2.1.4 软容量
        2.1.5 软切换
        2.1.6 特有的分集方式
        2.1.7 与窄带系统共存
        2.1.8 频率复用
        2.1.9 良好的保密性
        2.1.10 频率配置与管理简单
    2.2 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2.2.1 多址技术
        2.2.2 信道编码
        2.2.3 功率控制
        2.2.4 分集技术
        2.2.5 RAKE接收技术
        2.2.6 智能天线
        2.2.7 切换技术
        2.2.8 多用户检测
    2.3 3G网络结构
        2.3.1 UMTS系统网络构成
        2.3.2 UMTS系统接口
第三章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模型
    3.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模型基本思路
        3.1.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的概念
        3.1.2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模型
    3.2 WCDMA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模型的建立
        3.2.1 GSM语音网络性能评估模型
        3.2.2 WCDMA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模型
    3.3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内容
        3.3.1 网络覆盖优化管理
        3.3.2 网络容量优化管理
        3.3.3 网络质量优化管理
第四章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模型验证
    4.1 导频污染引起的覆盖问题分析
        4.1.1 导频污染定义
        4.1.2 导频污染产生的原因和问题
        4.1.3 案例分析
    4.2 切换区设置过小引起的掉话问题分析
        4.2.1 切换区设置说明
        4.2.2 案例分析
    4.3 整体优化效果评估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性能评估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1.2 WCDMA技术标准演进
        1.2.1 R99版本网络结构特点
        1.2.2 R4版本网络结构特点
        1.2.3 R5版本网络结构特点
    1.3 课题的提出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3G系统关键技术与网络结构
    2.1 CDMA技术在3G系统中的优势
        2.1.1 话音激活技术
        2.1.2 扇区划分技术
        2.1.3 高系统容量
        2.1.4 软容量
        2.1.5 软切换
        2.1.6 特有的分集方式
        2.1.7 与窄带系统共存
        2.1.8 频率复用
        2.1.9 良好的保密性
        2.1.10 频率配置与管理简单
    2.2 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2.2.1 多址技术
        2.2.2 信道编码
        2.2.3 功率控制
        2.2.4 分集技术
        2.2.5 RAKE接收技术
        2.2.6 智能天线
        2.2.7 切换技术
    2.3 3G网络结构
        2.3.1 UMTS系统网络构成
        2.3.2 UMTS系统接口
        2.3.3 WCDMA的典型网络模型
第三章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模型
    3.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模型基本思路
        3.1.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的概念
        3.1.2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步骤
    3.2 WCDMA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模型的建立
        3.2.1 GSM语音网络性能评估模型
        3.2.2 WCDMA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模型
    3.3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内容
        3.3.1 网络覆盖优化管理
        3.3.2 网络容量优化管理
        3.3.3 网络质量优化管理
第四章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模型验证
    4.1 导频污染引起的覆盖问题分析
        4.1.1 导频污染定义
        4.1.2 导频污染产生的原因和问题
        4.1.3 案例分析
    4.2 切换区设置过小引起的掉话问题分析
        4.2.1 切换区设置说明
        4.2.2 案例分析
    4.3 整体优化效果评估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WCDMA无线网络优化管理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奖励及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四川联通CDMA目标网成都地区目标网的规划和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概述
    1.1 CDMA2000 概述
        1.1.1 技术简介
        1.1.2 主要优势
        1.1.3 技术发展
    1.2 CDMA1X 业务发展概况
    1.3 论文的目的和结构
    1.4 文章的界定范围
    1.5 澄清与声明
第二章 基于宽带的移动通信技术
    2.1 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2.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2.1.2 移动通信在中国的发展
        2.1.3 CDMA 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2.2 CDMA2000 技术标准简介
        2.2.1 总体结构
        2.2.2 无线部分
        2.2.3 电路交换部分
        2.2.4 分组交换部分
    2.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2.3.1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进程
        2.3.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2.3.3 未来移动通信业务
第三章 四川联通网络现状
    3.1 交换网络现状
    3.2 无线系统现状
        3.2.1 全市有效面积覆盖
        3.2.2 主要交通线路覆盖情况
        3.2.3 小结
    3.3 无线系统OMC 统计数据
    3.4 目前网络存在的问题
    3.5 用户投诉情况
    3.6 移动数据速率现状
第四章 目标网规划和建设
    4.1 目标网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2 联通四川分公司成都地区CDMA 网络的总体规划
        4.2.1 CDMA 网络规划和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
        4.2.2 CDMA 网络规划采用的技术和手段
    4.3 无线网络容量及基站配置
    4.4 无线网络质量控制要点
    4.5 交换网络规划和建设
    4.6 系统规划和建设
        4.6.1 总体建设目标
        4.6.2 基站系统基本组成
    4.7 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4.7.1 传输质量
        4.7.2 接续质量
    4.8 系统设计参数取定
        4.8.1 话务模型取定
        4.8.2 其他系统参数取定
    4.9 工作频段和干扰协调
        4.9.1 工作频段
        4.9.2 频道间隔及中心频率位置
        4.9.3 频率使用计划
        4.9.4 干扰协调
第五章 无线规划步骤和设置原则
    5.1 宏基站设置原则
    5.2 微蜂窝基站设置原则
    5.3 直放站设置原则
    5.4 目标网基站覆盖设计思路
        5.4.1 市区中心
        5.4.2 其他市区
        5.4.3 郊县和乡镇
    5.5 基站话务量规划设计思路
        5.5.1 地区分类
        5.5.2 现网全天话务量分析
        5.5.3 现网忙时话务量分析
    5.6 基站容量、载频及信道板配置
        5.6.1 基站容量
        5.6.2 基站载频及信道板配置
    5.7 基站设置和调整方案
    5.8 边界基站的设置及规划协调
    5.9 基站天馈系统的选择
        5.9.1 天线选择的原则
        5.9.2 天线挂高原则
        5.9.3 天线方向及下倾角
        5.9.4 案例分析
    5.10 覆盖预测与效果分析
        5.10.1 覆盖预测
        5.10.2 CDMA 网与GSM 网覆盖比较
        5.10.3 干扰情况
    5.11 基站控制器BSC 和PCF 设置
        5.11.1 基站控制器BSC 设置原则
        5.11.2 基站控制器BSC 与BSC、基站的连接方式
        5.11.3 基站控制器设置与划分
        5.11.4 PCF 的设置
    5.12 操作维护中心的设置及无线网络管理
    5.13 工程实施
        5.13.1 替换安装步骤
        5.13.2 替换割接入网步骤
        5.13.3 新设备安装及本机测试
        5.13.4 新站的预割接
        5.13.5 系统割接
第六章 移动数据业务优化流程和方法
    6.1 移动数据业务优化流程
    6.2 数据业务优化方法
    6.3 成都地区移动网络数据速率的改进和实施
第七章 总结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

(10)CDMA与GSM同频传输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蜂窝移动通信概述
        §1.1.1 蜂窝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1.1.2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发展概述
    §1.2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1.2.1 中国蜂窝移动通信发展的情况
        §1.2.2 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研究情况
    §1.3 IMT-2000标准的频率规则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扩频通信及扩频序列技术基础
    §2.1 扩展频谱技术概述
    §2.2 直接序列扩频
        §2.2.1 系统组成
        §2.2.2 直扩系统的特点和用途
    §2.3 扩频系统使用的伪随机码(PN码)
        §2.3.1 Gold码
        §2.3.2 沃尔什(Walsh)码
        §2.3.3 完全互补码
第三章 TDMA及CDMA多址接入方式的容量分析
    §3.1 概述
    §3.2 TDMA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容量
    §3.3 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容量
第四章 同频传输方案研究
    §4.1 N-CDMA与W-CDMA覆盖GSM同频传输扩容研究
        §4.1.1 两种覆盖方案的容量分析
        §4.1.2 同频传输的网络结构设计
    §4.2 基于CDMA/TDMA混合多址的GSM与CDMA同频传输扩容方案
        §4.2.1 CDMA/TDMA混合多址结构描述
        §4.2.2 基于完全互补码扩频的CDMA(CCC—CDMA)的多址接入干扰分析
    §4.3 三种同频传输方案的误码率仿真分析
        §4.3.1 N-CDMA覆盖GSM扩容的误码率仿真分析
        §4.3.2 W-CDMA覆盖GSM扩容的误码率仿真分析
        §4.3.3 CCC-CDMA多址干扰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估标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地铁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周颍.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CDMA无线网络运维优化技术研究[D]. 徐光前. 东北大学, 2011(05)
  • [3]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法研究[D]. 王仁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1)
  • [4]GSM/CDMA/PHS/WLAN/3G室内覆盖无线干扰分析与研究[D]. 杜敏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5]应急通信多接入技术并存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严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
  • [6]联通CDMA产品营销战略和市场策略研究[D]. 吕振玉.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1)
  • [7]WCDMA系统无线网络评估和优化[D]. 张振刚.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6)
  • [8]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性能评估及优化[D]. 李渝燕. 山东大学, 2006(12)
  • [9]四川联通CDMA目标网成都地区目标网的规划和建设[D]. 郑明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05(12)
  • [10]CDMA与GSM同频传输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任大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价标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