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三个剧照”

反腐“三个剧照”

一、反腐败的“三个仍然”(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旗[1](2016)在《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腐败被视为一颗毒瘤,影响着社会及国家的健康发展,并不断侵蚀着中国共产党的肌体,动摇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步入转型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松懈、信念缺失,价值观扭曲错位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法不健全等问题使得腐败现象不断蔓延,且腐败的形势日益严峻,违法及违纪案件居高不下且性质日趋严重,公款消费及浪费现象严重。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形象和凝聚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广大党员及人民群众对其信任度有所下降,腐败严重威胁党的存亡及国家的安危。中国共产党与腐败的关系,就好比是水与火,两者不相容。继毛泽东之后的几任中央领导集体在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及教训,使得反腐败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得以丰富和发展。反腐败路径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中不断创新,使反腐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总体上腐败现象的蔓延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本文从五个部分对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以问题为切入点,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研究,包括研究现状、方法及其各自的创新点,并界定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确定此次研究的具体分析框架。第二部分,结合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分析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腐败与反腐败路径的认识,纵向梳理转型期以来的重大反腐败实践。第三部分,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进行概括和梳理。第四部分,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对其取得的成绩、特点进行概括,并思考其内在逻辑和现实困境。第五部分,通过对当今反腐败形势的分析,探索反腐败路径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

解桂海[2](2008)在《新时期中越两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廉政,作为腐败的对立面,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腐败在世界范围蔓延,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致命毒瘤。于是,反腐倡廉,这一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越南亦是如此。中国和越南自改革开放(越南称“革新开放”)以来,两国社会主义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同样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腐败现象的存在与蔓延,严重影响着两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必定成为两国加强执政党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的一个重大政治使命。本文以中、越两国共产党加强廉政建设,治理腐败为视角,就中、越两国加强廉政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产生腐败的原因、廉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廉政反腐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比较中,分析了两国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了两国在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相互借鉴之处。最后,论文通过对两国廉政建设的比较,得出如下思考与启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必须把廉政反腐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建设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反腐倡廉必须体现在党的建设中、相互借鉴有益经验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反腐倡廉的思路创新。

程金福[3](2007)在《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与反腐倡廉研究》文中认为反腐倡廉不仅是中共官方维护政治合法性避免危机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维护公共利益免受侵害的需要。当代中国的大众传媒以“舆论监督”的新功能建构,突破了“喉舌论”单一功能的承当;并在反腐倡廉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倡廉报道”、作为官方警示教育的“反腐报道”、作为媒体自觉监督的“反腐报道”的三种新报道类型。“倡廉报道”和作为官方警示教育的“反腐报道”形成了中共官方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反腐败宣传的主要模式。而作为媒体自觉监督的“反腐报道”则主要是大众传媒主动揭露报道腐败,进而推动中共官方对于腐败的查处。20世纪80年代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新功能提出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开启了媒介权力与党(政治)权力的结构关系上的第一次突破:媒介权力可以不再仅仅是作为政治权力的延伸,还可以是来自“群众”的一种对于政治权力的“批评”力量;它动摇了“喉舌论”的关于新闻传媒的单一功能定位,也动摇了媒介权力与党(政治)权力的单一的从属性结构关系,这一突破和动摇为此后的中国传媒实践开拓了新路,拓展了空间,并建构了当代中国媒介权力监督党(政治)权力的最初合法性。但是,“舆论监督”的提出由于没有在理念上建构出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新的明确的结构关系,因而也就难以抗衡和阻止后来理念上回归结构关系的老路——即以“舆论导向”的提出对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结构关系进行规范调整。1996年“舆论导向”的规范,和20世纪90年代之后“舆论监督”的后期解读,以及媒介市场化的发展,促使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之间的结构关系呈现出妥协多变的态势。

李延文[4](2005)在《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最大威胁。解决腐败问题需要标本兼治,其前提是找准病源。外部(客体)的体制、封建遗存以及不良文化环境因素,内部(主体)的不重视主观世界改造、放松个人修养,二者共同作用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理腐败的斗争中必须重视从文化角度着手。

严家仙[5](2005)在《对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加强教育,发展民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仍然"的着名论断:"现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是繁重的。"这表明

王克先[6](2005)在《对反腐败现状的冷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反腐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反腐成效显着。仅去年就有6名省部级高官因腐败被判处刑罚。但是,腐败问题仍是人们当前关注的焦点之一。现在,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反腐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是繁重的。这表现在:犯罪人职务越来越高;腐败数额巨大, 令人瞠目结舌;以监督他人为己任、专事反腐的官员不断

季正矩[7](2004)在《反腐败:成就、问题、对策》文中提出 一、近年来反腐败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实现了三个转向。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由群众运动反腐、权力反腐逐步转向制度反腐,依靠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至今,我国已有预防腐败的地方性法规13部。1997年9月以来,全国省(部)级以上机关共制定党风廉政方面的法

季正矩[8](2004)在《全面把握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文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晚年邓小平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目的和原则、方法和方式、内容和重点。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永忠[9](2004)在《中国调整反腐战略》文中研究说明七年内中国发起反腐决战 在2004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将完成反腐败 战略调整的"三大转向",并将在适当的时机,集中 兵力主动对腐败发起战役进攻,为在2010年前进 行反腐败战略决战创造条件。 据统计,2003年,中国共有13名省部级腐败高 官被查处(其中3名正省部级),这13人中,判处死 刑1人,判处死缓2人,判处无期徒刑2人,判处有 期徒刑12年、15年各1人,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待判

李平,邓九冬,刘春光[10](2004)在《甲申常祭固江山》文中提出今年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发表60周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又逢甲申,重温“赶考”,对于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继续奋斗的新起点,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人民交上一份新的、更出色的答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反腐败的“三个仍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腐败的“三个仍然”(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概念界定
        1.4.1 转型期的界定
        1.4.2 腐败的含义
        1.4.3 反腐败的含义
        1.4.4 反腐败路径的含义
第2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认识与实践
    2.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腐败与反腐败路径的认识
        2.1.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腐败的认识
        2.1.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路径的认识
    2.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实践
第3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演变
    3.1 思想政治教育反腐败路径
    3.2 权力反腐败路径
    3.3 制度反腐败路径
    3.4 体系反腐败路径
    3.5 高压反腐败路径
第4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基本经验
    4.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反腐败路径取得的成就
        4.1.1 实践中反腐败初见成效
        4.1.2 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4.1.3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理论
    4.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特点
        4.2.1 多样性
        4.2.2 综合性
        4.2.3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4.2.4 执政党的主体性
        4.2.5 反腐的深层次性
    4.3 对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思考
        4.3.1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内在逻辑
        4.3.2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困境
        4.3.3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困境的原因
第5章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的发展趋势
    5.1 突出纪律和规矩
    5.2 构筑防控屏障
    5.3 创新巡视制度
    5.4 深化国际合作反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汇总

(2)新时期中越两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及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2 中越两国廉政反腐的背景比较分析
    2.1 中越两国廉政反腐的形势比较
        2.1.1 中国出现的腐败现象之特点及其影响
        2.1.2 越南出现的腐败现象之特点及其影响
        2.1.3 中越两国存在的腐败现状比较
    2.2 中越两国滋生腐败的原因比较
        2.2.1 中国当前滋生腐败的原因
        2.2.2 越南当前出现腐败的原因
        2.2.3 中越两国产生腐败的原因比较
3 新时期中越两国廉政反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比较
    3.1 新时期越南廉政反腐的理论与实践
        3.1.1 越南廉政反腐的理论探索
        3.1.2 越南廉政反腐的实践探索
    3.2 新时期中国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
        3.2.1 中国反腐倡廉的理论探索
        3.2.2 中国反腐倡廉的实践措施
    3.3 新时期中越两国廉政反腐的理论与实践比较
4 中越两国廉政反腐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
    4.1 革新以来越南廉政反腐的成效与问题
        4.1.1 越南廉政反腐的成效
        4.1.2 越南廉政反腐存在的问题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腐倡廉的成效与问题
        4.2.1 中国反腐倡廉的成效
        4.2.2 中国反腐倡廉存在的问题
    4.3 中越两国廉政反腐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比较
5 中越两国廉政反腐比较之后的思考
    5.1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必须把廉政反腐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5.1.1 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保持清醒认识的经验
        5.1.2 越共对腐败现象保持高度警惕的经验
        5.1.3 结论:倡廉反腐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
    5.2 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建设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5.2.1 反腐倡廉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5.2.2 廉政反腐斗争是越南革新事业的组成部分
        5.2.3 结论:反腐倡廉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
    5.3 社会主义国家的反腐倡廉必须体现在党的建设中
        5.3.1 中国反腐倡廉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的经验
         5.3.2 越南廉政反腐与加强党的建设相结合的经验
        5.3.3 结论:廉政反腐必须与党的建设密切结合
    5.4 相互借鉴经验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反腐倡廉的思路创新
        5.4.1 中国反腐倡廉对越南廉政反腐的借鉴作用
        5.4.2 越南廉政反腐对中国反腐倡廉的借鉴作用
        5.4.3 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反腐倡廉的思路创新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与反腐倡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概述 第一章
    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政治努力 第一节
    "反腐倡廉":"腐败"概念的中国语境 第二节
    四代领导人的反腐思路及其视野中的大众传媒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倡廉报道"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过程的描述 第三节
    孔繁森的媒体报道:案例分析 第三章
    作为官方警示教育的"反腐报道"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过程的描述 第四章
    作为媒体自觉监督的"反腐报道"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过程的描述 第三节
    "沙兰洪灾"的媒体报道:案例分析 第五章
    从初立到突破:媒体权力与政治权力结构关系的第一次变迁 第一节
    "喉舌论":结构的初立 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早期提出:结构的突破 第六章
    从调整到妥协:媒体权力与政治权力结构关系的第二次变迁 第一节
    "舆论导向":结构的调整 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后期解读:结构的妥协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书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4)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反腐败斗争的现状
二、腐败产生和蔓延的文化原因
    (一) 内部原因
        1、忽视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 放弃世界观改造。
        2、理想信念动摇, 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
        3、封建思想遗存严重。
        4、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占上风。
    (二) 外部原因
        1、集团性腐败。
        2、体制内腐败。
        3、羡腐心态。
        4、不良文化环境的挑战。
        (1) 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挑战。
        (2) 中外文化碰撞中文化变异的挑战。
        (3) 市场经济折射出的文化阴影的挑战。
        5、转型期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三、治理腐败的对策建议

(8)全面把握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关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
    (三)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四)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五) 关于评价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
    (六)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和原则方法。
        1. 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2. 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 坚持既要坚决又要慎重的原则。
        4. 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警惕“左”、右两种错误思潮。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四、反腐败的“三个仍然”(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路径研究[D]. 王亚旗.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2]新时期中越两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D]. 解桂海. 广西民族大学, 2008(12)
  • [3]媒介权力与政治权力的结构变迁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与反腐倡廉研究[D]. 程金福. 复旦大学, 2007(06)
  • [4]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J]. 李延文.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 [5]对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A]. 严家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高校(上), 2005
  • [6]对反腐败现状的冷思考[J]. 王克先. 法制与经济, 2005(03)
  • [7]反腐败:成就、问题、对策[J]. 季正矩. 红旗文稿, 2004(22)
  • [8]全面把握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J]. 季正矩. 理论探讨, 2004(06)
  • [9]中国调整反腐战略[J]. 李永忠. 决策与信息, 2004(07)
  • [10]甲申常祭固江山[J]. 李平,邓九冬,刘春光. 新长征, 2004(10)

标签:;  ;  ;  ;  ;  

反腐“三个剧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