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特点

元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特点

一、元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杭州驻防地处江南地区,是清代直省驻防体系中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驻防地点。它于顺治初年建立,随清朝结束而消亡。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这一旗人群体与汉城人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随着杭州驻防旗人与汉城社会的深入交往,杭州所具有的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也吸引了驻防旗人的揣摩与学习。杭州驻防旗人纷纷以汉语进行诗歌写作,留下了丰厚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表达的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典型。本文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在宏观的把握上加以微观的审视,力图全面把握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前四章在历史的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演变的历史过程;后四章则以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切入,重点把握杭州驻防文人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前四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将杭州驻防文学置于清代的历史演进中,综合考量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具体面貌及形成因素。顺康雍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此时旗人初入关,与汉族百姓因种族、习俗、观念等的不同而存在较深隔阂,留下的少量诗作也具有与汉族文人诗歌书写相对立的情感。乾嘉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乾隆南巡展示的文化盛景给杭防旗人带来垂范。同时,旗营将领倡导旗营子弟学习汉文化并在旗营内进行文化建设,使旗营子弟与汉文化有了更多接触,他们的诗歌写作也悄然兴起。在繁荣的经济文化图景下,杭州驻防文人的诗歌写作也多表现升平之象。道咸同时期是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荣期,此时四十余位文人有诗歌作品存世。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驻防科举制度本地化的完成,使更多的驻防旗人介入科举,在文化层面正式拉开驻地旗民交流的序幕,使杭防文人与汉文化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这一方面带来诗歌写作人数及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使诗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咸丰十一年(1861)杭州驻防在太平天国军队的打击下遭到毁灭,其文学创作也陡然衰落。光绪年间杭州克复后,旗营文化也进行了重建。旗营文人的诗作因个人经历的不同或表现闲适安逸,也表现出对国家及政局的关切。而此时的杭州驻防文人与汉族文人共同介入时局,为国事而积极奔走。从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融合的路径也清晰可见。后四章从多种视角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试图挖掘其诗歌创作的独特性。首先,将杭州驻防文人及诗作置于文学家族的视角下探讨其文学养成的环境及具有的特点。驻防八旗是一个有着鲜明等级和严格规范的社会,驻防文人大都属勋贵阶层。文人群体中的家族特征明显,且各个文学家族间多进行联姻。因而,杭州驻防文人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血缘亲情而建立的,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其次,在“空间”的视角下聚焦杭州驻防文人的风景诗写作。杭州旗营地近西湖,影响了杭防文人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核。而他们的归属感及地域认同也得到清晰展示。第三,以创伤叙事理论分析杭州驻防文人在辛酉之难后的创伤书写。辛酉难后,杭州驻防文人幸存者多进行战争书写,表达悲愤郁结的情绪。这类写作与杭州汉城文人诗歌书写达成合流,侧面可见彼时旗民共同体的形成。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旗营文学的演进以及嬗变,逐步寻绎旗营文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此过程中旗营文人与汉城文人的位置关系。旗营文学的发展与汉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它始终追随着汉城文化,成为清代杭州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多维视角下对杭州驻防诗歌创作进行探究,能够与历时性的考察互为补充,使杭州驻防诗歌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高欣[2](2021)在《“六陵冬青”事件考述及相关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陵冬青”事件是宋元易代之际,因前代帝陵被盗而引发的一场遗民自发组织的陵骨收葬运动。由史事而文学,自元代以来,文人笔记、小说、传奇戏剧、诗歌等相关文学领域对此事多有涉及,因此本文立足于原始文献,从叙事与抒情两个维度,对“六陵冬青”事件在文学领域的发展流变予以考察。第一部分重在发掘杨髡发陵的历史动机、具体表现及其特殊性。考察史上前代帝陵被盗现象,其原因不外乎求宝、政治报复与风水破坏。但在宋、元异代的特殊历史语境下,除上述一般性的原因外,杨髡发陵的动机之中更掺杂了诸多政治因素,本文拟将之置于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特殊背景下,结合对金、元、清三朝的对比进一步发掘其特殊性。第二部分以理清“六陵冬青”事件叙事的文本生成、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为要。首先,元代是“六陵冬青”叙事的形成期,因此需单列一章加以论述,其重点在于对元末之际形成的几个早期叙事文本予以对比分析。其次,明清两代是“六陵冬青”叙事的发展演变期。因早期叙事文本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以至于明清两代笔记杂着类作品对此事的考证盛极一时,不仅推动了“六陵冬青”叙事的发展,更促使其最终被正史叙事所接纳。且在明代中后期以后,随着小说、传奇历史剧等俗文学文体的蓬勃发展,“六陵冬青”叙事的重构也因此而进入鼎盛期,期间“六陵冬青”叙事又有新的发展。第三部分则以“六陵冬青”事件在诗歌领域的创作与批评为研究重点。经梳理发现与之相关的诗歌创作尤以明清两代最盛,其中明代的“六陵冬青”题咏多以咏事之作为主,且主要围绕明初理宗头骨之失而复得、陵骨收葬、歌颂冬青义士三大主题而进行,清代则是以“冬青”为意象的咏怀之作更为普遍。而在文学批评领域则以“六陵冬青”事件在《乐府补题》词作批评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后世对唐、林诸人所作冬青诗的批评讨论为重点。

石艳丽[3](2021)在《元代题马图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代题画诗是中国诗歌艺术史上诗、画艺术完美结合的一朵奇葩,其在前人诗歌绘画的创作基础上,或题他人之画,或自题画,诗人题写的对象也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马”这一物象。在元代社会中,马扮演着精神与物质力量的双重角色,诗人笔下的马较之前人塑造的更加丰满,其形态动作不仅成为美的象征,更成了诗人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诗人和马共同构建了元代社会精神与物质交流的双重空间,为元代文学呈现了具有独特审美意趣的题马图诗。元代题马图诗从形式上说,是将诗歌与绘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融于一体,既能看出画中马的姿态各异,又能品出马的文学艺术审美价值;从内容上说,元代诗人又援诗入画,以诗论马图,凭马图作诗,诗与马图二者不可割裂而论,马图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前提。故本文以元代题马图诗作为研究对象,从元代题马图诗的题咏对象和其文化背景入手,详细论述元代题马图诗的诗歌内容、艺术特点、兴盛原因等,继而概括总结出元代题马图诗的文学史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为绪论,对元代题马图诗这一论题的问题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等逐一展开论述,理清学界现在的研究态势,整理研究方法,为后文论述做一总括。第二部分主要梳理我国古代题马图诗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元代题马图诗的文化背景有所阐释,以及对元代题马图诗的创作背景、创作数量、诗人民族等基本情况进行考述,为后文元代题马图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的论述做铺垫。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元代题马图诗的内容进行详细分类。根据诗人题写的画马图,分为马的外形、动作、配饰、品德及气韵;元代诗人以借马抒怀、咏史的方式表达自我情感;元代题马图诗中所展现的绘画理论等,选取典型诗人的题马图诗进行内容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元代题马图诗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其“以马比兴,意在言外”的表现手法、“画意入诗,虚实兼顾”的诗歌意境、“巧用典故,迁移历史”的创作手法、“凝练概括,平淡为美”的诗歌语言等四个方面上。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元代题马图诗得以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人们普遍具有崇马、爱马的情结,开放自信的时代精神与马文化内蕴气质的审美契合,社会上书画收藏与鉴赏之风的盛行,很多书画家在儒、释、道三教文化的浸润导引下对书画艺术理论的发展等。第六部分主要就元代题马图诗的文学史意义展开论述,笔者从文学史题材内容的丰富、元代士人心态与文风特点、多民族交融的社会状况的展现等方面展开论述。元代诗人将历史上众多画家所画的马描写的气象万千,使得世间诗情与世间骏马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成为元代诗歌中一道亮丽的题画诗题材景观。而随着元代题马图诗的诞生与兴盛,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诗歌描写内容、勃兴原因以及文学史意义对前代题画诗有了全新意义的继承与开拓,对明清时期的题画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于东新[4](2020)在《周双利教授的治学品格与学术贡献》文中研究指明周双利教授是较早关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学的学者之一。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章黄学派"无征不信"的治学品格,以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努力探索,对萨都剌、杨景贤、贯云石、尹湛纳希、哈斯宝等少数民族汉文作家做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尤其萨都剌研究最为惹人注目,堪为引领一时风气之先。研究中他认为少数民族文人"边缘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学审美内涵,拓展了中华文学的版图。周双利先生不仅是内蒙古民族大学早期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而且也是构建"中华大文学史观"、探索与践行"中华文学多元一体"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边地学者。

张敏[5](2020)在《元好问与郝经诗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两度入主中原,使这一时期诗坛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样不可忽略的还有活跃于这一时期诗坛之上的士人群体,其中被誉为“一代文宗”的元好问,不仅以其独树一帜的诗歌理论在文学领域取得瞩目成就,而且“力以斯文为己任”,极力培植后进,承继文统,金末元初的多数诗家都受到过其影响,郝经便是其中之一。元好问与郝经均是金元之际北方文士中的典型代表,各有其立足于当时诗坛的突出贡献,且两人之间有着特殊的渊源关系,因此将元、郝进行合论有其合理性。在此前提之下,本文以元好问与郝经的历史相交为切入点,考察其诗歌创作观念及诗歌审美风尚,并厘清其与北方学术之关联,最终给予北方文坛双雄在诗学史中更准确的定位。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的结构与内容如下:第一章将元好问与郝经视为两代人进行考察,从其各自的历史定位入手,探求元、郝二人各自的学术生成理路与诗歌创作道路,继而考究元好问与郝经之间从同门问学到忘年之交的特殊情缘。元好问是金中后期诗坛的宗主,整个金代诗歌的发展有赖于其进入巅峰时刻。根柢于金的北方主要文士,如郝经、王恽、刘因等纷纷效法遗山并与之交游问学。可以说,元好问之于金亡之后的北方诗坛有着非凡的意义,将这一阶段的诗歌发展称为“元好问时期”,既凸显了其重要性,又点明郝经崭露元初诗坛与其师元好问之关联。第二章重在论述北方文化语境下元好问与郝经具体的诗歌创作理论及其内涵。金元鼎革之际,元好问与郝经在民族碰撞、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巨变下,坚持对诗歌根脉统绪的探寻,力求接续儒家的文脉道统。强调诗歌的“雅正”成为元好问与郝经的共识,尖新浮艳诗风的泛滥,导致诗歌无法传递真情实感,妨害了“歌咏性情”儒家诗学立场的确立。元好问与郝经秉持儒家士人守正出新的精神,在复倡汉魏盛唐之风的旗帜下实现对诗歌审美典范的革新。第三章着眼于元好问与郝经的诗歌审美风格论,考察二人诗歌审美旨趣的形成与北方特定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元好问与郝经受“三晋”诗风传统的濡染,其围绕“河汾诗派”这一地方性文人群体有着相同的审美品鉴。元好问与郝经强调诗歌本身所蕴藉着的真实质朴之气,就二人的创作实际而言,“自然雄浑”可作为其共同的诗歌审美理想,推崇“和陶”风尚表明此点。与此同时,郝经受理学影响较之元好问更深,其对于诗歌表达亦多举“高古”格调。在此基础上,“自然真淳”和“自然高古”两种诗歌审美趣味,分别在元好问与郝经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赵洁莹[6](2020)在《元代杭州文学活动研究》文中指出元代杭州路的诗人、词人与曲家共有129人,在全国各地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元代前期来杭州漫游、寓居和做官的文人有方回、王恽、白朴等33人,后期来杭的文人有黄溍、苏天爵、乔吉等36人。杭州突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外地文人来杭的主要原因,自然环境包括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优美的风景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等因素,人文环境包括杭州的政治、经济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发达的教育等因素。元代文人歌咏杭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描写杭州山水景色、展现杭州人文风俗和表达故国之思。故国之思中最突出的是岳飞庙歌咏,元初诗歌充满着对岳飞的哀悼,中晚期则表达了对岳飞的敬重和对南宋灭亡的反思。这些歌咏展现了元代杭州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面貌,表达了文人的政治态度与心态变化。形式方面不同于前代,在于出现了散曲这一新的诗歌体裁,情感抒发直接,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元代杭州的文学活动丰富,主要是诗歌唱和与同题集咏。诗歌唱和形式多样,包括寄赠、分韵赋诗等,体裁涉及诗、词与散曲。同题集咏以岳飞庙题咏和杨维桢发起的《西湖竹枝词》为典型代表。在杭州参加文学活动的文人囊括了南北各地文人,其中独具特色的是蒙古、色目各族文人。杭州成为南北各族文人文学交流的舞台,其风景与文化影响到北方各民族文人的创作。元代后期,北曲开始向南方转移,杭州就成为了后期杂剧的中心,影响到了杂剧的内容、音乐风格和艺术形式,促进了南北文学的交流。虽然在政治上杭州不如大都与上都,但是作为文学中心,可以与两都并列,它引领文学风尚,具有辐射全国的影响力,在南北文学交流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还吸引了外籍人士如马可·波罗等,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李雪铭[7](2020)在《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的相关文献与文学作品。正定梁氏于明洪武初年因战乱在始迁祖梁聚的带领下由山西蔚县徙至河北正定,到第七代梁梦龙开始逐步走向兴盛。正定梁氏家族素具秉承孝悌、尊师重道的家风,以及好学上进、勤奋苦读的学风。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世人曾赞“一堂荣五代”,仅明清两代通过科举恩荫入仕的梁氏族人就有几十人,可谓盛极一时。本文自第三章到第五章整理明清时期正定梁氏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人物,即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主要生平交游、着述以及文学创作特色。第三章研究梁梦龙的生平着述以及诗歌创作特色,着有诗文集《赐麟堂集》,梁梦龙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包括民瘼民生、边防军事、应制颂圣等,风格特色上善引经据古、敦厚刚正、清新刚劲,不少作品与其曾抗敌卫边以及抚民瘟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梁梦龙作为一代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文学家,着有海运志《海运新考》,整理其主理淮安直达天津海运时,实地考察所得的海道口岸、里数、捷径等,并亲自绘制海道总图,是明朝试行海运的重要成果;着有史钞《史要编》,是其近十年在搜读史书的基础上,对历代史学着作的序、跋所作的记录。第四章研究梁维枢生平交游以及小说创作特色。梁维枢着有《玉剑尊闻》《姓谱日笺》《内阁小识》《见君子日笺》等,但大部分作品已散佚。梁维枢虽天资聪颖却仕途坎坷,其着作《玉剑尊闻》为仿《世说新语》的轶事小说,门目丰富,内容上以明代士大夫的轶事旧闻为主,赞颂圣贤、惩治奸佞,梁维枢叙事风格尚质黜华,在人物描述上简笔勾勒,这与当时文坛秉持“实录”的风气密不可分。第五章研究梁清标的生平交游、着述以及诗词曲创作特色,作为政治家梁清标出仕三朝,一生背负“贰臣”之名,备受世人非议。作为鉴藏家,其书画鉴藏成就非凡。在文学创作上更是成绩斐然,着有诗歌集《蕉林诗集》,其诗歌雍容典雅,沉酣诸史;着有词集《棠村词》,其词作秾艳和平,典雅清丽,其中的题画词多见于自身收藏,岭南词是其前往广州撤藩时所作,颇具意义;着有曲集《棠村乐府》,分小令38曲与套数17套,与梁清标的诗词相较,散曲在题材上较为狭小,以相思恋情、纪游思乡、咏写太平为主,在创作风格上以清新雅丽为主,沿诗词中之所已有,而新之变之,颖俊精致。但有别于诗词语言的典雅蕴籍,《棠村乐府》在语言上更加注重浅显通俗。通过系统梳理梁氏族源以及正定梁氏家族发展脉络,分析明清易代时期正定梁氏中最具代表性的族人梁梦龙、梁维枢以及梁清标的生平交游以及着述创作,总结出明清正定梁氏家族在文化和文学上的传承特点,梁氏家族一直秉持家法、绵延家学,世敦孝友、常怀敬畏,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阿比代·阿力木[8](2020)在《中华文化认同情感视角下的贯云石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有很多种定义,简要来说文化就是成为了习惯的生活方式,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聚共融的国家,中华民族的的灿烂文化是生活在这一土地上的华夏儿女一起创造的。生活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华各民族儿女对中华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了数千年的淬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云石是生活在元代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短短39年的人生被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浸润,用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深刻体验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文学作品。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展现的人生内在认识和所追求人生价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都融入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要素,他将这些情感与自己的的实际行动结合在一起创作了充满文化情感的文学作品。以贯云石对中华文化认同情感作为主要研究视角,以他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对其作品中的文化情感进行一次全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介绍贯云石中华文化认同情感的背景与基础,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他的生平及文学创作概况和成就,从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中发现他所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思想背景。其次介绍贯云石文学作品的中华文化认同情感的整体表现,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的内容首先是贯云石散曲创作和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心态,以及中华文化中的包容共融思想下各民族文化融合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其次探讨他创作直解体《孝经》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认同思想。最后讨论中华文化认同情感对贯云石文学创作的作用的整体影响,主要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展了贯云石个人的视野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互补共进对其创作的促进作用。

刘芳[9](2019)在《元代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汉文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元朝政府对于科举制长期废而不举,元太宗九年曾历北方诸路考试,十年举行“戊戌试”,元世祖十三年曾试河南五路儒士,皆有所取,但直至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十一月才颁布行科举的诏书,延佑元年(1314)举行行省乡试,延佑二年(1315)正式开科取士。元代科举制在推行期间偶有中辍,行至元亡,实际行科举的时间只有四十八年,共开科十六次。元代科举取士分左右两榜,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汉人、南人为左榜,原则上每科会试录取一百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二十五人。这一规定在各科实际录取中并未严格执行,人数比例有一定的差异,前后共取士一千一百余人。其中蒙古人作为国人,科举考试中所录取人数应不在少数,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缺失,至今可考蒙古族右榜进士尚有五十九人,本文将对他们的生平进行简述。在这些蒙古族进士中,有诗文传世者仅十七位,共九百四十一首诗。这些诗歌数量虽少,从元代科举制与文学角度来考量,仍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本文以元代科举制为中心背景,以元代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汉文诗歌为对象,分四部分论述其创作情况。第一部分,对元代科举制度的兴废原因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现存右榜蒙古族进士的生平等进行整理归纳,并对有诗文传世的部分诗人进行重点叙述;第三部分,对留存于世的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的汉文诗歌进行概述,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对汉文诗歌内容旨趣进行分类;第四部分,对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汉文诗歌的文化积淀进行分析。元代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通过他们的汉文诗歌创作,丰富了元代诗歌;也用创作实践说明,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优秀分子,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多元共存、和谐共荣的文化,源远流长。

付明易[10](2019)在《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余阙(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元代唐兀人,是元朝後期才艺较广、政治地位较高的色目士大夫之一,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本文立足於前人的研究层面,通过查检与余阙相关的文献资料,爬梳余阙文集的各个版本,对余阙进行文学、史学、思想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收集和目验大量余阙文集传世版本的基础上对其着述进行整理。本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附録、结语五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余阙及其着述的研究意义、整理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研究篇共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爲余阙的家世、生平考,包括其家世渊源、生平简谱及诗文系年、族属及身份辨析和对余阙的评价;第二章着力於对余阙生平的交游网络进行分析和构建,按照士人、同年、方外人士三个类别划分,以期梳理余阙在文学、思想、爲人处世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和传承谱系。第三章爲余阙忠义形象对後世影响的研究,余阙於元末殉节,阖家随之,爲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本章通过对余阙殉节的时代背景、明清及近代余阙忠义形象的构建等方面的论述,力图还原余阙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第四章爲余阙的着述研究,包含对其着述和书法作品的留存情况进行介绍,对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着録、版本特点、内容、各版本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展开论述,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余阙的《青阳先生文集》的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并充分挖掘《青阳先生文集》的文献价值。本文整理篇主要对余阙传世的《青阳先生文集》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七年(1538)郑锡麒刻本(正集六卷,附録二卷)爲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正集九卷)、上海图书馆藏明正统十年(1445)高诚刻本《青阳先生文集》(正集九卷,《附録》二卷)和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间张毅刻本《青阳先生忠节附録》二卷爲参校本,并增加包含佚文、序跋、传记、目録题跋着録、书影在内的附録内容,以期爲学界呈现一个内容充实完善的《青阳先生文集》整理本。结语部分对余阙及《青阳先生文集》作总体的述评和研究展望,总结了《青阳先生文集》的校勘原则。

二、元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华多民族文学视域下的杭州驻防文学研究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顺康雍——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发轫期
    第一节 满汉冲突背景下的汉族文人旗营书写
    第二节 杭防文人诗歌创作的昂扬之态
    第三节 杭防文学创作的先声——女性写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乾嘉——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兴起期
    第一节 杭防旗人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及其文化意蕴
    第二节 旗营将领倡导下的杭防文学风貌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的升平之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咸同——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繁盛期
    第一节 驻防八旗科举制度演进及对诗歌创作的推动
    第二节 杭防文学圈的形成与多族文人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杭防文人诗歌书写的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宣——杭州驻防诗歌创作的衰落与重建期
    第一节 辛酉之难影响下的杭防文学
    第二节 “局外人”的闲适安逸书写
    第三节 “局内人”的边疆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创作与姻娅网络
    第一节 杭州驻防文学家族概况
    第二节 杭州驻防家族文学传承与嬗变
    第三节 姻娅网络与杭防文学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防文人诗歌写作与西湖风景空间
    第一节 杭州驻防旗营之空间布局
    第二节 西湖与杭防文人诗作之“地方感”
    第三节 杭防文人的精神聚焦之所——孤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辛酉之难与杭防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一节 杭州驻防营的毁灭
    第二节 幸存旗营文人的创伤叙事
    第三节 旗民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东与城西:杭州驻防旗营的文学建构
    第一节 杭防旗人文化意识的觉醒——廷玉与《城西古迹考》
    第二节 杭防文学生态的繁荣——文人创作的涌现
    第三节 杭防文化遗产的整理——诗歌选集与地方志的撰述
    第四节 追步城东:杭防文人与杭城名士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六陵冬青”事件考述及相关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
    3.研究内容与方法
    4.选题意义
第一章 事件缘起之杨髡发陵
    1.1 帝陵被盗之动机初探
        1.1.1 帝陵被盗与厚葬之风
        1.1.2 帝陵盗毁与风水厌胜
    1.2 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下的宋陵被盗
        1.2.1 金人治下的北宋皇陵
        1.2.2 蒙元治下的宋六陵
第二章 “六陵冬青”事件早期叙事文本的生成与传播
    2.1 史实基础
    2.2 早期版本
        2.2.1 周密《癸辛杂识》
        2.2.2 罗有开《唐义士传》
        2.2.3 郑元佑《遂昌杂录》
        2.2.4 章祖程《白石樵唱注》
    2.3 初步传播
        2.3.1 口耳相传
        2.3.2 文本传播
第三章 “六陵冬青”事件在明清两代的发展与演变
    3.1 笔记杂着类作品对“冬青义士”的考证
        3.1.1 唯一人论
        3.1.2 唐、林并举
        3.1.3 群体规模的扩充
        3.1.4 诸人共谋
    3.2 “六陵冬青”事件在正史叙事中的演进
        3.2.1 仅论及“杨髡发陵”之事
        3.2.2 对“义士收骨”之事的初步引用
        3.2.3 在考证基础上的吸收与调整
    3.3 “六陵冬青”事件在俗文学叙事中的整合与重构
        3.3.1 明代短篇小说
        3.3.2 传奇历史剧
第四章 “六陵冬青”事件相关的诗歌创作与评论
    4.1 与“六陵冬青”事件相关的诗歌题咏
        4.1.1 咏事诗:歌咏六陵遗事
        4.1.2 咏怀诗:缅怀旧朝心绪
    4.2 与“六陵冬青”相关的文学批评
        4.2.1 对唐、林二人所作冬青诗的批评
        4.2.2 以“发陵说”阐释《乐府补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元代题马图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元代题马图诗的基本创作情况
    (一)题马图诗的历史梳理
        1.春秋战国至秦汉——题马图诗的萌芽
        2.魏晋至南北朝——题马图诗的生成
        3.隋唐至五代——题马图诗的成熟
        4.两宋、辽、金至元——题马图诗的繁盛
        5.明清至近代——题马图诗的顶峰
    (二)元代特殊的马文化背景阐释
        1.元代马的物质文化
        2.元代系列马神话
        3.元代马图腾崇拜
    (三)元代题马图诗的创作状况
        1.元代题马图诗的数量状况
        2.元代题马图诗的创作群体状况
二、元代题马图诗的内容旨趣
    (一)马之形象的艺术塑造
        1.“八尺驹,骨鬣奇”——马之外形
        2.“似追风,雄姿空”——马之动作
        3.“金鞍光,朱英翠”——马之配饰
        4.“耐苦寒,最精神”——马之品德
        5.“飞云烟,气超轶”——马之神韵
    (二)借马抒发情怀与志向
        1.壮心不已,志在千里——展现豪情壮志
        2.神骏鞍前,悲天悯人——控诉怀才不遇
        3.宝马金鞍,人世无常——改变人生态度
        4.骐骥入汉,龙种贤才——咏史怀古之情
    (三)阐释马图的绘画理论
        1.诗画同体,形神兼备——注重马之艺术气韵
        2.崇法唐人,古淡天真——注重马之自然状态
        3.文人绘画,书画本同——注重马之笔墨线条
三、元代题马图诗的艺术韵味
    (一)以马起兴,意在言外的表现手法
    (二)画意入诗,虚实兼顾的诗歌意境
    (三)巧用典故,迁移历史的创作手法
    (四)凝练概括,平淡为美的诗歌语言
四、元代题马图诗兴盛的原因
    (一)元代人崇马爱马情结
    (二)元代的时代思想与马精神的审美契合
    (三)元代书画收藏与品鉴之风盛行
    (四)儒释道文化对元代社会的影响
    (五)元代书画理论的艺术引导
五、元代题马图诗的文学史意义
    (一)丰富了文学史题材内容
    (二)展现了元代士人的文化心态与创作趋向
    (三)凸显了多民族文学文化交融的社会状况
结语
附录:元代题马图诗代表作品辑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周双利教授的治学品格与学术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章黄学派“无征不信”的治学品格
二、领一时风气之先的萨都剌研究
三、群星闪耀的杨景贤、耶律楚材等作家的研究
四、“中华文学多元一体”理论的探索与践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二)少数民族文人为元代文学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少数民族作家参与了中华文学史的建构

(5)元好问与郝经诗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与宗旨
第一章 金元之际与文坛交往
    1.1 元好问:成就金诗之巅的一代宗匠
        1.1.1 金诗发展中的“元好问时期”
        1.1.2 金元易代与诗家学术开拓
    1.2 郝经:易代之时的元初名儒
        1.2.1 成长求学于“元好问时期”
        1.2.2 由金入元的北方文士
    1.3 元好问与郝经:师从相同到忘年交
        1.3.1 同受“陵川家学”的教育背景
        1.3.2 郝经与元好问的学术交往
第二章 北方文化语境与元、郝诗歌创作论
    2.1 金元之际北方诗学的生成语境
        2.1.1 南北并峙格局的形成
        2.1.2 民族融合背景下的北方诗坛
    2.2 诗歌统绪论
        2.2.1 诗歌源流与传统的追溯
        2.2.2 文脉道统的接续:“中州本位”与“道贵乎用”
    2.3 诗歌雅正论
        2.3.1 诗歌正脉与正统的追寻
        2.3.2 雅正的共同推崇:本“诚”宗“雅”与复归风雅
    2.4 诗歌宗法论
        2.4.1 儒家士人精神与守正出新的诗学探求
        2.4.2 元好问的“以唐人为指归”到宋学精神
        2.4.3 郝经的“垂六经以视天地”和复倡唐音
第三章 北地气质与元、郝诗歌审美风格论
    3.1 特定地域环境下的气质性格与审美情趣
        3.1.1 “三晋”诗风传统熏陶及其影响
        3.1.2 “元气本色”:从摔跤之乡到太行山地域性格的陶养与习染
    3.2 对“河汾诗派”的品鉴和欣赏
        3.2.1 以元好问为核心的“河汾诗派”及其审美追求
        3.2.2 “慷慨之气”:元、郝的审美共鸣
    3.3 以“自然雄浑”为本色的诗歌审美理想
        3.3.1 “和陶”风尚之崇与元、郝的“和陶诗”
        3.3.2 “自然真淳”与“自然高古”:元、郝审美趣味的同与不同
余论 金元之际北方文坛双雄及其诗学史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元代杭州文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元代杭州本地和外地诗人、词人与曲家
    1.1 杭州的历史沿革
    1.2 元代杭州本地诗人、词人、曲家的地理分布
    1.3 元代诗人、词人与曲家来杭州考
        1.3.1 元代前期寓居、漫游杭州的诗人、词人与曲家
        1.3.2 元代前期来杭州做官的诗人、词人与曲家
        1.3.3 元代后期寓居、漫游杭州的诗人、词人与曲家
        1.3.4 元代后期来杭州做官的诗人、词人与曲家
    1.4 外地文人来杭原因
        1.4.1 杭州自然环境
        1.4.2 杭州人文环境
第二章 元代文人的杭州歌咏
    2.1 杭州山水之胜
        2.1.1 杭州山水
        2.1.2 西湖山水
        2.1.3 西湖周围山水名胜
    2.2 杭州人文风俗
        2.2.1 社会风俗习惯
        2.2.2 男女情爱
    2.3 杭州故国之思
        2.3.1 怀念南宋
        2.3.2 理性反思南宋灭亡
        2.3.3 歌咏岳飞
    2.4 小结
第三章 元代杭州文学活动与南北文学交流融合
    3.1 元代杭州文学活动
        3.1.1 元代杭州诗人的诗词唱和
        3.1.2 元代杭州的同题集咏
    3.2 南北文学交流融合
        3.2.1 北人歌咏杭州
        3.2.2 少数民族诗人在杭州的文学活动
    3.3 杂剧在杭州的发展与南北文学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正定梁氏的源流发展
    1.1 正定梁氏的由来
    1.2 正定梁氏的发展
        1.2.1 家族谱系
        1.2.2 仕官经历
        1.2.3 姻娅关系
第二章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与乡园文化
    2.1 正定梁氏的家风家学
        2.1.1 重视宗族,强调家法
        2.1.2 秉承孝悌,尊师重道
        2.1.3 好学上进,刻苦勤奋
    2.2 正定梁氏的乡园文化
        2.2.1 移民文化
        2.2.2 燕赵文化
第三章 梁梦龙生平着述及诗歌创作
    3.1 梁梦龙生平交游
    3.2 《赐麟堂集》与梁梦龙的诗歌创作
        3.2.1 《赐麟堂集》诗歌主要题材
        3.2.2 《赐麟堂集》诗歌风格特色
    3.3 梁梦龙其他着述
        3.3.1 《海运新考》
        3.3.2 《史要编》
第四章 梁维枢生平着述及小说创作
    4.1 梁维枢生平交游
        4.1.1 梁维枢主要生平经历
        4.1.2 梁维枢的交游
    4.2 《玉剑尊闻》与梁维枢的小说创作
        4.2.1 《玉剑尊闻》刊刻情况
        4.2.2 《玉剑尊闻》创作特色
        4.2.3 《玉剑尊闻》叙事风格
第五章 梁清标生平着述及其诗词曲创作
    5.1 梁清标生平交游
        5.1.1 梁清标生平主要经历
        5.1.2 梁清标的交游
    5.2 《蕉林诗集》与梁清标的诗歌创作
        5.2.1 蕉林书屋与《蕉林诗集》
        5.2.2 《蕉林诗集》刊刻情况
        5.2.3 《蕉林诗集》主要题材
        5.2.4 《蕉林诗集》风格特色
    5.3 《棠村词》与梁清标的词作创作
        5.3.1 《棠村词》刊刻情况
        5.3.2 《棠村词》价值影响
        5.3.3 《棠村词》主要题材
        5.3.4 《棠村词》风格特色
    5.4 《棠村乐府》与梁清标的散曲创作
        5.4.1 《棠村乐府》抄本基本情况及小令、套数辨析
        5.4.2 《棠村乐府》主要题材
        5.4.3 《棠村乐府》风格特色
第六章 明清正定梁氏文化与文学传承
    6.1 秉承家法,绵延家学
    6.2 世敦孝友,常怀敬畏
    6.3 文着盈箧,简明平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中华文化认同情感视角下的贯云石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况
    1.4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2 贯云石中华文化认同情感的背景与基础
    2.1 贯云石的生平
        2.1.1 中华文化浸润下的生平经历
    2.2 贯云石的文学创作概况和成就
3 贯云石文学作品中中华文化认同的具体表现
    3.1 贯云石散曲的文化认同情感内涵
        3.1.1 贯云石散曲创作及心态
        3.1.2 贯云石散曲的内容
        3.1.3 贯云石散曲的文化认同特征
    3.2 贯云石诗文的文化认同内涵
        3.2.1 贯云石诗文创作及心态
        3.2.2 贯云石诗文的内容
        3.2.3 贯云石诗文的中华文化认同特征
    3.3 贯云石《孝经直解》中的文化认同情感内涵
        3.3.1 《孝经直解》的文化认同应用
        3.3.2 《孝经直解》的文化认同价值
4 中华文化认同对贯云石作品创作的作用
    4.1 宏阔的视野
    4.2 交流交融的互补共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元代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汉文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元代科举制度的兴废
    (一)屡有废止,因素多样
    (二)重开科考,国情需要
二、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群体概述
    (一)右榜才俊,星光灿烂
    (二)生平多彩,卓荦超群
    (三)辨疑析理,明确对象
三、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汉文诗歌创作概况
    (一)汉文诗歌作品的流传收录情况
    (二)汉文诗歌作品分类
        1.风景田园,壮游闲情
        2.题咏画作,借抒块垒
        3.优游往来,赠答酬唱
        4.史事典实,咏怀感兴
四、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汉文诗歌特色
    (一)汉文化传统的吸收与运用
        1.政策导向,研习儒典
        2.耳濡目染,美美与共
        3.撷英萃华,为我所用
    (二)蒙古族特色的继承与保留:深植灵魂,根深叶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篇
    第一章 余阙家世、生平研究
    第二章 余阙交游研究
    第三章 余阙殉节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 余阙文献着述研究
整理篇
    整理说明
    青阳余公文集序[刘瑞]
    青阳先生文集序[程国儒]
    青阳先生文集序[李祁]
    重刊青阳文集引[高谷]
    余左丞传[宋濂]
    青阳先生文集目录
    青阳先生文集卷一
    青阳先生文集卷二
    青阳先生文集卷三
    青阳先生文集卷四
    青阳先生文集卷五
    青阳先生文集卷六
    附录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序[王汝玉]
    [青阳先生文集附录跋彭韶]
    [青阳先生文集附録跋张文锦]
    续编青阳附录序[徐杰]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一]
    青阳先生忠节附录卷之二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柯忠]
    [重编青阳附录后序郑锡麒]
附録
    一、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相关文献资料
    二、《青阳先生文集》主要版本书影
结语
    一、有助於更加全面地了解余阙在历史中的地位
    二、补充大量与余阙有关的研究资料,有裨於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三、《青阳先生文集》校勘浅谈
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现当代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四、元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D]. 李珊珊.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2]“六陵冬青”事件考述及相关文学创作研究[D]. 高欣. 山西大学, 2021(12)
  • [3]元代题马图诗研究[D]. 石艳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周双利教授的治学品格与学术贡献[J]. 于东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5]元好问与郝经诗学比较研究[D]. 张敏. 山西大学, 2020(01)
  • [6]元代杭州文学活动研究[D]. 赵洁莹. 山西大学, 2020(01)
  • [7]明清正定梁氏家族文献与文学研究[D]. 李雪铭. 河北大学, 2020(08)
  • [8]中华文化认同情感视角下的贯云石作品研究[D]. 阿比代·阿力木.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9]元代右榜蒙古族进士诗人汉文诗歌研究[D]. 刘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10]元朝余阙及其《青阳先生文集》整理与研究[D]. 付明易. 宁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元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